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805267722
内容简介
传说尧舜时期,中国已使用漆器。由于漆是一种液状物,只是附着在器物的表面上,漆对器物有着牢靠的保护作用,因而我们往往可以从古代保留至今的漆器中,窥见木制器物。《韩非子·十过》载:“尧禅天下,虞舜受之,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削锯修之迹,流漆墨其上……”这里的“斩山木”、“削锯修之迹”,显然是以木制成器物的胎型。在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乡西周燕国墓地中,曾出土了许多漆器,器型有豆、觚、晷、壶、簋、杯、盘等,均采用木制成器的胎形,表层涂绘漆饰,有的还镶嵌着加工成装饰纹样的蚌片、蚌泡等。从中可以了解当时木器生产发展的状况。
通过历朝历代的沿袭,北京地区的木制器具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也是逐步发展、丰富起来的。木雕在成为一门独立的雕刻艺术之前,其主要功用是为木结构建筑构件进行外表装饰。至迟到战国,工艺木雕已经有了相当高的水准。此后随着历史的推进,工艺木雕也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创新。
有着悠久历史基础的北京工艺木雕是经明、清两代发展起来的宫廷木雕的延续。北京工艺木雕是在皇权的特定环境下,集中了全国木雕优势发展起来的地方文化,反过来又影响着各地木雕文化的发展。
《北京工艺木雕》针对北京的工艺木雕做一些介绍。
通过历朝历代的沿袭,北京地区的木制器具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也是逐步发展、丰富起来的。木雕在成为一门独立的雕刻艺术之前,其主要功用是为木结构建筑构件进行外表装饰。至迟到战国,工艺木雕已经有了相当高的水准。此后随着历史的推进,工艺木雕也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创新。
有着悠久历史基础的北京工艺木雕是经明、清两代发展起来的宫廷木雕的延续。北京工艺木雕是在皇权的特定环境下,集中了全国木雕优势发展起来的地方文化,反过来又影响着各地木雕文化的发展。
《北京工艺木雕》针对北京的工艺木雕做一些介绍。
目 录
章 工艺木雕的历史沿革
节 中国木雕工艺略述
第二节 北京木雕的昨日与今天
第三节 中国民间木雕流派
第二章 北京工艺木雕
节 北京木雕的特征
第二节 北京工艺木雕的内涵
第三节 木雕行业分类
第三章 木雕制作技法
节 制作工具
第二节 木雕的表现技法
第三节 木雕的制作工序
第四节 木雕的制作技巧
第四章 木雕用材与干燥
节 适合雕刻的木材
第二节 国家红木标准
第三节 木材的干燥处理
第五章 小器作的产品类别
节 木座
第二节 木雕工艺陈设
第六章 家具
节 家具的沿革
第二节 明、清家具的分类
第三节 家具的设计与技术用语
第七章 室内外装饰木雕传统木装修
节 传统木装修的内涵
第二节 内檐装修木雕装饰
第三节 外檐装修木雕装饰
第八章 木雕装饰的继承与发展
节 中国木雕工艺略述
第二节 北京木雕的昨日与今天
第三节 中国民间木雕流派
第二章 北京工艺木雕
节 北京木雕的特征
第二节 北京工艺木雕的内涵
第三节 木雕行业分类
第三章 木雕制作技法
节 制作工具
第二节 木雕的表现技法
第三节 木雕的制作工序
第四节 木雕的制作技巧
第四章 木雕用材与干燥
节 适合雕刻的木材
第二节 国家红木标准
第三节 木材的干燥处理
第五章 小器作的产品类别
节 木座
第二节 木雕工艺陈设
第六章 家具
节 家具的沿革
第二节 明、清家具的分类
第三节 家具的设计与技术用语
第七章 室内外装饰木雕传统木装修
节 传统木装修的内涵
第二节 内檐装修木雕装饰
第三节 外檐装修木雕装饰
第八章 木雕装饰的继承与发展
在线试读
章 工艺木雕的历史沿革
节 中国木雕工艺略述
有着悠久历史的我国木雕工艺,是中华民族独特气质和文化素养的表现形式,是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在对距今6900年的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雕花木桨、剑鞘、圆雕、木鱼、鱼形器柄等文物。木鱼周身阴刻着环形纹,细腻、清晰,其造型生动活泼。说明早在约七千年前,我们祖先的木雕工艺,就使用品具有使用和观赏的双重功能。
三千年前的殷商时期出现了中国建筑木雕。木雕与木架结构紧密结合,进入了“大木作”的初始阶段。
20世纪60年代,湖北江陵的战国楚墓出土了一件彩绘木雕座屏,彩漆屏身,盘龙底座。座屏长51.8厘米,高15厘米,屏上镂刻凤、雀、蛙、鹿等大小动物形象51只,是小木作的早期作品。考古发现的先秦时期的大批木俑,体现了那一时期的木雕艺术由粗趋细,由简趋繁的发展过程。《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之六工,日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所谓“木工”当时是一种官职,执掌木制品的生产。随着手工业的不断发展,木制品制作的分工渐细。《考工记》记述:“凡攻木之工七”,即:轮人、舆人、弓人、庐人、匠人、车人和梓人,司车轮、车舆、房屋和各种木质器具的制作。《考工记》还总结出木雕艺术形象的表现手法,如雕刻鳄鱼类动物,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等。另外《韩非子•说林下》中记载了桓赫在木工雕刻中所积累的一些经验与体会。解释雕刻阴阳的留量关系:“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先秦木雕的经验对后世木雕理论的形成和实践具有深远的影响。
……
节 中国木雕工艺略述
有着悠久历史的我国木雕工艺,是中华民族独特气质和文化素养的表现形式,是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在对距今6900年的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雕花木桨、剑鞘、圆雕、木鱼、鱼形器柄等文物。木鱼周身阴刻着环形纹,细腻、清晰,其造型生动活泼。说明早在约七千年前,我们祖先的木雕工艺,就使用品具有使用和观赏的双重功能。
三千年前的殷商时期出现了中国建筑木雕。木雕与木架结构紧密结合,进入了“大木作”的初始阶段。
20世纪60年代,湖北江陵的战国楚墓出土了一件彩绘木雕座屏,彩漆屏身,盘龙底座。座屏长51.8厘米,高15厘米,屏上镂刻凤、雀、蛙、鹿等大小动物形象51只,是小木作的早期作品。考古发现的先秦时期的大批木俑,体现了那一时期的木雕艺术由粗趋细,由简趋繁的发展过程。《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之六工,日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所谓“木工”当时是一种官职,执掌木制品的生产。随着手工业的不断发展,木制品制作的分工渐细。《考工记》记述:“凡攻木之工七”,即:轮人、舆人、弓人、庐人、匠人、车人和梓人,司车轮、车舆、房屋和各种木质器具的制作。《考工记》还总结出木雕艺术形象的表现手法,如雕刻鳄鱼类动物,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等。另外《韩非子•说林下》中记载了桓赫在木工雕刻中所积累的一些经验与体会。解释雕刻阴阳的留量关系:“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先秦木雕的经验对后世木雕理论的形成和实践具有深远的影响。
……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