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23977156
“毕淑敏给孩子的心灵成长书”是华语世界深具影响力的女作家毕淑敏女士献给8~14岁孩子的心灵成长全书。作者以充满母爱光辉的文字、丰富真切的人生经验、透彻心扉的成长期盼,为孩子们开启一堂堂有趣而真挚的心灵成长课。全书涵盖了爱、成功、人生、自信、成长和亲情等六大主题,从心灵成长的不同方面引导孩子遇到问题勇敢面对,妥善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灵谜题。
《擦亮爱的那颗星》
每个人心灵中都藏有一份爱。这份爱会在雨露中成长,也会在暴风中瑟缩,你可曾好好呵护这份爱?本书中,作者讲述爱的故事,让你了解爱、学会爱,让心底的爱永远闪亮。
《从此登陆未来》
成长的过程有美好,也很苦涩,恰如钻出地面的萌芽,抖落身上的泥土,方能感受到温暖的阳光。本书中,作者讲述人生的千姿百态、百转千回,让你迈向世界的每一步,都能看到沿途*美丽的风景。
《领悟人生的亮色》
人生有很多可能性,一个分岔路口,就会通向不同的终点,你曾迷过人生之路吗?本书中,作者讲述不同选择可能带来的结果,帮你分析如何顺利实现自己的目标!
《勇敢做自己》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但并非每个人都有自信,创造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本书中,作者讲述如何认识自己、相信自己,在成长中建立自信,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与世界竞走》
成长,是一场雨中的奔跑,有人在雨中迷失了方向,有人则看到了雨停后的彩虹。本书中,作者为你讲述成长的故事,带你不断跨越心灵的障碍,摆脱成长中的各种困扰和迷思。
《远方并不远》
人之一生,有很多重要的人,你可曾注意到,那些平凡的、就在我们身边的朋友?那些勤恳的、无私的亲人?本书中,作者讲述亲情对于每个人的意义,让你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学会感恩,学会拥抱身边的亲情之爱。
毕淑敏给孩子的心灵成长书(全6册)
《擦亮爱的那颗星》
《从此登陆未来》
《与世界竞走》
《远方并不远》
《勇敢做自己》
《领悟人生的亮色》
人要是不断地想着快些长大,就说明你还小。到你什么时候嫌日子过得太快,想慢一点增加年龄的时候,你就已经长大了。
这就出现了一个比较矛盾的情况。当我们渴望长大的时候,我们不知道真正的长大之后,会是什么样子。当我们知道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青少年时代时,我们已经不再少年。
这可如何是好呢?
有个办法,你如愿意,可以一试。就是去读那些已经成年的人所写的文章,听听他们的故事。看他们有哪些心得,有哪些后悔的事情。假如一切能够重来,他们会让自己进行哪些改进。
这个主意说起来好,但具体实行起来,常常并不容易。为什么呢?一是因为少年人觉得时代不同了,以前的故事都老掉牙了,没有多大意思。二是因为性格脾气的不同,成年人说的话少年人未必爱听。三是要是那些过来人的话语中有教训人的意味,容易让人反感,听不进去。
世界上的任何事,都不会只有好的方面而没有不足。所以,看不看中老年人写的文章,也是有利有弊。比较起来,还是利大于弊。所以,我建议少年朋友们,除了看一些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少年青年人写的东西,也看一点其他年龄段的人写的文章,不必全盘接收,也不必句句牢记,只要是静静看过就好,我相信,任何读过的文字,无论刻意记忆与否,都会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印迹。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突然就涌上心头,给我们以某种唤起。
说了这么多,很像是给自己这一套书做个助推。其实,你读不读我的书,并不要紧。不过,你可一定要读名著,读那些经过千锤百炼的书,读那些经过了岁月淘洗的书。它的好处,也许你一时半会体会不到,但终究是有用处的。
今天天气很暖,但这并不能保证它会一直暖下去。有起有伏,才是气候,才是人生。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多备几件衣服,这样就能冷暖无忧。书,就是我们精神的小外套。你不必时刻带在身上,但你的衣橱里要有它们,你穿过,知道它合体。你会在某个时刻用上它,它带给你温暖,让你不得病,平安度过冷暖未知的人生。
毕淑敏
2016年4月2日
毕淑敏的笔下,有女人的细致,但不乏力量。这一点在散文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很少铺排,绝无废话,短小精致的文字背后,却渗透着一种坚韧的张力,不论对人对生活还是对现实。
——刘纯燕
毕淑敏的文字有着温暖而坚定的内核,展示的是对生命的善意与真诚,如涓涓暖流穿透人心,让我们的内心柔软、安宁,*终更加强大。
——羊城晚报
名医很多,作家也很多,但作家兼医师的人不多,能治病又能医治心灵的人也太少,毕淑敏做到了,而且还做得很好。毕淑敏用她温馨的感悟与思索,激发着我们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
——荆墨
自信课
一九七二年的一天,领导通知我速去乌鲁木齐报到,新疆军区军医学校在停顿若干年后次招生,只分给阿里军分区一个名额,首长经过研究讨论决定让我去。
按理说,我听到这个消息应该喜出望外才是。且不说我能回到平地,吸足充分的氧气,让自己被紫外线晒成棕褐色的脸庞“休养生息”,就是从学习的角度讲,“重男轻女”的部队能够把这样宝贵的的名额分到我头上,也是天大的恩惠了。但是在记忆中,我似乎对此无动于衷,也许是雪山缺氧把大脑冻得迟钝了。我收拾起自己简单的行李,从雪山走下来,奔赴乌鲁木齐。
一九六九年,我从北京到西藏当兵,那种中心和边陲的,文明和旷野的,优裕和茹毛饮血的,高地和凹地的,温暖和酷寒的,五颜六色和纯白的……一系列剧烈反差让我的心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变化。面临死亡咫尺之遥,面对冰雪整整三年,我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天真烂漫的城市女孩,内心已变得如同喜马拉雅山万古不化的寒冰般苍老。我不会为了什么突发事件和急剧的变革而大喜大悲,只会淡然承受。
入学后,从基础课讲起,用的是第二军医大学的教材,教员由本校的老师和新疆军区总医院临床各科的主任、新疆医学院的教授担任。记得有一次,考临床病例的诊断和分析,要学员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那是一个不复杂的病案,大致的病情是由病毒引起重度上呼吸道感染,病人发烧、流涕、咳嗽、血象低,还伴有一些阳性体征。我提出方案的时候,除了采用常规的治疗外,还加用了抗生素。
讲评的时候,执教的老先生说:“凡是在治疗方案里使用了抗生素的同学都要扣分。因为这是一个病毒感染的病例,抗生素是无效的。如果使用了,一是浪费,二是造成抗药性,三是无指征滥用,四是表明医生对自己的诊断不自信,一味追求保险系数……”老先生发了一通火,走了。
后来,我找到负责教务的老师,讲了课上的情况,对他说:“我就是在方案中用了抗生素的学员。我认为那位老先生的讲评有不完全的地方,我觉得冤枉。”
教务老师说:“讲评的老先生是新疆著名的医院的内科主任,他的医术在整个新疆是首屈一指的。他是权威,讲得很有道理。你有什么不服的呢?”
我说:“我知道老先生很棒。但是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他提出的这个病例并没有说出就诊所在的地理位置。比如要是在我的部队,在海拔五千米以上的高原,病员出现高烧等一系列症状,明知是病毒感染,一般的抗生素无效,我也要大剂量使用。因为高原气候恶劣,病员的抵抗力大幅度下降,很可能合并细菌感染。如果到了临床上出现明确的感染征象时才开始使用抗生素,那就晚了,来不及了。病员的生命已受到严重威胁……”
教务老师沉默不语。后,他说:“我可以把你的意见转告给老先生,但是,你的分数不能改。”
我说:“分数并不重要。您听我讲完了看法,我已知足了。”
教室的门开了,校工闪了进来,搬进来一把木椅子摆在讲案旁,且侧放。我们知道,老先生又要来了。也许是年事已高,也许是习惯,总之,老先生讲课的时候是坐着的,而且要侧着坐,面孔永远不面向学生,只是对着有门或有窗的墙壁。不知道他这是积习,还是不屑于面对我们,或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这一次,老先生反常地站着。他满头白发,面容黢黑如铁,身板挺直如笔管,让我笃信了他曾是医官一说。
老先生目光如锥,直视大家,音量不大,但在江南口音中运了力道,话语中就有种清晰的硬度了。他说:“听说有人对我的讲评有意见,好像是一个叫毕淑敏的同学。这位同学,你能不能站起来,让我这个当老师的也认识你一下?”
我只有站起来。
老先生很注意地看了我一眼,说:“好。毕淑敏,我认识你了,你可以坐下了。”
说实话,那几秒钟真把我吓坏了。不过,有什么办法呢?说出的话就像注射到肌肉里的药水一样,是没办法抠出来的。
全班寂静无声。
老先生说:“毕淑敏,谢谢你。你是好学生,你讲得很好。你的话里有一部分不是从我这儿学到的,因为我还没有来得及教给你那么多。是的,作为一个好的医生,一定不能全搬书本,一定不能教条,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决定治疗方案。在这一点上,你们要记住,无论多么好的老师,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规则都教给你们。我没有去过毕淑敏所在的那个五千米高的阿里,但是我知道缺氧对人的影响。在那种情况下,她主张使用抗生素是完全正确的。我要把她的分数改过来……”
我听到教室里响起一阵轻微的欢呼。因为写了抗生素治疗的不仅我一个,很多同学都为这一改正而欢欣。
老先生紧接着说:“但在全班,我只改毕淑敏一个人的分数。你们有人和她写的一样,还是要被扣分。因为你们没有说出她那番道理,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你现在再找我说也不管事了,即使你是冤枉的也不能改。因为就算你原来想到了,但对上级医生的错误没敢指出来。对年轻的医生来说,忠诚于病情和病人,比忠实于导师要重要得多。必要的时候,你宁可得罪你的上司,也万万不能得罪你的病人……”
这席话掷地有声。事过这么多年,我仍旧能够清晰地记得老先生如锥的目光和舒缓但铿锵有力的语调。平心而论,他出的那道题目是要求给出在常规情形下的治疗方案,而我竟从某个特殊的地理环境出发,并苛求于他。对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的不够全面的异议,老先生表现出了虚怀若谷的气量和真正的医生应有的磊落品格。真的,那个分数对我来说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此番高屋建瓴的话语中悟察到了一个优等医生的拳拳之心。
我甚至有时想,班上同学应该很感激我的挑战才对。因为没过多长时间,老先生就因为身体的关系不再给我们讲课了。如果不是我无意中创造了这个机会,我和同学们的人生就会残缺一段非常宝贵的教诲。
我的三年习医生涯,在我的生命中是一个重大的转折。我从生理上洞察人体,也从精神上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信任。我知道了我们的灵魂居住在怎样的一团组织之中,也知道了它们的寿命和局限。如果说在阿里的时候我对生命还是模模糊糊的敬畏,那么,老师的教诲使我确立了这样的观念:一生珍爱自身,并把他人的生命看得如珠似宝,全力保卫这宝贵而脆弱的珍品。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