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7174510
内容简介
《实验心理学(第2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向读者勾勒出实验心理学的全貌,让读者在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逻辑的同时,亦能够深刻认识实验心理学的基本思想,并养成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和科学思维的良好习惯。为此,《实验心理学(第2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力图以简单、明了的方式阐述实验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并在取材上侧重介绍研究高级心理过程的实验方法以及现代心理学的前沿热点知识。
目 录
第一篇 实验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实验心理学的性质
一、实验心理学的含义
一、实验心理学的学科地位
三、实验心理学的科学属性
第二节 实验心理学的诞生
一、哲学起源
一、科学起源
三、实验心理学的诞生
第三节 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一、相关研究法
三、实验法
第二章 实验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实验中的理论问题
一、理论的可证伪性
一、操作主义和操作定义
三、如何验证假设
第二节 实验的程序和基本概念
一、实验课题的发现
一、实验假设的提出
三、实验设计
四、实验的实施
五、数据分析与实验的结论
六、实验报告的撰写与发表
七、心理学实验研究举例
第三节 实验设计
一、多变量设计
一、准实验设计
三、被试间设计和被试内设计
四、小样本设计
第四节 实验研究的效度和信度
一、实验研究的效度
一、实验研究的信度
第五节 心理学实验中常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
一、E-Prime简介
一、DMDX简介
三、Inquisit简介
四、Presentation简介
第三章 心理物理学
第一节 感觉阈限的测量
一、最小变化法
一、恒定刺激法
三、平均差误法
四、三种传统心理物理法的比较
第二节 信号检测论
一、影响阈限测量的非感受性因素
二、信号和噪声
村、两种独立指标
四、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
五、非参数信号检测论
六、信号检测论的应用
第三节 心理量表的建立
一、顺序量表
一、等距量表
三、比例量表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实验心理学的性质
一、实验心理学的含义
一、实验心理学的学科地位
三、实验心理学的科学属性
第二节 实验心理学的诞生
一、哲学起源
一、科学起源
三、实验心理学的诞生
第三节 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一、相关研究法
三、实验法
第二章 实验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实验中的理论问题
一、理论的可证伪性
一、操作主义和操作定义
三、如何验证假设
第二节 实验的程序和基本概念
一、实验课题的发现
一、实验假设的提出
三、实验设计
四、实验的实施
五、数据分析与实验的结论
六、实验报告的撰写与发表
七、心理学实验研究举例
第三节 实验设计
一、多变量设计
一、准实验设计
三、被试间设计和被试内设计
四、小样本设计
第四节 实验研究的效度和信度
一、实验研究的效度
一、实验研究的信度
第五节 心理学实验中常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
一、E-Prime简介
一、DMDX简介
三、Inquisit简介
四、Presentation简介
第三章 心理物理学
第一节 感觉阈限的测量
一、最小变化法
一、恒定刺激法
三、平均差误法
四、三种传统心理物理法的比较
第二节 信号检测论
一、影响阈限测量的非感受性因素
二、信号和噪声
村、两种独立指标
四、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
五、非参数信号检测论
六、信号检测论的应用
第三节 心理量表的建立
一、顺序量表
一、等距量表
三、比例量表
第二篇 一般心理过程的实验心理学研究
第四章 注意与反应时
第一节 注意和反应时的研究历史
一、反应时研究的历史
二、注意研究的历史
……
第三篇 实验心理学的应用研究
免费在线读
主试期望和被试期望可以用两种思路加以控制。第一种思路是排除这种额外变量。具体地说,在适当的条件下主试期望和被试期望都可以通过双盲实验加以控制,即主试和被试都不清楚实验的具体目的,而且主试也不知道被试的分配情况,从而消除主试的暗示和被试的预期带来的影响。这种“排除”的思路同样也适用于其他一些额外变量的控制。例如,外界的噪声和光线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那就可以通过隔音室或暗室排除它们。另一种思路是使额外变量在各种实验条件下保持恒定。例如对于被试期望,可以通过设置控制组被试的方法来加以控制。例如让一组被试服用真正的药物,而另一组被试服用安慰剂,这样即使两组被试中都存在安慰剂效应,两组被试相比较的结果仍然能说明药物的疗效,因为可以认为安慰剂效应对于两组被试恒定。这种“恒定”的思路也适用于其他一些额外变量的控制,比如在实验中为两组被试安排同样的时间、地点和实验程序等。
2.控制时间跨度引起的额外变量 对于时间跨度较长的实验,被试的生长和成熟也能影响实验结果。例如以幼儿作为被试时,先后两次实验处理的时间间隔如果较长,那么在这段时间内,幼儿的成长会导致其反应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不是实验处理造成的,因此它是一种额外变量。
另外,如果一个被试先后多次进行反应,那么他可能会因为逐渐熟悉实验程序而提高成绩,或者因为厌倦实验而导致成绩下降。这种成绩的变化也不是实验处理造成的,因此它也是一种额外变量。
这些额外变量也可以通过“恒定”等手段加以控制。
3.控制统计回 归统计回归是指这样一种现象:如果实验中有前后两次测量,那么在以第一次测量时成绩偏高或者偏低的被试,他们的成绩在第二次测量时有向成绩的平均值接近的倾向,即在第一次测量中高分的被试在第二次测量时成绩有降低的倾向,而第一次测量中低分的被试在第二次测量时成绩有提高的倾向(读者可以在本章实验二中演示这个问题)。
如果一个实验中存在统计回归,那么即使施加实验处理前后两次被试的成绩有变化,也可能仅仅是因为统计回归造成的。例如研究者通过预测验选择了一组成绩很差的被试,然后考察一种新的培训方法对提高成绩的有效性,结果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被试的成绩有所提高。研究者如果没有考虑到统计回归,就会误以为培训方法能够提高成绩,但实际上即使没有经过培训,由于研究者选择的被试原来成绩很低,统计回归也会造成被试的成绩提高。选择具有极端特性的个体作为被试(如高焦虑组和低焦虑组)进行实验时,尤其需要注意这种现象。
……
2.控制时间跨度引起的额外变量 对于时间跨度较长的实验,被试的生长和成熟也能影响实验结果。例如以幼儿作为被试时,先后两次实验处理的时间间隔如果较长,那么在这段时间内,幼儿的成长会导致其反应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不是实验处理造成的,因此它是一种额外变量。
另外,如果一个被试先后多次进行反应,那么他可能会因为逐渐熟悉实验程序而提高成绩,或者因为厌倦实验而导致成绩下降。这种成绩的变化也不是实验处理造成的,因此它也是一种额外变量。
这些额外变量也可以通过“恒定”等手段加以控制。
3.控制统计回 归统计回归是指这样一种现象:如果实验中有前后两次测量,那么在以第一次测量时成绩偏高或者偏低的被试,他们的成绩在第二次测量时有向成绩的平均值接近的倾向,即在第一次测量中高分的被试在第二次测量时成绩有降低的倾向,而第一次测量中低分的被试在第二次测量时成绩有提高的倾向(读者可以在本章实验二中演示这个问题)。
如果一个实验中存在统计回归,那么即使施加实验处理前后两次被试的成绩有变化,也可能仅仅是因为统计回归造成的。例如研究者通过预测验选择了一组成绩很差的被试,然后考察一种新的培训方法对提高成绩的有效性,结果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被试的成绩有所提高。研究者如果没有考虑到统计回归,就会误以为培训方法能够提高成绩,但实际上即使没有经过培训,由于研究者选择的被试原来成绩很低,统计回归也会造成被试的成绩提高。选择具有极端特性的个体作为被试(如高焦虑组和低焦虑组)进行实验时,尤其需要注意这种现象。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