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9594979
《山水柏舟一席茶》的封面很美,干干净净,素朴雅致。泥炉火正旺,几只素盏散落其间,恰好成一席。书未翻动,文字间的松风清露气韵已入眼入心。
陆羽对李冶说,善茶之人有五美:味之美,器之美,火之美,饮之美,境之美。茶的境界与诗的境界是一样的。这“器”与“火”离不开手的掌握。“饮”“境”离不开人的心态。字里行间品迎新,卷上笔墨朴拙圆满。在这本书里可见五美之中,茶本身的气质只占其一,扰乱茶香的,主要还是人。人心不俗,田间、粗瓷、劳作后的一碗凉茶,望着“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的情景,也有一番滋味。人心若是俗了,即若李冶泡出贡茶,对着茶圣来喝,又有什么趣味呢?
茶事,一种因茶而起的生活美学。茶席,天地之间成大美。加上山水柏舟,平添自然之美和人情之美,是岁时凝结的茶之初相。当茶人的人文情怀与浪漫主义相遇,茶席间的天地变得开阔起来,这天地中有清风般高逸的灵性,有泥土一样本真的朴拙,亦有画卷般可书写的留白。迎新在文中说:中国的茶道,从不拘泥于一招一式,茶事亦如禅诗云:白牛之步疾如风,不在西,不在东,只在浮生日用中。浮生日用,这一句*真切的就是茶的本意与初心。
光阴有情,岁月知意。十一年行走中的中国茶之道,十六品人文茶事的林泉况味。日子不疾不徐,闲闲散散地去,新的日子将又来,时间的刻痕尽在日影里,尽在一席茶中。
本书秉承中国茶道“独与天地精神之往来”之内涵,一炉山水傍茶行,在遍访富春山、武夷山、峨眉山、青城山、嵩阳书院、临济寺等山川风物后,宝瓶观水、洞天谈诗,太行听风,怀古经石峪,青石板上烤新茶,又绘清蒲入茶瓯,卧佛寺中得大自在……这一切,茶为席魂,心饮为上。作者穿越不同的时空,将茶与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相结合,设计出不同况味的茶席,加上原生态的行走图片,融古炼今,带您体验文字与视觉的双重盛宴,并领略山水之间茶席风华,再现当代国人茶饮的人文风骨与文化镜像。
此生,也许与茶结伴,才是红尘*美的修行。
目录
序一……1
序二……1
自序……1
第一品 养素……1
富春山中小洞天……4 隐者张放的一盏鉴山红……10 雪航和尚的焦枣茶汤……15
第二品 妙机……19
宝古之器……22 韩国的松……26
第三品 远观……37
烧尽山泉竹未枯……40 红泥炉与穿心铫……43 一炉山水傍茶行……47
第四品 可居……53
嵩阳书院的慧苑水仙……56 慢轮上转出的烤茶罐……59
第五品 精专……63
富春茶社魁龙珠……66又绘清蒲入茶瓯……69
第六品 大宾……73
传香·寻源宝洪古寺……76 小桃花村的无我茶会……81
第七品 三远……83
盐隆祠里“冬藏养”……86 峨嵋云归处……89
第八品 绝胜……95
灵岩寺袈裟泉煮茶……98 太行听风……102
第九品 化成……107
兰汤桥头苦楝花香……110 腊八梅花茶会记……116
第十品 磅礴……123
卧佛寺中得大自在……126 勐库大雪山野生大叶种茶树群落探访记……129
第十一品 无形……135
宝瓶观水 洞天谈诗……138 怀古经石峪……144
第十二品 精神……140
建水文庙一席“德有邻”……142 甘露寺中且听清凉茶语……146
第十三品 不及……159
临济寺拾了几朵菊蕾……162 远去的拙政园……168
第十四品 可容……173
桃花源中广南茶……176 戈根塔拉草原上的茶席……179 和父亲一起喝茶……182
第十五品 和季……187
青石板上烤新茶……190
第十六品 三昧……195
大理感通寺里的茶与诗……198 暮雨中的惠山竹炉与菖蒲……207 敦煌一梦……210
后记……220
自序
刚柔交错的天文,春夏秋冬的四时变化,山水间万物生长。我们有幸在宇宙的某万分之一瞬间得以看见,得以感知;文明以止,以文止之,以文化之。有幸得人身觉知世界,修习知识,闻见草叶花香,闻听乐音与松风鸟鸣,品尝美食与茶汤,在心底生发愉悦、痛苦、思念、忿恨、懊恼与欢欣,这是上天赋与人的一小部分,另外的一大部分,是通过心的观察领会,知晓所行所为的法与度,知晓从对一件事物的热爱、专注可以在我们生命中生发最大的喜悦。这样的喜悦广阔无边,或许,它已经走出我们小心的身体,在天地间展翅而飞。而飞翔的快乐中,它又绝不会忘记将看见的一切回馈到我们的心里来。生命是这样的奇妙,所以我们留在世间。
很多人在问,中国有没有茶道?其实是想知道,中国茶道是什么,在哪里?一间茶室中氤氲的茶香,一张茶案上行茶的轨迹,一场静谧的茶会是茶的一部分,这些物象的存在是最具象,也是美的,但还不是茶的全部意义。中国的茶自古以来早就从一棵植物、一个简单的解渴之饮中跳脱出来,成为一种在任何情况下都可籍此舒张心志的指月之物。竹间松下,溪山落日,无穷寒荒之境,行走中的人与茶,心至足至,便可以安坐下来。“午困思茶无处煎,溪桥侧畔认炊烟。”掬泉煮茗,快活忘忧。“灼然一切处,光明灿烂去。”;瓦屋纸窗、斗室陋屋也可以“今朝寂寞山堂里,独对炎辉着雪花。
“照人如鍳,止如渊。古道暗涓涓。当时桑苎今何在,想松风,吹断茶烟。著我白云堆里,安知不是神仙。”茶于中国人,近乎是一种游离在物质之上的生命承载。中国的茶道,便从不拘泥于一招一式,茶事亦如禅诗云:白牛之步疾如风,不在西,不在东,只在浮生日用中。浮生日用,这一句最真切的就是茶的本意与初心。茶之道不是用来表演的,是让我们在生命体验里觉知自我,印现山川万物,天地大美。是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有形的行走中,与此时此地,彼时彼境的对话,也是我们在无限的思维空间里、暗夜里,人文的微光闪烁,照见小我与天地,照见中国茶道未来要历经的痕迹。
所以,记录下了这些年的行走,行走中的茶事,回过头来看,那些经历过的山水是一轴正在慢慢展开又收起来的长卷。茶和我,在这个时空里,一动一静,没有分别。
王迎新/文
2016 年 7 月于一水间
序一
茶路幽远,是一场生命的旅行
理想的茶席是自然、人文与生命个体的境界融合,是俯拾即是、不取诸邻的 左右逢源。 迎新——一个清净温雅、轻盈含笑的女子,在青山白云间、在潺潺流水畔、 在幽深古寺里、在漫漫红尘中,随意点缀,妙手成春,来布置她心灵的茶席。席间是淡水轻烟,是花香幽幽,是器物清雅,亦是些平日里用心拣择的寻常之物, 却又贴切地交融于一席之间,散发出生命的大美。 一切境界,唯心所显。
茶路幽远,是一场生命的旅行。
心灵深处,她施与茶席的是寻常之中耐人寻味的意蕴;俯仰之间,有平素修养的品味。
她的茶道美学课,崇尚人文茶席的美学精神,俨然成了一次次充满生命之美 的因缘际会。和合众生,因茶结缘,带着期待而来,怀着清净而去。每一次茶课, 皆有奇妙的因缘,和清净欢喜的充满,让人体悟着一期一会、当下圆成的生命真谛。
文学有其自身的魔力。它连接着过往,记录着当下,向未来敞开。生命的点 点滴滴,在文字里,生发出新的生命,使阅读者体验生命的奇特与美好。在某种 意义上可以说,迎新是一个妙人:妙于感悟,妙于审美,妙于生活,妙于习茶,又妙于文字……书里的文字,是她日常习茶的点滴感悟。透过文字,我们仿佛伴 随着迎新重历习她茶经历中种种的生命际遇。她的锐感,挥洒在山巅水涯、古寺 茶舍和浮生日常之间。她惊叹于青州古佛的千年微笑,神往于林泉高致的生命智慧, 敏感于习茶生命的点点滴滴,既从容豁达,又细腻敏锐,充满着灵性和优雅。
“ 安然的古木楼,苔绿的天井,静好素朴的席面、茶具、烛光,温暖的笑颜, 落入瀹茶者、饮茶人的眼中;若有若无的松针香,注水、出汤之际,乳白的水雾 挟着纯净的茶香飘至我们的鼻中,是细致的嗅觉体验。雨声、茶鼓声、琴声、箫声, 低语的的茶话,一一路过我们的耳边,是递进的事茶音韵。待温热的琥珀色茶汤 倾入,玄黑里托起一盏流动之温暖,举盏细啜,清晰感受茶汤从舌尖荡漾,滑下 喉咙,温暖至丹田,从味觉之愉悦生发欢喜之心。在茶事的细节、过程里体味茶 的流动之美,体味人与境、与人、与器的和悦之趣。这些方是设席事茶之最终目的, 亦是人文茶席之真实践行!” 这样的文字,冰心可鉴,晶莹剔透,如墨香微凉,如茶在书中。处处吐芳之际, 带我们的心灵走向诗和远方……
肖建军
(肖建军,中国人民大学美学博士,师从陈传席教授,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宗教文化艺术研究室博士后,研究方向为佛教义理与图像、书画理论与实践, 并从事艺术批评和诗词书画创作,倡导诗意栖居的生存理念,致力于传统文化和中式审 美生活的推广,兼及茶事活动。)
序 二
吃茶一水间
我想要取一个非凡一点的标题,想来想去,还是王迎新老师自己的这个斋名比较贴切。
就像王老师解读她拍照的图片说的那句话“只要人坐在这个环境中的感觉!”这是多好的一种场景,人……坐在……环境中!就像在王老师的茶斋喝茶,最好的叙述就是“吃茶……一水间”。
在一水间吃茶,目力所及处每个瞬间都很受用。这种“瞬间” 有点不清晰的感觉,因为我既想说时间又想说空间。时间上与人与茶相会,空间上与人与茶相会,我想说的是静静的动,也是情景中的场景。动静之间,遍地都是细节。“夜静春山空”,然后再感概“时鸣春涧中。” 然而我们终究不能入了春涧中,便用一下午的晴空,换得吃茶一水间。
王老师刚营造一水间的时候,我便去过。一眨眼这么多年过去了,其间也“段”续走动,这一次是特别强烈的想要去看一看迎新老师,看一看她的小院子。可能是在苏州呆得久的缘故,身边没有院子的时间里,总觉得喝茶缺了点。可要真要想说清楚心里的院子,又感觉语言上缺了点。于是想起了一水间,想起了与王老师迎新吃茶。
元人太干净,多一草一木都嫌弃。明人开始有了颜色,浓淡总相宜,略施粉黛已是水厄,长物无用。我们不知不觉回到了宋,大宋有这样的气质,溪山之畔行旅,寒林中寄寓,不过松涧竹下,吃茶一水间。
王迎新老师学老莲的线条,却学成了青藤的不拘。桌上一束杜鹃,仿佛为小山做的注脚: “以万物为师,以生机为运” 。随手拈来,满室便明艳了,再加上各式的菖蒲,春意溢了一屋。
这时候才感概一水间这个水字用的绝了,这样的地方,空气中都是湿润的,没水怎么行?
聂怀宇/文
(聂怀宇,曾是理科程序员,半路从事文化产业。云南人漂至苏州,自称新江南人士,虽未习会吴侬软语,但爱姑苏情怀。不过是即既热爱家乡云南,又喜欢新故乡江南,在现代双城间生活,可以清清脑洞。)
自序
刚柔交错的天文,春夏秋冬的四时变化,山水间万物生长。我们有幸在宇宙的某万分之一瞬间得以看见,得以感知;文明以止,以文止之,以文化之。有幸得人身觉知世界,修习知识,闻见草叶花香,闻听乐音与松风鸟鸣,品尝美食与茶汤,在心底生发愉悦、痛苦、思念、忿恨、懊恼与欢欣,这是上天赋与人的一小部分,另外的一大部分,是通过心的观察领会,知晓所行所为的法与度,知晓从对一件事物的热爱、专注可以在我们生命中生发最大的喜悦。这样的喜悦广阔无边,或许,它已经走出我们小心的身体,在天地间展翅而飞。而飞翔的快乐中,它又绝不会忘记将看见的一切回馈到我们的心里来。生命是这样的奇妙,所以我们留在世间。
很多人在问,中国有没有茶道?其实是想知道,中国茶道是什么,在哪里?一间茶室中氤氲的茶香,一张茶案上行茶的轨迹,一场静谧的茶会是茶的一部分,这些物象的存在是最具象,也是美的,但还不是茶的全部意义。中国的茶自古以来早就从一棵植物、一个简单的解渴之饮中跳脱出来,成为一种在任何情况下都可籍此舒张心志的指月之物。竹间松下,溪山落日,无穷寒荒之境,行走中的人与茶,心至足至,便可以安坐下来。“午困思茶无处煎,溪桥侧畔认炊烟。”掬泉煮茗,快活忘忧。“灼然一切处,光明灿烂去。”;瓦屋纸窗、斗室陋屋也可以“今朝寂寞山堂里,独对炎辉着雪花。
“照人如鍳,止如渊。古道暗涓涓。当时桑苎今何在,想松风,吹断茶烟。著我白云堆里,安知不是神仙。”茶于中国人,近乎是一种游离在物质之上的生命承载。中国的茶道,便从不拘泥于一招一式,茶事亦如禅诗云:白牛之步疾如风,不在西,不在东,只在浮生日用中。浮生日用,这一句最真切的就是茶的本意与初心。茶之道不是用来表演的,是让我们在生命体验里觉知自我,印现山川万物,天地大美。是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有形的行走中,与此时此地,彼时彼境的对话,也是我们在无限的思维空间里、暗夜里,人文的微光闪烁,照见小我与天地,照见中国茶道未来要历经的痕迹。
所以,记录下了这些年的行走,行走中的茶事,回过头来看,那些经历过的山水是一轴正在慢慢展开又收起来的长卷。茶和我,在这个时空里,一动一静,没有分别。
王迎新/文
2016 年 7 月于一水间
序一
茶路幽远,是一场生命的旅行
理想的茶席是自然、人文与生命个体的境界融合,是俯拾即是、不取诸邻的 左右逢源。 迎新——一个清净温雅、轻盈含笑的女子,在青山白云间、在潺潺流水畔、 在幽深古寺里、在漫漫红尘中,随意点缀,妙手成春,来布置她心灵的茶席。席间是淡水轻烟,是花香幽幽,是器物清雅,亦是些平日里用心拣择的寻常之物, 却又贴切地交融于一席之间,散发出生命的大美。 一切境界,唯心所显。
茶路幽远,是一场生命的旅行。
心灵深处,她施与茶席的是寻常之中耐人寻味的意蕴;俯仰之间,有平素修养的品味。
她的茶道美学课,崇尚人文茶席的美学精神,俨然成了一次次充满生命之美 的因缘际会。和合众生,因茶结缘,带着期待而来,怀着清净而去。每一次茶课, 皆有奇妙的因缘,和清净欢喜的充满,让人体悟着一期一会、当下圆成的生命真谛。
文学有其自身的魔力。它连接着过往,记录着当下,向未来敞开。生命的点 点滴滴,在文字里,生发出新的生命,使阅读者体验生命的奇特与美好。在某种 意义上可以说,迎新是一个妙人:妙于感悟,妙于审美,妙于生活,妙于习茶,又妙于文字……书里的文字,是她日常习茶的点滴感悟。透过文字,我们仿佛伴 随着迎新重历习她茶经历中种种的生命际遇。她的锐感,挥洒在山巅水涯、古寺 茶舍和浮生日常之间。她惊叹于青州古佛的千年微笑,神往于林泉高致的生命智慧, 敏感于习茶生命的点点滴滴,既从容豁达,又细腻敏锐,充满着灵性和优雅。
“ 安然的古木楼,苔绿的天井,静好素朴的席面、茶具、烛光,温暖的笑颜, 落入瀹茶者、饮茶人的眼中;若有若无的松针香,注水、出汤之际,乳白的水雾 挟着纯净的茶香飘至我们的鼻中,是细致的嗅觉体验。雨声、茶鼓声、琴声、箫声, 低语的的茶话,一一路过我们的耳边,是递进的事茶音韵。待温热的琥珀色茶汤 倾入,玄黑里托起一盏流动之温暖,举盏细啜,清晰感受茶汤从舌尖荡漾,滑下 喉咙,温暖至丹田,从味觉之愉悦生发欢喜之心。在茶事的细节、过程里体味茶 的流动之美,体味人与境、与人、与器的和悦之趣。这些方是设席事茶之最终目的, 亦是人文茶席之真实践行!” 这样的文字,冰心可鉴,晶莹剔透,如墨香微凉,如茶在书中。处处吐芳之际, 带我们的心灵走向诗和远方……
肖建军
(肖建军,中国人民大学美学博士,师从陈传席教授,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宗教文化艺术研究室博士后,研究方向为佛教义理与图像、书画理论与实践, 并从事艺术批评和诗词书画创作,倡导诗意栖居的生存理念,致力于传统文化和中式审 美生活的推广,兼及茶事活动。)
序 二
吃茶一水间
我想要取一个非凡一点的标题,想来想去,还是王迎新老师自己的这个斋名比较贴切。
就像王老师解读她拍照的图片说的那句话“只要人坐在这个环境中的感觉!”这是多好的一种场景,人……坐在……环境中!就像在王老师的茶斋喝茶,最好的叙述就是“吃茶……一水间”。
在一水间吃茶,目力所及处每个瞬间都很受用。这种“瞬间” 有点不清晰的感觉,因为我既想说时间又想说空间。时间上与人与茶相会,空间上与人与茶相会,我想说的是静静的动,也是情景中的场景。动静之间,遍地都是细节。“夜静春山空”,然后再感概“时鸣春涧中。” 然而我们终究不能入了春涧中,便用一下午的晴空,换得吃茶一水间。
王老师刚营造一水间的时候,我便去过。一眨眼这么多年过去了,其间也“段”续走动,这一次是特别强烈的想要去看一看迎新老师,看一看她的小院子。可能是在苏州呆得久的缘故,身边没有院子的时间里,总觉得喝茶缺了点。可要真要想说清楚心里的院子,又感觉语言上缺了点。于是想起了一水间,想起了与王老师迎新吃茶。
元人太干净,多一草一木都嫌弃。明人开始有了颜色,浓淡总相宜,略施粉黛已是水厄,长物无用。我们不知不觉回到了宋,大宋有这样的气质,溪山之畔行旅,寒林中寄寓,不过松涧竹下,吃茶一水间。
王迎新老师学老莲的线条,却学成了青藤的不拘。桌上一束杜鹃,仿佛为小山做的注脚: “以万物为师,以生机为运” 。随手拈来,满室便明艳了,再加上各式的菖蒲,春意溢了一屋。
这时候才感概一水间这个水字用的绝了,这样的地方,空气中都是湿润的,没水怎么行?
聂怀宇/文
(聂怀宇,曾是理科程序员,半路从事文化产业。云南人漂至苏州,自称新江南人士,虽未习会吴侬软语,但爱姑苏情怀。不过是即既热爱家乡云南,又喜欢新故乡江南,在现代双城间生活,可以清清脑洞。)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