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1226069
一位早教专家三年陪伴孩子上幼儿园的心路历程
三年心灵陪伴,孩子受益一生
幼儿园是孩子要面对的小社会
在环境转换的关键期,给孩子他需要的爱
有些事,家长现在不做,就来不及了
一本幼儿园家长必读的亲子成长手记
著名教育专家 朱永新/蒋佩蓉/蔡笑晚/沙拉/林怡 倾情推荐
好爸爸付小平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在女儿成长路上的关键期,给了孩子最需要的心灵陪伴。在本书中,他细腻地分享了自己陪伴女儿一起成长的点滴感人故事,将“幼小衔接”这件家事娓娓道来、和盘托出。他又结合自身十多年教育工作的真实体悟,将“幼小衔接”这个社会难题抽丝剥茧、逐一求解。
把握孩子的现在,就是丰盈他的未来。孩子的幼小衔接关键期,每个家长都不应旁观。请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
自序:养育孩子是父母的终身事业
PART 1幼小衔接,绕不过的一道坎
幼小衔接,家长知多少
幼小衔接,孩子知多少
理性择校,不要折腾孩子
“幼升小”面试,减少恐惧才能从容应对
PART 2充分准备,才能有效衔接
家长做好准备,孩子才更从容
心理准备,最重要的入学准备
“零起点”教学,不等于“零准备”入学
精心打理,打造全新的家庭学习天地
如何让“第三学期”过得更有意义
别让孩子“伤”在开学季
PART 3养好习惯,才能顺利衔接
养成好习惯,从餐桌开始
睡眠有保证,不会“铅中毒”
生活能自理,独立性才会强
时间会管理,作业不拖拉
规则能遵守,纪律有保证
听课要认真,学习才轻松
老师不可怕,发言要主动
PART 4提升能力,才能自信衔接
自控力,孩子自我成长的“秘密武器”
独立思考,从学会质疑和反问开始
学会提问,是主动学习的“敲门砖”
学会情绪管理,不只是在发泄
共情能力,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朋友圈”,最强大的心理能量场
PART 5塑造性格,才能开心衔接
自尊,源于自我价值的积极体验
责任心,在主动承担中得到增强
学会合作,别让自己成为“局外人”
懂得感恩,才不会以“自我”为中心
尊重别人,赢得更多尊重
搞笑大王,生活的“调味剂”
积极乐观,释放无限“正能量”
PART 6迈入小学,才是关键衔接
利用“学习准备期”,迈好入学第一步
小学前半段,重点关注三件事
别让孩子伤在分数上
语文学习,先“识”后“写”
数学学习,先“数”后“算”
英语学习,先“听”后“说”
阅读,如何才能变“悦读”
家庭作业,到底该如何辅导
教师节,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
家校互动,助力成长
后记
专家推荐
爸爸妈妈,千万不要等到入学前才来谈衔接的事,付小平老师让你弄懂一个道理:幼小衔接需要6年的时间来准备,更让你看清衔接的方方面面在哪里!
——妈咪Jane,知名亲子专家,“父母堂”微信公众号创建人
学者+父亲不一定等于好父亲,但当学者+父亲再加上100%的爱和责任时,一个好爸爸就诞生了。付小平就是这样一位父亲。这些因素更让他的书不是理论的说教,也不是琐事的堆砌,可以让家长通过一个个真切的故事感悟到教育的真谛!
——樊未晨,《中国青年报》资深教育记者
这本书充满了非常实用的知识点,能够帮助父母很容易地解决孩子“幼升小”阶段出现的各种难题。从这一点看,本书更像是一本朴素无华而又全面实用的教育指南和方法手册。
——孟庆伟,《北京青年报》资深编辑
从《陪孩子一起上幼儿园》到《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付小平一以贯之地传递着“陪”的概念。他这么做了,然后这么写了,这本书是知与行的统一,既有思想的智慧,更有实用的技巧。
——张琳,《扬子晚报》资深教育记者
这本书最特别之处在于,它以一位爸爸的视角,而不仅仅是一位教育专家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它会带给你最全面、最贴心的幼小衔接指南。
——徐蓓,《解放日报》“家庭”版资深编辑
著名儿童教育专家付小平博士的这本书,是一本实用性的指南,更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走心”的家教好作品。他写出了人人心中皆有,但人人笔下皆无的那些事儿,那些人,那些过程,其经验值得每一位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借鉴。
——韩晓蓉,《东方早报》资深教育记者
相信每一个正在陪孩子“幼升小”的家长,都在经历着逼孩子做作业、为孩子立规矩、与孩子斗智斗勇的艰辛。付小平把他多年积累的教育行业经验,全部倾注在了陪孩子成长的历程中。这本书将带给家长完全不一样的“幼小衔接”视野,“艰辛”两字或许行将远去。
——刘敏,《新闻晨报·人才周刊》主笔
付小平的《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让我们用心思考孩子究竟需要什么,它带我们发现“幼小衔接”问题的核心,它帮助我们拨云见日。它又是一本工具书,让我们按图索骥,昂扬地站在起跑线上。
——秦畅,全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金话筒奖得主
教养贴士:需要经历幼小衔接这个适应过程的,既有孩子,也有家长。我们需要和孩子一起,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完成自我角色转变,帮孩子更加从容地进入小学。
家长做好准备,孩子才更从容
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关键阶段,家长都要不断转换自己的角色,不断学习和自我成长,从心理上和情感上给孩子最大的支持和帮助,让孩子在人生的每一个转折点都走得更加从容。
幼小衔接这个关键阶段也不例外。需要经历幼小衔接这个适应过程的,除了孩子,还有家长。为了给予孩子有力的情感支持,成为他们勇敢向前的坚实后盾,我们需要和孩子一起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完成自我角色的转变,让孩子更加从容地进入小学。
入学前,家长需要重点关注哪些情况
在幼小衔接时期,我们往往特别关注孩子知识的积累,而容易忽略孩子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独立生活能力、良好生活习惯等的培养。我们可以通过日常观察、跟孩子聊天等方法全面了解孩子在心理、情感、自理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以下是上海市教委编制的《幼小衔接家长手册》中列举的家长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了解和评估孩子的情况:
1.孩子是否对入小学充满期待与向往?
2.孩子是否能与周围同伴友好相处?
3.孩子离开家人,进入陌生环境后是否会沮丧?
4.孩子是否能自然地与家人以外的人交往?
5.孩子对阅读是否感兴趣?在阅读一遍故事后是否能回答相关的问题?
6.孩子是否能独立完成系鞋带、戴围巾、收拾玩具、整理书包等事情?
7.孩子是否会照顾自己,如主动饮水、根据冷热穿脱衣服、独自按时睡眠?
8.孩子是否会重复简单的口信?
9.孩子是否能熟练地使用纸、颜料、剪刀、胶水、水彩笔等物品?
10.孩子是否能同时记住两个或三个任务,并执行这些任务?
11.孩子是否能说出自己的家庭地址和家人的姓名、电话号码?
12.孩子是否会承认自己不懂,而主动请求帮助?
……
我们可以参照以上这些问题,看看自己的孩子究竟做得怎么样,从而有针对性地帮孩子进行入学准备。当然,我们不能期望所有孩子在进入小学前都能完全达到上述要求。如果发现孩子在哪些方面有欠缺,我们就可以利用幼小衔接的这个阶段,有的放矢地加强。
“幼小衔接”相关活动,应该积极参加
随着家长和社会对幼小衔接的日益重视,目前很多幼儿园都会在大班下学期组织一些幼小衔接活动。其中,既有面向孩子的活动,比如带孩子参观小学、进教室听课等,也有针对家长的讲座,例如邀请一些教育专家或小学老师到幼儿园指导家长做好幼小衔接的相关准备等。这些活动既得到了教育部门的肯定,同样也受到了家长的好评。
当幼儿园组织这些幼小衔接活动时,我们一定要鼓励孩子积极参加,活动结束后及时跟孩子沟通,了解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的收获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当幼儿园组织幼小衔接的家长讲座时,我们要高度重视,尽可能父母都去参加。因为这些讲座通常都是邀请一些对幼小衔接比较有研究的专家、学者和老师来讲,会给家长带来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对家长和孩子提前做好相应准备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在伊伊大班下学期,幼儿园就组织了很多幼小衔接活动,除了带孩子参观小学等活动外,还请了一所小学的资深教师给家长做了名为“如何做好有效衔接,让孩子顺利起飞”的专题讲座。在讲座中,这位老师和我们分享了小学教育与幼儿教育的差异、孩子入学不适的表现、如何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等内容。
在此之前,我对幼小衔接的认识还不是太多,多数信息是通过网络等渠道获取的。通过这次讲座,我对幼小衔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讲座对我和伊伊后来的很多准备工作大有帮助。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师讲到的孩子入学不适的一些表现:
1.一到上学时间就烦躁、不安、焦急,甚至哭闹,有的孩子则出现上学情绪低落、放学欢腾活跃的现象。
2.不愿提及自己在校的活动和表现。
3.进入不了学习状态,学习习惯差,不能完成学习任务。
4.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听课效率低。
5.上学没几天就开始怕学、厌学。
6.性情发生变化,如变得退缩、烦躁或者攻击行为增多。
这次讲座确实给我们家长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入学准备的重点。虽然我们一直对伊伊的入学适应充满信心,但听完老师讲的这些问题,我还是多少有一些忐忑。由于孩子尚未正式入学,所以没有家长能够提前预估究竟会出现什么情况。当然,这也给我敲响了警钟,对于孩子的幼小衔接,我们需要认真对待,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入学家长会,切不可疏忽
目前,很多小学在一年级新生开学之前,都会召开一次新生家长会,介绍学校的一些情况,告诉家长需要提前做好的准备工作,以及开学的一些注意事项等。有些学校会选择在暑期刚放假的某个时间,另外一些学校会安排在新生开学前的某个时间。这些通知和安排,一般都会在给家长发放入学通知书的时候一并告知。我们一定要把这次家长会真正放在心上,避免因为忘记时间而缺席等情况的发生。
伊伊所上的小学在开学的前两周召开了新生家长会,具体时间和安排在两个多月前就告知了所有家长。就在家长会的前几天,我带伊伊到小区里玩,正好碰到她以前幼儿园班上一位同学的家长,顺便就聊到家长会的事情。这位家长竟然完全忘了家长会的事儿,听我这么一提醒,才终于想起来过几天要去参加新生家长会。这位妈妈说,如果那天我们没有提起家长会,她很有可能就会缺席这次非常重要的活动。正式召开家长会的那天,我特别留意了这位家长,她果然准时参加了。
这次新生家长会的主题是“让我们携手,精神地出发”。从这个主题就可以看出,学校非常希望家长和学校互相配合、齐心协力做好孩子的入学准备工作,让孩子精神饱满、更加从容地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
在家长会上,首先是学校领导为我们介绍学校的有关情况,比如办学理念、师资力量、办学特色、学校文化等,让我们对学校的基本情况有了大概了解。我们过去听到更多的是,学校和老师如何给家长和孩子拼命施加压力、让孩子取得更高的分数等方面的信息。让我感到意外的是,伊伊学校的领导反复给家长强调,当孩子入学后,不要把孩子的成绩和分数当作唯一的评判标准,无论孩子考多少分,家长都要给孩子更多的帮助、支持和鼓励,不要随意打骂孩子。这些理念跟我一直倡导的理念不谋而合,无形中也让我对这所学校增添了很多信心。
接下来,家长按照孩子的班级,到教室分别召开班级的家长会。班级家长会一是让家长熟悉和参观孩子今后的教室,二是帮助家长了解具体的入学准备。伊伊的班主任老师非常认真,给我们讲了很多需要准备的具体物品以及入学注意事项等,让我们明确了应该提前做好的物质准备。这个环节中,老师讲的内容比较琐碎,需要认真听讲和记录,稍有疏忽就有可能漏掉一些重要信息。
家长会上有一份新生信息采集表,涉及家长和孩子的很多身份信息,最后会由学校上传到教育主管部门的信息系统里面。为确保准备无误,这份表需要我们带回家填写好,等孩子入学的第一天当面交给班主任老师。伊伊正好跟幼儿园班上的一个同学帆帆分到同一个班级,家长之间以前就很熟悉,也是比较好的邻居。帆帆爸爸去参加了这次家长会,由于没太注意老师强调了好几次的这张信息采集表,开学第一天就忘记交回这张表了。后来我了解到,班上不只他一个人疏忽了,还有好几位家长同样忘记了这张表。虽然老师不会因此对家长和孩子产生偏见,但这会给老师的工作增加很多负担和麻烦。此外,老师很可能会把家长的这种情况视为对孩子不认真、对学校不重视,这当然是不好的。
“幼升小”,家长角色需提前转变
当孩子正式进入小学以后,家长的角色就会发生很大变化。如果我们能够提前对这个角色有更多认识,做好幼儿园家长到小学生家长的角色转换,我们就能给孩子更多信心和支持,让孩子的幼小衔接之路走得更加顺畅从容。
首先,家长要清楚认识自己的角色。我们可以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提醒自己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的家长了,从而使我们的言行举止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时,我们还可以从过来人那里积极获取相关经验教训等,比如主动向家有小学生的亲朋好友咨询和请教,了解他们作为小学生家长的角色定位和心理感受,获得各类教育问题的处理经验等。
其次,尽量调整好自己的生活节奏和作息时间,为孩子入学做充分准备。孩子入学后,每天的作息要有规律,如用餐、学习、休息都应安排在相对稳定的时间。因此,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根据学校的作息时间,制定一份新的家庭作息时间表。而且,我们需要以身作则,带头按新的作息时间安排自己的生活,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教养贴士:对学龄儿童来说,良好的自控力有助于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从这个角度来看,自控力就是孩子自我成长的“秘密武器”。虽然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自控力时时处处都在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自控力,孩子自我成长的“秘密武器”
自我管理是社会化的基础,它和所有的发展领域都有联系——生理、认知、社会化和情绪等。对学龄儿童来说,良好的自控力有助于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从这个角度来看,自控力就是孩子自我成长的“秘密武器”。虽然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自控力时时处处都在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让孩子发展起自律和自控能力,主动控制自身行为以符合主观的价值观、期望、标准和规则。2岁以下的婴儿还不具备自控的能力,但在2岁左右,这种自控能力开始有所萌芽。有研究表明,一个2岁的孩子在被允许触摸某件物品之前能够单独等待4分钟左右。从这个时候起,孩子就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责任感。在大多数孩子中,自我管理的全面发展至少要到3岁时才开始。
随着认知和理解能力的不断发展,小学阶段的孩子基本上能够清楚地分辨负罪感和害羞感,当他们认为自己违反了道德时,害羞感和负罪感就会随之产生。8岁左右,他们的自尊感和控制语言、身体攻击以及其他消极情感的能力增强,当他们违反了规则时,会感到害羞;当他们能够调控自己的行为并按要求去做时,会感到骄傲。
对于小学生家长来说,最头疼的事情并不是孩子的智商不高,情商不够,而是做事容易分心,无法集中注意力,上课总是坐不住。后者的关键影响因素就是孩子的自控力。当孩子发展起自控能力以后,他们就能控制冲动,学会等待并能延期行为,忍受挫折,延迟满足,开始尝试制订计划并执行计划。
发展孩子的自控力,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充足睡眠是自控力的“能量场”
长期睡眠不足,更容易让人感到压力、萌生欲望、受到诱惑,还会让人难以控制情绪、集中注意力。为什么睡眠不足会影响人的自控力呢?有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和大脑对葡萄糖的吸收,而葡萄糖是人体生理能量的主要存储方式。自控,是所有大脑活动中耗能最高的一项活动。甚至还有研究表明,睡眠短缺对大脑的影响和轻度醉酒是一样的,在醉酒的状态下,人们是毫无自控力的。
小学阶段的孩子,学习压力相对不是太大,我们要尽可能保证他们的睡眠时间在每天10小时以上,让他们的生理能量始终保持充足。这就需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使孩子形成早睡早起的生活规律。
自我意识是自控力的“调节器”
人类有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拥有自我意识。当1岁多到2岁左右的时候,孩子就开始行动、研究和探索,他们的自我意识就开始萌芽,开始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当我们做一件事的时候,就能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我们为什么这么做。
有神经学家提出,我们只有一个大脑,但我们却有两个想法。或者说,我们有两个自我:一个自我任意妄为、及时行乐,另一个自我则克服冲动、深谋远虑。自控力的最大挑战就来自于两个自我的冲突:一方面想要这个,另一方面想要那个,当两个自我发生分歧的时候,总有一方会占据上风。
如果没有完整的自我意识,自控系统将毫无用武之地;如果自控系统能占上风,原始的本能冲动就会被抑制。在做任何决定的时候,我们都必须意识到自己具有做这件事的冲动,以及抑制这种冲动的意志力。如果想要孩子具有更强的自控力,我们首先就要让孩子具有更清晰的自我意识。
专注力是自控力的“试金石”
在能够控制行为之前,孩子必须能够管理或者控制注意力。专注力能发展孩子的意志力和面对挫折的能力。专注力虽然是孩子学习所必备的能力,却往往很难在一本正经的学习中完全培养出来。专注力大都是在玩耍、游戏、运动、户外活动等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中培养起来的。对自己喜欢的事情,孩子才能做到专注。对自己不太喜欢的事情,孩子也可能做到专注,但需要具备一定的自控力。
通过玩拼图、找不同等很多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当孩子完全投入游戏时,他们根本就不会受外界影响而分心。专注力需要从小就开始培养,不能等到孩子进入小学以后家长才开始重视。除了拼图、找不同这些游戏之外,我再推荐几个有助于培养专注力的游戏:
1.木头人游戏:这个游戏可以经常在家玩,很多孩子都喜欢。大人和孩子齐声说:“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讲话不许动,还有一个不许笑!”不管大家最后是什么姿势,都要保持不动,静止一段时间。
2.被窝游戏“看谁坚持时间长”:周末的早晨,不着急起床,和孩子躺在被窝里,跟孩子一起商量一个口令。说口令之前,在被窝里扭来扭去,钻钻爬爬,怎么动都可以,但是随着口令喊出来,大家就不能动了,谁先笑、谁先动就输了。
3.纸箱游戏:准备一个稍大的纸箱,两边挖出可以把手伸进去的圆孔,里面放一些不同质地的东西,让孩子伸手去摸,猜猜是什么东西。也可以多挖几个圆孔,大人的手也伸进去,互相摸摸、猜猜是谁的手。
4.角色扮演游戏:设计一个活动场景,大人和孩子各扮演一个不同的角色,比如医生看病,可以让孩子扮演医生,大人扮演病人。在玩这类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一旦进入状态,就会玩得不亦乐乎,也可以持续很长时间。
当然,我们还可以根据情况自己设计一些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孩子也很喜欢的游戏。
延迟满足是自控力的“代言人”
延迟满足指的是一种能力,是人在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时能够延迟等待的能力。在心理学上,延迟满足经常和自我控制等同。培养延迟满足的能力,也可以说就是在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让孩子克制欲望,学会等待。
关于延迟满足,心理学上有一个经典的糖果实验。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心理学家瓦特·米歇尔在斯坦福大学的幼儿园做了一个软糖实验:实验者先给一群4岁孩子每人一粒糖果,说:“你可以随时吃掉。但如果能坚持等我回来后再吃,那就会得到两粒糖。”说完,实验者就离开了。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孩子很快就把糖吃了;也有些孩子坚持等到实验者回来,当然,他们就得到了事先许诺的两粒糖。
此后,实验者对这些孩子进行了跟踪研究,跟踪一直持续到他们高中毕业。最后发现,在4岁时就能够为两块糖果等待的孩子,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较高的效率及较强的自信心。他们能够更好地应付挫折和压力,并且具有责任心和自信心,普遍更容易赢得别人的信任。而那些没有抵御住诱惑的孩子,抗挫能力、自控能力较差,在压力面前容易不知所措,做事效率较低,自信心和责任心都不强。
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物质极为丰富的时代,很多物质方面的需求都能立即满足。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件幸事,玩具应有尽有,食物随手可得,但这同样也会给孩子带来控制自己欲望的挑战。精神层面的需求,我们要尽可能满足孩子;但物质方面的需求,我们需要让孩子学会延迟满足。
只要带孩子一起去超市或者商场购物,很多父母就会被孩子折磨得筋疲力尽。孩子不是提出买这样那样的玩具,就是希望买各种各样的零食,一旦不能如愿以偿,很可能就会趁机倒地耍赖。这就是孩子不具备延迟满足能力的重要表现。
伊伊很小的时候,我们就经常带她去超市或商场。刚开始的时候,每一次出门之前,我们都会跟她说好一次只能买一样东西,买了玩具就不能买零食,不论玩具还是零食,一次只能买一件。这个规则一直保持至今,几乎从未被破坏过。虽然她有时候会很想买两件或几件东西,但我们会告诉她当天只能买一件,其他东西需要等到下一次或者重大节日等才能再买。这样做的目的,主要考虑的不是省钱的问题,而是希望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让她逐渐学会自我控制、学会等待。
当成为一名小学生之后,伊伊在这方面已经表现得越来越好了。有一次,我们带她去超市,先买了一样她最喜欢吃的零食,后来又看到一个很漂亮的有米妮图案的卷笔刀,这是她梦寐以求的一样文具。正当我准备放进购物车的时候,伊伊突然很严肃地对我说:“爸爸,这个卷笔刀今天不能买啦!我已经买了零食,还是等到下次再买吧。”我马上意识到她提醒得很对,一次只能买一样的规矩不能随便被打破。虽然她说得很恳切,但从她的眼神里我能够明显读到她对卷笔刀的依依不舍。最后,我跟她商量,既然她很喜欢这个卷笔刀,那就把刚才放进购物车的零食拿出来,等以后再买,这次就买这个卷笔刀。我的这个提议立马得到她的认可,她赶紧把零食放回原处了。
其实,伊伊在其他方面的自控力也是很强的,这一点对于她的幼小衔接大有裨益,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她小学学习生活的自信。因此,她在课堂上很容易集中注意力听课,能很自觉地遵守课堂纪律,很主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练习。
父母的积极回应是自控力的“催化剂”
成人回应孩子行为的方式影响着孩子自控能力的发展。那些使用积极的纪律约束策略,使用权威的行为管理方式对待孩子的成人,更容易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因为他们使孩子参与到了积极的认知过程中。如果父母受到孩子的尊重并对孩子具有一定约束力,他们给孩子制定的规则将更容易被遵守,即使父母不在场也一样。
心理学家克莱尔·考普(ClaireKopp)对自我调节的发展做过许多研究,她非常强调父母之爱的重要性。她这样写道:“孩子的自我控制力来自哪里?它来自想要成为社会群体中的一部分的愿望,想要得到爱和积极情感的愿望。孩子不会因为规则好就遵守规则,孩子不喜欢那样。他们想得到爱和积极的情感,如果他们遵守规则之后能得到这些,他们就得到爱和积极的强化。”
因此,我们在给孩子约束和规则的同时,也要及时给予孩子积极的关爱和支持。管教之中需要有智慧的爱相伴,规则之中需要有适度的自由并行。这样的管教才能得到孩子的自发尊重,这样的规则才能得到孩子的自觉遵守。
教养贴士:3~7岁的高自尊儿童有两大特点:在紧急情况下从容不迫;在面对挫折或困难时拥有心理弹性。我们从幼儿阶段就要重视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逐渐提升孩子的自尊水平,让孩子的幼小衔接更从容、更开心。
自尊,源于自我价值的积极体验
自尊指的是个体对自己做出的能长期保持的评价,它体现个体对自己的能力、重要性、成功和价值的信任程度。说得更通俗一点,自尊就是对自我价值的感受和体验。
自我价值的总体感受一般和两大因素有关:一是感到自己有能力,二是能感受到从他人处得到的社会支持。那些自我价值体验比较高的人,会对自己的价值感到满意,同时也容易感受到别人的支持和对自己的接受。要提高自尊,我们就要同时提高社会支持和感受能力,增强自我价值的积极体验。
美国心理学家苏珊·哈特曾经花了20年时间来研究自我和自尊的发展。在一个研究自尊的大型项目中,苏珊·哈特提出了孩子评价自我的五个方面:
一、学业能力,孩子如何看待自己在学业上的能力;二、运动能力,孩子对自己体育运动能力的感受;三、社会能力,孩子是否感到受同伴的欢迎;四、外表长相,孩子觉得自己有多好看;五、行为举止,孩子认为自己的行为被他人接受的程度。
幼儿一般都会倾向于高估自己的这些能力,从大约7岁开始,孩子在评价自己时会变得更加现实,也更一致。既承认失败,也承认成功;既承认消极的方面,也承认积极的方面。这个趋势在整个学龄期会不断发展。不过,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孩子自我评价时的关注重点也有所不同,在儿童期中期,同伴的接受和运动能力最为重要;从青春期开始,外表长相几乎成为所有孩子最看重的方面。
孩子进入小学一年级时,高自尊能帮助他们尽快适应不断增加的学习压力和日趋复杂的同伴关系。当遇到问题或困难时,较高的自尊水平就会给孩子注入一剂强心针;当遇到老师的不公或同学的鄙视时,较高的自尊水平就会让孩子“不屑一顾”。苏珊·哈特的研究指出,3~7岁的高自尊儿童有两大特点:在紧急情况下从容不迫;在面对挫折或困难时拥有心理弹性。因此,我们从幼儿阶段开始就要重视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逐渐提升孩子的自尊水平,让孩子的幼小衔接更从容、更开心。
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重要能力领域
天底下没有人是十全十美、无所不能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强项,也有自己的短板,让孩子找到自己最重要和最擅长的能力领域,对提高孩子的自尊水平很关键。孩子如果能在他们认为最重要的领域表现得有能力,他们的自尊水平就较高。如果孩子总是拿自己的短板去跟别人的长处进行比较,他们的自尊水平就会较低,很多时候就会表现得不够自信、主动。
伊伊从小就不是一个很自信、高自尊的孩子,曾有一段时间,我们为此苦恼不已。上幼儿园期间,因为其他小朋友会背古诗、认汉字、做算术,而自己很多都不会,她就经常自惭形秽地说“我很笨”“我没有别人聪明”等带有自卑情绪的话,有时候甚至还说自己没有别人漂亮等。
在学龄前,由于我们在家没有教太多知识,而上海市教育部门又规定幼儿园不允许教知识性内容,所以她会认的字、会做的算术远不及那些成天在外上培训班或在家经常学习的孩子。这个阶段,学业上的能力以及外表长相并不是她最擅长的能力领域,但伊伊却把这些方面作为自己的重要能力领域去跟别人比较,对自己最擅长的方面却视而不见。
伊伊从小在运动方面的能力就比较强,两岁半左右就已经学会了轮滑,跟小朋友比赛跑步总是跑在最前面,同龄小朋友不敢玩的荡秋千是她的最爱。此外,她从2岁多就开始喜欢上了绘画,并且一直画得还算不错;3岁多开始学跳舞,唱歌也不差;她最喜欢给大人讲故事,很多时候都讲得较为流畅。她自己最擅长的这些方面,她却没有放在心上、看在眼里。
后来,我们就有意识地引导她去发现自己的强项,把最擅长的方面当作自己最重要的能力领域。过了一段时间,伊伊就很少再跟我们提起别人比她怎么样等等了。
让孩子在积极的体验中提升自信
让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并通过一些积极的体验收获成就感,可以培养出孩子的高自尊。这就要求家长多在生活中创造一些机会,鼓励孩子自己去寻找成功的感觉,去体验胜利的喜悦,从而提升自信,提高自尊。
伊伊上大班的一天,我们带她出去玩,正好碰到她回家经常说的班上会认很多汉字的涛涛,很快他们俩就玩到了一起。过了一会儿,趁他们消停的时候,我就提议他们进行跑步比赛,看谁跑得快。伊伊一听马上来劲,开始鼓动涛涛参加。涛涛很爽快地迎战了。
第一次跑完,一向好强的涛涛很不服气,要求伊伊继续跟他比赛,连续跑五次。伊伊很自信,对涛涛的提议更是来者不拒,甚至还跟他说:“五次太少啦!我们再跑十次吧!刚才那一次就算是练习。”不自量力的涛涛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伊伊的要求。
跑完五次以后,伊伊遥遥领先,而且每一次都是跑得最快的,胜负已经不言自明。这个时候,涛涛已经累得上气不接下气,赶紧找旁边的凳子坐下休息,可伊伊还是一副精神抖擞的样子,到处蹦来蹦去。看到伊伊跑步这么厉害,涛涛只得甘拜下风,放弃最后的机会。
那天回家的路上,伊伊一直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于是,我就趁热打铁,对她说:“伊伊,涛涛是不是你们班上最厉害的小朋友啊!”
“他都能认两千多个汉字了,一百以内的加减法也很熟练。当然是最厉害的啊!”
“他在学习上确实很厉害。可是,刚才跟你比赛跑步,他却一次都没有跑赢呢。”
“跟别人比赛跑步,我可从来没有输过啊!涛涛当然也跑不过我啦!”
“那你是不是也很厉害啊!”
“当然啦!我是全世界跑得最快的,谁能跑赢我呢?”
听完以后,我笑得合不拢嘴。这次跑步比赛,既让伊伊看到了自己的强项,也是一次很好的成功经历,让她在积极的体验中提升了自信。
鼓励孩子积极面对问题和困难
当孩子积极面对问题和困难,并尝试各种方法去解决,而不是回避问题和困难时,自尊通常都会得到增强。每一次成功的应对经历都会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评价,从而带来自发的认可和较高的自尊水平。
伊伊刚上一年级的时候,数学练习题中有考察空间思维能力的题目。其中,有这样一类练习:几块立体积木放在一起,左右两排的积木数量相等,上下两层的积木数量不等,上面一层的积木少,要求孩子数出总共有多少块积木。积木画在纸上时,上面的积木会遮住下面一层的积木,如果空间感不强的话,大人做起来往往都有些吃力,更别说六七岁的孩子了。
这种题目伊伊不太擅长,每次遇到这种题目就会头大,做了好几次,大部分题目都没有做对。那一周左右,这种练习题几乎成了她上小学以来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错的次数多了后,她对自己也逐渐失去了信心,一旦碰到这些题,就总想蒙混过关。妈妈给她讲了好几次,她始终没有理解。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