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1775424
章 心理实验绪论
一 从历史的发展看实验在心理学中的地位
二 心理实验的几种类型
三 仪器在心理实验中的作用
第二章 心理实验中的变量
一 实验者的目的和任务
二 基本变量
三 选择被试变量
四 多自变量和多因变量
五教学实验的特点
第三章 心理实验报告
一 心理实验报告的基本形式和要求
二 统计结果的表述方式
三 教学实验报告的重要性及常见问题
第二部分 操作实验
章 变量实验
一 有无反馈对速度估计准确性的影响
二 迷宫实验
三 两点阈测量
四 动觉后效实验(检查系统误差)
第二章 反应时
一 视觉简单反应时
二 听觉简单反应时
三 视觉选择反应时
四 听觉选择反应时
五 视觉辨别反应时
六 听觉辨别反应时
七 反应时间和运动时间
第三章 传统心理物理法
一 极限法测定几种频率的听觉阈限
二 平均差误法测定线段长度差别阈限
三 恒定刺激法实验
四 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量表
五 等级排列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
第四章 现代心理物理法
一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
二 信号检测论(迫选法)
三 信号检测论(评价法)
四 信号检测论(再认)
第五章 感觉实验
一 颜色混合
二 明度辨别
三 闪光融合频率
四 影响闪光融合频率的因素
五 觉定位
六 动觉差别阈限
七 暗适应
八 痛阈与耐痛阈测定
第六章 知觉实验
一 大小知觉恒常性
二 深度知觉
三 空间知觉
四 时间知觉(无反馈)
五 时间知觉(有反馈)
六 速度知觉(无反馈)
七 速度知觉(有反馈)
八 似动现象
九 双眼视差(立体镜)
第七章 学习与记忆
一 不同报告方法的瞬时记忆容量
二 短时记忆(图形再认)
三 长时记忆(比较有意义和无意义材料的不同识记效果)
四 条件反射
五 不同学习材料的记忆广度
六 空间位置记忆广度
七 系列位置效应
八 概念形成
九 学习迁移
十 前摄作用和倒摄作用
十一 集体学习曲线
十二 动作技能迁移(镜画实验)
第八章 现代认知心理学
一 表象的心理旋转
二 句图匹配
三 短时记忆的视觉和听觉编码
四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方式
五 平行扫描与系列扫描
六 错误记忆现象中的内隐性
七 字词错觉
八 认知方式对表象心理旋转的影响
九 非对称性视觉搜索实验(有无特征)
十 非对称性视觉搜索实验(多少特征)
十一 空白试验法(学习策略)
十二 问题解决(河内塔)
十三 内隐记忆
第九章 情绪和个性
一 情绪与皮肤电反应实验
二 动作稳定性实验
三 音乐能力测验
四 认知方式的测定
第十章 应用性实验
一 广告悦目
二 警戒作业绩效的测定
三 注意集中(追踪实验)
四 划消测验
五 注意广度
六 注意分 配
七 注意的优先现象
八 Stroop效应
九 神经活动的强度特征
十 神经活动的灵活性
十一 手指灵活性
十二 体育实验举例
第十一章 发展心理学
一天平任务
二类比推理
三工作记忆容量
第三部分 演示实验
一 颜色视觉
二 知觉的选择性
三 知觉的整体性
四 知觉的恒常性
五 错觉
六 注意的稳定性
七 想象力
八 观察力
九 螺旋后效
第四部分 学生实验报告举例
一 三种不同材料的再认能力测定
二 双眼和单眼在辨别深度时的差异研究初探
三 遮挡范式下对速度知觉的估计
四 内隐社会认知因素对错误记忆的影响
五 内外线索对认知方式差异性的影响
六 不同感觉通道对注意分 配的影响
第五部分 大型实验(研究)仪器介绍
一 ERP的基本原理及实验
二 眼动仪及其理论研究概述
三 生物反馈仪及应用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心理实验(Psychological Experiment),具体是指有目的的严格控制或是创造一定条件来引发个体某种心理活动并对其进行测量的一种科学方法。这种方法实施的基本原则是,在其他若干变量被妥善控制的情境下,研究者系统地操纵某一变量A,使它有所改变,然后观察A的改变对另一变量B的影响。这里变量A通常称为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即由研究者操纵并对被试反应产生作用的变量;B称为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即实验中由于研究者操纵自变量而引起被试的某种特定反应;而其他除了自变量之外会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叫做无关变量(unrelated variable)(由于这些无关变量在实验中必须加以控制,所以它又被称为控制变量(control variable))。相对于调查及相关研究而言,心理实验方法的特点在于能够严格地控制无关变量,进而在简化情境的情况下考查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能够回答“如何解释现象”这一基本的科学任务。其中,根据研究问题做出合理的实验设计、有效设置各种变量及其操作性定义等都是影响研究是否得出客观结论的关键环节。基于这样的原因,我们集结目前心理学研究中的各种实验类型,并结合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编写本实验指导手册,旨在帮助学生学习并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技能、积累实验研究经验,培养其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为有效从事科学心理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实验将全体被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采用组间(被试问)实验设计方法,通过对两组被试的不同实验处理(有反馈和无反馈),观察其对速度估计准确性的影响。首先,对实验组实施某种实验处理(有反馈),对控制组则不作任何实验处理(无反馈)。然后对两个组被试进行同样的后测。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设计不失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如果经过处理的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心理和行为指标有显著差异,则说明这种差异是由于实验处理产生的,于是就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要正确估计处理效应,关键是要保证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实施实验处理前是无差异的。一般先是对随机选取的两组被试进行前测,对实验组实施实验处理后再对两组被试进行后测,并根据数据推测效应。本实验设计的前提假设是两组被试在实验处理前无差异。通过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后测数据进行比较,推测实验处理是否带来效应。由于被试是同班同学,他们的年龄和文化层次都基本相同,可以认为在实施实验处理前是无差异的。实验者比较两组被试的测试结果,进而推测实验处理的效应或作用。因此只要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而不必进行前测,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而控制组不接受处理。
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设计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在单变量的定性实验研究中是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如检验两种教学方法的区别、两种训练方案的效果、两种药物的作用等。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本实验,学会确定心理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额外变量。
2.学习和掌握如何对自变量、因变量下操作定义并进行有效的控制。
3.学习如何有效控制额外变量,避免产生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二、仪器与材料
1.仪器:计算机及PsyTech心理实验系统。
2.材料:黄亮点从左至右以恒定速度移动,距离终点约1/3处亮点被遮挡。
三、实验方法
1.首先将全体被试(年龄和年级相同)随机分成两个组,即实验组和控制组。
2.登录并打开PsyTech心理实验软件主界面。点击实验列表中的知觉实验“+”。
对实验组:单击“速度知觉(有反馈)”,出现实验简介,可不看简介直接点击“进入实验”。参数选默认值。点击“开始实验”按钮进入指导语界面,并开始按要求做实验。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