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7852982
1.由李健吾先生的家属编著的*本李健吾先生的年谱。
2.收入资料皆为*手资料,披露了许多不为人知的事情。
3.《李健吾年谱》详实细致再现了跨越两个时代的文学批评大家——李健吾的一生。李健吾先生一生远离政治,但殊不知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民族存亡之际,他与共党地下工作者也曾有过密切交往。
《李健吾年谱》翔实准确地再现了李健吾先生的生平经历。著者作为李健吾的后人,很多事情是亲身经历的,在*程度上保证了作品的真实准确。《李健吾年谱》可以为后人研究李健吾先生的文学创作,提供十分有利的资料参考价值。
1905年 出生前一年 —1915年 9岁
1916年 10岁 —1926年 20岁
1927年 21岁 —1937年 31岁
1938年 32岁 —1948年 42岁
1949年 43岁—1959年 53岁
1960年 54岁 —1970年 64岁
1971年65岁 —1981年 75岁
1982年 76岁
李健吾的作品和译作(均为初版)
后记
1923年 17岁
(民国十二年)
2月
10日,曦社主办的不定期刊物《爝火》创刊号出版,由他执笔写了发刊词:
惭愧!我们真太不自量力了,竟然捧着些无名的野花掺入花之园里。
…………
我们真是可笑,都是十八岁以下的孩子,也不配谈学问,也不配将经验;支持着天真烂漫的童心,写出自鸣得意的字。好了,是我们的小孩子的成绩,坏了,还是我们几个小孩子的成绩。原是我们清脆的哈哈的小声,和娃娃的哭声!
不过,笑声和哭声终于挤在一起,自然穿过这堵墙的那边去了。
在同期,发表了《社务报告》,说明曦社的组成过程、成员的变化、聚会会址的选择和每次会议的情况。后说:“将来《爝火》发行以后,也可算我们曦社一个小小的表现。这细微的成绩,也还是我们曦社的一种出产。”在该报告后,给出了《爝火》每册的售价:贰角。
在该期末页的角落有后两行:“注意:愿登本刊广告者,请向粉房琉璃街50号李仲刚接洽。”这个地点正是他当年的居住地。
在该期,他以仲刚落款发表了篇小说《萤火虫》(童话)和个剧本《出门之前》(独幕剧)。
3月
本月,李健吾参加了陈大悲的在新明戏院上演的五幕剧《英雄与美人》。因为陈大悲的戏剧学校开始培养出了女演员,这是李健吾后一次扮演女角。
5月
本月,由曦社提议,蹇先艾出面邀请,学校在李健吾所在的班级教室内组织了徐志摩的演讲,题目是《诗人与诗》。
6月
本月,王统照接受了《晨报》的副刊《文学旬刊》的编辑工作。
7月
1日,李健吾在《爝火》第二期上发表了《编辑余谈》,写道:
我们虽然努力,怕也有力不如心时:所以非常欢迎社外的同志拿自己的创作或翻译的作品寄给我们登。来!文艺是快慰一切的有双翼的天使! 文学似一条光明坦途,前面蓄有无限的鲜妍的花!——这正是大家的事!
可怜我们只是几个穷学生,也不敢说什么金钱报酬,这要请投稿者鉴原的!——谅诸君也绝不介意于此。好在我们将来能出到多少期,便将多少期的《爝火》给投稿诸君做小小的报酬。
实际没有报酬,第二期之后就停刊了。
在该期上刊载了他的小说《母亲的心》,一个17岁的少年,细致入微地描述了一位年轻寡妇,耳边充斥着外界的各种闲言碎语,却又面对病危而后亡故的婴儿的伤心以致昏厥的痛苦。文章不长,情节简单,却充分展示了一位在丈夫故去后把全心都放在孩儿身上的母亲的内心。他过早地失去父亲,整个少年时期都是靠着母亲的操劳度日,他对母亲观察的细致,对母亲辛劳的理解,见于他的多个作品。
在同期,他还发表了他的第二个独幕剧《私生子》和散文《文—信—在石景山》(五封信,笔名仲刚),封信前引了Hauff童话中的一节话:“悲哀是一块石头,他压倒孤独的人。但是——两个人就容易负担了他走路。”然后,起头就是“的弟弟,吾爱”,五封信叙写了他在石景山的观赏和对弟弟生活、学习的关切 。失去父亲,哥哥又远在国外,他对这同父异母的弟弟有着深深的骨肉之爱。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