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0026094
畅销书《世间zui美的情郎:仓央嘉措传》《喜欢你是寂静的:林徽因传》《一个人流浪,何必去远方》作者、“独具汉语文字美感”作家王臣暖心作品。
三毛、玛丽莲·梦露、李叔同、梅艳芳、迈克尔·杰克逊……15个文坛艺界的才子佳人,15段悲欣交集的人生故事。
王臣的叙写,既有对人物如数家常般的熟悉,也有对人生通透的理解,遇见他们,就好像走进一个个丰满的生命,和他们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在告别中远行。
全彩印刷,精巧设计,阅读舒适,值得珍藏。
《人生一直在告别》精彩语录:
之所以迷恋旧人、旧事,是因为真实的岁月总是比虚构的人生更加动人。
生活,从来不会真正的山穷水尽。
严谨的人生自有其好,随心的人生亦有其妙。——《仓央嘉措》
人生如旅,走过了,就忘了吧。——《查理·卓别林》
人生之美在于,梦想遥不可及,而你正在靠近。——《安托万·圣埃克苏佩里》
人世浮沉,总得经历伤欢悲喜,才算成其一生。——《玛丽莲·梦露》
世间人情物事,错落是寻常,悔恨是寻常,无奈是寻常。——《梅艳芳》
新书推荐:
《人生一直在告别》讲述了15位文坛艺界的风流人物,15种悲欣交集的人生——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却写出感动无数人的《小王子》的安托万·圣-埃克苏佩里;从小便展露风华,以一己之力支撑整个家庭,却一辈子追求真爱而不得的梅艳芳;出生在美国,长成于中国,在颠沛中实现文学梦想,却在孤独中离世的诺奖获得者赛珍珠;……再光鲜、圆满的人生也少不了遗憾与失去,风华绝代如他们,也有孤独的夜晚,和住进另一颗心的梦想;然而,真实的岁月总是比虚构的人生更加动人。就像三毛说的,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把自己活得举世无双。生活从不会真正的山穷水尽,你所体尝过的,都是你的宝藏。
序言
除了往事永在,人生一直在告别
[ 仓央嘉措 ] 若是没有你的传说,世界将会多么枯燥
[ 李叔同 ]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 可可·香奈儿 ] 唯一能够支持我前进的动力,就是你在这个世界上
[ 查理·卓别林 ] 有限温存,无限心酸
[ 赛珍珠 ] 曾有女子名叫珀尔·巴克
[ 达·芬奇 ] 用来掩盖心碎的方式
[ 威廉·莎士比亚 ] 如何假装你懂一点莎士比亚
[ 安托万·圣-埃克苏佩里 ] 一个人感到非常忧伤的时候,他就喜欢看日落
[ 严幼韵 ] 84号小姐的112个春天
[ 海蒂·拉玛 ] 嘿,你联Wi-Fi了吗
[ 玛丽莲·梦露 ] 如果你不能接受我最差的一面,那么你也不配得到最好的我
[ 三毛 ] 你过一生,抵得上别人的好几世
[ 迈克尔·杰克逊 ] 缓慢地跳,飞快地走
[ 梅艳芳 ] 似是故人来
[ 希斯·莱杰 ] 我想知道我该如何戒掉你
这本书写得缓慢。
慢到,曾以为写完它是一件遥遥无期的事。可是,一日一日过去,当写完希斯·莱杰的时候,我突然有点难过。我知道,这册书写完了。昔日,每一次写作的结束都令我如释重负。然而,这一次不同。从达·芬奇到查理·卓别林,从可可·香奈儿到玛丽莲·梦露,从仓央嘉措到李叔同,一篇文章便是一次相遇。
每一次相遇,都令人雀跃又感伤。
几日前,编辑给我推荐了一部英剧《Urban Myths》。中文译名应当叫“都市神话”或者“都市传说”,每一集讲述一个文艺界名人的生活故事或是人生侧影。有摇滚歌手鲍勃·迪伦,有作家塞缪尔·贝克特,有画家萨尔多瓦·达利,还有好莱坞男演员加里·格兰特等人。与我创作这册小书的初衷,算是有异曲同工之处。
下午时候,看到电影《王牌特工:黄金圈》的宣传片。虽然哈莉·贝瑞的镜头一闪而过,但是她的代表作《飞越星河梦》重又浮现脑中。这是一部传记电影,讲的是好莱坞历史上第一个入围奥斯卡的黑人女演员多萝西·丹德里奇的故事。当年,最大的卖点就是哈莉·贝瑞。她刚好也是第一个奥斯卡黑人影后。
改日,定要写多萝西·丹德里奇。
之所以迷恋旧人、旧事,是因为真实的岁月总是比虚构的人生更加动人。也许,还因为自己有一颗不够欢悦的心。总想着,这一生要过得举重若轻、安安静静、与世无争。可是,日常所遇之艰辛、困阻,对当下的你我来讲,总是令人疲惫、沮丧,甚至绝望。当你遇见他们,你会发现,他们所经历的比你我所面对的,要沉重百倍。
可是,他们依然活得举世无双。
起码,这一点令我安慰。生活,从来不会真正的山穷水尽。你以为的绝壁悬崖,或许只是迷象、幻觉。静一静,停一停,再抬头去看,再迈步往前。不是年幼的时候就知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吗?怎么如今又忘了?你所体尝过的,都是你的宝藏。
又或者,我曾有过一刹那生机勃勃的念头。
想要自己也过得像他们一样无可替代?还仅仅只是,害怕被人遗忘。我是不大愿意面对自己内心的人。那里,有太多的动荡、不安、惶惑、惆怅和慌张。于是,我从来不愿意承认我对一个人的痴迷和在意,也不愿意触摸我与一个人的羁绊和联结。仿佛独来独往、孤寂老死,才是我想要的。
当然不是。
凡胎肉身之下,我依然也只有一颗庸常的心。我一点也不特别。没有超脱的慧根,没有恰好的际遇,没有完美的履历,也没有无伤的曾经。有的只是,故作冷漠的眼神和万事不关心的表情。然而,背过身去,我又是那样渴望能有一个人叫住我,不管不顾地叫住我。甚至,希望那人可以拿枪指着我,要我放过自己。
承认自己会有孤独的夜晚。承认自己会有脆弱的心房。承认自己会有被爱的欲望。承认自己也有住进另一颗心的梦想。
写完达·芬奇的时候又去看了纪录片《达·芬奇:米兰的天才》。就连达·芬奇也需要弗朗西斯科·迈尔兹的陪伴。寻常如我,又哪里来的勇气和资本,佯装桀骜不驯、孤孑难遇呢?还有MJ,迈克尔·杰克逊,他都愿意在奥普拉·温弗瑞的面前哭上一场。我们又有何不可?三毛说的,想笑就笑,想哭就哭。
他们的苦难,让我学会无忧不惧。他们的脆弱,让我看到自己的心。
你想被人记得吗?你想被爱吗?
亲爱的,大方承认吧。
李叔同是我们时代里zui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也是zui奇特的一个人,zui遗世而独立的一个人。——林语堂
梅艳芳在有限的时间里尽情发光发热,告诉我们如何才没有白活一场,让我们反思生命的意义。虽然我们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但却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林夕
许多年里,到处逢人说三毛,我就是那其中的读者,艺术靠征服而存在,我企羡着三毛这位真正的作家。 ——贾平凹
所谓幸福握在手中,莫不是因为你是独立、坚强、感性、自我成就的女人,这也是可可·香奈儿用她的一生告诉全世界女人的道理。——凤凰网
梅艳芳 / 似是故人来
我有花一朵,
长在我心中,
真情真爱无人懂。
遍地的野草,
已占满了山坡,
孤芳自赏最心痛。
1997年,她三十四岁。一首《女人花》令梅艳芳红遍内地。距离她离开,还有六年。六年,听上去短暂,却也足够一个女人完成自己爱情路途之上必要的几件事,比如遇见,比如爱上,比如婚嫁。然而,她没有。或许,她想着,还可以等等,可能某个人就在不远处。世事无常,突然她便再无机会。
有些事,你想到了,如果不去做,可能再也不会做或者再也做不成了。她那么热爱这个世界,但这个恢弘人间是否也曾待她真心,漫长岁月又是否曾予她温柔与宽宏。或许有。毕竟苍苍人世,爱她的人从未少过,歌迷影迷无数。可是,到底没有一个男人与她相配。
1963年的10月10日,梅艳芳出生在香港。
家中,梅艳芳排行最小,有一个姐姐两个兄长。父亲去世很早,母亲一人抚养四个孩子。幼年的梅艳芳早早体尝到世间冷暖,吃过苦的孩子总要比旁人多处几分铿锵。当年,她的母亲依靠经营一个名叫“锦霞”的破旧歌舞团支撑着一个家。四岁,她就追随母亲在香港荔园游乐场表演。因此,她的音乐开蒙也比别人早很多。
1982年,未满十九岁的梅艳芳凭借出众的唱功和自幼跟随母亲表演积累下来的舞台经验,以一首徐小凤的《风的季节》一举夺得第一届香港新秀歌唱大赛冠军,并签约于华星唱片公司。同年,梅艳芳推出首张个人唱片《心债》,正式踏入歌坛。
她曾在《明报》采访中说:
我的童年和别的小孩子不太一样,所以很羡慕普通小孩子的生活。中学一年级,大病了一场,休养了一段长时期,功课赶不上,便没有继续正式读书,只靠自修。
跟同龄的人相比,我觉得自己很老,可能因为从小已出来工作吧!我认为青春有一个特点,就是“放”,但我很小年纪已担负很重的担子,所以没感受过青春。
同名主打歌《心债》令梅艳芳一炮而红,街知巷闻。1983年,第二张唱片《赤色梅艳芳》创下白金销量,当中一首《赤的疑惑》入围香港年度“十大中文金曲”。事业风生水起,令她凭一己之力撑起整个家。最好的年华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已然幸运。她又做得那样好,实在不容易。
1985年,梅艳芳推出了一张极具争议的唱片《坏女孩》,与她过往唱片风格迥异,唱出女子之叛逆与孤艳。她不拘一格的百变之风开始显露。12月,她在香港红馆举办“百变梅艳芳尽显光华演唱会”,成为当年在红馆开个唱最年轻的女歌手。虽是她的首次个唱,但连开十五场,也打破了当时香港歌手首次个唱最多场次记录。
1987年,梅艳芳二十四岁。昔年,懵懂纯真的她犹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如今,终于盛开。是年,她连续推出了《似火探戈》和《烈焰红唇》两张唱片。她看到了自己的美,开始以性感形象出现在舞台和银幕之上,令歌迷们了解到了更全面、更完整、更成熟的梅艳芳。
她从来不单调。
她毕生要精彩。
从1985年到1989年,梅艳芳连续五年获得香港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女歌星”。这么多年,她和歌迷一路相伴一路疼惜,斩获无数音乐奖项。1990年,梅艳芳举办了三十场“百变梅艳芳夏日耀光华演唱会”。之后,梅艳芳对外宣布不再领取任何音乐奖项(其后所获皆是音乐致敬荣誉)。每一步,她都走得果断干脆、斩钉截铁。
梅艳芳在音乐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至今难以超越。她的音乐唱片数量超过四十张,唱片销量更是遥遥领先于同期的香港女歌手。1998年,梅艳芳获得香港最高荣誉“金针奖”。2009年,经“世界纪录协会”评定,她以全球个人演唱会总计二百九十二场成为全球华人个人演唱会场次最多的女歌手。
最爱她那首《似水流年》。
她唱:
我怀念,
怀念往年。
外貌早改变,
处境都变,
情怀未变。
舞台上,梅艳芳百变。不过,她变的是造型、风格和美感,不变的是对音乐的专注、执迷和用心。每一首歌、每一张唱片、每一场演唱会,梅艳芳如同意气奋发的少年,竭尽全力,毫不保留。她总要把她所能做到最好的一面献给歌迷。
梅艳芳以歌手身份出道,同时兼顾表演。早在1983年,梅艳芳便已出现在大银幕中。当初,虽然只是客串一些微不足道的小角色,但是对于梅艳芳而言,表演成了她的另一项志趣。对于表演的热爱,一如歌唱,梅艳芳厚积薄发。她从无名小角一路演到香港影后。
1984年,梅艳芳凭借《缘分》拿到了第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在影坛崭露头角。之后三年当中,已然在歌坛风生水起的梅艳芳更是出演了十余部电影。对于电影的痴迷,可以想见。1988年,梅艳芳迎来了自己电影生涯的一座里程碑。
是年,梅艳芳接拍了香港女作家李碧华的剧本《胭脂扣》。这么多年过去了,挚爱的港片仍然是屈指可数的那几部,当中便有《胭脂扣》。李碧华曾说她写原著时,“仿佛有另一只手在借着我的手写字”。我手写我心,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如今,男女主演皆已不在人世,回看十二少和如花,只叹:
人生斑驳,从来寻常。
世事错落,都是注定。
烟月往事,总是心酸。名妓与阔少的恩怨纠缠,故纸堆里司空见惯。然而,《胭脂扣》不同。它讲的是风花雪月之后人性里的那一点执着与怯懦。五十年后年,殉情的名妓如花,重返人间寻觅当初旧人十二少。说好了的不能同生但求同死,为何会变成而今的人鬼殊途、阴阳错落?
所有的真相,不过只是旧报章里的那两行标题“名妓痴缠,一顿烟霞永诀;阔少梦醒,安眠药散偷生”。生前的痴缠成了如花死后的执念。她不过是想要找到苟且偷生的十二少,问一句“为何?”然而,人生从来如此,一如李碧华在书中所写:
这便是人生:即便使出浑身解数,结果也由天定。有些人还未下台,已经累垮了;有些人巴望闭幕,无端拥有过分的余地。
这便是爱情:大概一千万人之中,才有一双梁祝,才可以化蝶。其他的只化为蛾、蟑螂、蚊子、苍蝇、金龟子……就是化不成蝶。并无想象中之美丽。
最难忘的是,如花递还给十二少那个自己带了五十三年的胭脂盒子,说了句“我不再等了”便转身离开的孤艳背影。还有,那冷漠蚀心的表情和困厄得解的泪。梅艳芳凭借《胭脂扣》的如花一角接连斩获了第二十四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亚太影展、台湾金龙奖、第八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四个最佳女主角奖奖项。
上世纪九十年代,她成为香港电影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女明星之一。由她主演的《审判官》《东方三侠》和《逃学威龙3之龙过鸡年》曾创下香港电影票房纪录。除此之外,她出演过的《现代豪侠传》《新仙鹤神针》《金枝玉叶2》《钟无艳》等作品,都是香港电影的经典之作,至今拥趸无数。
1997年,梅艳芳凭借许鞍华导演的《半生缘》中“顾曼璐”一角再度拿到第十七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的奖项。然而,人生从来不会一帆风顺。面对困境,梅艳芳积极乐观。她说:“对于未来,说通,是积极;说化,是消极,所以我不想‘化’。生命是微妙的,不管明天如何,也应该把余下的日子过好。”
日子总要过下去,一如她所唱:
寻觅中或者不知畏惧,
曾是这样的爱,
曾是这样的对。
如今,自觉真的太累,
唯愿笑着的醉,
唯愿继续的醉。
梅艳芳是天秤座。
她曾在采访中说:“我是天秤座,天生爱伸张正义。我的儿时志愿是当警察。”天生好嗓,她当了歌手,没有去做警察。不过,刚正不阿的性格也令她常常在娱乐圈为人出头。她说:“我觉得自己天生是金庸小说里的大侠,只是生错了时代。”天秤座的人温和心善。人人都知道她是最讲义气的那一个。
世间最经不起考验的东西,大概就是人心。出道之后,梅艳芳红遍香港,收入自然也高。幼年时候,母亲撑起一个家。如今,这个重担落到了梅艳芳的肩上。对此,梅艳芳无怨无悔。对家人的付出,梅艳芳毫不保留,总是竭尽所能。许是这个缘故,长期受惠于梅艳芳的家人日渐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上世纪八十年代,梅艳芳的大哥梅启明要开狗场。母亲覃美金要梅艳芳拿钱出资。梅艳芳一口答应。可是,梅启明非是敦厚之人,也未见好好经营。区区一年,狗场便亏损四百万港币,负债累累。见状,梅启明逃往美国,把巨额债务留给了梅艳芳。被长兄欺骗出卖,令梅艳芳绝望。最后,她只能向法院申诉,表明自己与债务无关。
自此,兄妹二人便鲜少往来。
梅艳芳热心公益,1993年成立的梅艳芳“四海一心慈善基金会”至今仍在造福社会。三年之后,覃美金也创办了“世界中西医学抗癌基金协会”,并要求梅艳芳担任名誉主席。之后,她为该协会累积捐出超过一千万港币。然而,母亲手下财务混乱、纰漏甚多。2000年,梅艳芳辞去该协会名誉主席一职。
唯有孤独和苦难是恒常的。就像梅艳芳所说:“人生始终是苦,在什么位置也会受苦,没钱的时候固然苦,有钱同样有烦恼,无论哪个身份也有自己的烦恼。”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最怕的便是因钱财而心生芥蒂,弄到彼此生分。梅艳芳感念母亲养育之恩,始终隐忍。
其实,她明白的。今时今日的母亲和大哥早已不是当初的那两个人。家里对她最好的,只有姐姐梅爱芳。当年,梅艳芳参加歌唱比赛一举夺魁,姐姐比她还要高兴。可是,命运刻薄。2000年4月,唯一真心待她好的亲人,撒手人寰,离开了人世。
姐姐病逝之后,梅艳芳痛定思痛。她说:“今次令我有所启发,我的人生观有所改变,要活得坚强,任何逆境,更多挫折,更多不快,我都会同自己讲:It’s nothing!没有任何东西比生命更重要,只要有生命,任何事都可以从头再来。”
梅艳芳病重之时立下遗嘱,她生怕母亲花钱无度,把留给母亲的生活费分月支付,每月七万港币,直至母亲终老。遗嘱还指明,母亲去世后,所有资产会扣除开支全部捐给妙境佛学会。同时,她也为四名外甥、侄女预留了充足的教育经费。然而,对于梅艳芳的遗嘱,梅家人并不满意。
好在,梅艳芳没有看到人性最丑陋的那一面。梅艳芳离世之后,覃美金不惜花费巨额律师费用,几度上诉,要求法院裁定遗嘱无效,重新分配梅艳芳遗产。尤其是梅艳芳遗嘱当中将自己的两处海外房产赠送好友刘培基令梅家人如鲠在喉。“梅艳芳遗产案”一度成为娱乐圈的焦点话题。是是非非,真假难辨。
令人唏嘘。
生者如此嚣扰,逝者如何安息?
2000年7月。
梅艳芳参加一个聚会,见到不少歌迷。原本神采奕奕的她,上了舞台,还未开唱,忽然情不自禁开始落泪。她走到歌迷身边,问了一句“你们是真的爱我吗?”说完这句话,她泣不成声。在梅艳芳歌迷编写的那本《Anita With》中读到这则小事,心中震惊。要经历怎样的彷徨,才能让像她那样的巨星问出这句话呢?
这么多年,她终未能寻得一人心,终无法白首不相离。坊间流传的绯闻,真真假假,无从辨认。从梅艳芳口中确定的,不过只是那么三五个人。她和苗侨伟恋过,和邹世龙恋过,和近藤真彦恋过,和林国斌恋过,和赵文卓恋过。后来呢,也再没有什么后来。
同是过路同做过梦,本应是一对。
人在少年梦中不觉,醒后要归去。
三餐一宿也共一双,到底会是谁。
但凡未得到但凡是过去,总是最登对。
此时,梅艳芳这首《似是故人来》听来最是应景。总有人说,刘德华和梅艳芳最是登对。2002年,梅艳芳自己也曾在演唱会中说,如果刘德华向她求婚,她会毫不犹豫。然而,没有。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这是世人的爱情理想。无奈,世事蹉跎,总有缺憾。
2003年9月,梅艳芳公布了自己的病情:子宫颈癌。此事公布之后,梅艳芳的歌迷、影迷,无一不痛心疾首。是那样害怕失去她。如果没有她的潇洒和孤媚,这个世界将会多么枯燥和乏味。有歌迷在《Anita With》中说:
从报纸杂志传来她患病的消息,不相信,当然不信,Anita一定无事的,报章乱传,无聊之作!日子一天一天过,消息愈传愈厉害,心中默默祷告。不敢相信的消息,在酒店的记者会上她亲口宣布出来了,我们哭著,听著,为她担心著……但她叫我们相信她,她会努力坚持,她会和我们一起活在当下。
Anita是梅艳芳的英文名。这个名字在她的歌迷、影迷心中,一如隔壁的邻家女孩。仿佛是朝夕相对,日日都在一起的。她分明犹如空气、水、日光一般,早已恒存于你的日常。突然有一日,她病了,甚至可能要离开。叫你如何能接受?
2003年11月,重病的梅艳芳举办了八场“经典金曲演唱会”。最后一场令世人难忘。最后一场演唱会的最后一支歌,她穿上了一件只属于她的真正的婚纱。佩戴的珠宝是她十几二十年前就买下来的布契拉提(Buccellati)。原本,她是想要出嫁那天戴的。
穿上婚纱,登上舞台,她哽咽了。
她说:
我穿婚纱好看不?但是,错过了时间了。很可惜,我也曾经有数次穿婚纱的机会,但是自己错过了。每一个女性的梦想,都是拥有自己的婚纱,有一个自己的婚礼。我相信自己已经没机会了。
我是一个歌手,也是一个演员。穿婚纱,我已经不是第一次,但是,每次都不是属于我的。我告诉我的拍档刘培基,我好想穿一次,就算是没有人娶也好,做一件属于自己的婚纱,穿给大家看一看。终于,他给我做了这一件,既简单又隆重的婚纱。可能只是穿一晚,或是在整个演唱会中都穿着,这件婚纱便要放进仓库。
人生便是这样。有些时候你预料的东西,你以为拥有的东西,偏偏没有拥有。我以为自己会在二十八岁或是三十岁之前便结婚,希望在三十二岁拥有自己的家庭,希望有自己的小孩,但也没有。终于过了四十岁了,我拥有什么?……我拥有你们。
听到这里,歌迷们已然哭成泪人。世间人情物事,错落是寻常,悔恨是寻常,无奈是寻常。梅艳芳终究是没有实现自己出嫁的愿望。可是,她当真不曾嫁吗?在世人心中,她早已嫁给了她的艺术生涯,嫁给了她的歌迷和影迷,嫁给了舞台和大银幕。
最后一支《夕阳之歌》唱完,梅艳芳身穿曳地婚纱,转身拾级而上,缓缓离开。离开身后的舞台、歌迷、难以言尽的旧日岁月和那些已完成或是未实现的人生夙愿。台阶尽头的那扇门仿佛等候许久,终于为她打开。站在门口,她突然回头,喊了一声:“再见!”
一声再见,便是永诀。
四十几天之后,梅艳芳病逝于香港养和医院,终年四十岁。她说:“做人这么多烦恼,我这一生酸甜苦辣都试过了,下辈子,我宁愿只当一只小鸟,在天上飞来飞去。”这一天,2003年12月30日。我记得,那日大街小巷铺天盖地播着她的那一首《女人花》。
爱过知情重,
醉过知酒浓,
花开花谢终是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