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033859
★ 斯坦纳博士亲笔传记,记录了他在教育、哲学、艺术等多个领域不断求索的历程。
★ 客观呈现了斯坦纳与其友人的交往,有共鸣,有冲突,读者可以从多维度了解斯坦纳的成长。
★ 译自德文原版,译文流畅,为斯坦纳自传*中文版。
● 编辑推荐
鲁道夫·斯坦纳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经历和见识?为何开创了华德福教育?为何从神智学转向人智学?在文学、艺术、医疗、农业和建筑等领域,他如何为了“善、美、真”辛勤耕耘?在与友人的交往中,他如何明确他的自我认知,并付出行动去践行他的理想?阅读本书,通过斯坦纳博士本人的笔触,体会他的平凡与超越。
本书是鲁道夫·斯坦纳博士亲笔传记,客观记录了他在教育、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不断求索的历程。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华德福教育创始人、人智学开创者——斯坦纳博士。
1861—1879/克拉列维察、莫德林、波特沙赫、新村001
1童年经历003
2中学时代018
1879—1890/维也纳031
3大学时代033
4青年时期的友谊046
5科学研究(色彩学、光学)055
6在施佩希特家当家教;从事歌德研究063
7在维也纳的学者和艺术家圈子里071
8关于艺术和美学的反思;在《德意志周刊》当编辑083
9旅居魏玛、柏林和慕尼黑089
10自由哲学095
11关于神秘主义和神秘主义者099
12命运问题102
13旅居布达佩斯和特兰西瓦尼亚;回忆施佩希特一家107
1890—1897/魏玛117
14在歌德-席勒档案馆工作119
15会晤海克尔、特赖奇克和莱斯特纳129
16与学者和艺术家为伍;歌德作品集137
17伦理学批判142
18在尼采档案馆做客;尼采资料汇编148
19认识问题——认识的界限;在艺术家中间157
20魏玛的朋友圈166
21友谊(诺伊弗、安佐格);《歌德的宇宙观》一书问世,这是参与索菲版歌德全集工作的结晶178
22置身于对立中,与对立共存186
23道德个人主义195
1897—1907/柏林—慕尼黑 201
24担任《文学杂志》编辑;会晤哈特雷本、希尔巴特、韦德金德 203
25在“自由文学协会”;柏林的戏剧生涯211
26对基督教表明立场;《作为神秘事实的基督教》216
27对世纪之交的看法;关于黑格尔、麦凯和无政府主义的思考218
28在工人培训学校任教224
29与(《未来》杂志)撰稿人和一元论者(乔尔丹诺·布鲁诺同盟)为伍227
30受秘传者与公众234
31与玛丽·封·西弗斯合作伊始244
32神智学与人智学249
33《神智学》一书的内情258
34精神—认识与艺术261
35论书籍、演讲及其公共效应262
36秘传指导266
37灵魂的成熟;1906年的巴黎演讲269
381907年的慕尼黑神智学大会274
后记 279
附 录283
● 精彩书摘
一段时间以来,每当公众聊起我所从事的人智学时,就会有各种说法和评判交错在一起。从这方面的说法当中,又会得出与某种根源有关的种种结论,在人们看来,那是我的思想发生转变的根源。与此形成对应的是,朋友们也纷纷表达意愿说,我若能就自己的生平写点儿什么,倒不失为一件好事。
我得承认,这原本非我所好。因为我向来追求的是,我对于我要说的话、认为自己该做的事,要按照事物的要求来塑造,而不是从个性的需要出发。尽管我一直认为,在许多领地、个性能赋予人类活动最可贵的色彩,只不过在我看来,这种个性须得借助人说话和行事的方式揭示出来,而不是靠对自我性格的观望。从这种观望中所能得出的,无非是人与自我商定好了的东西。
照此说来,我之所以下决心做这番阐述,只是因为,我有义务通过客观的描写,尽量展示那些关于我生平跟我所做事业之间联系的偏颇评判,说明它们的不足之处;还因为,鉴于这些评判的存在,我感到那些心存善意的人的敦促是合情合理的。
我一直是个合群的人。由此,我早先在维也纳新城读书的时期和后来又在维也纳的时候,都结下了许多的友情。在见解上我跟这些朋友很难谈得来,但这却从来不妨碍在朋友交往中洋溢着真诚,充满了强烈的相互激励。
我曾跟一位抱有美妙唯心论立场的年轻人结下这种友情。他留着一头金黄的卷发,长着一双正直的蓝眼睛,是德意志青年人的典型长相。他整个被瓦格纳崇拜裹挟住了。那种自成一体的音乐,只想在声音中过活的音乐,对他来说变成了一个由可恶市侩构成的没落世界。声音的倾诉恰如某种语言的倾诉,这让他觉得声音形象是弥足珍贵的。我们一道去听了些音乐会,看了些歌剧。我们总是各执己见。我仿佛身体里灌了铅似的喜欢凝重,他却对那种“富于表现力”的音乐热情似火、心醉神迷。每当毫无掺杂的纯正音乐响起,他反而会感到索然无味。
跟这个朋友的辩论进行得无休无止。悠长的散步路上,喝着咖啡的漫长座谈中,他用激情四射的语言阐述着各种为他撑腰的证据,证明直到有了瓦格纳,真正的音乐才算是诞生了,先前的一切只不过是为这位“音乐发现者”的到来所做的准备。这番论调促使我用十分激烈的方式来表达我的感受。于是,我说瓦格纳式的野蛮聒噪埋葬了一切真正的音乐欣赏。
遇到特殊的场合,辩论会来得特别激烈。有一天,我的朋友生出个奇怪的癖好,在我们几乎天天进行的散步活动中,把我们朝一条窄巷子的方向带了过去。到了那儿,他通常会跟我一边讨论瓦格纳,一边沿着巷子来来回回走上好多遍。我深深沉浸在辩论中,慢慢地才逐渐灵光一闪,明白他怎么就形成了这个癖好。在我们散步的时候,巷子里有一户人家的窗口,总会坐着个妩媚的年轻姑娘。起先,他跟这姑娘没什么别的关系,不过是,他见她差不多天天坐在窗口,猛然意识到,那投向街上的目光是望着他的。
我起初只是感到,他对瓦格纳的捍卫原本已经够狂热的了,但他的热情在这巷子里竟然熊熊燃烧了起来。等我刚一意识到是什么支流源源不断汇入了他那汹涌澎湃的心潮,他竟也把这方面的事坦然相告了。于是,我便对一段无比温柔、美好而迷醉的初恋感同身受了。这段关系在上述状况之外没能取得多大进展。我的朋友出身于一个没有天赐财富的家庭,不久就必须到某省城就任一个小小的记者职位。他没法设想跟这姑娘建立亲密联系,他也没强大到能掌控局面的地步。有很长时间,我跟他保持着通信联系。他的信里传来了忧伤的余音,听天由命吧。在他心里,仍然留有念想,可他却不得不断了这念想。
回首往事,意识中浮现出许多的人际关系,以及许多的生活交往。就热爱与感激之情而言,这种回顾的意识仍然十足地存在于灵魂当中。我在此不能把一切逐一赘述,某些东西只得不去触及,尽管它们在我的个人体验中,曾经并且始终跟我十分亲近。
我这里所说的那个时期的青年友谊,跟我的生活历程之间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关系。它们迫使我在内心过上了一种双重生活。与认识之谜的搏击在当时充斥着我的内心,它虽然总能引起朋友们的强烈兴趣,却得不到多少共同参与。在对这道谜题的体验上,我是相当孤独的。相反,对于我的朋友们生活中涌现的所有东西,我本人却会感同身受。就这样,有两股生活潮流在我这里并行不悖:对于第一股,我像个孤独的漫游者那样追随着;对于另一股,我是通过跟我喜爱的人们的活跃交往来经历的。然而,在许多情况下,对于我的发展产生深刻而持久意义的,却也是第二种体验。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