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809846
展现“战斗民族”领航人独特的个性和人格魅力
倾听那些真性情的声音,感受普京如何影响世界
究竟怎样做一个合格的领导者?看看普京怎么说!
本书涉及普京的成长、从政、反腐、反恐、军事等方面内容,从普京的非同寻常的话语中处处体现其超凡的自信与独特的个人魅力。翻开本书,了解一个真实、鲜活、有血有肉的“铁腕总统”,听听那些改变世界的声音。
“我的理想是做一名间谍”
“父亲参军,在潜艇部队服役”
“不打则已,打则必赢”
“柔道不仅仅是体育,它也是哲学”
“我只会记得我该记住的东西”
“这里是苏联军事机构驻地,不容随意侵犯”
“从始至终,我都以克格勃经历为荣”
“他是我一生的恩师”
第二章 给我20年,还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普京从政语录
“我那时想当一名出租车司机”
“道德的责任高于形式的责任”
“宁愿因忠诚被绞死,也比背叛偷生好”
“给我20年,还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
“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可以牺牲自己”
“忙得就像木帆船上的划桨奴隶”
“我将与军队、舰队同在,也将与人民同在”
“没有国家权力和管理机关是不可想象的”
“总统不强,俄罗斯也难强”
“眼泪是真的,是冷风吹到脸上了”
“无论如何,我都不能超越宪法”
“的民主概念是不存在的”
第三章 像对待叛国罪那样惩治腐败——普京反腐语录
“俄罗斯要发展,首先要解决的是官员腐败问题”
“我不喜欢监狱和手铐,但商界影响太大,有时候也不得不采取这样的手段”
“想要为国家服务,那就靠工资生活”
“要把腐败分子清除出政权机关!”
“印钞票刺激经济的做法跟流氓没有两样”
“私有化可以,贱卖坚决不行”
“俄罗斯要抓住机会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导者”
第四章 我再说一遍:不用怕他们——普京反恐语录
“即使他们逃到厕所里,我们也要把他们溺死在马桶里!”
“我请你来莫斯科做包皮手术”
“俄罗斯不会屈服于挑衅”
“没有人有权对我们进行道德说教”
“我再说一遍:不用怕他们”
“组成一个强大的‘拳头’,将反恐战线统一起来”
“普京不怕死,是总统怕死”
第五章 谁软弱谁就被消灭——普京外交语录
“俄外交政策的特点在于平衡性”
“与独联体国家的关系,过去是将来也是头号重点”
“领土问题没有谈判,只有战争”
“我不准备同布什先生竞赛”
“(土耳其)决定舔美国人的特殊部位才会击落俄罗斯的军机”
“不给俄罗斯退路的人,我们也不会给他活路”
“俄罗斯要积极地参与欧洲大陆的经济合作”
“我希望俄罗斯对中国的兴趣能不断提高”
“你想要科尼这不合适”
第六章 俄罗斯只有两个盟友:陆军和海军——普京军事语录
“没有实力的愤怒毫无意义”
“即便把克里姆林宫卖了,也要造出新一代潜艇”
“俄罗斯是世界上的核国家之一”
“国防计划应当是实际的”
“俄罗斯只有两个盟友——陆军和海军”
“如果你不想使用武器,就不要把枪掏出来”
“坚持从彼得大帝开始的强国传统”
第七章 地球上的事够我忙的了——普京人生语录
“宽容常常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东西”
“人首先应当遵从的,不是别人的意见,而是自己的良心”
“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我习惯于学会分出必要的时间,做点自己愿意的事”
“电影,我也很喜欢看”
“我可是来自工人家庭的人”
“(个人网站)不是为了宣传自己”
“全部生活都是由矛盾构成的”
“我们几乎不见面,各自都有自己的生活”
“他们很重要,因为他们与政治没有任何瓜葛”
“我的理想是做一名间谍”
我的理想是做一名间谍,尽管全世界的人们对这个名字都不会有任何好感,但是从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出发,我觉得间谍所做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
——普京小学作文《我的理想》
背景解读
在上小学的时候,普京非常喜欢读《盾与剑》杂志,对里面描写的“克格勃”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杂志上他知道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因为“克格勃”准确地截取了敌人的情报,使苏军获得了一次次巨大的胜利……他惊奇地发现,一名伟大的特工能完成千军万马都难以胜任的任务。
因此,在普京的内心,开始诞生了成为一名克格勃的想法,并在一篇作文里写下了“我的理想是做一名间谍……”这句话。在这篇作文里,普京首先回顾了在战争年代里间谍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列举了一个个苏联著名间谍的英雄事迹,在作文后,普京写道:“父亲从小就教育我要做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所贡献的人,老师也经常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和人民。而我报效祖国和人民的方式就是去做一名出色的间谍,用我的恶名去换取敌人的失败,用我的牺牲去赢得祖国和人民的胜利。”
看完普京的作文,他的老师都不敢相信这样一篇立意深远、论述精彩的文章会是出自一个平时看起来性格内向、孤独、不安分的小学生之笔。从此,老师、同学对普京更加刮目相看。
不只是写写而已,普京还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跑到克格勃设在列宁格勒的接待室,要求成为一名间谍。工作人员听了他的要求后,对他说:“你的想法很好。但是,我们不接受主动来求职的人,只接受服过兵役或者大学毕业的人。”
1970年,18岁的普京中学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列宁格勒国立大学法律系国际专业。在读大学期间,普京加入克格勃成为一名间谍的梦想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他时刻准备着、憧憬着、等待着。
1975年,普京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并顺利地从事了对外情报和国外反间谍工作,实现了自己“做一名间谍”的理想。
延伸阅读
理想是人生的坐标,指引着人生的道路和方向。普京成为克格勃的理想,使得他的成长之路始终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也正是这个目标,使他成功地走上了理想之路。
的确,理想与热情,是我们在人生的汹涌波涛中顺利航行的舵与帆,也是我们在感觉到烦恼与失败时重新振作的灵魂“福音”。
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理想,那就不会有美好的愿望,也就永远不会有美好的现实。一个没有理想的人就仿佛一只失去方向的船,即使他多么努力与勤奋地去与生活抗争,也很难取得成功,只可能在生活中逐渐迷失,甚而在生活的惊涛骇浪中遭遇灭顶之灾。
有一个终生都充满失败的人吹嘘说,他只对自己的一个错误不感到后悔,那就是建造空中楼阁。
这个人之所以终生充满失败,就是因为他没有在年轻的时候练就本领,没有花费力气为自己的“楼阁”打好基础,而并不是他有建造空中楼阁的理想。
有些人非常蔑视做梦的人,喜欢贬低建造空中楼阁的愚蠢行为。可事实上,人类历史上所有重要的成就几乎都是做出这些成就的人先在脑海之中有一个想象的目标的。
如果你有一个理想并且正在努力给予这个理想以坚实的基础,那么,你所走的路就是正确的。
一个人,他可以一无所有,但不能没有理想;一个人若想成功,首先要明确自己爱的是什么,渴望的是什么,梦想做什么。谁也不能没有远大理想便干成大事。理想是一切成就的驱动器。正是这一品质将成功者、个性威严者与生性懦弱者区别开来。这辈子干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得什么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你的理想。
的确,理想是伟大的目标,理想不高远,你的人生目标也就不会伟大,你的人生舞台就不会广大。当然,光有理想还不够,还要通过实干实现梦想,但无论怎么说,理想都是成功的步。
“父亲参军,在潜艇部队服役”
1932年父母来到列宁格勒,父亲参军,在潜艇部队服役。
——回忆父亲
背景解读
普京虽然没有参过军,但身上却有浓厚的军人气质,这除了是受克格勃经历的影响,也是因为受到他父亲的言传身教。
俄罗斯《真理报》曾经弄到过一张普京父亲身穿潜艇艇员服的翻拍照片。照片背面注有这样一段文字:“这是一位勇敢的水手,潜艇艇员训练大队学员,曾参加过列宁格勒保卫战,他就是弗拉基米尔?斯皮里多诺维奇?普京。”《真理报》拿去给卫国战争老兵和普京身边工作人员辨认,他们都确认,“这就是老普京,是卫国战争爆发前拍摄的。”普京的朋友和研究普京的专家都认为,普京对父亲的战争经历十分崇拜,他曾经亲自到圣彼得堡图书馆核实父亲的档案资料,并将其骄傲地写进自传里:“1932年父母来到列宁格勒,父亲参军,在潜艇部队服役。”
1932年,普京的父亲,年满21岁的斯皮里多诺维奇?普京应征入伍,初在瓦西里耶夫岛地区潜艇艇员训练大队培训,然后分配到喀琅施塔德要塞潜艇大队服役。他在海军服役时的职位十分普通——信号舵手。当潜艇在水下航行时,他的职责是舵手,当潜艇上浮出水面时,他的任务是用旗帜和信号灯发出相应的信号。
斯皮里多诺维奇复员后,移居到列宁格勒祖父家附近的城郊。不久,卫国战争爆发,他又立即报名志愿上前线保家卫国。
普京总统曾回忆说:“父亲被分配到人民内务委员会(第330步兵团)歼敌营,这个营主要负责在德军敌后从事颠覆破坏活动,他们班里共有28个人,他们曾潜伏到金吉谢普市郊成功炸毁了(敌人)弹药库。一次,食品没有了,他们到当地爱沙尼亚人的家里去,后者给了他们吃的,然后就向德国人报告,出卖了他们。德国人从各个方向包围了他们,幸存的队员退回前线,父亲埋头藏在一处沼泽中,透过芦苇管呼吸,直到德军派出搜索他们的军犬从身边走过去。28人中只有4人生还。”战后,他获得了苏联战斗荣誉勋章。
所以,在父亲的影响下,普京从小就热爱军事,虽然个子小,和小朋友打架时却很顽强,从政后也塑造了军事强人的形象。
延伸阅读
2000年担任代总统后,普京就有意塑造自己的“军事”形象,驾飞机、开潜艇,“上天入地”地展示军事才能。除了“军事秀”,普京还多次亲临战场,是一位靠赢得战争来赢得大选的总统。
普京特别致力于俄罗斯军事实力的增强,军费开支逐年增加。普京还扬言:“就是把克里姆林宫卖了,俄罗斯也要加强海军建设。”普京在军事上坚决捍卫俄罗斯主权。普京的军事名言是:“领土问题没有谈判,只有战争。”“俄罗斯疆土确实广大,但是没有一寸是多余的。”
而这一切除了克格勃的经历的影响外,与他的父亲也有着莫大的关系。
的确,父亲对孩子性格和品德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父亲通常具有独立、自信、果断、坚强、敢于冒险、敢于克服困难、积极进取、宽容等个性和品质。如果孩子经常和父亲在一起,就会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父亲的行为方式,常和父亲在一起的孩子人际关系通常更融洽,并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
家庭是孩子的所学校,父母亲是孩子的任老师,所以子女初是在家中模仿父母亲。父亲在家中提供了一种男人的基本模式,男孩会把父亲看成是将来发展自己男性特征现实的“模型”。
相反,如果孩子很少和父亲接触,男孩很容易变得软弱,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且在学习或以后的工作中会害怕困难,不敢尝试自主解决问题,较难适应环境变化。
“不打则已,打则必赢”
只有在你决定开枪的时候,你才须掏出手枪。假定你同谁发生了冲突,但在你终决定“我现在要开枪”之前,你就不要操起武器。小时候在街头有时需用拳头明确我与小伙伴们之间的关系时,我就是这样做的。一旦你下决心打这一架,那你就要坚持到后。换句话说,不打则已,打则必赢!
——普京的打架哲学
背景解读
普京在少年时代并不是同伴的榜样,甚至比一般的孩子还顽皮。他课间经常在学校走廊里乱跑,还时常和老师顶嘴,和同学打架。可以这样说,一般男孩有的毛病普京都有。
不仅是他的小伙伴们,普京自己对他打架闹事的往事也记得非常清楚,在他的自传中,他还总结了一套打架的哲学:
次挨人揍,我感到很委屈。打我的小子看上去是个瘦猴。不过,我很快便明白,他年龄比我大,力气也比我大得多。对我来说,这件事不啻是街头“大学校”,这“大学校”堂就给我上了很重要的一课,由此使我得到一次重要的、很好的教训。我从这一教训中得出以下四点结论:
首先一点,我不对。当时那孩子只是对我说了句什么,而我却很粗鲁地把他给顶了回去,那话简直可以把人噎死。事实上,我这样欺负弱者是毫无道理的。因此,我就当场受到了应得的惩罚。
第二点,如果当时站在我面前的是个身材魁梧的壮汉,那么也许我就不会对他这样粗暴。因为这孩子眼看上去瘦骨伶仃,我才觉得可以对他撒野。但当我吃了苦头的时候,我才明白不能这样做。我明白不论对谁都不能这样做,对谁都应当尊重。这是一次很好的、实在是有“示范意义”的教训!
第三点,我明白,在任何情况下,不管我对与否,如能进行还击,就都应当是强者。可那孩子根本就没给我任何还击的希望。根本就没有希望!
第四点,我应该随时做好准备,一旦遭到恶人欺负,瞬间就应当进行回击。瞬间!对于任何攻击或侮辱,自己必须迅速还击;我还学会了,如果要想赢得胜利,就必须放手一搏,就当是背水一战。我的教育很大部分是在街头完成的。
总的来说,我打架,并没有什么鲁莽和过火的举动。不过,我从中悟出一个道理:如果你想要成为胜者,那么在任何一次对打中,你都要咬牙坚持到底。此外,我明确意识到,除非迫不得已,不要惹麻烦。但一旦有什么情况发生,你必须视作没有退路一样,斗争到底。原则上说,这一公认的准则是此后克格勃教我的,但早在孩提时代我在多次打架中对此就已经烂熟于心、很好掌握了。
此后,克格勃教我的还有另外一条准则,如果你不准备动武,你就不要拿起武器。不应该随意恫吓人。只有在你决定开枪的时候,你才须掏出手枪。假定你同谁发生了冲突,但在你终决定“我现在要开枪”之前,你就不要操起武器。小时候在街头有时需用拳头明确我与小伙伴们之间的关系时,我就是这样做的。一旦你下决心打这一架,那你就要坚持到后。换句话说,不打则已,打则必赢!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