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8141499
编辑推荐
★112岁的周有光先生从未发表的长篇回忆录
★资中筠、葛剑雄、易中天等众多学界名流鼎力推荐
★读周有光百年口述,探索历史的吊诡与险峻
★近200个著名人物隐现其中,峰回路转的人生令人掩卷沉思
1906年,清朝离它的灭亡已经只有短短的6年时间了,此时的中国风雨飘零,前途未卜。这一年,周有光先于末代皇帝溥仪在同一年出生,他经历了清朝、北洋军阀、*和新中国四个时代。一个世纪后,同时代无数风流人物都已远去,凭着超凡的记忆,周有光重新勾画出百年沧桑历史,为今人留下了不可替代的历史足迹:这既是个人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上下求索永无止境的历史缩影。
★资中筠、葛剑雄、易中天等众多学界名流鼎力推荐
★读周有光百年口述,探索历史的吊诡与险峻
★近200个著名人物隐现其中,峰回路转的人生令人掩卷沉思
1906年,清朝离它的灭亡已经只有短短的6年时间了,此时的中国风雨飘零,前途未卜。这一年,周有光先于末代皇帝溥仪在同一年出生,他经历了清朝、北洋军阀、*和新中国四个时代。一个世纪后,同时代无数风流人物都已远去,凭着超凡的记忆,周有光重新勾画出百年沧桑历史,为今人留下了不可替代的历史足迹:这既是个人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上下求索永无止境的历史缩影。
内容简介
本书从自己的家庭渊源开始谈起,细数从清末至今日的历史剧变,透过敏锐的眼光和超强的个人记忆,讲述曾经亲身经历或耳闻的大量有趣的情节和故事,集中表现了中国百年历史的各大关键时刻及由此带来的深远影响。本书内容覆盖家庭、教育、国家、社会、战争、经济、文化、爱情、晚年生活等重要内容,其中涉及中外历史上有影响力的人物近200个。周有光先生善于在描述当时现场、事件、人物之命运时,与中国之外的世界形成相互比较和参照,从而也使读者了解到在必然历史中的吊诡和回转。
书中也坦诚讲述作者作为一代杰出的知识分子的一生:从民国初普遍左倾、充满活力的年轻知识精英分子的一员,向一个力图保持清醒思考、在有限的条件下为祖国服务的独立知识分子转变的过程,也涉及他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如何保持乐观和探索精神的历程。
本书语言风格随意、自然、活泼,充满智慧、乐观、幽默的基调,是一部极为珍贵的历史读本。
书中也坦诚讲述作者作为一代杰出的知识分子的一生:从民国初普遍左倾、充满活力的年轻知识精英分子的一员,向一个力图保持清醒思考、在有限的条件下为祖国服务的独立知识分子转变的过程,也涉及他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如何保持乐观和探索精神的历程。
本书语言风格随意、自然、活泼,充满智慧、乐观、幽默的基调,是一部极为珍贵的历史读本。
目 录
我的家庭背景/ 1
祖母与常州旧家/ 5
父亲与母亲/ 10
小学和中学世谊变亲家/ 18
“五卅运动”前后圣约翰大学和光华大学/ 27
我的几位同学/ 35
开始交女朋友跟随孟宪承办民众教育/ 40
在杭州开“新闻学”课程/ 50
东北旅行简朴而随意的婚礼/ 57
留学日本/ 66
考入京都帝国大学/ 68
身兼两职:进入江苏银行和光华大学/ 75
章乃器及救国会诸君子/ 79
夫妇互补弃家逃难/ 86
张家兄弟姐妹/ 90
周家兄弟姐妹/ 95
抗战前的上海生活/ 101
逃难:苏州合肥汉口/ 106
长沙办报三峡遇险合川团聚/ 115
从成都光华大学到重庆农本局/ 124
抗战时期农本局的作用及贡献/ 130
空袭重庆南溪遇盗居转搬家/ 134
通货膨胀生活艰难/ 141
再进江苏银行四川印象/ 145
“星五聚餐会”与民主人士/ 149
见证国共合作与许涤新等人的交往/ 152
仰光探母缅甸见闻/ 158
战争的持续及国际形势的发展/ 164
金华巧遇杜立特痛失幼女小禾/ 170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各国形势及思想武器/ 175
进入新华银行考察西北/ 182
河西走廊的故事/ 185
在西安的生活/ 191
战时贸易儿子被流弹所伤/ 195
美苏对日作战与抗战的胜利/ 199
重返上海转赴美英/ 203
漂洋过海众议战后局势/ 206
纽约观察/ 210
探访亲友游历美国/ 214
美国的交通和效率/ 223
美国的经济/ 228
建设国家的若干想法/ 232
赴伦敦游轮上的趣事渴望建设新中国/ 236
“二战”后左倾的欧洲古罗马的语文技术/ 241
归国途中的见闻与思考/ 246
与爱因斯坦聊天认识范旭东设计速记符号/ 249
滞留香港撰文著书/ 253
回到上海教书进银行办杂志/ 256
不断的运动和改造/ 262
移居北京进入“文改会”/ 267
研究制订《汉语拼音方案》/ 271
推行《汉语拼音方案》/ 276
《汉字改革概论》与日本的文字改革运动/ 284
“反右”运动/ 291
“ 文改会”大院的变迁北京的风沙与大雨/ 294
张允和的工作经历/ 297
从“打麻雀”到“大炼钢铁” / 300
人民公社化与粮荒/ 302
饥饿的时代/ 305
人民公社制度与现代经济/ 307
“文革”开始搬进“牛棚”/ 314
“破四旧”带来的恐慌/ 317
袁二姐与胡仙洲的悲惨故事/ 322
奉命看批判陈毅的大字报/ 326
越南华侨陈越离奇蒙冤“文改会”的批斗会/ 329
下放宁夏平罗“五七干校”/ 335
西大滩的“学习”与生活/ 339
在干校种黄瓜和水稻/ 343
奇妙的芨芨草/ 347
几件让人难受的事/ 350
和林汉达一起看守高粱地/ 352
“白菜原理”探亲十天/ 354
用《新华字典》做研究大雁粪雨的奇观/ 357
奇怪的如厕习俗开办造纸厂人性的“原始状态”/ 361
和当地农民谈宁夏的发展潜力/ 364
林彪死了尼克松来了/ 367
回到北京反对简化《汉语拼音方案》/ 370
听闻“四五”运动/ 374
唐山大地震“四人帮”垮台/ 377
苏州过冬票证时代巧吃刀鱼/ 381
凋敝的洞庭东山人民公社是“井田制”/ 385
“二简草案”被废除/ 389
“文化大革命”是历史的倒退/ 393
身无分文赴巴黎参加ISO会议/ 395
华沙会议上的两次发言外汇稿费需上缴/ 398
张宁和的经历巴黎与华沙两重天/ 400
苏联见闻/ 403
《汉语拼音方案》成为国际标准在中国召开国际会议/ 405
应邀去香港演讲文字改革/ 408
香港的巨变及回归问题/ 412
到夏威夷参加华语现代化国际会议/ 416
《汉语拼音方案》在华语文化圈的影响/ 420
夏威夷土著文化中日美文化在夏威夷/ 423
在美国讲学旅行探望张元和/ 428
现代化城市圣巴巴拉旅馆和女服务员/ 431
在圣巴巴拉市的两次演讲/ 434
在芝加哥大学演讲/ 437
讨论“同音词恐惧症”/ 439
探望表弟美国式家庭生活/ 441
重访纽约/ 443
开眼界:用电脑查书目/ 446
在联合国语言学学会演讲用英语讨论华语问题/ 448
美国大选观察纽约黑人问题在宾大演讲/ 451
看望张充和在耶鲁大学演讲/ 454
与《江青传》的作者交谈/ 457
尾声/ 461
附录窗外的大树/ 463
人物索引/ 467
周有光年谱简编/ 473
周有光著作一览/ 477
周有光家族世系表/ 481
张允和家族世系表/ 483
鸣谢/ 485
前 言
编辑说明
《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的主要内容来源于周有光先生在1996—1997年间对友人宋铁铮先生的口述。在他讲述过程中总共录下了30余盘磁带,周和庆女士根据这些录音录入电脑并打印成文,未作删节或改编。后面附录的文章是作者最近几年接受采访后整理的文章,对希望了解1997年以后周有光先生所思所想及研究方向的读者来说或许是一个补充。这些文章在收入本书前,有的已经全部或部分在媒体上发表。需要说明的是,本书作者长时间的讲述,原本是对友人和家人的“忆旧”,并未考虑到公开出版,讲述之前也无特定计划和大纲。
这里讲述的一些内容,作者此后几年中在接受各类采访时有所披露,由此引起了读者对于语言学以外的周有光先生的更多兴趣。越来越多的人从关注作者本人,也更多关注到中国以20世纪为主的这段依然缺乏充分研究的历史事实。作者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时虽然已经90高龄,但仍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和思考能力。处于自然放松的家庭环境之下的聊天,对事实的陈述未加刻意雕琢,使得这部口述作品带有某种即兴和漫谈性特点。即便如此,这里所展示的人生视野仍然十分广阔、生动。也许从某种意义上看,这并非严格意义上历史陈述,但却是十分重要的历史佐证和思考。
在编辑这部口述作品中,为了确保作品的原始性和真实性,在广泛征求了许多专家意见后,我们确定了以下编辑原则:
一、保留大部分口述习惯用语,最大限度地让读者了解作者的语言习惯,保留口述文本原有的语言特色。少数带有南方特色的语词,只要不影响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尽量予以保留。
二、不对原作的段落顺序进行随意性变动。尽管如此会造成某些内容或句子可能在不同地方出现,但基于作者聊天时的语气及思路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在作者表示自己没有精力再做校改的情况下,维持原状的处理或许更为谨慎和负责,以便最大限度地保持作品的真实性。
三、必要的出版上的技术处理。我们对记录稿的编辑处理主要侧重于标点符号及对错别字进行更正;在不影响语义的情况下,谨慎删除个别重复、反复叙述的段落和句子,精简频繁使用的语气词、连接词;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对个别口语词汇、句子略作调整,便于读者阅读时更为流畅。
四、资料核实及更正原则。
1.我们对口述中绝大多数人名、地名、时间和事件等,进行了力所能及的背景资料、真实性及来源等方面的核实工作。
2.对少数较为明显的问题,如日期、人名拼写等记忆偏差造成的错误,我们征得作者同意后直接予以了更正。
3.口述中可能与其他史料不符、与事实有出入,或与某些理论常识有出入的地方,基本不做修改,仅加上编辑注解,作简要说明。
4.作品涉及的大部分统计数据来源于1996年之前的公开报道,有些统计数据和作者所描述的情景与今天的现实已经有明显差异,编辑时保留原状。
5.对书中涉及的某些重要事件我们在页下加上了注释,仅供读者参考。
五、为了使读者阅读时更易掌握作者的核心思想,我们根据文中的核心词和内容加上了章节标题。
六、编辑制作的人名索引只收入作者在本书中提及的人物,绝大部分只作简单说明。附在正文之后,按照拼音顺序排列,标示出现页码。其中有些人物暂时没有查询到更多资料,只能根据口述内容编制。
某些与作者有密切关系的人物或事件,因作者在本书中没有提及,人物索引就不予收入,有兴趣了解的读者可以参考作者其他作品。
七、为便于读者深入了解作者更多资料,我们在正文后面附有相关作者“周有光年谱简编”、“周有光著作一览”等,供有兴趣的读者了解。
这部作品中主体部分的叙述时间到今天已经又相隔18年之久,当时的录音磁带也是许多年以后复听并做文字记录的。令人遗憾的是,个别磁带上的内容已有遗失,造成个别地方口述内容不连贯,我们尊重作者和事实,不做补全。口述中有少数地方和内容,因各种原因有删改,敬请读者谅解。
最后的“尾声”是编者根据周有光先生的讲述,在2014年出版前夕记录下来的,作为对正本的补充。这部书出版之前,我们专程为此征询周有光先生的意见,他诙谐地说,他现在要提倡“出错主义”,因为任何人或任何“主义”都不可能没有错误存在的,社会的发展也有赖于不断改正各种错误。一本书或一种观点有错误存在,就需要有批评指正,作者将因此有更多机会和读者交流。周有光先生表示他希望由此听到不同的意见,以便纠错。
我们诚挚希望读者在阅读这部书以后,不仅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也有可能给我们提供更多宝贵资料和意见,在此一并致谢!
本书编辑
2014年7月31日
《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的主要内容来源于周有光先生在1996—1997年间对友人宋铁铮先生的口述。在他讲述过程中总共录下了30余盘磁带,周和庆女士根据这些录音录入电脑并打印成文,未作删节或改编。后面附录的文章是作者最近几年接受采访后整理的文章,对希望了解1997年以后周有光先生所思所想及研究方向的读者来说或许是一个补充。这些文章在收入本书前,有的已经全部或部分在媒体上发表。需要说明的是,本书作者长时间的讲述,原本是对友人和家人的“忆旧”,并未考虑到公开出版,讲述之前也无特定计划和大纲。
这里讲述的一些内容,作者此后几年中在接受各类采访时有所披露,由此引起了读者对于语言学以外的周有光先生的更多兴趣。越来越多的人从关注作者本人,也更多关注到中国以20世纪为主的这段依然缺乏充分研究的历史事实。作者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时虽然已经90高龄,但仍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和思考能力。处于自然放松的家庭环境之下的聊天,对事实的陈述未加刻意雕琢,使得这部口述作品带有某种即兴和漫谈性特点。即便如此,这里所展示的人生视野仍然十分广阔、生动。也许从某种意义上看,这并非严格意义上历史陈述,但却是十分重要的历史佐证和思考。
在编辑这部口述作品中,为了确保作品的原始性和真实性,在广泛征求了许多专家意见后,我们确定了以下编辑原则:
一、保留大部分口述习惯用语,最大限度地让读者了解作者的语言习惯,保留口述文本原有的语言特色。少数带有南方特色的语词,只要不影响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尽量予以保留。
二、不对原作的段落顺序进行随意性变动。尽管如此会造成某些内容或句子可能在不同地方出现,但基于作者聊天时的语气及思路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在作者表示自己没有精力再做校改的情况下,维持原状的处理或许更为谨慎和负责,以便最大限度地保持作品的真实性。
三、必要的出版上的技术处理。我们对记录稿的编辑处理主要侧重于标点符号及对错别字进行更正;在不影响语义的情况下,谨慎删除个别重复、反复叙述的段落和句子,精简频繁使用的语气词、连接词;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对个别口语词汇、句子略作调整,便于读者阅读时更为流畅。
四、资料核实及更正原则。
1.我们对口述中绝大多数人名、地名、时间和事件等,进行了力所能及的背景资料、真实性及来源等方面的核实工作。
2.对少数较为明显的问题,如日期、人名拼写等记忆偏差造成的错误,我们征得作者同意后直接予以了更正。
3.口述中可能与其他史料不符、与事实有出入,或与某些理论常识有出入的地方,基本不做修改,仅加上编辑注解,作简要说明。
4.作品涉及的大部分统计数据来源于1996年之前的公开报道,有些统计数据和作者所描述的情景与今天的现实已经有明显差异,编辑时保留原状。
5.对书中涉及的某些重要事件我们在页下加上了注释,仅供读者参考。
五、为了使读者阅读时更易掌握作者的核心思想,我们根据文中的核心词和内容加上了章节标题。
六、编辑制作的人名索引只收入作者在本书中提及的人物,绝大部分只作简单说明。附在正文之后,按照拼音顺序排列,标示出现页码。其中有些人物暂时没有查询到更多资料,只能根据口述内容编制。
某些与作者有密切关系的人物或事件,因作者在本书中没有提及,人物索引就不予收入,有兴趣了解的读者可以参考作者其他作品。
七、为便于读者深入了解作者更多资料,我们在正文后面附有相关作者“周有光年谱简编”、“周有光著作一览”等,供有兴趣的读者了解。
这部作品中主体部分的叙述时间到今天已经又相隔18年之久,当时的录音磁带也是许多年以后复听并做文字记录的。令人遗憾的是,个别磁带上的内容已有遗失,造成个别地方口述内容不连贯,我们尊重作者和事实,不做补全。口述中有少数地方和内容,因各种原因有删改,敬请读者谅解。
最后的“尾声”是编者根据周有光先生的讲述,在2014年出版前夕记录下来的,作为对正本的补充。这部书出版之前,我们专程为此征询周有光先生的意见,他诙谐地说,他现在要提倡“出错主义”,因为任何人或任何“主义”都不可能没有错误存在的,社会的发展也有赖于不断改正各种错误。一本书或一种观点有错误存在,就需要有批评指正,作者将因此有更多机会和读者交流。周有光先生表示他希望由此听到不同的意见,以便纠错。
我们诚挚希望读者在阅读这部书以后,不仅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也有可能给我们提供更多宝贵资料和意见,在此一并致谢!
本书编辑
2014年7月31日
媒体评论
百年沧桑笑谈间
葛剑雄
去年一月,在恭贺周有光先生108岁寿辰时,我写过这样一段话:
天之降大任于斯人,必予以优秀遗传基因,使之健康长寿,智力超常;须自幼接受良好而全面的教育,使之具备全面优良素质,掌握古今中外知识;给予历史机遇,既使其历尽艰辛,又获得发挥其智慧才能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本人在大彻大悟之后,能奉献于民众、国家和全人类。古往今来多少伟人天才,具备这四方面条件者罕见记载。而周先生不仅具备,还创造了新的纪录。
这部《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以下简称《口述》),就是一项新的纪录。
《口述》的基本内容,是根据周先生在1996—1997年间的口述录音整理的,在2014年补充了一段“尾声”。周先生口述时已91岁,但他所说的内容并不止这91年,也追溯他的家世和见闻。而在补充“尾声”时,周先生已是109岁,称之为“百年口述”名副其实。
周先生的长寿、完成口述时的高龄、高龄时的记忆和思维能力世所罕见,这部回忆录内容的丰富程度在中外名人中是少有的。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从太平天国、五卅惨案、救国会、抗日战争、西迁大后方、民主运动、国共合作、太平洋战争、“二战”胜利、战后美国、思想改造、文字改革、《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大跃进”、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五七干校”、尼克松访华、唐山大地震、改革开放、早期国际交往、《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问世、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活动等,涉及的地域有日本、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波兰、苏联、缅甸、新加坡和中国从东北到西南、西北到东南与香港等,涉及的人物有吕凤子、屠寄、刘天华、刘半农、孟宪承、陈训恕、张寿镛、胡适、沈从文、尚仲衣、陶行知、梁漱溟、聂绀弩、陈光甫、章乃器、赵君迈、吴大琨、沙千里、宋庆龄、胡子婴、邹韬奋、宋子文、张充和、卢作孚、翁文灏、何廉、梅兰芳、吴蕴初、杜重远、许涤新、陶大镛、徐特立、黄炎培、常书鸿、向达、李方桂、赵元任、罗常培、老舍、杨刚、刘尊棋、刘良模、范旭东、马凡陀(袁水拍)、潘汉年、村野辰雄、李荣、桥本万太郎、倪海曙、叶籁士、马寅初、叶圣陶、丁西林、胡愈之、陈毅、林汉达、姜椿芳、钱伟长、吉布尼、梅维恒、傅汉思、爱因斯坦等。
长寿的人未必经历丰富,经历丰富的人未必长寿,长寿而又经历丰富的人未必愿意并能够记录下来,周先生口述的价值不言而喻。
记录历史事件,发挥主导或决定性作用的人、处于重要或关键地位的人、亲身经历或掌握原始资料、证据的人,他们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但他们往往有自己的政治立场、价值观念、切身利益,或为了保守机密,或出于法律限制,往往不愿或不能说实话,甚至自觉或不自觉地编造谎言,制造假象。局外人、无关者和普通人既无利害冲突也无顾虑,可惜他们了解的内容太少,一般不具备记录的自觉和能力,如果不具有一定的判断和正确立场,往往只留下片面的、甚至*的印象,出于他们的回忆很可能以讹传讹而南辕北辙。周先生的优势正是介于两者之间,除了《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和相关文字改革的工作,他都不属于这些历史事件的主角或主要人物,但他又一直以一位爱国者的忠诚、学者的睿智、知识分子的良心起着力所能及的作用,或者以锐利的目光、缜密的思维、细致的分析、客观的立场进行观察和记忆。因此他的回忆兼有两者之利,而又能避免两者之弊。
周先生对一些重大事件或人物的回忆只是从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见闻出发,而不求全面完整,也没有什么个人追求,更不会制造什么轰动效应。在我亲灸周先生的教益和见闻中,有些或许更重要的内容,或许更能显示周先生本人的影响和作用的事,并没有出现在他回忆中。就是他谈及的部分,也只涉及主要方面。如在口述中,他只谈了一次与爱因斯坦的聊天,实际不止一次。他曾告诉我,那时爱因斯坦觉得无聊,很愿意与人聊天,所以在首次见面后,他们又聊过几次。周先生说:“因为是他无聊才找我去的,所以后面几次谈了什么我早已忘了。”周先生绝不会因为爱因斯坦是世界名人,就会详细讲述无关紧要的内容。又如“反右”,是“文革”前中国政治生活中一件大事,也是知识分子刻骨铭心的记忆,但周先生因从上海调入北京、从经济学界转入新成立的文字改革委员会,有惊无险,因此他的讲述只用“不是一个重点单位,但是也必须按照比例划百分之几的右派,因此划了几个青年”一笔带过。章乃器是他的老朋友,周先生说:“章乃器是抗日战争之前、抗日战争期间公认的上海左派。可是‘反右’运动就定了他是右派。”在谈到沙千里取代章乃器的粮食部部长职务时,他提及当时一些附和‘反右’运动的人说:“章乃器是‘七君子’之一,这是假君子;沙千里也是‘七君子’之一,这是真君子。去掉一个假君子,来一个真君子,这就很好。”就像一幅白描,淡淡几笔再现了当时残酷的现实。周先生去看望戴着右派“帽子”的章乃器,由于不知房号,在一幢八层公寓中一间间敲门,直到*一层时才找到,“他开出门来,跟我都相互不认识了”。章的前妻胡子婴,住在副部长级官员的大院里,“非常关心章乃器的事情,我跟胡子婴也经常来往”,但周先生看望章乃器后写给她的信,她居然没有收到。这些小事的背后,有多少值得后人想象或探究的残酷史实!正规的中国“反右”运动史或章乃器、胡子婴的传记大概不会有这些内容,但却是优秀的历史学家和传记作者所可望不可求的。再如,在“文革”后期和打倒“四人帮”后风传一时的江青接受美国记者维特克(Victor)采访和《红都女皇》一事,既有正式红头文件的传达,又有民间绘声绘色的故事,还有香港出版的书。但周先生在访美时从他的连襟傅汉思(Hans Frankle)处得知,维特克是他的学生,是纽约州立宾翰顿大学历史学教授,是位严肃的学者。周先生与维特克见面,听她讲了采访江青的情况,还看了维特克正式出版的《江青同志》,发现除了引用江青的谈话以外,这本书并没有对中国不友好的内容,用事实澄清了这个曾经流传海内外、轰动一时的传闻。
周先生当时的口述并非为了出版,主要是为了让后代和亲属们更多地了解自己一生的经历。因而有些我听到过的人和事就没有提到,如与周恩来等人的交往、参加接待达赖喇嘛、“文革”中的“反动言行”,等等,这是很可惜的,现在因周老年事已高,已无法请周老自己补充了。
也正因为如此,除了附录中的一篇短文和两篇采访稿外,周先生的口述主要是讲他的经历和涉及的人和事,而对自己的看法、建议、观念、思想并无专门的介绍或阐述。所以要了解周先生的学术贡献和思想观念,特别是他在90岁后不断思考和探索的新思想、新成果,还是要读他的相关论著。
在本书的“尾声”中,周先生说:“我的口述史不完美,也不完整。我提倡‘不怕错主义’,出现错误是正常现象,可以从批评指正中得到更为准确的意见,也可以增加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交流。我非常愿意听到不同的意见和声音。”
我有幸受教于周先生已经33年了,我深知周先生的态度是真诚的。直到前几年趋谒时,他都会拿出打印好的新作或他感兴趣的材料:“你看看是不是有道理?”“我能看到的材料太少,你大概已看过了。”尽管周先生是罕见的人瑞,但他绝不希望、我们也不应该将他当成神。周先生的期望是他的口述“能让更多人关心中国的前途和历史,从中辨识出谬误和光明”。坦率地提出不同意见,认真纠正一位百岁老人回忆中难免的错漏,就是对周先生*诚挚的尊敬和*热情的祝福。
2014年5月
葛剑雄
去年一月,在恭贺周有光先生108岁寿辰时,我写过这样一段话:
天之降大任于斯人,必予以优秀遗传基因,使之健康长寿,智力超常;须自幼接受良好而全面的教育,使之具备全面优良素质,掌握古今中外知识;给予历史机遇,既使其历尽艰辛,又获得发挥其智慧才能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本人在大彻大悟之后,能奉献于民众、国家和全人类。古往今来多少伟人天才,具备这四方面条件者罕见记载。而周先生不仅具备,还创造了新的纪录。
这部《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以下简称《口述》),就是一项新的纪录。
《口述》的基本内容,是根据周先生在1996—1997年间的口述录音整理的,在2014年补充了一段“尾声”。周先生口述时已91岁,但他所说的内容并不止这91年,也追溯他的家世和见闻。而在补充“尾声”时,周先生已是109岁,称之为“百年口述”名副其实。
周先生的长寿、完成口述时的高龄、高龄时的记忆和思维能力世所罕见,这部回忆录内容的丰富程度在中外名人中是少有的。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从太平天国、五卅惨案、救国会、抗日战争、西迁大后方、民主运动、国共合作、太平洋战争、“二战”胜利、战后美国、思想改造、文字改革、《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大跃进”、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五七干校”、尼克松访华、唐山大地震、改革开放、早期国际交往、《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问世、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活动等,涉及的地域有日本、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波兰、苏联、缅甸、新加坡和中国从东北到西南、西北到东南与香港等,涉及的人物有吕凤子、屠寄、刘天华、刘半农、孟宪承、陈训恕、张寿镛、胡适、沈从文、尚仲衣、陶行知、梁漱溟、聂绀弩、陈光甫、章乃器、赵君迈、吴大琨、沙千里、宋庆龄、胡子婴、邹韬奋、宋子文、张充和、卢作孚、翁文灏、何廉、梅兰芳、吴蕴初、杜重远、许涤新、陶大镛、徐特立、黄炎培、常书鸿、向达、李方桂、赵元任、罗常培、老舍、杨刚、刘尊棋、刘良模、范旭东、马凡陀(袁水拍)、潘汉年、村野辰雄、李荣、桥本万太郎、倪海曙、叶籁士、马寅初、叶圣陶、丁西林、胡愈之、陈毅、林汉达、姜椿芳、钱伟长、吉布尼、梅维恒、傅汉思、爱因斯坦等。
长寿的人未必经历丰富,经历丰富的人未必长寿,长寿而又经历丰富的人未必愿意并能够记录下来,周先生口述的价值不言而喻。
记录历史事件,发挥主导或决定性作用的人、处于重要或关键地位的人、亲身经历或掌握原始资料、证据的人,他们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但他们往往有自己的政治立场、价值观念、切身利益,或为了保守机密,或出于法律限制,往往不愿或不能说实话,甚至自觉或不自觉地编造谎言,制造假象。局外人、无关者和普通人既无利害冲突也无顾虑,可惜他们了解的内容太少,一般不具备记录的自觉和能力,如果不具有一定的判断和正确立场,往往只留下片面的、甚至*的印象,出于他们的回忆很可能以讹传讹而南辕北辙。周先生的优势正是介于两者之间,除了《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和相关文字改革的工作,他都不属于这些历史事件的主角或主要人物,但他又一直以一位爱国者的忠诚、学者的睿智、知识分子的良心起着力所能及的作用,或者以锐利的目光、缜密的思维、细致的分析、客观的立场进行观察和记忆。因此他的回忆兼有两者之利,而又能避免两者之弊。
周先生对一些重大事件或人物的回忆只是从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见闻出发,而不求全面完整,也没有什么个人追求,更不会制造什么轰动效应。在我亲灸周先生的教益和见闻中,有些或许更重要的内容,或许更能显示周先生本人的影响和作用的事,并没有出现在他回忆中。就是他谈及的部分,也只涉及主要方面。如在口述中,他只谈了一次与爱因斯坦的聊天,实际不止一次。他曾告诉我,那时爱因斯坦觉得无聊,很愿意与人聊天,所以在首次见面后,他们又聊过几次。周先生说:“因为是他无聊才找我去的,所以后面几次谈了什么我早已忘了。”周先生绝不会因为爱因斯坦是世界名人,就会详细讲述无关紧要的内容。又如“反右”,是“文革”前中国政治生活中一件大事,也是知识分子刻骨铭心的记忆,但周先生因从上海调入北京、从经济学界转入新成立的文字改革委员会,有惊无险,因此他的讲述只用“不是一个重点单位,但是也必须按照比例划百分之几的右派,因此划了几个青年”一笔带过。章乃器是他的老朋友,周先生说:“章乃器是抗日战争之前、抗日战争期间公认的上海左派。可是‘反右’运动就定了他是右派。”在谈到沙千里取代章乃器的粮食部部长职务时,他提及当时一些附和‘反右’运动的人说:“章乃器是‘七君子’之一,这是假君子;沙千里也是‘七君子’之一,这是真君子。去掉一个假君子,来一个真君子,这就很好。”就像一幅白描,淡淡几笔再现了当时残酷的现实。周先生去看望戴着右派“帽子”的章乃器,由于不知房号,在一幢八层公寓中一间间敲门,直到*一层时才找到,“他开出门来,跟我都相互不认识了”。章的前妻胡子婴,住在副部长级官员的大院里,“非常关心章乃器的事情,我跟胡子婴也经常来往”,但周先生看望章乃器后写给她的信,她居然没有收到。这些小事的背后,有多少值得后人想象或探究的残酷史实!正规的中国“反右”运动史或章乃器、胡子婴的传记大概不会有这些内容,但却是优秀的历史学家和传记作者所可望不可求的。再如,在“文革”后期和打倒“四人帮”后风传一时的江青接受美国记者维特克(Victor)采访和《红都女皇》一事,既有正式红头文件的传达,又有民间绘声绘色的故事,还有香港出版的书。但周先生在访美时从他的连襟傅汉思(Hans Frankle)处得知,维特克是他的学生,是纽约州立宾翰顿大学历史学教授,是位严肃的学者。周先生与维特克见面,听她讲了采访江青的情况,还看了维特克正式出版的《江青同志》,发现除了引用江青的谈话以外,这本书并没有对中国不友好的内容,用事实澄清了这个曾经流传海内外、轰动一时的传闻。
周先生当时的口述并非为了出版,主要是为了让后代和亲属们更多地了解自己一生的经历。因而有些我听到过的人和事就没有提到,如与周恩来等人的交往、参加接待达赖喇嘛、“文革”中的“反动言行”,等等,这是很可惜的,现在因周老年事已高,已无法请周老自己补充了。
也正因为如此,除了附录中的一篇短文和两篇采访稿外,周先生的口述主要是讲他的经历和涉及的人和事,而对自己的看法、建议、观念、思想并无专门的介绍或阐述。所以要了解周先生的学术贡献和思想观念,特别是他在90岁后不断思考和探索的新思想、新成果,还是要读他的相关论著。
在本书的“尾声”中,周先生说:“我的口述史不完美,也不完整。我提倡‘不怕错主义’,出现错误是正常现象,可以从批评指正中得到更为准确的意见,也可以增加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交流。我非常愿意听到不同的意见和声音。”
我有幸受教于周先生已经33年了,我深知周先生的态度是真诚的。直到前几年趋谒时,他都会拿出打印好的新作或他感兴趣的材料:“你看看是不是有道理?”“我能看到的材料太少,你大概已看过了。”尽管周先生是罕见的人瑞,但他绝不希望、我们也不应该将他当成神。周先生的期望是他的口述“能让更多人关心中国的前途和历史,从中辨识出谬误和光明”。坦率地提出不同意见,认真纠正一位百岁老人回忆中难免的错漏,就是对周先生*诚挚的尊敬和*热情的祝福。
2014年5月
在线试读
我的爸爸
周晓平
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我爸爸对朋友宋铁铮先生讲述了他人生的故事,记在30多盘录音带上。当时并不是为了出版,只是想让我们后代了解一点他的经历,过后就把这事放在一边了。2002年我妈妈张允和去世,我女儿周和庆从国外回来发现了这些带子,把它打成文字稿,但也没有想到要出版。后来赵诚先生为写爸爸的传记,看见了这个稿子,认为很值得出版。于是,在爸爸讲述17年以后,在许多朋友的帮助下,这份口述将成为他的一本新书,可以让他的亲属和朋友更好地了解我爸爸的一生。
在更多陪伴爸爸度过他晚年生活的过程中,我和爸爸之间在不知不觉中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亲情关系。就像我妈妈说的“多年父子成兄弟”,我们总是可以平等地讨论各种事情,这让我这个从事大气研究的科学工作者也有机会更多地了解爸爸的思想。
在我年幼的时候,爸爸留给我的印象是很严肃的,他的严肃是他喜爱思考的一个特征。小时候,他常常牵着我的手走路,走着走着,他会突然捏紧了我的手,若有所思。这让我很吃惊,我会问,爸爸,是不是走错路了?他会惊醒过来,对我笑笑。但是,他虽然一直严肃,我却一点也不害怕他,这大概与他从来只说理、不打骂有关。当他与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他总是谈笑风生、风趣幽默。那个时候我就很喜欢在一旁倾听爸爸的谈话,总是有新鲜感和收获。不过爸爸也有他难以抑制痛苦的时候,只是很少外露。我的妹妹在重庆因为没有及时得到急需药品的救治而去世时,他亲近了基督教,借此平复内心的伤痛。
爸爸很重视传统文化,但在家庭中他从不提倡孝道。他说我不是要你对我孝,我是要你Philanthropy(博爱),有博爱之心 ,你都会做得很好。我也不会留给你什么遗产,我希望你获得更多的知识,知识是最好的财富。他一生很少浪费时间,但他也很会玩,但只玩最高级的。比如他在国外总是看最好的博物馆,听最好的西洋音乐,欣赏最美的油画,经常翻阅最权威的百科全书。但他不收集古董——即使他有这样的机会;他从不敛财或做投资方面的考虑,虽然他曾经是非常出色的银行从业人员。
他一生所积累的知识并不仅仅限于语言文字研究方面。他对社会科学的兴趣和研究是广泛而深入的,并且与他的信念有关。他认为先进的社会科学可以立国、可以为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他是一个具有科学头脑的社会科学工作者,他认为中国需要不断的思想启蒙,普及常识可以帮助人们辨识真假。他在晚年获得很多赞美,但更在意有价值的反对之声,比如在文字改革方面来自台湾的中肯意见。他从来不回避纠正错误的机会,他认为他写的书是供参考的。他认为真正想了解中国就必须从世界眼光来观察中国的现实。
尽管他一直是严肃地对待生活、学问和研究,但我读他的书,和大家的感觉一样,发现他还是一个很有幽默感的作者。他研究社会科学,但绝不做枯燥乏味的表述。写作中他总是掩饰不住自己的幽默感,在这本口述中读者可以发现,即使在极其恶劣的现实下,这种幽默感总能帮助他发现生活中最有活力的迹象。
爸爸退休比一般人都晚很多,他退休只是把办公桌移到了家里而已。此后他集中精力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发展的几种常见模式,探索其形成的复杂原因,试图揭示某些社会发展规律,以此告诫国人少走弯路和鼓起勇气继续向前。
2013年12月爸爸又一次从一场疾病恢复过来,让医生大感惊讶。自然,随着爸爸年龄的继续增长——2015年他已经整整满109岁了,但他的体力已经不再允许他常年伏案工作,他的腰椎变形已经影响他的走路和睡觉,他必须借助助听器才能听清别人的话语。但是他依然关心这个他生活了一百多年的国家,并且深爱他的同胞,同时从未失去对外部世界所发生的最新事件的浓厚兴趣。
爸爸做好了面向未来的所有准备,包括他希望捐献他的遗体供科学研究之用。他对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他头上的白发中依然生长着黑发,他依然充满幽默感和深思熟虑。虽然他的日常生活已经变得简单,他不需要荣华富贵来彰显他的人生价值,他只想他这一生没有虚度,并且与这本口述书里他讲的故事一样有趣。自然,爸爸也深深忧郁于未来——虽然他一直是乐观的。百年阅历让他明察现实的荒诞之处,不过他的朋友和崇敬者相信他的长寿是为见证历史和引导别人相信事实与真理。
或许,人们对他的故事会产生兴趣,如此的话,让我爸爸通过他的口述,将一切从头说起。
周晓平
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我爸爸对朋友宋铁铮先生讲述了他人生的故事,记在30多盘录音带上。当时并不是为了出版,只是想让我们后代了解一点他的经历,过后就把这事放在一边了。2002年我妈妈张允和去世,我女儿周和庆从国外回来发现了这些带子,把它打成文字稿,但也没有想到要出版。后来赵诚先生为写爸爸的传记,看见了这个稿子,认为很值得出版。于是,在爸爸讲述17年以后,在许多朋友的帮助下,这份口述将成为他的一本新书,可以让他的亲属和朋友更好地了解我爸爸的一生。
在更多陪伴爸爸度过他晚年生活的过程中,我和爸爸之间在不知不觉中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亲情关系。就像我妈妈说的“多年父子成兄弟”,我们总是可以平等地讨论各种事情,这让我这个从事大气研究的科学工作者也有机会更多地了解爸爸的思想。
在我年幼的时候,爸爸留给我的印象是很严肃的,他的严肃是他喜爱思考的一个特征。小时候,他常常牵着我的手走路,走着走着,他会突然捏紧了我的手,若有所思。这让我很吃惊,我会问,爸爸,是不是走错路了?他会惊醒过来,对我笑笑。但是,他虽然一直严肃,我却一点也不害怕他,这大概与他从来只说理、不打骂有关。当他与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他总是谈笑风生、风趣幽默。那个时候我就很喜欢在一旁倾听爸爸的谈话,总是有新鲜感和收获。不过爸爸也有他难以抑制痛苦的时候,只是很少外露。我的妹妹在重庆因为没有及时得到急需药品的救治而去世时,他亲近了基督教,借此平复内心的伤痛。
爸爸很重视传统文化,但在家庭中他从不提倡孝道。他说我不是要你对我孝,我是要你Philanthropy(博爱),有博爱之心 ,你都会做得很好。我也不会留给你什么遗产,我希望你获得更多的知识,知识是最好的财富。他一生很少浪费时间,但他也很会玩,但只玩最高级的。比如他在国外总是看最好的博物馆,听最好的西洋音乐,欣赏最美的油画,经常翻阅最权威的百科全书。但他不收集古董——即使他有这样的机会;他从不敛财或做投资方面的考虑,虽然他曾经是非常出色的银行从业人员。
他一生所积累的知识并不仅仅限于语言文字研究方面。他对社会科学的兴趣和研究是广泛而深入的,并且与他的信念有关。他认为先进的社会科学可以立国、可以为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他是一个具有科学头脑的社会科学工作者,他认为中国需要不断的思想启蒙,普及常识可以帮助人们辨识真假。他在晚年获得很多赞美,但更在意有价值的反对之声,比如在文字改革方面来自台湾的中肯意见。他从来不回避纠正错误的机会,他认为他写的书是供参考的。他认为真正想了解中国就必须从世界眼光来观察中国的现实。
尽管他一直是严肃地对待生活、学问和研究,但我读他的书,和大家的感觉一样,发现他还是一个很有幽默感的作者。他研究社会科学,但绝不做枯燥乏味的表述。写作中他总是掩饰不住自己的幽默感,在这本口述中读者可以发现,即使在极其恶劣的现实下,这种幽默感总能帮助他发现生活中最有活力的迹象。
爸爸退休比一般人都晚很多,他退休只是把办公桌移到了家里而已。此后他集中精力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发展的几种常见模式,探索其形成的复杂原因,试图揭示某些社会发展规律,以此告诫国人少走弯路和鼓起勇气继续向前。
2013年12月爸爸又一次从一场疾病恢复过来,让医生大感惊讶。自然,随着爸爸年龄的继续增长——2015年他已经整整满109岁了,但他的体力已经不再允许他常年伏案工作,他的腰椎变形已经影响他的走路和睡觉,他必须借助助听器才能听清别人的话语。但是他依然关心这个他生活了一百多年的国家,并且深爱他的同胞,同时从未失去对外部世界所发生的最新事件的浓厚兴趣。
爸爸做好了面向未来的所有准备,包括他希望捐献他的遗体供科学研究之用。他对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他头上的白发中依然生长着黑发,他依然充满幽默感和深思熟虑。虽然他的日常生活已经变得简单,他不需要荣华富贵来彰显他的人生价值,他只想他这一生没有虚度,并且与这本口述书里他讲的故事一样有趣。自然,爸爸也深深忧郁于未来——虽然他一直是乐观的。百年阅历让他明察现实的荒诞之处,不过他的朋友和崇敬者相信他的长寿是为见证历史和引导别人相信事实与真理。
或许,人们对他的故事会产生兴趣,如此的话,让我爸爸通过他的口述,将一切从头说起。
……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