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历史民族史中国民族的形成

中国民族的形成

开中国人种科学研究先河之作

作者:李济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ISBN: 9787208145382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33.99

类别: 民族史 SKU:5c239010421aa985877a12ee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8145382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部科学研究中国人种学的著作!

★*部中国人写的现代人类学著作!
★以专业的视角厘清中国民族形成的来龙去脉!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中国人种进行“我群”和“你群”这一民族志的分类,并从测量中国人的体质特征入手,由考察中国各地在不同时期里的族姓人群和筑城数量的演变,探讨我群规模、成分的演变和迁徙,并论述了你群的规模、演变和整个中华民族迁徙的问题。

作者简介

李济,人类学家、中国现代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之父。哈佛大学哲学博士。1926年,李济发掘山西夏县西阴村新石器时代遗址,此为中国学者早独立进行的考古发掘。1929年初,应聘出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任,领导并参加了安阳殷墟、章丘城子崖等田野考古发掘,使得发掘工作走上科学轨道,造就出中国批水平较高的考古学者。1938年被推选为英国皇家人类学会名誉会员,1948年随考古组去台湾,被推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至1950年兼任台湾大学教授,并主办考古人类学系。1955~1972年,在台湾省任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著有《西阴村史前遗存》、《殷墟器物甲编·陶器》上辑、《李济考古学论文集》等。又与他人合著有《古器物研究专刊》。

目  录

本书出版说明/1
译者的话 / 1
前言 / 1
章 难题所在 / 1
第二章 现代中国人的体质特征 / 5
一、 数据及其来源 / 6
二、 对数据的分析性考虑 / 35
三、 对数据的综合性考虑 / 49
第三章 我群的演进:以城址衡量其规模 / 59
一、 引言 / 59
二、 总体分析 / 61
三、 分省研究 / 74
第四章 我群的演进:在研究姓氏来源的基础上对我群构成变化的评价 / 106
一、 材料来源 / 108
二、 姓氏的数量与其增长 / 109
三、 考查的十个姓氏 / 114
四、 关于迁徙的总体方向的终研究 / 146
五、 从种族角度看姓氏的分布 / 149
第五章 我群的迁徙:一千五百年间的中国人口统计 / 151
第六章 南方的你群 / 159
一、 早期的南蛮 / 160
二、 盘瓠部落的故事 / 163
三、 民族关系的诸种形式 / 167
四、 族属的分类及族群的迁移 / 172
第七章 公元1644年以前的三次北方大入侵 / 180
一、 三次大入侵的时间与范围 / 182
二、 三次大入侵的民族志后果 / 184
第八章 现代中国人的整合 / 190
附录 / 201
图版及说明/202

 

 

前  言

序

 

 

在写作本书时,我尽量结合了动物学和遗传学的方法。  日前,透 彻研究这一问题的事实材料还很不够;然而,通过利用历史学和人体测 量学这两个方面的资料和数据,人们有了看待这一问题的新眼光并找到 了一个新的研究角度。  它并不仅仅是试图在几乎完全依赖过去的记载 的中国老派史家的方法,与通常过分简单地看待这一问题的西方人类学 家的方法之间做出折衷。  这种研究方法还被用于清除一直横在中国史 学家和西方人类学家面前的许多不必要的困难。  例如,我们不再有必 要去寻找一个作为一成不变的体质单位的中国人的类型,或者去发明种 种貌似可行的理论来说明中国人的起源。  我在章里己相当明确地 阐明了这一问题的性质。  在此,我还要向我的许多朋友和老师表示我 的谢意,他们在此书的写作过程中曾给我以帮助。  罗兰. B.狄克森教 授通读了全书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E.A.虎藤教授也是如此。  对他 们两人,我要表示特别的感谢。  他们对我的帮助既如良师,又似益 友;没有他们的引导和鼓励,此书难得有现在的形式。  我的朋友毕拉 亚.古哈博士是此书手稿一丝不苟的批评家,他的批评导致我改写了许 多部分。  我愿将对他的感谢铭记于此。  在坎布里奇和国内,还有很多 朋友以各种形式帮过我的忙,我要对他们所有的人表示谢意。  还应该 特别提到毕士博先生*  ,他对此书的出版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使我能 够从某些工作的压力下解脱出来,以修订这份两年多前即己完成,但因 未经修订而迟迟不能付梓的文稿。

李  济

1926年2月于北京

 

 

*   毕士博(C.W.Bishop)是美国史密森研究院弗利尔艺术馆派驻中国的专员;他当时正 和李济共同筹划山西的考古发掘。  一一编者

媒体评论

李济在《中国民族的形成》里使用了人体测量等几套资料,其中以两套独特的资料(城垣的建筑与废弃、姓氏的源流与地望变化)来显示“我群”的演进和构成。这种研究手段国内至今鲜见回应(修订、批判或者继承)。相比后人对于李济考古类型学的评论和超越而言,对于他的民族研究理论和方法,我们确实缺少足够的反思。应该注意到,李济晚年曾经考虑再写一部与博士论文同名的著作,可见考古研究只是他整个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罢了,“中国民族”自“始”至“终”是他的学术关怀。

 

用自然科学的数据方法来印证文化共同体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李济是民国时期非常特殊的民族史学者,他的博士论文《中国民族的形成》开辟了全新视角来研究中国民族史,采用古代城邑修建和废弃史料、谱牒中记载的姓氏资料和身高、头型等人体测量数据,从考古学、人类学、统计学等多学科成果的来探析民族源流、民族融合和民族迁徙等民族史重要课题,对推动中国民族史方法论的革新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抢先评论了 “中国民族的形成”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及鉴赏研究

EUR €89.99
加入购物车

中国民族史

EUR €108.99
加入购物车

哥特史(汉译名著本12)

EUR €20.99
加入购物车

草原帝国(全两册)

EUR €47.98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