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386729
本书*版自2015年出版以来即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为了适应国家法规政策的新变化,体现公司并购业务的新发展,解决近年来业务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作者进行了全面的修订与升级。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共十四章。上篇为“公司并购基础理论”,讲解了公司并购的概念、分类、方式,公司并购理论及历史沿革、公司并购常见风险等基本原理。中篇为“公司并购全流程操作指引”,按照公司并购的业务流程,详解了公司并购前期准备、尽职调查、交易结构设计、并购文件撰写、反垄断申报与国家安全审查、交割等全流程的实务操作方法,并对各个环节潜在的法律风险进行提示,同时给出了风险防控的建议和措施。下篇为“特殊类型的公司并购及专项问题解析”,讲解了上市公司并购、外资并购、国有资产并购、海外并购等特殊类型并购的操作要点、交易结构设计及风险防范措施。此外,还对并购中的劳动人事、知识产权等问题进行了专题分析。
作者基于多年的并购业务经验,不仅详细分解了并购的各个流程和步骤,还在每个并购程序项下提炼了实用的操作要点、揭示了常见法律风险及防控措施、提供了详细的法律文书范本和案例分析。无论是从事并购多年的专业人士,或是初次接触并购实务的入门新手,希望都能从本书中汲取所需,对了解与掌握并购实务有所增益。
上篇 公司并购基础理论
章 公司并购的概念及分类
节公司并购的概念及相关立法情况
一、兼并、收购与合并
二、收购与兼并的异同
三、国外公司并购的相关法律规制
第二节公司并购的分类及方式
一、公司并购的分类
二、公司发展阶段与所适用的并购类型
三、公司并购方式及一般流程
第二章 公司并购的理论及历史沿革
节公司并购理论
一、西方并购动因理论
二、中国特殊的并购动因
第二节公司并购的历史沿革
一、全球五次并购浪潮的历史沿革
二、中国公司并购发展历史
第三章 公司并购的常见风险
节公司并购的外部风险
一、市场体系风险
二、法律风险
三、社会环境风险
第二节公司并购的内部风险
一、战略风险
二、财务风险
三、技术风险
四、反并购风险
五、经营风险
六、制度与文化冲突风险
中篇 公司并购全流程操作指引
第四章 并购的前期准备
节并购标的选择
一、行业地位
二、政策支持
三、战略发展需求
四、收购成本
五、预期收益
第二节组建团队
一、中介机构的必要性
二、中介机构的种类及作用
三、中介机构的选择
第三节估值
第四节相关文书的准备
一、并购意向书
二、尽职调查报告
三、并购交易文件
第五章 法律尽职调查
节法律尽职调查的内容与流程
一、法律尽职调查概述
二、法律尽职调查的流程
三、法律尽职调查的方法和信息来源
第二节法律尽职调查的要点与风险防控
一、法律尽职调查中的程序性事项
二、关于历史沿革和现状的尽职调查
三、关于业务经营的尽职调查
四、关于财务状况的尽职调查
五、关于税务的尽职调查
六、关于动产和不动产的尽职调查
七、关于知识产权的尽职调查
八、关于劳动人事的尽职调查
九、关于环境保护的尽职调查
第三节法律尽职调查报告的撰写和风险防范
一、法律尽职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
二、法律尽职调查报告的撰写
三、法律尽职调查报告的风险防范及关注点
第四节法律尽职调查相关文件参考文本
一、法律尽职调查计划参考文本
二、法律尽职调查文件清单参考文本
三、法律尽职调查报告参考文本(节选)
第六章 交易结构设计
节交易结构类型概述
一、资产交易与股权交易
二、增资交易和股权转让交易
三、境内交易与境外交易
四、混合交易
第二节交易结构设计的要点与风险防控
一、法律准入障碍方面
二、合法存续方面
三、债务承担方面
四、税赋承担方面
五、员工遣散补偿方面
六、交易简便化方面
第三节案例分析
第七章 并购文件撰写
节并购协议通用条款的基本内容与要点
一、主体条款
二、背景条款
三、定义条款
四、先决条件条款
五、交易条款
六、对价条款
七、交割前义务条款(即承诺条款)
八、交割条款
九、陈述和保证条款
十、违约赔偿条款
十一、通知条款
十二、费用和税赋条款
十三、法律适用和管辖权条款
第二节并购协议特殊条款的基本内容与要点
一、股权调整条款
二、股权回购条款
三、反稀释条款
四、优先清算条款
五、领售权条款
第三节其他并购文件的基本内容与要点
第四节并购协议参考范本
一、股权转让交易的并购协议参考文本(中文)
二、股权转让交易的并购协议参考文本(英文)
三、增资交易的并购协议参考文本
四、资产交易的并购协议参考文本
五、披露函的参考文本
第八章 反垄断申报与国家安全审查
节经营者集中(反垄断)申报
一、中国经营者集中制度概述
二、中国经营者集中制度的适用范围及申报流程
三、附加限制性条件的批准及代表性案例
四、经营者集中案例评析及相关风险防控
第二节国家安全审查申报
一、中国国家安全审查制度概述
二、中国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适用范围及申报流程
三、国家安全审查案例评析及相关风险防控
四、国家安全审查相关申请表格式样
第九章 交割
节交割的要点与风险防控
一、交割要点
二、交割的风险防控
第二节交割相关法律文件参考文本
一、证照印章的交接函范本
二、尽职工作和不违反竞业禁止的义务
下篇 特殊类型的公司并购及专项问题解析
第十章 上市公司并购
节上市公司收购
一、上市公司收购概述
二、关于收购方的市场准入条件
三、权益变动披露及要约收购
四、监管部门对于上市公司收购的监管变化
第二节重大资产重组
一、重大资产重组概述
二、监管部门对于重大资产重组的监管变化
三、重大资产重组具体流程
第三节借壳上市
一、借壳上市概述
二、借壳上市方案
三、借壳上市流程
四、借壳上市与IPO规定对比分析
第四节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要点与风险防控
一、中介机构谨慎履行职责
二、做好信息披露工作
三、禁止内幕交易
第十一章 外资并购
节外资并购背景
一、外资并购的概念及范围
二、外资并购的背景及目的
三、外资并购的立法沿革
第二节外资并购的流程
一、并购目标选择
二、交易结构的设计
三、前期协商
四、签订意向书、独家谈判协议、独家保密协议
五、尽职调查
六、制作交易文件
七、审批
八、交割
第三节外资并购常见法律问题
一、股权并购 VS 资产并购
二、外商投资的准入性
三、估值与支付
四、税务筹划
五、小股东保护和退出机制
六、外资并购的反垄断审查
第四节外资并购的主要审批和监管部门
第五节几种特殊类型的外资并购
一、涉及国有资产的外资并购
二、涉及上市公司的外资并购
三、涉及返程投资的外资并购
第十二章 国有资产并购
节国有资产并购的基本流程
一、国有资产并购方案的制定与审批
二、国有资产并购的产权交易所转让
三、国有资产并购中的律师尽职调查报告和法律意见书
第二节国有资产并购的关注点及风险防控
一、清产核资和产权界定
二、国有资产评估和转让参考定价
三、国有资产的管理层收购
第十三章 海外并购
节海外并购的基本流程
一、中国政府的前期审批
二、外汇事宜
三、反垄断审查
第二节海外并购的特殊交易结构设计
一、并购方式
二、离岸结构的重要性和设立方式
三、结构设计涉及的法律文件
第三节海外并购实务操作要点及风险防控
一、海外并购项目融资
二、交易风险和法律风险
三、法律风险的防控手段
第十四章 并购中的专项问题解析
节劳动人事问题
一、劳动合同承继问题
二、劳动规章制度问题
三、裁员问题
四、工会问题
五、薪酬福利制度
第二节知识产权问题
一、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主要内容
二、知识产权问题涉及的风险
三、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风险防控
附录1并购相关重点法律法规汇总
附录2初步尽职调查文件清单附表
后记
自2015年8月本书版面世以来,有幸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也常收到许多读者的来信和反馈,在此对大家的喜爱深表感谢。
近两年以来,国内和国际的并购市场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一方面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兴起,海外并购的热度继续高涨,另一方面在国有资产管理,特别是中央企业境外投资方面,国家也出台了新的政策;此外,许多读者也提出了并购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希望能够得到解答。基于此,我们特对本书做了进一步的修订。与版相比,第二版的修订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
1、在第六章的交易结构设计一章中,加入我们新近完成的并购案例,用实际的结构运用给读者更加直观的感受。当然,每一个并购案件都有自己的特点,也不完全相同,目的是让大家在实务操作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结合具体案件的需要,去灵活慎重地考虑适合具体项目要求的交易结构。
2、从实务需要角度出发,在第七章并购文件撰写一章中加入了英文的文件模板,以满足大家操作跨国并购业务的需要。
3、在第十三章海外并购的内容中,加入了上海自贸区和其他自贸区的特殊政策便利,以及中国政府对于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战略在2016年的新调整,以便在着眼国家外汇收支大致平衡的同时引导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项目的健康发展。
4、后加入第十四章并购中的专项问题,主要围绕并购中常见的劳动人事和知识产权问题。作者结合以往的实践经验,深入浅出地把劳动合同的承继、劳动规章制度、裁员、工会和薪资福利等焦点问题的风险与防控措施逐一梳理;在知识产权领域,则从对知识产权尽职调查中的疑难问题入手,进行风险提示,并分享风控的具体方法,以飨读者。
本书的修订要感谢以下几位律师在百忙中拨冗笔耕:林威、朱登凯、刘晓琴、朱向鸣、邓瑜、郭林军、林萍和刘玉,在此对他们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本书修订时间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对本书的任何意见,可发送邮件至以下邮箱:[email protected]。
第四章 并购的前期准备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国际性的大公司,如花旗集团、通用电气等通过收购其他公司,迅速地扩大自身实力,也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并购的浪潮。这为全球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同时也给其他公司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并购作为公司寻求发展的一种方式,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非一个单一的时间点,是通过一系列的交易安排所整合起来的交易形式。而根据交易安排和交易对象的规模,前期准备的工作量也有所不同。但是,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并购,前期的充分准备,能使得后续的交易更加顺畅、具有效率,所面临的风险和问题也更少。
节 并购标的选择
如本书章所述,常见的并购形式分为横向并购和纵向并购。横向并购是指生产或销售相同或相似产品的公司之间的并购,有利于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形成生产的进一步集中,尽可能地实现生产的规模化;纵向并购是指处于产业链上下游或者具有纵向协作关系的公司之间的并购,其优点是除了扩大生产规模,节约共同费用的基本特性外,还可以使生产过程各个环节密切配合,加速生产流程,缩短生产周期,节约资源和能源。
而根据收购方自身的处境和行业整体情况,其所选择的并购标的也有所不同,在选择并购标的时,通常有以下几方面需要考虑:
一、行业地位
被并购企业的行业地位,通常决定了该企业的盈利标准、企业规模、商誉价值等商业情况,也决定了将该企业并购所能带给收购方的直接价值大小。无论是强强联合,还是强者兼并弱者,企业所处的行业地位,所占的市场份额,都是并购交易中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
二、政策支持
国家对并购交易的政策支持,毋宁说是对某一行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因为希望鼓励某行业的发展,所以给予更多的政策优惠,更少的行业限制和行政许可,这就大大地刺激了收购方,特别是外资背景的收购方的并购欲求。降低准入门槛,将极大降低并购的难度,并购的可能性也就提高了,进而促使该行业能够活跃起来,吸收更多的资本,创造更多的价值。同时,通过引入外资,也能够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优秀管理制度,提升国内相关行业。
三、战略发展需求
战略需求的不同更为直观地反映在交易类型的选择上,如果是希望在本领域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并获得更多的市场资源,那么多会选择横向并购;而如果是希望完善产业链,实现上下游企业的联合,那么多会选择纵向并购。在商业运营的过程中,战略安排的效果通常不是短时间内能够看出来的,而是通过持续性的合作和运营,慢慢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共赢。所以,战略的安排或者说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是并购初的原动力。
四、收购成本
收购方需要提前预估并购成本,包括并购前期成本(信息成本、谈判成本、交易成本等)及并购后期整合成本,即并购后企业为完成整合所需要花费的成本;并购与其业务、文化、体制相近的目标企业较容易,整合成本较低。
五、预期收益
企业并购后的预期收益也是重点考量的因素。即使并购本身并不能够马上形成大量的利益回报,但是从长远来看,该并购至少对交易双方而言是有利可图的,那么该交易才有可能进行下去。而收益并不仅是资金上的,也可能是技术上的。如并购之后,能够集中双方的优势,开发出具有行业领导性的产品或技术;也可能是商业信誉或者知名度上,通过并购交易,双方的信誉得到了整合,在市场上形成了更加稳固的商业地位,营造了更加完善的商业形象,从而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
第二节 组建团队
一、中介机构的必要性
中介机构是企业为进行并购交易而聘请的专业团队,旨在为整个并购交易提供专业性的意见,以促成交易更加高效地完成。
由于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在处理类似交易的专业性上难免会显得不足,而且相对于整个并购交易而言,聘用中介机构的花销,并不会十分巨大。但是能够提供的帮助是实实在在的,所以通常外聘中介机构是十分必要的。中介机构通过明确的分工,能够极大地提高交易的效率,推进交易的进度。
二、中介机构的种类及作用
并购交易中,中介机构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投资银行(Investment Bank)
投资银行是并购操作的三大核心中介之一。在不同的国家投资银行的称谓不尽相同,在美国称投资银行,在英国称商人银行,在日本称证券公司,在法国称实业银行。投资银行主要是指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企业兼并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服务机构。大型投资银行就像“金融超市”,能为客户提供丰富的金融服务产品;小型投资银行则像“专卖店”,只提供某一特定的投资银行服务,比如专做政府债券交易、专做收购兼并业务等。
投资银行从美国掀起的次并购浪潮中,就已经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到20世纪70年代,越来越多的投资银行开始组建专职的并购部,并购业务成了投资银行的特色。与此同时,除发展并购中介业务之外,大型投资银行成为并购的主体,开始充当产权投资商的角色,通常其先收购优良的标的企业,然后直接整体转让或者分拆卖出或者包装上市后通过抛售股权套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杠杆收购兴起时,投资银行把自营并购业务推向了高潮。
(二)律师(Attorney)
律师是并购的三大核心中介之一,是指熟悉法律,能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具备国家认可的相应资格的专业人员。17、18世纪,近代律师制度产生,并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发展起来,律师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业务范围日益扩大。新中国成立后,新的律师制度开始建立,而在2000年之后,我国的律师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我国的法律体系也更加完善和成熟。同时,随着近二十年来外资的进入,我国的并购律师在外资并购方面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掌握了许多相关的交易技巧,在与国外律师的角力当中,也开始逐渐处于更加平等的位置。而现在,并购业务作为律师业务领域当中的高端业务,需要律师具备大量的专业知识和充分的实务技能。
并购离不开律师提供的法律支持。在并购中,律师需要对并购交易所涉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研究,协助收购主体设计化的方案供收购方选择;研究并购交易所涉的政府审批手续,以便合法完成并购交易;对目标企业进行尽职调查,了解目标企业的主体资格、产权结构和内部组织结构、重要法律文件、重大合同、资产状况、人力资源状况、法律纠纷、外部法律环境及相关税务政策等;起草并购交易相关的交易文件和法律意见书;参与并购谈判,及时提出法律意见;并购整合期间提供后续法律服务;协助处理治疗性法律事务,如纠纷谈判、调解、仲裁、诉讼等;协助处理预防性法律事务。
(三)注册会计师(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
1845年,英国颁布修订后的《公司法》,规定股份公司的账目须经董事以外的人员审计,独立的会计师制度开始形成。1853年,世界个注册会计师专业团体——爱丁堡会计师协会成立,这标志着注册会计师职业的诞生。1887年,美国公共会计师协会成立,1916年该协会改组为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后来成为世界上的注册会计师职业团体。1917年,美国开始在全国举行注册会计师统一考试。1918年9月,北洋政府农商部颁布了我国部注册会计师法规《会计师暂行章程》,并于同年批准著名会计学家谢霖为中国的位注册会计师,谢霖创办的中国家会计师事务所“正则会计师事务所”也获批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我们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会计师事务所退出历史舞台。1980年,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制度恢复。1981年1月1日,在上海成立了恢复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后的家会计师事务所——上海会计师事务所。
企业并购中,会计师主要提供评估与审计服务。具体而言,并购交易过程中,会计师的职责包括:按照会计准则审计会计报表,并出具报告;参与项目方案的讨论和确定;就有关项目方案中的财务问题向委托方及各中介机构提供咨询意见;协助投资银行专家和律师计算相应的并购成本,对财务和税收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协助建立可供股东控制和监督的财务管理制度;应股东要求,进行阶段性和特殊目的的财务审计。
(四)其他并购中介
1、银行。银行主要为企业提供并购的财务顾问服务,为企业并购提供融资安排,提供并购贷款。
2、评估师。注册资产评估师通过专业的评估方法如现金流量折现法、市场比较法和重置成本法等方法对拟交易的资产进行估值,作为并购交易的定价依据。
3、公关顾问。公关的职责主要在于交易中的协商、洽谈,消除并购障碍,说服股东和潜在投资者相信收购或反收购的价值,引导舆论,对目标公司员工、政客以及管理者产生影响。
4、咨询机构。咨询机构的主要职责是设计并购方案,规划业务流程、设置组织机构、确定人力资源、资产、管理文化整合方案,建立核心竞争力。
5、信托机构。信托机构在并购交易中,主要是按照委托人意愿,以信托公司自己的名义作为收购主体收购目标公司,为并购企业提供投资银行服务。
6、研究机构。研究机构为并购活动提供国内外宏观环境、经济金融运行数据、行业发展趋势及政策走向等研究成果,为企业并购战略、并购目标以及并购操作、并购后整合等提供理论、实践及微观操作参考。
三、中介机构的选择
中介机构主要是根据客户自身的要求和偏好来选择的,通常客户会选择在并购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和大量优秀成功业绩的中介机构。同时,可能由于行业的不同,会选择在某一行业的并购交易有优势的中介机构。当然,聘请中介机构的费用,也是收购方考虑的因素之一。在外资并购方内部的讨论中,如何选择中介机构,也会存在股东、董事之间的博弈。但无论客户如何选择,作为中介机构或者更确切地说,作为并购律师,要尽到自己的职责,认真地帮助收购方,完成自己的分内工作。
第三节 估值
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系确定收购支付价格的主要依据,收购双方在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协商确定终价格。通常,目标企业不会同意接受低于自身内在价值的价格,收购方通常需要给予一定比例的溢价。
由于估值并不是律师的专业领域,在此笔者仅简单地介绍一下估值的方法,以期能够帮助读者进一步地了解客户的交易:
……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