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8680712
中国气象先生宋英杰潜心十年诚意之作,
一本结合文化 大数据 气象科学的节气百科,
既传承古人时间智慧,更用现代的海量数据对节气做验证与解读。
秦大河、马未都、白岩松、梁冬、樊登、俞白眉
联袂推荐!
二十四节气,是我们内心记录生活律动的方式,
是历法之外的历法,是岁时生活的句读和标点。
《二十四节气志》是中国气象先生宋英杰潜心之作。凭借多年强大的专业积累和知识功底,他从气象大数据的角度,为我们解读二十四节气的文、理、古、今。读者不仅能看到传统节气知识,更能了解节气随时代的演变和发展。
几千年的节气文化,在今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熬过了冬天,却差点儿冻死在春天”?
大寒、小寒谁更寒?大暑、小暑谁更热?
50年来,中国人名的变化竟然跟天气息息相关?
为什么实际温度是30摄氏度,体感温度却超过40摄氏度?
冯骥才为何说“女人的孩提记忆散布在四季,男人的童年往事大多在夏天”?
时光律动,草木枯荣,《二十四节气志》,为你讲述节气文化在这个时代的“未完待续”。
二十四节气是“未完待续”的文化。我们的传承,不是只从古籍中寻章摘句,还要留下这个时代对她的独特贡献。使她,充盈着科学的雨露,洋溢着文化的馨香;使她,既在我们的居家日常,也是我们的诗和远方。
——宋英杰
目录
推荐序/马未都
序
言
立
春 四时之始
雨
水 甘雨时降
惊
蛰 阳和启蛰
春
分 青葱时光
清
明 正好时候三月春
谷
雨 雨生百谷
立
夏 万物并秀
小
满 正阳时节
芒
种 亦稼亦穑
夏
至 景风南来
小
暑 蒸炊时节
大
暑 大暑龌龊热
立
秋 凉风有信
处
暑 禾乃登
白
露 玉露生凉
秋
分 平分秋色
寒
露 秋中之秋
霜
降 杪秋时分
立
冬 过冬如修行
小
雪 气寒将雪
大
雪 似玉时节
冬
至 迎福践长
小
寒 冬将军
大
寒 寒气之逆极
附录一
二十四节气歌谣
附录二
以时序为秩的行事规则:《礼记•月令》
附录三
经典的物候历:《逸周书•时训解》
附录四
节气岁时在日本的流变
序言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之中时节、气候、物候的规律及变化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应用模式。以时节为经,以农桑与风土为纬,建构了中国人的生活韵律之美。
我们感知时节规律的轨迹,很可能是从“立竿见影”开始的。从日影的变化,洞察太阳的“步履”,然后应和它的节拍。我特别喜欢老舍先生在其散文《小病》中的一段话:
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
我们希望天气、气候是变而不猛的曲折,我们内心记录生活律动的方式,便是二十四节气。对于中国人而言,节气,几乎是历法之外的历法,是岁时生活的句读和标点。
孔子说:“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季节更迭,天气变化,草木枯荣,虫儿“坯户”又“启户”,鸟儿飞去又飞来,天可曾说过什么吗?天什么也没有说,一切似乎只是一种固化的往复。这,便是气候。但天气时常并不尊重气候,不按常理出牌。按照网友的话说,不是循环播放,而是随机播放。超出预期值和承载力,于是为患。
农耕社会,人们早已意识到,“风雨不节则饥”。中国人对于气候的理想,便是“风调雨顺”。无数祭祷,几多拜谢,无非是希望一切都能够顺候应时。就连给孩童的《声律启蒙》中,都有“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
我们现在几乎挂在嘴边的两个词,一是平常,二是时候。时候,可以理解为应时之候。就是该暖时暖,该冷时冷,该雨时雨,该晴时晴,在时间上遵循规律。平常,可以理解为平于往常。所谓常,便是一个定数,可视为气候平均值。雨量之多寡,天气之寒燠,一如往常。不要挑战极致,不要过于偏离气候平均值,在气象要素上遵循规律。
明代《帝京岁时纪胜》中评述道:
都门天时极正:三伏暑热,三九严寒,冷暖之宜,毫发不爽。盖为帝京得天地之正气也。
只要冷暖有常,便被视为“正气”。
我们自古看待气候的价值观,简而言之,便是一颗平常心,希望气候持守“平常”的愿望。所谓“守常”,即是我们对于气候的期许。
什么是好天气?只要不太晚、不太早,别太多、别太少,就是好天气。如果再温和一些,像董仲舒在其《雨雹对》中所言,那就更好了:
太平之世,五日一风,十日一雨。风不鸣条,开甲散萌而已;雨不破块,润叶津茎而已。
中国之节气,始于先秦,先有冬至(日南至)、夏至(日北至)以及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再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二至二分是“资深”的节气,也是等分季节的节气。只是后来以始冻和解冻为标志的立冬、立春,以南风起和凉风至为标志的立夏、立秋,逐渐问世并成为表征季节的节气。它们一并成为节气之中初的“八大金刚”。它们之所以早,或许是因为表象清晰,是易感、易查验的节气。
到西汉时期,节气的数目、称谓、次序已基本定型。在那个久远的年代,便以天文审度气象,以物候界定气候。按照物候的迁变,齐家治国,存养行止。
农桑国度,人们细致地揣摩着天地之性情,观察天之正气,地之愆伏,因之而稼穑;恭谨地礼天敬地,顺候应时,正所谓“跟着节气过日子”。
《尚书》中的一段话说得很达观:
雨以润物,以干物,暖以长物,寒以成物,风以动物。五者各以其时,所以为众验。
每一种天气气候现象有其机理和规律,也自有其益处所在。
《吕氏春秋》说得至为透彻:
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
人们早已懂得天气气候,可以为利,可能为害,关键是找寻规律,在避害的基础上,能够趋利。而季风气候,干湿冷暖的节奏鲜明,变率显著。基于气候的农时农事,需要精准地把握,敏锐地因应,所以作为以时为秩的二十四节气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并传续,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在甲骨文关于天气占卜的文字中,有叙、命、占、验四个环节:叙,介绍背景;命,提出问题;占,做出预测;验,检验结果。其中,验,能体现科学精神。在科学能力欠缺的时代,已见科学精神的萌芽。在诸子百家时代,人们便以哲学思辨、文学描述的方式记录和分析天气气候的表象与原由。
唐太宗时代的“气象台台长”李淳风在其《乙巳占》里便绘有占风图。
一级动叶,二级鸣条,三级摇枝,四级坠叶,五级折小枝,六级折大枝,七级折木,八级拔大树和根。这是世界上早的风力等级,比目前国际通行的蒲福风力法(Beaufort scale)早了1100多年。两种方式的差别在于,李淳风风力法是以“树木”划定风力,而蒲福风力法是以“数目”划定风力。一个借助物象,一个借助数据。
当然,我们的先人在观察和记载气象的过程中,至少存在三类难以与现代科学接轨的习惯。
,不量化。杜甫可以“黛色参天二千尺”,李白可以“飞流直下三千尺”,但气象记录应当秉持精确和量化的方式。气温多少度,气压多少百帕,降水多少毫米,我们未曾建立相应的概念或通行的标准。不仅“岁时记”之类的文字如此,“灾异志”之类的文字亦如此。“死伤无算”
“毁禾无数”,是古代灾情记录中“出镜率”的词组。
第二,不系统。以现代科学来看,天气气候的观测,不仅要定量,还要定点、定时。但古时正史中的气象记录,往往发生性的灾或小概率的“异”才进行记录,连续型变量就变成了离散型变量。研究天气表象背后的规律,便遗失了无数的原始依据。单说降水这一要素,汉代便要求“自立春,至立夏,尽立秋,郡国上雨泽”。但直到清雍正年间才有“所属境内无论远近,一有雨泽即行奏闻”的制度常态化。
为什么天气气候的记录不够系统和连贯呢?因为人们往往是将不合时令的寒暑旱涝视为帝王将相失政的“天戒”,所以只着力将各种灾异写入官修的史书之中,既为了占验吉凶,更为了警示君臣。
第三,不因果。我们往往不是由因到果,而是常用一种现象预兆另一种现象,没有以学科的方式触及气象的本质。并且以“天人感应”的思维,想象天象与人事之间的关联,穿凿附会地解读“祥瑞”、分析异常。
但以物候表征气候,本着“巢居者知风、穴居者知雨、草木知节令”的思维,“我”虽懵懂,但可以从生态中提取生物本能,以发散和跳跃的思维,善于在生物圈中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体现着一种借用和替代的大智慧。并且接地气的农人,以他们直观的识见,基于节气梳理出大量的气象谚语,用以预测天气,预估丰歉,使得节气文化之遗存变得更加丰厚。
应当说,在二十四节气基础上提炼出的七十二候物语,依然“未完待续”。因为它原本记录和浓缩的是两千年前中原地区各个时令的物候特征,后世并未进行精细的“本地化”,并且随着气候变化,物候的年代差异也非常显著。
20世纪70年代,“立夏到小满,种啥都不晚”的地区,进入21世纪前10年,已是“谷雨到立夏,种啥都不怕”。从前“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的谚语,现在的蚊子都不大遵守了。所以七十二候物语,无法作为各地、各年代皆适用的通例。
基于叶笃正院士提出的构想,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钱诚等学者进行了运算和分析。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节气“代言”的气候与物候都在悄然发生变化。所以,人们会感觉春天的节气在提前,秋天的节气在延后,夏季在扩张,冬季被压缩。每一个节气的气温都已“水涨船高”。
以平均气温–3.51℃作为“大寒天”的门槛,以23.59℃作为“大暑天”的门槛,1998—2007年与20世纪60年代进行对比:“大寒天”减少了56.8%,“大暑天”增加了81.4%,不到半个世纪,寒暑剧变。
如果以气温来审视节气,下方的曲线是1961—1970年的节气,上方的曲线是1998—2007年的节气,可见节气悄悄
“长胖”了。减缓气候变暖的趋势,便是为节气“减肥”。
以平均气温来衡量,提前趋势显著的三个节气是雨水、惊蛰、夏至,延后趋势显著的三个节气是大雪、秋分、寒露。以增温幅度而论,春季,冬季第二。“又是一年春来早”,已然成为新常态。
不过,我们传承和弘扬二十四节气,不正需要不断地丰富它,不断地完善它吗?让后人看到,我们这个时代并不是仅仅抄录了古人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词句。
对于节气,我们下意识地怀有“先贤崇拜”的情结。北宋科学家沈括曾评议道:“先圣王所遗,固不当议,然事固有古人所未至而俟后世者。”总有古人未曾穷尽的思维和认知吧?“时已谓之春矣,而犹行肃杀之政。”不能是仅仅拘泥于古时的历法,季节已被称为春天,而人们依然生活在万物萧条的时令之中。
天气虽然常常以纷繁的表象示人,但人们智慧地透过无数杂乱的情节归结某种规律性,即“天行有常”。这个天行之常往往也是脆弱的,并非总是简单地如约再现。于是,人们一方面要不断地萃取对于规律性更丰富的认知,即读懂属于自己的气候;另一方面,还要揣摩无常天气体现出的气候变率。然后,以各种假说的方式提炼出导致灾异的原因并择取适用的规避方式。
二十四节气以及由此衍生的各种智识和习俗(包括其中的正见与误读、大智慧与小妙用)乃是历史进程中天人和合理念的集大成者。渐渐地,它们化为与我们若即若离的潜意识,或许早已嵌入我们的基因之中,常在我们不自知的情况下,润泽着我们对于万千气象的体验。
我常常感慨古代的岁时典籍浩如烟海,在图书馆中常有时光苦短之感,难以饱读。所以,也只能不问“归期”,一本一本地啃,一点一点地悟。如胡适先生所言:“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品读古人关于节气的文字,品味今人以节气为时序的生活,对于我来说,就是诗和远方。
宋英杰
2016年岁末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之中时节、气候、物候的规律及变化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应用模式。以时节为经,以农桑与风土为纬,建构了中国人的生活韵律之美。
我们感知时节规律的轨迹,很可能是从“立竿见影”开始的。从日影的变化,洞察太阳的“步履”,然后应和它的节拍。我特别喜欢老舍先生在其散文《小病》中的一段话:
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
我们希望天气、气候是变而不猛的曲折,我们内心记录生活律动的方式,便是二十四节气。对于中国人而言,节气,几乎是历法之外的历法,是岁时生活的句读和标点。
孔子说:“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季节更迭,天气变化,草木枯荣,虫儿“坯户”又“启户”,鸟儿飞去又飞来,天可曾说过什么吗?天什么也没有说,一切似乎只是一种固化的往复。这,便是气候。但天气时常并不尊重气候,不按常理出牌。按照网友的话说,不是循环播放,而是随机播放。超出预期值和承载力,于是为患。
农耕社会,人们早已意识到,“风雨不节则饥”。中国人对于气候的理想,便是“风调雨顺”。无数祭祷,几多拜谢,无非是希望一切都能够顺候应时。就连给孩童的《声律启蒙》中,都有“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
我们现在几乎挂在嘴边的两个词,一是平常,二是时候。时候,可以理解为应时之候。就是该暖时暖,该冷时冷,该雨时雨,该晴时晴,在时间上遵循规律。平常,可以理解为平于往常。所谓常,便是一个定数,可视为气候平均值。雨量之多寡,天气之寒燠,一如往常。不要挑战极致,不要过于偏离气候平均值,在气象要素上遵循规律。
明代《帝京岁时纪胜》中评述道:
都门天时极正:三伏暑热,三九严寒,冷暖之宜,毫发不爽。盖为帝京得天地之正气也。
只要冷暖有常,便被视为“正气”。
我们自古看待气候的价值观,简而言之,便是一颗平常心,希望气候持守“平常”的愿望。所谓“守常”,即是我们对于气候的期许。
什么是好天气?只要不太晚、不太早,别太多、别太少,就是好天气。如果再温和一些,像董仲舒在其《雨雹对》中所言,那就更好了:
太平之世,五日一风,十日一雨。风不鸣条,开甲散萌而已;雨不破块,润叶津茎而已。
中国之节气,始于先秦,先有冬至(日南至)、夏至(日北至)以及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再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二至二分是“资深”的节气,也是等分季节的节气。只是后来以始冻和解冻为标志的立冬、立春,以南风起和凉风至为标志的立夏、立秋,逐渐问世并成为表征季节的节气。它们一并成为节气之中初的“八大金刚”。它们之所以早,或许是因为表象清晰,是易感、易查验的节气。
到西汉时期,节气的数目、称谓、次序已基本定型。在那个久远的年代,便以天文审度气象,以物候界定气候。按照物候的迁变,齐家治国,存养行止。
农桑国度,人们细致地揣摩着天地之性情,观察天之正气,地之愆伏,因之而稼穑;恭谨地礼天敬地,顺候应时,正所谓“跟着节气过日子”。
《尚书》中的一段话说得很达观:
雨以润物,以干物,暖以长物,寒以成物,风以动物。五者各以其时,所以为众验。
每一种天气气候现象有其机理和规律,也自有其益处所在。
《吕氏春秋》说得至为透彻:
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
人们早已懂得天气气候,可以为利,可能为害,关键是找寻规律,在避害的基础上,能够趋利。而季风气候,干湿冷暖的节奏鲜明,变率显著。基于气候的农时农事,需要精准地把握,敏锐地因应,所以作为以时为秩的二十四节气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并传续,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在甲骨文关于天气占卜的文字中,有叙、命、占、验四个环节:叙,介绍背景;命,提出问题;占,做出预测;验,检验结果。其中,验,能体现科学精神。在科学能力欠缺的时代,已见科学精神的萌芽。在诸子百家时代,人们便以哲学思辨、文学描述的方式记录和分析天气气候的表象与原由。
唐太宗时代的“气象台台长”李淳风在其《乙巳占》里便绘有占风图。
一级动叶,二级鸣条,三级摇枝,四级坠叶,五级折小枝,六级折大枝,七级折木,八级拔大树和根。这是世界上早的风力等级,比目前国际通行的蒲福风力法(Beaufort scale)早了1100多年。两种方式的差别在于,李淳风风力法是以“树木”划定风力,而蒲福风力法是以“数目”划定风力。一个借助物象,一个借助数据。
当然,我们的先人在观察和记载气象的过程中,至少存在三类难以与现代科学接轨的习惯。
,不量化。杜甫可以“黛色参天二千尺”,李白可以“飞流直下三千尺”,但气象记录应当秉持精确和量化的方式。气温多少度,气压多少百帕,降水多少毫米,我们未曾建立相应的概念或通行的标准。不仅“岁时记”之类的文字如此,“灾异志”之类的文字亦如此。“死伤无算”
“毁禾无数”,是古代灾情记录中“出镜率”的词组。
第二,不系统。以现代科学来看,天气气候的观测,不仅要定量,还要定点、定时。但古时正史中的气象记录,往往发生性的灾或小概率的“异”才进行记录,连续型变量就变成了离散型变量。研究天气表象背后的规律,便遗失了无数的原始依据。单说降水这一要素,汉代便要求“自立春,至立夏,尽立秋,郡国上雨泽”。但直到清雍正年间才有“所属境内无论远近,一有雨泽即行奏闻”的制度常态化。
为什么天气气候的记录不够系统和连贯呢?因为人们往往是将不合时令的寒暑旱涝视为帝王将相失政的“天戒”,所以只着力将各种灾异写入官修的史书之中,既为了占验吉凶,更为了警示君臣。
第三,不因果。我们往往不是由因到果,而是常用一种现象预兆另一种现象,没有以学科的方式触及气象的本质。并且以“天人感应”的思维,想象天象与人事之间的关联,穿凿附会地解读“祥瑞”、分析异常。
但以物候表征气候,本着“巢居者知风、穴居者知雨、草木知节令”的思维,“我”虽懵懂,但可以从生态中提取生物本能,以发散和跳跃的思维,善于在生物圈中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体现着一种借用和替代的大智慧。并且接地气的农人,以他们直观的识见,基于节气梳理出大量的气象谚语,用以预测天气,预估丰歉,使得节气文化之遗存变得更加丰厚。
应当说,在二十四节气基础上提炼出的七十二候物语,依然“未完待续”。因为它原本记录和浓缩的是两千年前中原地区各个时令的物候特征,后世并未进行精细的“本地化”,并且随着气候变化,物候的年代差异也非常显著。
20世纪70年代,“立夏到小满,种啥都不晚”的地区,进入21世纪前10年,已是“谷雨到立夏,种啥都不怕”。从前“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的谚语,现在的蚊子都不大遵守了。所以七十二候物语,无法作为各地、各年代皆适用的通例。
基于叶笃正院士提出的构想,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钱诚等学者进行了运算和分析。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节气“代言”的气候与物候都在悄然发生变化。所以,人们会感觉春天的节气在提前,秋天的节气在延后,夏季在扩张,冬季被压缩。每一个节气的气温都已“水涨船高”。
以平均气温–3.51℃作为“大寒天”的门槛,以23.59℃作为“大暑天”的门槛,1998—2007年与20世纪60年代进行对比:“大寒天”减少了56.8%,“大暑天”增加了81.4%,不到半个世纪,寒暑剧变。
如果以气温来审视节气,下方的曲线是1961—1970年的节气,上方的曲线是1998—2007年的节气,可见节气悄悄
“长胖”了。减缓气候变暖的趋势,便是为节气“减肥”。
以平均气温来衡量,提前趋势显著的三个节气是雨水、惊蛰、夏至,延后趋势显著的三个节气是大雪、秋分、寒露。以增温幅度而论,春季,冬季第二。“又是一年春来早”,已然成为新常态。
不过,我们传承和弘扬二十四节气,不正需要不断地丰富它,不断地完善它吗?让后人看到,我们这个时代并不是仅仅抄录了古人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词句。
对于节气,我们下意识地怀有“先贤崇拜”的情结。北宋科学家沈括曾评议道:“先圣王所遗,固不当议,然事固有古人所未至而俟后世者。”总有古人未曾穷尽的思维和认知吧?“时已谓之春矣,而犹行肃杀之政。”不能是仅仅拘泥于古时的历法,季节已被称为春天,而人们依然生活在万物萧条的时令之中。
天气虽然常常以纷繁的表象示人,但人们智慧地透过无数杂乱的情节归结某种规律性,即“天行有常”。这个天行之常往往也是脆弱的,并非总是简单地如约再现。于是,人们一方面要不断地萃取对于规律性更丰富的认知,即读懂属于自己的气候;另一方面,还要揣摩无常天气体现出的气候变率。然后,以各种假说的方式提炼出导致灾异的原因并择取适用的规避方式。
二十四节气以及由此衍生的各种智识和习俗(包括其中的正见与误读、大智慧与小妙用)乃是历史进程中天人和合理念的集大成者。渐渐地,它们化为与我们若即若离的潜意识,或许早已嵌入我们的基因之中,常在我们不自知的情况下,润泽着我们对于万千气象的体验。
我常常感慨古代的岁时典籍浩如烟海,在图书馆中常有时光苦短之感,难以饱读。所以,也只能不问“归期”,一本一本地啃,一点一点地悟。如胡适先生所言:“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品读古人关于节气的文字,品味今人以节气为时序的生活,对于我来说,就是诗和远方。
宋英杰
2016年岁末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个性的科学和文化遗产,英杰的作品积数十年从事气象工作的成就和个人体验,知识性强,是一本值得品读的好书!
——秦大河,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宋英杰先生为气象专家,集多年专业经验写出《二十四节气志》,笔触细腻,抽丝剥茧,环环相扣,其资料之翔实,图文之美茂,让读者尽享阅读之乐。相信读者在了解二十四节气之余,还能得到许多额外收获。其实,让我感动的并不是他笔下的知识,而是他畏天悯人的学者情怀。
——马未都,文化学者,观复博物馆创始人
宋老师是我特别敬佩的知识分子。他对气象的热爱和理解是融入血液的。他对二十四节气的解读结合了科学与文化,让人开眼界,长知识!
——樊登,樊登读书会创始人
秋分
平分秋色
秋气堪悲未必然,
轻寒正是可人天。
每年9月23日前后,是秋分,到了昼夜平分之时。现今,北半球很多国家依然是“一刀切”地以昼夜平分日(相当于春分和秋分)作为春季和秋季的起始日。诗云:“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在诗人眼中,似乎是中秋满月将秋色平分。实际上,真正平分秋色的是秋分,“昼夜均而寒暑平”。
一位旅居欧洲多年的朋友对我说:“每年到夏至那一天,我心里就会咯噔一下,因为白昼由盛而衰了。到秋分的那一天,心里又会咯噔一下,因为开始昼短夜长了。”一个微妙的时间节点,往往带给人们别样的心念。
对于气温,我的感触是:初秋,升降随意;中秋,反弹无力;深秋,保持不易。初秋的气温像减肥,刚刚降了又反弹。中秋的气温像大盘,降下容易升上难。深秋的气温像工资,没降就算涨了钱。
夏、秋、冬的博弈转折
秋分时季节版图上,秋坐拥约620万平方公里的势力范围,并意欲接管夏的江北地盘。
就在秋与夏在长江沿线胶着之时,冬已从青藏高原大本营悄然出山,并借助“外援”,在天山和大兴安岭将秋击溃,赢得两片“飞地”。冬的领地迅速扩至约188万平方公里。此时,夏的疆土只剩下约152万平方公里,仅为盛夏时代的1/4,在夏、秋、冬的“三足鼎立”中位居末席。由于有副热带高压这个“外部势力”的资助,并有气候变暖的“国际形势”,此时,夏之阵地易守难攻。
秋分,恰是夏、秋、冬“三国”博弈格局的转折点。
季节版图上的焦点:秋分前,主要是夏、秋间的纠纷,秋蚕食夏的领土;秋分后,主要是秋、冬间的争端,冬鲸吞秋的属地。
秋分时节,夏、秋的气候分界线已至长江沿线。此后,秋在南线攻掠的余地已然有限,在北线将遭遇冬的加速入侵。所以,秋分时节,是秋之疆域短暂的全盛时期。
木犀热
农历八月,雅称桂月,秋分恰是桂香时节。
秋分时节,南方往往依然暑热未消,还难以把每只秋老虎都关进笼子里。旧时,人们把这时的闷热天气,称为“木犀蒸”,闷热都被说得如此文雅。
范成大《吴郡志》记载:“桂,本岭南木,吴地不常有之,唐时始有植者。浙人呼岩桂曰木犀,以木之纹理如犀也。有早晚两种。在秋分节开者,曰早桂。在寒露节开者,曰晚桂。将花之时,必有数日鏖热如溽暑,谓之木犀热。言蒸郁而始花也。自是金风催蕊,玉露零香。”
以前在北京,我对于“木犀蒸”自是没有切身的感触,因为秋分时节,北京早已秋凉如水。
2015年,秋分日我赶巧到湖南出差,恰好邂逅金桂。其时天气依然闷热,爱出汗的我还随身携带着暑期出差的“标配”:毛巾。两天之后,临走时,天气迥异。一场风雨之后,木犀蒸已然变成了木犀凉,真的是金风催蕊、玉露零香。于是我以此发了一条微博:“迎候你时,一树芬芳;送别你时,满庭花雨。”催蕊零香的凉爽,却让人顿生一丝小伤感。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天气预报》背景音乐《渔舟唱晚》的音乐情境,正是出自云销雨霁的秋分时节。
秋季来临,很多地区的降水量锐减。以北京为例,与8月相比,北京9月的降水量会减少72%,10月减少86%。
记得唐代李贺有一句诗:“少年心事当拿云。”少年心性豪放,会有摘下云朵的想法。但仔细想来,“拿云”应该是与节气有关的技术活。卷云太远,纤细又轻薄,摘云仿佛只扯下了几片羽毛,没有摘云的仪式感和获得感。层云低垂着、铺展着,灰蒙蒙的,感觉脏兮兮的,有点像黑心棉,估计有精神洁癖的少年不屑去摘。“乌头风、白头雨”的积雨云,像恐怖片似的,少年就别摘了,电闪雷鸣的,多危险啊。春季风太大,流云不容易摘。冬季天太冷,摘到的可能是一手“雪糕”。还是摘秋天“白云满地无人扫”的淡积云吧,高洁、雅致。而且秋分“雷始收声”,雷公、电母一般也不会搅局。
秋分的云
“秋天来得早,云彩质量好;赶紧摘几朵,回家做棉袄。”
俗话说:“二八月,看巧云。”
夏季,要么是“自我拔高”的积雨云,黑云翻墨、惊雷震天、白雨跳珠;要么是“平铺直叙”的层(积)云,沉沉地密布着,整个天空都不会显示,雨下得拖泥带水。避之不及,怎会有看云的心情?!
到了秋季,水汽蒸发减少,而气压梯度加大,大气的通透性和洁净度提高,流动性增强。总云量减少,其中高云的比例增加。由厚重改为轻灵,高天上流云。此时的云,宜人而不扰人,如丝如缕,淡薄、高远,纤云弄巧,更具动感和色彩,更可谓
“云彩”。且“鸿雁二月北上,八月南下”,所以古时,二八月,看的是流云、飞鸿的时令之美。
“二八月,乱穿衣”,乱穿衣的时节看巧云。
气象谚语说:“秋分白云多,处处好田禾。”“处处好田禾”好理解,秋分正是“天下大熟”之时。那么,秋分是否真的白云多呢?我选取了几个代表性城市,先看看北京、南京各个时节的云量。
与大暑时相比,北京秋分时节的总云量减少了44%,低云量更是减少了65%。秋分时节,至少在整个秋季是“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的那种中高云在总云量中占比的时候。由夏到秋,阴沉到非黑即灰的低云,在秋分时确实是少的。白云的比例提高了,但总量还是略显紧俏。
与大暑时相比,南京秋分时节的总云量只减少了5%,但低云量减少19%。总云量几乎还那么多,减少的是低云。北京是白白净净的中高云在总云量中占比增加,白云还多少有些“供不应求”。如果说北京的“秋分白云多”还有点牵强,那么南京可以是这则谚语中天气的“颜值担当”。
再看看成都和广州。
成都是一座“多云”的城市,且秋雨缠绵。即使秋分时节,云也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与大暑时相比,成都的总云量反而增加了20%,不过低云量减少了9%。白云确实多了,只是太多了。蓝天被抢戏,几乎沦为配角。如果以供求关系来制定白云的价格,那么成都秋分时的白云,真的是物美价廉。
即使到了秋分时节,广州也不敢说是残暑已消,因为一般要到霜降时节才能步入秋季,所以云依然体现着夏天的容颜。与大暑时相比,广州在秋分时节的总云量减少8%,但低云量并未减少,所以“秋分白云多”之说并不适合广州。广州要到小雪节气,低云才会降至少。显然,只是简单的一句“秋分白云多”,并不能放之各地而皆准。
几年前,我在江西三清山记下这样一副对联:“殿开白昼风来扫,门到黄昏云自封。”白天,阳光辐射,对流增强,风力加大,所以风扫殿;傍晚辐射降温,水汽凝结,云量增多,于是云封门。我之所以喜欢这副对联,就是因为它既科学,又文学。如果没有科学原理的支撑或者对于环境现象细腻的观察,所谓文采,也是难以圆融的。换一个角度,如果科学尤其是科普的文字能够有文学的加持,在人们的眼中,科学或许会更亲切、更优美。
古人对于秋分物候的描述是:雷始收声,蛰虫坯户,水始涸。
从春分时节的“雷乃发声”,到秋分时节的“雷始收声”,历时半年的“雷人”季节就此终结。
古人认为,行云布雨的龙“春分登天,秋分潜渊”,于是云和雨在秋分时节迅速减少。
立春时节“蛰虫始振”,尚未春暖便蠢蠢欲动。秋分时节“蛰虫坯户”,尚未秋寒便封塞巢穴,它们对于时令的预见力可谓天赋。
秋天,给人一种高峻邈远的感觉,能见度提高,通透、明净、干爽。秋毫可以明察,秋水能够望穿,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所谓秋高气爽,因为温度降了,于是气爽;因为云量少了,于是秋高。尤其是低云量的锐减,使得即使有云,也大多是灵动的白云,高洁淡远而不沉闷压抑。所以才有“短如春梦,薄如秋云”的说法。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
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如秋云。
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
按照古人的说法,此时“西方有白云起如群羊为正气,主大有年(年,谷熟也)”。
《诗经》有云:“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天上朵朵白云飘舞,甘露惠及草木。
农事繁忙的秋分时节
我小时候背诵的节气歌谣中有这样一句:“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秋分依然是农事繁忙的时节:“秋分收稻,寒露收草”,“秋分不割,霜打风磨”,“秋分时节两头忙,又种麦子又打场”。
当然,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节奏,忙活着不同的作物。即使在华北平原,从北至南,便有“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和“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的差异。再往南,便是:“秋分放大田,寒露一扫光”,“秋分种山岭,寒露种平川”,“寒露早、立冬迟,霜降种麦正当时”。
顺应时令的播种,对于麦子的品质特别重要。先时者(种得太早),可能脆弱多病甚至不能成活。后时者(种得过晚),可能“薄色而美芒”,只有麦芒长得漂亮,成为徒有“颜值”的麦子。
得时之麦:“秱长而茎黑,二七以为行……食之致香以息,使之肌泽而有力。”适时播种的麦子,梗长穗色深,麦粒二七成行,壳薄、粒红、籽重,吃这样的面,口感和营养俱佳,使人红润而壮实。甚至有“四时之气不正,正五谷而已矣”这样的说法,意思是:气候纵然异常,但只要所吃的是得时生长的五谷即可。“是故得时之稼,其嗅香,其味甘,其气章。百日食之,耳目聪明,心意睿智……身无苛殃”,似乎我们能否健康聪慧,与五谷是否应时有很大的关联。
2015年临近秋分,我远足郊外,梨刚刚罢园,山里满树的枣子、满地的栗子。俗话说:“旱枣涝梨。”这一年雨水不算多,果农说:“梨倒是水灵,栗子长得很小气。本指望枣子长得瓷实些,但架不住虫子霍霍(破坏)啊!”
秋分时节,人们还是盼望雨水的滋润:“秋分不宜晴,微雨好年景。秋分有雨来年丰。秋分半晴又半阴,来年米价不相因(米不贵)。”
明代冯应京《月令广义》中这样评述:“(稻)将秀得雨,则堂肚大、谷穗长;秀实后得雨,则米粒圆、收数足。”正所谓:“麦秀风摇,稻秀雨浇。”
完全靠天吃饭的时代,什么是好天气?能予我温饱的天气便是好天气,这是质朴而直白的天气价值观。人们无暇顾及什么AQI(空气质量指数)、什么舒适度,就更别说什么洗车指数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1963年某乡村广播站大喇叭发布的天气预报稿,预报寒潮将至,首先提醒村民的是赶紧到猪圈里铺干草,可千万别把小猪和母猪冻坏了。人们面对天气,似乎首先想到的是作物和动物,而非人物。因为正是它们,才能带给人们生存的安全感。
除了天气,古人认为秋分、秋社的日期次序也与丰歉相关:“以秋分在社前,主年丰;秋分在社后,主岁歉。”谚云:“分后社,白米遍天下;社后分,白米像锦墩。”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载谚云:“秋分在社前,斗米换斗钱;秋分在社后,斗米换斗豆。”《淮南子》曰:“秋分蔈定而禾熟。”收成多寡,年景好坏,不再是悬念,在秋分时节基本有了定论。
为了收成,人们以发散而跳跃的思维,找寻着各种可能的关联,使对于年景的占卜更像一门玄学。虽然现在也有关于作物产量的预报,但是预报模式与古法并无交集。
秋风秋雨
农历八月的雨,被称为“豆花雨”,“里俗以八月雨为豆花雨”。农历八月雨后一层秋凉,花事稀落,而豆花独开,“一城秋雨豆花凉”。
农历八月的风,被称为“裂叶风”,秋风吹到树叶上,伤裂叶片,故名,亦称“猎叶之风”。古人说:“挠万物者,莫疾乎风。”秋风呼号,落木萧萧。撼动万物者,没有什么比风更强悍的了!这是季风气候之中,人们深刻的领悟。
猎猎西风,古时又被称为“阊阖风”,阊乃倡,阖乃合,秋风提示着人们需要开始倡导闭藏了。“金风渐起,嘶柳鸣旌,家家整缉秋衣,砧杵之声远近相接。教场演武开操,觱篥鸣于城角。更有檐前铁马,砌下寒蛩,晨起市潮,声达户牖。此城阙之秋声也。”可见,所谓的秋声,既包括自然的秋声,也包括人文的秋声。人文的秋声,更具有时代的独特印记。
对于南方而言,往往是“热至秋分,冷至春分”。北方一些地区在秋分时节已见初霜,“秋分前后有风霜”,“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所以“秋分送霜,催衣添装”。
云由浓到淡,草木由密到疏,少了繁花缛叶。“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天与地,都在做着减法,都开始变得简约和静谧。
季风气候,季节更迭往往是从盛行风的变化开始的。风,应约而来。
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风泛须眉并骨寒。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先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冷气团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每次冷暖交锋几乎都伴随着暖气团的溃败和冷气团的“反客为主”,所以“一场秋雨一场寒”。但在西部一些地区,暖湿气团尚未退却,而干冷气流要么从高原北侧东移,要么从东部向西倒灌,冷暖空气时常形成“乱战”,导致阴雨连绵,所谓“华西秋雨”。
巴山夜雨涨秋池。
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
1933年,黄宾虹先生在游历青城山之时邂逅秋雨,据说当时路人皆夺路避雨,只有他挑得一块岩石坐雨观景,等回到旅舍“蒙被酣眠打腹稿”。对于此事,他写道:“青城大雨滂沱,坐山中移时,千条飞泉,令恍悟。若雨淋墙头,干而润,润而见骨。墨不碍色,色不碍墨。”
他以近70岁的高龄,一任冷雨湿身,揣摩画意,于是以花青融入淡墨描绘雨雾水气,为“华西秋雨”提供了传神的视觉注释。正是:“泼墨山前远近峰,米家难点万千重。青城坐雨乾坤大,入蜀方知画意浓。”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
新寒中酒敲窗雨,残香细袅秋情绪。
梦也不分明,远山云乱横。
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凭画槛,雨洗秋浓人淡。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风刀霜剑,冷气团的一轮轮攻势,使寒意渐增。
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风卷怒涛。
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
金秋严肃气,凛然不可容。
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当然,深秋时节,雾霾也会渐渐增多。“浓雾知秋晨气润,薄云遮日午阴凉”,但古时候往往是清新、单纯的雾气,现代的雾已很难那般清新、单纯了。
秋天,作为一个过渡季节,远比夏或冬短暂,却是诗词歌赋的丰产季节,一如作物。秋兴秋悲,乡愁心事,家国情怀,我喜欢那一句:“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疏朗时节,快意秋分。
秋分
平分秋色
秋气堪悲未必然,
轻寒正是可人天。
每年9月23日前后,是秋分,到了昼夜平分之时。现今,北半球很多国家依然是“一刀切”地以昼夜平分日(相当于春分和秋分)作为春季和秋季的起始日。诗云:“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在诗人眼中,似乎是中秋满月将秋色平分。实际上,真正平分秋色的是秋分,“昼夜均而寒暑平”。
一位旅居欧洲多年的朋友对我说:“每年到夏至那一天,我心里就会咯噔一下,因为白昼由盛而衰了。到秋分的那一天,心里又会咯噔一下,因为开始昼短夜长了。”一个微妙的时间节点,往往带给人们别样的心念。
对于气温,我的感触是:初秋,升降随意;中秋,反弹无力;深秋,保持不易。初秋的气温像减肥,刚刚降了又反弹。中秋的气温像大盘,降下容易升上难。深秋的气温像工资,没降就算涨了钱。
夏、秋、冬的博弈转折
秋分时季节版图上,秋坐拥约620万平方公里的势力范围,并意欲接管夏的江北地盘。
就在秋与夏在长江沿线胶着之时,冬已从青藏高原大本营悄然出山,并借助“外援”,在天山和大兴安岭将秋击溃,赢得两片“飞地”。冬的领地迅速扩至约188万平方公里。此时,夏的疆土只剩下约152万平方公里,仅为盛夏时代的1/4,在夏、秋、冬的“三足鼎立”中位居末席。由于有副热带高压这个“外部势力”的资助,并有气候变暖的“国际形势”,此时,夏之阵地易守难攻。
秋分,恰是夏、秋、冬“三国”博弈格局的转折点。
季节版图上的焦点:秋分前,主要是夏、秋间的纠纷,秋蚕食夏的领土;秋分后,主要是秋、冬间的争端,冬鲸吞秋的属地。
秋分时节,夏、秋的气候分界线已至长江沿线。此后,秋在南线攻掠的余地已然有限,在北线将遭遇冬的加速入侵。所以,秋分时节,是秋之疆域短暂的全盛时期。
木犀热
农历八月,雅称桂月,秋分恰是桂香时节。
秋分时节,南方往往依然暑热未消,还难以把每只秋老虎都关进笼子里。旧时,人们把这时的闷热天气,称为“木犀蒸”,闷热都被说得如此文雅。
范成大《吴郡志》记载:“桂,本岭南木,吴地不常有之,唐时始有植者。浙人呼岩桂曰木犀,以木之纹理如犀也。有早晚两种。在秋分节开者,曰早桂。在寒露节开者,曰晚桂。将花之时,必有数日鏖热如溽暑,谓之木犀热。言蒸郁而始花也。自是金风催蕊,玉露零香。”
以前在北京,我对于“木犀蒸”自是没有切身的感触,因为秋分时节,北京早已秋凉如水。
2015年,秋分日我赶巧到湖南出差,恰好邂逅金桂。其时天气依然闷热,爱出汗的我还随身携带着暑期出差的“标配”:毛巾。两天之后,临走时,天气迥异。一场风雨之后,木犀蒸已然变成了木犀凉,真的是金风催蕊、玉露零香。于是我以此发了一条微博:“迎候你时,一树芬芳;送别你时,满庭花雨。”催蕊零香的凉爽,却让人顿生一丝小伤感。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天气预报》背景音乐《渔舟唱晚》的音乐情境,正是出自云销雨霁的秋分时节。
秋季来临,很多地区的降水量锐减。以北京为例,与8月相比,北京9月的降水量会减少72%,10月减少86%。
记得唐代李贺有一句诗:“少年心事当拿云。”少年心性豪放,会有摘下云朵的想法。但仔细想来,“拿云”应该是与节气有关的技术活。卷云太远,纤细又轻薄,摘云仿佛只扯下了几片羽毛,没有摘云的仪式感和获得感。层云低垂着、铺展着,灰蒙蒙的,感觉脏兮兮的,有点像黑心棉,估计有精神洁癖的少年不屑去摘。“乌头风、白头雨”的积雨云,像恐怖片似的,少年就别摘了,电闪雷鸣的,多危险啊。春季风太大,流云不容易摘。冬季天太冷,摘到的可能是一手“雪糕”。还是摘秋天“白云满地无人扫”的淡积云吧,高洁、雅致。而且秋分“雷始收声”,雷公、电母一般也不会搅局。
秋分的云
“秋天来得早,云彩质量好;赶紧摘几朵,回家做棉袄。”
俗话说:“二八月,看巧云。”
夏季,要么是“自我拔高”的积雨云,黑云翻墨、惊雷震天、白雨跳珠;要么是“平铺直叙”的层(积)云,沉沉地密布着,整个天空都不会显示,雨下得拖泥带水。避之不及,怎会有看云的心情?!
到了秋季,水汽蒸发减少,而气压梯度加大,大气的通透性和洁净度提高,流动性增强。总云量减少,其中高云的比例增加。由厚重改为轻灵,高天上流云。此时的云,宜人而不扰人,如丝如缕,淡薄、高远,纤云弄巧,更具动感和色彩,更可谓
“云彩”。且“鸿雁二月北上,八月南下”,所以古时,二八月,看的是流云、飞鸿的时令之美。
“二八月,乱穿衣”,乱穿衣的时节看巧云。
气象谚语说:“秋分白云多,处处好田禾。”“处处好田禾”好理解,秋分正是“天下大熟”之时。那么,秋分是否真的白云多呢?我选取了几个代表性城市,先看看北京、南京各个时节的云量。
与大暑时相比,北京秋分时节的总云量减少了44%,低云量更是减少了65%。秋分时节,至少在整个秋季是“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的那种中高云在总云量中占比的时候。由夏到秋,阴沉到非黑即灰的低云,在秋分时确实是少的。白云的比例提高了,但总量还是略显紧俏。
与大暑时相比,南京秋分时节的总云量只减少了5%,但低云量减少19%。总云量几乎还那么多,减少的是低云。北京是白白净净的中高云在总云量中占比增加,白云还多少有些“供不应求”。如果说北京的“秋分白云多”还有点牵强,那么南京可以是这则谚语中天气的“颜值担当”。
再看看成都和广州。
成都是一座“多云”的城市,且秋雨缠绵。即使秋分时节,云也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与大暑时相比,成都的总云量反而增加了20%,不过低云量减少了9%。白云确实多了,只是太多了。蓝天被抢戏,几乎沦为配角。如果以供求关系来制定白云的价格,那么成都秋分时的白云,真的是物美价廉。
即使到了秋分时节,广州也不敢说是残暑已消,因为一般要到霜降时节才能步入秋季,所以云依然体现着夏天的容颜。与大暑时相比,广州在秋分时节的总云量减少8%,但低云量并未减少,所以“秋分白云多”之说并不适合广州。广州要到小雪节气,低云才会降至少。显然,只是简单的一句“秋分白云多”,并不能放之各地而皆准。
几年前,我在江西三清山记下这样一副对联:“殿开白昼风来扫,门到黄昏云自封。”白天,阳光辐射,对流增强,风力加大,所以风扫殿;傍晚辐射降温,水汽凝结,云量增多,于是云封门。我之所以喜欢这副对联,就是因为它既科学,又文学。如果没有科学原理的支撑或者对于环境现象细腻的观察,所谓文采,也是难以圆融的。换一个角度,如果科学尤其是科普的文字能够有文学的加持,在人们的眼中,科学或许会更亲切、更优美。
古人对于秋分物候的描述是:雷始收声,蛰虫坯户,水始涸。
从春分时节的“雷乃发声”,到秋分时节的“雷始收声”,历时半年的“雷人”季节就此终结。
古人认为,行云布雨的龙“春分登天,秋分潜渊”,于是云和雨在秋分时节迅速减少。
立春时节“蛰虫始振”,尚未春暖便蠢蠢欲动。秋分时节“蛰虫坯户”,尚未秋寒便封塞巢穴,它们对于时令的预见力可谓天赋。
秋天,给人一种高峻邈远的感觉,能见度提高,通透、明净、干爽。秋毫可以明察,秋水能够望穿,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所谓秋高气爽,因为温度降了,于是气爽;因为云量少了,于是秋高。尤其是低云量的锐减,使得即使有云,也大多是灵动的白云,高洁淡远而不沉闷压抑。所以才有“短如春梦,薄如秋云”的说法。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
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如秋云。
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
按照古人的说法,此时“西方有白云起如群羊为正气,主大有年(年,谷熟也)”。
《诗经》有云:“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天上朵朵白云飘舞,甘露惠及草木。
农事繁忙的秋分时节
我小时候背诵的节气歌谣中有这样一句:“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秋分依然是农事繁忙的时节:“秋分收稻,寒露收草”,“秋分不割,霜打风磨”,“秋分时节两头忙,又种麦子又打场”。
当然,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节奏,忙活着不同的作物。即使在华北平原,从北至南,便有“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和“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的差异。再往南,便是:“秋分放大田,寒露一扫光”,“秋分种山岭,寒露种平川”,“寒露早、立冬迟,霜降种麦正当时”。
顺应时令的播种,对于麦子的品质特别重要。先时者(种得太早),可能脆弱多病甚至不能成活。后时者(种得过晚),可能“薄色而美芒”,只有麦芒长得漂亮,成为徒有“颜值”的麦子。
得时之麦:“秱长而茎黑,二七以为行……食之致香以息,使之肌泽而有力。”适时播种的麦子,梗长穗色深,麦粒二七成行,壳薄、粒红、籽重,吃这样的面,口感和营养俱佳,使人红润而壮实。甚至有“四时之气不正,正五谷而已矣”这样的说法,意思是:气候纵然异常,但只要所吃的是得时生长的五谷即可。“是故得时之稼,其嗅香,其味甘,其气章。百日食之,耳目聪明,心意睿智……身无苛殃”,似乎我们能否健康聪慧,与五谷是否应时有很大的关联。
2015年临近秋分,我远足郊外,梨刚刚罢园,山里满树的枣子、满地的栗子。俗话说:“旱枣涝梨。”这一年雨水不算多,果农说:“梨倒是水灵,栗子长得很小气。本指望枣子长得瓷实些,但架不住虫子霍霍(破坏)啊!”
秋分时节,人们还是盼望雨水的滋润:“秋分不宜晴,微雨好年景。秋分有雨来年丰。秋分半晴又半阴,来年米价不相因(米不贵)。”
明代冯应京《月令广义》中这样评述:“(稻)将秀得雨,则堂肚大、谷穗长;秀实后得雨,则米粒圆、收数足。”正所谓:“麦秀风摇,稻秀雨浇。”
完全靠天吃饭的时代,什么是好天气?能予我温饱的天气便是好天气,这是质朴而直白的天气价值观。人们无暇顾及什么AQI(空气质量指数)、什么舒适度,就更别说什么洗车指数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1963年某乡村广播站大喇叭发布的天气预报稿,预报寒潮将至,首先提醒村民的是赶紧到猪圈里铺干草,可千万别把小猪和母猪冻坏了。人们面对天气,似乎首先想到的是作物和动物,而非人物。因为正是它们,才能带给人们生存的安全感。
除了天气,古人认为秋分、秋社的日期次序也与丰歉相关:“以秋分在社前,主年丰;秋分在社后,主岁歉。”谚云:“分后社,白米遍天下;社后分,白米像锦墩。”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载谚云:“秋分在社前,斗米换斗钱;秋分在社后,斗米换斗豆。”《淮南子》曰:“秋分蔈定而禾熟。”收成多寡,年景好坏,不再是悬念,在秋分时节基本有了定论。
为了收成,人们以发散而跳跃的思维,找寻着各种可能的关联,使对于年景的占卜更像一门玄学。虽然现在也有关于作物产量的预报,但是预报模式与古法并无交集。
秋风秋雨
农历八月的雨,被称为“豆花雨”,“里俗以八月雨为豆花雨”。农历八月雨后一层秋凉,花事稀落,而豆花独开,“一城秋雨豆花凉”。
农历八月的风,被称为“裂叶风”,秋风吹到树叶上,伤裂叶片,故名,亦称“猎叶之风”。古人说:“挠万物者,莫疾乎风。”秋风呼号,落木萧萧。撼动万物者,没有什么比风更强悍的了!这是季风气候之中,人们深刻的领悟。
猎猎西风,古时又被称为“阊阖风”,阊乃倡,阖乃合,秋风提示着人们需要开始倡导闭藏了。“金风渐起,嘶柳鸣旌,家家整缉秋衣,砧杵之声远近相接。教场演武开操,觱篥鸣于城角。更有檐前铁马,砌下寒蛩,晨起市潮,声达户牖。此城阙之秋声也。”可见,所谓的秋声,既包括自然的秋声,也包括人文的秋声。人文的秋声,更具有时代的独特印记。
对于南方而言,往往是“热至秋分,冷至春分”。北方一些地区在秋分时节已见初霜,“秋分前后有风霜”,“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所以“秋分送霜,催衣添装”。
云由浓到淡,草木由密到疏,少了繁花缛叶。“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天与地,都在做着减法,都开始变得简约和静谧。
季风气候,季节更迭往往是从盛行风的变化开始的。风,应约而来。
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风泛须眉并骨寒。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先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冷气团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每次冷暖交锋几乎都伴随着暖气团的溃败和冷气团的“反客为主”,所以“一场秋雨一场寒”。但在西部一些地区,暖湿气团尚未退却,而干冷气流要么从高原北侧东移,要么从东部向西倒灌,冷暖空气时常形成“乱战”,导致阴雨连绵,所谓“华西秋雨”。
巴山夜雨涨秋池。
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
1933年,黄宾虹先生在游历青城山之时邂逅秋雨,据说当时路人皆夺路避雨,只有他挑得一块岩石坐雨观景,等回到旅舍“蒙被酣眠打腹稿”。对于此事,他写道:“青城大雨滂沱,坐山中移时,千条飞泉,令恍悟。若雨淋墙头,干而润,润而见骨。墨不碍色,色不碍墨。”
他以近70岁的高龄,一任冷雨湿身,揣摩画意,于是以花青融入淡墨描绘雨雾水气,为“华西秋雨”提供了传神的视觉注释。正是:“泼墨山前远近峰,米家难点万千重。青城坐雨乾坤大,入蜀方知画意浓。”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
新寒中酒敲窗雨,残香细袅秋情绪。
梦也不分明,远山云乱横。
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凭画槛,雨洗秋浓人淡。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风刀霜剑,冷气团的一轮轮攻势,使寒意渐增。
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风卷怒涛。
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
金秋严肃气,凛然不可容。
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当然,深秋时节,雾霾也会渐渐增多。“浓雾知秋晨气润,薄云遮日午阴凉”,但古时候往往是清新、单纯的雾气,现代的雾已很难那般清新、单纯了。
秋天,作为一个过渡季节,远比夏或冬短暂,却是诗词歌赋的丰产季节,一如作物。秋兴秋悲,乡愁心事,家国情怀,我喜欢那一句:“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疏朗时节,快意秋分。
绍兴领先凉… –
有的书,是买回来放在书架上但从来不读。 有的书,是读完后就扔到某个角落再也找不到了。 有的书,是放在书架上,需要时拿出来翻几页。 这本书属于最后的那一种。 每到一个节气,就把书拿出来静静的翻一翻。从科学,习俗,文学等多个角度来了解这个节气的寓意。同样的一天,因为这本书却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稀释的果汁 –
非常不错的书,大赞~非常不错的书,大赞~非常不错的书,大赞~
布左布右 –
中国第一气象先生宋英杰,说阴晴雨雪冷热变化,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