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文学戏剧白先勇说昆曲

白先勇说昆曲

不知昆曲,怎知春色如许。台湾知名作家白先勇评说昆曲经典代表作。收录昆曲名角独家剧照、精彩幕后照片。一本书,让你轻松读懂昆曲之美。随书附赠精美书签!

作者:白先勇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8年08月 

ISBN: 9787505744271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29.99

类别: 戏剧 SKU:5c239246421aa985877a2382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5744271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一个人的文艺复兴,白先勇说昆曲之美
著名作家白先勇晚年两大心愿——推广昆曲和《红楼梦》。本书完整收录白先勇与昆剧表演大师、文化学者的访谈对话,如华文漪、张继青、余秋雨等,是迄今为止,每一位想要了解昆曲之美的普通读者都能读懂的文艺读本。
☆年轻人不了解昆曲文化,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
昆曲缓慢、沉静、优雅,与现代文化快速、简单、直接的特点完全不同。白先勇先生推动昆曲入高校演出十余年,却引起青年观众持续追捧,使“昆曲热”成了一个文化现象,盛演之下,一票难求,掀起了昆曲在华人世界的复兴浪潮。
☆唯美、独特的古典装帧,读者珍藏之选
首次收录白先勇御用摄影师许培鸿拍摄的大量独家剧照、精彩幕后照片。著名设计师唯美装帧,封面专色印刷,内文四色印刷。在浪漫唯美的文字和影像之间,看才子佳人终成眷属,金戈铁马杀伐征战。 
内容简介
      每个民族都有一种高雅精致的表演艺术,深刻地表现出那个民族的精神与心声。希腊人有悲剧,意大利人有歌剧,日本人有能剧,俄国人有芭蕾,英国人有莎剧,德国人有古典音乐,他们对自已民族这种“雅乐”都*引以为傲。中国人的“雅乐”是什么?应该是昆曲。
  白先勇不是专业昆剧表演艺术家,他是文人,所以本书并没有专门分析昆剧的身段与唱腔,而是侧重于探寻表演艺术背后的文化底蕴。书中收录了白先勇与昆曲的往来缘分、与各昆剧表演大师的对话,以及对传统古典戏曲今后的发展方向的思考,旨在拉近昆曲艺术和年轻人、和社会的距离,把昆曲带回到生活、带回到聚光灯下。
作者简介
白先勇
  台湾当代著名作家,生于广西桂林。名将白崇禧之子。
  白先勇才气纵横,不甘受拘束,将西洋现代文学的写作技巧,融合到中国传统的表现方式中。著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长篇小说《孽子》,散文集《树犹如此》等。著名文学评论家夏志清先生曾说:“白先勇是当代短篇小说家中少见的奇才。在艺术成就上可和白先勇后期小说相比或超越他的成就的,从鲁迅到张爱玲也不过五六人。”
  近年来,白先勇致力于昆曲复兴与《红楼梦》的重新解读,虽已八十高龄,依然站在台上推广古典文化,以自己年迈的书生之躯,发起了一场孤独的文艺复兴,好像永远不会老去。
目  录
惊 变
记上海昆剧团 《长生殿》的演出

昆曲的魅力 演艺的绝活儿
与昆曲名旦华文漪对谈

认识昆曲在文化上的深层意义
访“传”字辈老艺人

我的昆曲之旅
兼忆一九八七年在南京观赏张继青“三梦”

与昆曲结缘
白先勇与蔡正仁对谈

白先勇与余秋雨论《游园惊梦》所涵盖的文化美学

游园惊梦二十年
怀念一起“游园”、一同“惊梦”的朋友们

我的昆曲缘由
忆梅兰芳与俞振飞

文曲星竞芳菲
白先勇与张继青对谈

青春版《牡丹亭》
梅少文访白先勇谈昆曲

绝代相思《长生殿》文学与历史的对话
与许倬云的对话

跨世代的青春追寻
符立中访谈白先勇

附 录

让《牡丹亭》重现昆曲风华  
白先勇/口述  纪慧玲/整理

《游园惊梦》与昆曲《惊梦》及《牡丹亭》的关系  
姚白芳

水磨一曲风流存
姚白芳

为逝去的美造像
白先勇要做唯美版《牡丹亭》
符立中

昆曲传承 拜师行古礼
杨佳娴

白先勇的《牡丹亭》青春梦    
王怡棻

前  言
赏心乐事
  白先勇的昆曲情缘
  赏心
  白先勇与昆曲结缘要从半个多世纪前说起。那是一九四六年,抗战胜利后不久,白先勇随家人来到上海,在美琪大戏院看梅兰芳和俞振飞的昆曲演出。那次梅、俞两位大师演出的曲目为《思凡》《刺虎》《断桥》和《游园惊梦》。是时白先勇十岁,次接触昆曲。虽然“一句也听不懂,只知道跟着家人去看梅兰芳”,可是《游园惊梦》中那一段【皂罗袍】的音乐,以及梅兰芳翩翩的舞姿,却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此次幼年时观赏到的昆曲的视听之“美”,在二十年后回荡出它迷人的“色”与“音”。一九六六年,当白先勇为小说《游园惊梦》的表现方式几度探索仍不满意之时,是昆曲给了他灵感。于是,昆曲不但成了他的小说直接描写对象,而且小说中几个人物的命运也与昆曲的命运暗合在一起。这篇小说,既引入了昆曲的“美”,也借助昆曲表现历史的沧桑、人物的命运并与之结构不同的时空,小说的命名也出自昆曲《牡丹亭》——昆曲在小说《游园惊梦》中的作用,可谓大矣!而汤显祖的《牡丹亭》,则经由白先勇的《游园惊梦》,以“现代”的方式,又“活”了一次。
  小说《游园惊梦》是白先勇与昆曲结下的文字缘,当根据他的小说而改编的舞台剧《游园惊梦》于一九八二年、一九八八年分别在中国台湾、大陆成功上演的时候,白先勇与昆曲的情缘则由纸面延伸到了舞台。这部当时轰动、在两岸舞台剧演出史上也将占有重要地位的舞台剧,一个重要的突破就是将昆曲带入现代舞台剧之中,观众在观看舞台剧表演的同时,还能直接欣赏到昆曲的“美”——昆曲在这部舞台剧中既是一个“角色”,参与剧情,也是一个自足的“美”的世界。
  舞台剧《游园惊梦》中昆曲的直接现身,无疑使白先勇与昆曲的情缘更深更浓。一九八七年,白先勇以美国加州大学教授的身份受邀赴复旦大学讲学,有上海、南京之行。此次在大陆,他的收获,就是在上海看了上海昆剧团演出的《长生殿》,在南京看了张继青演唱的“三梦”(《惊梦》《寻梦》《痴梦》),并与大陆昆曲界人士结缘。后来大陆版舞台剧《游园惊梦》请华文漪担任女主角,一九九二年在中国台北制作由华文漪主演的昆曲《牡丹亭》,一九九九年在中国台北新舞台与张继青举行“文曲星竞芳菲”对谈会,均为这次大陆之行的“前因”所生发的“后果”。
  幼时留下的昆曲印象和记忆、笔下小说世界中的昆曲“复活”、舞台剧中真正昆曲的立体呈现,可以说是白先勇昆曲情缘的三个重要阶段。白先勇之所以对昆曲念念不忘,是因为昆曲的“美”深深地打动了他。“昆曲无他,得一‘美’字:唱腔美、身段美、辞藻美,集音乐、舞蹈及文学之美于一身,经过四百多年,千锤百炼,炉火纯青,早已达到化境,成为中国表演艺术中精致、完美的一种形式。”白先勇的这段话,道尽了他对昆曲的欣赏和深情。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综合艺术的精华,白先勇对它的精致和完美,体会甚深。对于《长生殿》“大唐盛衰从头演起,天宝遗事细细说来”的兴亡起落和爱情悲剧,白先勇有无限的感慨;而《牡丹亭》中“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的唯美浪漫“至情”,亦令白先勇深为迷醉。
  昆曲使白先勇深切感受到:中国人的音乐韵律、舞蹈精髓、文学诗性和心灵境界,尽在昆曲之中。昆曲在某种意义上,成了白先勇文化精神和美学理想的艺术寄托,昆曲给他带来的,是无尽的审美愉悦和恒久的赏心快感,而昆曲有了白先勇(们)这样的知音,也使它在新的历史时期获得了复兴的机缘和重振的幸运。
  乐事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白先勇把对昆曲的挚爱,由自己的欣赏——赏心,扩展为更具社会性的弘扬和推广行为,并以此为乐事。白先勇对昆曲之爱由赏心发展到赏心、乐事并重,源自他这样的认识:昆曲的“美”,不能只限于他个人或社会上的少数人欣赏,而应该让社会上更多的人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全世界都能认识到昆曲的价值,欣赏到这一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精致和完美。为此,他在中国和北美,为了昆曲的复兴,不遗余力,热心奔走,甘当义工。
  一九九○年,白先勇在媒体上发表与华文漪的对谈,交换对昆曲的看法,了解大陆昆曲人才培养的历史。一九九二年,在白先勇的策划推动下,海峡两岸昆曲名伶首次合作,在台北制作了昆曲《牡丹亭》——那是台湾观众次真正看到三个小时的昆曲,连演四天,轰动一时,并由此在台湾掀起昆曲热。在以后的岁月里,白先勇或参与计划运作,或与名家对谈(许倬云、张继青、岳美缇、张静娴),或接受采访现身说法,或撰文介绍昆曲的发展历史和美学特征……为在台湾推展昆曲,白先勇尽心尽力,乐在其中。
  在他的提倡、促成、推动和影响下,台湾的昆曲演出市场空前活跃,大陆几大昆剧团得以多次赴台演出(盛大的一次是一九九七年大陆五大昆班在台湾集体登场),大陆“一流演员”在台湾轮番上阵展示昆曲美,既使大陆的昆曲演艺人才获得了一展身手的机会,也有助于台湾培养出能够充分领略昆曲美的“一流观众”。应当说,昆曲能够在台湾形成热潮,海峡两岸昆曲的表演和观赏能够在互动中不断提高,白先勇厥功甚伟。
  除了在中国台湾推展昆曲,白先勇还把弘扬昆曲的志业扩大到整个世界。在中国香港、在休斯敦、在纽约、在温哥华、在上海、在北京、在苏州,凡是与昆曲相关的场合,都能看到白先勇的身影。他以演讲、访谈、观赏、撰文等各种不同的方式,引发昆曲的话题和热潮,并凭借自身的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致力于恢复、型塑、伸张昆曲的形象,为昆曲的复兴发声,把昆曲“美”的形象播撒到全世界。当二○○一年五月十八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昆曲是“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时,白先勇在世界各地以各种方式宣扬昆曲“美”的历史已有近二十年了。
  为了从根本上复兴昆曲,新世纪伊始,白先勇又将对昆曲的弘扬,落实为再造一个“原汁原味”的昆曲样本──青春版《牡丹亭》。所谓“原汁原味”的样本,是指昆曲原本发源于苏州(昆山),昆曲悠扬绵远的唱腔和吴侬软语的道白,由苏州的昆剧团来表演当然地道——这是一层意思,更深一层的意思则是指保有昆曲的原有特色,拒绝任何有损昆曲的“创新和改革”。至于“青春版”,则是要用精美、漂亮、青春来表现《牡丹亭》中杜丽娘和柳梦梅的青春爱情,使他们的这段挣脱束缚、感动鬼神、超越死亡的爱情充满青春的魅力和活力,以吸引年轻的观众。为此,在演员的挑选上,白先勇力排众议,起用新人沈丰英、俞玖林担纲主演。为了提升年轻演员的艺术水准,保证青春版《牡丹亭》的艺术质量,白先勇又请来了昆曲大师汪世瑜、张继青作为艺术指导,手把手地为青年演员教戏、说戏。为了让昆曲艺术代有传人,延绵不绝,白先勇又力促老一辈昆曲大师收徒授艺,让年轻演员行跪拜大礼,使昆曲的薪传获得礼仪的约束和师承的保证。这样,在打造青春版《牡丹亭》的过程中,既排出了一出精品大戏,又培养锻炼了新人,还使昆曲的传承拥有了师生关系的“合法”性,可谓一举数得。
  看到青春版《牡丹亭》正日趋完美,白先勇深感欣慰。为了这出戏,他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奔波于海峡两岸,从剧本的改编到演员的挑选,从场地的落实到经费的筹措,巨细靡遗,殚精竭虑,为的就是要打造出一个他心目中理想的《牡丹亭》。白先勇从个人对昆曲的欣赏,到大力宣扬推广昆曲,再到制作这出大戏,经历了他昆曲情缘的另一个三阶段。其中的所有努力,说到底是为了圆他的一个梦想:当二十世纪以来中华文化面临西化浪潮冲击的时候,昆曲这个中国文化后花园中“精品中的精品”,应该可以成为华夏儿女重新找回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有力凭证──昆曲情缘的背后,深隐着的是白先勇对传统文化现代命运的思考和回应。
  悠扬的笛声已经响起,青春版《牡丹亭》的大幕就要拉开,让我们和白先勇一起,赏心、乐事,看昆曲姹紫嫣红开遍。
  刘俊
  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媒体评论
      白先生所提供的是什么呢?他提供的是艺术化了的人生方式。昆剧这样的艺术就是我们几百年来直到今天甚至今后,中国人要自我确认的时候,所要拉住的精神缆绳。
  ——余秋雨

  白先勇是当代短篇小说家中少见的奇才。在艺术成就上可和白先勇后期小说相比或超越他的成就的,从鲁迅到张爱玲也不过五六人。
  ——夏志清

在线试读
游园惊梦二十年
  怀念一起“游园”、一同“惊梦”的朋友们
  一九八二年八月,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台北市“国父纪念馆”前有这样一幕景象:在大雨滂沱中,有上千把雨伞蜂拥而至,那是一幅十分壮观而又激动人心的场面。原来《游园惊梦》舞台剧演到第六场,忽然台风过境,本来“国父纪念馆”已经闭馆,那晚的戏几乎无法上演。但一个月前《游》剧十场戏票早已预售一空,台湾各家媒体竞相报道,观众的期望已经达到沸点,那天下午,制作单位“新象”接到几百通观众打来的询问电话。正在千钧一发之际,台风突然转向,我拉起制作人樊曼侬直奔世华银行,把正在开会的“市府秘书长”马镇芳请出来,要求他下令“国父纪念馆”开馆,否则我们无法向过度热情的观众交代。马秘书长了解情况严重,马上打电话给童馆长,请他开馆。当晚在倾盆大雨中,“国父纪念馆”二千四百个座位,无一虚席,而且连过道上都坐满了人,有些买不到票的观众不知怎的也钻了进去。那晚,冒着风雨到“国父纪念馆”的观众,的确不虚此行,观赏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表演:卢燕、归亚蕾、胡锦、钱璐、陶述、曹健、崔福生、刘德凯、吴国良、王宇这些海内外资深的表演艺术家,都把他们的绝活儿在舞台上发挥到了极致,他们在台湾的舞台上,树立了一座戏剧表演里程碑。《游》剧中有这样一句戏词:
  像这样的好戏,一个人一生也只能看到一回罢了!
  这是戏中赖夫人(钱璐饰)的一句话,抗战胜利后,她在上海美琪大戏院看到梅兰芳、俞振飞珠联璧合演出昆曲《游园惊梦》有感而发。我相信二十年前那个台风夜,看过那场精彩表演的观众,不少人事后回忆起来,也有同感。
  《游园惊梦》舞台剧其实也就是在风雨飘摇中成形的,过程的艰难惊险可以写成一本书。《游》剧创下多项纪录,是空前的,恐怕也是绝后的了。首先我们能把这一台秀的舞台剧演员凑在一起已属奇迹,而且这些名演员竟分文不取,因为我们付不起他们的演出费用。他们完全是为了表演艺术,全身心投入。我天天去看他们排练,足足排了一个半月,眼看着导演黄以功跟演员们每天磨戏八个小时。在排戏期间,我看到了这些资深演员的敬业态度和自我要求的努力,没有一个缺席,没有一句怨言。他们这种为艺术献身的精神,令我肃然起敬,同时也看到培养出千锤百炼的舞台演技,是项多么耗费心血的事业。
  我们的舞台工作者也是一时之选的艺术家。舞台设计聂光炎,音乐许博允,书法董阳孜,摄影谢春德、张照堂,服装设计王榕生,这些人都是独当一面的宗主,而且他们的贡献也是分文不取的,那是一次艺术智慧的互相激荡。聂光炎设计的那个富丽堂皇的场景,迄今仍是经常被用以示范的经典之作。董阳孜一手龙飞凤舞的书法,使得舞台上满溢着书香气。许博允的音乐,一声怨笛奏起,观众的情绪也就跟着幽幽地回溯到金陵秦淮去了。谢春德把卢燕、胡锦、归亚蕾美丽的一刻定了格,化作永恒。这群杰出的艺术家,把《游》剧装扮得花团锦簇。能把这群艺术家齐聚一堂,为《游》剧共襄盛举,又是另外一个奇迹。
  当然,舞台剧后就是要看演员的表演,演员的“做功”决定一出戏的成败。《游》剧的那一台演员个个都是好角,全都“铆上”,把看家本领使了出来,演员们过足了戏瘾,观众也都看得凝神静气、如痴如醉。我一连看足了十场,总算没有白辛苦一场。《游》剧虽然有很多精彩的片段,但我觉得动人心弦的就是年迈的钱将军(曹健饰)临终时与他年轻貌美的夫人蓝田玉(卢燕饰)那一场对手戏。曹健的戏不多,可是他饰演的钱鹏志钱将军却是个关键人物。曹健把钱将军演活了,临终时对他年轻夫人几声疼惜而又谅解的呼唤“老五──”把观众的眼泪都叫出来了。曹健在以我的作品改编的电影《金大班的后一夜》及《孽子》中也露过面,角色完全不同,可是曹健演来样样称职,这就是老演员的功夫,演什么像什么。在《游园惊梦》正式公布排演的记者会上,曹健代表演员们致辞,他说他喜欢演出的还是舞台剧,因为在舞台上才显得出真功夫。的确,在《游》剧的舞台上,曹健表现了他的大将之风。前一阵子在报上看到曹健因中风而逝世,他多年的伴侣钱璐女士、一位同样优秀的演员哀恸莫名的消息,不胜唏嘘。钱将军真的走了,将军一去,大树飘零。曹健的确是演艺界的一员桓桓上将。
  为演《游》剧,我们也招考了三位新演员:孙维新、陈燕真和王志萍。当时孙维新是台大物理系的毕业生,也是台大国剧社社长。孙维新饰演程参谋,这是个相当吃重的角色,孙维新居然周旋在一群资深演员归亚蕾、胡锦、卢燕中,应付三位难伺候的夫人,从容不迫。孙维新有极高的演艺天分,不过他现在已是天文物理博士、中央大学的名教授了;陈燕真是师大昆曲社的社长,我们在招考面试的时候,陈燕真表现突出,是位才貌双全的可造之才。她唱昆曲,嗓音宽厚甜润,身段、做功中规中矩。陈燕真结婚后赴美定居在洛杉矶,我们还偶有联络。我知道她对昆曲的热爱依旧,而且还特别拜了昆曲名旦华文漪为师,把她的拿手戏《断桥》学了来。有一次,陈燕真突然打电话给我,告诉我她要在洛杉矶登台票戏演昆曲《断桥》,请我无论如何要去看她表演。她在电话里说得那样恳切,当然我也就去捧场。那天陈燕真在台上演得异常努力,她拜师后的演技果然大为精进。华文漪告诉我,陈燕真是她所收认真的一位弟子。那天演完戏,我到后台去道贺,只看到她一身汗水透衣,整个人虚脱了一般,她演那出戏好像把她所有的生命都投了进去。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事后我才知道,原来陈燕真那时知道自己患了癌症,已到晚期,那是她一生中后一次表演,她把所余的一点儿生命,献给了她一生所爱的昆曲。没有多久,陈燕真回到台湾,病逝家中。在《游》剧中陈燕真扮演票友徐太太,在戏里她唱了四句昆曲,是《游园惊梦》中【皂罗袍】中的警句: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燕真事业、家庭两坎坷,年纪轻轻,香消玉殒,这四句戏词竟成了她短短一生的写照。
  二十年倏忽而过,人世几许沧桑,几许变幻。同是曾经一起“游园”、一同“惊梦”的老友们,对我们当年那一场灿烂绚丽的美梦仍然无限缅怀,不胜依依,趁着《游》剧演出二十周年,大家还要欢聚一堂,重温旧梦,并且怀念那些再也无法跟我们在一起的朋友。

抢先评论了 “白先勇说昆曲”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玩偶之家 培尔·金特(挪威易卜生中心官方认证简体中文版)

EUR €33.99
阅读更多
缺货

牡丹亭(国学典藏)

EUR €18.99
加入购物车

桃花扇

EUR €18.99
加入购物车

牡丹亭(入选央视《朗读者》两季,董卿、袁泉深情朗读,央视新闻推荐版本)

EUR €30.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