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8079172
“太极”到底是什么?它如何由“无极”而生?“太极”作为“阴阳”之母,“阴阳”又是怎么从“太极”产生的?……这些疑问,应该是中国哲学的根本问题。
太极,是一个特别的、令中外专家学者都感觉无比深奥、难以准确把握的哲学名词。特别是,在中国文化中,还因此奇特地出现了一种特别的拳法——太极拳。这个拳法,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哲学拳,是一种依据与贯彻了中国太极哲理的拳法。
对一般人而言,入道、悟道和证道,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为了入道、悟道和证道,我们认为,修学太极拳法是一种非常好的起始的手段与方式。正确的太极拳修炼是有利于人们入道、悟道和证道的,而错误的太极拳修炼则有碍于人们入道、悟道和证道。作者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厚的理论功底以及精湛的拳道技艺,将太极拳深幽之堂奥,由浅入深娓娓道来,引人入胜,使读者在不知不觉间深入其中,感同身受。这里,作者为拳道修为者提供了一整套由“着熟而渐悟懂劲”、进而“阶及神明”的理论基础。
现代人习练太极者很多,但并不明白究竟什么是内功,内功到底是怎样练成的。为了养生、强身、技击,习练多年却达不到想要得到的效果,使很多习练者深感困惑。这是因为他们对真正的传统太极缺乏正确的了解和认识,不懂得应该从何处下手,区别不了什么是辅助功法,什么是实用功法。面对这些问题,作者通过结合老子《道德经》里的道家太极哲理来诠释拳理,让学人能够真正明白并亲身体悟太极内里的滋味。
本书作者自幼跟随父亲习练拳术,专攻传自杨家先人的杨氏太极。作者先父潜心研究体悟一生,将太极哲学思想与身体运化相结合,独悟太极拳的真义,并秘传作者。作者五十多年如一日,通过不断的研习、感悟,体味到看、听、悟、摸的演习和传授的方法。
本书作者从比较宽泛的角度诠释了“拳”与“道”的关系即是“术”与“道”的关系,由拳入道,由道悟拳。在修习拳道时心中明确是为道修拳、以道修拳,拳是道中之拳、道是拳中之道。作者认为,太极的修习本就是对一种哲学、一种“道体”的修习,其最终形成的是一种思维、一种世界观,而拳道论,乃是修习过程当中——也即由拳入道过程中——一条通路。
全书分上下两部分,上篇包括知阴阳、明动静、明虚实、明刚柔;下篇有道、拳、有、无、中、空、松、紧等内容,是修习太极内功的入门功法。作者把家传的独门绝技传授世人,让习练者获得身之健康,心之净化,善养浩然之气,气固而神自定,祛病延年,健康益寿。以此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谐身心。
序一 感悟太极拳道
序二 学太极 悟人生
序三 拳与道的关系
自序 自悟
引 言
诠 说
前 言
第一章 知阴阳
第二章 明动静
第三章 辨刚柔
第四章 分虚实
理 法
第一章 何谓道
第二章 何谓拳
第三章 何谓无
第四章 何谓中
第五章 何谓空
第六章 何谓松
第七章 说 紧
第八章 说 重
第九章 说 舍
第十章 说 运
第十一章 何谓沉
第十二章 何谓分
第十三章 何谓劲
第十四章 何谓势
第十五章 何谓变
第十六章 何谓机
第十七章 何谓应
文献辑录
一 张三丰(《太极拳经》)
二 王宗岳(《太极拳论》等)
三 佚名(待考《十三势歌》)
四 杨氏太极拳老谱(《八门五步》等)
五 武禹襄(《四字秘诀》)
六 李亦畲(《撒放秘诀》等)
习悟心得
身体的智慧 生命的真意
《以拳证道》读感
感悟太极拳道
太极拳道习悟谈
后 记
前言
中医有“八纲”之说,八纲者:“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也。此八纲中,“阴”、“阳”为始,因为阴阳(不调)为疾病之根本;寒、热为终,因为寒热为疾病之表征。这所谓“八纲”,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中医的辨证理论、基础理论。
太极拳道亦有“八纲”——“拳知八纲”,即:“阴、阳、动、静、虚、实、刚、柔”,此八纲亦是太极修炼的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太极八纲”与中医“八纲”至少有两个相同之处,第一:这两个“八纲”都是由四组对立关系组成的,因为包含对立,方能存在辨证;第二:这八个点(四组)并非是平行罗列的关系,与中医八纲相同,太极拳道的修为亦是以阴阳为中心——须心悟阴阳之理,在此基础之上,方能由内而外的“明动静”、“辨刚柔”、“分虚实”。阴阳为先,刚柔为果,“动静”、“虚实”抽象出那着因、果之间的无限机巧与奥妙。
当然,太极拳道修为的过程当然不限于此,除了由理而发之外,还要“由体而悟”,而“体察”动静、刚柔、虚实之时,对阴阳之机的把握亦会得到提升。
第一章知阴阳
一
自古至今,太极拳修炼者无不把王宗岳宗师的《太极拳论》奉为太极拳之圣经。王宗岳宗师在《太极拳论》中明确地告诫太极学子:太极拳的修为是“由着熟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他把太极拳修为划分了三大阶段:着熟、懂劲、阶及神明。其中懂劲可认定为是太极拳修的入门之槛。如何才能懂劲而入门?《太极拳论》毫不含糊地指明,懂劲之路只此一条:“须知阴阳。”如《太极拳论》云:“须知阴阳,黏即是走,走即是黏。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如此说来,拳修之门槛是懂劲,而懂劲的标准是阴阳相济,阴阳相济的前提是须知阴阳。由此断言:知阴阳乃太极拳修为的理论基础及核心主旨。
在太极拳修为中如何才能知阴阳,是摆在每位太极拳修为者面前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难点。欲知拳之阴阳,细读深研并体悟《太极拳论》确是一条通往太极阴阳圣殿的“不二捷径”。《太极拳论》区区四百余字,通篇都在阐释阴阳之理在拳中的具体展现。真可谓句句璧合、字字珠玑。《太极拳论》开篇即云:“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拳论开宗明义即把阴阳与太极、太极与无极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明确地揭示出来。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太极乃阴阳之母,阴阳即太极之子。《太极拳论》极为形象而人格化地把太极与阴阳喻为母与子的关系,此喻异常鲜活地把太极与阴阳之母子关系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似乎阴阳与太极不再神秘莫测而不可见。我们有如看见阴阳这对双胞胎,一左一右地依偎在太极母亲的怀中。
明确了太极与阴阳的内在关系,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所修为的太极拳之所以冠名为“太极”二字,绝非仅仅是个名称代号,确有着极为深刻的内涵。拳定名为太极,其实质是告诉我们,此拳是以太极之道作为理论基础。拳就是以有为之法,有形之式来演绎、实证太极之道,而拳中太极之道是以阴阳及阴阳之分合变化来具体体现的。因此,修为太极拳就必须知阴阳,悟阴阳而用阴阳;拳离阴阳而无太极,无太极之拳,何以冠称太极?
我们知道:太极文化之核心是阴阳学说,太极文化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之魂,阴阳学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根。亿万年来,我们的祖先以不可思议的超智慧,发现、揭示并总结出宇宙间万事万物毫无例外都是由对立的两个因素构成。正是这两个相互对立又互不分离的因素,永无终止地相互冲合,相互变转,此消彼长,相互为根,才有了五彩缤纷的物质世界,才有了生命的繁衍。他们把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高度地抽象概括为阴与阳;当外族尚在万变的繁复中去追寻事物的表象时,我们的祖先却是已从繁复的万变中提炼出极为简易的规律,即一阴一阳之谓道。亦如老子在几千年前就指明宇宙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合”。正是这极为简易、朴素而本源的阴阳学说奠定了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琴棋书画、中医中药、餐食茶饮及军事战略、武学武术等等方方面面的哲理基础。中国人无论行为处事、接人待物、礼仪言表时时刻刻都在自觉不自觉地遵从阴阳之理而为。
在太极阴阳学说的基础上,我们的先人又以博大的才智,于实战中把阴阳之理与拳术融会贯通,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前赴后继,创生并不断地完善出今日的太极拳。在这一代又一代的太极拳先驱中,或许有许宣平、李道子、周敦颐、张三丰、王宗岳、陈长兴、杨露禅、武禹襄、李亦畲、杨班侯、杨健侯、吴全佑、郝为真、杨澄浦、孙禄堂等等名师大家,以及无数尚未刻名于太极拳历史丰碑上的先人们。太极拳作为中华武学的一枝奇葩,之所以能代代相传、不断发展,除其神奇的拳术功夫外,最核心的原因,就在于此拳通贯深厚的阴阳之理,太极拳是哲理拳、艺术拳、生活拳、生命拳、修心拳……以拳悟道、以拳证道、以拳入道而阶及神明是拳之最高境界。
作为今天的太极学子,我们在前人的基础上,继承并修为太极拳太极拳,就必须牢牢地抓住阴阳之理——以阴阳之理修为有为之拳,时时刻刻把握阴与阳在拳中的具体展现。
那么,阴与阳在拳中是如何具体体用的呢?
二
《太极拳论》云:“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拳论在开宗明义阐释出阴阳与太极、太极与无极之内在关系的基础上,把阴与阳在拳中体用之核心主干确而立之,阴阳在拳中是以动静为主脉、主干而展开体用的。或者可以说,动静之理即阴阳之理的核心。阴阳之变转、消长,就是以动静之分合,具体体现。
“动之则分”,分而阴阳;“静之则合”,合则太极。太极本体为静,但太极内含阴与阳。不动则阴阳和合,即静之则合而太极立;然太极为阴阳之合,阴与阳既然黑白对立,对立必对抗,对抗必相斥。故太极虽把阴与阳和合与内,但阴阳却因相斥而存在动势,此乃拳中之以静寓动。盘拳走架时,自无极势起。所谓无极预备式即:立身中正安舒,双手自然垂立,心身俱静,无思无念,此乃无极也。由无极预备式转起势,并非手足先动,而是身形仍静而不动,但心中阴阳之机,已由静而萌动,由萌动而小动,由小动而大动,由大动而动极;在此过程中,身内气机已随机发动。身之内气随气机之发动,由少渐多,由弱渐强,直至气遍身躯,充盈鼓荡。此时,身形未移,手足未动;但动静之机,盈虚之数,已俱心腹之内。身虽静,意已动;外显静而静如山岳,内极动而翻江倒海。此乃太极势立矣。因此,盘拳走架在无极预备式与起势之间,必先由无极生太极,由无极预备式过渡为太极势立。当静中之动、动至极,内气之鼓荡、充而盈,此时,内动引外动,气催身行,身形手足随动而起;因为手足身动是被内动而导,被内气而催,故是被动,随动;因此,起势虽起,手臂虽动,但动而不动;故起中有落,提中含沉。此乃太极起势之真义也。“动之则分”,自起势始,即分出起与落、提与沉、上与下、内与外、形与意等等相互既对立又不离的两种属性,此两种属性即阴与阳在拳中的具体体现和应用。
自起势起,阴阳已判,动静已分,分合有序。亦如杨氏太极拳老谱《八五十三势长拳解》一文中所云:“自己用功,一势一式,用成之后,合之为长,滔滔不绝,周而复始,所以名‘长拳’也。万不得有一定之架子,恐日久入于滑拳也,又恐入于硬拳也,决不可失其绵软。周身往复,精神意气之本,用久自然贯通,无往不至,何坚不摧也。”请注意,文中告诫太极拳修为者:“恐日久入于滑拳,又恐入于硬拳。”也就是说,太极拳既不能是“滑拳”,也绝非“硬拳”。如何才能做到不滑亦不硬呢?《太极拳论》有云:“无过不及,随屈就伸。”滑与硬是拳中两个极端对立的反应,既对立必为阴阳之属性。与阴阳之理而言,既不滑亦不硬就必须做到“无过不及”。“无过”即滑不多于硬,硬也不多于滑。“不及”即滑与硬谁也不少于谁,即做到滑硬不多不少,恰好适宜。与动静分合而言,不滑亦不硬就必须做到“随屈就伸”。对此,王宗岳宗师于拳之动静分合,提出两对具体的概念:即于内意而言是随和就,于外动而言是屈与伸。我们知道,屈与伸本就是一对矛盾,屈是内收,则伸即外展。一内一外,一收一展。要做到无过不及,就必须做到随而就。在屈的同时,随着屈的出现就要同步向外伸展,而且要做到“此两者异而同出”,即屈与伸虽对立而异,但要同时、同步、同多少。
《太极拳论》把动静分合而无过不及确立为拳中阴阳相济之主宰。拳中阴阳范畴所有具体应用,无不以动静处中而展开。因此,拳修须知阴阳,明动静之理是第一关键。关于拳之动静,在“明动静”篇章中再做详述。
……
第三章辨刚柔
一
杨氏太极拳的先师杨澄浦曾有言,“太极拳乃柔中寓刚,绵里藏针之艺术”。这句话说得很到家,把太极拳一个重要的属性和特点用这一句话进行了非常高度的概括,他告诉我们太极拳乃柔中寓刚、绵里藏针。柔中寓刚似乎还有点抽象,但他用了一个绵里藏针,将柔与刚喻于实物。以绵之软、针之硬,软为相、刚为质来诠释太极拳道之刚柔。
所以他告诉我们,“纯粹太极(就是真太极),是其臂如绵裹铁”。绵—柔,铁—刚,也就是告诉我们绵裹着铁在里面,绵在外面,刚柔的这两者的关系一柔一刚、一内一外,其臂如绵裹铁,柔软而沉重。想当初,杨澄浦一个胳膊放在这儿,那些徒弟们扛他的胳膊,感觉就像千斤重一样,可是他依然谈笑风生,毫不用力。所以,这也告诉我们,“刚和柔”在太极拳当中是判断其是否为纯粹太极的一个重要标准。
我们说,柔与刚这两者的关系,《系辞》中有一句名言,“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告诉我们,“刚柔者,立本者也”,太极拳能不能在你这儿体现出“刚和柔”两者之间的这种内在的关系,是关系到立不立本的一个重要标志。“变通者”,“刚柔”两者之间能不能够刚柔相变,“变通者,趣时者也”,“趣”,妙趣,就是拳中的妙,拳当中的妙其实就是刚柔的变通,刚柔变通、刚柔能变转就能够体现出来拳中的那个妙。
我们要了解“刚和柔”这两者之间的那种趣妙的内涵,首先就要明晰“刚和柔”两字到底是什么含义——特别是在拳当中它的真实含义。我们知道,刚是坚,坚刚。因为《太极拳论》上有一句话“极柔软后能极坚刚”。柔是跟刚相对的,此两者异,它们的属性一个阴、一个阳,一黑一白、黑白分明,两个完全不一样,刚就是刚、柔就是柔,如果刚是坚的话,那么柔就是弱,刚是强、硬的话,柔就是软。我们说刚如果是直的话,柔就是曲,曲和直这两个东西是完全对立的。刚如果是方的话,柔就是圆。我们从老子的《道德经》第一章当中就可以看出来“有无”,老子用“有无“来说阴阳、虚实,也就是告诉我们,对立的两个东西相异、不一样,“此两者同出而异”。
同理我们也就知道,“刚和柔”既然是阴阳属性在拳当中的具体应用和体现,它依然具备“阴和阳”属性当中的四个方面,第一:刚柔对立;第二:刚柔相合;第三:刚柔转换;第四:刚柔相济而中。
具体说:
第一,刚和柔这两者是完全对立的,也就是说在拳当中要把刚和柔的对立性分清,即明辨刚柔。刚就是刚,柔就是柔。
第二,刚柔相合。刚柔只是分不行,还要把这两者合在一起,也就是对立还要统一。如果刚是刚、柔是柔,这两者不能统一在一起,就会互相分离。我们说要分清但不能分离,因为刚是相对柔而言,柔是针对刚而说,刚柔相互对应,是分不开的。就如同我们人一样,说把这个人脑袋的后脑勺和前脸分开。这两者是既不一样,但是又不能分开,它们是一体的,所以刚柔同体。
第三,刚与柔相互转换。柔在刚中,刚就在柔里,刚里有柔,柔中带刚,二者是相含的。就如同我们的太极图,黑鱼一点里面有白,白鱼里面一定含黑。刚里面一定会含着那个柔,柔里一定要含着那个刚。这是它的第三个特性。
第四,刚柔要相济而中。相济而中是什么呢?前文提到过“中”、“守中”、“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之中。我们修为就要处处求中,这个“中”的属性是空、无。前面这两个我有所提及,“中”是两个对立的东西相交合以后,交出来的这一点,是“空”、“无”之点。那么刚柔也一样,交合出来以后是空、是无。相济而中以后也就是无刚也无柔,刚和柔无了。如果前面我们说刚柔相对,是分清刚柔、有刚有柔的话,刚柔相合就是告诉我们刚柔是一体,刚柔同体,那么刚柔相含就是告诉我们刚有中柔、柔中含刚,到刚柔相济就告诉我们,由有刚有柔进入到了无刚无柔的境界,这才是我们在太极中所寻求的刚柔那个上乘的境界。
二
了解了“柔和刚”即“阴和阳”在这四个方面的特点,那么它们怎么在拳中体现出来呢?
我们用杨氏太极拳老谱《太极下乘武事解》来解读“刚和柔”之间的关系。
杨家老谱《太极下乘武事解》(以下称“武事解”),开篇第一句就是:“太极之武事,外操柔软内含坚刚”,即:太极拳它是什么?它是武事。什么意思?就是说太极拳是武术,这一点不容置疑。
为什么太极拳这个武事能够行武呢,就是因为它外操柔软,内含坚刚,这句话就把“刚和柔”的特性在拳当中具体的那个内涵的东西概括地提出来了,它是“外操柔软内含坚刚”。换句话说,柔于外、刚于内,一内一外,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了。如果我们做不到外操柔软、内含坚刚的话就不符合太极拳对“刚和柔”的要求了。因此,这句话是告诉我们“内和外、刚和柔”之间的关系。
那么,如何做到“外操柔软内含坚刚”?答曰“非有心之坚刚”,就是说不要直接用心去练这个坚刚,而是“实有心之柔软也”——求这个坚和刚,需先“体会”柔软。即:要把我们的心意、功夫下在求柔软上。这句话说得非常明白,很清楚。太极拳在修为过程当中,要想刚柔相济、要想能够刚柔而用,就必须非有心之坚刚,实有心之柔软,舍此之外别无他途。
接下来,武事解告诉我们难点在哪里:“所难者是内要含蓄坚刚而不施”,“不施”就是不把坚刚施于外,而是要在内含、蓄、养、化,即内藏坚刚。那“外”呢?外要“终柔软而应敌”,所以太极拳接战的特点就在于以松柔迎敌。
松柔可迎敌,但不可能以松柔发人于外。太极拳要发人,没有坚刚是不行的。那么,太极拳是如何以松柔(之相)发敌于外的?首先,要“以柔软而应坚刚,使坚刚尽化无有矣”,“尽化”就是很完全地把对方的坚刚给“化”了——“化”为乌有。
当然,我们首先要认识“柔软”的力量。我们说,水致柔,老子告诉我们“上善若水”,柔弱是水的一个重要特性,但是这个水滴答
ncjncj –
巜以拳证道》,是李光昭所著关于太极拳的一本入门的基础知识好书
lzswd123 –
有点不懂。挺高大上。不知作者懂不懂?东拼西凑的。
虎!虎!虎! –
“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矣!”以拳证道,太极内功;修为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