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0015500

◆辛夷坞出道十年,暖伤青春全新力作。
◆爱情里*美好的事,莫过于“你”和“我”,ZUI终成为“我们”。
◆堪称青春文学中描写极其细腻的“青梅竹马”的故事,辛夷坞写作生涯极为重要的一次升级。
◆谨以此书献给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一路走过来的我们。
◆随书附赠“两小无猜”爱情纪念册
重磅推荐:
推荐您购买白马时光其他畅销书:
【上册】
――我能送你的,是我们知晓以前28年的惦念!
出生时间只相差一天的祁善和周瓒,从小就被两家长辈视作“小冤家”,几乎所有人都以为他们迟早是会在一起的。哪知他们竟将这样亲密的发小关系维持了整整28年。
对祁善而言,周瓒就像一只张扬夺目的风筝,天性逍遥。她知道风筝的线始终牵在自己手中,可是风筝再美,飞得再高,人人都夸,有什么用。不管风从哪个方向吹,他不在身边,她有的只是那根线。她真正想要的却是一个稳定的伴侣和一段相濡以沫的感情。
她用了多少的时间去对一个人放心,就得用多少的时间甚至更大的代价去收心。
她想,都28年了,她应该是可以对他“免疫”的。所谓“免疫”――中过毒,幸未死,从此心有无私天地宽。
而她在心底一直想问的那个问题,或许,时间终会给出一个答案吧。
【下册】
――善良的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
周瓒从来不信祁善会爱上除了他以外的人,他曾以为祁善翻不过他的五指山,可后来才发现,如果祁善是孙悟空,他却并非如来佛祖。他更像白骨精,无论披上哪一张皮,在祁善的火眼金睛下都无所遁形。
做朋友仿佛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本能,可在感情方面他们却有着死穴。因为深知对方太重要,所以害怕任何一种不确定的因素来打扰,哪怕是爱情。
他看过太多失败的感情,宁愿无拘无束地生活。然而经年累月,当他失去过,方渐渐明白:爱怎么会没有束缚。脱缰的*天高地远,终究无所归依,她是他*后的羁绊。比起失去,他宁愿受她所制。
很多东西放久了反而更有味道,但也有很多东西放久了会变质。
他不知道,青春里一路相伴的他和她,是否还能成为彼此生命里的“我们”?
上册:
序 我承认我们曾历经沧桑
章 记得小娇初见
第二章 兔子不吃窝边草
第三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
第四章 好朋友的距离
第五章 中过毒,幸未死
第六章 长发公主与少年
第七章 爱之深伤之切
第八章 命有“双子”
第九章 另一个世界的阴影
第十章 我以为已将你藏好
第十一章 戴佛珠的道姑
第十二章 坏人不需要眼泪
第十三章 不需进,只需守
第十四章 被搅碎的月光
第十五章 甘心洞开的城
第十六章 自私的人比较坚固
第十七章 小偷的自觉
第十八章 有家似无家
第十九章 方便面与爱情
第二十章 另一个周家人
第二十一章 烈焰与利刃
第二十二章 如你一样纯洁
第二十三章 接受他或放弃他
下册:
第二十四章 爱是天生的束缚
第二十五章 等不到的原谅
第二十六章 另一片海阔天空
第二十七章 一条绳上的蚂蚱
第二十八章 谁是不可替代
第二十九章 另一片树叶
第三十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
第三十一章 不可触碰的禁区
第三十二章 要努力的都不是真心
第三十三章 从阿谦到子歉
第三十四章 这一刻的意义
第三十五章 阴影里的疯狂
第三十六章 寄生者与入侵者
第三十七章 命定的伴侣
第三十八章 得到的才是好
第三十九章 我要的不是你
第四十章 多情的无情
第四十一章 没有魂魄的自由
第四十二章 斜风细雨终须归
第四十三章 避无可避的沉没
第四十四章 江河入海
第四十五章 独守心众守口
第四十六章 此心安处是吾乡
第四十七章 厌倦说抱歉
第四十八章 另一种成全
尾 声 我们之间的事
序:我承认我们曾历经沧桑
好的作家是一个小偷。
我在两个月前打开邮箱,收到辛夷坞的《我们》上半部分稿子,看到页的题语“我能送你的,是我们知晓以前28年的惦念!”就忽然不敢看了。我太知道那种感觉了。青春里的爱,总是那个样子,无论看上去多么顺利或者曲折,但无一例外的是,向另外一个人坦露一颗心的过程,还是会像剥洋葱,一片一片的、小心翼翼的,有所保留,有所忐忑,有所堕落,又有所期待,那种感觉,很像八月的天气。一切都是失控的。
我知道我不会是幸存者,我也知道自己的经历和记忆会被偷得一干二净,但我还是上了船。《我们》是一艘游轮,它把我们每一个人载到记忆深处,然后发动机就突然熄灭了,每个人开始在迷雾中辨认自己曾经的模样,从激动到恐惧。
你会想起很多事情。
虽然你总觉得成年后的自己是勇敢的,虽然你口口声声还是会感谢过去的自己。但如果真有一天,你心里的黑匣子被横出来的一只手毫无预兆地打开,曾经青春年少的你值得书写的部分,又或者是你不敢触碰的部分被一一晾晒出来。你还是会心慌甚至恐惧――每个人都爱过。但是青春里爱的样子,再也回不去。
说到底,我们恐惧是因为羞愧。
一切都已经面目全非,成年后的我们或成功或平凡,或幸或不幸,都已经是生活洪流中的一粒沙子,被时光裹挟着匆匆又匆匆了。
你本来已经习惯了这一切,甚至在人生既定的模板里还有了一些可以沾沾自喜的资本,但这本书就是那么不识眼色、不是时候地提醒了你一件事――爱依然是这世上重要的事情。然后你就会怔一下,我打赌,多半人接下来会有的滋味不好受。
就像一个人走在街头,怕听到莫文蔚的那首《爱》了。一句“你还记得吗”,整个人就完了。茫茫人海中,大家都要找到自己的另一半,有多少人到老也不曾遇见?又有多少人很轻易地就弄丢了对方?还有多少如林夕歌词里说的“闭上眼睛你会想起谁,睁开眼睛身边竟是谁”?即便,年少时的爱恋修成正果,又有多少人从“爱着”变成“活着”?
辛夷坞用整整两年的时间雕琢了这个故事。一度,她曾经想用这本书作为出道十年的短暂告别。但我看完后,觉得这本书更像是她这十年创作的总结,一次彻底、畅快的厚积薄发。大抵,看书像看戏,二流的戏偷情,让你跟着戏中人哭哭笑笑,完全忘了自己;而一流的戏偷心,看戏的时候,你依然会哭哭笑笑,不过有很多时候,你的哭笑不是为了戏中人而是为了自己。好戏就是十面埋伏,处处雷区,一不小心就会触动你所有的爱恨和记忆。演员交付了演技,观众也在浑然不觉中交付了自己,像是完成了一道刺青的仪式,散场的时候,你不会不记得那种清醒的疼痛。
从“偷情”到“偷心”,这一部《我们》,个人认为辛夷坞完成了她写作生涯重要的一次升级。自此,她完全可以归隐山水,一苇渡江,从青春文学的高手榜里抹去自己的名号了。
也许你会问,《我们》不过是一段青梅竹马的故事,如何能有这么强的杀伤力?如果非要从写作技巧回答这个问题,概莫“细腻”两个字。
当年,韩剧开始流行的时候,《蓝色生死恋》让一寝室的大老爷们眼泪汪汪,同样达到这种效果的还有一部日剧《东京爱情故事》。但前者只是“偷情”,后者却是“偷心”。没有复杂跌宕的情节,只是一个三角恋的故事。完治就是根木头,也是一扇让莉香想探索又处处碰壁的门,我们看着莉香从“门”里出来,又从“门”里进去,或者在“门”前守候,一次次走了又回来,一次次无望又小心翼翼地叩“门”。虽然,完治和莉香就在同一个城市,甚至同一个单位,同一间房子。但一个女人要走到另一个男人的心里,那路不会比十八弯的山路少半分曲折。也正因为这样细腻的铺陈,我们总能找到一些感情的心路历程与莉香的重叠,那一刻,我们和莉香是同路人,已然忘了她是剧中人,而当她是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
《我们》就是这样。祁善和周瓒的爱情,自年少时萌芽,他们结在一根藤上,却各有各的方向。他们的爱并未经历什么大风大雨,天灾人祸,但架不住成长的力量对他们的生拉硬拽,以及内心那点敏感脆弱的小心思对他们的牵绊,所以,二十八年来,他们只是倔强地把自己的触角在藤蔓上打了一圈又一圈,不肯往前一步去接近对方,然而事实上却越来越近。
这是一部典型的小情节作品,没有跌宕的传奇,没有曲折的命运,有的只是两个年少相识的恋人,一路成长,从“我”和“你”,变成“我们”的故事。但其实这种不主要靠故事情节推进的故事难写,也难怪辛夷坞自己说写这部小说写到白头。我们都知道有一种“彩虹蛋糕”,它的表面只一种颜色,但切开后却发现,赤橙黄绿青蓝紫,一层一层,色彩斑斓又界限分明。《我们》所带来的惊喜就在于此。如果你想说不就是两个人谈恋爱吗,有什么可看的,那就错了,谈恋爱的戏就在一个“谈”字,如果给你一篇命题作文,让你写两个人的爱情,而且是那种经历了“八年抗战”才终成眷属的爱情,你可能光想他们俩在这么冗长的时光里每次见面说什么内容就会想到崩溃。
在这一点上,辛夷坞做到了极致。两个人的情绪和心理对峙,一点不比大情节的戏剧冲突表现出来的张力小。很多时候,周瓒和祁善的心理交锋就像难度系数爆棚的密室逃脱游戏,让人依旧看得热血高涨。而正是对那些细微处的清晰描摹,让你发现原来那些习以为常的恋爱中的那些事也有这般妙趣横生又刺激连连的一面。这正是小说家的技巧,像煎鸡蛋,他会不时地翻一面,让你看到变化,并且不断嗅到诱人的香气。
更难得的是,辛夷坞不光在这本书里写活了女主的情爱心理,男主也被他写出了《少年维特之烦恼》的细腻。而成长作为两个主人公共同的背景,又让他们的爱情多了一些青春史诗的味道。周瓒在不得不长大后,面临家庭解体、事业漂浮、情感模糊时的茫然,就像一个少年突然成长为男人,他想去征伐,他想当英雄,想保护身边所有的人,但是空有一腔热血和力气,却不知道一拳下去砸在哪里。在和祁善猫捉老鼠互相猜谜的感情游戏里,这个男人次想到了逃避,他在那里“专心地玩着打火机,反复将它点着又关闭”。祁善则在那里拼命地挥动书页,意图扇去之前两人留下的呛人的烟味,那是她次被坏小子周瓒怂恿着抽烟。“书页挥动时的声响和打火机的‘咔嚓’声不绝于耳,枯燥而绵长,仿佛没有尽头。”就在这时,周瓒突然问了一句:
“你说,我以后会变成什么样?我们会变成什么样?”
我特别喜欢这个场景,很有王家卫电影的感觉,爱很重要,但爱在我们成长的岁月里,有很多时候只是一叶浮萍。周瓒天生对祁善有种破坏欲,而祁善一面积极地反抗着这种破坏,但烟味过后,又会留恋那种“罪恶的味道”。
而周瓒下意识问出的那句话,更像是跟青春里的我们在对话,就那么一字一句敲打在我们的心上。那个时候,你很难不变得多愁善感。毕竟,这是部近三十万字的小说,我们陪伴周瓒和祁善他们两人太久,那些青春的痕迹、成长的波折、爱情的矛盾,我们何尝不曾一一尝过?除了明晃晃的让人刺眼的年少时的爱恋,我想,没有谁的青春后不在焦虑和迷茫中度过。而那种感受,即便是面对爱人也无从说起。或许,从少年初识愁滋味那时起,我们就已经长大,自此告别了年少和青春,而不得不被推向人生的下一个轨道,开始更为艰难地生长。所以辛夷坞笔下的爱情,从来没有偶像剧的轻浮和玛丽苏的虚假,一上来,就披上成长淡淡的忧愁,因此,才更真实,更让人感同身受,也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心甘情愿地交付自己更多的秘密和过往,以至,一本书到后不是读完了,而是读者和作者共同完成了一次新的创作。类似这样阅读感受的,还有《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两部同是“偷心”之作,但《致青春》是明抢,《我们》是“暗偷”,就像你丢了东西,好几天后才发现。显然,后者来得更高明一些。
所以,我们都爱上了周瓒,这匹家族里被“哥哥”――父亲的私生子搅得不胜心烦的烈马,一度以主人的姿态“飞扬跋扈”,终却意识到自己才是那个陌生的“闯入者”,虽然脚底下的流沙越陷越深,但后我们还是欣慰地看到他像个爷们一样地找回了自己;于是,我们都理解了祁善,虽然尤瑟纳尔讲过一句“世界上肮脏的,莫过于自尊心”,但在爱情里,女人也唯有用自尊保护自己,维持爱情里那份纯粹和美好。虽然周瓒一切的言行都透着玩世不恭的气息,但祁善还是小心翼翼地像对待自己的那些小文玩一样将之一一珍藏。她曾经拼命想遗忘和周瓒的那一夜,其实心里倒不是有多排斥,更像是一个业余的收藏者突然面对一个天价的珍宝无所适从的样子,而当她终于做好准备能够驾驭它,烦恼也自会变成甜蜜;自然,我们也可以理解周子歉后在感情上的变节,曾经的“骚浪贱”朱燕婷到后跟旧情人独处一房时的“贞洁”,甚至,我们也可以理解山妹子魏青溪的堕落和风流公子哥阿隆人生后一次的冲动,哪怕赔了命。或许,因为作者和我们都是过来人,都知道,这世上没有什么可以永垂不朽,但也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被理解和原谅的。
周瓒的那句提问,辛夷坞给出了回答,并且私以为,正是贯穿整部小说的那根金线,引自《浮士德》――“善良的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
我相信每个人都能在这本书里读到自己。
如果你流泪,那就对了。
因为,只有真正相爱过的人,才会知道我和你,变成我们,是历经了怎样的曲折和沧桑。
――李国靖(白马时光创始人、《应许之日》电影出品人。)
谨以此书献给一直喜欢我的读者们,献给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一路走过来的自己。
不知不觉十年过去了,我想以这本书作为一个短暂的句点,但偶然的停顿是为了更好的远行。
―― 辛夷坞
辛夷坞用整整两年的时间雕琢了这个故事。一度,她曾经想用这本书作为出道十年的短暂告别。但我看完后,觉得这本书更像是她这十年创作的总结,一次*彻底*畅快的厚积薄发。我相信每个人都能在这本书里读到自己。
――李国靖 (白马时光创始人、《应许之日》电影出品人)
★精彩试读★
等待磨人之处不是久候不至,而是无法预计结果。假如这一秒你选择了放弃,就意味着在此之前的亿万分秒里,你所付出的精力、耗费的心血统统可以忽略不计。等待一天或是等待一生,在结果面前并无区别,它们终只会被简单粗暴地划分为两种:成功或失败。
也许下一秒等待的人就来了呢?
也许再熬一会儿想要的结果就会出现?
伟大的爱迪生就是在这样不甘心的恶性循环中锲而不舍地发明了电灯吧!
祁善心想,她为什么不能抱有同样的侥幸呢?不该等也等了,洋相也出了。一个被推迟的婚礼总好过新娘被新郎放了鸽子。她独自站在鲜花簇拥的礼台前,面纱下的脸平静而木然,思维却不合时宜地发散,仿佛浑然未觉身后的礼乐渐渐被细碎的耳语取代,只是紧攥着手里的捧花,沉默静候着。等待是祁善擅长的事,就如同她擅长原谅他。
”他恐怕不会来了。”好心的亲友在耳边规劝。
祁善注视着自己的鞋尖,缓慢地摇了摇头。
”你凭什么这么相信他?”旁人也心疼于她的固执。
”是啊,他要来早就来了。”
”他根本不想和你结婚。”
”你真傻……”
……
纷杂的议论和质疑瞬间将她包围。
祁善不胜其扰。她终于按捺不住,翻出了两本结婚证,展示在众人面前,只为了证明这场婚礼不过是个形式。他会娶她的,他们本来就是一体。
这一招撒手锏终于让周遭安静了下来――静得让人心慌。
祁善迟疑地掀开白纱,这才发觉她手里捏着的哪里是什么结婚证,分明只是两本残旧的作业本!
她两眼一黑,耳边传来阵阵轰鸣。
……
”醒了?”展菲伸了个懒腰,笑嘻嘻地看她,”做了什么好梦?”
祁善微眯着双眼去适应光线的变化,她没有向同事解释刚才那个离奇而荒唐的梦境。展菲也未注意到她脸上短暂的怔忡,只顾着小声抱怨,”我们馆领导实在太抠门。好不容易组织一次集体活动,不肯给我们订机票就算了,十三个小时的火车,好歹给订个软卧吧。我的腰都快断了。”
火车刚刚穿过一个漫长的隧道,窗边扑面而至的依然是没完没了的山脉和没完没了的稻田,直看得人眼也累,心也空。明明打盹前祁善还陷在患得患失的期待中,被火车里时断时续的信号闹得心似猫抓,这种状态下居然也能睡着,还把梦做得活灵活现的,简直不可思议。一定是她昨晚没睡安稳,此前火车又一直行驶在信号微弱区,发出去的手机信息迟迟得不到回复,她恍恍惚惚东想西想,才让那讨厌的梦钻了空子。
想到手机,祁善这才发现自己的手上空无一物,入梦前她还一直把它攥在手心里来着。她有些心慌地直起腰翻找,结果在大腿一侧的座椅缝隙里把手机抠了出来,上面有三条未读信息,后一条来自十八分钟前。她赶紧点开来看,明明每个字都认识,看完却有些发蒙,怕自己没有彻底从梦里回过神来,又屏息将那三句再简单不过的话分别按顺序和倒序串联起来看了一遍。
12:26:几时到站?
12:29:我去接你方便吗,有话跟你说。
12:34:想是想,但不是为了红米糕。
而祁善在12:21发出的后一条信息里半开玩笑地问他:”老问我什么时候回来,就这么想我给你带的红米糕?”
手机屏幕静静地在祁善手心里暗了下去。展菲的喋喋不休像从极遥远的地方传来。
”几点了?快到了没有?”
”我肚子饿死了。下次再有这样的活动我发誓一定要休病假。”
”等会儿你坐不坐单位的大巴回学校?”
”祁善姐,你在干吗呢?”
”祁善!”
被忽视的展菲后一声几乎是用吼的,佯怒地拍了一下祁善的胳膊。
祁善险些没抓牢手机,抬头瞄了展菲一眼,回应道:”哦……”
展菲说:”想什么呢,帮我看看时间,到底还有多久才能到站呀?”
”哦,还有一小时四十分。”祁善心虚地将手机侧转,怕人发觉她有些发热的耳根和脸上的不自在,又将头微微垂下。”就快到了。”
展菲习惯了祁善的慢条斯理,并未觉出异样,哀叹一声便百无聊赖地看着窗外不再言语。祁善得以将那些信息又调出来过目了一遍。被展菲拍过的手臂还有点发麻,提醒着她眼前这一幕的真实性。疑惑、不安、羞怯……还有一丝喜悦,所有的情绪像一小队纪律散乱的蚂蚁沿着脊背悄然往上攀爬,直至占据脑海。火车的哐啷声也似被她心跳的节奏带得越来越急促。
她想了好几种回复的方式,打字又删除,折腾得手机还剩20%不到的电量,后只简单对他回了句:”我爸妈要来接站,回去再给你电话。”
剩下的一个多小时忽然变得飞快。窗外的景致里有了越来越多的屋舍和广告牌,终点站就要到了。出站时,展菲又问了一遍:”祁善姐,你怎么回去,要不要一起打车?”
她们图书馆安排了大巴车来接站,不过车子是直接开回学校的,而祁善和展菲都住在校外。
提起回家的事,祁善又有些懊恼。昨晚她和家人通电话,爸妈非说要来车站接她,是故她刚才便没让子歉过来,免得关系尚未完全确定就得在长辈面前费心解释。哪知到站前十分钟,妈妈又来电话说单位临时要加班,而祁善的爸爸不会开车,这就意味着他们都来不了,早知道……
祁善正待说话,兜里的手机又响了,她拿出来看了一眼,心里暗道:”果然!”
展菲替祁善扶着行李箱,听她有些无奈地对着电话说:”我就知道他们会抓你来当差。不用了,我自己叫车回家……你今天很闲吗……呃,那好吧!”
”小娇?”展菲似乎也猜到了是谁打来的电话,见祁善点头,便笑着问,”她来接你,能不能让我蹭蹭顺风车?”
火车站附近正在进行市政施工,打车不易。祁善短暂地犹豫,仍是应了声:”好。”
来接她的车还在途中,她们尚须等待。祁善和展菲挥别了单位同事,轮流去了一趟洗手间。祁善在洗手池前逗留了一会儿,怔怔地想,回家后给子歉打电话该说什么呢?今天是周末,也不知道他现在在做什么。若她刚回来,晚上就急着见面,会不会显得太过心急?她用打湿了水的手一下一下地顺着头发,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不觉有些陌生。
当祁善低头擦拭着手上的水痕,慢腾腾地走出洗手间,只见到她和展菲的行李箱孤零零地留在原处,而本应在照看行李的展菲却并不在旁边。展菲这小姑娘心也太大了,难道不知火车站出口处人来人往,易丢失物件?该不会在她离开的片刻出了什么紧要的事吧?想到这里,祁善有些担心,赶紧环顾四周,直到熟悉的身影落入眼中才松了口气。
其实展菲就在几步开外,因她背对祁善,身旁又有根柱子,是故祁善乍一眼并未瞧见。她正与某人聊得兴起,祁善拖着两个行李箱走过去时,他们正拿着手机互留联系方式。
发觉祁善走近,展菲兴高采烈地朝她招手示意。
”我新认识了一个朋友。”祁善一站定,展菲便笑嘻嘻地向她介绍新友人,说完又继续往手机里输入新的联系人姓名,嘴里念叨着,”大周朝的’周’,赞美的’赞’对吧?”
”姓没错,’zan’是’王’字旁。”名字的主人纠正道。
展菲脑子没及时转过弯,疑惑地抬头,”‘王’字旁?”
”‘瑟彼玉瓒,黄流在中’。”他笑着解惑,”出自《诗经大雅》。我爸妈喜欢附庸风雅。”
展菲的手指仍犹疑地悬在手机屏幕上方,目光却流连在那人的笑容里。
他见展菲依旧摸不着头脑,索性将手机从她手中抽出,三下两下输入完毕,又递回她面前。他这串动作自然无比,然而祁善她们图书馆年轻泼辣的姑娘腮边迅速泛起了可疑的红晕。以至于当他将手机物归原主时,展菲傻傻地竟未及时去接。
祁善赶紧清咳一声,展菲会意,脸却更红了,飞快地夺回手机,不敢再看他的眼睛,假装认真地研究他刚输入到她手机里的名字,自己没发觉说话的节奏已乱了一分。
”噢,原来是这个’瓒’……用在名字里的可不多,我猜这也是一种玉器的意思。”展菲在G大图书馆也工作了大半年,虽说工作与用户咨询有关,但读的书也不算少。
周瓒听了展菲说的话但笑不语。展菲头一回觉得年轻男人笑起来时的眼睛和嘴角旁那道细微的纹路看上去是那么赏心悦目,难怪祁善姐曾说”如花似玉”这个词早是用来形容男人的,她起初还不信。这么看来他爸妈很会取名。
”‘瓒’是’勺子’的意思。”说话的是一直静默在旁的祁善,她在展菲的讶然和周瓒眉毛微微上扬的神情中适时又补充了一句,”是玉做的没错,只不过是质地不太纯的玉。”
祁善为人处世的原则一向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展菲实在没有想到她会忽然插上这么一句话。即使她说话是一贯平淡陈述的语气,仿佛在与人讨论一个简单的学术问题,却莫名地让《诗经大雅》的格调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展菲张了张嘴,拉着祁善转向”周勺子”,笑着解释:”这是我同事祁善,我们图书馆典藏部的资深馆员。职业病,你可别介意。”
周瓒显然并未放在心上。
展菲从祁善手里接过自己的行李箱。这场令人愉悦的邂逅是本次旅程的彩蛋,该说的话已说了,未尽之意现在也没到说的时候。
”我们该走了,很高兴认识你。”展菲扬起脸看着周瓒,用看似轻快的口吻道,”我以后要是真给你打电话问东问西,你可不许嫌我烦!”
周瓒莞尔,”那要看你问什么。”
他语带戏谑,可展菲直觉他是不讨厌自己的。星座运势里说她本月会遇桃花,上周她刚让祁善姐给她编了条粉晶手串,莫非真有那么准?她唯恐自己这点小心思都写在了眉梢眼角,有些赧然地试图掩饰,匆匆转移话题去问祁善:”小娇到了吗?她的车停哪里?”
周瓒的眉毛再度挑高,可惜展菲光注意到祁善变得略显复杂的表情。
祁善微抬下巴向展菲身旁的人示意。
”你自己问他。”
【经典语录】
★爱情里美好的事,莫过于”你”和”我”终成为”我们”。
★她用多少时间去对一个人放心,就得用多少时间甚至更大的代价去收心。
★所谓”免疫”,其实原理极其简单――中过毒,幸未死,从此心有无私天地宽。
★一个人之所以不珍惜另一个人,原因不外乎如下:其一,不珍惜她也不会失去她;其二,失去她也没所谓!
★他像一只张扬夺目的风筝,天性逍遥。她手里牵着线,风筝再美,飞得再高,人人都夸,有什么用。不管风从哪个方向吹,他不在身边,她有的只是那根线。
★爱什么都不是,又什么都是,不过是求个寄放之所,此心安处即是吾乡。
★很多话,有些说出了口,有些没有;那些年,有时我们靠近,有时远离。是谁说过相爱是场注定会醒的梦?我们一起做梦,但愿一起醒来,还能拥被相依,聊到天明。

普劳格栾目 –
辛夷坞曾说过,“世事岂能两全,我们一生中,得到同时也总在失去,幸与不幸的区别只在于得失之间孰重孰轻。所以我得到你是一种幸运,我没有得到你也是一种幸运”周瓒和祁善得到了彼此,所以他们是何其的幸运。
博搏 –
青梅竹马,明明互相喜欢的两个人却因为种种而久久不能在一起,幸好,最后他是她的她
百里冰 –
初评
辛夷坞的书一直很喜欢!包括改编为电影的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超级喜欢!
追评
非常喜欢!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