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0716513
从留学生的落地生根的“美国梦”到落叶归根的“中国梦”。
作者回忆自己在求学、工作、生活,与中国的联系与学术交往等。是一部华人扎根美国又连根拔起的历史。
作者的地位决定了有许多秘事可说,作者的素养决定了本书闪着人文智慧的光芒。
这是讲述一个真实的美国的书,这是一个留学生扎根美国又连根拔起回归祖国的一段经历。作者于五十年代由香港赴美留学,由一个英语不太好的学生到知名大学的博士,再到知名的大学执教、任系主任、院长、校长,成为冲破“玻璃天花板”的华人学者,再回国创办香港科技大学。经历了留学生、阳春教授、大学高级行政管理者的身份变化,亲历了中美的重大科技事件,期间还在美国华人界从事大量的社会活动,推动中国与西方的学术交流,直接促成我国首批赴美的“访问学者”成行。
本书作者回忆了在美国从28岁到41岁、从博士毕业到西北大学系主任的13年“阳春教授”生涯,期间经历了在加州大学科研立足,开拓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寻找教职时拒绝哈佛,考察多所知名大学和研究所;在西北大学脱离“阳春教授”身份走上行政岗位;力促中美学术交流,开创“访问学者”赴美通道;等等。也描述了作者在美国的社会生活及期间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对个人的影响。作者的经历折射了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学界状况、中国的学界状况、中美的学术联系等重要历史。是了解美国大学界、中美学术联系历史的重要参考,是留学美国学子奋发向上的范本。
字里行间,作者讲述了一个真实的美国,讲述了华人留学生在美国的生存之路。作者在描述中闪现的智慧和人文精神也很值得深思。
《洋墨水》说的是我17至28岁在美国求学期间的经历。
一般人获得博士学位后,有两种出路。一是进入企业界,一是进入教育界。
所谓“进入企业界”,对念物理的人来说,适当职位种类不多,所指的只是就职于科技工业的研发实验所。不像现今信息科技当头,竟有物理出身者糅合物理学理论与信息科技,进入金融界,开创新的财务产品。有人甚至把2008年的金融海啸归咎于物理出身的人。我那年代,金融业及一般商业都不为理科博士生提供出路。
所谓“进入教育界”,所指的是走进各式高等院校,包括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博雅学院等。如果毕业于领先地位的物理系,绝大多数的必定是研究型大学。国际级的研究型大学门槛特高,几乎全都要求申请教职者预先干上两年的博士后进修,以此求证他有无独立的科研能力、能否一进门就担任研究生的博士导师。
我们中国人历来尊重教师。读完博士学位的,往往想当教授。我亦不例外。老婆也这样想,以我能当上教授为荣。既然如此,去个特强的物理系从事博士后进修该是教研生涯的起步。
就这样,从28至41岁,当了13年的“阳春教授”。
这名词需要解释:多年后,某些同创香港科技大学的朋友,学问高超之余,还很有点顽皮。(说得好听:很有点幽默感。)不记得哪一位捉狭鬼把不担任行政职务的“纯”教授谑称为“阳春教授”。
严格来说,我的“阳春”教研生涯并不很长。1966-68年在圣迭戈加州大学工作两年,职位是“助理物理研究员”。名义上相当于助理教授,实质上不然——只是职称比“博士后”略高的进修职位。1974-79年间,在西北大学当教授之余兼任物理及天文学系主任,行政任务占掉不少时间。这样算来,全职的“纯”教研生涯只有1968-74年的6个学年:5年里从助理教授升到正教授,第6年当上系主任。
美国的研究型大学里,系主任一职经常轮换。一般来说只当几年,之后回到教授行列,全副精力恢复教研。此外,我当系主任的几年里,除了忙着把系带上轨道,还指导过很多博士生、博士后及访问学者,一起做了大量科研,并没有耽误教研工作。考虑到这两点,勉强自称为“阳春教授”不算过分。
留学生自嘲喝过洋墨水,因此前书的名称是《洋墨水》。当教授的经常以红墨水改卷,乃名此书为《红墨水》。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