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法律 Legal外国法律与港澳台法律大法官说了算:美国司法观察笔记(增订版)

大法官说了算:美国司法观察笔记(增订版)

如果你只打算读一本关于美国*法院的书,那就选择何帆法官这本《大法官说了算》,关于美国*法院的历史与新知、严肃分析与八卦趣闻,融汇一通,有趣有料有态度,一本书让你轻松读懂大理石神殿上的九长老

作者:何帆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09月 

ISBN: 9787509378045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40.99

类别: 外国法律与港澳台法律 SKU:5c2396f1421aa985877a3e7f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378045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本书自 2010
年初版以来,市场已脱销多年。本次增订本全面修订,结合斯卡利亚大法官逝世等时事进展和*判例,补充了新内容、新背景,确保与当下不脱节,并删除了部分不合时宜的文字,新增了
2 篇介绍法官选任制度的文章,增加了近年撰写的 13
个判例故事,并将占原书三分之一篇幅的大法官列传、联邦司法系统历年报告删除,替换为近年为一些法政译著撰写的序言,以及何帆本人对斯蒂芬·布雷耶大法官的访谈内容。这些序言和访谈侧重提供知识增量,内容经得起时间检验。原书
31.5 万字,经过增订后共 37.8 万字,考虑到删减、替换的部分,约有 20 万余字是新增内容,基本上是一本新书了。

 

内容简介

  修订三分之二篇幅,增加 13 个判例故事,新增 20
万余字,《大法官说了算:美国司法观察笔记》强势回归。安东宁·斯卡利亚大法官逝世后,奥巴马总统该如何提名补缺?在同性恋婚姻案、医保案中力挽狂澜的*法院,未来将更加开放还是趋于保守?在这个被「互联网 」串接的时代,大法官是否会援引「维基百科」词条定案?社交媒体上的汹涌民意会不会影响他们判断?他们怎么看待《傲骨贤妻》这样的律政剧?案牍劳形之余,大法官为什么热衷参加「莎士比亚戏剧节」,在模拟庭审中裁断莎剧公案?且听与美国大法官谈笑风生的何帆法官娓娓道来,告诉您一个不一样的美国*法院。

作者简介

  何帆,湖北襄阳人,1978 年生,法学博士,人民法院法官。4
年警察生涯,后投身刑事审判,现主要从事司法改革规划工作。有专业著作若干,业余译介域外法政作品,代表译作有《九人:美国法院风云》《批评官员的尺度:〈纽约时报〉诉警察局长沙利文案》《美国法院通识读本》《谁来守护公正:美国法院大法官访谈录》《法官能为民主做什么》等。

目  录

  一、目录摘要:

  序言 大法官说了算的国度

  壹 人总是在争议中成长

  -大法官凭什么终身任职?

  -别了,斯卡利亚大法官

  -大法官如何产生?

  -选大法官,还是选政治家?

  -选法官,等于买法官?

  -民选法官应如何回避?——卡珀顿诉马西煤炭公司案,2009年

  -律政偶像与法律文化传播

  贰 大理石神殿内的秘密生活

  -你辩你的,我判我的?

  -法官助理,还是助理法官?

  -法官为什么疏远法学期刊?

  -大法官是合格的历史学家吗?

  -「发挥余热」的退休大法官

  -说出你的秘密

  叁 E时代的法院

  -判决书脚注与「维基百科」

  -当摄像机与言论自由一起退出法庭

  -大法官们,请看镜头

  -拍你就是监督你——西蒙·格里克诉约翰·坎尼夫案,2011年

  肆 穿上法袍你就不自由了

  -大法官该如何回避?

  -法官与被告的双输: 「芝加哥七君子」审判

  -律师说得,法官说不得——布罗德曼诉司法惩戒委员会案,1998年

  -凭什么限制法官候选人的言论自由?——明尼苏达州共和党诉怀特案,2002年

  伍 请容我畅所欲言

  -淫秽作品与言论自由

  -公共图书馆电脑须装过滤软件吗?——美国诉美国图书馆协会案,2003年

  -法律保护不雅言论吗?——联邦通讯委员会诉福克斯电视台案,2009年

  -当判决书遭遇不雅字眼

  -国旗烧得,十字架烧不得——弗吉尼亚州诉布莱克案,2003年

  -常识冲突怎么影响民主走向?——公民联盟诉联邦选举委员会案,2010年

  -「狗咬狗」视频为什么受宪法保护?——美国诉斯蒂文斯案,2011年

  -电子游戏、格林童话和言论自由——「布朗诉娱乐业商会案」,2011年

  陆 毒树怎能结出好果

  -让子弹在身体里飞一会儿——温斯顿诉李案,1985年

  -看不见的「搜查」为何违宪?——基洛诉美国案,2001年

  -毒品藏进学生内衣怎么办?——萨福德统一学区诉瑞汀案,2009年

  -「非法证据」一定得排除吗?——赫林诉美国案,2009年

  -谁有权碰你的短信?——安大略市诉库昂案,2010年

  柒 律师不来,啥也不说

  -警察聊天何以变成「讯问」?——罗德岛州诉英宁斯案,1980年

  -你是否有权保持沉默?——查韦斯诉马丁内斯案,2003年

  -换个时间,再问一次——马里兰州诉沙特泽案,2010年

  -嘘,请认真听我宣读你的权利——佛罗里达州诉鲍威尔案,2010年

  -假如你的律师欺骗了你——帕蒂利亚诉肯塔基州案,2010年

  -律师当庭打瞌睡怎么办?——斯特里克兰诉华盛顿案,1986年

  捌 没有对质,如何反驳

  -「请看着我的眼睛指控我」——克劳福德诉华盛顿州案,2004年

  -遗言能否作为呈堂证供?——密歇根州诉布赖恩特案,2011年

  -为何令法庭科学家疲于奔命?——梅伦德斯-迪亚兹诉马萨诸塞州案,2009年

  -法庭科学家 Vs 对质条款——布里斯科诉弗吉尼亚州案,2010年

  -大胆办案,给你特权——范·德·坎普诉戈尔茨坦案,2009年

  -「死囚」与检察官的对决——康尼克诉汤普森案,2011年

  -谁来关注性犯罪者的人权?——美国诉康斯托克案,2010年

  玖 生死岂能两由之

  -死神的闸门再次打开了——格雷格诉佐治亚州案,1976年

  -智商决定命运?——阿特金斯诉弗吉尼亚州案,2002年

  -弱智死囚的「双重危险」——博比诉比斯案,2009年

  -「请温柔地杀死我」——巴泽诉里斯案,2008年

  -死刑民意该如何判断?——肯尼迪诉路易斯安那州案,2008年

  -法律怎能限制公民「洗冤」?

  -用DNA 「洗冤」 是宪法权利吗?——地区检察署诉奥斯本案,2009年

  -谁有权剥夺孩子们的未来?——格雷厄姆诉佛罗里达州案,2010年

  拾 斑斓书影前后的碎碎念

  -法律的傲慢与文学的偏见——《作为法律史学家的狄更斯》译者序,2009年 /

  -与伟大的心灵相遇——「美国法院大法官传记译丛」主编的话,2011年

  -人总是在争议中成长——《大法官是这样炼成的:哈里·布莱克门的法院之旅》译者序,2011年

  -批评的限度就是民主的尺度——《批评官员的尺度:纽约时报诉警察局长沙利文案》 译者序, 2011年

  -法官、民主与实用主义——《法官能为民主做什么》译者序,2012年

  -这个职业很神圣,也很艰难——访斯蒂芬·布雷耶大法官,2012年

  -探寻守护公正者的内心世界——《谁来守护公正:美国法院大法官访谈录》译者序,2013年

  -传播通识,呈现复杂——《美国法院通识读本》译者序,2013年

  -司法群星璀璨时——《五位首席大法官:法院杂忆》译者序,2014年

  -打开一扇窗——《到法学院学什么:美国法入门读本》译者序,2014年

  -法官能为法治做什么?——《法官能为法治做什么:美国著名法官讲演录》译者序,2015年

  -问学者的好奇心——《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推介序,2014年

  后记 匆匆与生活讲和,岂非负了少年

在线试读

  写下这段文字时,距初涉译事正好十年。十年时光,译书11本,著书4本。这其中,有法官传记、判例故事,也有专业著述和通识读本,但主题始终与司法相关。而《大法官说了算:美国司法观察笔记》,则是一部原创的非学术作品。

  创作本书,更多是翻译余兴使然。据读者反映,我翻译作品的一大特点,是译者注释较翔实,对历史背景、人物经历和轶闻趣事都有交代。说白了,就是够八卦。之所以增补这类“八卦”,是因为它们大都在翻译过程中让我“卡壳”过,属于本人的知识“盲点”范畴。

  那些通过检索史料、核对背景、查阅文献才弄明白的事,自觉有必要以注释形式与读者分享。不过,译注能够承载的篇幅毕竟有限,过多就有喧宾夺主之嫌。所以,在好奇心驱使下,我将某些有趣有料的知识点扩展为文,间或在报刊发表。

  上述好奇心延伸下来,就演变为那些与法官选任、莎剧考证、律政偶像、司法伦理、文档解密、判决脚注相关的文字。它们回答的,也是我初涉译事时的疑问:大法官是怎么产生的?美国法官全是终身任职吗?为什么许多州宁愿定期“选”法官,也不愿让他们稳坐审判席?大法官判案时,会受民意和专家意见影响吗?法官助理如何“辅佐”法官判案?历史上那些脍炙人口的判词,是否真由助理“捉刀”?

  除了新知,还有判例。按理说,研读判例是管窥域外司法、洞悉法官个性的路径,但美国联邦法院的判决(姑且不算协同意见书、异议意见书)动辄上万字,阅读既是智识挑战,也是体力重负。

  记得台湾大学王兆鹏教授撰文提到过一则轶事。1992年,王先生尚在芝加哥大学准备期末考试,意外发现几名日本同学正手捧日文书翻读。他暗自纳闷,大考将近,大家都忙着啃英文判例,这些人怎么还有心情读日文书?后来向相熟的日本同学打听,才知道美国法院重要判例早已被日本学者同步翻译为日文,分门别类,结集出版。因此,日本学生只用读母语,就能轻松应付美国法学院的考试。

  其实,在海外判例编译方面,我国台湾地区也不输日本。本世纪初,台湾“司法院”就组织专人,定期翻译美国、德国、日本法院和欧洲人权法院的判例。其中,《美国联邦法院宪法判决选译》已出版至第七辑,几乎涵盖了近半个世纪所有重要判例。“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也从1995年起,以3年为一个周期,连续出版多辑
《美国法院重要判决之研究》,对重要判例逐一进行学理阐释。

  我曾问一位台湾地区法官,你们编译这些判例,价值何在?因为对外国判例感兴趣的人,会从网上下载原文阅读,而没兴趣的人,即使你翻译得再通达流畅,也不会多看一眼。

  这位老兄笑言,总有那么一部分人,对判决有兴趣却没时间阅读原文。如果这些判例对一个法官处理案件,一个学者建构理论,一个学生思考问题有所启发,就是翻译价值的好体现。更重要的是,通过翻译引介,甲国法官可以见证乙国法官对相似问题的推理演绎,洞悉乙国法治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长此以往,对甲国法治亦是一种促动与推进。

  我非常赞同这位台湾同行的话。的确,人类之间的纠纷皆有共性,外国法院的判例,回应的未必就是我们陌生的问题,也未必对我们的法治建设没有意义。相反,在缺乏洞察与了解的基础上,就急于给一国司法贴上某种主义或某个阶级的标签,才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在引介新知的同时,我也将判例故事作为写作重点,并将着力点放在以下三个方面:

  ,写作方式上,尽量以化繁为简的风格呈现。作为业余研究者,我没有足够时间、精力去翻译判决全文,只能以故事方式交代案件背景、来龙去脉、主要争点和判决影响。写作流程通常是:用3个小时精读判决,1个小时浏览审判背景和相关判例,2个小时阅读
《纽约时报》 《华盛顿邮报》 《纽约客》
等报刊与专业博客(主要是SCOTUSblog)上的解读文章,之后再用2个小时写作。换言之,自己扮演的是一个“替读者”角色:通过“替”大家阅读判例,择出若干有代表性者,以随笔形式引介。这么做的好处是通俗易懂、重点突出、方便传播,但在呈现案件的复杂、多元性上,难免有所不足。

  第二,判例题材上,追求与中国当下现实对应。本书虽是“美国司法观察笔记”,但也体现了一名中国法官的现实关切。对美国人来说“一言不合,马上翻脸”的案件,如限制堕胎、政教关系、枪支政策、同性恋婚姻、种族平权措施等,中国读者未必关心,与我国国情也有距离,所以未作充分展开。本书收录的判例,侧重司法伦理、法官选任、庭审直播、网络言论、死刑裁判中的民意因素、连续讯问嫌犯的时间间隔、错案纠正的法律机制、法医出庭的必要性、被告与控方证人的对质权、法官与律师的关系等题材,其中缘由,不言自明。

  第三,时间节点上,主要选取近十年的判例。一段时间以来,身边师长和朋友津津乐道的,多是联邦法院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里程碑式判例,如“布朗案”“罗伊案”“米兰达案”和“沙利文案”等,而近数十年内的重要案件,则少有人提及。国内许多介绍美国法院的书籍,谈到2000年的“布什诉戈尔案”就戛然而止,仿佛大法官们近十年根本没审过什么案子。尽管“医保案”
“同性恋婚姻案”
会在一定时期内成为热点,但大家总体上并不关心法院判过什么案子,以及这些判决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什么影响。所以,我在研读判例时,多少会考虑到时效性,尽可能拣选2000年之后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件,方便读者对照历史与当下。

抢先评论了 “大法官说了算:美国司法观察笔记(增订版)”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阅读更多
缺货

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

EUR €26.99
加入购物车

德国刑法教科书(套装上、下册)

EUR €73.98
加入购物车

法律文明史 第6卷:中世纪欧洲世俗法

EUR €138.94
加入购物车

德国民法通论(上下册)

EUR €57.98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