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8653105丛书名: 文艺复兴的故事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盐野七生,日本*受欢迎的历史作家之一,其前作《罗马人的故事》得到俞敏洪、王石、王巍等人倾力推荐,全套十五册累积印量已超百万册。
2、轻松易懂,在作者优美的语言仿佛置身于文艺复兴时代,做一天文艺复兴人。
3、装帧精美,内文纸采用进口轻型纸,质优量轻,不含荧光增白剂,便于读者携带和阅读,具有天然特性。封面采用仿布纹纸,圆脊精装,典雅大方。用文艺复兴时代气质的载体承载这段历史。
2、轻松易懂,在作者优美的语言仿佛置身于文艺复兴时代,做一天文艺复兴人。
3、装帧精美,内文纸采用进口轻型纸,质优量轻,不含荧光增白剂,便于读者携带和阅读,具有天然特性。封面采用仿布纹纸,圆脊精装,典雅大方。用文艺复兴时代气质的载体承载这段历史。
内容简介
文艺复兴是想看见、想知道、想了解的欲望的爆发——本书以对话的形式,通过作者虚拟的徘徊在佛罗伦萨、罗马、威尼斯三个城市的两位旅人的对话描述了依次盛开的文艺复兴之花,展示了以雷奥纳多?达?芬奇、腓特烈二世、圣弗朗西斯、切萨雷?波吉亚等为时代增添光彩的人们的魅力所在,热情洋溢地描写了长达40年的文艺复兴,当属了解这段历史*为精彩的入门书。
目 录
目 录
致读者 001
**部 佛罗伦萨篇 007
第二部 罗马篇 123
第三部 基安蒂的格列韦篇 165
第四部 威尼斯篇 181
附 录 重要人物简历一览 2
致读者 001
**部 佛罗伦萨篇 007
第二部 罗马篇 123
第三部 基安蒂的格列韦篇 165
第四部 威尼斯篇 181
附 录 重要人物简历一览 2
前 言
致读者
常常有人问我:“为什么你对古罗马有如此浓厚的兴趣?”对此,我的回答是:“因为我写过文艺复兴。”听到这个回答,近90%的人会接着问:“那么,又是什么缘故让你对文艺复兴感兴趣的呢?”听了这样的问话,我心里总会有隐隐的失落感。我从事写作已经30 载,为什么大家还不了解我呢?于是,为了让读过我作品的读者温故而知新,也为了方便尚未读过我的书的人们能够了解我,我采用对话体的形式,并依照我自己的风格,写下了这本书。
对话体是柏拉图以后的欧洲人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西塞罗和马基雅维利也曾用过这样的写作手法。在东京的家里整理东西的时候,我找出了一本高中时代学过的世界史年表。这是我得到的**本正式的历史年表。我感到很亲切,忍不住翻开书,看到了用毛笔认认真真写在封面内页的一个圆圈里十分醒目的一句话:历史,归根结底是人的历史。那一年,我16 岁。
升大学之前,我很懵懂,也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更喜欢哪门学科。于是,我考虑先巩固一下学业基础,结果就选择了哲学专业。也许是时任院长安倍能成的想法,当时学习院大学(位于东京都丰岛区内的一所私立大学,日本的大多数皇族就读于此,故被誉为“皇家大学”。——译注)文学系哲学专业的学生在修完哲学、历史、宗教等课程以后,毕业论文题目可以自选。在欧洲,文科类的高中要学习人文教育课程,也就是通识教育。很偶然,我在大学学习了这门课程。于是,毕业论文我就选择了“论15 世纪佛罗伦萨美术”这一论题。论文指导老师有三位,他们是研究西洋美术史的富永惣一老师、研究中世纪思想史的下村寅太郎老师、研究希腊和罗马文学的吴茂一老师。之所以有三位老师指导我一个人,是因为那一年哲学专业人文学科四年级的10 名学生中,只有我一人选了与西方相关的题目。
三位老师给我的论文打了个“良”。现在回想起来,那篇论文只是写了一些皮毛而已。尽管当时的我只是一名学生,但是,始于歌德《意大利游记》终于奥维德《哀歌》的这篇文章实在算不上是论文。在论文答辩现场,三位老师嘴里说着“你的想法我们理解”,脸上流露出来的神情却很茫然,让正在进行答辩的我感到十分好笑。对于这三位仁慈的老师,我能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每次出新书,我一定会赠送他们一人一本。
不管怎样,大学总算顺利毕业了。毕业典礼结束后有一个师生告别会。学习院大学哲学专业毕业生加上选修哲学课的学生总共不到20 人,所以我们去了目白车站附近的一家茶馆。当时的告别会非常节省,就连学习院大学也不例外。
指导我毕业论文的三位老师都没有去。坐在我前面的一位教授和我之间有过这样一段对话。他说:
“你研究的不是历史。”
“您说我研究的不是历史学我理解,但是如果您说不是历史,我不同意。”
当时的日本还很穷,大学生去海外旅行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我没看到过实物,参照的都是照片。两年后,我到了意大利,*先去的就是佛罗伦萨,参观了乌菲兹美术馆。
**次面对如此非凡且数量众多的美术作品,我感动万分。我向诸神发誓,绝不评价任何一幅作品。我深深意识到艺术作品不应该听别人的讲解,而是应该自己虚心地去体会,从中悟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那么,怎样才能和作者进行心灵交流呢?我认为**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多地去欣赏优秀作品。后来我用了两年时间,以意大利为轴心,游历了欧洲和中近东、北非。《米其林指南》也被我翻烂了。
就在我结束这次旅行之后,在一位相识的编辑建议下,我开始了写作。我遵守了自己的诺言,对艺术作品不作任何评价。所以书中的主人公不是那些留下了作品的创作者,相反,主人公都是未曾留下过任何作品的创作者。因为赶上了文艺复兴这一时代,因为赶上了中世纪价值观蜕变而必须创造新的价值观的时代,所以,无论是政治家还是经济学家,都不得不成为时代的创作者,虽然他们没有留下供我们今天可以用肉眼去欣赏的作品。创作者留下的作品无须别人论长道短。但是那些没有留下任何可以用肉眼欣赏的作品的人,我想,了解他们不会一无用处。
就这样,我写作并发表了15 部以上的作品,统称为“文艺复兴种种”。写作就要学习,学了就要思考。写毕业论文时我遇到了很多疑问,阅读日本人写的研究成果时碰到了许多我无法理解的问题,正因为大学毕业时的我把这些疑问一股脑儿地扔了过去,才让参加答辩的老师们感到茫然不知所云。所以我想,要解开这些疑问,必须阅读相关史料,而**的办法莫过于住在意大利。
在学习、思考、写作的过程中,随着对文艺复兴的了解越来越多,渐渐地,我感觉自己就好像生活在那个时代,那个西欧奠定的价值观不断蜕变的时代。我赶上了统治近代西欧的价值观崩塌的时代,赶上了支配中世纪的基督教价值观崩塌后的文艺复兴人。他们为了创造新的价值观,首先回归的是古罗马。我也要回归,我要首先弄清楚古罗马是什么。于是我写罗马。鉴于上述原因,我对罗马人抱有浓厚的兴趣也是很自然的。
致读者
常常有人问我:“为什么你对古罗马有如此浓厚的兴趣?”对此,我的回答是:“因为我写过文艺复兴。”听到这个回答,近90%的人会接着问:“那么,又是什么缘故让你对文艺复兴感兴趣的呢?”听了这样的问话,我心里总会有隐隐的失落感。我从事写作已经30 载,为什么大家还不了解我呢?于是,为了让读过我作品的读者温故而知新,也为了方便尚未读过我的书的人们能够了解我,我采用对话体的形式,并依照我自己的风格,写下了这本书。
对话体是柏拉图以后的欧洲人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西塞罗和马基雅维利也曾用过这样的写作手法。在东京的家里整理东西的时候,我找出了一本高中时代学过的世界史年表。这是我得到的**本正式的历史年表。我感到很亲切,忍不住翻开书,看到了用毛笔认认真真写在封面内页的一个圆圈里十分醒目的一句话:历史,归根结底是人的历史。那一年,我16 岁。
升大学之前,我很懵懂,也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更喜欢哪门学科。于是,我考虑先巩固一下学业基础,结果就选择了哲学专业。也许是时任院长安倍能成的想法,当时学习院大学(位于东京都丰岛区内的一所私立大学,日本的大多数皇族就读于此,故被誉为“皇家大学”。——译注)文学系哲学专业的学生在修完哲学、历史、宗教等课程以后,毕业论文题目可以自选。在欧洲,文科类的高中要学习人文教育课程,也就是通识教育。很偶然,我在大学学习了这门课程。于是,毕业论文我就选择了“论15 世纪佛罗伦萨美术”这一论题。论文指导老师有三位,他们是研究西洋美术史的富永惣一老师、研究中世纪思想史的下村寅太郎老师、研究希腊和罗马文学的吴茂一老师。之所以有三位老师指导我一个人,是因为那一年哲学专业人文学科四年级的10 名学生中,只有我一人选了与西方相关的题目。
三位老师给我的论文打了个“良”。现在回想起来,那篇论文只是写了一些皮毛而已。尽管当时的我只是一名学生,但是,始于歌德《意大利游记》终于奥维德《哀歌》的这篇文章实在算不上是论文。在论文答辩现场,三位老师嘴里说着“你的想法我们理解”,脸上流露出来的神情却很茫然,让正在进行答辩的我感到十分好笑。对于这三位仁慈的老师,我能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每次出新书,我一定会赠送他们一人一本。
不管怎样,大学总算顺利毕业了。毕业典礼结束后有一个师生告别会。学习院大学哲学专业毕业生加上选修哲学课的学生总共不到20 人,所以我们去了目白车站附近的一家茶馆。当时的告别会非常节省,就连学习院大学也不例外。
指导我毕业论文的三位老师都没有去。坐在我前面的一位教授和我之间有过这样一段对话。他说:
“你研究的不是历史。”
“您说我研究的不是历史学我理解,但是如果您说不是历史,我不同意。”
当时的日本还很穷,大学生去海外旅行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我没看到过实物,参照的都是照片。两年后,我到了意大利,*先去的就是佛罗伦萨,参观了乌菲兹美术馆。
**次面对如此非凡且数量众多的美术作品,我感动万分。我向诸神发誓,绝不评价任何一幅作品。我深深意识到艺术作品不应该听别人的讲解,而是应该自己虚心地去体会,从中悟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那么,怎样才能和作者进行心灵交流呢?我认为**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多地去欣赏优秀作品。后来我用了两年时间,以意大利为轴心,游历了欧洲和中近东、北非。《米其林指南》也被我翻烂了。
就在我结束这次旅行之后,在一位相识的编辑建议下,我开始了写作。我遵守了自己的诺言,对艺术作品不作任何评价。所以书中的主人公不是那些留下了作品的创作者,相反,主人公都是未曾留下过任何作品的创作者。因为赶上了文艺复兴这一时代,因为赶上了中世纪价值观蜕变而必须创造新的价值观的时代,所以,无论是政治家还是经济学家,都不得不成为时代的创作者,虽然他们没有留下供我们今天可以用肉眼去欣赏的作品。创作者留下的作品无须别人论长道短。但是那些没有留下任何可以用肉眼欣赏的作品的人,我想,了解他们不会一无用处。
就这样,我写作并发表了15 部以上的作品,统称为“文艺复兴种种”。写作就要学习,学了就要思考。写毕业论文时我遇到了很多疑问,阅读日本人写的研究成果时碰到了许多我无法理解的问题,正因为大学毕业时的我把这些疑问一股脑儿地扔了过去,才让参加答辩的老师们感到茫然不知所云。所以我想,要解开这些疑问,必须阅读相关史料,而**的办法莫过于住在意大利。
在学习、思考、写作的过程中,随着对文艺复兴的了解越来越多,渐渐地,我感觉自己就好像生活在那个时代,那个西欧奠定的价值观不断蜕变的时代。我赶上了统治近代西欧的价值观崩塌的时代,赶上了支配中世纪的基督教价值观崩塌后的文艺复兴人。他们为了创造新的价值观,首先回归的是古罗马。我也要回归,我要首先弄清楚古罗马是什么。于是我写罗马。鉴于上述原因,我对罗马人抱有浓厚的兴趣也是很自然的。
常常有人问我:“为什么你对古罗马有如此浓厚的兴趣?”对此,我的回答是:“因为我写过文艺复兴。”听到这个回答,近90%的人会接着问:“那么,又是什么缘故让你对文艺复兴感兴趣的呢?”听了这样的问话,我心里总会有隐隐的失落感。我从事写作已经30 载,为什么大家还不了解我呢?于是,为了让读过我作品的读者温故而知新,也为了方便尚未读过我的书的人们能够了解我,我采用对话体的形式,并依照我自己的风格,写下了这本书。
对话体是柏拉图以后的欧洲人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西塞罗和马基雅维利也曾用过这样的写作手法。在东京的家里整理东西的时候,我找出了一本高中时代学过的世界史年表。这是我得到的**本正式的历史年表。我感到很亲切,忍不住翻开书,看到了用毛笔认认真真写在封面内页的一个圆圈里十分醒目的一句话:历史,归根结底是人的历史。那一年,我16 岁。
升大学之前,我很懵懂,也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更喜欢哪门学科。于是,我考虑先巩固一下学业基础,结果就选择了哲学专业。也许是时任院长安倍能成的想法,当时学习院大学(位于东京都丰岛区内的一所私立大学,日本的大多数皇族就读于此,故被誉为“皇家大学”。——译注)文学系哲学专业的学生在修完哲学、历史、宗教等课程以后,毕业论文题目可以自选。在欧洲,文科类的高中要学习人文教育课程,也就是通识教育。很偶然,我在大学学习了这门课程。于是,毕业论文我就选择了“论15 世纪佛罗伦萨美术”这一论题。论文指导老师有三位,他们是研究西洋美术史的富永惣一老师、研究中世纪思想史的下村寅太郎老师、研究希腊和罗马文学的吴茂一老师。之所以有三位老师指导我一个人,是因为那一年哲学专业人文学科四年级的10 名学生中,只有我一人选了与西方相关的题目。
三位老师给我的论文打了个“良”。现在回想起来,那篇论文只是写了一些皮毛而已。尽管当时的我只是一名学生,但是,始于歌德《意大利游记》终于奥维德《哀歌》的这篇文章实在算不上是论文。在论文答辩现场,三位老师嘴里说着“你的想法我们理解”,脸上流露出来的神情却很茫然,让正在进行答辩的我感到十分好笑。对于这三位仁慈的老师,我能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每次出新书,我一定会赠送他们一人一本。
不管怎样,大学总算顺利毕业了。毕业典礼结束后有一个师生告别会。学习院大学哲学专业毕业生加上选修哲学课的学生总共不到20 人,所以我们去了目白车站附近的一家茶馆。当时的告别会非常节省,就连学习院大学也不例外。
指导我毕业论文的三位老师都没有去。坐在我前面的一位教授和我之间有过这样一段对话。他说:
“你研究的不是历史。”
“您说我研究的不是历史学我理解,但是如果您说不是历史,我不同意。”
当时的日本还很穷,大学生去海外旅行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我没看到过实物,参照的都是照片。两年后,我到了意大利,*先去的就是佛罗伦萨,参观了乌菲兹美术馆。
**次面对如此非凡且数量众多的美术作品,我感动万分。我向诸神发誓,绝不评价任何一幅作品。我深深意识到艺术作品不应该听别人的讲解,而是应该自己虚心地去体会,从中悟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那么,怎样才能和作者进行心灵交流呢?我认为**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多地去欣赏优秀作品。后来我用了两年时间,以意大利为轴心,游历了欧洲和中近东、北非。《米其林指南》也被我翻烂了。
就在我结束这次旅行之后,在一位相识的编辑建议下,我开始了写作。我遵守了自己的诺言,对艺术作品不作任何评价。所以书中的主人公不是那些留下了作品的创作者,相反,主人公都是未曾留下过任何作品的创作者。因为赶上了文艺复兴这一时代,因为赶上了中世纪价值观蜕变而必须创造新的价值观的时代,所以,无论是政治家还是经济学家,都不得不成为时代的创作者,虽然他们没有留下供我们今天可以用肉眼去欣赏的作品。创作者留下的作品无须别人论长道短。但是那些没有留下任何可以用肉眼欣赏的作品的人,我想,了解他们不会一无用处。
就这样,我写作并发表了15 部以上的作品,统称为“文艺复兴种种”。写作就要学习,学了就要思考。写毕业论文时我遇到了很多疑问,阅读日本人写的研究成果时碰到了许多我无法理解的问题,正因为大学毕业时的我把这些疑问一股脑儿地扔了过去,才让参加答辩的老师们感到茫然不知所云。所以我想,要解开这些疑问,必须阅读相关史料,而**的办法莫过于住在意大利。
在学习、思考、写作的过程中,随着对文艺复兴的了解越来越多,渐渐地,我感觉自己就好像生活在那个时代,那个西欧奠定的价值观不断蜕变的时代。我赶上了统治近代西欧的价值观崩塌的时代,赶上了支配中世纪的基督教价值观崩塌后的文艺复兴人。他们为了创造新的价值观,首先回归的是古罗马。我也要回归,我要首先弄清楚古罗马是什么。于是我写罗马。鉴于上述原因,我对罗马人抱有浓厚的兴趣也是很自然的。
致读者
常常有人问我:“为什么你对古罗马有如此浓厚的兴趣?”对此,我的回答是:“因为我写过文艺复兴。”听到这个回答,近90%的人会接着问:“那么,又是什么缘故让你对文艺复兴感兴趣的呢?”听了这样的问话,我心里总会有隐隐的失落感。我从事写作已经30 载,为什么大家还不了解我呢?于是,为了让读过我作品的读者温故而知新,也为了方便尚未读过我的书的人们能够了解我,我采用对话体的形式,并依照我自己的风格,写下了这本书。
对话体是柏拉图以后的欧洲人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西塞罗和马基雅维利也曾用过这样的写作手法。在东京的家里整理东西的时候,我找出了一本高中时代学过的世界史年表。这是我得到的**本正式的历史年表。我感到很亲切,忍不住翻开书,看到了用毛笔认认真真写在封面内页的一个圆圈里十分醒目的一句话:历史,归根结底是人的历史。那一年,我16 岁。
升大学之前,我很懵懂,也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更喜欢哪门学科。于是,我考虑先巩固一下学业基础,结果就选择了哲学专业。也许是时任院长安倍能成的想法,当时学习院大学(位于东京都丰岛区内的一所私立大学,日本的大多数皇族就读于此,故被誉为“皇家大学”。——译注)文学系哲学专业的学生在修完哲学、历史、宗教等课程以后,毕业论文题目可以自选。在欧洲,文科类的高中要学习人文教育课程,也就是通识教育。很偶然,我在大学学习了这门课程。于是,毕业论文我就选择了“论15 世纪佛罗伦萨美术”这一论题。论文指导老师有三位,他们是研究西洋美术史的富永惣一老师、研究中世纪思想史的下村寅太郎老师、研究希腊和罗马文学的吴茂一老师。之所以有三位老师指导我一个人,是因为那一年哲学专业人文学科四年级的10 名学生中,只有我一人选了与西方相关的题目。
三位老师给我的论文打了个“良”。现在回想起来,那篇论文只是写了一些皮毛而已。尽管当时的我只是一名学生,但是,始于歌德《意大利游记》终于奥维德《哀歌》的这篇文章实在算不上是论文。在论文答辩现场,三位老师嘴里说着“你的想法我们理解”,脸上流露出来的神情却很茫然,让正在进行答辩的我感到十分好笑。对于这三位仁慈的老师,我能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每次出新书,我一定会赠送他们一人一本。
不管怎样,大学总算顺利毕业了。毕业典礼结束后有一个师生告别会。学习院大学哲学专业毕业生加上选修哲学课的学生总共不到20 人,所以我们去了目白车站附近的一家茶馆。当时的告别会非常节省,就连学习院大学也不例外。
指导我毕业论文的三位老师都没有去。坐在我前面的一位教授和我之间有过这样一段对话。他说:
“你研究的不是历史。”
“您说我研究的不是历史学我理解,但是如果您说不是历史,我不同意。”
当时的日本还很穷,大学生去海外旅行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我没看到过实物,参照的都是照片。两年后,我到了意大利,*先去的就是佛罗伦萨,参观了乌菲兹美术馆。
**次面对如此非凡且数量众多的美术作品,我感动万分。我向诸神发誓,绝不评价任何一幅作品。我深深意识到艺术作品不应该听别人的讲解,而是应该自己虚心地去体会,从中悟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那么,怎样才能和作者进行心灵交流呢?我认为**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多地去欣赏优秀作品。后来我用了两年时间,以意大利为轴心,游历了欧洲和中近东、北非。《米其林指南》也被我翻烂了。
就在我结束这次旅行之后,在一位相识的编辑建议下,我开始了写作。我遵守了自己的诺言,对艺术作品不作任何评价。所以书中的主人公不是那些留下了作品的创作者,相反,主人公都是未曾留下过任何作品的创作者。因为赶上了文艺复兴这一时代,因为赶上了中世纪价值观蜕变而必须创造新的价值观的时代,所以,无论是政治家还是经济学家,都不得不成为时代的创作者,虽然他们没有留下供我们今天可以用肉眼去欣赏的作品。创作者留下的作品无须别人论长道短。但是那些没有留下任何可以用肉眼欣赏的作品的人,我想,了解他们不会一无用处。
就这样,我写作并发表了15 部以上的作品,统称为“文艺复兴种种”。写作就要学习,学了就要思考。写毕业论文时我遇到了很多疑问,阅读日本人写的研究成果时碰到了许多我无法理解的问题,正因为大学毕业时的我把这些疑问一股脑儿地扔了过去,才让参加答辩的老师们感到茫然不知所云。所以我想,要解开这些疑问,必须阅读相关史料,而**的办法莫过于住在意大利。
在学习、思考、写作的过程中,随着对文艺复兴的了解越来越多,渐渐地,我感觉自己就好像生活在那个时代,那个西欧奠定的价值观不断蜕变的时代。我赶上了统治近代西欧的价值观崩塌的时代,赶上了支配中世纪的基督教价值观崩塌后的文艺复兴人。他们为了创造新的价值观,首先回归的是古罗马。我也要回归,我要首先弄清楚古罗马是什么。于是我写罗马。鉴于上述原因,我对罗马人抱有浓厚的兴趣也是很自然的。
媒体评论
需要称赞一下盐野七生,一个女性在写历史的时候,写出了男人写不出的气魄和壮烈来。
──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 俞敏洪
历史在她笔下如同缓缓展开的色彩斑斓的巨幅油画,栩栩如生又冷静透彻。盐野七生的这些分析让我非常受启发。
──万科集团董事长 王石
我去过意大利四次,也自驾游过西西里岛两次。曾带着盐野手绘的地图在佛罗伦萨四处寻觅马基雅维利的故居。在维罗纳的一个酒店里,看到一幅将意大利历史描绘为一棵盘根错节的古树,展示了几十个诸侯公国,几百个影响欧罗巴文明的政治艺术哲学科学军事等名流的来龙去脉。一瞬间,我体验到了卑微和崇拜,也叹服盐野女士把握历史的勇气与能力。
──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 王巍
──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 俞敏洪
历史在她笔下如同缓缓展开的色彩斑斓的巨幅油画,栩栩如生又冷静透彻。盐野七生的这些分析让我非常受启发。
──万科集团董事长 王石
我去过意大利四次,也自驾游过西西里岛两次。曾带着盐野手绘的地图在佛罗伦萨四处寻觅马基雅维利的故居。在维罗纳的一个酒店里,看到一幅将意大利历史描绘为一棵盘根错节的古树,展示了几十个诸侯公国,几百个影响欧罗巴文明的政治艺术哲学科学军事等名流的来龙去脉。一瞬间,我体验到了卑微和崇拜,也叹服盐野女士把握历史的勇气与能力。
──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 王巍
在线试读
**部
佛罗伦萨篇
对话是在以下几个地方进行的。佛罗伦萨市政广场、巴杰罗宫、圣马可教堂、美第奇宫、圣洛伦佐大教堂、鲁切拉宫、韦奇奥桥、皮蒂宫,以及现在叫作米开朗基罗广场的、站在上面能将佛罗伦萨尽收眼底的小山丘等。
我想问的问题太多了,不知道该从何问起。其中有一个问题始终纠缠于我的脑海,就从这里问起吧。
文艺复兴究竟是什么?
这个问题一下子就问到本质上了。既然这样,历史、宗教、政治、经济方面的内容就先放一放,我先来回答这个*根本的问题吧。
想看到、想知道、想了解的欲望爆发就是后人命名为“文艺复兴”的精神运动的本质。
但是,这一精神运动不只是局限于想看到、想知道、想了解的欲望爆发,这种欲望爆发的结果就是在以造型美术为中心的各个领域,结晶出了一件又一件“作品”。
创造这一行为本身就是理解行为的“王道”。但丁说过,单纯依赖思考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口、文笔、画笔、凿子等把它们表现出来才能成为“scienza”(科学)。意大利语中的“scienza ”翻译成英语就是“science”,其词源是拉丁语中的“科学”(scientia),其背后的意思是“知识”、“理解”。我想,scienza 这个词,无论是把它翻译成“科学”还是“学问”,都不如其词源所隐含的“知识”乃至“理解”更为贴切。为什么说但丁这话是正确的呢?只要你试着把此刻正在思考的问题用口头的形式告诉他人或者用笔写成文章自然就会明白。你会明白大脑中思考的问题只有通过表达这一途径才会变得更加清晰。当然,说和写是向他人传递思想的一种手段,这种想法没有错。但是如果仅仅把它们看作是手段的话,那它们充其量不过就是手段而已。事实上,它们还有一个非常有益的作用,就是使自己的想法更加清晰。
莱昂纳多? 达? 芬奇留下了大量未完成的作品,甚至被说成是未完成的创作家。但是站在他的立场上,我认为他之所以未完成作品,原因有两个:
**个原因是和他同时代的其他众多艺术家所猜想的一样,即莱昂纳多主动放弃继续创作,因为他认识到了以自己的能力无法把大脑中描绘的美和深度用画笔表现出来。
第二个原因是只有像莱昂纳多这样的人才知道的,那就是在创作过程中,作品尚未完成,他已窥见了作品的全貌。既然已经看到了、知道了出来后的作品会是怎样的,那么想看到、想知道、想了解的欲望就随之消退。这种情况下,莱昂纳多的做法就是放下画笔。与他相比,才能远不及他的画家们完成作品的比例要高许多。它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上述这一假设。
与之前任何一个时期相比,文艺复兴时期涌现了大批怀揣想看到、想知道、想了解的欲望的人。想看到、想知道、想了解,从而学习、制作,自然而然产生了众多优秀作品。
那么,为什么想看到、想知道、想了解的这种欲望到了那个时期会突然爆发呢?
那是因为在这之前的一千年间,人们的欲望一直受到抑制。
是谁抑制了人们的这种欲望呢?
是基督教会。耶稣基督的教义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信者有幸”。也就是说,天堂之门只为相信的人开放。相信的反面就是怀疑。从你连连发出“为什么”这一态度来
看,你已经具备“文艺复兴精神”了。
这么说,我上天堂已经没有可能了。
如果你是生活在文艺复兴以前的基督教徒,那真是希望渺茫。
附在本书后面的重要人物简历一览中,您把阿西西的圣方济各排在了“文艺复兴人”的**个,他是基督教徒,而且死后被列入了圣人的行列。然而根据社会上流行的说法,“文艺复兴”的**人通常不是但丁就是乔托?迪?邦多纳。
认为文艺复兴始于诗人但丁或画家乔托,大概是考虑到文艺复兴这一精神运动在艺术上的成就吧。应该说,他们以及他们之后的艺术家们都是一朵朵巨型的花。要让这些巨型的花盛开,首先需要肥沃的土壤,同时,充足的水分和阳光也不可或缺。文艺复兴作为历史上一次重要的精神运动,在艺术领域取得了*华丽的成果。提供这一精神运动所需的土壤、水分和阳光等条件的,我想正是宗教人士圣方济各和政治家腓特烈二世,尽管乍看上去,他们似乎与艺术毫无关系。
文艺复兴的特点之一是非宗教性。然而圣方济各是方济各修道会的创始人,并为普及基督教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既然如此,为什么又说圣方济各是文艺复兴人呢?而且还是**人?要说清楚这一点,有必要先了解基督教在他之前也就是在中世纪是怎样的一个状态。在我说明这一点之前,有必要先明确一下前提条件。
首先,我们把范围限定在西方宗教上。宗教有两类:一类是有教义的宗教,另一类是没有教义的宗教。两者完全不同。有教义的宗教如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他们属于一神教。无教义的宗教代表是希腊人及罗马人信仰的宗教,属于多神教。
其次,有独立的神职阶级和无独立的神职阶级。两者也不相同。有无神职阶级与宗教是否有教义关系密切。因为无论是犹太教的祭司还是基督教的神父,他们作为神职人员,任务是向普通信徒传播并解释、讲授教义。这个任务正是他们存在的主要原因。希腊、罗马的宗教没有教义,自然无须专事传播或讲授教义的神职阶级。事实上希腊和罗马也没有这一阶级。
4 世纪初,罗马帝国进入衰退期。当时的罗马皇帝是君士坦丁一世。他规定基督教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当时除了基督教之外,还有其他宗教存在,罗马的宗教也还没有遭到禁止。但是到了4 世纪末,在皇帝狄奥多西的授意下,基督教成了罗马帝国**合法的宗教。基督教是一神教,原本就认为神是**的,不承认有其他神的存在。从理论上说,狄奥多西的决定是正确的。就这样,在明确了属于一神教的基督教为**合法宗教后,包括罗马宗教在内的其他所有宗教都被看成异端邪教而遭到禁止。基督教有《圣经》,有教义。既然天下已经是基督教的天下,那么,读《圣经》、向普通信徒布道的神职阶级势必获得更强的独立性以及更大的权力。
一个组织在排除异己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强化自己的组织。这算不上是好事,却是现实的人性体现。一个组织为强化自我,使用的**个“武器”就是针对每一项罪行制定出相应的惩罚制度。基督教出台的惩罚制度极为严苛,就连未及时忏悔、周五吃了肉等等,都是罪孽,都要受到惩罚。如果把所有的罪孽加起来,一个人即使花上一生也不可能赎回。第二个“武器”是强调地狱的存在,用“会下地狱”威胁人们。基督教说,现世遭遇的不幸是上帝对人的考验,只能忍受。因为从没有人去过地狱并从那里回来,自然无法证实地狱是否真的存在,那么作为威胁,只能说这个武器是有效的。信者有幸,天堂之门将为他们打开。于是,善男信女们自不必说,那些害怕死后下地狱的人也会在战战兢兢中度过他们的一生。神职人员抛却俗世把一生奉献给了神,他们因此可以免除这些罪孽。可想而知,神职人员的威望和权力自然大大提高。
话虽如此,人们怎么可以在漫长的一千年间,始终做顺从的基督教徒呢?
不是这样的。一个组织要强大起来,单靠抽象的说教是不行的。
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生活在15 世纪前半叶的意大利人洛伦佐? 瓦拉揭露了《君士坦丁捐赠书》是伪造的。这份捐赠书的内容是君士坦丁大帝承认基督教为合法宗教后,把罗马帝国的西半部分国土也就是后来的欧洲的土地捐赠给罗马教皇。在整个中世纪,没有人怀疑这份捐赠书的真伪,它成为教会坚称土地的真正所有权属于基督教会的依据。在这片生产基地同时又是生活场所的土地上,所谓的地主不过是向教会租借了土地而已,其租赁权是否继续生效,决定权在基督教会。
生活在15 世纪前半叶的洛伦佐? 瓦拉是位著名的古典文献学者。他通过分析《君士坦丁捐赠书》中使用的语言,证实基督教徒所依据的这一史料不是君士坦丁大帝在世时的4 世纪所写,而是11 世纪伪造而成的。这就意味着从12 世纪到13 世纪的圣方济各时代,人们依然相信《君士坦丁捐赠书》是真实的。我想,中世纪的人们之所以成为教会这一“牧羊人”后面顺从的“绵羊”,原因之一就是现世的这种束缚吧。因为在那个时代,在标准基督教徒眼里,怀疑就是邪道。洛伦佐? 瓦拉对既有观念提出怀疑,并断定《君士坦丁捐赠书》系伪造的这份勇气,完全符合作为文艺复兴人的条件。但是,**个有勇气对既有思想表示疑惑并明确提出自己的怀疑的人是阿西西的圣方济各。
既然这样,我很想知道圣方济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那个时代,他作为一名神职人员,无疑是个异类。
先说说他的出身。他是跨国婚姻的结晶,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混血儿”。父亲是阿西西人,因为经商在法国南部逗留期间结识了当地一名女子并与她结了婚,把她带回阿西西,生下的孩子就是方济各。所以圣方济各身上同时流淌着意大利人和法国人的血。他父亲为他取名为方济各(Francesco ,又译弗朗西斯)。现在的欧美,取这个名字的男性非常多,但在他之前从没有人用过,英语叫Francis ,法语叫Fran?ois ,德语叫Franz ,西班牙语叫Francisco 。这些名字的出处都是出生于阿西西的圣人方济各,所以都是意大利语Francesco 的派生词。Francesco 是法国人的意思。给儿子取这样一个名字,可以想象,丈夫是多么爱那个从法国远嫁而来的妻子。尽管我们不知道圣方济各的母亲姓甚名谁,但是作为一个妻子,她一定度过了幸福的一生。圣方济各提倡的基督教教义,不是之前人们听到的既严厉又恐怖的教义,而是充满了爱的教义。我想这与他父母的关系是分不开的。
只要抛却中世纪前期那个漫长岁月里形成的固有观念,虚心学习《圣经》,那么,圣方济各带给基督教会的革命,一定可以让人们体会到耶稣的教诲是充满爱和善的。耶稣基督认为与所罗门的荣华富贵相比,盛开在野地里的百合花更值得爱惜。由此可见,圣方济各对基督教义的解释是正确的。传教时,他使用意大利语。在当时意大利语被叫作俗语。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尽管知道拉丁语是知识分子的语言,是当时的世界通用语,但是他们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学习拉丁语。用拉丁语向他们传教无异于对牛弹琴。尽管他们用拉丁语做祷告,充其量只是机械地背诵,完全不理解其中的含义。相反,如果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意大利语,那么无论是传教还是祈祷,民众都会有切实的感受。圣方济各的希冀就是让每一个信徒都可以用自己的大脑来思考,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基督教的教义。就这样,阿西西的这位修道士打破了由神职人员建立起来的宗教独裁体制。
圣方济各*关心的是贫困,这是他创设的方济各修道会的宗旨。但是尽管如此,他没有向罗马教廷发出断交信,虽然罗马教廷汇聚了程度不及所罗门却也穷奢极侈、饱食终日的高层神职人员。相反,他心安理得地接受了罗马教皇对方济各修道会的认可。既然这样,与后来的路德相比,难道还要说是圣方济各给基督教会带来了革命吗?
在意大利语中,神职阶级叫clero 。圣方济各并没有否认这一神职阶级的存在。也就是说,他认为有专职人员传授并讲解教义是有必要的,只不过对于教义的解释,自己与之前的其他神职人员不同而已。对圣方济各开创的崭新解释所体现的意义表示理解并全盘接受的是当时的罗马教皇英诺森三世。如果你了解英诺森三世,就更容易理解圣方济各作为当时的神职人员之一,是怎样的一个异类。
**部
佛罗伦萨篇
对话是在以下几个地方进行的。佛罗伦萨市政广场、巴杰罗宫、圣马可教堂、美第奇宫、圣洛伦佐大教堂、鲁切拉宫、韦奇奥桥、皮蒂宫,以及现在叫作米开朗基罗广场的、站在上面能将佛罗伦萨尽收眼底的小山丘等。
我想问的问题太多了,不知道该从何问起。其中有一个问题始终纠缠于我的脑海,就从这里问起吧。
文艺复兴究竟是什么?
这个问题一下子就问到本质上了。既然这样,历史、宗教、政治、经济方面的内容就先放一放,我先来回答这个*根本的问题吧。
想看到、想知道、想了解的欲望爆发就是后人命名为“文艺复兴”的精神运动的本质。
但是,这一精神运动不只是局限于想看到、想知道、想了解的欲望爆发,这种欲望爆发的结果就是在以造型美术为中心的各个领域,结晶出了一件又一件“作品”。
创造这一行为本身就是理解行为的“王道”。但丁说过,单纯依赖思考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口、文笔、画笔、凿子等把它们表现出来才能成为“scienza”(科学)。意大利语中的“scienza ”翻译成英语就是“science”,其词源是拉丁语中的“科学”(scientia),其背后的意思是“知识”、“理解”。我想,scienza 这个词,无论是把它翻译成“科学”还是“学问”,都不如其词源所隐含的“知识”乃至“理解”更为贴切。为什么说但丁这话是正确的呢?只要你试着把此刻正在思考的问题用口头的形式告诉他人或者用笔写成文章自然就会明白。你会明白大脑中思考的问题只有通过表达这一途径才会变得更加清晰。当然,说和写是向他人传递思想的一种手段,这种想法没有错。但是如果仅仅把它们看作是手段的话,那它们充其量不过就是手段而已。事实上,它们还有一个非常有益的作用,就是使自己的想法更加清晰。
莱昂纳多? 达? 芬奇留下了大量未完成的作品,甚至被说成是未完成的创作家。但是站在他的立场上,我认为他之所以未完成作品,原因有两个:
**个原因是和他同时代的其他众多艺术家所猜想的一样,即莱昂纳多主动放弃继续创作,因为他认识到了以自己的能力无法把大脑中描绘的美和深度用画笔表现出来。
第二个原因是只有像莱昂纳多这样的人才知道的,那就是在创作过程中,作品尚未完成,他已窥见了作品的全貌。既然已经看到了、知道了出来后的作品会是怎样的,那么想看到、想知道、想了解的欲望就随之消退。这种情况下,莱昂纳多的做法就是放下画笔。与他相比,才能远不及他的画家们完成作品的比例要高许多。它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上述这一假设。
与之前任何一个时期相比,文艺复兴时期涌现了大批怀揣想看到、想知道、想了解的欲望的人。想看到、想知道、想了解,从而学习、制作,自然而然产生了众多优秀作品。
那么,为什么想看到、想知道、想了解的这种欲望到了那个时期会突然爆发呢?
那是因为在这之前的一千年间,人们的欲望一直受到抑制。
是谁抑制了人们的这种欲望呢?
是基督教会。耶稣基督的教义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信者有幸”。也就是说,天堂之门只为相信的人开放。相信的反面就是怀疑。从你连连发出“为什么”这一态度来
看,你已经具备“文艺复兴精神”了。
这么说,我上天堂已经没有可能了。
如果你是生活在文艺复兴以前的基督教徒,那真是希望渺茫。
附在本书后面的重要人物简历一览中,您把阿西西的圣方济各排在了“文艺复兴人”的**个,他是基督教徒,而且死后被列入了圣人的行列。然而根据社会上流行的说法,“文艺复兴”的**人通常不是但丁就是乔托?迪?邦多纳。
认为文艺复兴始于诗人但丁或画家乔托,大概是考虑到文艺复兴这一精神运动在艺术上的成就吧。应该说,他们以及他们之后的艺术家们都是一朵朵巨型的花。要让这些巨型的花盛开,首先需要肥沃的土壤,同时,充足的水分和阳光也不可或缺。文艺复兴作为历史上一次重要的精神运动,在艺术领域取得了*华丽的成果。提供这一精神运动所需的土壤、水分和阳光等条件的,我想正是宗教人士圣方济各和政治家腓特烈二世,尽管乍看上去,他们似乎与艺术毫无关系。
文艺复兴的特点之一是非宗教性。然而圣方济各是方济各修道会的创始人,并为普及基督教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既然如此,为什么又说圣方济各是文艺复兴人呢?而且还是**人?要说清楚这一点,有必要先了解基督教在他之前也就是在中世纪是怎样的一个状态。在我说明这一点之前,有必要先明确一下前提条件。
首先,我们把范围限定在西方宗教上。宗教有两类:一类是有教义的宗教,另一类是没有教义的宗教。两者完全不同。有教义的宗教如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他们属于一神教。无教义的宗教代表是希腊人及罗马人信仰的宗教,属于多神教。
其次,有独立的神职阶级和无独立的神职阶级。两者也不相同。有无神职阶级与宗教是否有教义关系密切。因为无论是犹太教的祭司还是基督教的神父,他们作为神职人员,任务是向普通信徒传播并解释、讲授教义。这个任务正是他们存在的主要原因。希腊、罗马的宗教没有教义,自然无须专事传播或讲授教义的神职阶级。事实上希腊和罗马也没有这一阶级。
4 世纪初,罗马帝国进入衰退期。当时的罗马皇帝是君士坦丁一世。他规定基督教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当时除了基督教之外,还有其他宗教存在,罗马的宗教也还没有遭到禁止。但是到了4 世纪末,在皇帝狄奥多西的授意下,基督教成了罗马帝国**合法的宗教。基督教是一神教,原本就认为神是**的,不承认有其他神的存在。从理论上说,狄奥多西的决定是正确的。就这样,在明确了属于一神教的基督教为**合法宗教后,包括罗马宗教在内的其他所有宗教都被看成异端邪教而遭到禁止。基督教有《圣经》,有教义。既然天下已经是基督教的天下,那么,读《圣经》、向普通信徒布道的神职阶级势必获得更强的独立性以及更大的权力。
一个组织在排除异己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强化自己的组织。这算不上是好事,却是现实的人性体现。一个组织为强化自我,使用的**个“武器”就是针对每一项罪行制定出相应的惩罚制度。基督教出台的惩罚制度极为严苛,就连未及时忏悔、周五吃了肉等等,都是罪孽,都要受到惩罚。如果把所有的罪孽加起来,一个人即使花上一生也不可能赎回。第二个“武器”是强调地狱的存在,用“会下地狱”威胁人们。基督教说,现世遭遇的不幸是上帝对人的考验,只能忍受。因为从没有人去过地狱并从那里回来,自然无法证实地狱是否真的存在,那么作为威胁,只能说这个武器是有效的。信者有幸,天堂之门将为他们打开。于是,善男信女们自不必说,那些害怕死后下地狱的人也会在战战兢兢中度过他们的一生。神职人员抛却俗世把一生奉献给了神,他们因此可以免除这些罪孽。可想而知,神职人员的威望和权力自然大大提高。
话虽如此,人们怎么可以在漫长的一千年间,始终做顺从的基督教徒呢?
不是这样的。一个组织要强大起来,单靠抽象的说教是不行的。
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生活在15 世纪前半叶的意大利人洛伦佐? 瓦拉揭露了《君士坦丁捐赠书》是伪造的。这份捐赠书的内容是君士坦丁大帝承认基督教为合法宗教后,把罗马帝国的西半部分国土也就是后来的欧洲的土地捐赠给罗马教皇。在整个中世纪,没有人怀疑这份捐赠书的真伪,它成为教会坚称土地的真正所有权属于基督教会的依据。在这片生产基地同时又是生活场所的土地上,所谓的地主不过是向教会租借了土地而已,其租赁权是否继续生效,决定权在基督教会。
生活在15 世纪前半叶的洛伦佐? 瓦拉是位著名的古典文献学者。他通过分析《君士坦丁捐赠书》中使用的语言,证实基督教徒所依据的这一史料不是君士坦丁大帝在世时的4 世纪所写,而是11 世纪伪造而成的。这就意味着从12 世纪到13 世纪的圣方济各时代,人们依然相信《君士坦丁捐赠书》是真实的。我想,中世纪的人们之所以成为教会这一“牧羊人”后面顺从的“绵羊”,原因之一就是现世的这种束缚吧。因为在那个时代,在标准基督教徒眼里,怀疑就是邪道。洛伦佐? 瓦拉对既有观念提出怀疑,并断定《君士坦丁捐赠书》系伪造的这份勇气,完全符合作为文艺复兴人的条件。但是,**个有勇气对既有思想表示疑惑并明确提出自己的怀疑的人是阿西西的圣方济各。
既然这样,我很想知道圣方济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那个时代,他作为一名神职人员,无疑是个异类。
先说说他的出身。他是跨国婚姻的结晶,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混血儿”。父亲是阿西西人,因为经商在法国南部逗留期间结识了当地一名女子并与她结了婚,把她带回阿西西,生下的孩子就是方济各。所以圣方济各身上同时流淌着意大利人和法国人的血。他父亲为他取名为方济各(Francesco ,又译弗朗西斯)。现在的欧美,取这个名字的男性非常多,但在他之前从没有人用过,英语叫Francis ,法语叫Fran?ois ,德语叫Franz ,西班牙语叫Francisco 。这些名字的出处都是出生于阿西西的圣人方济各,所以都是意大利语Francesco 的派生词。Francesco 是法国人的意思。给儿子取这样一个名字,可以想象,丈夫是多么爱那个从法国远嫁而来的妻子。尽管我们不知道圣方济各的母亲姓甚名谁,但是作为一个妻子,她一定度过了幸福的一生。圣方济各提倡的基督教教义,不是之前人们听到的既严厉又恐怖的教义,而是充满了爱的教义。我想这与他父母的关系是分不开的。
只要抛却中世纪前期那个漫长岁月里形成的固有观念,虚心学习《圣经》,那么,圣方济各带给基督教会的革命,一定可以让人们体会到耶稣的教诲是充满爱和善的。耶稣基督认为与所罗门的荣华富贵相比,盛开在野地里的百合花更值得爱惜。由此可见,圣方济各对基督教义的解释是正确的。传教时,他使用意大利语。在当时意大利语被叫作俗语。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尽管知道拉丁语是知识分子的语言,是当时的世界通用语,但是他们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学习拉丁语。用拉丁语向他们传教无异于对牛弹琴。尽管他们用拉丁语做祷告,充其量只是机械地背诵,完全不理解其中的含义。相反,如果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意大利语,那么无论是传教还是祈祷,民众都会有切实的感受。圣方济各的希冀就是让每一个信徒都可以用自己的大脑来思考,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基督教的教义。就这样,阿西西的这位修道士打破了由神职人员建立起来的宗教独裁体制。
圣方济各*关心的是贫困,这是他创设的方济各修道会的宗旨。但是尽管如此,他没有向罗马教廷发出断交信,虽然罗马教廷汇聚了程度不及所罗门却也穷奢极侈、饱食终日的高层神职人员。相反,他心安理得地接受了罗马教皇对方济各修道会的认可。既然这样,与后来的路德相比,难道还要说是圣方济各给基督教会带来了革命吗?
在意大利语中,神职阶级叫clero 。圣方济各并没有否认这一神职阶级的存在。也就是说,他认为有专职人员传授并讲解教义是有必要的,只不过对于教义的解释,自己与之前的其他神职人员不同而已。对圣方济各开创的崭新解释所体现的意义表示理解并全盘接受的是当时的罗马教皇英诺森三世。如果你了解英诺森三世,就更容易理解圣方济各作为当时的神职人员之一,是怎样的一个异类。
佛罗伦萨篇
对话是在以下几个地方进行的。佛罗伦萨市政广场、巴杰罗宫、圣马可教堂、美第奇宫、圣洛伦佐大教堂、鲁切拉宫、韦奇奥桥、皮蒂宫,以及现在叫作米开朗基罗广场的、站在上面能将佛罗伦萨尽收眼底的小山丘等。
我想问的问题太多了,不知道该从何问起。其中有一个问题始终纠缠于我的脑海,就从这里问起吧。
文艺复兴究竟是什么?
这个问题一下子就问到本质上了。既然这样,历史、宗教、政治、经济方面的内容就先放一放,我先来回答这个*根本的问题吧。
想看到、想知道、想了解的欲望爆发就是后人命名为“文艺复兴”的精神运动的本质。
但是,这一精神运动不只是局限于想看到、想知道、想了解的欲望爆发,这种欲望爆发的结果就是在以造型美术为中心的各个领域,结晶出了一件又一件“作品”。
创造这一行为本身就是理解行为的“王道”。但丁说过,单纯依赖思考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口、文笔、画笔、凿子等把它们表现出来才能成为“scienza”(科学)。意大利语中的“scienza ”翻译成英语就是“science”,其词源是拉丁语中的“科学”(scientia),其背后的意思是“知识”、“理解”。我想,scienza 这个词,无论是把它翻译成“科学”还是“学问”,都不如其词源所隐含的“知识”乃至“理解”更为贴切。为什么说但丁这话是正确的呢?只要你试着把此刻正在思考的问题用口头的形式告诉他人或者用笔写成文章自然就会明白。你会明白大脑中思考的问题只有通过表达这一途径才会变得更加清晰。当然,说和写是向他人传递思想的一种手段,这种想法没有错。但是如果仅仅把它们看作是手段的话,那它们充其量不过就是手段而已。事实上,它们还有一个非常有益的作用,就是使自己的想法更加清晰。
莱昂纳多? 达? 芬奇留下了大量未完成的作品,甚至被说成是未完成的创作家。但是站在他的立场上,我认为他之所以未完成作品,原因有两个:
**个原因是和他同时代的其他众多艺术家所猜想的一样,即莱昂纳多主动放弃继续创作,因为他认识到了以自己的能力无法把大脑中描绘的美和深度用画笔表现出来。
第二个原因是只有像莱昂纳多这样的人才知道的,那就是在创作过程中,作品尚未完成,他已窥见了作品的全貌。既然已经看到了、知道了出来后的作品会是怎样的,那么想看到、想知道、想了解的欲望就随之消退。这种情况下,莱昂纳多的做法就是放下画笔。与他相比,才能远不及他的画家们完成作品的比例要高许多。它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上述这一假设。
与之前任何一个时期相比,文艺复兴时期涌现了大批怀揣想看到、想知道、想了解的欲望的人。想看到、想知道、想了解,从而学习、制作,自然而然产生了众多优秀作品。
那么,为什么想看到、想知道、想了解的这种欲望到了那个时期会突然爆发呢?
那是因为在这之前的一千年间,人们的欲望一直受到抑制。
是谁抑制了人们的这种欲望呢?
是基督教会。耶稣基督的教义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信者有幸”。也就是说,天堂之门只为相信的人开放。相信的反面就是怀疑。从你连连发出“为什么”这一态度来
看,你已经具备“文艺复兴精神”了。
这么说,我上天堂已经没有可能了。
如果你是生活在文艺复兴以前的基督教徒,那真是希望渺茫。
附在本书后面的重要人物简历一览中,您把阿西西的圣方济各排在了“文艺复兴人”的**个,他是基督教徒,而且死后被列入了圣人的行列。然而根据社会上流行的说法,“文艺复兴”的**人通常不是但丁就是乔托?迪?邦多纳。
认为文艺复兴始于诗人但丁或画家乔托,大概是考虑到文艺复兴这一精神运动在艺术上的成就吧。应该说,他们以及他们之后的艺术家们都是一朵朵巨型的花。要让这些巨型的花盛开,首先需要肥沃的土壤,同时,充足的水分和阳光也不可或缺。文艺复兴作为历史上一次重要的精神运动,在艺术领域取得了*华丽的成果。提供这一精神运动所需的土壤、水分和阳光等条件的,我想正是宗教人士圣方济各和政治家腓特烈二世,尽管乍看上去,他们似乎与艺术毫无关系。
文艺复兴的特点之一是非宗教性。然而圣方济各是方济各修道会的创始人,并为普及基督教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既然如此,为什么又说圣方济各是文艺复兴人呢?而且还是**人?要说清楚这一点,有必要先了解基督教在他之前也就是在中世纪是怎样的一个状态。在我说明这一点之前,有必要先明确一下前提条件。
首先,我们把范围限定在西方宗教上。宗教有两类:一类是有教义的宗教,另一类是没有教义的宗教。两者完全不同。有教义的宗教如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他们属于一神教。无教义的宗教代表是希腊人及罗马人信仰的宗教,属于多神教。
其次,有独立的神职阶级和无独立的神职阶级。两者也不相同。有无神职阶级与宗教是否有教义关系密切。因为无论是犹太教的祭司还是基督教的神父,他们作为神职人员,任务是向普通信徒传播并解释、讲授教义。这个任务正是他们存在的主要原因。希腊、罗马的宗教没有教义,自然无须专事传播或讲授教义的神职阶级。事实上希腊和罗马也没有这一阶级。
4 世纪初,罗马帝国进入衰退期。当时的罗马皇帝是君士坦丁一世。他规定基督教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当时除了基督教之外,还有其他宗教存在,罗马的宗教也还没有遭到禁止。但是到了4 世纪末,在皇帝狄奥多西的授意下,基督教成了罗马帝国**合法的宗教。基督教是一神教,原本就认为神是**的,不承认有其他神的存在。从理论上说,狄奥多西的决定是正确的。就这样,在明确了属于一神教的基督教为**合法宗教后,包括罗马宗教在内的其他所有宗教都被看成异端邪教而遭到禁止。基督教有《圣经》,有教义。既然天下已经是基督教的天下,那么,读《圣经》、向普通信徒布道的神职阶级势必获得更强的独立性以及更大的权力。
一个组织在排除异己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强化自己的组织。这算不上是好事,却是现实的人性体现。一个组织为强化自我,使用的**个“武器”就是针对每一项罪行制定出相应的惩罚制度。基督教出台的惩罚制度极为严苛,就连未及时忏悔、周五吃了肉等等,都是罪孽,都要受到惩罚。如果把所有的罪孽加起来,一个人即使花上一生也不可能赎回。第二个“武器”是强调地狱的存在,用“会下地狱”威胁人们。基督教说,现世遭遇的不幸是上帝对人的考验,只能忍受。因为从没有人去过地狱并从那里回来,自然无法证实地狱是否真的存在,那么作为威胁,只能说这个武器是有效的。信者有幸,天堂之门将为他们打开。于是,善男信女们自不必说,那些害怕死后下地狱的人也会在战战兢兢中度过他们的一生。神职人员抛却俗世把一生奉献给了神,他们因此可以免除这些罪孽。可想而知,神职人员的威望和权力自然大大提高。
话虽如此,人们怎么可以在漫长的一千年间,始终做顺从的基督教徒呢?
不是这样的。一个组织要强大起来,单靠抽象的说教是不行的。
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生活在15 世纪前半叶的意大利人洛伦佐? 瓦拉揭露了《君士坦丁捐赠书》是伪造的。这份捐赠书的内容是君士坦丁大帝承认基督教为合法宗教后,把罗马帝国的西半部分国土也就是后来的欧洲的土地捐赠给罗马教皇。在整个中世纪,没有人怀疑这份捐赠书的真伪,它成为教会坚称土地的真正所有权属于基督教会的依据。在这片生产基地同时又是生活场所的土地上,所谓的地主不过是向教会租借了土地而已,其租赁权是否继续生效,决定权在基督教会。
生活在15 世纪前半叶的洛伦佐? 瓦拉是位著名的古典文献学者。他通过分析《君士坦丁捐赠书》中使用的语言,证实基督教徒所依据的这一史料不是君士坦丁大帝在世时的4 世纪所写,而是11 世纪伪造而成的。这就意味着从12 世纪到13 世纪的圣方济各时代,人们依然相信《君士坦丁捐赠书》是真实的。我想,中世纪的人们之所以成为教会这一“牧羊人”后面顺从的“绵羊”,原因之一就是现世的这种束缚吧。因为在那个时代,在标准基督教徒眼里,怀疑就是邪道。洛伦佐? 瓦拉对既有观念提出怀疑,并断定《君士坦丁捐赠书》系伪造的这份勇气,完全符合作为文艺复兴人的条件。但是,**个有勇气对既有思想表示疑惑并明确提出自己的怀疑的人是阿西西的圣方济各。
既然这样,我很想知道圣方济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那个时代,他作为一名神职人员,无疑是个异类。
先说说他的出身。他是跨国婚姻的结晶,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混血儿”。父亲是阿西西人,因为经商在法国南部逗留期间结识了当地一名女子并与她结了婚,把她带回阿西西,生下的孩子就是方济各。所以圣方济各身上同时流淌着意大利人和法国人的血。他父亲为他取名为方济各(Francesco ,又译弗朗西斯)。现在的欧美,取这个名字的男性非常多,但在他之前从没有人用过,英语叫Francis ,法语叫Fran?ois ,德语叫Franz ,西班牙语叫Francisco 。这些名字的出处都是出生于阿西西的圣人方济各,所以都是意大利语Francesco 的派生词。Francesco 是法国人的意思。给儿子取这样一个名字,可以想象,丈夫是多么爱那个从法国远嫁而来的妻子。尽管我们不知道圣方济各的母亲姓甚名谁,但是作为一个妻子,她一定度过了幸福的一生。圣方济各提倡的基督教教义,不是之前人们听到的既严厉又恐怖的教义,而是充满了爱的教义。我想这与他父母的关系是分不开的。
只要抛却中世纪前期那个漫长岁月里形成的固有观念,虚心学习《圣经》,那么,圣方济各带给基督教会的革命,一定可以让人们体会到耶稣的教诲是充满爱和善的。耶稣基督认为与所罗门的荣华富贵相比,盛开在野地里的百合花更值得爱惜。由此可见,圣方济各对基督教义的解释是正确的。传教时,他使用意大利语。在当时意大利语被叫作俗语。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尽管知道拉丁语是知识分子的语言,是当时的世界通用语,但是他们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学习拉丁语。用拉丁语向他们传教无异于对牛弹琴。尽管他们用拉丁语做祷告,充其量只是机械地背诵,完全不理解其中的含义。相反,如果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意大利语,那么无论是传教还是祈祷,民众都会有切实的感受。圣方济各的希冀就是让每一个信徒都可以用自己的大脑来思考,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基督教的教义。就这样,阿西西的这位修道士打破了由神职人员建立起来的宗教独裁体制。
圣方济各*关心的是贫困,这是他创设的方济各修道会的宗旨。但是尽管如此,他没有向罗马教廷发出断交信,虽然罗马教廷汇聚了程度不及所罗门却也穷奢极侈、饱食终日的高层神职人员。相反,他心安理得地接受了罗马教皇对方济各修道会的认可。既然这样,与后来的路德相比,难道还要说是圣方济各给基督教会带来了革命吗?
在意大利语中,神职阶级叫clero 。圣方济各并没有否认这一神职阶级的存在。也就是说,他认为有专职人员传授并讲解教义是有必要的,只不过对于教义的解释,自己与之前的其他神职人员不同而已。对圣方济各开创的崭新解释所体现的意义表示理解并全盘接受的是当时的罗马教皇英诺森三世。如果你了解英诺森三世,就更容易理解圣方济各作为当时的神职人员之一,是怎样的一个异类。
**部
佛罗伦萨篇
对话是在以下几个地方进行的。佛罗伦萨市政广场、巴杰罗宫、圣马可教堂、美第奇宫、圣洛伦佐大教堂、鲁切拉宫、韦奇奥桥、皮蒂宫,以及现在叫作米开朗基罗广场的、站在上面能将佛罗伦萨尽收眼底的小山丘等。
我想问的问题太多了,不知道该从何问起。其中有一个问题始终纠缠于我的脑海,就从这里问起吧。
文艺复兴究竟是什么?
这个问题一下子就问到本质上了。既然这样,历史、宗教、政治、经济方面的内容就先放一放,我先来回答这个*根本的问题吧。
想看到、想知道、想了解的欲望爆发就是后人命名为“文艺复兴”的精神运动的本质。
但是,这一精神运动不只是局限于想看到、想知道、想了解的欲望爆发,这种欲望爆发的结果就是在以造型美术为中心的各个领域,结晶出了一件又一件“作品”。
创造这一行为本身就是理解行为的“王道”。但丁说过,单纯依赖思考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口、文笔、画笔、凿子等把它们表现出来才能成为“scienza”(科学)。意大利语中的“scienza ”翻译成英语就是“science”,其词源是拉丁语中的“科学”(scientia),其背后的意思是“知识”、“理解”。我想,scienza 这个词,无论是把它翻译成“科学”还是“学问”,都不如其词源所隐含的“知识”乃至“理解”更为贴切。为什么说但丁这话是正确的呢?只要你试着把此刻正在思考的问题用口头的形式告诉他人或者用笔写成文章自然就会明白。你会明白大脑中思考的问题只有通过表达这一途径才会变得更加清晰。当然,说和写是向他人传递思想的一种手段,这种想法没有错。但是如果仅仅把它们看作是手段的话,那它们充其量不过就是手段而已。事实上,它们还有一个非常有益的作用,就是使自己的想法更加清晰。
莱昂纳多? 达? 芬奇留下了大量未完成的作品,甚至被说成是未完成的创作家。但是站在他的立场上,我认为他之所以未完成作品,原因有两个:
**个原因是和他同时代的其他众多艺术家所猜想的一样,即莱昂纳多主动放弃继续创作,因为他认识到了以自己的能力无法把大脑中描绘的美和深度用画笔表现出来。
第二个原因是只有像莱昂纳多这样的人才知道的,那就是在创作过程中,作品尚未完成,他已窥见了作品的全貌。既然已经看到了、知道了出来后的作品会是怎样的,那么想看到、想知道、想了解的欲望就随之消退。这种情况下,莱昂纳多的做法就是放下画笔。与他相比,才能远不及他的画家们完成作品的比例要高许多。它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上述这一假设。
与之前任何一个时期相比,文艺复兴时期涌现了大批怀揣想看到、想知道、想了解的欲望的人。想看到、想知道、想了解,从而学习、制作,自然而然产生了众多优秀作品。
那么,为什么想看到、想知道、想了解的这种欲望到了那个时期会突然爆发呢?
那是因为在这之前的一千年间,人们的欲望一直受到抑制。
是谁抑制了人们的这种欲望呢?
是基督教会。耶稣基督的教义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信者有幸”。也就是说,天堂之门只为相信的人开放。相信的反面就是怀疑。从你连连发出“为什么”这一态度来
看,你已经具备“文艺复兴精神”了。
这么说,我上天堂已经没有可能了。
如果你是生活在文艺复兴以前的基督教徒,那真是希望渺茫。
附在本书后面的重要人物简历一览中,您把阿西西的圣方济各排在了“文艺复兴人”的**个,他是基督教徒,而且死后被列入了圣人的行列。然而根据社会上流行的说法,“文艺复兴”的**人通常不是但丁就是乔托?迪?邦多纳。
认为文艺复兴始于诗人但丁或画家乔托,大概是考虑到文艺复兴这一精神运动在艺术上的成就吧。应该说,他们以及他们之后的艺术家们都是一朵朵巨型的花。要让这些巨型的花盛开,首先需要肥沃的土壤,同时,充足的水分和阳光也不可或缺。文艺复兴作为历史上一次重要的精神运动,在艺术领域取得了*华丽的成果。提供这一精神运动所需的土壤、水分和阳光等条件的,我想正是宗教人士圣方济各和政治家腓特烈二世,尽管乍看上去,他们似乎与艺术毫无关系。
文艺复兴的特点之一是非宗教性。然而圣方济各是方济各修道会的创始人,并为普及基督教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既然如此,为什么又说圣方济各是文艺复兴人呢?而且还是**人?要说清楚这一点,有必要先了解基督教在他之前也就是在中世纪是怎样的一个状态。在我说明这一点之前,有必要先明确一下前提条件。
首先,我们把范围限定在西方宗教上。宗教有两类:一类是有教义的宗教,另一类是没有教义的宗教。两者完全不同。有教义的宗教如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他们属于一神教。无教义的宗教代表是希腊人及罗马人信仰的宗教,属于多神教。
其次,有独立的神职阶级和无独立的神职阶级。两者也不相同。有无神职阶级与宗教是否有教义关系密切。因为无论是犹太教的祭司还是基督教的神父,他们作为神职人员,任务是向普通信徒传播并解释、讲授教义。这个任务正是他们存在的主要原因。希腊、罗马的宗教没有教义,自然无须专事传播或讲授教义的神职阶级。事实上希腊和罗马也没有这一阶级。
4 世纪初,罗马帝国进入衰退期。当时的罗马皇帝是君士坦丁一世。他规定基督教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当时除了基督教之外,还有其他宗教存在,罗马的宗教也还没有遭到禁止。但是到了4 世纪末,在皇帝狄奥多西的授意下,基督教成了罗马帝国**合法的宗教。基督教是一神教,原本就认为神是**的,不承认有其他神的存在。从理论上说,狄奥多西的决定是正确的。就这样,在明确了属于一神教的基督教为**合法宗教后,包括罗马宗教在内的其他所有宗教都被看成异端邪教而遭到禁止。基督教有《圣经》,有教义。既然天下已经是基督教的天下,那么,读《圣经》、向普通信徒布道的神职阶级势必获得更强的独立性以及更大的权力。
一个组织在排除异己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强化自己的组织。这算不上是好事,却是现实的人性体现。一个组织为强化自我,使用的**个“武器”就是针对每一项罪行制定出相应的惩罚制度。基督教出台的惩罚制度极为严苛,就连未及时忏悔、周五吃了肉等等,都是罪孽,都要受到惩罚。如果把所有的罪孽加起来,一个人即使花上一生也不可能赎回。第二个“武器”是强调地狱的存在,用“会下地狱”威胁人们。基督教说,现世遭遇的不幸是上帝对人的考验,只能忍受。因为从没有人去过地狱并从那里回来,自然无法证实地狱是否真的存在,那么作为威胁,只能说这个武器是有效的。信者有幸,天堂之门将为他们打开。于是,善男信女们自不必说,那些害怕死后下地狱的人也会在战战兢兢中度过他们的一生。神职人员抛却俗世把一生奉献给了神,他们因此可以免除这些罪孽。可想而知,神职人员的威望和权力自然大大提高。
话虽如此,人们怎么可以在漫长的一千年间,始终做顺从的基督教徒呢?
不是这样的。一个组织要强大起来,单靠抽象的说教是不行的。
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生活在15 世纪前半叶的意大利人洛伦佐? 瓦拉揭露了《君士坦丁捐赠书》是伪造的。这份捐赠书的内容是君士坦丁大帝承认基督教为合法宗教后,把罗马帝国的西半部分国土也就是后来的欧洲的土地捐赠给罗马教皇。在整个中世纪,没有人怀疑这份捐赠书的真伪,它成为教会坚称土地的真正所有权属于基督教会的依据。在这片生产基地同时又是生活场所的土地上,所谓的地主不过是向教会租借了土地而已,其租赁权是否继续生效,决定权在基督教会。
生活在15 世纪前半叶的洛伦佐? 瓦拉是位著名的古典文献学者。他通过分析《君士坦丁捐赠书》中使用的语言,证实基督教徒所依据的这一史料不是君士坦丁大帝在世时的4 世纪所写,而是11 世纪伪造而成的。这就意味着从12 世纪到13 世纪的圣方济各时代,人们依然相信《君士坦丁捐赠书》是真实的。我想,中世纪的人们之所以成为教会这一“牧羊人”后面顺从的“绵羊”,原因之一就是现世的这种束缚吧。因为在那个时代,在标准基督教徒眼里,怀疑就是邪道。洛伦佐? 瓦拉对既有观念提出怀疑,并断定《君士坦丁捐赠书》系伪造的这份勇气,完全符合作为文艺复兴人的条件。但是,**个有勇气对既有思想表示疑惑并明确提出自己的怀疑的人是阿西西的圣方济各。
既然这样,我很想知道圣方济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那个时代,他作为一名神职人员,无疑是个异类。
先说说他的出身。他是跨国婚姻的结晶,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混血儿”。父亲是阿西西人,因为经商在法国南部逗留期间结识了当地一名女子并与她结了婚,把她带回阿西西,生下的孩子就是方济各。所以圣方济各身上同时流淌着意大利人和法国人的血。他父亲为他取名为方济各(Francesco ,又译弗朗西斯)。现在的欧美,取这个名字的男性非常多,但在他之前从没有人用过,英语叫Francis ,法语叫Fran?ois ,德语叫Franz ,西班牙语叫Francisco 。这些名字的出处都是出生于阿西西的圣人方济各,所以都是意大利语Francesco 的派生词。Francesco 是法国人的意思。给儿子取这样一个名字,可以想象,丈夫是多么爱那个从法国远嫁而来的妻子。尽管我们不知道圣方济各的母亲姓甚名谁,但是作为一个妻子,她一定度过了幸福的一生。圣方济各提倡的基督教教义,不是之前人们听到的既严厉又恐怖的教义,而是充满了爱的教义。我想这与他父母的关系是分不开的。
只要抛却中世纪前期那个漫长岁月里形成的固有观念,虚心学习《圣经》,那么,圣方济各带给基督教会的革命,一定可以让人们体会到耶稣的教诲是充满爱和善的。耶稣基督认为与所罗门的荣华富贵相比,盛开在野地里的百合花更值得爱惜。由此可见,圣方济各对基督教义的解释是正确的。传教时,他使用意大利语。在当时意大利语被叫作俗语。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尽管知道拉丁语是知识分子的语言,是当时的世界通用语,但是他们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学习拉丁语。用拉丁语向他们传教无异于对牛弹琴。尽管他们用拉丁语做祷告,充其量只是机械地背诵,完全不理解其中的含义。相反,如果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意大利语,那么无论是传教还是祈祷,民众都会有切实的感受。圣方济各的希冀就是让每一个信徒都可以用自己的大脑来思考,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基督教的教义。就这样,阿西西的这位修道士打破了由神职人员建立起来的宗教独裁体制。
圣方济各*关心的是贫困,这是他创设的方济各修道会的宗旨。但是尽管如此,他没有向罗马教廷发出断交信,虽然罗马教廷汇聚了程度不及所罗门却也穷奢极侈、饱食终日的高层神职人员。相反,他心安理得地接受了罗马教皇对方济各修道会的认可。既然这样,与后来的路德相比,难道还要说是圣方济各给基督教会带来了革命吗?
在意大利语中,神职阶级叫clero 。圣方济各并没有否认这一神职阶级的存在。也就是说,他认为有专职人员传授并讲解教义是有必要的,只不过对于教义的解释,自己与之前的其他神职人员不同而已。对圣方济各开创的崭新解释所体现的意义表示理解并全盘接受的是当时的罗马教皇英诺森三世。如果你了解英诺森三世,就更容易理解圣方济各作为当时的神职人员之一,是怎样的一个异类。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