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3945251
全书无删节
译文忠实性与可读性冠于诸版
将冗杂原注缀于章末,阅读流畅
在必要处添加译者注,扫清理解障碍
进口纸张,轻而不透,且易于摊展
通过对梦的剖析,提出“潜意识”与“俄狄浦斯情结”等重要概念,标志着精神分析体系的正式建立。深刻影响了人类看待自我和世界的方式,与《天体运行论》《物种起源》并称思想史上三大里程碑。无法回避的基石巨著。
序言
章 有关梦的问题的科学文献
Ⅰ 梦与清醒生活的关系
Ⅱ 梦的材料:梦中记忆
Ⅲ 梦的刺激和梦的来源
Ⅳ 为何醒来后会忘记梦
Ⅴ 梦的心理特征
Ⅵ 梦中的道德感
Ⅶ 梦的理论和梦的功能
Ⅷ 梦与精神疾病的关系
第二章 梦的解析方法:对一例梦的分析
第三章 梦是愿望的达成
第四章 梦的伪装
第五章 梦的材料和梦的来源
Ⅰ 梦中的近期及一般性材料
Ⅱ 作为梦之来源的童年期材料
Ⅲ 梦的躯体刺激来源
IV 典型的梦
第六章 梦的工作
Ⅰ 梦的浓缩工作
Ⅱ 梦的移置工作
Ⅲ 梦的表现手段
Ⅳ 表现力的考虑
Ⅴ 梦的象征表现:其他典型的梦
Ⅵ 一些例证:梦中的计算和言谈
Ⅶ 荒唐的梦:梦中的理智活动
Ⅷ 梦中的情感
IX 梦的润饰工作
第七章 做梦过程的心理学
Ⅰ 梦的遗忘
Ⅱ 回归现象
Ⅲ 愿望的达成
Ⅳ 梦的惊醒、梦的功能、焦虑的梦
Ⅴ 原初过程和继发过程:压抑作用
Ⅵ 潜意识和意识:现实
本书旨在探讨梦的阐释问题,我认为,这其实并没有超出神经病理学关心的范围,因为,如果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梦在一系列精神异常现象中居于首位,这一系列现象的其他成员,如癔症性恐怖症、强迫症、妄想症,囿于实践原因,仅限医生去面对。我们将会看到,梦虽不具有类似的实践意义,然而作为一种范例,它的理论价值却更为重要。如果不能解释梦中形象是如何产生的,要想了解癔症性恐怖症、强迫症、妄想症的发病机理,并对治疗施加影响,那将是徒劳的。
不过,这种联系虽然说明了本书主题的重要性,却也导致了本书的一些缺陷。在本书中,人们会发现有不少讨论中断的地方,原因就在于,探讨梦的形成,会涉及一些更复杂的精神病理学问题,从而在两者之间产生许多交会的地方。可是,这些神经病理学问题并不方便在本书中展开探讨,只能留待日后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又有进一步材料时,另行讨论。
我的释梦工作所用材料的特点,也给本书的出版带来了困难。从我书中的内容就可以看出来:为什么文献中记载的梦或那些不知从何处收集来的梦,对我的释梦工作来说全不可用。我只能在两者间做选择——要么是自己的梦,要么是在我这里接受精神分析治疗的患者的梦。其中,后一类材料无法采用,因为这一类梦掺杂了神经症的特点,从而变得复杂了,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可是,如果用我自己的梦,就必然要让自己精神生活中的私密信息更多地暴露在他人的目光下,这或许会超出我的承受能力,超出任何一个科学研究者而非诗人的必要工作范围。这一点让我感到难为情,可又无法避免,因此我还是做了让步,否则就只能放弃为我的心理学研究结果提供佐证材料了。当然,用省略和代替的形式来避免自己机密的隐私泄露出去,这种诱惑我也没能抵抗得住,可是,这样的情况出现得太多,就会严重削弱我所用材料的价值。我只能希望,本书的读者能理解我的困境,从而宽容我。此外,无论是谁,如果觉得书中讲到的梦在某种程度上也涉及了他本人,希望他至少不要剥夺他人在梦中的思想自由。
弗洛伊德是启蒙哲学 代表之一。他真诚地相信:理性乃是人类的伟力,单凭理性,人便足可免于困惑与堕落。
——弗洛姆
他的观念曾被愚昧地轻视,但在我们这个世纪中,罕有人写出过这么多富有智慧、合乎理性、具有颠覆性的著作。
——托马斯·曼
弗洛伊德为这代人找到了一个更深刻的世界观……科学的使命是教导人类如何在这个艰难的星球上脚踏实地,勇往直前。对于这个艰巨的使命,弗洛伊德的奉献不可或缺……他直指人心,但愿人类对自身会有进一步的了解。
——茨威格
直到近期,我还只能理解您思路中的思辩力量,以及这一思想给这个时代的世界观所带来的巨大影响。据我判断,只有用压抑理论才能对它们作出解释。我很高兴自己遇到了这些例证。因为,当一个伟大而且美丽的构想与现实相吻合的时候,它总是令人愉快的。
——爱因斯坦
夜里,我去了布吕克的实验室,听到轻轻的敲门声后,我打开门,看到门口站着(已去世的)弗莱舍教授,他和一些人一起走进来,说了几句话后,他就在自己的桌边坐下了。接下来是第二个梦:我的朋友弗利斯在七月份悄悄来到了维也纳,我在街上碰到他在和我(已去世)的朋友P聊天,然后,我就和他们一起去了某个地方。当时,他们两个好像面对面坐在一张小桌旁,我坐在桌子狭长一侧的前部。弗利斯谈起了他的妹妹,说3刻钟后她已死了,接着还说了一句类似“这是极限”的话。由于P并不明白他的意思,弗利斯就转过身来,问我究竟向这位P朋友讲过多少关于他的事情。我被某些奇特的情绪攫住了,想告诉弗利斯,P根本不可能知道什么,因为他已不在人世了,可是我实际说出来的却是“Non vixit”,而且我自己也察觉到错误了。于是,我就狠狠地盯着P看,在我犀利的目光之下,他面色变得苍白起来,身形也开始模糊了,眼睛变成了病态的蓝色,后就消失不见了。我感到非常高兴,现在才明白过来,原来恩斯特·弗莱舍也是个鬼影,一个游魂而已。于是我就觉得,现实可能就是这样的:只有在人们喜欢的情况下,这样的人才可能存在,同样,他也可以因其他人的愿望而消失。
长着鸟嘴的人
我本人有几十年没做过真正的焦虑梦了。我记得自己七八岁时做过这样一个梦,大约三十年后才对它做了分析。这个梦很生动:我看到了亲爱的母亲,她入睡的表情极为安详,两三个长着鸟嘴的人将她抬进房间,放在床上。我又哭又喊地醒过来,把正在睡觉的父母吵醒了。这些衣着怪异、身材奇高、长着鸟嘴(Vogelschnabel)的形象取自《菲利普逊圣经》中的插图,我想它们肯定是古埃及坟墓上雕刻的鹰头神祇。不过,这个分析还让我想起了一个坏孩子,他是门房的儿子,经常和我们其他孩子一起在房前的草地上玩耍。需要补充的是,他的名字就叫菲利普。我记得就是从他那里头回听到这种用来描绘交尾(vögeln)的粗话——有教养的人都只用拉丁文的“性交”(coitus)一词代替,不过梦中选择鹰头,便已清楚地指向了那个脏词——当时,透过一位阅历丰富的老师的表情,我肯定已猜到了该词所包含的性意味。母亲在梦中的表情其实抄袭了祖父的神态,在他去世前的几天,我看到他就是这样在昏迷之中鼾声连连。因此,必然要将梦中的润饰解释为母亲快要死了,而梦中出现的坟墓浮雕正好可以配合。我在焦虑中醒来,情绪一时无法平息,把父母也给吵醒了。我记得当自己又看到母亲的面孔时,一下子就安静下来了,好像我需要的就是这个安慰:原来母亲并没有死。不过,梦的这种润饰性解释之所以会发生,肯定是受到了已经产生的焦虑情绪的影响。我并不是因为梦到了母亲生命垂危才感到焦虑,而是在前意识的润饰过程中对梦做了这样的解释,因为我已经处于焦虑情绪的控制之下了。不过,如果考虑到抑制作用的因素,这种焦虑可以追溯到一种虽然模糊但却明显具有性意味的欲望,而它已在梦的视觉内容中得到了很好的表达。
一双飞燕 –
很久很久以前,当我还对“权威”有,对“经典”有憧憬时,曾经翻过这本书,但是没读懂。我当然归咎于自己的理解力。这两天翻了这个版本的前几页,我觉得,可能也有之前版本的问题吧。不过涉及纯理论的时候,还是很难懂的。书的质量我很满意。
叶孤城城 –
乍看弗洛伊德,有点歪理邪说的感觉。不过真读一读,觉得有道理,而且有意思。如果说牵强附会,可附会得又不牵强,而且所谓“多重限定”,也能帮他洗脱掉大部分扯淡的嫌疑。这本书好像经常被选作“最重要的一百本”之类的,应该有它的道理。
不能说的我… –
每个人在睡梦中都会做梦,只是第二天醒来记得或不记得的问题。 梦的内容千奇百怪,变化莫测,在没有接触到心理学对梦未曾有了解之时,一直都觉得梦是很神秘的境界,为什么会做梦,为什么会梦到那样的情景,很多关于梦的词语,故事,人物从小就在我的脑海里翻来覆去。
哥舒戴夜刀 –
人是受本能愿望支配的低能智商生物,而梦是人本能的回归。从“梦”出发,从最普遍又最神秘的“梦”出发,进行科学分析与研究,挖掘人性,挖掘人被深深压抑的欲望。弗洛伊德是这条路上的开拓者,是时至今日无人超越的巨人。
小虎哦哦 –
想起小时候梦里心心念念地恣意买喜欢的娃娃吃学校门口的各种小吃。多少年后的今天这些大体都实现了。然而办公室冰箱里的冰淇淋再无人问津,买到喜欢的小玩意儿时的欣喜感也不过几分钟。梦开始剧情发展为新的心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