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0450099
编辑推荐
这本书所阐述的进化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它的问世彻底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它的问世彻底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内容简介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生物变异、生存斗争、杂种性质、地质记录的不完整性、生物分布等内容。生物变异分为家养状态下的变异和自然条件下的变异两种,而动物在进行变异的过程中会出现生存竞争,这里的竞争包括相同物种之间的竞争和不同物种之间的竞争,但同一物种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不同物种或者不同变种之间进行交配会产下杂种,但不同物种形成的杂种常常是不育的,而不同变种形成的杂种往往可育;生物都是从简答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慢慢发展起来的,这不是超自然力量干预的结果,而是自然界内部斗争的结果。
目 录
第1章 家养状态下的变异
第2章 自然状态下的变异
第3章 生存斗争
第4章 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
第5章 变异的法则
第6章 本学说之难点以及解释
第7章 关于自然选择学说的各个异议
第8章 本能
第9章 杂种性质
第10章 地质记录的不完整
第11章 古生物的演替
第12章 生物的地理分布
第13章 生物的地理分布(续)
第14章 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形态学、胚胎学和退化器官的证据
第15章 综述和结论
第2章 自然状态下的变异
第3章 生存斗争
第4章 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
第5章 变异的法则
第6章 本学说之难点以及解释
第7章 关于自然选择学说的各个异议
第8章 本能
第9章 杂种性质
第10章 地质记录的不完整
第11章 古生物的演替
第12章 生物的地理分布
第13章 生物的地理分布(续)
第14章 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形态学、胚胎学和退化器官的证据
第15章 综述和结论
在线试读
第4章 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
自然选择的作用
我们在上一章讲述的生存斗争,对物种的变异会产生什么影响呢?人类手中有着巨大作用的选择原理能够应用于自然界吗?当然可以。我们将会发现,在自然状态下,选择原理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注意,自然状态下的生物也会产生无数微小的变异和个体差异,就像家养生物一样,只是程度比较小罢了。此外,还要明白遗传倾向的力量。在家养状态下,整个身体构造具有了一定的可塑性。不过,胡克和阿沙?格雷说,对于家养动物来说,我们见到的变异并不是人类作用直接造成的;人类既不能创造变异,也不能阻止变异,只是能够将变异积累起来而已。当人类将生物放在新环境中时,变异就产生了;但类似的生活条件的变化,自然界中可能也会发生。我们应该谨记,所有的生物之间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有着多么复杂的关系;因而,构造上的各种变异,对于需要面对变化的环境的生物来说,也许是有益的。虽然家养生物会发生对人类有利的变异,但面对复杂的生存斗争,在时代相传的过程中变异不会发生变化吗?由于繁殖的个体数量要远远多于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如果真的出现上述情况,那具有一点优势的个体将会获得比其他个体更多的生存和繁殖的机会。另外,我相信有害的变异终将会灭亡。我将有利于生物个体生存的变异的保存和有害变异的毁灭叫做“自然选择”或者“适者生存”。既无益也无害的变异不会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它们也许会成为不固定形状,或者受到生物本身和外界环境的影响,终发展成生物的固定性状。
关于使用“自然选择”这个术语,有些人反对,有些人误解,甚至有些人认为自然选择会导致变异。其实,自然选择的作用仅仅是将对生物有利的变异保存下来。任何人都不会反对农学家所说的人工选择的巨大作用。不过,即使是人工选择,也必须具备自然条件下的个体差异,人们才能够根据某种目的进行选择。有人认为,“选择”一次体现了动物的自主选择之意,既然植物没有自主意识,那“自然选择”就不能用在它们身上。从字面上而言,“自然选择”是不符合实际的语言;然而,谁能说化学家用“选择的亲和力”这个术语描述元素化合作用不正确呢?尽管某种酸进行化合作用时不是特意选择某种盐基。有人认为,我将自然选择神化了;可是,有那一位学者反对万有引力控制行星运行的说法呢?人们都明白这种比喻的含义,使用这种名词的目的是为了简单明了。此外,无法避免“自然”一词的拟人化用法,但这里所说的“自然”指的是许多自然法则结合在一起的综合作用,以及产生的结果,而法则指的是各种事物所形成的因果关系。只要了解了我的论点,人们就会放弃如此肤浅的反对意见了。
为了彻底了解自然选择的过程,我们需要研究一下自然条件发生微小变化时,这个地区会出现怎样的变化。例如,当气候发生变化时,当地各族生物的比例也会产生变化,甚至有些物种会灭绝。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地区的生物都是由复杂的关系联系起来的,即使不是气候的影响,仅仅是生物比例的变化也会对其他生物产生影响。如果一个地区是开放型的,新的物种一定会进入,这样会影响原来的物种。我们曾经说过,从外地引进一种植物或者动物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如果是在一个岛上,或者是某一部分边界被圈起来的地方,新的物种难以自由出入这里,当原来的生态出现空隙时,当地容易产生变异的物种会去填充这个空隙。如果外界生物能够随意迁入,这些位置早就被外来生物占领了。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是有利于生物个体的微小变异,都能使其很好地适应环境,而这些变异会被保存下来,自然选择就会发挥作用对生物进行改良。
章的内容让我们明白,自然条件的变化会让变异性增加。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有益变异的机会便增多,这显然有利于自然选择。如果不会出现有益变异,自然选择就无法发挥作用。在讨论“变异”时,不要忘记变异中的个体差异。既然人类能够将个体差异积累起来,而且在家养生物中有着显著效果,那么,自然选择也可以轻易做到这一点,因为它发挥作用的时间比人工选择长得多。我认为即使没有巨大的自然变化,例如气候的改变,高度隔绝限制生物迁徙等,自然生态系统中也会出现空白位置,通过自然选择改变某些生物性状,促使它们填补这些空白。因为各个地区的生物是在均衡力量的基础上进行竞争,当某种生物的构造或者习性发生微小变异时,就会具有某种优势,如果这种生物继续在原有环境下生存,通过相同的方式获得利益,则变异会一直发展,该种生物的优势也会逐渐增强。任何一个地方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都没有达到适应的完美程度,所以任何生物都需要继续变异,以便拥有更好的适应性。因此,在许多地方能够见到这种现象,外地迁入的生物迅速战胜了本地生物,并在当地取得了立足之地。通过外来生物战胜本地生物的事实可知,本地生物也曾产生过有利变异来抵抗侵略者。
借助于有计划的选择方式,人类能够形成巨大的成果,但自然选择为什么不能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呢?人类仅仅对生物的外表或者可见性状进行改造,但“自然”(我将“自然保存”或者“适者生存”拟人化了)并不关心外表,除非是有着重要作用的外表。“自然”能够作用于每个内部器官、每一体质的微小差异,甚至是整个生命机体。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进行选择,而“自然”是为了保护生物的利益进行选择。通过选择的事实能够明白,每个选择的性状都受到了“自然”的影响;而人类将来自于不同地区的生物圈养在同一个地方,很少使用特殊的方式增强选择出来的性状。人类用同一种饲料喂养长喙鸽和短喙鸽,也不会使用特殊方式训练长背或者长脚的哺乳动物,人类在相同的气候下饲养长毛羊和短毛羊,也不让强壮的雄性生物通过竞争方式获得雌性配偶。人类不会淘汰所有的劣等动物,而是在不同的季节中保护一切生物。人类往往根据半畸形生物或者显著变异,或者对他有利的性状进行选择。在自然状态下,任何生物发生的微小差异都会改变竞争中的平衡关系,并且将差异保存下来。与自然选择对地质时期的影响相比,人类的努力仅仅是一瞬间的事情,人类的生命多么短暂,所获得的结果多么贫乏啊!“自然”产物的性状比人工产物的性状更加实用,它们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能够明显地体现出选择优良性状的能力,所以我们不必感到惊讶。
在世界范围内,自然选择时时刻刻都在对变异产生作用,消灭次的,保留好的。无论何时何地,它只要有机会就会默默工作,改善生物和生存条件的关系。除非能够标记时间变迁和岁月流逝,否则人们无法发现这种缓慢的变化,而人们不清楚远古地质时期的事情,所以我们现在仅仅看到现在生物与以前生物的区别。
物种的形成需要大量的变异,所以当变种形成之后,也许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还要经历一次变异,或者出现以前出现过的有利于个体的差异,而这些差异要被保存下来,这样慢慢地发展下去才行。由于常常出现相同的个体差异,我们便会认为上面的设想是有根据的。不过,这个设想是不是正确,还要看它是否能够合理地解释自然界中的普遍现象。此外,有些人认为可能出现的变异量非常有限,这也是一种推论。
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是为了给生物谋取利益,所以即使我们认为不重要的性状和结构,作为自然选择的结果,对生物也很重要。当我们发现,食用叶子的昆虫是绿色,食用树皮的昆虫是灰斑色,冬季高山上的松鸡是白色时,我们相信这些颜色是为了保护这些生物,使其避免不必要的危害。如果松鸡不会死亡,它们的数量是一直增加,大家都清楚,大部分松鸡被食肉鸟捕杀而死。鹰依靠视力捕捉猎物,它的视力非常强,所以欧洲大陆某些地区的人们不养白鸽,因为鹰很容易将白鸽捕捉住。因此,自然选择赋予各种松鸡不同的颜色,而这些颜色会一成不变地保持下去。不要以为杀害一只颜色特殊的动物没有关系,要清楚白色羊群中的黑色羊羔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弗吉尼亚有一种食用“色根”(paintroot)的猪,猪的颜色决定其吃了之后是死是活。对于植物来说,植物学家认为果实的茸毛和果肉的颜色不重要,但园艺学家唐宁(Downing)说,美国无毛的果实要比有毛的果实容易受到象鼻虫(Curculio)的侵害,紫色的李子比黄色的李子容易感染某种疾病,黄色果肉的桃子比其他颜色果肉的桃子更容易得某种疾病。如果以人工选择的方法来培育这些变种,小的变异会慢慢积累成大的变异;但在自然状态下,这些树木需要与其他树木及大量敌害进行抗争,那么,各种差异将会决定哪一个变种具有优势,有毛果实的还是无毛果实的,或者黄色果肉的还是紫色果肉的。
根据我们有限的知识推断,物种之间的微小差异好像不是很重要,但需要明白,气候、食物等因素会对这些变异产生重要影响。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器官法则可知,一个部分发生变异之后,并且通过自然选择进行积累时,其他的变异也会慢慢地出现。
在家养状态下,生命中的某个阶段出现的变异可能会出现在后代的同一个阶段,例如,食用或者农用种子的性状、大小、味道,蚕在幼虫期和蛹期的变种,鸡卵的颜色,牛羊在成熟之前出现的角等。同理,在自然状态下,通过积累有利的变异和遗传,自然选择也会对生物产生一定的作用。如果植物的种子被风吹得越远对植物越有利,那么,自然选择一定会发挥作用。自然选择能够让昆虫的幼虫产生变异,以便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事故,但这些事故与成虫遭遇的事故完全不同。在某些法则的影响下,幼虫期的这种变异会影响成虫的构造,而成虫期的变异也会影响幼虫期的构造。不过,在任何情况下,自然选择都能确定这些变异是无害的,否则可能会导致物种的灭绝。
自然选择可以根据亲体让子体的构造产生变异,反之亦然。对于群居动物来说,如果出现的变异有利于群体,自然选择将会改变个体的构造。当自然选择改变某个物种的构造时,一定是为了让这个物种更好地发展。自然选择可以让生物不常常使用的构造产生重大变异,例如,某些昆虫用来破茧的大颚,雏鸟用来破壳的坚硬喙尖。有人说,优良的短喙翻飞鸽的大部分会死在蛋壳中,所以养鸽者要帮助它们破壳。为了鸽子本身的利益,自然选择让这种鸽具有短喙肯定是一个漫长的变异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那些在蛋壳中具有强有力喙嘴的雏鸟将会被选择出来,因为弱回的雏鸟在蛋壳内就会死亡,或者选择蛋壳比较脆弱易碎的,因为类似于其他的构造,蛋壳也会产生变异。
虽然所有的生物都会面临意外死亡,但这不会影响或者很少影响自然选择发挥作用。例如,每年有大量的种子和卵被吃掉,如果它们产生了某种能够抵抗侵害的变异,它们就可以借助于自然选择改变这种情况。如果免于被吞食,这些种子或者卵长成的个体,也许要比其他存活下来的个体具有更强的适应力。同理,每年也有大量的动植物由于偶然原因死亡,而这些死亡是无法避免的。不过,无论遭受多么大的损伤,只要一个地区的动物没有灭绝,只要卵有百分之一或者千分之一的机会成长发育
……
自然选择的作用
我们在上一章讲述的生存斗争,对物种的变异会产生什么影响呢?人类手中有着巨大作用的选择原理能够应用于自然界吗?当然可以。我们将会发现,在自然状态下,选择原理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注意,自然状态下的生物也会产生无数微小的变异和个体差异,就像家养生物一样,只是程度比较小罢了。此外,还要明白遗传倾向的力量。在家养状态下,整个身体构造具有了一定的可塑性。不过,胡克和阿沙?格雷说,对于家养动物来说,我们见到的变异并不是人类作用直接造成的;人类既不能创造变异,也不能阻止变异,只是能够将变异积累起来而已。当人类将生物放在新环境中时,变异就产生了;但类似的生活条件的变化,自然界中可能也会发生。我们应该谨记,所有的生物之间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有着多么复杂的关系;因而,构造上的各种变异,对于需要面对变化的环境的生物来说,也许是有益的。虽然家养生物会发生对人类有利的变异,但面对复杂的生存斗争,在时代相传的过程中变异不会发生变化吗?由于繁殖的个体数量要远远多于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如果真的出现上述情况,那具有一点优势的个体将会获得比其他个体更多的生存和繁殖的机会。另外,我相信有害的变异终将会灭亡。我将有利于生物个体生存的变异的保存和有害变异的毁灭叫做“自然选择”或者“适者生存”。既无益也无害的变异不会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它们也许会成为不固定形状,或者受到生物本身和外界环境的影响,终发展成生物的固定性状。
关于使用“自然选择”这个术语,有些人反对,有些人误解,甚至有些人认为自然选择会导致变异。其实,自然选择的作用仅仅是将对生物有利的变异保存下来。任何人都不会反对农学家所说的人工选择的巨大作用。不过,即使是人工选择,也必须具备自然条件下的个体差异,人们才能够根据某种目的进行选择。有人认为,“选择”一次体现了动物的自主选择之意,既然植物没有自主意识,那“自然选择”就不能用在它们身上。从字面上而言,“自然选择”是不符合实际的语言;然而,谁能说化学家用“选择的亲和力”这个术语描述元素化合作用不正确呢?尽管某种酸进行化合作用时不是特意选择某种盐基。有人认为,我将自然选择神化了;可是,有那一位学者反对万有引力控制行星运行的说法呢?人们都明白这种比喻的含义,使用这种名词的目的是为了简单明了。此外,无法避免“自然”一词的拟人化用法,但这里所说的“自然”指的是许多自然法则结合在一起的综合作用,以及产生的结果,而法则指的是各种事物所形成的因果关系。只要了解了我的论点,人们就会放弃如此肤浅的反对意见了。
为了彻底了解自然选择的过程,我们需要研究一下自然条件发生微小变化时,这个地区会出现怎样的变化。例如,当气候发生变化时,当地各族生物的比例也会产生变化,甚至有些物种会灭绝。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地区的生物都是由复杂的关系联系起来的,即使不是气候的影响,仅仅是生物比例的变化也会对其他生物产生影响。如果一个地区是开放型的,新的物种一定会进入,这样会影响原来的物种。我们曾经说过,从外地引进一种植物或者动物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如果是在一个岛上,或者是某一部分边界被圈起来的地方,新的物种难以自由出入这里,当原来的生态出现空隙时,当地容易产生变异的物种会去填充这个空隙。如果外界生物能够随意迁入,这些位置早就被外来生物占领了。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是有利于生物个体的微小变异,都能使其很好地适应环境,而这些变异会被保存下来,自然选择就会发挥作用对生物进行改良。
章的内容让我们明白,自然条件的变化会让变异性增加。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有益变异的机会便增多,这显然有利于自然选择。如果不会出现有益变异,自然选择就无法发挥作用。在讨论“变异”时,不要忘记变异中的个体差异。既然人类能够将个体差异积累起来,而且在家养生物中有着显著效果,那么,自然选择也可以轻易做到这一点,因为它发挥作用的时间比人工选择长得多。我认为即使没有巨大的自然变化,例如气候的改变,高度隔绝限制生物迁徙等,自然生态系统中也会出现空白位置,通过自然选择改变某些生物性状,促使它们填补这些空白。因为各个地区的生物是在均衡力量的基础上进行竞争,当某种生物的构造或者习性发生微小变异时,就会具有某种优势,如果这种生物继续在原有环境下生存,通过相同的方式获得利益,则变异会一直发展,该种生物的优势也会逐渐增强。任何一个地方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都没有达到适应的完美程度,所以任何生物都需要继续变异,以便拥有更好的适应性。因此,在许多地方能够见到这种现象,外地迁入的生物迅速战胜了本地生物,并在当地取得了立足之地。通过外来生物战胜本地生物的事实可知,本地生物也曾产生过有利变异来抵抗侵略者。
借助于有计划的选择方式,人类能够形成巨大的成果,但自然选择为什么不能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呢?人类仅仅对生物的外表或者可见性状进行改造,但“自然”(我将“自然保存”或者“适者生存”拟人化了)并不关心外表,除非是有着重要作用的外表。“自然”能够作用于每个内部器官、每一体质的微小差异,甚至是整个生命机体。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进行选择,而“自然”是为了保护生物的利益进行选择。通过选择的事实能够明白,每个选择的性状都受到了“自然”的影响;而人类将来自于不同地区的生物圈养在同一个地方,很少使用特殊的方式增强选择出来的性状。人类用同一种饲料喂养长喙鸽和短喙鸽,也不会使用特殊方式训练长背或者长脚的哺乳动物,人类在相同的气候下饲养长毛羊和短毛羊,也不让强壮的雄性生物通过竞争方式获得雌性配偶。人类不会淘汰所有的劣等动物,而是在不同的季节中保护一切生物。人类往往根据半畸形生物或者显著变异,或者对他有利的性状进行选择。在自然状态下,任何生物发生的微小差异都会改变竞争中的平衡关系,并且将差异保存下来。与自然选择对地质时期的影响相比,人类的努力仅仅是一瞬间的事情,人类的生命多么短暂,所获得的结果多么贫乏啊!“自然”产物的性状比人工产物的性状更加实用,它们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能够明显地体现出选择优良性状的能力,所以我们不必感到惊讶。
在世界范围内,自然选择时时刻刻都在对变异产生作用,消灭次的,保留好的。无论何时何地,它只要有机会就会默默工作,改善生物和生存条件的关系。除非能够标记时间变迁和岁月流逝,否则人们无法发现这种缓慢的变化,而人们不清楚远古地质时期的事情,所以我们现在仅仅看到现在生物与以前生物的区别。
物种的形成需要大量的变异,所以当变种形成之后,也许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还要经历一次变异,或者出现以前出现过的有利于个体的差异,而这些差异要被保存下来,这样慢慢地发展下去才行。由于常常出现相同的个体差异,我们便会认为上面的设想是有根据的。不过,这个设想是不是正确,还要看它是否能够合理地解释自然界中的普遍现象。此外,有些人认为可能出现的变异量非常有限,这也是一种推论。
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是为了给生物谋取利益,所以即使我们认为不重要的性状和结构,作为自然选择的结果,对生物也很重要。当我们发现,食用叶子的昆虫是绿色,食用树皮的昆虫是灰斑色,冬季高山上的松鸡是白色时,我们相信这些颜色是为了保护这些生物,使其避免不必要的危害。如果松鸡不会死亡,它们的数量是一直增加,大家都清楚,大部分松鸡被食肉鸟捕杀而死。鹰依靠视力捕捉猎物,它的视力非常强,所以欧洲大陆某些地区的人们不养白鸽,因为鹰很容易将白鸽捕捉住。因此,自然选择赋予各种松鸡不同的颜色,而这些颜色会一成不变地保持下去。不要以为杀害一只颜色特殊的动物没有关系,要清楚白色羊群中的黑色羊羔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弗吉尼亚有一种食用“色根”(paintroot)的猪,猪的颜色决定其吃了之后是死是活。对于植物来说,植物学家认为果实的茸毛和果肉的颜色不重要,但园艺学家唐宁(Downing)说,美国无毛的果实要比有毛的果实容易受到象鼻虫(Curculio)的侵害,紫色的李子比黄色的李子容易感染某种疾病,黄色果肉的桃子比其他颜色果肉的桃子更容易得某种疾病。如果以人工选择的方法来培育这些变种,小的变异会慢慢积累成大的变异;但在自然状态下,这些树木需要与其他树木及大量敌害进行抗争,那么,各种差异将会决定哪一个变种具有优势,有毛果实的还是无毛果实的,或者黄色果肉的还是紫色果肉的。
根据我们有限的知识推断,物种之间的微小差异好像不是很重要,但需要明白,气候、食物等因素会对这些变异产生重要影响。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器官法则可知,一个部分发生变异之后,并且通过自然选择进行积累时,其他的变异也会慢慢地出现。
在家养状态下,生命中的某个阶段出现的变异可能会出现在后代的同一个阶段,例如,食用或者农用种子的性状、大小、味道,蚕在幼虫期和蛹期的变种,鸡卵的颜色,牛羊在成熟之前出现的角等。同理,在自然状态下,通过积累有利的变异和遗传,自然选择也会对生物产生一定的作用。如果植物的种子被风吹得越远对植物越有利,那么,自然选择一定会发挥作用。自然选择能够让昆虫的幼虫产生变异,以便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事故,但这些事故与成虫遭遇的事故完全不同。在某些法则的影响下,幼虫期的这种变异会影响成虫的构造,而成虫期的变异也会影响幼虫期的构造。不过,在任何情况下,自然选择都能确定这些变异是无害的,否则可能会导致物种的灭绝。
自然选择可以根据亲体让子体的构造产生变异,反之亦然。对于群居动物来说,如果出现的变异有利于群体,自然选择将会改变个体的构造。当自然选择改变某个物种的构造时,一定是为了让这个物种更好地发展。自然选择可以让生物不常常使用的构造产生重大变异,例如,某些昆虫用来破茧的大颚,雏鸟用来破壳的坚硬喙尖。有人说,优良的短喙翻飞鸽的大部分会死在蛋壳中,所以养鸽者要帮助它们破壳。为了鸽子本身的利益,自然选择让这种鸽具有短喙肯定是一个漫长的变异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那些在蛋壳中具有强有力喙嘴的雏鸟将会被选择出来,因为弱回的雏鸟在蛋壳内就会死亡,或者选择蛋壳比较脆弱易碎的,因为类似于其他的构造,蛋壳也会产生变异。
虽然所有的生物都会面临意外死亡,但这不会影响或者很少影响自然选择发挥作用。例如,每年有大量的种子和卵被吃掉,如果它们产生了某种能够抵抗侵害的变异,它们就可以借助于自然选择改变这种情况。如果免于被吞食,这些种子或者卵长成的个体,也许要比其他存活下来的个体具有更强的适应力。同理,每年也有大量的动植物由于偶然原因死亡,而这些死亡是无法避免的。不过,无论遭受多么大的损伤,只要一个地区的动物没有灭绝,只要卵有百分之一或者千分之一的机会成长发育
……
树冰冰 –
书品相可以,就是纸质只能算中等吧,内容还沒看
苜蓿0 –
非常好的物种起源版本,很详细很精致,这系列的丛书都不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