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23695173丛书名: 王阳明全集 简体注释版
编辑推荐
Array
内容简介
本套全集以1934年商务印书馆的《王文成公全书》为底本,同时参考了上海古籍出版社和浙江古籍出版社的《王阳明全集》。为了让读者阅读方便,本全集依据文体之不同,将原来分散于不同编章的内容重新做了编排,分为五册:*册:语录(《传习录》),书信;第二册:序、记、说,杂著;第三册:奏疏,公移;第四册:诗、赋,墓志、祭文等;第五册:年谱,世德纪。同时,我们邀请了当代中国新儒家代表人物陈明教授做审校,对其中的关键文字做了注释,是目前市场上*套名家注释版《王阳明全集》,我们希望让每个中国人都读得懂《王阳明全集》。
目 录
王阳明全集-简体注释版-传习录.书信
王阳明全集-简体注释版-年谱.世德
王阳明全集-简体注释版-诗赋.墓志.祭文
王阳明全集-简体注释版-序记说.杂著
王阳明全集-简体注释版-奏疏.公移
王阳明全集-简体注释版-年谱.世德
王阳明全集-简体注释版-诗赋.墓志.祭文
王阳明全集-简体注释版-序记说.杂著
王阳明全集-简体注释版-奏疏.公移
前 言
阳明学问题略说(代序)
陈明
在近年的国学热中,阳明学的热度是比较高的,不仅学界有很多的研究著作,民间也有很多的粉丝拥趸。确实,他这个人立德、立功、立言都有比较大的成就,加上在日本影响很大,又有蒋中正等大人物作见证,于是其著作一路飘红,甚至成为各种主题培训班的教材。
但古来圣贤皆寂寞,阳明真正的知音应该不会很多。
我觉得,把阳明其学放在宋明思想的结构框架中去理解思考,把阳明其人放在某种时代背景去体会敬仰,也许有助于求得对阳明其人其学较大程度的理解,有助于从对其人其学的理解中更好地拓展视野提升境界。
牟宗三先生把宋明理学分为五峰蕺山、象山阳明与伊川朱子三系,并视五峰、蕺山与象山、阳明两系为儒学之正宗,而伊川朱子系为儒学之歧出。这是从他所谓道德的形上学出发所做的儒门内部之判教。从思想史和社会史角度看,各种思想的发生发展与影响意义才是更重要的。简单说,朱子建立的理本论,将作为经验世界的道德之理作为范畴,所谓没有天地万物之前毕竟先有是理,从而使《易传》中“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的生命之天被解构放逐,道德成为人性,结果就是世界板结、生命偏枯、灵性无存、缺乏英雄――“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
阳明生于官宦之家,天资聪颖,一开始也是遵循朱子格物之学学为圣人,以乃父官衙里的竹子为对象连“格”七天,无所得入,一头栽倒在地。正是断绝这一理路之后,出入佛老经年,阳明“居易处困”中于龙场悟道:“圣人之学,心学也”。其为学宗旨后来被概括为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以心为本,使人的个体性、主体性得到彰显和确立,而个体性和主体性的彰显和确立又使得人的感性生命得到释放的空间,人的自由意志得到足够的肯定。其意义无论是儒学内部还是思想史上都是至关重要的。明代社会私人生活领域的发育、阳明人生的辉煌以及阳明后学的发达和流荡都与此有关,都是这一点的证明。
根本的原因,阳明学是作为朱子学的反对者出场的,而不是作为其替代者出场的,即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以对对方缺陷的弥补为合法性依据。从儒家内部来说,其要害则在于,阳明所创之心学虽然强调灵明一点,但却不能上遂于天,从大哉乾元的生物之心建构起性与情、人与物、仁与义的均衡关系,而终于只是寄托一己之肉身,以为宇宙之中心,不仅只是在经验性的情感、意识里打转,并作为万物尺度,其所构筑的生活世界与孔子所体会提点的世界图景相去之远已不可以道里计矣!换言之,心学之失不在主人心重体悟,而在失却天之信仰,一味向内而无所依托,终流于禅而同于物。
例如,作为龙场悟道主要内容的格物新解,主要是向内反转,由“于物上寻理”转为“在心头正念”,而与格物原本的于物上感悟天地生物之仁、物我一体之理进而正心诚意成己成物之意失之交臂――他是知道《大学》和《中庸》的内在关系的,曾说“子思括《大学》一书之义为《中庸》首章”,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他蔽于心而不知天。失却了由天地生物之心而来的的仁为标准,知善知恶的良知、为善去恶的致良知都因为只是经验中事而变得十分脆弱。
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阳明学即阳明其人。这种阳明人格是英雄豪杰式的,其特点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狂”。他有句诗“点也虽狂得我情”(《月夜二首?与诸生歌于天泉桥》),“吾与点”作为孔子向往的境界,表达的是一种大而化之的生命气象,光风霁月与物同体,阳明目之以狂而自相期许,岂止狂而已哉,已是由狂而妄、由狂而悖了!人们津津乐道的东乡平八郎的故事,实际证明的正是这点――这位佩戴“一生俯首拜阳明”腰牌的主人,正是作为浪速号舰长在甲午海战中崛起,然后由八国联军日本舰队司令渐次成为日本军神。
意志、情感、经验,对于一个文化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却是不够的。对于一种人生来说,同样如此。阳明学某种意义上说好比一种没有方向性的兴奋剂,对于行动的决心和能力有巨大的激励作用,成就不世之功,至于是善是恶却很难提供保证。阳明自己就对弟子王畿将为学宗旨“四句教”演绎为“四无说”表示认同:“心体既是无善无恶,意亦是无善无恶,知亦是无善无恶,物亦是无善无恶”。阳明从百死千难中体察出来的“灵丹一粒”,药力很大,副作用也很大。正所谓高明易启流弊,上乘的武功容易走火入魔。怎么救治?记住一点:“释氏本心,吾儒本天。”
亲爱的读者诸君,你准备好了么?
是为序。
2014年11月
陈明
在近年的国学热中,阳明学的热度是比较高的,不仅学界有很多的研究著作,民间也有很多的粉丝拥趸。确实,他这个人立德、立功、立言都有比较大的成就,加上在日本影响很大,又有蒋中正等大人物作见证,于是其著作一路飘红,甚至成为各种主题培训班的教材。
但古来圣贤皆寂寞,阳明真正的知音应该不会很多。
我觉得,把阳明其学放在宋明思想的结构框架中去理解思考,把阳明其人放在某种时代背景去体会敬仰,也许有助于求得对阳明其人其学较大程度的理解,有助于从对其人其学的理解中更好地拓展视野提升境界。
牟宗三先生把宋明理学分为五峰蕺山、象山阳明与伊川朱子三系,并视五峰、蕺山与象山、阳明两系为儒学之正宗,而伊川朱子系为儒学之歧出。这是从他所谓道德的形上学出发所做的儒门内部之判教。从思想史和社会史角度看,各种思想的发生发展与影响意义才是更重要的。简单说,朱子建立的理本论,将作为经验世界的道德之理作为范畴,所谓没有天地万物之前毕竟先有是理,从而使《易传》中“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的生命之天被解构放逐,道德成为人性,结果就是世界板结、生命偏枯、灵性无存、缺乏英雄――“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
阳明生于官宦之家,天资聪颖,一开始也是遵循朱子格物之学学为圣人,以乃父官衙里的竹子为对象连“格”七天,无所得入,一头栽倒在地。正是断绝这一理路之后,出入佛老经年,阳明“居易处困”中于龙场悟道:“圣人之学,心学也”。其为学宗旨后来被概括为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以心为本,使人的个体性、主体性得到彰显和确立,而个体性和主体性的彰显和确立又使得人的感性生命得到释放的空间,人的自由意志得到足够的肯定。其意义无论是儒学内部还是思想史上都是至关重要的。明代社会私人生活领域的发育、阳明人生的辉煌以及阳明后学的发达和流荡都与此有关,都是这一点的证明。
根本的原因,阳明学是作为朱子学的反对者出场的,而不是作为其替代者出场的,即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以对对方缺陷的弥补为合法性依据。从儒家内部来说,其要害则在于,阳明所创之心学虽然强调灵明一点,但却不能上遂于天,从大哉乾元的生物之心建构起性与情、人与物、仁与义的均衡关系,而终于只是寄托一己之肉身,以为宇宙之中心,不仅只是在经验性的情感、意识里打转,并作为万物尺度,其所构筑的生活世界与孔子所体会提点的世界图景相去之远已不可以道里计矣!换言之,心学之失不在主人心重体悟,而在失却天之信仰,一味向内而无所依托,终流于禅而同于物。
例如,作为龙场悟道主要内容的格物新解,主要是向内反转,由“于物上寻理”转为“在心头正念”,而与格物原本的于物上感悟天地生物之仁、物我一体之理进而正心诚意成己成物之意失之交臂――他是知道《大学》和《中庸》的内在关系的,曾说“子思括《大学》一书之义为《中庸》首章”,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他蔽于心而不知天。失却了由天地生物之心而来的的仁为标准,知善知恶的良知、为善去恶的致良知都因为只是经验中事而变得十分脆弱。
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阳明学即阳明其人。这种阳明人格是英雄豪杰式的,其特点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狂”。他有句诗“点也虽狂得我情”(《月夜二首?与诸生歌于天泉桥》),“吾与点”作为孔子向往的境界,表达的是一种大而化之的生命气象,光风霁月与物同体,阳明目之以狂而自相期许,岂止狂而已哉,已是由狂而妄、由狂而悖了!人们津津乐道的东乡平八郎的故事,实际证明的正是这点――这位佩戴“一生俯首拜阳明”腰牌的主人,正是作为浪速号舰长在甲午海战中崛起,然后由八国联军日本舰队司令渐次成为日本军神。
意志、情感、经验,对于一个文化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却是不够的。对于一种人生来说,同样如此。阳明学某种意义上说好比一种没有方向性的兴奋剂,对于行动的决心和能力有巨大的激励作用,成就不世之功,至于是善是恶却很难提供保证。阳明自己就对弟子王畿将为学宗旨“四句教”演绎为“四无说”表示认同:“心体既是无善无恶,意亦是无善无恶,知亦是无善无恶,物亦是无善无恶”。阳明从百死千难中体察出来的“灵丹一粒”,药力很大,副作用也很大。正所谓高明易启流弊,上乘的武功容易走火入魔。怎么救治?记住一点:“释氏本心,吾儒本天。”
亲爱的读者诸君,你准备好了么?
是为序。
2014年11月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