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1601678
《纽约时报》经典畅销书!一个时代的经典!三十年经久不衰的金融名著!一场资本市场轰轰烈烈的“权力游戏”,一曲我们时代的“冰与火之歌”。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美国历*为出名的股权战争,KKR对雷诺兹-纳贝斯克的收购战。1987年的股灾引发了雷诺兹-纳贝斯克公司股价的下滑,而KKR抓住时机,发起了对其的收购。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与财富,雷诺兹-纳贝斯克高管则联合了另一位“野蛮人”介入双方的冲突……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股价从53美元暴涨至120美元,背后美林、高盛、雷曼、所罗门兄弟、花旗银行、摩根士丹利、贝尔斯登,甚至股神巴菲特都卷入其中。而被牵扯的公司则有美国运通、百事可乐、宝洁、麦肯锡等。
一场资本市场轰轰烈烈的“权力游戏”,一曲我们时代的“冰与火之歌”。
目录
推荐序 一个开门揖盗的结局/房西苑
译者序
作者的话
前言
收购各方
序幕 / 1
第1章 从标牌到纳贝斯克 / 10
在公司内部斗争中,没有人能打败约翰逊,每次笑到最后的都是他。
第2章 从纳贝斯克到雷诺兹 / 40
威尔逊没怎么细想就把最后这家公司给否决了,原因是他不认识对方公司的老总。于是,这个团队建议说雷诺兹最理想的联姻对象是纳贝斯克-标牌公司,这家公司的老总约翰逊是一个开朗、讨人喜欢的加拿大人。
第3章 千金散尽还复来 / 78
雷诺兹烟草公司每年的利润就达10亿美元,这足以让约翰逊干最疯狂的事,弥补最严重的失误。“10亿美元,”约翰逊常常用一种崇敬的口气说,“这么多钱一年都花不完啊。”
第4章 股价大恐慌 / 105
无论约翰逊他们怎么努力,华尔街总是视而不见,股票价格还是停留在很低的水平。约翰逊懊恼地问:“我们究竟该做些什么?”
第5章 KKR的崛起 / 131
如果KKR想重新夺回在这个领域中老大的地位,它就不得不打败这些竞争对手,而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竞价。
第6章 约翰逊的决定 / 157
事实上,约翰逊也犯了与协利证券公司那些总裁同样致命的错误。大多数人都坚信他们的标一旦投出,就没有人敢和他们竞争了。
第7章 野蛮人准备行动 / 189
德崇这一华尔街阵地上的重型武器等待着一位竞标者出现,贝克知道这位竞标者将会是谁。
第8章 两队人马 / 206
星期一早上的《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都报道说KKR即将以每股90美元的价格对雷诺兹-纳贝斯克集团发起要约收购。
第9章 向垃圾债券宣战 / 237
他突然意识到雷诺兹-纳贝斯克集团的这场收购不仅仅是一场大收购,它也不会是克拉维斯的“每周买卖”,这将是一场五年来他向世人展示垃圾债券和KKR真实面目的绝佳机会。
第10章 第一次谈判 / 250
克拉维斯和科恩就像两种不活泼的化学元素,但一接触就会发生爆炸。
第11章 厉兵秣马 / 283
由于克拉维斯提出了每股90美元的要约收购,管理层之前在每股75美元的价格基础上所做的各种假设都不能用了。
第12章 第二次谈判 / 307
在这场收购中,约翰逊和科恩掌握着主动权。他们不但可以看到各种各样机密的信息,而且有管理层帮助他们分析这些数据。他们知道从哪里可以抠出钱来,哪里可以削减预算而不会影响公司的运作,还有哪些工厂可以出售而不会影响产量。这些信息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而现在克拉维斯只能在门外巴望。
第13章 事情失去了控制 / 354
约翰逊赤裸裸的贪婪加上竞标者的互相倾轧,让本已被收购者搅得心神不宁的公众更加坐立不安。
第14章 第一轮投标 / 381
“天哪,我们对这家公司真正了解多少?”罗伯茨问道。
第15章 半路杀出程咬金 / 410
当他意识到第一波士顿那个竞标方案的作用时,愤怒的克拉维斯才松了一口气:“天哪,我们还有一次机会。”
第16章 第二轮投标 / 428
一开始,委员会的任务是想让两支队伍互相竞争。当他们有了两个公司之后,他们还想要第三家公司;有了第三家,就会想第四家……为了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他们想尽了办法。如果第一波士顿和克拉维斯都没法参加第二轮竞标的话,那么委员会就别无选择了,只能选择约翰逊。
第17章 胜利迟迟不到 / 462
对约翰逊来说,蛇已经死了,只不过它的尾巴还在动。
第18章 兵临城下 / 482
房间里的每一个人都知道这次收购成功与否,甚至整个行业的命运都取决于这次出价了。多一分或少一分都可能造成天壤之别。现在投标价格已经达到了新高,光靠价格大战肯定是不行的。
尾声 / 515
后记 / 528
译者序
BARBARIANS AT THE GATE
当你打开蓝色包装袋的时候,你是否会想到里面装的除了奥利奥饼干,还有许许多多激动人心的故事?你是否会将这美味的饼干和华尔街联系在一起?若是没有这本《门口的野蛮人Ⅰ》,也许这些故事永远也不会被后人熟知。
在这本书里,“野蛮人”一词是由弗斯特曼提出来的,因此他在20年后的采访时特别强调这本书的书名是他想出来的。其实在西方历史中,“野蛮人”具有特定的历史含义,而弗斯特曼用的这个比喻也非常生动形象。这也许是作者将它作为标题的一个主要原因。
罗马人在希腊文明的基础上创造了罗马文明,将自己称为“文明人”,而将居住在化外之地的部落称为“蛮族”或“野蛮人”,主要包括东西哥特人,汪达尔人和勃艮第人,此外还包括匈奴人。公元410年,哥特“蛮族”包围了罗马城。此时罗马城内外战马嘶鸣、战鼓震耳,喊杀声直入云霄。经过激烈的战斗,野蛮人最终攻入了罗马城,并进行了三天三夜的洗劫。但这些蛮族只是垂涎于罗马帝国的财富,并不打算从此安顿下来,统治帝国。烧杀抢掠之后不久,他们丢下罗马城又继续过自己的游牧生活去了。公元476年,蛮族首领废黜了罗马的末代皇帝,曾经显赫一时的西罗马帝国终于灭亡,欧洲从此进入了中世纪时代。
一千多年之后,“野蛮部落”卷土重来,在美国实业界的城门外安营扎寨,渴望进去抢夺里面的财富,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这场攻占雷诺兹-纳贝斯克集团的战争。1988年10月,约翰逊领导的管理团队首先和克拉维斯展开了交锋。随着投标过程的开展,弗斯特曼、马赫等人也加入到了这场具有历史意义的收购大战中来,但又很快退出争夺。最后董事会在两个几乎相同的投标方案中选择了科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茨公司(KKR)。但历史总是以惊人的方式重演,“野蛮人”的本性决定了他们并不会定居下来,安安心心地经营这座城池。在盈利希望渺茫的情况下,他们又跨上战马,开始寻找下一个目标。
此书对这场收购的来龙去脉介绍得细致入微,既有对当时美国经济宏观上的把握,也有对谈判过程细节的描写。更难得的是作者在这场收购20周年的时候又对书中的主要人物进行了采访,介绍了这20年来主要人物的情况和华尔街的变化,让读者对这场收购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还需一提的是,本书中出现的一些公司依然活跃在它们自己的领域里,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比如KKR和纳贝斯克。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翻译不到位的地方在所难免,希望读者能够自我辨别并批评指正,我将不胜感激。本人的邮箱是[email protected]。
最后谨此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的编辑颜诚若女士、刘斌先生和程琨女士。
◆推荐序 ◆
BARBARIANS AT THE GATE
一个开门揖盗的结局
对于一个普通的中国读者而言,本书或许显得有些拖沓冗长,但是我认为,如果你想深入地触摸华尔街的脉搏,它作为一个必读的课本当之无愧。
20世纪80年代,整个美国经历了一场企业并购的狂潮,而雷诺兹-纳贝斯克的并购案,正是这场饕餮盛宴的最高潮。几乎所有著名的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都卷入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企业并购案,从本书中你可以看到许多我们今天熟知的金融大鳄的名字,从高盛、美林、第一波士顿、摩根士丹利、所罗门兄弟、美国运通,到花旗银行、汉华银行、大通银行,从垃圾债券之王德崇证券到杠杆收购的先驱KKR,等等,它们在争夺这块肥肉时使出的各种手段令人眼花缭乱,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军阀混战时期的那些连横合纵和明争暗斗的画面,或一群豺狼争抢猎物时的疯狂场景。
在本书的前一半中,作者把即将出场的主要角色们的发家史逐一进行了介绍,由此织成了一幅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经济发展的背景画面;在本书的后一半中,当兼并案进入竞标阶段时,已经有点像一部悬疑小说了,情节跌宕起伏、扑朔迷离、扣人心弦,让你不读到悬念最后揭晓的那一刻不忍释手。
本书的主人公罗斯·约翰逊作为雷诺兹-纳贝斯克集团的总裁,是全书描写得最为鲜活生动的人物。这是一个具有喜剧性格的悲剧人物,一个混杂了企业家冒险精神和资本家贪婪欲望的矛盾体,是他亲手打开了华尔街的魔瓶,启动了这场后来自己也无法收场的混战。这场把华尔街金融大鳄们喂得脑满肠肥的盛宴,没有为企业本身带来任何好处,而是把一个曾经位列世界500强的公司和它的员工拖进了深渊,最后连始作俑者自己也不得不黯然离场。
因此,我认为如果把本书的译名改为《开门揖盗》,会比它的直译书名《门口的野蛮人Ⅰ》更加切合主题,同时也更容易被中国的读者所理解。
◆ 作者的话 ◆
BARBARIANS AT THE GATE
1989年当我们完成这本《门口的野蛮人Ⅰ》时,收购大战才刚结束不久。转眼之间,书中之事已成为历史。有些书愈久弥香,我们觉得《门口的野蛮人Ⅰ》正是这样的一本书。许多著名的商学院至今还将本书用于商业道德和投资银行等课程的案例教学。1993年HBO将本书拍成电影;2002年,也就是收购大战结束之后的第14个年头,雷诺兹-纳贝斯克集团的争夺战又被制作成纪录片在历史频道上播出。
在动笔之初,我们万万没有想到此书能够如此受欢迎。其实当时主要想看看我们能否写一本书,因为之前从来都没有写过。出版商们也并不看好此书。我们接触了六家出版商,只有Harper & Row(也就是现在的HarperCollins出版社)一家出版社表现出一点点的兴趣。报纸已经好几个星期连篇累牍地报道了这场收购,谁还有耐心想再多了解一些呢?
作为《华尔街日报》的记者,我们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也力求做到报社提出的出色、准确的标准。要是没有报社编辑诺曼·普尔斯丁和保罗·斯泰格给予我们鼓励和八个月的无薪休假,《门口的野蛮人Ⅰ》根本不可能成书。
那年10月,雷诺兹-纳贝斯克集团收购大战爆发时,布赖恩是《华尔街日报》负责华尔街并购新闻的记者;约翰当时被派驻到亚特兰大负责报道雷诺兹-纳贝斯克集团。我们一起记录了那漫长的收购大战六个月中的每一个转折。直到这场杠杆收购尘埃落定,我们决定一起写书之后,我们俩才见到了对方。约翰举着那本印着约翰逊头像的《时代》周刊,以便布赖恩能够在亚特兰大机场认出他来。
说起来有点不好意思,本书所有的调查和写作工作都是在1989年1~8月这短短的八个月里完成的。这段时间大家都忙得晕头转向。我们认为所有的采访都必须亲力亲为。布赖恩住在布鲁克林区的帕克坡,房间里也没有空调。每天他要挤地铁到曼哈顿去做六个采访。晚上做完采访回来,他穿着一条沙滩裤和T恤在夏天的热浪中整理采访内容,撰写采访笔记。约翰为了搜集约翰逊早年发迹的故事,经常来往于亚特兰大、北卡罗来纳州和纽约之间。我们通常不在一起工作,但对约翰逊本人马拉松式的采访,却是三个人一起在亚特兰大和曼哈顿吃着比萨就着饮料展开的。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担心雷诺兹-纳贝斯克收购大战有一天会被更大、更疯狂的收购所超越。在企业狙击手、杠杆收购从业者和垃圾债券金融家的操纵下,20世纪80年代的企业界已经走火入魔了。这些野蛮人的下一次出手也许会使这场史诗般的大收购成为不起眼的小插曲(这也是出版社催促我们完成此书的原因)。我们随时准备面对这一天的到来,但这一天至今还没有出现。
现在看来,这场争夺雷诺兹-纳贝斯克集团的收购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但同时为这个时代画上了一个句号。KKR 250亿美元的纪录在之后10年里一直没被打破。多方面的因素使得之后几年杠杆收购的规模大不起来。杠杆收购背后巨大的资金引擎——垃圾债券出现了故障,几乎停止了运行。米尔肯被投入监狱,德崇证券公司也破产了。而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经济衰退中融资过度的公司遭受重创,也使杠杆收购背上了恶名。克拉维斯也停止搜寻大的猎物,把精力放在了雷诺兹-纳贝斯克集团的经营和债务问题上。所罗门兄弟银行的董事会主席古弗兰因陷入交易丑闻在1991年被扫地出门,总裁施特劳斯也宣布辞职,并和科恩一样,在加入一家对冲基金之后变得默默无闻。其他人纷纷去了私募基金,希尔去了黑石集团,沃特斯去了一家名为Compass Partners的欧洲私募股权基金。
戈德斯通是本书中唯一交上好运的“野蛮人”。这位约翰逊曾经的法律顾问之后成了雷诺兹-纳贝斯克集团的首席执行官,但他的工作大多是收拾烂摊子。1999年他将纳贝斯克卖给了菲利普·莫里斯,剥离了雷诺兹烟草公司的海外业务,使这家公司重新回到起点。KKR不久退出了雷诺兹-纳贝斯克集团,它并没有从这场收购中赚到多少钱。
尽管20世纪80年代的华尔街杀手们已走向衰落,但他们将我们带入了更加疯狂的90年代。美国的首席执行官们一开始还对聚集在城门外的野蛮人感到心惊肉跳,但最后纷纷效仿他们。通过雷诺兹-纳贝斯克的收购,他们意识到这里面蕴藏着惊人的财富,并迫不及待地开始行动。
“首席执行官们通过杠杆收购明白了两个道理,”20世纪90年代依然活跃于大规模收购中的贝迪说,“第一,积累巨额财富不是靠工资和奖金,而是靠持有股权;第二,杠杆收购不是获得公司股权的唯一方法,股票期权也是选择。”
20世纪90年代的首席执行官们通过股票期权获得的收益足以让约翰逊汗颜,贪婪在中产阶级中如同在华尔街一样盛行。就连一度稳健的会计师事务所也沾染了这种心态,忘了自己作为审计师的身份,想从中大捞一把。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曾经试图挽救丑闻缠身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但它最终还是倒闭了。他抱怨道:“他们和那帮投资银行家别无二致。”在2002年年初他进驻事务所的时候,华尔街那些大佬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沃尔克回忆道:“这些审计师觉得,‘活都是我们干的,我们哪一点比他们差?’大家都认为,‘钱多得是,不拿白不拿’。”
这种“野蛮人的胜利”也是本书迄今为止依然有借鉴意义的原因之一。泰科和世通等臭名昭著的首席执行官其实就是当今的“约翰逊”。他们身上都有约翰逊的影子:以自我为中心的非公司人;侵吞公司财产的首席执行官。只不过他们在操作尺度上更进了一步,因为在20世纪90年代的牛市和科技股泡沫中,他们的回报更加丰厚。即使像博通两位创始人之类的无名小卒在科网如火如荼的时候,通过变卖公司股票,也都各自拿到了8亿美元。与之相比,约翰逊轰动一时的5300万美元的退休金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即使《门口的野蛮人Ⅰ》在金钱数量上已经被超越,但在戏剧性方面,依然无出其右。这并不是因为作者的写作技巧,而是因为在这些商业大亨争夺一家大公司和华尔街统治地位的六周中,整个世界沸腾了。那个时代的精髓在雷诺兹-纳贝斯克集团争夺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不加克制的情绪和相互冲突的自负心,事件发展的峰回路转和人物性格的匪夷所思。很多作家在商业史诗写作上做出过不朽的贡献:戴维·麦克林蒂克的《大曝光: 好莱坞与华尔街的真实故事》是我们创作的榜样,但在搜集原始资料方面他们没有我们那么幸运。我们亲身采访的银行家中,有的能够大口大口地吃下狗粮,有的在投标的最后一刻拿着标书以百米冲刺的速度穿过曼哈顿中城区。我们还认识一个首席执行官,他的宠物狗享受乘坐公司专机的待遇,而他的生活哲学是:“千金散尽还复来。”我们对他们永远满怀感激。你无论如何也虚构不出这样的事情。
我们很难看见更好的故事,也很难见识到比这还精彩的交易。
——《芝加哥论坛报》
跌宕起伏,直到*后一刻才尘埃落地。
——《洛杉矶时报》
深刻揭露美国历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股权战争,不是小说胜似小说。
—— NBC今日秀节目
至今为止资本市场*尖刻而有说服力的交易。
——《波士顿环球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