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0170428
推荐序一 朱燕来
推荐序二 温天纳
自序
第一章 理财教育,比学位更重要
1.1 停!别成为啃老族
1.2 穷一时,富一世
1.3 早点理财是王道
1.4 揭开富人的盖头来
第二章 凭创意创前路,别枉负青春
2.1 抱怨改变不了什么
2.2 不走旧路,破旧立新
2.3 理想有多大,就能走多远
2.4 成功例子俯拾皆是
第三章 别做蜗牛胡乱买房
3.1 不背龟壳,不做蜗牛
3.2 最好的买房时代已经过去
3.3 内地楼市重归平静
3.4 环球楼市投资价值有限
第四章 学懂投资,创富更快更易
4.1 有财富才有真自由
4.2 趁势而为,时机稍纵即逝
4.3 投资者成功之钥
4.4 乱世中的选股秘籍
4.5 “牛眼投资法”和“八号风球预警术”
第五章 A股春天不会远了
5.1 贫富悬殊,财富哪儿找?
5.2 A股寻宝开始,随时准备U型反弹
5.3 掘金A股,看准国家政策
5.4 风物长宜放眼量,逆境投资的诀窍
第六章 危中寻机,中国经济大转角
6.1 “三廉”时代的终结
6.2 经济转型多轨并行
6.3 “后工业社会”时代即将来临
6.4 探寻德国模式,借活力打破垄断
第七章 西方经济失落的时代
7.1 次贷风暴,美国栽了大跟头
7.2 不信大衰退重临
7.3 重整旗鼓,“去杠杆化”大趋势
7.4 日本无止境等待复苏
曹先生这本新书不仅能向年轻人传授投资理财之道,而且能向社会各界人士传递一种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健康社会理念。
──朱燕来 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助理总裁
曹Sir*著作内容甚有参考性,透过阅读本书,年轻读者可以吸收他的经验和智慧,在投资市场上避免走上冤枉路。
──温天纳 资深投资银行家
多年以来,我一直很喜欢看曹仁超先生的财经评论,感觉其中有许多独特的风格与魅力,在他的财经文章里,打破了书斋与市场的界限,有专业视角而不呆板,有灵气但是不狡黠;读者既可以从中看到精明的街头智慧,也可以看到包容地吸收各种研究成果的开放视野,还可以看到曹仁超先生的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奋、把自己的投资感悟毫无保留地与读者分享的坦率和真诚。
── 巴曙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
20年前我在香港工作期间,经常读拜曹先生之文章,如今又在内地的媒体中见识新知,每每令人眼前一亮,茅塞顿开。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何小锋
曹仁超先生多年来致力投资者教育,将自己逾40年的投资经验与读者分享,如今在内地出版,实为对内地中国市场迈向成熟之路作出一大贡献。
前中国证监会副主席 史美伦
曹仁超先生每日数千字的文章,紧贴市场的脉搏,既有技术分析,又有基本面分析,更埋藏着自己对经济、市场、人性的精辟见解。“老曹”的文章不成大学问,却充满着智慧,其观察问题的角度和对市场的把握,往往能够给读者启示,许多时候甚至有“大理至简”的味道。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 陶冬
“读仁超先生之文,不难品出‘此中有真意’,既可感受到他的细致、敏锐,更可感受到一种眼界的阔大。他密切关注数据,巨细无遗,却并未‘见木不见林’;他也谈技术、谈投资理论,却并不胶柱鼓瑟;他常将问题上升到人性高度,却未流于玄谈。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境界。”
《财经》杂志总编辑 胡舒立
曹仁超的分析,资料充实、评论严谨,加之其深渊的国学功底,嬉笑间将投资秘籍与人性阴暗铺排于一炉,文火熬制,耐性老道……曹仁超常说的一句话是:看清股市,不如看清自己。
《21世纪经济报道》副主编 郑小伶
在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中国经济面临十多年来的*挑战之时,曹先生以历史的经验和国际化的视野,点明了中国经济不可阻挡的长期升势,这对内地投资者而言实为高屋建瓴之策。”
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孙明春
“曹先生对投资市场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是极强的。他每次都能从投资中自觉地吸取实战经验和教训,从枪林弹雨中训练出胆识。在世界经济危机的面前,曹先生一直坚守他做人的原则,真是难能可贵。我希望大家都来读曹先生的书,这是他几十年来经商、做人的经验及教训的总结。”
“农家女”机构创办人之一 吴青(冰心女儿)
曹先生是一位用理念赚钱的学者,用眼光判断赚钱的勇者,用金钱赚钱的智者。
西京投资管理主席 刘央
推荐序二
现在成长于香港的年轻人与成长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年轻人的际遇很不一样。当年的年轻人面对的是一个经济腾飞的年代,一个领导亚洲的香港,对年轻人而言充满机遇。现在,年轻人面对的却是一个开始被边缘化的香港,一个开始全速融入内地的香港。面对空前竞争的环境,当中有不少危机,但也存在不少投资机遇。
无可否认,年轻人需要拥有更多过人的智慧,才能脱颖而出。在投资市场也是,必须留意和了解更多的事情,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才能保障到自己的未来。为了避免做错投资决定,年轻人除了靠自己累积经验之外,若有机会与投资界的前辈们多交流,定能事半功倍。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在伦敦经济及政治学院硕士毕业后,便投身投资银行业。为增进知识,自己曾阅读过不少书籍,也读过不少曹仁超先生的文章,发现内容和文笔非常特别,充满趣味性和前瞻性。
2011年9月,我获《信报》邀请,与曹Sir同台演讲,一起分享对经济以及投资市场的看法。这次,我有机会率先阅读曹Sir最新著作《非富不可:曹仁超给年轻人的投资忠告》,发现内容甚有参考性。以往曹Sir的文章并非特别针对年轻读者,这次却以年轻人为题,对读者而言,实在难得。
透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吸收曹Sir的经验和智慧,在投资市场上避免走冤枉路。另外,对不少刚踏入或准备踏入社会工作的读者,本书内容也甚具启发性。
我在此特别推荐本书予各位朋友。
温天纳
资深投资银行家
中国人民大学荣誉讲座教授
自序
我老曹认为,2008 年起香港真的闷得很!
我不是说香港没有娱乐,香港有着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但偏偏感觉如此郁闷,社会仿佛弥漫着一层灰沉的浓雾。因为香港各方面都问题多多,面对GDP陷入低增长期,年轻人出路大减,大部分人都有一种无力感。
因为香港经济起飞的黄金30年在1997年结束,甚至10年经济高原期也在2007年完结,行业发展已趋成熟,难以突围,加上香港经济是海岛型结构,极受外围环境影响,无论哪个行业,都举步维艰。升斗小民无力改善生活环境,难道除了坐以待毙、出言发泄之外就别无他法?
断然不是。我老曹一直深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凭着这个信念,一步一步跨过难关,达成目标。特别是年轻一代,有的是理想、斗志、胆量,实在不应该轻易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但很可惜,当下的年轻人无论在香港抑或内地,大部分都被父母过分溺爱和保护,变成温室小花和容易压伤的“草莓族”,经不起风浪、不能或者不愿受苦。在香港金融界流传一则真人真事:一个年轻人到某家公司面试,竟带着母亲一起前来。公司负责人问他为何让母亲也一起来,他未及回答,母亲就抢答说:“我是他的母亲,没有人比我这个母亲更了解他,所以对于我儿子有任何疑问,问我就可以了。”类似的“经典”故事,近年在各行各业相信也屡见不鲜、见怪不怪。
这些“草莓族”在天朗气清的日子仍可相安无事,可惜今天香港发展机会比以往少,还要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精英的竞争,年轻人若不快快摆脱这些陋习,培养良好心态,往后面对的日子也只能是闷局、困局。
2013年5月,这本书的简体版即将出版,我针对内地的情况修订了内容,可惜我在作身体例行检查时却发现胃部有异样,很不幸化验结果显示是恶性肿瘤,需要立即做胃部切除手术,随后证实是癌症第一期,此乃不幸中之大幸。我老曹一生都强调“止鸩”。买股票要懂得割仓,人生更是如此。面对困境第一不能怕了它,要保持乐观的心态。越是苦难时期越应该卧薪尝胆、未雨绸缪,切记自乱阵脚。年轻人大可勇往直前不怕冒险,但出了问题定要及时止鸩。
我老曹期望通过这本书,纠正现今父母和年轻人所抱持的一些错误观念,并与年轻读者们分享我怎样看中国以及全球经济环境的未来趋势,用什么心态投资楼市、股市,还有不少年轻人创业的好例子。希望读过这本书的年轻人或他们的父母,明白无论大环境如何,只要懂得“势”,把握创“新”,创富成功的机会仍然无处不在,年轻一代要“非富不可”不难。
4.1 有财富才有真自由
如今很多年轻人觉得我老曹这一代人的价值观是“金钱主宰一切”,仿佛我们眼中只有钱。
其实我那一代人并非特别贪钱,而是大部份人在年轻时尝过穷滋味,亲身经历过没钱所带来的窘境。形成许多人会像我老曹一样,以发达作为人生目标,下决心脱离贫穷,形成对“金钱主宰一切”深信不疑,于是钱也就愈赚愈多。香港有不少富人都是这样白手起家的。
苏格拉底说:“小资产阶级的自由”。任何人如要活得自由自在,必须有点钱。我老曹非常同意。苏格拉底说的是挣脱贫穷枷锁,才能有真正的自由。试想想如果经济拮据,生活逼人,要为五斗米而折腰,自由度必定受到一定限制,想送子女出国留学、自己去旅行,甚至想离职休息一下都不行,无法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的事。
没有自由,就是没有选择权。
我老曹不介意被年轻人批评,不过年轻人也应该好好想一想,如果没有钱,你的生活会变成怎样。
心灵鸡汤说“金钱不能令人快乐”,“财富是负担”,可别误信。其实这些话是在讲给穷人听,目的是令穷人安份守己。真实情况有钱人通常比穷人快乐,因为财富可以让你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有选择的自由。90%世上的困难皆能透过金钱去解决。贫贱夫妻百事哀,18岁谈恋爱时可以“有情饮水饱”,一旦结婚就得要担心金钱问题。没有财富,生活才会变成负担。若认为管理财富太麻烦,可以交给私人银行或专人负责,不必自己费心。
我老曹不是教你一生只追求财富,年轻人有热血有干劲,青春十分短暂,若能在这段期间专注创富,成就更大。甚至应该专注得彷佛“眼中只有钱”,贪钱更好。做事若不专注,又怎能成功?不少人以为别人是因为勤奋而发达,其实刚相反,世上勤奋得像头牛的人通常只会从事低收入工作。做事专注才是成功之道。
创富可以是一种兴趣,很多富人都是这样。若视赚钱为苦差,一定不会用心去做,也一定不会成功。就如我老曹过去每天写投资专栏,35年不变,有人问我辛苦吗?不,除了想不到写什么的时候。能为读者提供财务意见以改善理财方法,又能在搜寻数据过程中找到投资机会,实在乐趣无穷,也因此得到不少读者的支持。
人生数十载不算短,与其选择及时行乐,倒不如将人生分为不同阶段,设下不同目标:25~60岁时以创业致富为目标。必须“Get RichQuick”(尽速致富),让利润跑在前面、止损愈快愈好,不要逃避风险、学习管理风险。60岁后则只要Stay-Rich(保持富有),便可轻轻松松地追求梦想和真正的自由。就如我老曹,今年已年届65岁,过去我4个月在股票市场虽然只斩获10%,但这10%已经是五百万。现在的我会用赚来的这笔钱,进行二次创业赚钱支持自己喜欢的慈善机构,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赚钱就可以只为梦想而不再担心生计。
无奈的一代
我老曹在前文说过,如今M型社会的香港,贫富悬殊情况已到了非常严重地步,2012年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537。中国内地也处于同样的情况,我会在后一章详述。
1997年后香港的GDP进入低增长期,一如1990年后的日本,不同的是中国经济起飞令香港过去15年GDP增长率仍可保持在4%左右,不像日本只有1.5%,不过上层社会所占财富和收入比重却愈来愈大,中产阶级所占那份进入极低增长期,穷人这份则出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收入两极化进一步扩大,令人担心社会最终会变得很不稳定。
香港经济自2008年起进入回落期,估计时间长达10~20年。根据扩散音波理论,经济调整初期波幅会愈来愈大,过后便会收缩。20002010年世界经济调整波幅很大,自2011年起未来十年会愈来愈收缩,例如房价经过19972012年V型走势后,未来波幅有限;金价自2011年9月见1920美元后情况亦一样;恒生指数未来十年相信进入窄幅角力期;就业市场则只有轻微、温和的改善。说实话社会贫富两极分化这事儿,我老曹管不了,这是特区政府要去解决的问题,我只负责教大家怎么去赚钱。
常有媒体问我,未来经济是最好时刻还是最坏时刻?我说看你年纪而定。因为如今的香港已进入GDP低增长甚至停止增长期,由2011年起计未来10~20年,香港经济不会太好也不会太坏。
如果你65 岁前已努力四十多年,开始退下火线,现在的经济环境真是不错,投资以保护财富购买力为首选,面对2008年起的经济回落期,绝不成问题。要是你才刚离开大学,现在收入跟40多年前大学毕业的师兄、师姐比较,可谓云泥之别,我老曹在第一章就曾详述大学生的价值在过去五十年贬值十分厉害,速度快过美元购买力。未来你的前程,肯定艰辛难行,包括购买第一间住宅、结婚、生子及养车,这没办法,谁让你出世太晚呢?
今天香港的大企业早已进入Too big to fail期(大的不能倒下),家庭式企业又小的无地自容。要知道如今铜锣湾几十平米的铺位已经月租数十万甚至过百万,生意兴隆的老店也要关门大吉。社会经济的活力一向来自中小企,当整个社会逐渐被大企业垄断,经济活力自然愈来愈少,消费者的选择也愈来愈寡,生活则愈来愈闷,年轻人在香港想要创富愈来愈难,穷则变,变则通。这条路行不通,找另外一条,总有一条路是行得通的。
逆境投资智慧
我老曹常说,打工永远不会致富。“所谓工字不出头”,就算你每天起早工作,累得像头牛,只是在为老板赚钱,财富永远不是自己,回报也不会达到最优。若你每年能替公司赚取100万元,老板最多只会付你50万元薪金,从来没有一位老板会付150万元给只能替他赚取100万元的员工。更别提无法为公司带来一百万利润的普罗大众了,工资最多只能满足满足温饱,无法脱贫,要致富必须有薪水以外的其他收入。年轻人创业是其中一条出路,若不想创业怎么办?我老曹鼓励大家投资。
20世纪70年代初,我开始玩高尔夫球,后来因为工作日渐繁忙而放弃,因为玩高尔夫不仅费用昂贵,还需要很多时间,绝对是PracticeMakesPerfect(熟能生巧)的游戏。我常说投资就像打高尔夫,定下目标,即使一时身处逆境也不需急躁,一步一步走下去总能成功。
玩高尔夫球,站在起点不会看见终点,只要顺着方向一杆一杆挥下去,总能离目标近一点,再近一点。年轻人不妨把目标订高一点,我常鼓励年轻人要有摘星的梦想。是的,星星或许永远是摘不到,但正由于你想摘星则自然努力会向上,年老回望,原来已走了那么远。
高尔夫球要玩得出色需要所有动作都不出错,完全是一项自我挑战游戏,每打出一棒都影响着下一棒。玩高尔夫真正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情况就像投资,若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不应该买货时入市或在跌市中不肯止损,那就神仙难救。若你身处逆境不能心平气和,也成不了一位出色的高尔夫球手。
投资致富易
我1969年开始学投资。到今天超过八成的财富是投资所得的回报,只有不到两成是来自薪金减去开支后存下来的资金。投资可以说是创富最快、最容易成功的渠道,也是大部分人创富的方法。
以投资策略,可将人生划分为六个阶段:
一、摸索期完成学业到出社会做事,直至结婚之前,手上财产较少但没有负担,理财知识不多。为了吸收知识,最好什么都去试试,以不借钱为底线;
二、稳健期结婚后要负担家庭开支,支出大大加重了,而且过了摸索期,明白经济规律,一切以稳健为主;
三、进取期婚后十年,事业上开始略有成就,收入已超过日常开支所需,子女未来教育费用成为主要财政压力。投资方面有了15年或以上经验,不妨进取一些;
四、成熟期踏入50岁,无论事业或投资都进入了收成期,开始为退休生活作准备,在投资策略上明白何时攻、何时守,应该是男性最赚钱的十年;
五、保本期60~65岁以上,步入退休年龄。投资策略宜保守,安全第一,保本为上,以免到时要依赖子女或政府援助过日子;
六、交棒期70岁或以上,应将自己的投资智慧及财富逐步交到下一代手中,有能力的不妨热心公益,或游山玩水享受人生。
我老曹说,投资应该愈早开始愈好,年轻人应把握青春期学习投资之道,免得到了要养家糊口时才慢慢摸索。投资必须有资本,我老曹建议年轻人要坚持理财,量入为出,用25%的收入来投资。投资什么都可以,股票、黄金、期货、外汇、物业等等,可因应各人的性格、学识、环境来选择。
30岁前投资要进取,60岁后要稳健。年轻时资金少、智慧不多,只有勇气,“本小胆大”,因此要进取,不妨考虑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去投资,反正输光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最重要是不要怕失败,甚至一败涂地也没关系。
当年纪大时,资金多了、智慧多了,反而勇气少了,因此要稳,要懂得止损保本。可以根据以上六个阶段逐步由进取转为稳健,在30岁后将比重改为七三分(70%投资进取型、30%稳健型),40岁改为六四分(60%投资进取型、40%稳健型),70岁时改为三七分(30%进取型、70%稳健型)。
此时不要买热门股(ProvenWinners),例如2000年的微软或电信盈科(00008.HK);及2012年的苹果股。不要投资“过气明星”,例如英特尔是CPU的技术权威,但今天新的高科技是云端技术,CPU技术谁都懂,不值得留恋。
投资不要太短线也不需要太长线。趋势形成后才加入,趋势结束后就退出,再不是“Buy andHold”(长期持有不放),你们这一代必有更精采的未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