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4607381

1.抖音推荐魔鬼口才锻炼方法,伶牙俐齿训练攻略。
章 遵循沟通的7个黄金法则才能把话说好
亚佛斯德定律:以对方的需求为切入点 002
欲擒故纵:巧妙周旋更易达成目的 006
先发制人:率先张口占尽主动权 010
绵里藏针:过刚易折不如柔中带刚 014
古德定律:沟通要有的放矢 017
避实就虚:巧妙绕开令人尴尬的话题 021
渐入佳境:做好铺垫再逐渐进入主题 024
第二章 善用对方的心理,让沟通更有效果
嫉妒心理:失意人面前,别说得意事 028
趋利效应:投其所需,对方才会认真考虑 031
同情心理:适当示弱,激起对方的恻隐之心 034
同理心理: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说话,更能打动人 037
欺软怕硬心理:刚柔并济,让他人不敢小觑 041
第三章 难说的话用心也可以说好
刁钻问题不好回答时可回避式作答 046
换一种表达方式,开口求人不再难 050
让人感觉有诚意的道歉才有用 053
场面尴尬时,打圆场多一点机智 056
难以启齿的“逐客令”要不动声色地讲 059
第四章 好话也要好好说
谈论对方得意的事,轻轻松松赢得友谊 064
夸要夸到点子上,称赞要说小细节 067
没有人会拒绝恰到好处的恭维 070
多说发自内心的动听话,不说露骨的奉承话 074
在背后有技巧地赞美别人 077
变个花样去捧人 080
巧用批评式赞美更让人受用 084
第五章 会说话拒人不露痕迹
不好拒绝时快使用缓兵之计 088
用商量的语气委婉地拒绝 092
自我贬低法,拒绝而不得罪人 096
外交辞令拒绝法,模糊界定“是”和“不是” 100
转移话题,巧妙堵住对方的嘴 104
难得糊涂,故作不知表达拒绝之意 108
拒绝前先给对方戴一顶高帽 111
用幽默的方式说“不”,表露拒绝之意却不尴尬 114
第六章 讲真话不讲假话,实话不代表直说
情商低的人说话才直白 118
不便明说的话,巧用弦外之音 122
实话实说不如实话巧说 126
说话多绕几个圈子,才能不碰钉子 130
说实话要把握分寸,呵护他人的颜面 134
当面斥责,不如巧妙暗示 137
直话不直说,玩笑中表达立场 140
第七章 提高说服力,有技巧地说服别人
把你的观点“包装”一下,变成对方的观点 144
动之以情,更容易劝服对方 147
适时刺激一下,对方就听你的 150
投其所好,迎合对方的心理需要 154
多用“建议”,而不用“命令” 158
学会“5W”技巧,让语言更有魅力 161
先说结果,再详述原因 164
第八章 幽默是的情商
不同的情景说不同的幽默话 168
懂幽默的人能让生气的人笑着“熄火” 172
会自黑的人,口才和人缘都不会太差 176
会说调侃段子,做一个有趣的人 180
用幽默的方式表达不满,对方更易接受 184
即兴秀幽默,避免自己下不来台 187
第九章 所谓聪明,就是会说让人开心的糊涂话
说话富有“弹性”,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192
遇物要加价,逢人要减岁 195
故意曲解对方的意思,助你巧避锋芒 199
适当地说糊涂话才是真聪明 201
第十章 批评未必刺耳,会沟通让你不得罪人
委婉的批评才悦耳 206
不要针锋相对地质问别人 209
在“苦药”上抹点糖,批评效果会更好 212
用提醒代替批评,让人主动认错 215
点到为止,批评要留有空间 219
批评的大忌要记牢 222
后记 高情商在沟通中的重要性 225
避实就虚:巧妙绕开令人尴尬的话题
掌握说话的技巧既可以让人左右逢源,又可以在陷入困境时化险为夷。当我们遇到比较难回答的问题时,重要的是利用一些策略,在不得罪人的前提下维护自己的利益。
在人与人交往的场合中,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其中不乏那些处处让你为难的刁钻刻薄之辈。此时,可以使用“装作不知道”的办法,绕开令人尴尬的话题。
乾隆时期,有一位能言善辩的大臣叫刘墉。都说“伴君如伴虎”,这话一点都不假,与乾隆皇帝的相处过程中,刘墉几次面临危机,却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巧妙化解了。
一次,乾隆皇帝和刘墉在承德避暑山庄度假,二人看到一尊弥勒佛像。乾隆皇帝突然指着弥勒佛像问刘墉道:“佛为什么对朕笑?”其实,乾隆皇帝当然知道弥勒佛笑口常开,见了任何人都会笑,之所以这样问刘墉,就是为了刁难他,给他难堪。
刘墉回答说:“皇上是文殊菩萨转世,也就是当今的活佛,佛见了佛当然要笑。”刘墉避实就虚,巧妙地绕开话题,不仅回答了乾隆皇帝的难题, 还趁此机会“拍了个马屁”。
没想到,乾隆皇帝又接着问:“那佛为什么也对你笑?”
既然已经说了“佛见了佛当然要笑”,如今弥勒佛见了刘墉也笑,岂不是说刘墉也是佛?如此一来,他就和乾隆皇帝平起平坐了,那可是大逆不道之罪。乾隆皇帝提出这么刁钻的问题,回答不好甚至有可能掉了脑袋。
刘墉又一次避实就虚地回答说:“佛对臣笑,是因为佛在笑臣成不了佛。”这一次,刘墉巧妙地绕开了“佛”这个主题,抓住“笑”做文章,把“笑”解释成嘲笑,既巧妙地回答了乾隆皇帝提出的问题,又不使自己落一个大逆不道的罪名。
正是利用了避实就虚的说话技巧,刘墉才得以化解乾隆皇帝出的难题, 摆脱尴尬的处境。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都难免遇到类似的刁难,不回答显得自己不够礼貌,直接回答又会触犯自己的利益或暴露自己的隐私,那么该怎么做呢?
你也可以尝试着使用避实就虚的说话技巧,遇到不好回答的问题时,就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躲开别人说话的锋芒,摆脱尴尬的局面。不过,避实就虚要注意一定的方式,关键的是躲闪避让的机智。虽然是在表演,但是要表现得自然一些。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