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24126624
中国的长城,与罗马帝国的方阵,都无法阻挡匈奴征战的步伐。
会晤“上帝之鞭”的匈奴人,成为*个跃登西方政治舞台
使之胆战心惊的东方民族
图文并茂 通俗解读
一本书读完中华游牧文明兴衰史
匈奴南下牧马的精神,让战国赵武灵王发起胡服骑射改革,使中国军队从步兵进入骑兵阶段;匈奴还让汉武帝建立雄心万丈的霸业,成就霍去病等武将的盖世勋业;匈奴促使张骞凿通丝路,掀起魏晋南北朝以后民族大融合的序幕。东汉初年,匈奴分裂。南匈奴在永嘉之乱灭西晋,开始诸胡列国时代;而北匈奴则在窦宪燕然勒石后,远走中亚,日后驱赶日耳曼人,直到今日,仍和中欧国家匈牙利有着神秘且耐人寻味的关系。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通俗流畅地将匈奴帝国的兴衰史呈现于读者。
第一章 草原孕育出的匈奴
东迁的高加索人 / 002
最早的匈奴人 / 006
第二章 匈奴的族源
中文史籍论匈奴 / 012
西方史籍论匈奴 / 014
第三章 匈奴的语言与习俗
匈奴的语言 / 020
匈奴的习俗 / 023
第四章 匈奴帝国的崛起
匈奴与周朝 / 034
胡服骑射 / 037
亡秦者胡 / 041
第五章 匈奴帝国的创立
质子冒顿 / 046
鸣镝箭 / 047
瓯脱之争 / 049
匈奴帝国的官制 / 051
平城之围 / 053
嫚书之辱 / 057
第六章 匈奴的黄金岁月
中行说 / 064
汉匈和亲 / 067
匈奴侵西域 / 071
飞将军李广 / 075
成长中的西汉 / 077
第七章 汉武帝与匈奴
马邑之围 / 082
从和平到战争 / 083
西汉的反击 / 085
张骞凿通丝路 / 089
骠骑将军霍去病 / 094
短暂的和平 / 098
匈奴的内讧 / 105
五单于分立 / 107
第八章 匈奴的分裂
呼韩邪单于附汉 / 112
郅支骨都侯单于 / 117
西汉灭北匈奴 / 121
昭君出塞 / 126
斗地之议 / 132
第九章 东汉与匈奴
新莽的匈奴政策 / 138
自主派与亲汉派 / 144
以夷制夷 / 147
南北匈奴再度分裂 / 150
汉化的南匈奴 / 154
第十章 南匈奴的列国时代
东汉的南匈奴政策 / 160
南匈奴的衰微 / 165
《徙戎论》 / 170
刘渊建汉赵 / 173
赫连勃勃建夏 / 175
匈奴遗迹统万城 / 179
羯族石勒的后赵 / 180
沮渠蒙逊的北凉 / 184
第十一章 北匈奴的迁徙
北匈奴控西域 / 188
南北匈奴的对立 / 191
班超出使西域 / 195
燕然山铭 / 198
北匈奴西迁 / 203
北匈奴逐日耳曼人 / 206
“上帝之鞭”阿提拉 / 214
第十二章 今天的匈奴
行国的始祖 / 226
融入中国的匈奴 / 229
匈奴与匈牙利 / 233
从秦统一华夏(前221)到清逊帝宣布退位(1911),其间共两千一百三十二年。在这两千多年里,朝代或政权更迭频繁,约略估算一下总共有六七十个朝代(政权)之多。
有人或许怀疑何以如此之多,请看:秦、西汉、东汉、三国(魏、蜀、吴)、西晋、东晋、诸胡列国(汉赵或前赵、后赵、前燕、前秦、成汉、后燕、西燕、北燕、南燕、前凉、南凉、西凉、北凉、后凉、西秦、代、夏、魏)、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梁、唐、晋、汉、周)、十国(前蜀、吴越、南汉、吴、闽、后蜀、南唐、荆南、楚、北汉)、北宋、南宋、辽、金、西夏、元、明、南明、清;而吐蕃王朝、高昌鞠氏王朝、回纥汗国、突厥汗国等都还没有计算在内。
上面所提到的这六七十个王朝或政权,国祚超过两百年的只有五个,分别是西汉(公元前206—25,共231 年)、唐(618—907,共290 年)、辽(907—1125,共201 年;西辽1124—1211,88 年,含
屈出律则到1218 年,则西辽共95 年)、明(1368—1644,共277 年;南明1645—1661)及清(1616—1911 年,共296 年)。在这几个朝代里,如果从民族的成分来看,唐朝的建国者李氏家族是胡是汉,向来是史学界争论的焦点。李渊的先人曾在鲜卑族宇文氏的北周时,被赐姓“大野”氏,而高车族(也就是铁勒、敕勒)中也有大野氏,可见李氏一族有浓厚的胡族血统。
明朝的创建者乃是古往今来许多民族混融后的汉人。至于建立辽朝、西辽的契丹族,以及建立清朝的女真族(后来称为满族),则是不折不扣的胡族,如此看来,中国历史实在是由胡汉民族共同建构而
成的。以往撰写、诠释历史之人,往往对胡族史事一笔带过,且经常以汉人的观点来叙述。所以打开二十四史或其他私家撰著的历史文献看,对胡族的描述,总是以负面的文字出现,真是何其不公平。本书则希
望能开史家之先河,以客观公正为执笔标准,力求展现这些建立草原帝国的民族之历史。
东迁的高加索人
欧亚大陆的北部,东起大兴安岭,西到里海周边,南到万里长城,北至西伯利亚南端,在这片广袤的地域中,有绵延数百公里的大山脉,如大兴安岭、阿尔泰山、杭爱山、祁连山、阴山、天山;也有寸草不生
的沙漠,如大戈壁、毛乌素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虽然还有一些内陆河流,但流域都不太大,如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此外,就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这片大草原是亚洲最干燥的地区,可以说是农业的“北
极”,但是人类是适应力很强的生物,居住在这里的民族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孕育出游牧的生活方式。
公元前3000 年左右,原来生活在里海北岸、高加索山一带的高加索种各民族,也就是俗称的“白种人”,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或许是由于气候变化,或许是因为人口增加,开始呈辐射状向东西方向迁徙,向东迁移的民族就和后来的匈奴乃至中国的汉、唐有了密切的关联。
这些高加索种民族的语言属印欧语系。他们像潮水般一波波自西东来,从高加索山脉周边越过里海北岸与咸海周边,进入今锡尔河、阿姆河之间的河中地区。停留在锡尔河以北草原上的一群,后代民族学家称
之为“斯基泰人”,汉文古代文献像《史记》《汉书》等则称之为“塞种人”;在河中地区的一群被称为“粟特人”;继续南下进入波斯(今伊朗)、印度的,则以“雅利安”之名为世人所知。
从河中地区东进,翻过今帕米尔高原,进入天山南部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南北两端各绿洲地区定居下来的,就是汉代西域的三十六国。另一支继续向东,越过吐鲁番,到达今中国甘肃省敦煌、祁
连山一带停留下来的民族,中国古史上称之为月氏(音“肉支”),据后世史家推测,月氏族本来还要继续东进,只是遇到发源于今鄂尔多斯高原周边的游牧民族的抵抗,因而选择停留在敦煌、祁连山一带。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