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5530131
(一)恩格斯被誉为仅次于马克思的“第二提琴手”,他与马克思一起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影响深远。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当前,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我们不可动摇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方法论,仍然是指导我们取得社会主义建设胜利的法宝。
(二)权威专家的著述。作者陈林曾任中央编译局研究员,长期从事世界社会主义史、国际共运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他笔下的恩格斯,大公无私,勇敢坚定,极具个人魅力。
(三)了解恩格斯生平的通俗读本。本书是普及性的读本,不过多探讨恩格斯学术中深层次的问题,而是以通俗易懂、有亲和力的语言,客观描述恩格斯的一生,给读者一个血肉丰满、生动形象的巨人形象。
(四)作者的创作严谨而执着,对文本的追求精益求精。本书不是短时间写就的,从初稿到定稿,前后花费了近20年,几经增删、修改。作者还搜集了大量*手资料,力求展现出一个*完整、*真实的恩格斯。
(五)图文并茂。书中精选了数百幅不同时期与恩格斯有关的历史图片,并附注了详细、准确的说明文字,图文并茂地讲述了恩格斯的一生。作品的史料性、资料性和可读性极佳。
(六)阅读本书,能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阅读恩格斯传记,我们可以从他那个时代的社会特点,以及他观察、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中,获得有益的启示。结合当下的国内国际形势,可以更加客观地看清历史和现实,帮助我们观察,指导我们思考,促成我们进步。
本书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伟大的“第二提琴手”的恩格斯的传记。
恩格斯的一生,与马克思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密不可分。作为马克思*为亲密和信任的伙伴,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发展、传播,以及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历史作用,无人可以替代。
马克思数十年的学术和革命生涯,离不开恩格斯的无私帮助。他们一起研究哲学问题,一起与敌人斗争,一起为世界无产阶级指引前进的方向。书中突出了恩格斯为“工人阶级的解放”奋斗终生的革命理想。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被称为“现代无产阶级*卓越的学者和导师”,他的光辉,在一定程度上并不亚于马克思。
作者是曾供职于中央编译局的马克思主义史、世界共运史研究专家。他在创作过程中,既吸取了国内外优秀研究成果,也融入了自己多年的研究心得。全书语言流畅,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引人入胜。
楔 子 海天之间
第一章 伍珀河谷
巴黎离伍珀河谷太近了
名门的风采与代价
让理性的光辉照亮精神王国
忠于自己的性格
不来梅通讯
告别伍珀河谷
第二章 走进生活深处
曼彻斯特:生活体验
曼彻斯特:理论体验
爱北斐特集会
为工人阶级呐喊
伟大友谊的开端
第三章 大革命洗礼
清算德意志意识形态
组建共产主义政党
新时代的宣言
书房•街头•法庭•战场
硝烟散去后的反思
第四章 “幽囚”与“将军”
重返曼彻斯特
编外陆军部
谨慎的交往
投身国际工人协会
第二提琴手
玛丽与莉希
第五章 自由的老战士
逃出“埃及的幽囚”
站在公社战士一边
需要什么样的权威
收拾无聊的杜林
研究自然辩证法
《非常法》颁布以后
第六章 马克思墓前
一份沉甸甸的悼词
完成《资本论》
捍卫马克思的声誉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总结
国际无产阶级的导师
面向来来
尾声 挽钟长鸣
附录一 恩格斯年谱
附录二 《共产主义原理》
附录三 《共产党宣言》
海天之间(代序)
大不列颠岛像一只巨大的马靴。
马靴底部,相对平直的海岸线向着开阔的英吉利海峡,沿岸分布着一个个明珠般的港口城市,宛若一条滨海星光大道,人类文明的熠熠星光在海天之间闪耀。
这些港口城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 世纪罗马帝国时期。古罗马人在这里建立定居点,把恺撒和屋大维的威仪向着遥远的天尽头展示。后来,这些初具规模的城镇,又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注定成为日不落帝国征服全球的驿站和后花园,体验了征服的冲动,也享受着征服的果实。
年复一年,这方水土色调依然:秀美、富裕而带几分野性,安恬、静谧又存几许蛮荒……
伊斯特本,就是这些港口城市之一。它位于这个城市群的中心地带,又处在伦敦正南方,尽享地利。一个半小时的车程,使伊斯特本俨然成了伦敦的一个卫星城市。
一本现代旅游小册子这样描述伊斯特本:
伊斯特本是位于英国南部海岸的一个繁忙而活跃的海边城镇,城镇干净明亮、安全舒适、精致富裕。这里的特色美景令人着迷:长达4英里的白色美丽的海滩,典型的英国乡村房屋和绿茵小径,美丽的公园,还有郁郁葱葱的草原森林。
作为热门海滨度假胜地,伊斯特本被公认为英国南部最安全、阳光最充足的城镇。退休老人是当地人口结构的主体。在这里,你的步调会轻松而自在,没有汽车的乌烟瘴气,没有工业的污染,只有清新的空气、美丽的海景和干净的市容。当地的居民也非常亲切和善,民风淳朴,治安良好,生活便利,是学子游学的好地点。
伊斯特本对外交通十分便利,到伦敦约90分钟车程,到布莱顿只要半小时,搭乘欧洲之星高速列车到肯特,只需40分钟。
伊斯特本的独特,除了拥有天生的地理之利,还因一段特别的历史机缘。1895年8月27日清晨,伊斯特本的海滩静静的,晨起游泳的人并不多。虽值旅游旺季,却感觉不到浮躁的人流气息,扑面而来的是一阵阵激情而温润的海风。
当那表情严肃的三男一女出现以前,今天的海滩与昨天没有两样。可他们出现了,在初露的晨曦中显得那么自然,那么和谐,却也那么凝重。他们的到来,把伊斯特本这个以前并不怎么知名的海滨小镇,变成了历史长河中一个闪光的凝结。
从此,一个灿若星河的名字——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同它永远连在了一起。
恩格斯今天到伊斯特本,是来向这个他十分钟爱的夏季休养地告别,同时也是向他生活了75年的人世间告别。主持告别仪式的,是他的老朋友、年届古稀的国际工人活动家列斯纳。恩格斯一向十分疼爱的马克思的小女儿爱琳娜和丈夫艾威林,还有恩格斯得意门生伯恩施坦,一起参加了这个仪式。
仪式简朴而庄重。
一只双桨小木船静静地划过海面,仿佛海天云水之间游弋着一个惊叹号。艄公默默地划着桨,他虽然不可能理解船上乘客此时的心情,但能够感受到他们的严肃。
这份严肃,感染了并不知情的艄公;而艄公严肃中的劳作,又加深了这份严肃。木桨刺破海水的“哗哗”声,在每一个人的心底激荡……
心潮如水,静静地涌动。
名门的风采与代价
1820年深秋,对普鲁士大部分农耕区来说,繁忙的收获季节已经过去,粮食归仓,牛羊归圈,农人们静下心来,准备过一个闲适安恬的冬季。
在新兴的工业中心伍珀河谷,喧嚣却继续着:纺织机不分昼夜地转动;冬天的临近,对工人们来说只是出门时多加一件衣服,而不会稍稍减缓他们上工下工的匆匆脚步;上层沙龙的聚会,则因冬意的氤氲而又平添了几分乐趣……
这天清晨,由年轻商人、资本家子弟组成的巴门绿色贵族俱乐部里,气氛十分热烈,大家纷纷议论着同一个话题:恩格斯家族的大公子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为家族立了一大功,他妻子爱利莎于昨晚9时生下了一位男性继承人。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卡斯帕尔•恩格斯父子公司是伍珀河谷纺纱业的台柱子,恩格斯家族的洪福和财运,同样是整个巴门的洪福与财运。连市政代表也来到恩格斯府上,问候新生儿的健康,并吩咐巴门教堂特地为此做一次感恩祈祷。
教堂钟楼里的大钟庄严地敲响了,钟声在哥特式尖顶塔楼上空回响,一直传到伍珀河谷的尽头。它向世界宣告,一个新生命的历史就此开始了。
在恩格斯家中,人声鼎沸,门庭若市。伍珀河谷几乎所有的厂主、商家、老板都赶到这里来了。他们是来向老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从现在起他被称作老弗里德里希)贺喜的。热情的祝词夹杂在莱茵葡萄酒的迷人芳香中,弥漫了整个大厅。24岁的老弗里德里希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庄严郑重地向大家宣告:
感谢各位的光临,感谢大家的良好祝愿。我已经决定给我的头生儿子取名为弗里德里希,愿弗里德里希大帝的贤明庇护我们恩格斯公司的继承人。希望他将来成为伍珀河谷的一个名副其实的老板,干练的厂主,商界的雄狮。先生们,请端起酒杯,为我的弗里德里希干一杯!
摇篮里的弗里德里希,当然听不懂这些祝词。他静静地躺在雪白的小布篷下面,深秋的略带寒意的阳光透过窗帘,淡淡地映在他娇嫩的脸颊上……
兴高采烈的来宾们没有料到,外面世界隐隐可见的革命思想的闪电,将照耀尘埃弥漫的伍珀河谷。这个接受着他们美好祝愿的未来“大资本家”,将成为摧毁他们一切努力的旗手。
恩格斯的曾祖父老约翰•卡斯帕尔,是伍珀河谷恩格斯家族的第一代资本家。他创下的家业传到恩格斯的祖父小约翰•卡斯帕尔手里,发展成全国闻名的纺纱业大王。“卡斯帕尔•恩格斯父子公司”的商标,当时已经是许多店铺广告的点缀,人人都知道这是个含金量很高的硬牌子。
父亲老弗里德里希,是恩格斯家族最后一个大资本家。他是一个性格矛盾的人物,在他身上同时具备了职业商人冷酷的利己主义和日耳曼富家子弟悲剧般的浪漫精神。由于生意上的原因,老弗里德里希经常到英国去,伦敦花花公子们的时髦装对他的穿着打扮影响极大。他也像那些花花公子一样,喜欢穿条纹瘦裤、白色绸衫,打花领带,走路时拿一根油光锃亮的细手杖,手杖上还装着沉重的银镶头。在伍珀河谷,老弗里德里希是公认的最文雅、最善于显示体面风度的老板。
与他的时髦风度一样,老弗里德里希的坚毅性格也是人人皆知的。在贸易上,他唯利是图;在竞争中,他不屈不挠。他对自己的竞争对手从不留情,甚至主张要痛打弱者。他认为如果不如此,今天的弱者就会变成明天的强者。
不过,说来也怪,这位习惯于市场上粗暴态度的实业家,却在内心深处酷爱着文学和艺术,特别是德国古典音乐。他把音乐视为联结人间与天上的桥梁。在他看来,任何一头商界雄狮在音乐的魅力面前都会变得软弱,变得柔情,音乐始终是闲暇时摆脱市场环境、摆脱资本舞台上残酷搏斗的唯一力量。
老弗里德里希经常出国旅行,伍珀河谷对他这个禀性好动、精明而不乏浪漫的生意人来说,实在是太狭小了。不过,作为一个商人去旅行,他从来不像旅游者那样去周游列国,而总是把身心的愉悦同利益的获取结合起来。在老弗里德里希眼里,巴黎的林荫道固然迷人,但巴黎近郊的纺织工业更让人迷恋。
在家里,老弗里德里希是一个性情急躁的“暴君”。他把严格的宗教信仰视为一种必须履行的义务,要求子女们无条件地相信《圣经》,相信《圣经》教义和教会教义,甚至每一个传教士的特殊教义。他要家人们对他的话言听计从,不得有丝毫违忤,和蔼的妻子和8个子女会时不时地听到他的雷霆之吼。
父亲严谨的性格、整齐的穿戴及其对艺术的爱好,无疑对恩格斯的幼年乃至整个人生产生了极大影响。而父亲那异常严厉的家教,特别是要求孩子们无条件服从的虔诚主义教育,则成为具有独立思想的恩格斯反叛旧制度的最初动因。
少不更事的时候,恩格斯尚能遵从父命,天天到巴门的大教堂去,出席各种宗教仪式。儿童时代的恩格斯,会做基督教徒的各种祈祷,会唱各种赞美诗,还能用稚嫩的童音讲解《圣经》。他做祷告时的恭敬姿态和天真无邪的神情,每每得到伍珀河谷人的赞赏,并成为他们教育孩子的榜样。但随着年岁的增长,恩格斯越来越多地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逐渐开始对宗教的无上权威产生怀疑。这使老弗里德里希对孩子的未来深感忧虑。
恩格斯15岁那年,老弗里德里希在给妻子爱利莎的一封信中,谈到了这种忧虑:
弗里德里希上星期的成绩一般。你是知道的,他表面上变得彬彬有礼,
尽管先前对他进行过严厉的训斥,看来他即使害怕惩罚也没学会无条件的服从。例如,令我感到懊恼的是,今天我又在他的书桌里发现一本从图书馆租借的坏书——一本关于十三世纪的骑士小说。值得注意的是,他把这类书籍摆在书柜里而满不在乎。愿上帝保佑他的心灵吧!我常常为这个总的来说还很不错的孩子感到担心。
与严厉的父亲不同,恩格斯的母亲爱利莎是一个跟孩子们非常亲近的人。她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是中学校长。爱利莎从小就是一个热情奔放的人,酷爱艺术和文学,对精神财富要比对丈夫的任何金融成就看得更重。恩格斯出生时,
她本想给心爱的儿子取名“约翰”,这是诗人歌德的名字,但丈夫不同她做任何商量,就给他们的头生儿子取名为“弗里德里希”。她在丈夫面前向来是不能自主的,这次也一样。
不过,尽管丈夫处处专横,但他毕竟有大部分时间是在生意场上奔波,所以爱利莎对孩子们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这位善良的母亲认为文学是最美好的思想感情的源泉,于是总是不厌其烦地教导子女,在学会经商之前,一定要首先理解诗的奥秘。
爱利莎夫人是恩格斯家里唯一一个与欢声笑语、乐观气氛同在的人。她热爱生活,不愿意让自己的乐观精神屈服于可怕的教规。这倒不是说她不信宗教,只是她不愿意把充满生活激情的诗篇撇在一边而只读《圣经》。爱利莎也不强迫孩子们去做祷告或背戒律,孩子们都喜欢同母亲待在一起。
恩格斯20岁生日那天,爱利莎甘冒被丈夫责骂的风险,送给儿子一套被虔诚主义者视为“邪书”的《歌德全集》。这份可爱的礼物,是对老弗里德里希保守思想无声的挑战。
恩格斯很爱自己的母亲,有时候甚至为了母亲而对父亲的蛮不讲理也委曲求全。他公开对朋友说,要不是为了母亲,他对那个狂热而专横的老头,根本不会作丝毫的让步。
爱利莎虽然生性柔弱,但乐观豁达,才华横溢。她读过黑格尔的著作,
对周围的生活能够做冷静的观察。这在当时的女人特别是在富翁的妻子中是难能可贵的。
如果说恩格斯从父亲身上学到的, 主要是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不屈不挠的刚强性格,那么,他从母亲那里则继承了杰出的智慧、艺术才华和开朗乐观的生活态度。直到长大成人之后,恩格斯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还多次得到母亲的关怀和帮助。
也许母亲的爱还可以延伸到外祖父那里,外祖父家是童年恩格斯的一个乐园。知识渊博的外祖父对恩格斯特别钟爱,满脑子的有趣故事总是让小外孙流连忘返。
对恩格斯来说,外祖父是自己的精神领袖,是无穷无尽的历史知识、文学典故、笑话幽默、比拟引证的源泉。正是从外祖父那里,他第一次听到了普罗米修斯的悲壮故事,听到了罗马诞生的古老传说,听到了汉尼拔大将的英雄史诗……
1833年的最后一天,恩格斯给外祖父写了一首贺年诗,诗中真挚地表达了13岁的少年对老人的热爱和敬意:
我亲爱的外祖父
你待我们总是那样亲切慈祥
每当事情不顺利
你总给我们指点帮忙
……
正是因为有了母亲、有了外祖父,恩格斯才在他那十分沉闷的“彻头彻尾基督教的、普鲁士的家庭”里感受到几分童年的乐趣。可是,母亲在父亲面前一次次的无原则让步,为了教育孩子而经受的种种精神折磨,每每让恩格斯感到痛心,甚至无法忍受。他后来离开家乡到英国定居,不能说没有这方面的原因。1845年3月,恩格斯在给马克思的信中这样写道:
我母亲一忧虑就要生病,每当她特别为我而生气时,马上就要头痛一个星期。我再也不能忍受了。我必须离开这里,但是还得住几个星期,我真不知道该怎样忍受过去。
连“几个星期”都忍受不下去了,这种对故乡和家族爱恨交织的情感,对于一个不满25岁的青年人来说,恐怕是不能仅仅以叛逆性格来解释的。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