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8094748
编辑推荐
谭其骧,新中国历史地理学奠基人,由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获封全球500位“影响重大的杰出人物”之一。
他的经历反映了共产党对知识分子思想改造*成功的典型,从“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到73岁入党,他一辈子都在紧跟,从土改、三反五反、“大跃进”到“文革”,伴随着无休止的检查、批判。
他的一生,折射风云时代知识分子精神历程。
葛剑雄作为谭其骧的学生,也是他*后十余年的助手,朝夕相处,情同父子。作者不仅有回报师恩亲情的深情,也有历史学家的求实和严谨,既有亲身经历,也掌握了大量原始资料和丰富的口述史料,为这部传记的真实性与可读性提供了**限度的保证。
他的经历反映了共产党对知识分子思想改造*成功的典型,从“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到73岁入党,他一辈子都在紧跟,从土改、三反五反、“大跃进”到“文革”,伴随着无休止的检查、批判。
他的一生,折射风云时代知识分子精神历程。
葛剑雄作为谭其骧的学生,也是他*后十余年的助手,朝夕相处,情同父子。作者不仅有回报师恩亲情的深情,也有历史学家的求实和严谨,既有亲身经历,也掌握了大量原始资料和丰富的口述史料,为这部传记的真实性与可读性提供了**限度的保证。
《葛剑雄文集》是广东人民出版社“学人文库”之一,七卷精装本,囊括葛剑雄先生迄今*重要的研究成果及作品,是我国历史地理学、中国史人口史领域的研究丰碑。文集由葛剑雄重新编订,当中很多为市面上已经绝版的书目,如修订版《悠悠长水:谭其骧传》增补更多历史细节,第四卷《南北西东》首次发表《北极日记》等。
内容简介
葛剑雄修订了此前曾经面世的《谭其骧前传》《谭其骧后传》中若干错讹,根据近年出版的《顾颉刚日记》《夏鼐日记》等新资料增补,收集参考谭其骧日记、书信、文稿、照片和大量资料,由谭其骧弟弟亲自审阅部分初稿。葛剑雄遵照恩师谭其骧嘱托,“求是师求真”,客观记录事实,公正发表议论,为传记能尽可能真实作*努力。本书经十五年补充完善修订,客观记录事实,真实还原一代学人形象。
目 录
引言
卷首
章 家世和童年
盛极而衰的家庭
发蒙海盐 求学秀州
第二章 短暂的革命和大学生活
革命大学中的革命生涯
暨南三年
第三章 “应列”的燕大研究院毕业生
师生之争:步入学术之始
邓之诚——–另一位恩师
篇论文——–《湖南人由来考》
丰收的两年
第四章 “值得怀念的岁月”
登上大学讲台
编纂馆藏方志目录:北图三年
故都风物宜人
第五章 编《禹贡》始末
学会发轫 《禹贡》出版
和而不同:顾谭之争
南下广州 告别《禹贡》
第六章 失望的婚姻
第七章 重回北平
第八章 遵义六年
奔向大后方
流亡大学乐育英才
替杨保立传 为霞客正名
正义结成师生情
第九章 复员杭州
东归途中
两校教授:谭其骧与谭季龙
艰难岁月 锲而不舍
迎接新中国
第十章 参加土地改革运动
五河县乔集村土改
灵璧县西叶村土改
次政治运动
第十一章 从思想发行到肃反运动
反贪污轰轰烈烈
刘大杰事件 运动降温
第二阶段运动:思想改造
反胡风和肃反运动
第十二章 编绘《中国历史地图集》(上)
一个千年的梦想
“杨图委员会”成立 应召进京
八年辛劳 功亏一篑
第十三章 从反右到文化大革命前夜
整风反右 有惊无险
跃进再跃进
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 自愿作典型
与郭沫若商榷
乍寒还暖时节
知识分子“神仙会”
不速之客 叶群就教
山雨欲来
第十四章 史无前例的遭遇
在劫难逃
“一批二用”
“政治任务”——接待外宾和出访
为注释“大字本”
“当选”四届人大代表
第十五章 编绘《中国历史地图集》(下)
“批”字当头 恢复编绘
忍辱负重
主客易位:上海市革会成了主办单位
“为政治服务”
北京审图
西北边界 波澜又起
《中国历史地图集》修订出版
“政治错误”种种 出版阻力重重
艰难的胜利
第十六章 从沿革地理到历史地理学
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疆域的界定
创立“七大古都”说
历史自然地理研究的硕果
让古代瑰宝重现光彩
开展历史人文地理研究
“守旧”和创新
第十七章 荣誉和烦恼
加入中共
从匡谬到正误:对《李白与杜甫》的批评
会见美国总统里根
《历史时期渤海湾西岸大海侵》“剽窃”事件
“老师”成了“白字先生”——与何光岳的关系
流产的“路线斗争”
“诸葛亮躬耕地”风波
名人的另一面
第十八章 后的奉献
“我不会死,我还要好起来继续工作”
“你们应该超过我”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编绘《国家历史地图集》
“我还是要说真话”
超越死亡
后记
重版后记
年谱
卷首
章 家世和童年
盛极而衰的家庭
发蒙海盐 求学秀州
第二章 短暂的革命和大学生活
革命大学中的革命生涯
暨南三年
第三章 “应列”的燕大研究院毕业生
师生之争:步入学术之始
邓之诚——–另一位恩师
篇论文——–《湖南人由来考》
丰收的两年
第四章 “值得怀念的岁月”
登上大学讲台
编纂馆藏方志目录:北图三年
故都风物宜人
第五章 编《禹贡》始末
学会发轫 《禹贡》出版
和而不同:顾谭之争
南下广州 告别《禹贡》
第六章 失望的婚姻
第七章 重回北平
第八章 遵义六年
奔向大后方
流亡大学乐育英才
替杨保立传 为霞客正名
正义结成师生情
第九章 复员杭州
东归途中
两校教授:谭其骧与谭季龙
艰难岁月 锲而不舍
迎接新中国
第十章 参加土地改革运动
五河县乔集村土改
灵璧县西叶村土改
次政治运动
第十一章 从思想发行到肃反运动
反贪污轰轰烈烈
刘大杰事件 运动降温
第二阶段运动:思想改造
反胡风和肃反运动
第十二章 编绘《中国历史地图集》(上)
一个千年的梦想
“杨图委员会”成立 应召进京
八年辛劳 功亏一篑
第十三章 从反右到文化大革命前夜
整风反右 有惊无险
跃进再跃进
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 自愿作典型
与郭沫若商榷
乍寒还暖时节
知识分子“神仙会”
不速之客 叶群就教
山雨欲来
第十四章 史无前例的遭遇
在劫难逃
“一批二用”
“政治任务”——接待外宾和出访
为注释“大字本”
“当选”四届人大代表
第十五章 编绘《中国历史地图集》(下)
“批”字当头 恢复编绘
忍辱负重
主客易位:上海市革会成了主办单位
“为政治服务”
北京审图
西北边界 波澜又起
《中国历史地图集》修订出版
“政治错误”种种 出版阻力重重
艰难的胜利
第十六章 从沿革地理到历史地理学
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疆域的界定
创立“七大古都”说
历史自然地理研究的硕果
让古代瑰宝重现光彩
开展历史人文地理研究
“守旧”和创新
第十七章 荣誉和烦恼
加入中共
从匡谬到正误:对《李白与杜甫》的批评
会见美国总统里根
《历史时期渤海湾西岸大海侵》“剽窃”事件
“老师”成了“白字先生”——与何光岳的关系
流产的“路线斗争”
“诸葛亮躬耕地”风波
名人的另一面
第十八章 后的奉献
“我不会死,我还要好起来继续工作”
“你们应该超过我”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编绘《国家历史地图集》
“我还是要说真话”
超越死亡
后记
重版后记
年谱
媒体评论
他的经历很简单,从6岁到82岁都没有离开学校。
他的工作很单纯,从20岁登上讲台,就是上课和作研究。
他16岁参加共青团,17岁以后就不想再问政治,但政治没有放过他。历史给他留下了风霜雨露的印记,他与中国一起度过了翻天覆地的82年。
他60年的学术生涯像那长年的流水,滋润大地。而今,悠悠长水已汇入浩淼海洋,他与大自然共存。
谨以此书献给他——恩师季龙(谭其骧)先生!
——葛剑雄
他的工作很单纯,从20岁登上讲台,就是上课和作研究。
他16岁参加共青团,17岁以后就不想再问政治,但政治没有放过他。历史给他留下了风霜雨露的印记,他与中国一起度过了翻天覆地的82年。
他60年的学术生涯像那长年的流水,滋润大地。而今,悠悠长水已汇入浩淼海洋,他与大自然共存。
谨以此书献给他——恩师季龙(谭其骧)先生!
——葛剑雄
在线试读
1984年1月3日,先师谭其骧先生为他自己的论文集《长水集》写了一篇自序,在结尾写道:“后需要解释一下这个集子何以要以长水为名。这并无深意,不过因为我是嘉兴人,据六朝人记载,嘉兴在秦始皇以前本名长水。”
在协助先生编辑《长水集》后,我撰写了一篇题为《耕耘历史地理园地五十年的结晶──读谭其骧<长水集>》的读书心得(载《历史地理》第五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谈到我对“长水”二字的联想:“半个多世纪以来,先生在历史地理这块处女地中经过辛勤的耕耘,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天,先生虽已年逾古稀,还是孜孜不倦,夜以继日,为祖国,为学术,为下一代无私地贡献出余年,正象那长年的流水,始终在滋润大地,催人奋进!”
这一联想和解释得到了先生的赞成。1988年,他收到蔡尚思先生来信,亦将“长水”理解为细水长流。在4月24日给蔡先生的覆信中,他写道:“《长水集》之长水,在您之前已有人解作细水长流。我看这样解释虽非我原意,却比原意好,我愿意接受。且此解含有祝贺之意,太谢谢了。”
遗憾的是,我们的良好祝愿没有能成为事实,1991年10月18日中午,年逾八十的他突发脑溢血,尽管他的生命顽强地延续到了1992年8月26日,但他的工作至此划上了句号。
1992年8月28日凌晨,就在送走先生的遗体后,我骑车穿行在宁静的街道,赶回学校筹办先生的丧事。先生后十几年间的工作和生活情景又浮现在脑海,随着车轮的不停旋转,我仿佛从1978年走到了1992年,思绪中终跳出了四个字──“悠悠长水”。我拟了一副挽联,请中文系的老师修改后,在告别仪式上挂在先生遗像两边:
基肇《禹贡》,功成《图集》,春秋六十汇为悠悠长水;
泽被士林,化导实学,桃李三千仰止巍巍高山。
1993年5月17日晚上,当我整理完先生的遗稿,编成《长水集续编》时,又在编后记的基础上写成一篇怀念先生的文章。当时已是18日的2时,我将文章命名为《悠悠长水──怀季龙先师》,寄往《读书》杂志。
当我准备为先生作传时,我又很自然地想到了这四个字。我相信,先生地下有知,肯定也会赞成以此为他传记的书名。
1980年,《晋阳学刊》编辑部向先生索自传。先生收到后并未置理,我知道后问起,他说:“我这一辈子不是念书就是教书,有什么好写?”我说:“你觉得很平常的事,在我们看来就不平常;当时看来很平常的事,以后就会变得不平常。”我指着已经发表的几篇别人的自传或传记说:“他们不也是念书、教书吗?”其他师友也这样劝他,我还自荐替他起草初稿,终于获得他的首肯。11月1日和7日,他两次给我谈了自己的经历,回答了我的问题。我作了记录和录音,这盘音带如今珍藏在我的书房。12月间,经他改定的自传寄往《晋阳学刊》。稍后我又为他起草了另一篇自传,以后编入《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传记》。
此后的十余年间,我作为先生的助手,经常随他外出开会、工作或参加学术活动,有时一年有十多次,有的一次长达数月。在这些日子里,我与他朝夕相处,时承謦咳。由于他已半身不遂,行动不便,我一般都不离咫尺。或于工作之余,或在旅途之中,或当饭后茶余,先生往往忆及故人,谈及往事;我也不时询问,先生总是耐心作答,一时记不得的,以后或许又会提及。时间一长,我对先生的经历行状了解渐深,他也告诉了我一些从未向旁人透露过的私事。至于先生在这十余年间的事,即使我未亲历,他也会及时告诉我。例如1985年至86年我有一年时间在美国作访问学者,他给我的信上总是详细地写着他身边的情况,长信的有7页、近万言之多。
记得有一次我去先生处,他正在阅读蒋天枢先生所写的《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在有的页上还写有他的批语。他翻到一段让我看,上面写着陈寅恪在文革中曾要助手为他作学传,助手迫于形势,只能违心地说“都已忘了”,陈听后说:“忘了好,免得中毒。”先生不胜感慨地说:“陈寅老真可怜,一辈子的学问没有能传下来。”又对我说:“你随我多年,以后可以将我做学问的方法记下来,把我来不及写成文章的意思记下来。”我表示一定要为他写一部传记,他说可以,“但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因为我是你的老师就尽说好话。”此后,他除了将新完成或发表的文章交我收藏外,还陆续交给我一些旧稿和资料。有时记完日记时对我说:“我是只记流水账,但也不是没有用,以后你可以看。”
先生辞世后,哲嗣德睿兄将全部遗著遗物,包括先生的日记、书信、文稿、照片和有关资料,都交我自由使用。先生的弟弟其飞先生审阅了部分初稿,并详细地解答了我的提问。得知我在写先生的传记,谢兴尧、胡厚宣、周一良、王锺翰、洪廷彦、胡绳武、张允和、邓锐龄、吕东明、刘宗弼、高德、王煦华、徐常太、邹逸麟、赵永复、张修桂、史为乐、周振鹤、刘统、靳润成等前辈、师友,或向我提供了先生的书信或有关资料,或接受了我的采访。这些都弥补了我原来了解的不足,也为传记能尽可能符合先生实际提供了有利条件。
遵照先生的嘱托,传记应该完全尊重历史事实,做到实事求是。这就要求我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客观地记录事实,公正地发表议论。所以尽管先生是我的恩师,我们之间有割不断的感情纽带,但在撰写传记时我只能将他作为传主,作为一位历史人物。出于这样的目的,也为了行文的便利,传记中省略了一切尊称。但我并不回避我所经历或与我有关的事实,并大量采用了先生直接告诉我的各种情况,我想这也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在协助先生编辑《长水集》后,我撰写了一篇题为《耕耘历史地理园地五十年的结晶──读谭其骧<长水集>》的读书心得(载《历史地理》第五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谈到我对“长水”二字的联想:“半个多世纪以来,先生在历史地理这块处女地中经过辛勤的耕耘,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天,先生虽已年逾古稀,还是孜孜不倦,夜以继日,为祖国,为学术,为下一代无私地贡献出余年,正象那长年的流水,始终在滋润大地,催人奋进!”
这一联想和解释得到了先生的赞成。1988年,他收到蔡尚思先生来信,亦将“长水”理解为细水长流。在4月24日给蔡先生的覆信中,他写道:“《长水集》之长水,在您之前已有人解作细水长流。我看这样解释虽非我原意,却比原意好,我愿意接受。且此解含有祝贺之意,太谢谢了。”
遗憾的是,我们的良好祝愿没有能成为事实,1991年10月18日中午,年逾八十的他突发脑溢血,尽管他的生命顽强地延续到了1992年8月26日,但他的工作至此划上了句号。
1992年8月28日凌晨,就在送走先生的遗体后,我骑车穿行在宁静的街道,赶回学校筹办先生的丧事。先生后十几年间的工作和生活情景又浮现在脑海,随着车轮的不停旋转,我仿佛从1978年走到了1992年,思绪中终跳出了四个字──“悠悠长水”。我拟了一副挽联,请中文系的老师修改后,在告别仪式上挂在先生遗像两边:
基肇《禹贡》,功成《图集》,春秋六十汇为悠悠长水;
泽被士林,化导实学,桃李三千仰止巍巍高山。
1993年5月17日晚上,当我整理完先生的遗稿,编成《长水集续编》时,又在编后记的基础上写成一篇怀念先生的文章。当时已是18日的2时,我将文章命名为《悠悠长水──怀季龙先师》,寄往《读书》杂志。
当我准备为先生作传时,我又很自然地想到了这四个字。我相信,先生地下有知,肯定也会赞成以此为他传记的书名。
1980年,《晋阳学刊》编辑部向先生索自传。先生收到后并未置理,我知道后问起,他说:“我这一辈子不是念书就是教书,有什么好写?”我说:“你觉得很平常的事,在我们看来就不平常;当时看来很平常的事,以后就会变得不平常。”我指着已经发表的几篇别人的自传或传记说:“他们不也是念书、教书吗?”其他师友也这样劝他,我还自荐替他起草初稿,终于获得他的首肯。11月1日和7日,他两次给我谈了自己的经历,回答了我的问题。我作了记录和录音,这盘音带如今珍藏在我的书房。12月间,经他改定的自传寄往《晋阳学刊》。稍后我又为他起草了另一篇自传,以后编入《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传记》。
此后的十余年间,我作为先生的助手,经常随他外出开会、工作或参加学术活动,有时一年有十多次,有的一次长达数月。在这些日子里,我与他朝夕相处,时承謦咳。由于他已半身不遂,行动不便,我一般都不离咫尺。或于工作之余,或在旅途之中,或当饭后茶余,先生往往忆及故人,谈及往事;我也不时询问,先生总是耐心作答,一时记不得的,以后或许又会提及。时间一长,我对先生的经历行状了解渐深,他也告诉了我一些从未向旁人透露过的私事。至于先生在这十余年间的事,即使我未亲历,他也会及时告诉我。例如1985年至86年我有一年时间在美国作访问学者,他给我的信上总是详细地写着他身边的情况,长信的有7页、近万言之多。
记得有一次我去先生处,他正在阅读蒋天枢先生所写的《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在有的页上还写有他的批语。他翻到一段让我看,上面写着陈寅恪在文革中曾要助手为他作学传,助手迫于形势,只能违心地说“都已忘了”,陈听后说:“忘了好,免得中毒。”先生不胜感慨地说:“陈寅老真可怜,一辈子的学问没有能传下来。”又对我说:“你随我多年,以后可以将我做学问的方法记下来,把我来不及写成文章的意思记下来。”我表示一定要为他写一部传记,他说可以,“但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因为我是你的老师就尽说好话。”此后,他除了将新完成或发表的文章交我收藏外,还陆续交给我一些旧稿和资料。有时记完日记时对我说:“我是只记流水账,但也不是没有用,以后你可以看。”
先生辞世后,哲嗣德睿兄将全部遗著遗物,包括先生的日记、书信、文稿、照片和有关资料,都交我自由使用。先生的弟弟其飞先生审阅了部分初稿,并详细地解答了我的提问。得知我在写先生的传记,谢兴尧、胡厚宣、周一良、王锺翰、洪廷彦、胡绳武、张允和、邓锐龄、吕东明、刘宗弼、高德、王煦华、徐常太、邹逸麟、赵永复、张修桂、史为乐、周振鹤、刘统、靳润成等前辈、师友,或向我提供了先生的书信或有关资料,或接受了我的采访。这些都弥补了我原来了解的不足,也为传记能尽可能符合先生实际提供了有利条件。
遵照先生的嘱托,传记应该完全尊重历史事实,做到实事求是。这就要求我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客观地记录事实,公正地发表议论。所以尽管先生是我的恩师,我们之间有割不断的感情纽带,但在撰写传记时我只能将他作为传主,作为一位历史人物。出于这样的目的,也为了行文的便利,传记中省略了一切尊称。但我并不回避我所经历或与我有关的事实,并大量采用了先生直接告诉我的各种情况,我想这也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