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3080784
学习时是固定一处好还是变换环境好?
是需要安静还是可以放点音乐?
如果考试近在眼前,怎么安排复习方案*有效?
适时休息才是获得灵感的诀窍?
睡眠怎么助力学习?
……
揭秘大脑学习原理,探寻记忆存储真相,10种颠覆常识的学习方法,让你在同样的时间,学得更快,记得更牢!
给你一套很爽的高效学习法,不论你是需要记住化学公式、决心学一门外语,还是要为下一场考试备战,亦或是掌握一门乐器甚至练好投篮技术,也不论你是十几岁的学生还是早已身陷职场,这本书都能让你如获至宝,成就你的终身学习力。
成绩*好的不是*用功的学生,而是*会学的学生,比起“刻意练习”,更重要的是“科学练习”。
清华大学副校长诚意推荐阅读,众多专家学者、知识管理达人、学习社群联袂推荐
湛庐文化出品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有人灌输给了我们这样的观念:学习靠的是自律。我们必须把自己关在一个安静的地方学习,关掉音乐,严守一个规律的学习习惯,唯有这样我们才能考出好成绩、记住发言稿、在钢琴演奏会上不出纰漏。可是,*的科学研究成果告诉你,这些老一套的学习方法都不是好方法,那怎样才能让我们花更少的时间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呢?
本书作者本尼迪克特•凯里是享有殊荣的《纽约时报》科学专题记者,在《如何学习》一书中,他汇集了从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数十年科研成果中筛选出的精品,让你看到大脑汲取知识的真正途径,让你了解这台奇妙学习机器的运作原理,以及学习科学领域*前沿的科学学习方法,从大脑的学习机制讲起,一路探寻记忆的真相、环境的影响、灵感和顿悟的产生以及潜意识的奥秘,提炼出10种颠覆常识的学习方法,告诉你何时学、在哪学、怎么学,才能有效、轻松、不费力。
推荐序 成为人人羡慕的第三类学生
中文版序 理想的学习
引言 为什么学习最好的不是最用功的学生
第一部分 基础理论/ 学习时大脑是如何运作的
想要优化学习方法,首先必须了解大脑运作的基本原理,它是如何形成记忆的?又是如何提取记忆的?
01 编故事的能手/大脑学习的机制
大脑是个“电影摄制组”
回忆就像时光隧道旅行
记忆存放在哪里
大脑是如何编故事的
02 遗忘的威力/过滤干扰信息,激活深处的宝
遗忘的两个正面作用
遗忘曲线的由来
记忆的“逆袭”
回想的真相
遗忘式学习
乌龟储存与兔子提取
第二部分 增强记忆/
我们怎样才能记住新东西
学习的关键在于让记忆保持长久,而加深记忆的诀窍却不同于我们一贯保持的“好习惯”,环境的变换、时间的间隔,还有学习前先来个小测试,这些是如何影响记忆的?
03 打破学习的好习惯/环境对学习的影响
学习是否要保持一贯性
环境的还原是增强记忆的法宝
内在心境对记忆的影响
诀窍就是多换几个学习场所
04 拉开时间间隔/化整为零才能记得持久
从临时抱佛脚到分散式学习
间隔效应的发现
詹姆斯法与学习外语的新规律
最少复习次数与最大复习间隔
备考的最佳复习间隔
05 先考试后学习/利用无知的潜在价值
了解考试的真相
学习与背诵的最佳时间配比
何时才是考试的最佳时机
考试是记忆的好帮手
预考中展现的“无知”最具价值
第三部分 解答难题/
如何完成生活与工作中的复杂课题
真正的考验在解决问题的那一刻,如何调动思维的感知力,从而激发潜藏于大脑深处的灵感?不妨暂时中断一下,或者试试交替进行。
06 孵化/沉淀思维离不开分心与分享
你有过顿悟时刻吗
顿悟那一刻,大脑做了什么
成功的孵化与哪些因素相关
什么样的休息最有效
07 渗滤/适度中断,预冲向前,先退一退
创造性飞跃是如何诞生的
“蔡加尼克效应”与打断的重要意义
用感知力调动起你的大脑
有意识的反思:问问你自己
08 交替/混杂在一起印象更深刻
你仍然信奉刻意练习吗
运用穿插交替使训练成效倍增
交替学习:培养大脑的应“辨”力
来自数学成绩的强效印证
第四部分 潜入意识的深海/ 学霸的终极武器
不动脑筋就能学到的绝招是什么?利用知觉和睡眠,让潜意识“自动学习”,才是水到渠成的终极利器。
09 不加思考地习得/把握感知的力量
好眼力是天生的吗
没有意义的涂鸦
知觉学习模块:好眼力的速成法
不用动脑就能学会的技巧
10 打个盹儿,就能赢/让睡眠来巩固你的学习成果
梦的启示
睡觉时,大脑在干什么
睡与不睡差了35%
何时睡、怎么睡有讲究
睡眠增强记忆力、理解力、学习力
尾 声 终身学习用好大脑
不能错过的彩蛋 有关学习的11 个关键问题
致 谢
译者后记
为什么学习最好的不是最用功的学生
我是一个很用功的学生。
“用功”这个词,在过去常用来形容这样的孩子:他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做好多学习卡片;他顽强拼搏,看重成绩……那孩子,实实在在是一只工蜂。在一盏普普通通的小台灯下,他拿着课本,眯缝着眼睛……哪怕已经过去了40 年,这一切仿佛还历历在目。
我看见他清早5 点就爬起来学习了:读高中二年级的我,胃里拧得难受,因为还没能弄清楚很多“讨厌的东西”,二次方程式?路易斯安那州的购买条款?美国的《对外援助法案》?中值定理?艾略特所用的反讽比喻?这都是些什么啊!
唉,可叹。
勤奋学生的苦恼
如今,所有那些功课早已成为过去时,唯一留下的就是愁苦的感觉。时间飞快流逝,却还有那么多东西要学,更有些根本顾不过来,真让人发愁……对了,还有一样感觉留了下来,那是一个低频信号,就像地下室洗手间里水龙头的滴答声,要过上好一阵子你才能注意到,那就是疑惑。那种当你迷了路、好不容易才回到营地,却看见那些特有本事的同学早就毫不费力地回来时,你心里的那种疑惑,挥之不去。跟很多人一样,我从小就相信,学习靠的全是自律:沿着一块巨大的知识岩石,你要努力地、孤独地往上攀登,直到攀上那些聪明能干的同学早已到达的岩顶。我攀登的动力,与其说是源于好奇心和探索心,还不如说是因为惧怕跌落下来更为确切。
这种惧怕,造就了我这样一个古怪的学生:在弟弟妹妹们眼里,我是标准的模范生,几乎门门功课优秀,样样考试满分;可是在同学眼里,我却等同于隐形人,总也不敢举手发言,因为总是担心没有学会该学的东西。对于我的这种双重人格,我不怨那幼小的自己,也不怨我的父母和老师。我又怎么能怨得了呢?我们每个人在那时都认为,要想学习好,唯一的途径就是鞭策自己不断努力,恰如拉着雪橇在雪地里奋勇向前的小狗:使劲儿,再使劲儿!要想在学业上获得成功,努力奋进是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可这不正是我一直都在努力做着的事吗?怎么就不对劲儿呢?再这样下去怎么行?我需要尝试其他方法,尝试不同的方法,而且我觉得,这世上肯定有一些不同的方法。
我第一次隐约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遇到了几个同学,那几个同学在代数课以及历史课上总是表现得……很“酷”!他们总有办法展现自己的最佳水平,从来没有那种犹如被捕获了的小兽般惶恐无助的神色。就好像有人告诉过他们,不需要什么都一下子全弄明白,有些东西过上一段时间自然就懂了,甚至这种似是而非的过程本身对学习来说就很有价值。
不过,我真正清晰地体验到那种感觉,却是在好多年之后申请大学时。不消说,上名牌大学是我奋斗多年的目标,可是,我却失败了。完蛋了。我给十几所学校递交的入学申请统统被拒绝了。付出了那么多的血汗和艰辛,到头来得到的无非是几封薄薄的回函,以及唯一一个等候批复的名额。后来我就去了那所学校,但只读了一年就辍学了。
到底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我不知道。也许我太好高骛远,也许我根本就不够出色,也许是被高考给考“糊”了……顾不上细想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忙着伤心,伤心那些学校怎么会不要我。啊不,比不要我还要糟糕,我觉得自己像个大蠢蛋,被所谓自我提升的邪门歪道给骗了,被一些只知道收钱的所谓指导大师给糊弄了。因此,辍学之后,我重新调整了对自己的定位,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放慢了冲刺的速度。借用梭罗的话来说,就是“放宽留给自己的余地”。这其实算不上什么宏大的战略方针,毕竟我那时还只是一个半大孩子,我的视野无非就是眼前的三尺地皮,做这样的调整也只是凭借一种简单的直觉,让自己可以再抬起头来,向前看。
后来,我又向科罗拉多大学递交了申请文件,同时附上了一封自荐信,死皮赖脸地把自己给塞了进去。一则是过了集中申请的时间段,事情变得简单了许多;再则是那所学校只是所普通的州立大学,因此,我没花多少功夫就被录取了。
来到科罗拉多大学的所在地博尔德,我总算活得像点样子了。那时,我常常去爬山,偶尔去溜冰,这弄弄那看看,什么都想试试,能睡懒觉就睡懒觉,能打个盹儿就打个盹儿,学习上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夹杂在大量大多数院校都能接受的“合法”的事情中。当然,这并非意味着我的校园生活主要就是杜松子酒和奎宁水,实际上,我从未放下自己的功课,只不过,功课这东西终于不再是我生活的核心,而仅是其中一部分而已。在好与坏的三角平衡中,我成了一名学生,不是一名普通的学生,而是一名功课负荷轻了许多的学生,一名能够允许自己在一些难度很高的课程上不及格的学生。
这一改变,既不是突然的,也不带有戏剧性;既没有什么警钟大作,也没有什么天使伴唱。这一变化,是自然而然逐渐形成的。在后来的许多年里,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而且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想法:尽管我学得零零碎碎的,可是,我的成绩真还不错;然而,这样的学习习惯真的就是坏习惯吗?我一直在思考。
大脑是一部古怪的学习机器
21 世纪初,我开始以一名记者的身份,先是在《洛杉矶时报》,后来在《纽约时报》上做了一系列有关记忆与学习的科学研究跟踪报道。准确地说,这一课题研究的是大脑怎样才能最有效率地学习。不过,这当时并不是我报道的主旋律,因为我把大部分精力花在了与人类行为关联更紧密的大脑研究课题上,比如精神病学和脑生物学。但我还是会时不时地回过头来关注一下大脑学习效率的研究课题,毕竟这些研究太让人难以置信了。你想想看,一帮正统的科学家,投入那么多精力去研究那些对学习和记忆显然无足轻重的东西,比如背景音乐、学习场所,还有,学一会儿就去打打电玩什么的。荒谬吧?这些做法真的能让人考出好成绩来吗?
不过,若当真如此,那又是为什么呢?
每当又有了一项新发现,科学家们都会给出一种解释,而每一种解释都跟大脑的运作有那么一点不算是太明确的关联。我越是深入地跟踪下去,越是觉得科学家得出的结论实在古怪。比如,分心反而有助于学习,打个盹儿也有助于学习,在某门课程将要学完之前半途而废,其实并不是坏事,因为这种快要完成的东西与已经彻底完成的东西相比,反而会在人的记忆中逗留得更为长久,还有,在开始学习新东西前先测试一下,会使你在随后的学习中事半功倍,等等。
这其中的一些研究成果还真让我没法轻易把它们抛诸脑后。虽然乍一听这些东西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不过好像也很值得一试,毕竟,我要做的只是些小小的、很容易做到的事情,这还真让人找不到借口来拒绝尝试。因此,在过去这几年里,每当我要选择一项新课题的时候,不管是为了饭碗还是为了好玩,或者每当我打算捡起某项早就荒废了的老行当的时候,比如电吉他、西班牙语,
我就会首先问问我自己:
“有没有一条更好的途径呢?”
“要不要试试看某种新做法呢?”
于是我试着去做。在尝试过不少研究中提及的学习技巧之后,某种熟悉的感觉慢慢爬上心头,而且没花多少力气我就找到了这种熟悉感的来源:我的大学时代,当年那种杂乱无章、零敲碎打的学习方式。虽然那些做法并不能准确体现当代认知科学的最新理论,毕竟脑科学的研究并不能与现实生活完全划等号,但是,随着我的不断尝试,这些脑科学研究以及运用技巧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我的日常生活中,渗透到我的言谈话语、散漫遐思乃至睡梦之中,而那种熟悉感也愈发让我觉得“似曾相识”。
这种现实感悟与之前亲身体验的联结使我不知不觉地把针对学习的脑科学研究看成了一个整体,而不再把它看作一条条列出来供人参考的互不相干的建议。这些新发现实际向我们展示出一种新的生活之道。一旦想通了这一点,我便能以一种完全不同的视角来回顾当年的大学生活了。我固然是放松了学习,可是,借由这样的放松,我让自己的课业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穿插在了非课业的生活中。而且,恰因如此,当我的大脑满负课业而运作时,当它作为一部学习机器在运作时,它不但显现出了自身的长处和短处,也显现出了局限性和无限的可能。
学习的奥秘
大脑跟肌肉不一样,至少不能简单地那么去理解。大脑是一个多元综合体,对情绪、时间、生理节奏乃至场所、环境都很敏感。它能关注到我们的意识所关注不到的东西,而且,当我们提取存储的记忆和数据以资学习时,大脑往往会添加一些我们先前并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在夜间,当我们睡觉时,大脑还会勤奋工作,寻找在白天的生活琐事中隐藏着的联结和更深层的寓意。它更看重有一定意义的事情,讨厌无趣的东西。它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特点:信息的存取并不会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比如,前段时间刚学过的东西,考试的时候就忘记了,可是你偏偏还记得电影《教父》的整个故事情节,或者1986 年波士顿红袜棒球队的选手阵容。
如果大脑就是一部学习机器,那它一定是一部古怪的机器,而且,它的怪异越是能得以开发利用,其工作效率也就越高。
传统的学习方法就是对的吗
在过去这几十年中,科学研究者们发掘并试验了很多加深学习效果的技巧,这些技巧仍有相当大一部分尚未被当今科学界了解。这些研究并不属于“如何使人更聪明”的范畴,不需要电脑软件、硬件配置乃至药物的辅佐;也不属于“革新教学理念”的范畴,不能指望它提升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而且,至今尚未有任何教学理念能真正稳固地提升课堂质量。与此相反,这些研究所得出的技巧都是些小小的转换,很容易立刻落实到我们日常的学习、实践和工作中。可能“落实”的最大难点在于你能否相信这些新做法真的有效。这需要你首先把自己的疑虑抛诸脑后,毕竟这些研究所得和传统的“最好的学习方法”大相径庭。
我们拿一个很典型的传统观念来做例子:学习的时候,要找一个“安静的场所”,并把那里当成“专心学习”的专用场所。我们都相信,在没有任何噪音干扰的环境下更容易专心地学习,而且,这样的“专用场所”会给大脑发出一个“现在该好好学习了”的信号。但如今,科学家们的发现却是,如果我们不再死守这种常规的学习场所,而是频繁更换不同的地方,那学习效率反而更高。换句话说,坚持固定不变的学习常规程式,反而可能会降低学习效率。
再举一个我们惯常相信的说法为例:如果你想要熟练掌握某项技能,比如多位数除法,或是速爬音阶,那么,你要花整块整块的时间,就同一内容或动作反复练习才好,对吧?那你又错了。科学家们的新发现是,与其一次性塞给大脑大块的东西让它去消化吸收,不如给它一大盘各式各样互相关联的“杂碎”,反而更容易高效地吸收。无论学生年龄大小,也无论学习的内容是什么,意大利短语也好,化学键也好,结果都是这样。
这让我不由得再次联想到自己的大学生活,那些时而紧张、时而懒散的学习状态,那些挑灯夜战的深更和蒙头大睡的下午,那种不屑于遵守任何学习计划的赖皮劲儿……我并不是要告诉你,这样散漫无序的校园生活会给你带来好成绩,而只是想借此说明,把学习化整为零、随机穿插到日常生活中去,很多时候反而能提升大脑的记忆效率。那样做看起来好像耽误了时间、分散了注意力,可实际结果却并非如此。
如今,越来越丰富的电子产品带来了纷繁复杂的文字信息、蜂鸣提示音、Facebook 消息,能把我们的心同时分往十余个不同的方向,让我们再也不能足够专心地巩固学到的内容,这该是多么糟糕的事啊!更糟糕的是,此等程度的心绪散乱若再继续恶化下去,只怕将来会削弱我们大脑的学习能力……别,这些担忧其实是些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
因对电子媒体的痴迷而造成的学习上的分心固然令人担忧,不过,科学家们针对学习科学的研究发现却给这种愈发盛行的担忧带来了一道前所未有的光亮。分心,毋庸置疑会影响某些模式的学习,尤其是在吸收信息或是在需要持续注意力的时候,比如阅读一篇故事、上课听讲。还有,如果只顾刷屏聊天而干脆挤没了本来用于学习的时间,那的确会影响到学习。但是,科学的新发现告诉我们,当我们被卡在某道数学题上,当我们的思路被捆住了手脚,需要松松脑筋的时候,适当地让自己分分心,是件十分有益的事。
简而言之,学习的方法并没有好坏之说,只是不同的策略适用于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信息的获取而已。一个聪明的猎人当然会因猎物的不同而设置不同的陷阱。
借助新方法,让学习融入生活
在这本书里,我不会假称关于学习科学的研究已经大功告成,这块领地还在源源不断地冒出各种新的观念,使得已经描绘出来的图景正变得越来越复杂。比如,阅读障碍能提高人对图案的辨识能力,接受双语教育的孩子有更强的学习能力,遇到数学就头疼其实是一种脑功能紊乱,游戏是最好的学习工具,音乐能增强一个人在科学方面的才能……不过,大多数这类发现在这本书里只是一种背景音,或者说是树叶发出的沙沙声。这本书所要瞄准的,并非树叶,而是树的主干,也就是“学习科学”的基本理论,以及一些被反复验证过的研究成果,即能够实实在在提高我们学习能力的方法。
这本书由四大部分组成,其构思相当于让你沿着树的主干从下往上爬。第一部分首先向大家介绍的是科学家在脑细胞结构以及大脑如何存储信息方面的研究与发现。这方面的基础知识为我们提供了一把进入“认知科学”大门的钥匙,以供我们了解人类是如何学习新东西的。然后是认知科学,它相当于一架梯子,带领我们从生物基础开始往上爬,尤其重要的是帮助我们了解大脑的记忆、遗忘和学习是如何相辅相成的。这两章构成了后面所有章节内容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为大家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方法,帮助增强记忆。不管你是打算背诵阿拉伯字母表还是元素周期表,又或者你要担任话剧《丝绒革命》(Velvet Revolution)的主角,都能有用,这是些能够让记忆保持长久的工具。
第三部分将致力于为大家提供一些深化理解力的技巧,这些技巧不但能帮助你解答数学或者物理难题,还能帮助你完成某些耗时而复杂的课题,比如写论文、做陈述报告、设计建筑图纸乃至作曲,等等。了解这些技巧是怎么起作用的,或者说科学家怎么就认为这些技巧能起作用,将有助于我们记住这些方法。更关键的是,这还有助于我们决定如何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学习与工作当中。
最后,在第四部分,我们将共同探索两种利用潜意识的方法,以进一步提升前面章节中讲述的各种技巧的功效。我把这一部分内容看作是对“不用动脑就能学会”的讲解,而且会让你对这本书所讲述的内容更放心,乃至更放心地推荐给别人。
在这条巨大彩虹的根部所埋藏的宝藏,不一定是“卓绝”的。“卓绝”是一种很美好的理想追求,我祝愿那些有基因、有动力、有运气、有门道的人能赢得这一“六合彩”。不过,如果把追求放在这种命中率很低的目标上,那未免会害得你对追求完美顶礼膜拜,更可能会害得你偏离靶心。不,请别这样,这本书要瞄准的应该是一个比这更渺小却又更宏大的目标:如何把这些新观念、新做法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让它们能从我们的肌体里自动地渗透出来;如何能借助这些新观念、新做法,让学习变成生活中自然的一部分,而不再是一项累人的劳作。
在这里,我们将关注最新的科学发现,从中发掘我们需要的工具,以助我们达成这一目标, 而且是轻轻松松地、不必累死累活地达到这一目标。有一些过去我们一直认为是打扰学习的最恶毒的敌人,包括懒惰、漠视、分心,其实也能成为帮助我们学习的“大好人”。
我本以为自己非常了解学习方法,但这本书介绍的*研究成果还是刷新了我的认知。你可能认为*好找个安静的地方学习,实验结果却是有打扰的情况下学习效果更好。你可能认为*好找个特定的时间段集中学习一门课程,实验结果却是不同内容掺杂着学效果更好。这本书说的是有关“学习”的新科学,我只恨没有在20年前得知。
——万维钢(同人于野)
科学作家,畅销书《万万没想到》作者,得到App《万维钢·精英日课》专栏作家
为什么学习*好的不是*用功的学生?如何借助新方法,让学习融入生活?如何学习是心理学和教育学关注的主要研究课题,也是学生和家长希望获得指导的重要问题。本书在现有“学习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学习能力和增进记忆的具体方法,同时还为读者提供了可在现实生活、学习与工作中运用的深化理解力的技巧。
——吴艳红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
《如何学习》一书把学习心理学的科学前沿成果融汇在生动浅易的叙述中,为每个人打开了科学学习之门。凭借此书,我们能收获及时可信的学习方法,革除陈旧摇摆的学习观念,还有可能塑造出崭新的学习行动。对于热爱学习的人来说,它真是一本值得信赖的指南。
——采铜
心理学博士,畅销书《精进》作者
读过很多关于学习方法的书籍,发现很多书中提到的方法或理论纯属主观臆断,能把每条建议背后的研究历史和科学原理阐述清晰的极少,而《如何学习》刚好符合要求。书中提到的学习建议无论实用性还是针对性都非常不错,只要做少许改变就能提升原有的学习效果和成绩。期待阅读本书之后,能让你对学习奥秘的认知更近一步。
——战隼
学习方法研究者、效率专家,100天行动发起人,知名自媒体warfalcon
这是一本需要多花点时间慢慢看的书。“如何学习”是这个时代极其重要的一个课题,不是为了应试,而是因为学习是未来的重要生存技能。我们每个人都在学习上投入了极大的精力,然而你真的了解学习的规律吗?对老师来说,应该持续关注的两个重要问题是:学习时,大脑如何工作?怎样做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这些问题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答案。
——吴亚滨
东方燕园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大脑,希望成为自己大脑的朋友。《如何学习》不仅带我们了解大脑学习时的运行规律,更教会我们如何与大脑和谐相处,轻松解决问题。
——邻三月
BetterMe大本营创始人
一夜之间,人类就步入了信息超载时代。知识焦虑?认知升级? “如何学习”早已成为显学,不过类似《如何学习》这样深耕认知科学底层、传播*手前沿知识的图书,依然罕见。书中引述了交替学习等前沿研究,值得推荐。
——阳志平
安人心智集团董事长,开智学堂联合创始人
职场人需要提升的各项能力中,学习能力的投入产出比*,因为有了学习能力,其他一切能力的修炼都可以更快、更高效。关于学习中的记忆、理解和考试,这本书给出了科学又实用的建议,同时结合脑科学、认知心理学和人体动力学的前沿研究成果,给出了一些颠覆常识的学习技巧。邀请你挑战一下自己:先阅读本书,再用书中的方法来学习本书!
——赵周
拆书帮创始人,《这样读书就够了》作者
学会如何学习以及如何保持学习的持续动力,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重要课题。《如何学习》一书从剖析大脑的运行机制入手,探讨了提升记忆力、理解力乃至潜意识的开发,对上述两个问题给予了充分的解答,是每个期待自我迭代的人都应该认真研读的好书。
——雷文涛
有书创始人
学习的本质是信息“输入—吸收—输出”的过程。很多人在读了大量书、上了很多课之后,知道信息重要,却记不住、理解不了。不会写、不会说、不会思考、不会分析问题,都是卡在了“吸收”的阶段。《如何学习》是一本基于大脑认知科学的学习类书籍,它的重点是帮我们解决信息吸收的问题,让我们简单快速地提高记忆力和理解力,并将它们从外在的能力变成潜意识,达到学习高手的段位:顺手拈来,毫不费力。
——彭小六
行动派社群在线教育总监,简书签约作者,《让未来现在就来》《颠覆平庸》作者
事实1:你的大脑是一架功能强大而又奇妙的机器,不但有惊人的记忆力更有惊人的技能;事实2:本尼迪克特·凯里写了一本很有启发性的书,能引导你更有效地利用自己的大脑;事实3:你应该立刻动用你的大脑作出决策,把这本书买来,给你自己,也给任何想要学得更快、学得更好的人。
——丹尼尔·科伊尔
畅销书《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作者
不论你是需要记住客户名单,还是决心要学一门外语,或是要为下一场考试备战,这本书都是你的必备之物。从来没有哪本书能像它这样,不但汇集了如此之多有关记忆的现有科研论据,更提供了如此之多方便实用的记忆方法。
——丹尼尔·威灵厄姆
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
这本书就像一本启示录。两个多世纪以来,心理学家和脑神经科学家们一直默默地致力于解读大脑的秘密,想要弄明白人的心理、记忆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本尼迪克特·凯里以他的智慧和诚挚,把*令人吃惊、着迷,也*为珍贵的发现清晰地呈现给了我们。多么希望自己17岁的时候就已经读到了这本书。
——玛丽·罗琦
畅销书《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Stiff)和《消化道历险记》(Gulp)作者
《如何学习》不但非常有趣,而且很有价值,不但讲解了该如何好好学习,也讲解了该如何好好生活。本尼迪克特·凯里结合自己学生时代的往事,凭借其身为记者的生花妙笔,使得这本书不但浅显有趣,更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指导手册。
——罗伯特·比约克(Robert A. Bjork)
著名研究学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心理学教授
人们普遍认为学习靠的是多花时间,可是,这本书却做出了让我们喜闻乐见的辩驳。本尼迪克特·凯里提醒我们,机械式的学习并非正道。
——《纽约时报》
书中感悟远不只适用于学术方面的学习。读者只要稍微试一试凯里所建议的方法,就应该能体会到其中妙处。比如说,人的直觉也能够训练出来;学期开始时先来一次预考,期末考试就能获得更好的成绩,等等。不论你是教育工作者,还是学生或家长,这都是一本很有价值,也很有趣的工具书。
——《出版观察》
《如何学习》所提供的不仅是有关学习的新方法,更是如何活出精彩人生的*指南。这样的好书,谁能不感兴趣呢?
——《科学美国人》
遗忘的威力:过滤干扰信息,激活深处的宝藏
记忆比赛中,人往往容易出错,尤其是到了比赛的最后一轮。
这时,台上仅剩不多的几个人,人人都端着一张紧张、专注又精疲力尽的脸。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他们一路披荆斩棘走到这一步,接下来任何一个失误都可能前功尽弃。有一部关于“全美拼字比赛”(Scripps National Spelling Bee)的纪录片,叫作《拼字比赛》(Spellbound),其中有这样格外紧张的一幕:一名12 岁的参赛者正跟“opsimath”这个词奋战,他看起来好像认识这个词,一番冥思苦想,眼看就能顺利拿下,结果功亏一篑,把字母“o”拼错了地方。
“当!”
铃声响起,意思是“拼错了!”, 那孩子眼睛猛地睁大,满脸的难以置信。一声叹惋席卷观众,随即大家给出一阵掌声,以资鼓励,而那孩子却神情木然地溜下台去。
这部纪录片不断重复着类似镜头,一个又一个原本准备充分的孩子因一个词出错而败下阵来。他们对着话筒声音陡然低落,失神的眼睛茫然眨动,随后传来观众席上那并不热烈的掌声。而那些在本轮胜出顺利走向下一轮的孩子,个个看上去都满怀信心、胜券在握。最终胜出的那个女孩一听到最后一个词就咧嘴笑了:她拿下了这场比赛。
遗忘的两个正面作用
这样的比赛往往留给我们两种印象。
其一是那些参赛者,尤其是那些胜出的人,肯定都是超人,不然他们怎么可能做得到?他们的大脑恐怕不但比常人更大、转得更快,而且肯定跟正常的大脑长得不一样,比如你的和我的。也许他们还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其实不然。尽管迄今为止还没有科学家能鉴别出“智力基因”,也没有科学家能真正弄明白基因是怎么起作用的,但有些人的确生下来就有某种天赋,其记忆能力和思索速度都非同一般。没错,参与这类比赛的人的确是那些对博闻强识更在行的人。可是,大脑就是大脑,所有健全大脑的运作模式都一模一样,只要投入足够多的准备和心血,谁都能显示出这种强悍而神奇的记忆力。至于所谓的“过目不忘”,根据迄今为止科学家们的研究,并不存在,至少不是以你我所想象的那种方式存在。
第二种印象就更负面了,因为它强化了这样一种不但人人都有,而且还容易让人自我否定的假设:忘记了,就是坏事。不言而喻,世界上到处都有“没脑子”的人或让人记忆恍惚的事: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少年,不知放哪儿去了的钥匙。人人担心健忘症会不会已经悄然上身,觉得总这么忘东忘西的是不是自己脑功能失常了或是有什么恶兆。如果说学习是在构建人的能力与知识,那么,遗忘就是让人失去已经获得的能力与知识。遗忘,怎么看都像是学习的敌人。
但事实跟这一假设几乎完全相反。
不消说,弄错了女儿的生日、忘掉了哪条岔道能回到营地、考试的时候大脑出现空白,都是些很糟糕的事情。可是,遗忘也有相当大的正面作用。
学习的科学
遗忘的正面作用之一,就是大自然中最精致的“垃圾信息过滤”功能,这一功能使得人的大脑能够专注于某一件事,只让该出现的信息出现于脑海。
要更生动地展示这一点,我们不妨再来观摩一下刚才那些拼字奇才在比赛中的另一个场景:针对简单问题的速答比赛。说出你读过的最后一本书的名字、最近看过的一部电影的名字、你家小区杂货店的名字、现任美国国务卿的名字、世界杯冠军的名字。然后,是更加快速的应答:你谷歌电子邮箱的密码、你姐姐的中间名、现任美国副总统的名字……
在这样的主题比赛中,每一个专心致志的大脑都会不断地出现空白。为什么呢?并不单纯是因为太心无旁骛了,而是因为这些孩子都非常机警,注意力都非常集中,正是因为太集中了,他们的大脑才会把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给屏蔽掉。
请想想看:那么多生僻的单词全都装在脑子里,要想在拼读单词时保持思路清晰,大脑当然必须要做信息过滤的处理。换句话说,大脑必须压制、忘记那些争先恐后往外冒的信息,才不至于把“apathetic”和“apothecary”混淆起来,不会把“penumbra”当成“penultimate”。而且,大脑还要把任何会让你分心的七零八碎的东西都挡住,不让其跑出来打扰你,免得你一边应答,脑子里一边蹦出某首歌的歌词、某本书的标题或某个电影演员的名字来。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会遇到这类“专心的遗忘”,只是往往察觉不到。比方说,你要输入一个新换的电脑密码,就必须屏蔽掉对老密码的习惯记忆;要学习一种新语言的单词,就必须克制自己不要脱口而出母语中的对应词汇。当我们完全沉浸在某个话题、某项计算或某部小说的情节中时,哪怕最常用的名词我们也可能会一时说不出来:“你能不能把那个什么,怎么说来着,吃东西用的那个,递给我?”
叉子!
正如19 世纪美国心理学家威廉·
詹姆斯(William James)观察到的那样:“假如我们把一切都记在心里,那么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差劲得像是什么都没记住一样。”
最近数十年针对遗忘的研究使得人们不得不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大脑的学习功能到底是怎么运作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研究的结论已经颠倒了“学习”与“遗忘”的定义。“‘学习’与‘遗忘’之间的关系并不简单,甚至从某个很关键的角度来看,两者的意义跟人们所想象的恰恰相反。”这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家罗伯特·
比约克(Robert Bjork)的话。他告诉我:“我们以为遗忘是件很糟糕的事,是大脑系统的败笔,但实际上,遗忘往往是学习的良师益友。”
比约克的研究认为,上述记忆比赛中的“失败者”之所以会失败,并不是因为他们记得的东西太少了,原因恰恰与之相反。他们学习了成千上万的词,而在比赛中拼错的往往是他们明明记得的那些,让他们栽跟头的原因很多情况下正是他们记得太多了。你已记得的各种感知、数据、观念等都散落在大脑中如黑色风暴般盘根错节的神经元里,如果记忆的确就是回想起这些,那么,遗忘在大脑运作中的作用就是屏蔽掉大脑中的背景噪音,或者说静电干扰,让大脑把该输出的信号输送出来。输出的清晰度与屏蔽的强度息息相关。
遗忘的另一个很大的正面作用与上述主动过滤的功能完全不同。正常的遗忘,也就是那种被动的、让人为之哀叹的记忆衰退,其实也有助于继续的学习。
学习的科学
遗忘的这一特性很像我们的肌肉锻炼:当我们提取储存的信息时,为了能强化“习得”,一定程度的“损耗”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一星半点的“遗忘”,对长远的学习就没有任何好处。这就跟锻炼之后的肌肉一样,先损耗,后增长。
这一记忆系统远谈不上完美。没错,我们的确能在眨眼之间调出许多不相干的数据与信息,比如韩国的首都叫首尔,9 的平方根是3,《哈利· 波特》的作者叫J.K. 罗琳,但是,没有任何更复杂的记忆信息会以完全相同的样子被再次提取出来。原因之一是遗忘功能在屏蔽掉不相干的信息时,也会屏蔽掉一部分相关信息。而被屏蔽掉的,或者说忘掉的内容,常常在以后还会再度出现。
对于这种来去无踪的记忆,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我们在回忆童年往事时,总是一边讲一边加以润色。14 岁的那一年,我们借了一辆私家车出去玩;第一次搭乘那座城市的地铁时,我们走迷了路……随着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滚动记忆的线团,到后来,就很难再说得清哪些是真的,哪些已经不是。
问题不在于人的记忆是否是一堆散乱的数据、一串被修饰得变了形的故事,问题在于我们提取任意一条记忆时,总会同时修改其“可提取系数”,乃至常常修改其内容本身。
近年来,针对记忆的研究以及推想已逐渐形成了一种理论,这一理论叫作“记忆失用理论”,以区别于已经过时的“失用定律”。所谓“失用定律”,简单来说就是如果某项记忆不被提取使用,那么它就会渐渐在脑间蒸发,消失殆尽。而如今这套新理论,并不是对传统理论的补充或更新,而是彻底的破旧立新:“遗忘”在这里被塑造成了“学习”的好朋友,而不再是敌人。
若要给这一新理论起一个更恰当的名字,那么我会叫它“遗忘式学习”,这个名字既能彰显其字面意义,又能突出其精神宗旨,还能给人以正面激励。举例来说,这套新理论能给人的正面影响之一就是:才刚学过就忘掉了很多,刚接触某个新课题时尤其如此,这并不是因为我们不努力、不专注,也不是一个人本身的缺点;相反,这证明大脑正以其恰当的方式工作着。
没人能说出人们为何对遗忘以及其他一些类似的大脑功能如此鄙夷。遗忘是如此的不可或缺、自然而然,是我们每个人都再熟悉不过的事情,然而,我们竟是这么的看不上它。下面我来仔细分说一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翻车鱼 –
看这本书已经有一周的时间了,很多新的研究让我挺惊讶的,和传统的理论和观念不一样,值得一读,尤其是先考试在学习那一章节,我试了一下,越是先出错的地方越是记忆深刻。这本书我需要好好学习一番!
施圣达 –
把有关如何学习的心理学原理用丰富生动,有见解的方式组织起来,很好。融会贯通通俗易懂娓娓道来,而且像流程一般可学习复制操作,这才是大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