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8076461
《量子心世界:在宇宙中的无限可能中创造奇迹》中观察者眼中的世界是观察者心智的投射,你的心智决定了你的世界。通过了解量子物理的前洽知识,改变你的心智和对待人生的方式,从而改变世界,甚至创造奄迹。
这是一部由美国物理学家撰写的有关灵性科学的作品。书中以轻松的语言、妙趣横生的方式详尽描述了不可思议的量子物理学发现,用经典的理论与实验揭示宇宙运作的真实秩序,实证心智与实相的关系。
观察者眼中的世界是观察者心智的投射,你的心智决定了你的世界。通过了解量子物理的前沿知识,改变你的自身心智和对待人生的方式,从而改变世界,甚至创造奇迹。
序言
导言
第一部分我们是观察者
第一章被动观察
第二章主动观察
第二部分宇宙跳跃时
第三章干扰性观察
第四章量子飞跃
第五章 当粒子是波时
第六章从未有人见过风
第七章对不确定性的抵触
第三部分外面真有一个外在世界吗?
第八章宇宙广厦之互补
第九章下落不明的宇宙
第十章比加速的光子还要快
第十一章打破坚不可摧的整体
第十二章计穷途拙
第四部分我们疯了
第十三章意识与平行宇宙
第十四章人类意志与人类意识
第十五章量子物理学的新想法
“这是一本能够帮助大众了解当代物理学的起源与发展的通俗读物。伟大的量子物理学家们富于探索性的思想火花肯定会点燃所有心智的兴趣。
——NewRealities(美国著名心智成长电视节目)
《量子心世界》是一本非常棒的量子物理学科普读物。如果你希望了解量子物理学及其悖论对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心智所产生的影响,这本书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 ReVISION(美国心理咨询和精神疗法培训机构)”
这是一本能够帮助大众了解当代物理学的起源与发展的通俗读物。伟大的量子物理学家们富于探索性的思想火花肯定会点燃所有心智的兴趣。
——New Realties(美国著名心智成长电视节目)
本书是一本非常棒的量子物理学科普读物。如果你希望了解量子物理学及其悖论对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心智所产生的影响,这本书*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Re VISION(美国心理咨询和精神疗法培训机构)
第一部分 我们是观察者
第一章 被动观察
“有谁见过风?”诗人克里斯蒂娜·罗塞蒂这样问。“你我都没有!”尽管如此,我们都相信风的存在。同样,也从未有人见过基本粒子,尽管如此,物理学家们非常相信它的存在。然而,为了护持这一信念,他们不得不放弃一些关于这个物质世界——物质和能量的世界——的重要想法及概念。他们勉为其难地在这个原子、分子以及其他基本粒子的世界中探险、跋涉,量子力学便是他们探险的收获。而他们借由量子力学所发现的知识则成为对宇宙
的新洞见:观察者影响被观察者。言
导追根溯源的话,量子力学之“根”——关于运动的新物理学——深植于人们对运动的最初认识。我们甚至还可以继续向前追溯,在人们对运动有任何认知之前,便存在着一根细细的“根须”,这便是关于“观察者”的看法。这一看法中蕴含着“被动的”或者说“不具破坏性的观察者”这一观念,人类是眼睛的傀儡,眼见则信为实。
在能够实现科学观测之前,人们必须学着观察和辨别,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类最早的观察既被动又不具辨别性。我们首先开始观察自己的独立存在;之后又向上、向外看,开始观察那些“非我”的东西;我们小心翼翼地伸出手,去触摸——触摸的后果有时会是很痛的。那时,“外在世界”可并不总是友好的。后来,我们慢慢地战胜恐惧,又开始触摸、辨别各种东西——尤其是它们并不会弄痛我们的时候。这些都是主动或实验性的观察。
意识的黎明
回到人类对观察的最初尝试并不难,看一看新生儿即可,看婴儿如何抓住他眼前的手指——同时也是抓住知识,你就看到了早期的观察者。这个婴儿正在逐步觉察他与外在世界之间的细微差别。
他一直在思考,这是一个无需语言的思考过程。爱因斯坦常说,他最好的主意常常是以画面——而不是以语言——的形式出现的。事实上,爱因斯坦四岁才开始说话。
或许,也存在着一个综合与分析的过程,这个婴儿可能也在将母亲发出的声音与他所观察到的事情联系在一起。无论如何,他肯定在辨别,此种辨别——分辨“外在”和“内在”——被称为“主客之分”。
当我们假设的第一位观察者开始学习辨别时,他就开始觉知。“意识”的意思就是“觉知”,而第一个觉知肯定是“我是”这个概念。为了感知“我”这个概念,我们这位“第一个观察者”就需要先学会他不是他的大拇指,也不是他的脚。这个“内在”的体验是“我”,那个“外在”的体验则是“它”。
今天,我们能够轻而易举地辨别这一点。举个简单的例子,觉知一下你的拇指。你能够感受到你的大拇指,更确切地说,你能够感知你大拇指的存在。现在,再感知一下你的左脚跟。同样地,仅仅一个小小的念头——你只需想一下,就能够感受到你的左脚跟。事实上,你能够以这种方式感知身体的任何器官,不需要用手去触摸身体的器官,用心智就能够感受它们。
万物皆一,万物皆在改变
古希腊最初的观察与神、精神和物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对人类境况的理解上,他们的思想存在着冲突:要么万物皆一,要么万物皆在改变。对于希腊人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妄想,而是基于观察的想法。确实如此,这些想法大部分源自于自我观察。
让我们先看一看“万物皆一”的观点。如何才能完全理解这一概念呢?就从我们都无法否认的体验开始吧:对我们自身之存在的体验。我们都知道自己是存在的,这就是对“我”的体验,也或许是唯一一个我们每个人都“确知”的体验。手捧这本书的你,可以用片刻的时间来觉察一下你正在“捧着这本书”。这一瞬间的觉察就是希腊人所谓的对“万物皆一”的体验,对他们来说,这是最终极也是最基本的体验。
那其他的东西呢?其他的一切都是幻相,就像在迪斯尼乐园游玩或者看电影一样。毕竟,我们无法确知外在世界的一切人、事、物都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他(它)们都在我们直接体验的范围之外,这就是希腊人所描述的“万物皆是存在”或者“与神合一”的体验。借由一直对这一体验——每时每刻都记得“我”的存在——保持觉知,对“独一存在”的体验保持觉知,那么,这个“我”就是神,其他的一切则是幻相。
还有一些古希腊人对此持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万物皆在运动,他们不相信神,也不相信什么“全能、不变、不生不灭的存在”,对“我”的瞬间觉知则是一个幻相,连续不断的改变或运动才是宇宙唯一的本质。万物皆在改变,不存在任何“静止”的物体,保持“我”这一幻相是错误的,也是不可能的。你时时刻刻都在改变,每个时刻之后都是另一个时刻,无论我们愿意与否,时间都在不停地前行。回到刚刚你“手捧这本书阅读”的那一刻,甚至注意到自己现在正在阅读,这本身都是一种改变。你无法让时间停驻,甚至就在你开始继续阅读的一刹那,你刚刚那“觉知的一刻”便已成为过去。“我”并不存在!“你”也不存在!只有改变和运动!
于是乎,“改变”和“存在”之间的冲突开始了,从此,古希腊的海边展开了一场场激烈的辩论,“意识黎明”的下一步则是思考并撰写此类事物。人们满怀热情地去探索神、精神和运动之谜。伟大的科学精神也从这些辩论中悠然而生,巩固了量子力学的根基。那么,如果万物皆在改变,它们又是如何改变的呢?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