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4792267
编辑推荐
本书所用大量材料都是笔者广泛搜罗而来的一手材料,其中相当一部分未被国内学界介绍过。文中对这些材料的诸多翻译也是*次,为国内学界研究相关问题提供了较为新鲜的资料。书中论述比较了具体问题在中美学界研究的异同,能使我们对西方汉学界在该领域研究的得失获得基本的认知。
内容简介
西方汉学界的唐诗研究成果很早就得到了国内学界的关注,近几年,随着一股令人瞩目的“宇文所安热潮”,对美国汉学界唐诗研究成果的得失、优劣、洞见与误读也引发了更多的思考。作者莫丽芸选择白居易这个文学命题在英美汉学界的研究成果来进行研究与探索,对英美汉学界的白居易诗译介和研究成果所做的详尽介绍,为唐诗研究中此类中心命题在西方汉学界的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探讨做一个尝试,从而为我们自己的唐诗研究提供参考、借鉴和反思。
目 录
绪 论
第一章 英美两国的白居易译介与研究
第一节 英国的白居易译介与研究
第二节 美国的白居易译介与研究
第三节 英美中国文学史论著中的白居易
第二章 阿瑟·韦利的白诗英译和研究
第一节 国内学界对韦利白诗译介的研究
第二节 韦利白诗英译的诗目选择
第三节 《白居易的生平与时代》
第三章 霍华德·列维的白诗英译和研究
第一节 霍华德·列维的汉学著述
第二节 列维对白居易前期诗的英译与研究
第三节 对白居易中晚年诗的英译与研究
第四节 《长恨歌》英译与研究
第五节 列维与韦利的白诗英译比较
第四章 美国汉学界华裔学者的白居易研究
第一节 何丙郁等:《白居易关于长生的诗歌》
第二节 刘若愚:《白居易〈读老子〉一诗的评注》
第三节 厄尼斯汀·王:《白居易其人及其对中国诗歌的影响》
第四节 陈照明:《在世界与自我之间:白居易人生与写作的定位》
第五节 杨晓山的白居易研究
第六节 姚平:白居易作品中的女性研究
第五章 英美汉学界其他重要的白居易研究
第一节 尤金·法菲尔的白居易研究
第二节 对《论姚文秀打杀妻状》的研究
第三节 杜希德:《白居易的〈官牛〉》
第四节 司马德琳:《白居易的名鹤》
第五节 保罗·高汀:《解读白居易》
第六节 宇文所安对白居易的解读
结 语
参考文献
西文人名译名英文字母索引
西文人名译名拼音索引
表格目录
后 记
第一章 英美两国的白居易译介与研究
第一节 英国的白居易译介与研究
第二节 美国的白居易译介与研究
第三节 英美中国文学史论著中的白居易
第二章 阿瑟·韦利的白诗英译和研究
第一节 国内学界对韦利白诗译介的研究
第二节 韦利白诗英译的诗目选择
第三节 《白居易的生平与时代》
第三章 霍华德·列维的白诗英译和研究
第一节 霍华德·列维的汉学著述
第二节 列维对白居易前期诗的英译与研究
第三节 对白居易中晚年诗的英译与研究
第四节 《长恨歌》英译与研究
第五节 列维与韦利的白诗英译比较
第四章 美国汉学界华裔学者的白居易研究
第一节 何丙郁等:《白居易关于长生的诗歌》
第二节 刘若愚:《白居易〈读老子〉一诗的评注》
第三节 厄尼斯汀·王:《白居易其人及其对中国诗歌的影响》
第四节 陈照明:《在世界与自我之间:白居易人生与写作的定位》
第五节 杨晓山的白居易研究
第六节 姚平:白居易作品中的女性研究
第五章 英美汉学界其他重要的白居易研究
第一节 尤金·法菲尔的白居易研究
第二节 对《论姚文秀打杀妻状》的研究
第三节 杜希德:《白居易的〈官牛〉》
第四节 司马德琳:《白居易的名鹤》
第五节 保罗·高汀:《解读白居易》
第六节 宇文所安对白居易的解读
结 语
参考文献
西文人名译名英文字母索引
西文人名译名拼音索引
表格目录
后 记
前 言
总 序
张西平①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20 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域外传播研究书系”是我2007 年所申请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成果。
这套丛书的基本设计是:导论 1 卷,编年 8 卷,中国古代文化域外传播专题研究 10 卷,共计 19 卷。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域外的传播和影响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之前中外学术界从未对此进行过系统研究。 它突破了以往将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研究局限于中国本土的研究方法,将研究视野扩展到世界主要国家,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那里的传播和影响,以此说明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意义。
我在申请本课题时,曾在申请表上如此写道:
研究 20 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域外的传播和影响,可以使我们走出“东方与西方”“现代与传统”的二元思维,在世界文化的范围内考察中国文化的价值,以一种全球视角来重新审视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和现代价值,揭示中国文化的普世性意义。 这样的研究对于消除当前中国学术界、文化界所存在的对待中国古代文化的焦虑和彷徨,对于整个社会文化转型中的中国重新确立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自信,树立文化自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思想文化意义。
通过了解 20 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域外的传播与接受,我们也可以进一步了解世界各国的中国观,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如何经过“变异”,融合到世界各国的文化之中。 通过对 20 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域外传播和影响的研究,我们可以总结出中国文化向外部世界传播的基本规律、基本经验、基本方法,为国家制定全球文化战略做好前期的学术准备,为国家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宏观政策的制定提供学术支持。
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域外汉学的形成和发展,昭示着中国文化的学术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全球的学术事业。 本课题的设立将打破国内学术界和域外汉学界的分隔与疏离,促进双方的学术互动。 对中国学术来说,课题的重要意义在于:使国内学术界了解域外汉学界对中国古代文化研究的进展,以“它山之石”攻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国内学术界了解了域外汉学界在20世纪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从而在观念上认识到: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研究已经不再仅仅属于中国学术界本身,而应以更加开阔的学术视野展开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研究与探索。
这样一个想法,在我们这项研究中基本实现了。 但我们应该看到,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域外的传播与影响的研究绝非我们这样一个课题就可以完成的。这是一个崭新的学术方向和领域,需要学术界长期关注与研究。 基于这样的考虑,在课题设计的布局上我们的原则是:立足基础,面向未来,着眼长远。 我们希望本课题的研究为今后学术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此,在导论中,我们初步勾勒出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西方传播的轨迹,并从理论和文献两个角度对这个研究领域的方法论做了初步的探讨。 在编年系列部分,我们从文献目录入手,系统整理出 20 世纪以来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世界主要国家的传播编年。 编年体是中国传统记史的一个重要体裁,这样大规模的中国文化域外传播的编年研究在世界上是首次。 专题研究则是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主题的深化。
为完成这个课题,30 余位国内外学者奋斗了 7 年,到出版时几乎是用了 10 年时间。 尽管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个研究还是刚刚开始,待继续努力的方向还很多。 如:这里的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主要侧重于以汉文化为主体,但中国古代文化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文化,在其长期发展中,少数民族的古代文化经典已经逐步融合到汉文化的主干之中,成为中华文化充满活力、不断发展的动力和原因之一。 由于时间和知识的限制,在本丛书中对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经典在域外的传播研究尚未全面展开,只是在个别卷中有所涉猎。 在语言的广度上也待扩展,如在欧洲语言中尚未把西班牙语、瑞典语、荷兰语等包括进去,在亚洲语言中尚未把印地语、孟加拉语、僧伽罗语、乌尔都语、波斯语等包括进去。 因此,我们只是迈开了第一步,我们希望在今后几年继续完成中国古代文化在使用以上语言的国家中传播的编年研究工作。 希望在第二版时,我们能把编年卷做得更好,使其成为方便学术界使用的工具书。
中国文化是全球性的文化,它不仅在东亚文化圈、欧美文化圈产生过重要影响,在东南亚、南亚、阿拉伯世界也都产生过重要影响。 因此,本丛书尽力将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多种文化区域传播的图景展现出来。 或许这些研究仍待深化,但这样一个图景会使读者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域外传播研究近年来逐步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据初步统计,目前出版的相关专著已经有十几本之多,相关博士论文已经有几十篇,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及教育部课题中与此相关的也有十余个。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也开始更加关注这个方向。 应该说,这个领域的研究进步很大,成果显著。 但由于这是一个跨学科的崭新研究领域,尚有不少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例如,如何更加深入地展开这一领域的研究? 如何从知识和学科上把握这个研究领域? 通过什么样的路径和方法展开这个领域的研究? 这个领域的研究在学术上的价值和意义何在? 对这些问题笔者在这里进行初步的探讨。
……
张西平①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20 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域外传播研究书系”是我2007 年所申请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成果。
这套丛书的基本设计是:导论 1 卷,编年 8 卷,中国古代文化域外传播专题研究 10 卷,共计 19 卷。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域外的传播和影响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之前中外学术界从未对此进行过系统研究。 它突破了以往将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研究局限于中国本土的研究方法,将研究视野扩展到世界主要国家,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那里的传播和影响,以此说明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意义。
我在申请本课题时,曾在申请表上如此写道:
研究 20 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域外的传播和影响,可以使我们走出“东方与西方”“现代与传统”的二元思维,在世界文化的范围内考察中国文化的价值,以一种全球视角来重新审视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和现代价值,揭示中国文化的普世性意义。 这样的研究对于消除当前中国学术界、文化界所存在的对待中国古代文化的焦虑和彷徨,对于整个社会文化转型中的中国重新确立对自己传统文化的自信,树立文化自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思想文化意义。
通过了解 20 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域外的传播与接受,我们也可以进一步了解世界各国的中国观,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如何经过“变异”,融合到世界各国的文化之中。 通过对 20 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域外传播和影响的研究,我们可以总结出中国文化向外部世界传播的基本规律、基本经验、基本方法,为国家制定全球文化战略做好前期的学术准备,为国家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宏观政策的制定提供学术支持。
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域外汉学的形成和发展,昭示着中国文化的学术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全球的学术事业。 本课题的设立将打破国内学术界和域外汉学界的分隔与疏离,促进双方的学术互动。 对中国学术来说,课题的重要意义在于:使国内学术界了解域外汉学界对中国古代文化研究的进展,以“它山之石”攻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国内学术界了解了域外汉学界在20世纪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从而在观念上认识到: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研究已经不再仅仅属于中国学术界本身,而应以更加开阔的学术视野展开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研究与探索。
这样一个想法,在我们这项研究中基本实现了。 但我们应该看到,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域外的传播与影响的研究绝非我们这样一个课题就可以完成的。这是一个崭新的学术方向和领域,需要学术界长期关注与研究。 基于这样的考虑,在课题设计的布局上我们的原则是:立足基础,面向未来,着眼长远。 我们希望本课题的研究为今后学术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此,在导论中,我们初步勾勒出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西方传播的轨迹,并从理论和文献两个角度对这个研究领域的方法论做了初步的探讨。 在编年系列部分,我们从文献目录入手,系统整理出 20 世纪以来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世界主要国家的传播编年。 编年体是中国传统记史的一个重要体裁,这样大规模的中国文化域外传播的编年研究在世界上是首次。 专题研究则是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主题的深化。
为完成这个课题,30 余位国内外学者奋斗了 7 年,到出版时几乎是用了 10 年时间。 尽管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个研究还是刚刚开始,待继续努力的方向还很多。 如:这里的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主要侧重于以汉文化为主体,但中国古代文化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文化,在其长期发展中,少数民族的古代文化经典已经逐步融合到汉文化的主干之中,成为中华文化充满活力、不断发展的动力和原因之一。 由于时间和知识的限制,在本丛书中对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经典在域外的传播研究尚未全面展开,只是在个别卷中有所涉猎。 在语言的广度上也待扩展,如在欧洲语言中尚未把西班牙语、瑞典语、荷兰语等包括进去,在亚洲语言中尚未把印地语、孟加拉语、僧伽罗语、乌尔都语、波斯语等包括进去。 因此,我们只是迈开了第一步,我们希望在今后几年继续完成中国古代文化在使用以上语言的国家中传播的编年研究工作。 希望在第二版时,我们能把编年卷做得更好,使其成为方便学术界使用的工具书。
中国文化是全球性的文化,它不仅在东亚文化圈、欧美文化圈产生过重要影响,在东南亚、南亚、阿拉伯世界也都产生过重要影响。 因此,本丛书尽力将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多种文化区域传播的图景展现出来。 或许这些研究仍待深化,但这样一个图景会使读者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域外传播研究近年来逐步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据初步统计,目前出版的相关专著已经有十几本之多,相关博士论文已经有几十篇,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及教育部课题中与此相关的也有十余个。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也开始更加关注这个方向。 应该说,这个领域的研究进步很大,成果显著。 但由于这是一个跨学科的崭新研究领域,尚有不少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例如,如何更加深入地展开这一领域的研究? 如何从知识和学科上把握这个研究领域? 通过什么样的路径和方法展开这个领域的研究? 这个领域的研究在学术上的价值和意义何在? 对这些问题笔者在这里进行初步的探讨。
……
免费在线读
关于白居易的交游与唱酬
韦利这本白居易传记里写到很多相关的人物。在“序言”中,他解释了为何特别关注白居易的密友和同僚的原因:他这样才可以“使一个人鲜活生动”。同时他排除掉了“一大堆个性难以分辨的尤其是七八个杨家的人,即他夫人的亲戚,除了一些掌故会牵涉他们,其余的对我而言实在是难有印象,或乏善可陈”。而对这些密友和同僚,韦利除关注他们与白居易的交往和唱和之外,对他们个人的情况也写得非常详细。元稹的内容就更为详细,可以说,把书中所有关于元稹的内容单独抽出来,足以成为一篇元稹的完整的传记。有时甚至给人枝蔓太过之感。关于这点,程章灿曾在《魏理眼中的中国诗歌史》一文中探讨过,认为韦利有“中国古代诗歌极重友情”的认识。他以《上邪》为例,这首明白无误的爱情诗在韦利读来却是对友情和别离的抒写和表达①。就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这本传记里白居易的交游和唱酬就成为一条非常显眼的主线。
书中提到白居易交游和唱酬的友人和同僚有近20 位,内容最多的是元稹,其次是刘禹锡、崔玄亮、李建、孔戡和元稹堂兄元宗简等密友,再就是与韩愈、张籍等人更多具有文学意味的往来。此外就是和惟宽、广宣、明准、清闲等僧人的往来,以及与吴丹、郭虚舟等道士的交往。
书中元稹部分不但篇幅极多,也叙述得非常详细。比如写到元稹806 年任左拾遗之后草拟的改革朝政的10 条建议《十策》,韦利一一做了翻译和解释。元稹的每一次仕途变迁韦利也都力图交代清楚,甚至连元稹娶妻、生子、丧妻等个人情况也都有所涉及,文中还翻译了元稹的《梦井》以及与白居易酬唱的几首诗。谈到妻子韦丛病逝时元稹写了一系列悼亡诗,韦利舍弃了广为人知的《遣悲怀三首》而选《梦井》来翻译,应该是出于他的个人偏好,因为这首《梦井》早在1919 年的《汉诗增译》里已经翻译过。
对元、白二人人生中的几次短暂相聚,韦利更是一次不落地或详述或提及,书中所译白居易写给元稹或提及元稹的诗歌有近20 首,书信如《与元九书》和《与微之书》也是全文译出。元、白二人的交往唱和虽然分散在白居易人生轨迹的各个时期,但韦利很注意点明在什么情境下,两人的唱和诗表明彼此感情逐渐加深。比如第二章提到804 年元稹要去洛阳很长一段时间时,韦利说“在此之前,元稹只不过是进士考试和策试时许多同年中的一位,但到804 年春天时,他已经开始在白居易的情感世界中占据特殊的地位”,并接连翻译了这时期白居易写给元稹的3 首诗《曲江忆元九》《西明寺牡丹花时忆元九》和《赠元稹》来说明。第七章用了3 页篇幅来详述元、白唱和的《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并序》,翻译和介绍其中7 首的内容,分别是《和〈晨霞〉》、《和〈祝苍华〉》、《和〈寄问刘白〉》、《和〈李势女〉》、《和〈自劝〉》二首和《和〈晨兴,因报问龟儿〉》,目的是为读者呈现元、白二人之间无所不谈和推心置腹的亲密。
831 年元稹辞世,韦利详述了白居易的悲痛,强调其应元稹家人请求撰写墓志而屡屡拒绝接受作为润笔费用的珍宝,最后无法再拒,便将这笔财产用于香山寺的修缮,并让他们共同的朋友清闲和尚操办务令修缮之功归于元稹之名,以此来纪念元稹。
韦利对元、白二人之间的深厚友情是颇有感慨的,他说,“想到这两个有着如此著名友情的朋友实际在一起共度的时间是那么少,这是很让人奇怪的。802 年到806 年间的某些年,810 年的几天,815 年的几个星期,819 年又是几天,仅此而已。821 年至822 年他们都在长安,但元稹专注于朝政,他们很少碰面。接着是829 年在洛阳的聚首。然而他们两人之间的深情厚谊一直萦绕着彼此的人生,因此在写白居易的生平时不可能不或多或少地涉及元稹的生平,他们之间的情感互动是这本书的一个构成要素。从今以后(指元稹逝世后———笔者按)故事就变得简单多了,因为它不再是两个人的共同记录”。这就点出了本书中涉及元稹内容为何如此之多、之详的原因:在写到元稹去世之前,所述内容其实是元、白二人生平的共同记录。
韦利这本白居易传记里写到很多相关的人物。在“序言”中,他解释了为何特别关注白居易的密友和同僚的原因:他这样才可以“使一个人鲜活生动”。同时他排除掉了“一大堆个性难以分辨的尤其是七八个杨家的人,即他夫人的亲戚,除了一些掌故会牵涉他们,其余的对我而言实在是难有印象,或乏善可陈”。而对这些密友和同僚,韦利除关注他们与白居易的交往和唱和之外,对他们个人的情况也写得非常详细。元稹的内容就更为详细,可以说,把书中所有关于元稹的内容单独抽出来,足以成为一篇元稹的完整的传记。有时甚至给人枝蔓太过之感。关于这点,程章灿曾在《魏理眼中的中国诗歌史》一文中探讨过,认为韦利有“中国古代诗歌极重友情”的认识。他以《上邪》为例,这首明白无误的爱情诗在韦利读来却是对友情和别离的抒写和表达①。就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这本传记里白居易的交游和唱酬就成为一条非常显眼的主线。
书中提到白居易交游和唱酬的友人和同僚有近20 位,内容最多的是元稹,其次是刘禹锡、崔玄亮、李建、孔戡和元稹堂兄元宗简等密友,再就是与韩愈、张籍等人更多具有文学意味的往来。此外就是和惟宽、广宣、明准、清闲等僧人的往来,以及与吴丹、郭虚舟等道士的交往。
书中元稹部分不但篇幅极多,也叙述得非常详细。比如写到元稹806 年任左拾遗之后草拟的改革朝政的10 条建议《十策》,韦利一一做了翻译和解释。元稹的每一次仕途变迁韦利也都力图交代清楚,甚至连元稹娶妻、生子、丧妻等个人情况也都有所涉及,文中还翻译了元稹的《梦井》以及与白居易酬唱的几首诗。谈到妻子韦丛病逝时元稹写了一系列悼亡诗,韦利舍弃了广为人知的《遣悲怀三首》而选《梦井》来翻译,应该是出于他的个人偏好,因为这首《梦井》早在1919 年的《汉诗增译》里已经翻译过。
对元、白二人人生中的几次短暂相聚,韦利更是一次不落地或详述或提及,书中所译白居易写给元稹或提及元稹的诗歌有近20 首,书信如《与元九书》和《与微之书》也是全文译出。元、白二人的交往唱和虽然分散在白居易人生轨迹的各个时期,但韦利很注意点明在什么情境下,两人的唱和诗表明彼此感情逐渐加深。比如第二章提到804 年元稹要去洛阳很长一段时间时,韦利说“在此之前,元稹只不过是进士考试和策试时许多同年中的一位,但到804 年春天时,他已经开始在白居易的情感世界中占据特殊的地位”,并接连翻译了这时期白居易写给元稹的3 首诗《曲江忆元九》《西明寺牡丹花时忆元九》和《赠元稹》来说明。第七章用了3 页篇幅来详述元、白唱和的《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并序》,翻译和介绍其中7 首的内容,分别是《和〈晨霞〉》、《和〈祝苍华〉》、《和〈寄问刘白〉》、《和〈李势女〉》、《和〈自劝〉》二首和《和〈晨兴,因报问龟儿〉》,目的是为读者呈现元、白二人之间无所不谈和推心置腹的亲密。
831 年元稹辞世,韦利详述了白居易的悲痛,强调其应元稹家人请求撰写墓志而屡屡拒绝接受作为润笔费用的珍宝,最后无法再拒,便将这笔财产用于香山寺的修缮,并让他们共同的朋友清闲和尚操办务令修缮之功归于元稹之名,以此来纪念元稹。
韦利对元、白二人之间的深厚友情是颇有感慨的,他说,“想到这两个有着如此著名友情的朋友实际在一起共度的时间是那么少,这是很让人奇怪的。802 年到806 年间的某些年,810 年的几天,815 年的几个星期,819 年又是几天,仅此而已。821 年至822 年他们都在长安,但元稹专注于朝政,他们很少碰面。接着是829 年在洛阳的聚首。然而他们两人之间的深情厚谊一直萦绕着彼此的人生,因此在写白居易的生平时不可能不或多或少地涉及元稹的生平,他们之间的情感互动是这本书的一个构成要素。从今以后(指元稹逝世后———笔者按)故事就变得简单多了,因为它不再是两个人的共同记录”。这就点出了本书中涉及元稹内容为何如此之多、之详的原因:在写到元稹去世之前,所述内容其实是元、白二人生平的共同记录。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