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1493624
本书是将巴菲特思想引进中国的首本书
中国首批知名价值投资者均受教于此书,获得财务自由,本书也被公认为总结巴菲特投资思想的好书。
本书译者杨天南2001年亲赴奥马哈参加伯克希尔股东大会,被巴菲特称为“首位来自中国北京的股东”。后被媒体报道为“首个与股神握手的中国人”。
本书是巴菲特故乡奥马哈的商店里倍受欢迎的图书,已经持续畅销20年。
本书获得彼得·林奇,肯尼斯·费雪,橡树资本霍华德·马克思,美盛集团比尔·米勒,先锋基金约翰·博格等投资大家一致推荐。
本书获得上证巴菲特研究会李剑,著名价值投资人一只花蛤姚斌,中道巴菲特俱乐部主席陈理,著名价值投资人杨宝忠,格雷资产张可兴等专业投资者作序推荐并导读。
本书第1版上市即销售120万册,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
《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时代》周刊、《福布斯》、《经济学人》、《达拉斯新闻早报》等媒体一致推荐
作者罗伯特·哈格斯特朗是美国知名的以善于写作巴菲特及芒格思想理念而著称的作家,已经持续研究写作大师20年。巴菲特的成功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但是没人能像哈格斯特朗一样更好地描述他的成功。
向巴菲特致敬的一本书
我要感谢作者罗伯特哈格斯特朗,当年一个年轻人对于自己热爱的记录,无意间激起万里之外另一些素不相识的年轻人的热爱,所谓的薪火相传就这样像蝴蝶效应一般荡漾开来。时隔多年、相距千里,那些受益于这本书、达到财务自由境界的曾经的年轻人,今日聚首,以自己的青春与实践向世人推荐这本《巴菲特之道》,也是在以这种方式向巴菲特致敬。
——译者 杨天南
在《巴菲除之道》第3版中,作者不仅更精彩地描述了巴菲特60载栉风沐雨的投资之旅,还将其获取亿万财富的方法分解为12个普通人都可以学习的投资准则。作者将巴菲特的方法放到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上,揭示了20世纪投资巨人们的主要观点,从格雷厄姆到菲利普·费雪、查理·芒格,更涉猎投资数学、投资心理学等范畴。新版再现了巴菲特做出重要投资决策的全过程,包括近两年的*案例,如收购亨氏食品、投资IBM,这些决策令其投资表现无可匹敌。彼得·林奇评价本书包含了一个成功投资家的思考与哲学,它提到的方法值得任何财务等级的人践行。
译者序 将巴菲特思想引进中国的本书(金石资产 杨天南)
推荐序一 敢于伟大(橡树资本 霍华德·马克斯)
推荐序二 价值投资思想薪火相传(美盛集团 比尔·米勒)
推荐序三 巴菲特的思想与哲学(彼得·林奇)
推荐序四 成为好的自己(肯尼斯·费雪)
推荐序五 投资是一项五环相扣的系统工程(上证巴菲特研究会 李剑)
推荐序六 重读经典(著名价值投资人 一只花蛤 姚斌)
推荐序七 做一个高明的投资者(中道巴菲特俱乐部主席 陈理)
推荐序八 远离喧嚣(著名价值投资人 杨宝忠)
推荐序九 值得反复翻阅的投资经典(格雷资产 张可兴)
前 言
第1章 五西格玛事件:世界上伟大的投资家
有史以来的慈善捐助
个人经历和投资缘起
巴菲特合伙公司
伯克希尔–哈撒韦
保险业务运营
导师及其公司
五西格玛事件
第2章 沃伦·巴菲特的教育
本杰明·格雷厄姆
菲利普·费雪
查理·芒格
多种知识的融合
第3章 购买企业的12个坚定准则
企业准则
管理准则
财务准则
市场准则
第4章 普通股投资9个案例
华盛顿邮报公司
盖可保险公司
大都会/ABC公司
可口可乐公司
通用动力公司
富国银行
美国运通
IBM
亨氏食品
第5章 投资组合管理:投资数学
集中投资的数学
格雷厄姆·多德式的集中投资家
第6章 投资心理学
心理学与经济学的交汇
行为金融学
为何心理学会起作用
第7章 耐心的价值
理性:重要的分野
慢速的观点
系统1
这本书包含了一个成功投资家的思考与哲学,它提到的方法值得任何财务等级的人践行。
——彼得·林奇
通过这本书去懂得巴菲特,将他的智慧融入自己的投资体系里,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创造自己的成功。
——肯尼斯·费雪
菲利普·费雪之子
巴菲特朴素的智慧与哲学都完美地呈现在这本《巴菲特之道》中。
——约翰·博格
先锋基金创始人
《巴菲特之道》一书问世已经20年了,该书第1版是*本把巴菲特介绍到中国的书,我不禁产生了很多联想:20年来中国股市有了一些什么样的改变?遍观市场,很多事实表明,20年来,巴菲特思想在中国股市的影响还很有限。看来,普及巴菲特的思想任重而道远!也许,这就是天南先生和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翻译出版《巴菲特之道》第3版以继续指引道路的重要性所在。
——李剑
上证巴菲特研究会常务理事
当天南先生翻译《巴菲特之道》之时,伯克希尔的股票价格正上破20万美元,而巴菲特的身价也飙升至630亿美元以上。这些足以使之傲睨天下的奇迹背后到底有什么秘诀?哈格斯特朗的《巴菲特之道》将会告诉我们其中的奥秘。
——姚斌
著名价值投资人 一只花蛤
与《巴菲特之道》的缘分始于1997年,18年后的今天,再读天南兄翻译的第3版,愈加强烈地体会到,投资绝非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教条,巴菲特之路就是持续进化、持续提升投资境界之路。
——陈理
实力资产CEO
中道巴菲特俱乐部主席
《巴菲特之道》是近20年来我阅读*多、收获*多、笔记*多、感悟*多、向股友推荐*多的一本研究巴菲特*好的书。它见证了我近20年来学习、研究、实践、宣讲巴菲特价值投资理论所走过的道路。
——杨宝忠
著名价值投资人
作
者对于巴菲特投资思想有着准确和深入的了解,远超其他关于巴菲特投资思想的书籍。所以,这本书我看了不止一遍,在碰到投资疑惑的时候,翻翻书中的投资案
例,也会让自己近距离地了解巴菲特每一次重大投资决策思考的全过程,受益匪浅……如果读者朋友能够仔细阅读手中的这本书,我想其价值不亚于巴菲特的午餐。
——张可兴
格雷资产总经理
◆ 译者序 ◆
将巴菲特思想引进中国的本书
北京金石致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CEO 杨天南
2015年1月18日
今次有幸翻译版本的《巴菲特之道》一书,真是因缘际会,因为大约在整整20年前,我的命运正是被这本书的初版改变的。它让巴菲特成为我心中的英雄,使我从此走上投资的大道,并获得了财务自由。
《巴菲特之道》是本将巴菲特思想引进中国的书,而我可能是个中国读者,因为其中文版的面世是1996年,而我在1995年就读到了当时还是活页的书稿。我也可能是中国大陆个与巴菲特通信的人、个亲见巴菲特的人,早在1997年将一份在同一版面刊登我照片和巴菲特照片的中文报纸寄给他,并收到其回复。由此激发了2001年我前往巴菲特的家乡奥马哈,再后来被媒体报道为“位与股神握手的中国人”。
早在1993年,我因为参与公司的股份制改造而接触股市,当时整个社会都在摸索中前进,实际上大家都不明白股票到底为何涨跌,于是今天看来甚至莫名其妙的各种理论,活跃于媒体及坊间,有兴趣翻阅昔日的证券类报刊,会发现当年的振振有词,今日看来多是妄言与臆断。
这种股市中浑浑噩噩的摸索直到1995年,一本有关巴菲特投资思想的书首次出现在我的生命中,如同黑屋中忽然射进一道灿烂日光,又如茫茫暗夜中的航船发现了指路明灯,令我懂得了投资的真正意义。这本书就是今天这本《巴菲特之道》的第1版,后来又译为《股王之道》、《胜券在握》、《沃伦·巴菲特之路》等。
书中阐述的诸如“买股票就是买企业”、“好企业好价格”等投资理念现在听来尽人皆知,但当年简直是天外来音,闻所未闻。对于巴菲特的景仰之情,在多年之后融入我写的《巴菲特,生日快乐!》一文中。
巴菲特如今已85岁高龄,依然天天“跳着踢踏舞”上班,带领着伯克希尔每年为股东盈利数百亿。
对于所有能活到这个年龄的人,我们表示尊敬;
对于所有如此年龄还身手自如、思维敏捷的人,我们表示惊羡;
对于能如此年龄、身心康健,还年复一年为投资人创造数以百亿计价值的人,我们的心情只能用景仰来形容。
巴菲特是有史以来伟大的投资家!没有之一!
在星光灿烂的投资长河中,有无数个名字闪耀其间,彼得·林奇、乔治·*、吉姆·罗杰斯、戴维斯、西蒙斯、比尔·米勒等,他们如同浩瀚银河中划破夜空的明星,为现代人类社会谱写了一个又一个投资传奇。但就财富积累本身而言,这些成功投资家加在一起也抵不上一个巴菲特。如若这些著名投资家有机会与巴菲特一起出现,这样的场面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月朗星稀!
我要感谢罗伯特·哈格斯特朗,当年一个年轻人对于自己热爱的记录,无意间激起万里之外另一些素不相识的年轻人的热爱,所谓的薪火相传就这样像蝴蝶效应一般荡漾开来。时光荏苒、相隔千里,那些曾经受益于这本书、达到财务自由境界的曾经的年轻人,今日聚首,以自己的青春与实践向世人推荐这本《巴菲特之道》,也是在以这种方式向巴菲特致敬。
时至今日,有关巴菲特的书籍在我书架上达百余本之多,中英文皆有,水平参差,这本《巴菲特之道》始终是为经典的一本。这本书中总结的四大类12条投资准则,系统勾勒出巴菲特投资方法的框架。新版更是增添了相当的新内容、新投资案例,对于那些想了解投资、了解巴菲特、想取得投资成功的人,无疑是学习路径之一。
虽然这本书涉及历史、人物传记、企业管理等,但终究是本以投资为主的书。对于投资这个话题,我倒是对年轻的读者有两点额外的提示:
(1)对于“青春资本”多于“现金资本”的年轻人而言,不必将精力过多耗费在股市上。
今天巴菲特受人仰慕的原因多源于其财务上的巨大成功,众人的目光多被其高昂的股价吸引,2015年初,伯克希尔的股价为22万美元,而以半个世纪前每股8美元计,年复合回报率达22%。
以中国股市“90%的股民入市资金在10万以下”的情况而言,即便取得了与巴菲特媲美的投资成绩又如何?绝大多数人利益化的选择是专注于主业。至少在踏上社会的早期阶段,大多数人随着本职工作技能的提高,其收入多会超过投资收益。看看身边那些曾经20、现在40岁的人们过去10年、20年的“炒股”经历,的损失并非股票亏损,而是由此耗去的时间与精力本可以成就另一番事业。如果你是个更有进取心的人,那么创富的路径,是潜心做自己喜欢的事,终将自己的企业上市。
(2)巴菲特理念的“局限”。
作者总结的巴菲特投资12条准则,并非适合于所有的对象,例如要求“具有持续的运营历史”、“高利润率”等,这些几乎无法运用于新兴高科技类企业的投资,如果你想用巴菲特理念去炒买创业板,一定会大失所望。
但这到底是巴菲特理念的“局限”,还是其历时60年,在资本市场的惊涛骇浪中屹立不倒的秘密所在?时光会说明一切。
尽信书不如无书,就像当初年轻巴菲特若是尽信了他的伟大导师格雷厄姆的理论,绝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一样,读书,多读、兼听、多思考,信也不要迷信,并与实践相结合,这才是人生阅读的真意义。
◆ 推荐序一 ◆
敢于伟大
橡树资本主席 霍华德·马克斯
2013年7月
究竟是什么因素促成了沃伦·巴菲特超乎寻常的投资成就?我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这也是我在这篇序言中想探索的。
早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我在芝加哥大学读MBA时,学习到一种发源于此的新金融理论——芝加哥学派重要的思想之一——市场有效假说。根据这种假说,数以百万计的投资市场参与者,他们聪明、活跃、目的明确、见多识广,所有这些人的行为综合在一起,会将所有的信息迅速地反映到股价上,这使得标的资产提供一个风险调节后的公平回报,不多也不少,也就是股价永不会过高或过低,以至于没有人能够持续地从市场中获得额外的收益。芝加哥学派的这个市场有效假说理论造就了一个广为人知的名言:“你无法战胜市场!”
如同大量实证数据所显示的那样,市场有效假说理论为一种结论提供了理论基础,那就是无论多么勤奋努力,绝大多数投资者无法战胜市场。市场是无法超越的。
但这并不是说,没有投资者战胜了市场。每隔一段时间,伴随着大多数人的失利,总有些人会胜出。市场的效率并非一种强制力,这使得个别投资者的回报偏离于市场整体的回报。它仅仅是断言,没有人可以足够充分、持续地反驳市场有效假说。在大多数过程中,某些人是异数,但他们的超额回报被描写为随机所得,因为这与黑猩猩的行为类似。后来,我还听到一种说法:“当你将足够多的黑猩猩和足够多的打字机放进一个房间里,终一定会有一只黑猩猩能打出《圣经》来。”这就是说,当随机性确实存在,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然而,如同我母亲曾经说过的:“规律总是要有例外来证明的。”一个普遍的规律不可能100%没有偏差,但例外总是不常见的。每天都有数以百万计的投资者,无论是业余还是专业的,都在证明你无法战胜市场。
舒点点 –
这本书很有价值,是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论中最好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