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9902716
★★★
★★★
★★★
★★★
★★★
★★★
★幼小衔接关键期,父母的陪伴很重要。
孩子上学不等于把孩子交给学校。6岁是孩子接受学校教育的头一年,决定未来一二十年的学习生活。父母要放下功利心,教孩子比成绩更重要的事:提高自理能力、培养学习能力、激发兴趣爱好、学习社交能力。
★叛逆情绪爆发期,给孩子一个好性格。
6岁是孩子“幼儿叛逆期”的关键一年,对孩子的性格发展有决定性影响。唯有用心、贴心的好父母,才能让孩子养成自信乐观的好性格,在爱和自由中自觉成长。
★校园生活头一年,教孩子一堂独立课。
6岁时,孩子将告别幼儿园,迈出独立学习、独立生活的重要一步:进入校园接受文化和素质教育。父母要让孩子养成积极主动的好习惯,以适应全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6岁是孩子接受学校教育的头一年,决定未来一二十年的学习生活。
6岁还是孩子“幼儿叛逆期”的关键一年,对孩子的性格发展有决定性影响。
在这一年里,孩子将告别幼儿园,迈出独立学习、独立生活的重要一步:进入校园接受文化和素质教育。孩子需要提高自理能力、培养学习能力、激发兴趣爱好、学习社交能力。
在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里,父母要放下功利心,教孩子比成绩更重要的事:养成自信乐观的好性格、积极主动的好习惯,以适应全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一、孩子要上一年级,父母的陪伴很重要
1.6岁:幼小衔接关键的一年
2.从幼儿园到小学,陪伴是很好的教养
3.学校里没有玩具:帮助孩子适应新环境
4.你是一名学生了:帮助孩子完成角色转变
5.父母也要收收心,让家庭充满学习的气氛
6.和老师打好配合,当好孩子的家庭辅导员
二、6岁敏感期:孩子自觉成长的秘密
1.智力发育的黄金期:让孩子快乐学习
2.兴趣爱好的爆发期:从厌学到好学的秘密
3.独立生活的实践期:这些事要让孩子自己做
4.习惯养成的关键期:给孩子自觉成长的动力
5.分离焦虑的磨合期:引导孩子控制好情绪
6.性格塑造的基础期:给孩子坚强乐观的个性
7.交往需求的旺盛期:有人缘的孩子不孤独
三、幼小衔接关键期,错误教养快丢弃
1.总拿孩子做比较?别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2.只会盯着分数跑?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3.天天喊孩子起床?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
4.用红笔修正错字?孩子的积极性高不了
5.开家长会坐后排?别轻视和老师的沟通
6.只会夸奖不批评?爱孩子的度要掌握好
四、孩子成长新阶段,亲子沟通从心开始
1.从现在起,蹲下身用心灵与孩子对话
2.重视孩子的表达,别只是发号施令
3.孩子越来越难管?引导比禁止更明智
4.夸奖不是口头禅,不经意的褒奖更有效
5.孩子也在意面子:得体的批评更有力量
6.沟通不仅听和说,非语言交流很重要
五、玩和学习不一样:该让孩子收一收心了
1.不止成绩差:注意力不集中的危害
2.屁股长腿了:孩子为什么总是坐不住
3.善用兴趣的魔力,点燃孩子的热情
4.自觉和自律:孩子专注的强大内驱力
5.与忍耐力赛跑:好结果就在一步之遥
6.请勿打扰!给孩子创造专注的环境
7.别唠叨个不停,让孩子安心把事做好
六、从小就上常青藤:快乐学习的6种能力
七、学习是孩子的事:主动学习的7个习惯
八、让孩子告别拖拉:独立完成功课很简单
九、陪孩子看看书:家是孩子学习的天堂
十、告别保姆岗位,让孩子学会自律生活
十一、比IQ更重要的事:给孩子一个好性格
十二、孩子不再是中心:帮孩子融入集体生活
十三、学会和老师沟通,齐心协力把孩子教好
十四、有健康才有快乐:帮孩子养成健康习惯
十五、孩子终究要一个人走:自我保护不能少
6岁,是幼小衔接关键期。6岁的孩子有很强的求知欲,也有很强的可塑性。6岁,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期。如果这时没有对孩子进行科学有效的智力开发和思维训练,他们就会错过智力、创造力发展的重要时期。6岁的孩子乐于尝试、渴望独立,性格的可塑性极强。6岁,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养成好习惯会促进孩子的学习,并使他们终身受用。6岁,是培养学习方法的重要时期。学习方法决定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决定竞争力,决定孩子的未来。
6岁是总结性的一年,孩子要告别幼儿园;6岁也是一个新起点,他们将进入小学,身份变成学生;他们将接触到更多老师、同学,学习更多知识。
陪孩子走过6岁入学期,让他们独立自主、自觉成长,是每个父母的责任。父母要做好引导,让孩子熟悉校园环境、适应身份变化,以快乐的心态迎接新的学习与生活。父母要适当放手,让孩子学会独立自理,懂得照顾自己。父母要及时鼓励,让孩子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变得更加积极上进,勇敢克服困难,不断超越自己。父母要改变沟通方式,用心灵与孩子对话,让孩子感受到尊重。父母要培养孩子的社交礼仪和技巧,让孩子顺利融入新集体,和老师、同学愉快相处。父母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发展和情商培养,让孩子形成好性格、好习惯,从内心变成一个自觉成长的人。父母要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远离校园暴力侵害。
6岁作为孩子接受学校教育的头一年,将影响未来小学、中学、大学一二十年的生活和学习。在这个新的起点,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会充满期待。在期待中,父母要知道,孩子上学,不等于把孩子交给学校和老师。学校和老师的责任是教导孩子学习,父母对孩子生活能力、性格习惯的培养负有主要责任。
父母要知道,孩子上学,分数不是衡量孩子好与坏的唯一标准,有些事情比成绩更重要。孩子的成长不是分数在不断提高,而是智商、情商、自理能力综合发展。父母要知道,孩子上学,家对孩子更重要了。它不应该是冷冰冰的,父母也不应该是“冷冰冰”的。温暖的家庭氛围、快乐的亲子互动,会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这里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课本知识,还包括从父母身上学习做人和做事。
父母不可能照顾孩子一辈子,以后的路始终要孩子一个人走。希望在孩子6岁这一年里,父母能够给孩子很好的教育,用心陪孩子成长,让他们感受到温暖的教养,变得积极主动、自觉成长。
――宝宝树主编 童小珍
从幼儿园到小学,陪伴是很好的教养
前些天,碰见一位创业不久的朋友。聊到近况,她说自己雇佣了一个经理。我很讶异:“那不是增加了很多成本吗?你自己一个人应该能顾得来,难道有别的打算吗?”
“暂时没有别的打算,主要是想多陪陪孩子。前段时间,女儿的老师给我打电话说,女儿都不能完成作业,想了解一下孩子在家里的情况。
我哑口无言,这才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孩子放学后在家都做些什么。因为这半年太忙了,晚上从公司回到家时,孩子基本睡着了。她那么小,却已经离我那么远了,这太可怕了。”
“为了每天多出3个小时陪孩子,你要多付一个高管的薪水,时间真是金贵。”我打趣到。
“这么说,你的时间也不便宜,你不是早就做出这样的选择了吗?”
的确,三年前,我和我的朋友做出了同样的选择,而且我认为这相当值得。现在女儿上三年级,无论是学习能力、组织能力,还是自理能力都表现得很好,被老师评为“让老师省心”的孩子。许多父母都问我是怎么做到的,我只是在孩子上小学前的功夫做得足而已。
我想大部分父母在孩子6岁时可能都十分兴奋并且忙碌。因为孩子要入学了,有老师帮着教育孩子。身边少了跟屁虫后,这些父母自由了许多,事业越来越好,就像我的朋友那时一样。这样忙碌的父母,像是“咔”的一下直接切断了与孩子的联系。孩子只有6岁,没有好好度过分离焦虑的磨合期,面对陌生的老师、同学和课本,胆小的孩子内心充满恐惧和害怕,无法适应小学生活;胆大的孩子却横冲直撞,根本不知道遵守纪律而变成“破坏王”。
“那不是还有老师吗?老师应该及时引导啊!”有些父母会这样问。
一、老师面对的是全班学生,教育方法具有普遍性,如果全班几十个学生都依靠老师逐一因材施教,是不是不太现实?
二、孩子学习以外的性格、习惯、品质甚至心理教育不能完全依靠老师,父母缺席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孩子不是一夜间长大的,面对和家庭、幼儿园不同的小学环境,孩子会出现种种“水土不服”。由父母陪伴孩子克服这些“不服”要比由老师带领孩子去克服“不服”好得多。
因此,要想孩子在小学阶段甚至整个学生时代都表现优秀,父母不可缺席,陪伴是很好的教养。尤其是在6岁幼小衔接这一年,你的陪伴会给孩子一种安全感,孩子不会觉得茫然无助,及时进入小学生应该有的状态。
当然,陪伴教养并不是像以前一样如同保姆般的全陪,面对逐渐长大的孩子,父母的陪伴应该是既让孩子感受父母的关爱,又不应妨碍他独立成长的脚步。我并不建议父母放弃自己的事业,每天都盯着孩子,孩子走一步父母走一步。记住,他不是在学走路,而是在学习长大,你的过分关注只会让孩子感受到窒息甚至愤怒。对于6岁即将入学的孩子来说,餐桌时间是很好的陪伴时间。
全家人坐在一起,在享受美味的时候,分享一下每个人的经历,说说笑笑间就能解决孩子在学校的很多事情。
我对我家的餐桌记忆是非常深刻的。我记得那时家里有一张原木色的普通的圆形餐桌。我上小学时,班上的同学喜欢“拉帮结派”。我在班里年龄小,也比较胆小,但成绩还不错,因此受到排挤。回到家,我一边吃饭一边看着墙上自己的影子就会哭。我当时觉得自己是世界上很可怜的人,我所有的就只有自己的影子。妈妈了解情况后,先是安慰了我,并告诉我她有“魔法”会让墙上的影子越来越多,只是她需要时间。
尽管我认为妈妈有些唬人,但是每天仍然焦急地等待着妈妈的“魔法”,每天吃饭前都要询问妈妈一遍。但是妈妈只是微笑着叫我等待,我只好先去吃各种可口的饭菜。那段时间,我发现自己的便当盒永远装满新鲜的好吃的食物,单是蛋炒饭里面的材料都会有七八种。班上有一个小朋友看见我的餐盒很羡慕,我虽然有些害羞和腼腆,仍然和她分享了食物。就这样,她成为了我的一个朋友。我还将她带回家去尝尝妈妈的美味。那天晚上,在餐桌上,妈妈对我说:“你看,现在墙上的影子是不是有两个了?”
我高兴地点点头。
为了庆祝我有了朋友,妈妈又给我买了跳皮筋。跳皮筋是三个同学玩的,于是我又有了一个朋友。在那之后,我又拥有了羽毛球拍,我的更多朋友出现了,因为我们要玩双打。就这样,我的朋友越来越多,墙上的影子也越来越多。
这就是妈妈的“魔法”。她用一种婉转和迂回的方法让我变得自信和有吸引力,帮助我吸引更多的朋友。
妈妈也是有工作的,平时也很忙,但是她从来不放弃做一日三餐,尽量每一餐我们都一起吃。在我整个童年时代,我都爱在餐桌上和妈妈讨论问题。即使没有言语的交流,围在一起吃饭的感觉也会让我倍感安心和幸福。
一般家庭,父母都能够做到陪孩子进餐,所以一定要抓住这个交流时间,让陪伴变得更有意义。我并不主张全天候陪伴孩子,但即使是特别忙的父母也应该做一些调整,也许就是少一单生意,少赚一些钱,但是你给予孩子的将是一个美好的未来。你看,我朋友的做法就很好,适度调整工作,让自己工作节奏慢一些,每天有3个小时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有共同的餐桌时间,她的孩子变得越来越优秀了。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