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25073599
◎了解胡适生平与思想的书,文学价值与史料价值俱佳
《四十自述》中,胡适对自己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有非常详细的回忆和相当深刻的思考。同时再现了他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从从容容的叙述中表现了一个时代的紧张和激变,尽显儒雅、睿智、幽默的文人气息,是了解胡适生平与思想的一本书。
◎人生的意义,想多了,也就没意义了
饿的时候,脑子里只容得下一件事:吃。而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我们便开始思考意义,胡适说:“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做一事便添一事的意义。”
◎容和忍是自由交流的基础,否则何谈言论自由
“我受了十年的骂,从来不怨恨骂我的人。有时他们骂的不中肯,我反替他们着急。” 中国人向来就很难容忍异见批评,但胡适完全跳出了这个窠臼。容得下人,争得话语权,自由才有处生长。
胡适是当代中国学术、思想、舆论界的大家,在20世纪的中国有很大影响力。胡适的才华、思想、品德的形成都与他童年、少年与青年时期的成长与所受教育密不可分。
在《四十自述》中,胡适先生回顾自己人生前四十年的经历,从他的信仰、母亲的订婚、慈母的教育、三岁入塾、叫局吃花酒到醉酒打巡捕、闭门读书考上庚款留美、至“逼上梁山”的文学革命,完整地讲述了自己成长、学习与突破的根源与历程。
《人生有何意义》是胡适精选文集,汇集了胡适浩如烟海的著作中富有闪光点、与人生有何意义主题相关的文章,集结成册,一共分为“人生有何意义”“为什么读书”“青年人的苦闷”“不老不朽”四章。
《容忍与自由》是胡适的演讲精选集。这些演讲是胡适一生自由思想的集录,更是珍贵的历史资料。书中包括胡适从青年到老年的思想,内容涵盖文化、修身、政治、教育、社会变革等诸多领域,是胡适思想精髓与真情实感的集合。
《胡适:四十自述》
《胡适:人生有何意义》
《胡适:容忍与自由》
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胡适逝世后的挽联
胡适是新月社的领袖,事业上徐志摩是新月的灵魂。
——梁实秋
胡适是一位荷戟独彷徨的斗士。
——鲁迅谈胡适
我的信仰
01
我父胡传,是一位学者,也是一个意志坚强、有行政才干的人。经过一个时期的古典文史训练后,他对于地理研究,特别是边省的地理,抱有浓厚的兴趣。他怀揣一封介绍书,前往京师;又走了四十二日而达北满吉林,去晋见钦差大臣吴大澂。吴氏作为中国的一个伟大考古学家,现在见知于欧洲的汉学家们。
吴氏延见他,问有什么可以替他为力的。我父说道:“没有什么,只求准我随节去解决中俄界务的纠纷,俾我得以研究东北各省的地理。”吴氏对于这个只有秀才底子,且在关外长途跋涉之后,差不多已是身无分文的学者,觉得有味。他带着这个少年去干他那历史上有名的差使,得他做了一个有价值、肯做事的帮手。
有一次与我父亲同走的一队人,迷陷在一个广阔的大森林之内,三天找不着出路。到粮食告罄,一切侦察均归失败时,我父亲就提议寻觅溪流。溪流是多半流向森林外面去的。一条溪流找到了手,他们一班人就顺流而行,得达安全的地方。我父亲作了一首长诗纪念这一件事。及四十年后,我在一篇《杜威论思想》的论文里,以这件事实为例证,虽则我未尝提到他的名字,有好些与我父亲相熟而犹生存着的人,都还认得出这件故事,并写信问我是不是他们故世已久的朋友的一个小儿子。
吴大澂对我父亲虽曾一度向政府荐举他为“有治省才的人”,他在政治上却并未得臻通显,历官江苏、台湾后,遂于台湾因中日战争的结果而割让与日本时,以五十五岁的寿辰逝世。
《四十自述》
一个问题
我到北京不到两个月。这一天我在中央公园里吃冰,几位同来的朋友先散了;我独自坐着,翻开几张报纸看看,只见满纸都是讨伐西南和召集新国会的话。我懒得看那些疯话,丢开报纸,抬起头来,看见前面来了一男一女,男的抱着一个小孩子,女的手里牵着一个三四岁的孩子。我觉得那男的好生面善,仔细打量他,见他穿一件很旧的官纱长衫,面上很有老态,背脊微有点弯,因为抱着孩子,更显出曲背的样子。他看见我,也仔细打量。我不敢招呼,他们就过去了。走过去几步,他把小孩子交给那女的,他重又回来,问我道,“你不是小山吗? ”我说,“正是。你不是朱子平吗?我几乎不敢认你了! ”他说,“我是子平,我们八九年不见,你还是壮年,我竟成了老人了,怪不得你不敢招呼我。”
我招呼他坐下,他不肯坐,说他一家人都在后面坐久了,要回去预备晚饭了。我说,“你现在是儿女满前的福人了。怪不得要自称老人了。 ”他叹口气,说,“你看我狼狈到这个样子,还要取笑我?我上个月见着伯安、仲实弟兄们,才知道你今年回国。你是学哲学的人,我有个问题要来请教你,我问过多少人,他们都说我有神经病,不大理会我。你把住址告诉我,我明天来看你。今天来不及谈了。”
我把住址告诉了他,他匆匆的赶上他的妻子,接过小孩子,一同出去了。
我望着他们出去,心里想道:朱子平当初在我们同学里面,要算一个很有豪气的人,怎么现在弄得这样潦倒?看他见了一个多年不见的老同学,一开口就有什么问题请教,怪不得人说他有神经病。但不知他因为潦倒了才有神经病呢?还是因为有了神经病所以潦倒呢?……
第二天一大早,他果然来了。他比我只大得一岁,今年三十岁。但是他头上已有许多白发了。外面人看来,他至少要比我大十几岁。
他还没有坐定,就说“小山,我要请教你一个问题。”
《人生有何意义》
自由主义
孙中山先生曾引一句外国成语:“社会主义有五十七种,不知哪一种是真的。”其实“自由主义”也可以有种种说法,人人都可以说他的说法是真的,今天我说的“自由主义”,当然只是我的看法,请大家指教。
自由主义浅显的意思是强调的尊重自由,现在有些人否认自由的价值,同时又自称是自由主义者。自由主义里没有自由,那就好像“长坂坡”里没有赵子龙,“空城计”里没有诸葛亮,总有点叫不顺口罢!据我的拙见,自由主义就是人类历史上那个提倡自由,崇拜自由,争取自由,充实并推广自由的大运动。“自由”在中国古文里的意思是“由于自己”,就是不由于外力,是“自己作主”。在欧洲文字里,“自由”含有“解放”之意,是从外力裁制之下解放出来,才能“自己作主”。在中国古代思想里,“自由”就等于自然,“自然”是“自己如此”,“自由”是“由于自己”,都有不由于外力拘束的意思。陶渊明的诗:“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里“自然”二字可以说是完全同“自由”一样。王安石的诗:“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我终不嗔渠,此瓦不自由。”这就是说,这片瓦的行动是被风吹动的,不是由于自己的力量。
中国古人太看重“自由”“自然”的“自”字,所以往往看轻外面的拘束力量,也许是故意看不起外面的压迫,故意回向自己内心去求安慰,求自由。这种回向自己求内心的自由,有几种方式,一种是隐遁的生活——逃避外力的压迫,一种是梦想神仙的生活——行动自由,变化自由——正如庄子说,列子御风而行,还是“有待”,“有待”还不是真自由,的生活是事人无待于外,道教的神仙,佛教的西天净土,都含有由自己内心去寻求的自由的意义。我们现在讲的“自由”,不是那种内心境界,我们现在说的“自由”,是不受外力拘束压迫的权利,是在某一方面的生活不受外力限制束缚的权利。在宗教信仰方面不受外力限制,就是宗教信仰自由。在思想方面就是思想自由,在著作出版方面,就是言论自由,出版自由。这些自由都不是天生的,不是上帝赐给我们的,是一些先进民族用长期的奋斗努力争出来的。人类历史上那个自由主义大运动实在是一大串解放的努力。宗教信仰自由只是解除某个宗教威权的束缚,思想自由只是解除某派正统思想威权的束缚。在这些方面——在信仰与思想的方面,东方历史上也有很大胆的批评者与反抗者。从墨翟、杨朱,到桓谭、王充,从范缜、傅奕、韩愈,到李贽、颜元、李塨,都可以说是为信仰思想自由奋斗的东方豪杰之士,很可以同他们的许多西方同志齐名比美,我们中国历史上虽然没有抬出“争自由”的大旗子来做宗教运动,思想运动,或政治运动,但中国思想史与社会政治史的每一个时代都可以说含有争取某种解放的意义。
《容忍与自由》
蝴蝶的出走 –
胡适先生是中国自由知识分子中最有良知的一个,他的温润如玉的品德,谦谦君子的风范,博学多闻的见识永远值得后人尊敬与崇拜!
航航的老豆 –
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在中国,不读胡适先生的书,就像不读鲁迅先生的书一样,都不能算是完整的中国人。
白鸦 –
第三天就拿到书了,书没有读,重新认识一下胡适先生
无声的雪 –
了解胡适的平生,了解胡适的思想,很简单的切入口,不难读
晴天在我 –
我甚至想像不出五年后社会什么样,而这位先生七十年前所预告世界文化的趋向,七十年后的我读来竟有一一印证的感觉。”一切创造都从模仿中来””民族信心必须建在‘反省‘的唯一基础上””开倒车决回不到本就不存在的美德造成的黄金世界”…..很遗憾这么晚遇见您,很幸运这一刻遇见您。
襟墨 –
胡老先生的话,虽然以现代人的标准来看,不能说全是对的,但仍有不少可以借鉴的东西。有些价值历经岁月的磨练,仍然熠熠闪光。至少在这些书中,还可以看到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东西。那一代人对权利对自由的渴望与不断斗争。新文化运动中就是在那一场场论战中不断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