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2413771
朱泰祺老师自传
亲人篇
一、记忆中的父亲
二、含辛茹苦的母亲
三、才伯,一位无私的长者
四、上海小阿伯一家
五、栖真寺小阿伯一家
六、姑丈张秉寅先生及小阿伯
七、兄弟姐妹合影于马鞍山
八、回忆大姐一家
九、我哥哥–南京名医朱泰来教授
十、忠厚老实的戌姐
十一、去江山探望亥姐
十二、泰午妹一家
十三、小弟的风雨岁月
十四、心辰的奋斗之路
师长、同学、友人篇
一、嘉兴秀州中学师长的风范
二、嘉兴秀州中学山鹰级同学高中毕业合影
三、嘉兴秀州中学山鹰级同学六次聚会合影留念
四、同学、朋友、同事合影留念
五、怀念北京化工学院的老领导
六、感谢庞瑶琳院长
七、怀念英语语法泰斗薄冰教授
八、一位一丝不苟、治学严谨的师长–北京大学毕金献教授
九、我们的好学姐–沈志芳同学
十、鸣亮兄的启迪和帮助
十一、一位真诚、直率、大方的老同学–于本钊
十二、榜样张佩琳同学影响了我一生
十三、初恋酿成的苦酒
十四、王关友老师不幸的一生
个人经历篇
一、寻根我的出生地
二、记忆中的小学生活
三、回忆我的中学母校–浙江嘉兴秀州中学
四、怀念已经消失的嘉兴老屋
五、与死神擦肩而过
六、中考的波折
七、我的次鹏飞万里
八、想家:只有暑假才能回家
九、四年大学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十、大学毕业与分配前后
十一、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十二、”文革”中的红色婚礼
十三、五七干校中的坎坷历程
十四、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经历记忆
十五、回忆外语教研室的点滴往事
十六、澳大利亚高访杂记
十七、1990年探访祖籍嘉兴朱家港
十八、儿子结婚,和睦一家人
十九、我的考研英语辅导生涯
二十、我的爱犬阿兴、阿黄、Nick(尼克)和欢欢
海外旅游篇
一、澳洲之行
二、西欧六国之行
三、俄罗斯、北欧四国和峡湾之游
四、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边境之旅
五、泰国之旅
六、埃及、土耳其之旅
几年前我就萌生一个想法:写一本回忆录。但我觉得单纯的回忆,只是“晒旧货”,意思不大。写东西除了给自己看,总还想给别人看。这里说的“别人”既指亲朋好友,也指广大读者。所以在回忆中对有些事情不免要思考并发表个人的一孔之见。因此,我把这本书定名为《平凡人生——朱泰祺回忆与思考》。
那么,回忆什么呢?我想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父母亲、兄弟姐妹和亲属。他们的出身成分不同,从事的工作种类有别,所遇到的经历也大相径庭,因此他们分别是社会这个多棱镜中的某一个侧面,涉及社会的诸多阶层、群体和职业。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前30年中政治运动接踵而至,如洪水狂飙,风起云涌。他们在这些运动中的坎坷经历,折射出社会变迁的风雨岁月。后30多年来,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时过境迁,老一辈人都已驾鹤西去,我们这一辈人大多还健在。回忆使我们能够抹去历史的尘封,翻开往事的篇章,看到一个个惟妙惟肖的人物、一张张栩栩如生的面庞、一件件刻骨铭心的往事。
二、师长、同学和友人。在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师长的教诲、同学的帮助和朋友的相携都会在人生这本书的扉页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嘉兴西河街小学朱老师和颜悦色的教态,嘉兴秀州中学顾惠人校长不辞辛劳、不避艰难,为平民教育奋斗终生的高风亮节,薄冰教授、熊德猊教授、毕金献教授和庞瑶琳院长平易近人、谦虚谨慎的师长风范,熏陶了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虽然高中毕业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但高中的同学之间仍情同手足、亲密无间,自2001年以来,先后在上海、杭州、南京、北京、嘉兴举办了六次聚会,同学相见就像一杯浓烈的酒,晶莹剔透,此心永鉴。
三、个人经历。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大学,从国内进修到国外深造,就像是爬坡登山,越往上攀登,就看得越远。登山过程中的艰难险阻和克服这些艰难险阻中所感受到的愉悦,变成了对昨天的记忆。把这些记忆付诸笔端,再加上一点思索,就成了回忆与思考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其中,大学生活中如风的往事、如歌的岁月,在冥冥的思考中飘然离去。“文革”中,特别是在河南驻马店五七干校劳动期间那些触目惊心、耿耿于怀的记忆,愿意写下来就写下来吧。淡然处之,但淡然绝不意味着忘却。淡然是一种心态、一种涵养、一种境界。
考研英语辅导在我一生的经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项教学活动使我从北京化工学院(现名为“北京化工大学”——编者注)走进北京大学,从北京大学走向全国24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被誉为“考研英语辅导泰斗”,至今全国仍有几家培训机构的广告中挂着我的名字,我成了考研英语辅导的代名词。实际上这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是数以万计的考研学子把我推到风口浪尖,使我穿梭于大江南北、奔走于黄河上下。在为莘莘学子们服务的过程中,我悟出了一条人生理念:要进步就要不断地剖析自己、不断地否定自己、不断地更新自己、不断地战胜自己、不断地超越自己。平心而论,考研英语辅导陶冶了我的情操、净化了我的灵魂。
“访问学者”这个称谓使数以万计的中国知识分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通过学术交流,他们把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引入国内,也把我国科技和人文研究中的许多亮点介绍到国外。我就是访问学者队伍中的一员,这段经历使我有机会了解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中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为我们的教改提供了新的思路。
四、海外旅游心得。我自幼梦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看来,读万卷书是难以实现了。但是,随着交通运输工具的日新月异,行万里路已经不成问题。自2000年退休以来,我和老伴游览了西欧六国、北欧四国以及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泰国、澳大利亚、埃及、土耳其等国。旅游丰富了我们的历史、地理和其他人文知识,增强了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理解,并且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回忆这些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使我有机会和读者交流心得。
昨天,不过是今天的回忆;明天,不过是今天的梦想。昨天会使明天更光明,回忆会使梦想更灿烂!
朱泰祺
2015年4月于北京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