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8047700丛书名: 企鹅人生
编辑推荐
佛陀入灭两千五百多年后即公历2012年年初的一天,一次偶然的机会,企鹅出版社北京公司通过一位朋友找到我,问我是否有时间帮他们翻译凯伦·阿姆斯特朗女士的《佛陀》。
其实早在2006年,我就开始关注凯伦·阿姆斯特朗的作品。阿姆斯特朗女士曾在修道院修行七年之久,后到牛津大学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她是英国**盛名的宗教评论家之一,著有《神的历史》、《神话简史》、《伊斯兰简史》等多部著作。当时我将她的新作《轴心时代》引进国内,专门请了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博士孙艳燕、白彦兵翻译。2010年,我参与了此书的编辑,并从中了解到伟大的宗教传统是如何形成的,尤其是对佛陀伟大思想的诞生过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同一时期,我在出版社专门负责策划佛教文化类图书,利用工作之便,几乎阅读了市面上所有比较好的佛陀传记,比如星云大师的《释迦牟尼佛传》、一行禅师的《故道白云》、那烂陀的《觉悟之道》、髻智比丘的《亲近释迦牟尼佛:从巴利藏经看佛陀的一生》。我也曾经重点关注过这部《佛陀》,但彼时此书中文版权已经售出。遗憾之际再度与它重逢,真有失而复得之感。
其实早在2006年,我就开始关注凯伦·阿姆斯特朗的作品。阿姆斯特朗女士曾在修道院修行七年之久,后到牛津大学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她是英国**盛名的宗教评论家之一,著有《神的历史》、《神话简史》、《伊斯兰简史》等多部著作。当时我将她的新作《轴心时代》引进国内,专门请了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博士孙艳燕、白彦兵翻译。2010年,我参与了此书的编辑,并从中了解到伟大的宗教传统是如何形成的,尤其是对佛陀伟大思想的诞生过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同一时期,我在出版社专门负责策划佛教文化类图书,利用工作之便,几乎阅读了市面上所有比较好的佛陀传记,比如星云大师的《释迦牟尼佛传》、一行禅师的《故道白云》、那烂陀的《觉悟之道》、髻智比丘的《亲近释迦牟尼佛:从巴利藏经看佛陀的一生》。我也曾经重点关注过这部《佛陀》,但彼时此书中文版权已经售出。遗憾之际再度与它重逢,真有失而复得之感。
内容简介
这是一位世界知名的宗教思想家为释迦牟尼所作的传记。《纽约时报书评》评论凯伦?阿姆斯特朗的著作“富有洞察力、可读性强又不乏预见性”。她对释迦牟尼形象的描画结合了其神其人的两个方面,在描述释迦牟尼放弃世俗生活、追求真理的同时,思考他在人类精神探索历史上的地位,以及对信仰没落的现代社会的启示。传记、宗教、历史和哲学,在这本传记里浑然交融,对于任何一个对佛教有兴趣的读者都是相当有吸引力的。
目 录
目录
前言
出走
求道
证悟
佛法
传道
般涅槃
注释
词汇
前言
出走
求道
证悟
佛法
传道
般涅槃
注释
词汇
前 言
有些佛教徒可能会说,撰写一部释迦牟尼(Sakyamun,原名悉达多·乔答摩)的传记,绝非佛教观念之举。按照他们的观点,不管权威是何等的令人敬畏,都不应对其加以崇拜,佛教徒应该自我激励,依靠自己的努力,而不是依靠有魅力的领袖。公元9世纪创立禅宗(Zen Buddhism)临济宗(Lin-Chi)的义玄禅师[ 义玄(?—867年),唐代高僧,中国禅宗临济宗创始人。俗姓邢,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人。唐咸通八年四月十日(公元867年4月10日),义玄寂然而逝,谥慧照禅师,塔号澄灵。后人辑其语要为《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简称《临济录》)。禅宗五家中,以临济宗影响最大,法脉延续最久,也以临济宗最具中国禅的特色,而开创临济这一系的是义玄禅师。义玄的禅法,突出了人的主体性精神,强调自信,强烈反对崇拜偶像。他呵佛骂祖,机锋峻烈,如电闪雷鸣,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译者注。全书页下脚注均为译者注。]甚至极端地对门徒说:“见佛杀佛。”他是在强调独立于权威人物之外的重要性。乔答摩(Siddhatta Gotama)也许不赞成这种观点的暴力性,但是他整个一生都在与个人崇拜对抗,不断地转移门徒对他的注意。重要的不是他的生平和人格,而是他的教法。他相信他已发现了存在的最深层结构里的真理,那就是法。“法”(dhamma)这个字有许多含义,但它的本义是指神、人类乃至动物的生命的基本法则。乔答摩通过发现这个真理,获得证悟,并经历了深刻的内在转变。在生命苦难之中,他获得安宁和解脱。乔答摩成为佛,即成为证悟者或觉者(Buddha)。他的弟子只要遵循这种方法修道,也会获得同样的证悟。但是如果人们开始崇拜乔答摩这个人,他们就会偏离自己的修行,并且这个崇拜会助长一种只会阻碍灵性发展的毫无意义的依赖。
佛教经典忠于这种不宣扬佛陀的精神,似乎很少告诉我们乔答摩的生活和性格的细节。因此要写一部符合现代标准的佛陀传记,显然是困难的,因为我们拥有的资料很少被认为是有坚实的历史根据的。现今能证明佛教这种宗教存在的第一个外在证据是阿育王(King Asoka)的“法敕”[ 阿育王为了推广佛教并要求人们遵守理法,在国内建立了许多石柱,刻上敕令和教谕,称为“法敕”。法敕多为一些道德方面的律令,例如孝敬父母、为人诚实等。阿育王自己也身体力行,在敕令中他通常自称为“天亲仁颜大王”。],阿育王在大约公元前269年至公元前232年统治北印度的孔雀王朝(Mauryan State),但是他是在佛陀寂灭后两百年才在世的。由于缺乏可靠的事实,因此一些19世纪的西方学者怀疑乔答摩是否曾在历史上存在过。他们声称乔答摩只是当时盛行的数论哲学(Samkhya)的人格化,或者是太阳崇拜的象征。
佛教经典忠于这种不宣扬佛陀的精神,似乎很少告诉我们乔答摩的生活和性格的细节。因此要写一部符合现代标准的佛陀传记,显然是困难的,因为我们拥有的资料很少被认为是有坚实的历史根据的。现今能证明佛教这种宗教存在的第一个外在证据是阿育王(King Asoka)的“法敕”[ 阿育王为了推广佛教并要求人们遵守理法,在国内建立了许多石柱,刻上敕令和教谕,称为“法敕”。法敕多为一些道德方面的律令,例如孝敬父母、为人诚实等。阿育王自己也身体力行,在敕令中他通常自称为“天亲仁颜大王”。],阿育王在大约公元前269年至公元前232年统治北印度的孔雀王朝(Mauryan State),但是他是在佛陀寂灭后两百年才在世的。由于缺乏可靠的事实,因此一些19世纪的西方学者怀疑乔答摩是否曾在历史上存在过。他们声称乔答摩只是当时盛行的数论哲学(Samkhya)的人格化,或者是太阳崇拜的象征。
在线试读
出 走
公元前6世纪末的一个晚上,一个名叫悉达多·乔答摩的年轻人,从位于喜马拉雅山下迦毗罗卫国(Kapilavatthu)的舒适的家里出走,开始踏上求道的道路。1据说他当时年方29岁,父亲净饭大王是迦毗罗卫国的国王,为挽留住太子的心,在宫殿中提供各种声色供他享受。乔答摩已有妻室和一个刚出生仅几天的儿子,但是在他儿子降生时,他也未曾感到喜悦。他给这个小男孩取名罗睺罗(Rahula),意为“系缚”,他认为这个孩子会把他禁锢在一种厌烦的生活里。2乔答摩向往的是“宽广开阔”且“如光滑贝壳般完满和纯净”的生活。尽管父亲的宫殿富丽堂皇,但他置身其中,却觉得束手束脚、“拥挤不堪”和“满是灰土”。细小的琐事和无意义的杂务,像瘴气一样玷污着宫殿中的一切。乔答摩逐渐发现自己向往的原来是一种脱离家庭的生活方式,即印度苦修者称之为“出家”。 3 当时数以千计的男子,甚至还有少数女性,到肥沃的恒河平原边缘寻找茂密森林,作为他们的隐修地,他们离开家庭,是为了寻求“神圣的生活”,乔答摩得知后,决定加入他们的行列。
这是个浪漫的决定,但是却给他所爱的人带来极大的痛苦。乔答摩后来回忆,他的父母看到自己心爱的儿子身穿苦修者穿的黄袍,剃光头发和胡须之后,竟然号啕大哭。4据说悉达多在离开家之前,偷偷上楼,看了熟睡中的妻儿最后一眼,就不辞而别了。5他这么做,似乎不自信,以防在妻子恳求他留下时不能坚持自己的决定。这恰恰是问题的要害。因为乔答摩像其他森林苦修者一样认为,正是执着于人与事物,使他被禁锢在烦恼和悲伤的生活之中。有些苦行僧过去常把对易逝的事物的渴望和贪着(Tanha),比作是致使心灵无法冲向顶峰的“灰土”。这正好说明了悉达多为什么说父亲的宫殿“满是灰土”。父王的宫殿其实并不脏乱,只是宫中都是些羁绊他心灵的人,以及他自己喜欢的东西。如果他要像圣者那样生活,就必须去除这些羁绊缠缚,保持身心自由。自从那个时候起,乔答摩就认为家庭生活是无法和最高的精神生活相比的。这种观念无独有偶,不但印度苦修者这么认为,耶稣也是这么认为,他对未来的门徒说,如果要跟随他,就必须离开妻儿,离开自己的父母。
公元前6世纪末的一个晚上,一个名叫悉达多·乔答摩的年轻人,从位于喜马拉雅山下迦毗罗卫国(Kapilavatthu)的舒适的家里出走,开始踏上求道的道路。1据说他当时年方29岁,父亲净饭大王是迦毗罗卫国的国王,为挽留住太子的心,在宫殿中提供各种声色供他享受。乔答摩已有妻室和一个刚出生仅几天的儿子,但是在他儿子降生时,他也未曾感到喜悦。他给这个小男孩取名罗睺罗(Rahula),意为“系缚”,他认为这个孩子会把他禁锢在一种厌烦的生活里。2乔答摩向往的是“宽广开阔”且“如光滑贝壳般完满和纯净”的生活。尽管父亲的宫殿富丽堂皇,但他置身其中,却觉得束手束脚、“拥挤不堪”和“满是灰土”。细小的琐事和无意义的杂务,像瘴气一样玷污着宫殿中的一切。乔答摩逐渐发现自己向往的原来是一种脱离家庭的生活方式,即印度苦修者称之为“出家”。 3 当时数以千计的男子,甚至还有少数女性,到肥沃的恒河平原边缘寻找茂密森林,作为他们的隐修地,他们离开家庭,是为了寻求“神圣的生活”,乔答摩得知后,决定加入他们的行列。
这是个浪漫的决定,但是却给他所爱的人带来极大的痛苦。乔答摩后来回忆,他的父母看到自己心爱的儿子身穿苦修者穿的黄袍,剃光头发和胡须之后,竟然号啕大哭。4据说悉达多在离开家之前,偷偷上楼,看了熟睡中的妻儿最后一眼,就不辞而别了。5他这么做,似乎不自信,以防在妻子恳求他留下时不能坚持自己的决定。这恰恰是问题的要害。因为乔答摩像其他森林苦修者一样认为,正是执着于人与事物,使他被禁锢在烦恼和悲伤的生活之中。有些苦行僧过去常把对易逝的事物的渴望和贪着(Tanha),比作是致使心灵无法冲向顶峰的“灰土”。这正好说明了悉达多为什么说父亲的宫殿“满是灰土”。父王的宫殿其实并不脏乱,只是宫中都是些羁绊他心灵的人,以及他自己喜欢的东西。如果他要像圣者那样生活,就必须去除这些羁绊缠缚,保持身心自由。自从那个时候起,乔答摩就认为家庭生活是无法和最高的精神生活相比的。这种观念无独有偶,不但印度苦修者这么认为,耶稣也是这么认为,他对未来的门徒说,如果要跟随他,就必须离开妻儿,离开自己的父母。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