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4748812
编辑推荐
本书是*部基于图论的网络经济学专著。在经济学上,将一切经济现象还原为网络来加以解释、分析。本书*的特点是彻底摆脱了从战斗、战术角度观察信息革命的视角,改从统帅部、参谋部和一线前沿相结合视角,通过深度计算,从战役学、战争论上把握互联网全局。本书*次揭示了中国互联网一步步走向世界冠军,所依据的超越美国,且不为美国人所知的隐秘逻辑。是中国互联网*部深算“棋谱”,*部“战役学”的集大成之作。
内容简介
主要从极强的学术专业角度出发,总体阐述网络经济学的背景、基本的结构框架,再分别阐述资源配置的网络结构(随机网络)、基于市场和企业的工业经济网络结构(规则网络)、基于网络的信息经济网络结构(互联网络),以及网络经济中的均衡架构分析、资本结构分析等问题。在经济学上,将一切经济现象还原为网络来加以解释,即认为所有经济现象背后都具有原子论与关系论两重性。通过分析节点与边(原子与关系)的配比结构,得出结论:农业生产方式偏于随机网络;工业生产方式偏于规则网络,信息生产方式偏于随机 规则网络。而传统经济学描述的是网络结构的原子论特例(均衡点在P=MC),网络经济学是将结构从原子推广到完整结构后的通则(均衡点在P=AC)。
目 录
1网络经济学的议题设置1
11复杂性结构理论的经济学背景9
111复杂性经济学的元问题10
112结构范式演进的逻辑与历史线索48
113网络经济学自身的特殊基本问题64
12结构问题的技术与社会背景78
121网络结构的技术含义:概念与议题由来78
122网络结构的社会含义:思想与理论87
13从质性到复杂性量化90
131经济学中的复杂性量化渊源90
132作为结构化方法论的图论100
2网络经济学的结构框架115
2网络经济学的结构框架115
21在现有网络经济学框架中内生复杂性117
22在数量、价格外内生第三维:品种118
221斯蒂格里茨对经济学基本问题的重新设定119
222信息化经济学是异质经济学122
23在第三维品种基础上内生第四维:网络123
231元结构:从超图角度看待图124
232量化第四维:以图为对象的超平面分析法129
24高维经济学的理论意图与框架基础130
3概念与定义:量化异质效用135
3概念与定义:量化异质效用135
31异质效用的排序问题138
311新效用量纲的内涵:“全面反映多样性”141
312量化复杂性:哈耶克数学思路与图论的暗合142
313图值:自由选择的量化单位145
32量化异质效用:以图定义品种148
321经济学角度的图值:与复杂性科学保持距离149
322结构化N的理论根据与数学本质150
323面向节点为异质效用进行图排序153
324面向边为异质效用进行图排序154
325异质系数H:用于计算的复杂性系数165
33异质财富的“价格”:内生结构的情境价格169
331系数结构化:在价格中内生结构的问题意识170
332边“价格”:对货币的情境估值172
333边权重:信任值173
34异质财富的收入:信息国民收入174
341流量结构化:异质收入174
342信息国民收入:数量、品种与质“量”175
4不同方式资源配置的网络结构177
4不同方式资源配置的网络结构177
41资源配置的统一场:从家庭、市场(企业)到网络180
411与市场并列、从市场推广为通则的网络180
412对市场结构研究的拓展181
413配置理论的视角拓展186
42随机网络:基于家庭的农业经济网络结构200
421随机网络:以家庭为中心的网络200
422随机网络的结构特征:泊松分布与谱密度203
423随机网络的经济解释205
424随机结构对均衡的影响210
43规则网络:基于市场和企业的工业经济网络结构212
431规则网络:市场、企业的网络结构212
432市场的图本质:正则网络213
433企业的图本质:星形网络220
434规则网络结构对均衡的影响236
44复杂网络:基于网络的信息经济网络结构238
441网络作为市场与企业的推广238
442小世界网络:规则与随机之间241
443无标度网络:择优连接246
444复杂网络结构对均衡的影响250
5网络组织结构:产业与企业的网络化253
5网络组织结构:产业与企业的网络化253
51产业网络化结构:平台与生态255
511网络与企业的区别256
512网络边界界定262
513网络中的“平台—应用”结构267
514生态结构288
52企业网络化结构293
521管理图论:网络组织的自治机制294
522组织的功能结构298
523管理功能的框架性比较299
6资本结构的网络化与产权制度演进303
6资本结构的网络化与产权制度演进303
61思考资本的新方式305
611资本结构化问题的讨论方法305
612资本及其结构306
62资本的连接方式312
621结构洞的基本概念312
622结构洞的方法论意义314
623结构洞:资本网络化与产权边界317
63资本结构与均衡318
631结构洞与全局均衡318
632结构洞微观均衡机理322
64网络经济的产权制度:实质性变化329
641使用而非拥有的新产权制度329
642产权制度安排:相对产权论与产权论331
7网络经济的均衡结构分析335
7网络经济的均衡结构分析335
71基础模型:文献回顾338
72均衡框架:内生范围经济的三维均衡344
721需求曲面345722供给曲面348
723“简单性—复杂性”两市场一般均衡350
73均衡框架:第四维结构化视角的范围经济352
731议题设置:两种范围经济355
732问题背景:同质的“异质完全竞争”357
733范围经济的结构化成本理论363
734拉姆齐定价作为均衡与价格388
74展望:从两两均衡到全局均衡395
在线试读
网络经济学可以视为一种复杂性经济学,它是以结构方法量化的复杂性经济学。
复杂性是网络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提出复杂性问题,并不是再提出一个经济学以外的问题,而就是经济学本身的问题。我们把现有经济学与网络经济学的区别,简单地当作简单性与复杂性的区别。把同质性假定称为简单性范式(其方法是原子论而非结构论的),因此现有的新古典经济学从哲学上,可以被视为简单性范式经济学,而网络经济学则是复杂性范式经济学,二者是相反、镜像的对称关系。
复杂性经济学以复杂性(异质性)为基本假定,复杂性假定是与简单性(同质性假定)相对而言的另一种范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复杂性经济学提出的复杂性问题,既是一个形式问题,又是一个实质问题。
可称得上是复杂性经济学的资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来自复杂性科学(具有准自然科学的特点),代表是桑塔菲学派,以将复杂性科学的视角从自然科学引入社会科学为特长,其核心观点见于布莱恩·阿瑟的《复杂经济学:经济思想的新框架》布莱恩·阿瑟复杂经济学:经济思想的新框架[J]比较,2014,74(5),桑塔菲学派的中国观点主要体现于中国信息经济学派,代表性人物是陈禹,核心观点见其《复杂性研究视角中的经济系统》陈禹,方美琪复杂性研究视角中的经济系统[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在这一学派之外的复杂性经济学家,以物理学博士陈平为代表。陈平的复杂性经济学是半复杂性科学(混沌理论)、半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的,其计量方法中自然科学的色彩较重,许多是从物理学、生物学中直接搬到经济现象分析中来的,与经济学自身偏人文色彩的复杂性传统基本脱节。
另一类来自社会科学内部的传统,突出的是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与复杂性科学的思想渊源不同,它以人文科学见长。奥地利学派思想源于门格尔,他的观点在与德国历史学派的争论中形成,围绕的是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利益争论,而不是物理学争论。代表人物是哈耶克、米塞斯,以提出人的行为假设、富于哲学思辨色彩为特色。他们与复杂性科学谈的是相同对象,但彼此没有直接方法关联,内容以人文科学见长(而复杂性科学家的知识结构偏理工),在思想性上弱一些。另外,更加实证的,还有演进经济学(侧重制度问题)、行为经济学(侧重人的问题)、社会网络经济分析(侧重形式问题)等。
网络问题从表面看是一个形式问题,甚至会被广泛误解、窄化为技术问题。但它背后有没有实质性问题?或者进一步明确地说,有没有理论经济学意义上的实质性问题呢?如果没有,提出网络问题就只是提出了一个方法、应用上的问题,只是局部性的小问题,可以纳入经济学体系中的某一分支来讨论,谈不上是普遍经济学。然而从所解释的信息革命是一场体变而非用变这一考虑提出问题,则需要提出属于体的问题。把新的体作为通则,而把旧的体当作新体的某种发育不全的特例具体是指,新体(网络)具有在复杂性条件下配置资源、分配利益的功能,在加上复杂性特有的维度(品种轴)形成的二维之体看来N=1(同质假定)这一特定条件下,以简单性方式配置与分配的功能(例如,不系统地具备一对一精准配置与分配的结构功能)。而旧体(工业化市场和企业)只能在低一维(只有数量维)条件下。新体的普遍性表现在,放松了多样性这一维量值,从N=1这一“特例”,“推广”到N>1(内生复杂性从而呈现个性化、定制经济)这一更普遍的真实世界情况中去。。对体的问题追问所谓实质性问题,指向的是基本范式,而非细枝末节的应用。
网络面对的经济(信息经济),是比传统经济(工业经济)更为复杂的经济。这种复杂不仅表现在个性化、定制、风险、不确定等这些现象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从边缘现象变为中心现象,更表现在现象背后的规律性存在(如均衡价格的确定规律以及适应这种规律的组织与制度),即复杂性范式本身越来越从边缘范式(如同质化假定将复杂性范式边缘化)变为核心范式。解释这种新的实践,超越了现代经济学范式的天花板。
现代经济学(现代性范式经济学)是以现代性范式为界限的各学科中的一个分支,所有这些学科都以启蒙理性为其思维的底板。凡超出启蒙理性界限的现象必然会被视为理论上“不存在”的。例如,复杂性现象存在不存在?当然存在,但它只是在应用上、细节上“现象地”存在,而在理论上是“不存在”的,在会计和统计上也会消失,如索洛悖论所说。
现代经济学以同质性假定为前提的经济人理性,属于启蒙理性的分支设定,或者说是经济学的启蒙理性假定。凡不符合同质性假定的现象,在理论中(在规则体系这个“体”中)就不存在。例如索罗悖论就视信息经济中的异质性产出为统计上不“存在”的。个性化、定制可以在现象上存在,但不可以在基本假定中存在(对均衡没有实质影响)。这是信息革命中有疑义的思想,亦即革命不能涉及体,不能涉及范式,甚至根本不能这样提出问题。例如,提出属于体变的网络问题。
但理论包括经济学理论,终究是要以对现实的解释力来论是非。当同质化的工业经济(典型如单一品种大规模制造见长的传统中国制造)在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让位于向复杂性转型升级(典型如小批量多品种的中国创造)的经济时,提出网络经济,旨在为转型升级的经济,从根本上提出新的范式。通过新的范式,可以看出在传统“天花板”内看不出的事实与规律(如受限于GDP观察不清的财富、多样化效率)。
由于涉及现代性水平上的范式转换(诸如次现代化、第二次现代化水平的转换),新的范式必须高于启蒙理性的总体范式。结构,正是这样的范式。罗姆巴赫把实体、体系和结构并称为三大范式,正好对应经济现象中的自然经济、工业经济和网络经济。结构在这里不是一种技术现象,而就是本体论范式,是像经济人理性中的理性那样的同级的范式。结构特指复杂性结构,它的背后就是复杂性作为新范式。新旧范式之际的演进关系在于,同质性是无结构的(均质结构,即结构值N=1);异质性则是内生结构(非均质结构,即结构值N不等于1、大于1)。只有找到对传统理性范式的这一突破点,新的经济现象才能系统地找到理论上的家。
复杂性是网络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提出复杂性问题,并不是再提出一个经济学以外的问题,而就是经济学本身的问题。我们把现有经济学与网络经济学的区别,简单地当作简单性与复杂性的区别。把同质性假定称为简单性范式(其方法是原子论而非结构论的),因此现有的新古典经济学从哲学上,可以被视为简单性范式经济学,而网络经济学则是复杂性范式经济学,二者是相反、镜像的对称关系。
复杂性经济学以复杂性(异质性)为基本假定,复杂性假定是与简单性(同质性假定)相对而言的另一种范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复杂性经济学提出的复杂性问题,既是一个形式问题,又是一个实质问题。
可称得上是复杂性经济学的资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来自复杂性科学(具有准自然科学的特点),代表是桑塔菲学派,以将复杂性科学的视角从自然科学引入社会科学为特长,其核心观点见于布莱恩·阿瑟的《复杂经济学:经济思想的新框架》布莱恩·阿瑟复杂经济学:经济思想的新框架[J]比较,2014,74(5),桑塔菲学派的中国观点主要体现于中国信息经济学派,代表性人物是陈禹,核心观点见其《复杂性研究视角中的经济系统》陈禹,方美琪复杂性研究视角中的经济系统[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在这一学派之外的复杂性经济学家,以物理学博士陈平为代表。陈平的复杂性经济学是半复杂性科学(混沌理论)、半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的,其计量方法中自然科学的色彩较重,许多是从物理学、生物学中直接搬到经济现象分析中来的,与经济学自身偏人文色彩的复杂性传统基本脱节。
另一类来自社会科学内部的传统,突出的是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与复杂性科学的思想渊源不同,它以人文科学见长。奥地利学派思想源于门格尔,他的观点在与德国历史学派的争论中形成,围绕的是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利益争论,而不是物理学争论。代表人物是哈耶克、米塞斯,以提出人的行为假设、富于哲学思辨色彩为特色。他们与复杂性科学谈的是相同对象,但彼此没有直接方法关联,内容以人文科学见长(而复杂性科学家的知识结构偏理工),在思想性上弱一些。另外,更加实证的,还有演进经济学(侧重制度问题)、行为经济学(侧重人的问题)、社会网络经济分析(侧重形式问题)等。
网络问题从表面看是一个形式问题,甚至会被广泛误解、窄化为技术问题。但它背后有没有实质性问题?或者进一步明确地说,有没有理论经济学意义上的实质性问题呢?如果没有,提出网络问题就只是提出了一个方法、应用上的问题,只是局部性的小问题,可以纳入经济学体系中的某一分支来讨论,谈不上是普遍经济学。然而从所解释的信息革命是一场体变而非用变这一考虑提出问题,则需要提出属于体的问题。把新的体作为通则,而把旧的体当作新体的某种发育不全的特例具体是指,新体(网络)具有在复杂性条件下配置资源、分配利益的功能,在加上复杂性特有的维度(品种轴)形成的二维之体看来N=1(同质假定)这一特定条件下,以简单性方式配置与分配的功能(例如,不系统地具备一对一精准配置与分配的结构功能)。而旧体(工业化市场和企业)只能在低一维(只有数量维)条件下。新体的普遍性表现在,放松了多样性这一维量值,从N=1这一“特例”,“推广”到N>1(内生复杂性从而呈现个性化、定制经济)这一更普遍的真实世界情况中去。。对体的问题追问所谓实质性问题,指向的是基本范式,而非细枝末节的应用。
网络面对的经济(信息经济),是比传统经济(工业经济)更为复杂的经济。这种复杂不仅表现在个性化、定制、风险、不确定等这些现象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从边缘现象变为中心现象,更表现在现象背后的规律性存在(如均衡价格的确定规律以及适应这种规律的组织与制度),即复杂性范式本身越来越从边缘范式(如同质化假定将复杂性范式边缘化)变为核心范式。解释这种新的实践,超越了现代经济学范式的天花板。
现代经济学(现代性范式经济学)是以现代性范式为界限的各学科中的一个分支,所有这些学科都以启蒙理性为其思维的底板。凡超出启蒙理性界限的现象必然会被视为理论上“不存在”的。例如,复杂性现象存在不存在?当然存在,但它只是在应用上、细节上“现象地”存在,而在理论上是“不存在”的,在会计和统计上也会消失,如索洛悖论所说。
现代经济学以同质性假定为前提的经济人理性,属于启蒙理性的分支设定,或者说是经济学的启蒙理性假定。凡不符合同质性假定的现象,在理论中(在规则体系这个“体”中)就不存在。例如索罗悖论就视信息经济中的异质性产出为统计上不“存在”的。个性化、定制可以在现象上存在,但不可以在基本假定中存在(对均衡没有实质影响)。这是信息革命中有疑义的思想,亦即革命不能涉及体,不能涉及范式,甚至根本不能这样提出问题。例如,提出属于体变的网络问题。
但理论包括经济学理论,终究是要以对现实的解释力来论是非。当同质化的工业经济(典型如单一品种大规模制造见长的传统中国制造)在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让位于向复杂性转型升级(典型如小批量多品种的中国创造)的经济时,提出网络经济,旨在为转型升级的经济,从根本上提出新的范式。通过新的范式,可以看出在传统“天花板”内看不出的事实与规律(如受限于GDP观察不清的财富、多样化效率)。
由于涉及现代性水平上的范式转换(诸如次现代化、第二次现代化水平的转换),新的范式必须高于启蒙理性的总体范式。结构,正是这样的范式。罗姆巴赫把实体、体系和结构并称为三大范式,正好对应经济现象中的自然经济、工业经济和网络经济。结构在这里不是一种技术现象,而就是本体论范式,是像经济人理性中的理性那样的同级的范式。结构特指复杂性结构,它的背后就是复杂性作为新范式。新旧范式之际的演进关系在于,同质性是无结构的(均质结构,即结构值N=1);异质性则是内生结构(非均质结构,即结构值N不等于1、大于1)。只有找到对传统理性范式的这一突破点,新的经济现象才能系统地找到理论上的家。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