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1182321
《法律稻草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作序推荐的法学图书》是张建伟教授近年来关于法律学术、法学教育以及司法实践的一系列短文精品,文章或借题阐发或针砭时弊,但都格守学术界限,阐释法律精神,言短意长,点到为止,隽永中饱含深趣,是比较难得的法律人文读物,尤其适合关注法律的人文阅读爱好者。
冷编
卷一
坏人说出的道理
窦娥来信
中西钉子户考异
基督山伯爵怎样复仇
从佩里·梅森想到律师靠什么赚钱
司法纳粹化及其反对者
卷二
建在流沙上的塔
从街头看法治
剧场里的“微观法治”
法律世界的“说不准学”
从遵法教育到启发民智
给法律一点敬意
卷三
藐视法庭罪该给谁设
证人不愿出庭的真正症结
所剩无几
有想象力的犯罪和无“想象力”的司法
选择性执法戕害法治
我的夜晚没有你的梦魇
又见“冷血者”
卷四
玄都观之叹
爱上学不爱读书
诚信不够,听证来凑
怎教那考试舞弊一旦休
“犀利哥”的意外走红
学术界里风风雨雨
动机论怎样模糊了焦点
热集
卷五
几本读过的好书
白马到底非马
形式主义的谬误
对“形式理性”的误读
法学之殇
卷六
专业意识
司法考试综合症
不该冷落普通判断力
大街上找来12个人
谁来拯救司法操守
检察服的“颜色革命”
检察官的风度如何养成
检察百年感言
卷七
切萨雷•贝卡里亚
弗朗西斯•培根
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
儿岛惟谦
维辛斯基
八秩江平
卷八
感恩
与人无爱亦无嗔
有关月亮的四画屏
虞美人
角落
零打碎敲(七则)
跋
于是,一个律师说,但是,我们的法律怎么样呢,夫子?他回答说:你们喜欢立法,却也更喜欢犯法。如同那在海滨游戏的孩子,勤恳地建造了沙塔,然后又嬉笑着将它毁坏。但是当你们建造沙塔的时候,海洋又送许多的沙土上来。到你们毁坏那沙塔的时候,海洋又与你们一同哄笑。真的,海洋常和天真的人一同哄笑。
——纪伯伦•《法律》
——张建伟
希望稻草人成为人
莫 言
我的老朋友,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建伟将出版文集《法律的稻草人》,嘱我作序,我虽然是法律的门外汉,但还是慨然允诺。
建伟教授是我们《检察日报》的老作者。他经常给《绿海》副刊写一些文采斐然的法律随笔,而我恰是《绿海》的老读者,可谓未识其人,先读其文。后来,在《绿海》组织的笔会上,我们有了多次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一个是搞文学的,一个是研究法律的,彼此观照问题的角度虽然不同,但却有很多共同关注的问题。文学中有法律,法律中也有文学。与建伟教授的交往使我获得很多裨益,我也有了更多的机会,深入了解这位年轻法律学者的内在心性。
古人说,文如其人。建伟教授为人淡泊,但敏而善思。他的法律随笔文章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文学性。建伟教授以法律人的视角和思维审视和剖析一切,举凡我们熟悉的中外名著,我们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乃至身边的点点滴滴,皆能信手拈来,秉笔成文。他的思维严谨、理性,是洞若观火的冷静思考,他的思路却是跳脱的,文字是活泼的,他把自己广博的法律、文史知识和对文学的雅好融于一炉,并把自己的理性和严谨巧妙地隐藏其中,就像盐溶于水,只有读过了,你才能感受到其中无痕有味的妙趣。因此,读建伟教授的法律随笔,你既不会厌倦于枯燥,也不会失望于浅陋。
毫无疑问,在政府对法治越来越重视的当下,法律学者理应以自己所学之长承担更多入世担当的社会责任。品读建伟教授的法律随笔,你的阅读感受会经历一个由轻松到凝重的嬗变过程,你会感叹作者在轻灵的文字背后蕴藏那么多厚重的思想感悟:他以国际性的眼光和贯通古今的历史思维对中国的法治现实进行比较和剖析,对当前法治建设中的陋习与弊端予以鞭笞,还有他冷静的法律思维与对草根阶层同情的统一,在占据道德高地的高士们发出的喧嚣声中,建伟教授发出的声音是冷静、清醒的,是值得我们认真关注的。
建伟教授的这本法律随笔集取名《法律稻草人》,其中颇具苦心。他说:“近来常常想起稻草人,不是爱起春种秋收的老圃生涯,也不是赋归去来辞的心情驱使,而是闲极生异想,觉得在不尊重法律的社会,法律只能吓鸟,不正像个稻草人?”这个鲜活的比喻恰是击中了现实要害。对于民众的懵懂,他像鲁迅先生一样大声疾呼:“现代法治的精神在于自由,期望有现代的法治,须先有现代意识的人。当一般民众睡眼朦胧,不知现代法治的真谛以及与申韩式法治的区别,指望法治能够实现于朝夕之间,指望自由能苟全于强权之下,无异于痴人说梦。”
多年前,我曾经从小学课本上读到过叶圣陶先生的童话《稻草人》,深深地被笼罩其中的悲伤情绪感染,也被稻草人的善良和无私感动。这篇童话让我此生都对稻草人有特殊感受,我感到这是一个丰富的意象,它其实是有生命的。建伟教授用稻草人来象征法律,更使我浮想联翩。我希望,我也坚信,稻草人,总有一天是会成为有生命的、活生生的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