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24005844
目录:
(第一卷)
第一本 1935—1937……1
第二本 1937—1939……69
第三本 1939—1942……143
加缪作品表 ……245
(第二卷)
第四本 1942.1—1945.9 ……1
第五本 1945.9—1948.4 ……145
第六本 1948.4—1951.3 ……253
加缪作品表 ……369
(第三卷)
第七本 1951.3—1954.7 ……1
第八本 1954.8—1958.7 ……145
第九本 1958.7—1958.12 ……311
导读 “我要说的是……”
一九三五年,年方廿二的法国作家加缪(一九一三~ 一九六〇)在一本小学生练习簿上写下:“三五年五月。我要说的是:……”,就此开启了长达近二十五年,直到他因车祸骤然殒落才终止的札记书写。这段札记中的首篇文字,不仅代表了他踏上文学之路的起点,也记录了最初使他决定借由创作来表达的意图。今日,当我们回头审视此段文字,我们看到是桂冠花环底下,那个自始至终都未曾悖离其创作初衷的加缪,以及他对创作理念的坚持与坚定。
加缪总共累积了九本类似的练习簿,按照时间顺序书写。 部分册子于其在世时曾交付他人缮打,而作家本人又会对部分缮打内容进行增删、修订或评注,甚至有将某些内容撕下另作他用,之后再随意夹回簿子的情况。这些笔记本除了用于记录之外,加缪亦会不时回头翻阅,可见此札记对他的重要性。这些札记的内容多元,记录了加缪二十五年来的读书笔记、思考发想、创作雏型、计划提纲和写作练习,也留下了其旅行见闻、某些当下的感受或观察、不经意听见的旁人对话、偶一为之的私人生活纪录(因不同时期有不同频率),等等多种类型与内容的文字段落。在形式上,加缪不常注明日期,或者不甚精确,以第一人称“我”书写的次数也比一般日记少很多(不过,叙事者即使是“我”也不一定代表作家本人),他甚至经常使用原型动词造出不属于任何特定人称的句子。因此,就内容或形式而言,这些札记都不能算是日记,而较属于私人笔记或杂记。然而,加缪亦非毫无方向地乱写、乱记。事实上,他给自己订下规则:规律记录,而且不准多话。这其实也正是加缪对于写作作为一种劳动活动的理念与自我期许;亦即,持之以恒,专心致志,不为任何外在眼光或为满足自身虚荣而书写,并要专注于身(行动)心(思考)之修养且在两者间取得平衡。虽然加缪后来并未做到他原先所期望的“每一天都要在这本簿子上做笔记”的目标,但已算相当规律且持续。加缪于一九六〇年一月四日辞世,而自一九三五年五月至一九五九年十二月间,长达二十五年的岁月里,留下了九本簿子共二千五百余条目,没有多话,不为他人,诚实记录思考轨迹, 直到生命的最终。
这份坚持不只缘自加缪的创作理念,也来自他对自己的深刻了解。热爱生命的加缪,在青少年时期便罹患可能致命且在当时为不治之症的肺结核,使得他对大千世界的感受与渴望更加深刻而热切。然在追寻丰富世界的同时,对于自己出生成长的贫困街区,以及他深爱却难以透过言语沟通的半聋母亲所代表的那个赤裸、安静而封闭的世界,他始终保有完全的归属感与忠诚。加缪在佛罗伦萨市郊的修道院回廊写下:“极端的贫困可以通往这个世间的华丽和丰富”。儿时的贫困生活让他明白,世间真正的财富来自大自然无分别心且超越生死的无穷美好;而死亡随时可能降临的阴影则令他使尽全力拥抱生命的每分每刻。他一方面竭尽所能地燃烧有限生命,另一方面却又渴望如修士般宁静专一的生活。《反与正》这部完成于其创作 期的文集已然清楚表达了这个贯穿加缪一生思想的根本意念: 如同世界有白昼亦有黑夜,生命有诞生亦有死亡,两者既相反又互补,皆为生命的真实面,人应平心接受并尽力维持二者之间的张力与平衡。这个概念在加缪创作中期的《反抗者》一书中进一步发展为“南方思想”(la pensée de midi),与现代世界一味追求极端的绝对主义相抗衡。而加缪在其创作晚期的《放逐和王国》短篇小说集中所触及的团结共济(solidaire)或追求孤独(solitaire)之大哉问,亦是沿袭此概念脉络而作之思索。加缪的情人玛丽亚·卡萨勒思曾说,加缪像悬空钢索上的杂技演员,战战兢兢地走在一条也许能引领他抵达目的地的绳索上,总在努力尝试着不要掉向绳索的这一边或另一边。的确,加缪的一生无论是行为、思想或创作,都在尽力维持各种相对引力间的脆弱平衡,稍一大意或一时松懈了,就可能失足坠落至绝对之恶中。然而,怠惰、安逸、选择容易的道路或是干脆放弃,是人心多么难以抗拒的诱惑!可想而知,维系这种平衡是多么困难重重,需要超人的坚持和勇气。加缪不愿意为了简化挑战而懦弱地躲避,而这是没有清明思考,或缺乏持续自省与自制能力者所达不到的。“我一定会努力将这场和自己的面对面一直延续到底,让它照见我在今生今世中的每一张脸, 即使必须付出难以负担的寂寞代价亦在所不惜。不要退让:这一语已道尽。不要妥协,不要背叛。”加缪如是说,而这段话也解释了其札记书写背后的动力。
写下生命中对思考创作有意义的当下片段,本质上即是付予无形体验有形的存在和表现。这是所有艺术家的追寻,也正是加缪札记作为艺术家工作手记的出发点之一。要将眼睛所见、 耳朵所闻、心中所思、身体所感或任何生命历程,以文字为媒介加以记载或表现出来,必得经过理解与分析、筛选与诠释的过程。然而,欲将任何事物以非其本质的形态试图呈现,不可能完全的忠实,充其量只能尝试诠释其精髓、印象。加缪终其一生都尝试以最适切的形式表达少数几个他心中最单纯却最深刻的影像、情感和真实,这是他对自己的艺术──既为艺术内容,亦为成就此内容的手法技巧──之期许,也是为何其作品类型横跨小说、戏剧、散文及论述等不同文类,意在藉由不同形式,展现只有该特定形式利于显露的面向。此外,加缪更因每部作品想传递的主旨之不同,而采取相异的写作策略。在创作成品的准备过程中,他的札记即是其艺术之练习场域:在此我们看到许多曾经引发加缪思忖并记录下来的片段,观察到他想法的浮现、延续或转折,以及作品由萌发到逐渐成形的过程:从计划产生、下笔用字、到句子、段落的开展,由人物情节的发想和设定,进而发展以至转型甚至最后舍去不用…… 等等,这些创作历程中的考虑与思索都历历呈现于札记之中。有些条目甚至必须经过其它阅读、智识或生命经验才能让外人如你我似乎得以读懂或发掘出其中的关联。这些笔记像一个万花筒,偶然拾得的吉光片羽在他的眼光中融合出种种可能之画面;它们也像是一坛苗圃,承载着的各个灵光片刻如同一株株的幼苗,在加缪孜孜不倦的书写与思索中被灌溉、供给养分而逐渐茁壮,成为其创作与思想的枝叶肌理。加缪认为艺术家透过作品发声,而艺术作品则是为自己发声。对向来不爱谈论自己的加缪而言,这些笔记非因作家的自我解释或为留名后世而生,而仅为了协助书写者记忆、思考、捕捉稍纵即逝的想法或感觉而存在。然而,当读者有幸阅读其笔记时,这些性质多元的复调性文字却意外开启了一条理解作家的蹊径,允许了我们一探艺术家的思路与创作进程,带领我们一步步跟随著作家经历过程中的起伏转折,感受到他曾感受过的各种复杂情绪,自我怀疑、不安、确信以至坚持。在这之中,我们得以窥见作家其创作/生命的双重轨迹。
这些札记,不仅如镜子般作为加缪和自己及创作面对面的场域,也是与其他思想家、作家或事件交流对谈的微妙空间。 信手翻阅,各种人物、事件、文史哲和政治思想的引用参照便跃然眼前:哲学如尼采、席勒、莱布尼茨、斯宾诺莎、斯宾格勒、萨特及历史唯物论,文学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纪德、歌德、纪优、弥尔顿、王尔德、雅里、福楼拜、希腊悲剧和神话,艺术如乔托、米勒或柯布西耶,历史如投石党之乱、法国革命、无政府运动、纳粹占领、西班牙内战……这些只是札记引用或影射内容的一小部分。藉由札记的记录,我们得以知道加缪在何时读了什么、想了什么,但是这些札记绝对不是引言字典:他并不大量抄录各种名言锦句,所做的笔记通常很短,仅引用那些有助其思考或对他具有某种重要性的内容,有时加缪更只写下日期、人名、书名或事件名,以及自己的简短评论或感想而已,这也符合他所立下“不要多话”并欲移除观众,仅与自己对话的书写准则。心思细腻的加缪尤其对于容易为多数人视为微不足道的轶闻感到兴趣,但这绝非出于爱听小道消息或道德批判的心态,而是他常在各种经验的小细节中, 看到存在的真实面及反讽(ironie)荒谬之处。囚房中的《异乡人》主人翁莫梭,不正同其作者一样,在反复阅读一则谋杀案件的剪报后做了简短评论?小说中剪报所报导的社会新闻, 不也正改编自发生在阿尔及利亚的真实事件,后来引申成为加缪剧作《误会》的故事主线?外界人物、事件及相关发想或思考成为灵感来源或创作媒材,经过不断反刍、去芜存菁、翻搅融合,以至升华结晶等连续的作用,最后才成为公告周知的作品。这些札记允许我们进入这段原本不打算公开的酝酿过程, 乍看之下,它必然貌似一锅大杂烩,但实是所有氤氲香气与澄澈光泽的原型。
加缪很早便订下了创作方向:由荒谬(存在的前提),经过反抗(自由与正义的追寻),到爱与公平(mesure)(相对性与平衡,相对于极端主义)。以时间顺序撰写的札记即是创作的后台,而阅读札记正像陪伴作家走过一辈子的心路历程。每部作品的成形都在札记中留下了印记。札记的第一本至第三本簿子涵盖了荒谬时期,也是加缪的创作初期,文字有时略显 生疏,却也有许多灵光乍现的时刻。在此阶段,他草拟不少写作计划,留下众多书写练习并反复修正。几笔具代表性的事实纪录,例如“《局外人》写完了”(一九四〇年五月)以及“《西西弗斯》写完了。荒谬三部完成。开始自由了。”(一九四一年二月二十一日),让今日读者好似穿越时空,回到这些决定性的时刻,感受到作家写下这些字句时那沉重又期待的心情。虽然无法断言《西西弗斯》写完时加缪提到的“自由”指的是随着第一阶段的完成,他的创作进入了旨在追寻自由的反抗创作阶段,亦或影射的是作家在密集工作之后重获自由的心情,但可以确定的是,加缪并未“开始自由”。此时的他流浪异乡、旧疾复发,以及来势汹汹的二次大战,无人能置身事外,写下“我反抗,因此我们存在”的加缪更不可能。这段时间大致为其准备《鼠疫》、《反抗者》及其它反抗主题作品的阶段,此时期的札记充满了许许多多为准备反抗主题而做的笔记。其间,二战结束,但更多的不安动荡仍然继续。随着第六本簿子的结束,加缪进入了其创作的第三阶段,他在札记中写下:“一九五一年三月七日,《反抗者》初稿完成。前面两个系列也随着这本书,在我三十七岁时完成了。现在,创作可以自由了吗?”从他的文字,我们得以看出,他仍然期待着自由。在作家的计划中,本阶段是他终于允许自己表现较多的个人色彩,“可以用我的名字来发言”的时刻。然而,《反抗者》的出版引起加缪和以萨特为首的存在主义者之间的论战,而家乡阿尔及利亚的局势更逐渐陷入恐怖不安,加上许多其它公众及私人领域的原因,使得加缪的创作及人生的最后十年亦不安稳。然而,此时期的创作的确最贴近其内心最私密(但非关个人隐私)的情感,回归土地与其成长的根源,在艺术形式上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比较特别的是,愈到后期,其札记中似乎有愈多属于私人性质的笔记,以及为数不少的旅行随笔,记载了其于荷兰、意大利、阿尔及利亚、希腊、法国南部等地造访的经历。我们也能在其中找到关于未完成的《最初的人》之相关纪录。
跳脱内容、形式或功能性等细节,这部札记其实更是加缪面对世界的荒谬和己身的有限与脆弱,起而反抗并追求自由的最佳写照。在此,“正”与“反”之间的张力被有意识地维持着,智识上的思考与身体上的行为合而为一,经验与文字相互滋养平衡,在紧绷的张力中寻找统一性(unité),这些努力正是加缪一生创作与生命历程的投射。阅读他的札记,我们不再由低处仰望顶着诺贝尔光环的加缪,而是──如同他所希望的──与他齐肩,看着他作为一具和你我一样的血肉之躯,一位不确定对错却坚持面对自己的勇者,一个完全活在其时代之中却不放弃追求自由的平凡人,一名离不开万千世界,心灵深处却渴望回归单纯宁静的母亲与大海的游子。他的不凡,在于他的勇气和意志力,永远尝试去了解而不妄下断语的自我要求,以及藉由创作肯定人性价值并追求真理的努力。根据其记于一九三七年九月十五日的笔记,我们可以看出加缪对自己生命以及自身艺术的态度:“好比搭乘那种长途夜间火车,在车上我们可以和自己对话,准备之后的行程,独处,用不可思议的耐心去爬梳那些念头,不教它们四处乱窜,然后继续向前推进。舔拭自己的生命,彷佛那是一根麦芽糖,塑造它,磨利它,爱它,又像在寻找最后那个斩钉截铁,可以做为结论的字眼、形象或句子,带着它出发,从此透过它来观看一切。”这段文字正为他的札记,也为其艺术、思想和人生做了最佳的注解。
徐佳华
法国新索邦巴黎第三大学法国文学博士
现任国立中央大学法文系助理教授
书摘1 (第一卷)
我要说的是:
人们可能会——非关浪漫地——对失去的穷困有一种乡愁。那种一贫如洗的生活过得够久的话,就会培养出某种敏锐度。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儿子对母亲所抱持的那份奇怪情感,就成了他整个敏锐度的来源。这种会在各个最不相干的领域里展现出来的敏锐度,可以通过那些潜伏的记忆,亦即构成他童年的材质(一种紧紧粘在灵魂上的黏胶),而获得充分的解释。
由此,心里明白的人会心存感激,并感到良心不安。同时,通过比较——如果他的环境已经有所转换,会有一种不再富有的感觉。对有钱人来说,天空——而且还是免费的——好像是个理所当然的赠品。穷人才晓得去感激它那浩瀚无垠的恩慈。
良心不安,就必须告白。作品是一种告白,我需要做出见证。我只想好好地叙述、探讨一件事。亦即在那贫困的岁月里,在那些或卑微或虚荣的人们当中,我曾经最真切地触及我所认为的生命真谛。这个光靠艺术创作是不够的。艺术对我而言不是全部。但至少是个手段。
此外,面对另外那个世界(有钱人的)而感到自惭形秽、软弱无能和不知不觉流露出来的钦佩景仰,也是重点。我想穷人世界是一种很罕见,甚至是唯一会把自己闭锁起来的世界,仿佛社会中的一座孤岛。在这座岛上演鲁滨孙,不需要花什么力气。非常入戏的人,连提到咫尺外某某医生的公寓时,都要说那是“那一边”。
这些全部都要通过母亲和儿子两个角色来表达。
原则上是这样。
要细论的话,就复杂了:
(一)
背景。街区及其居民。
(二)母亲及其事迹。
(三)母子关系。
如何收尾。母亲?末章儿子在乡愁中体认到了母亲的象征价值???
让· 格勒尼埃
:我们总是瞧不起自己。而贫、病和孤独:我们意识到了我们的永生。“我们总是必须被逼到走投无路。”
就是这样,丝毫不差。
“经验”是个虚荣的字眼。经验不能实验。经验不是被激发出来的,我们只能去忍受它。与其说是经验,还不如称之为韧性;与其说我们能忍,还不如说我们在受罪。
然而很好用:一旦有了经验,虽然并非学者,但也算是个专家了。问题是什么专家?
两个好姐妹,都病得很厉害。只不过一个是心理上的,还有可能好过来。另一个则是结核末期,只能等死。
一天下午,那个得肺结核的来到女友床前探视,听见她说:“你知道,一直以来,甚至在我病情最告急的时候,我还是觉得自己可以活下去。但如今我实在看不到任何希望了。我想我已经虚弱到再也起不来了。”
另外一个听到她这么说,眼底闪过一抹残忍的喜色,一面拉起对方的手,“哦!那我们就可以一起上路了。”
同样这两个女人,一个大限不远的结核病患,一个就快痊愈了。为此她还前往法国,接受了一种全新的疗法。
另一个却怪起她来。表面上是在怪她弃她远行,事实上是见不得朋友好起来。之前她一度有种疯狂的期待,期待不用一个人死,而是拉着最亲爱的朋友一起走。她就要孤孤单单地死去了,而这样的意识在她的友爱中注入了一股可怕的恨意。
8月的雷雨天。热风和乌云。但东方却透出一抹晴蓝,轻盈而剔透。教人无法直视。这样的蓝,对眼睛和灵魂来说都是一种折磨。因为美会令人受不了。美让人万念俱灰,因为我们是多想要让这种刹那的永恒一直持续下去。
他在真诚中感到自在。极其难得。
做戏(la comédie)的概念也重要。将我们从最恶劣的痛苦中解放出来的,是这种觉得自己无助而孤单的感受,然而又不是真的孤单到让“其他人”不把我们“视为”受苦之人。这就是为什么当那种觉得自己实在孤苦伶仃的悲情萦绕不去时,反而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候。亦即何以幸福往往不过就是一种顾影自怜的感觉罢了。
穷人之不可思议处:上帝让这群人毫无指望却又从不反抗,就像他总是会把解药放在生病的人旁边那样。
年轻时,我会向众生索要他们能力范围之外的:友谊长存,热情不灭。
如今,我明白只能要求对方能力范围之内的:作伴就好,不用说话。而他们的情感、友谊和操守,在我眼中仍完全是一种奇迹,是恩惠的完全表现。
……他们都喝多了,想吃点东西。但那天晚上是除夕,客满了。人家不接待,他们硬要进去。最后店家只好赶人,身怀六甲的老板娘还被他们踢了好几脚。于是老板——一个瘦弱的金发青年——便取出他的枪,开了火。子弹射进了那男人右边的太阳穴。他头朝着受伤的那边一歪,倒地不起。一旁的朋友由于酒精作用,加上惊吓过度,竟绕着他的尸体跳起舞来。
整个事件就是这么简单,第二天上报后就会结束了。只是,在此当下,在这一区的这个僻静角落里,稀疏的灯光照在雨后泛着油光的路砖上,绵长而潮湿的轮胎痕迹,以及班次不多的电车经过时发出的声响和光亮,让整个场景看起来宛如另一个世界般令人不安:黏稠而挥之不去的景象,当暮色开始在这一带的街巷间播上幢幢阴影之时;或者说,当一个没有名字的孤影,曳着沉闷的脚步和模模糊糊的嘟囔,全身沐浴着血色的荣耀,偶尔从某个药局球灯红光下冒出来之际。
窗另一边的那个院子,我只能看到院墙。还有几簇上面淌着光的叶片。再上面,还是叶片。更上面,就是太阳了。至于室外空气中那股可想而知的欢欣鼓舞,那种在这世间到处散播的欢愉,我却只能从在白窗帘上嬉耍的叶影,以及那五束不厌其烦地为这屋子注入某种干草的金黄色气味的日光,领略一二。一阵微风拂过,窗帘上的树影再度热络起来了。一片云从太阳前面飘过又飘走,于是瓶中的那把金合欢,又从阴影中艳澄澄地跃了出来。这样就够了:这道初露的微光,让我沉浸在一种模模糊糊、令人为之晕眩的喜悦里。
身为洞穴之囚,我在此独自面对这世界的阴影。1
月的午后。空气仍有寒意。到处是薄薄一层、用指甲一掐就会裂开的阳光,但它也让所有的事物蒙上一抹像是永不凋谢的微笑。我
是谁,而我又能干什么——除了和那些树影以及光线一起嬉戏。化身为这道被我的香烟烟雾所缭绕的阳光——这股温煦和这份在空气中默默吐纳的热情。如果循着这道光一直过去,我就能找到我自己。如果我试着去理解、去领略这股泄漏了天机的幽香,我就可以在这个宇宙的最深处找到我自己。我自己,亦即此一让我得以从表象世界解放出来的极度感动。再过一会儿,别的人和事物就又要将我掳走了。就让我在这块时光布上将这一分钟剪下来吧!好比有人会把花朵夹在书页当中一样。他们想把某次散步时受到爱情眷顾的记忆压在里面。我也是,我也在散步,但和我擦肩而过的却是个神。人生苦短,浪费时间是一种罪。我一整天都在浪费时间,却被说成很活跃。今天,是该歇一下,我的心就要去找到它自己。
如果我仍然觉得焦虑,那是因为感受到这个难以捉摸的刹那,正如水银珠般从我的指间滑落。那些要遁世的就让他们去吧!我既目睹了自己的诞生,便再没什么好抱怨的了。能够活在这个世上,让我感到很幸福,因为我的王国属于这个世界。飘过的云和苍白的刹那。我自己让我自己死了。书翻到心爱的那一页上。这一页今天在世界这本大书面前,看起来何其索然无味。我若曾经如何地受苦,我今天就如何地离苦。这苦甚至让我陶醉,因为它就是这光、这影、这热度,以及这个让人可以远远地感觉到的、就在空气深处的阴寒。我还需要去问有没
有什么东西死了,或有没有人受苦吗?既然一切都已经写在这扇承蒙天地倾其所有的窗户上了。我可以说,我接下来一定会说,最重要的是保有人性和单纯。不,最重要的应该是真,那样就能涵盖一切了,包括人性和单纯。然而还有什么时候,我会比和世界合而为一之时更真、更剔透呢?
可爱的沉寂时刻。听不到一点人语响,只有这个世界的天籁在回荡,而我,被链锁在这个洞穴深处,在开始渴望之前,我首先感受到的是心满意足。永恒就在那儿,而我,我期盼着它的到来。现在我可以发言了。我不晓得除了能够像这样自我一直面对着自我,我还能希冀什么更好的。我现在渴望的并非快乐,但求自己不要无知。人们总以为自己和这个世界是隔离的,但只需一株伫立在金色尘埃中的橄榄树,或晨曦下几片亮晶晶的沙滩,也许就能让我们察觉到内心的抗拒正在消解。我于是卸下了自己的心防。我意识到了哪些可能性只能由自己做主。生命中的每一分钟里都蕴藏了奇迹,都有一张永垂不朽的青春脸孔。
书摘2(第二卷)
谁能够说:我这八天来过得很完美。我的回忆对我这么说,而且我知道它并未撒谎。是的,这印象就如同那些长昼一般完美。这些欢愉全都来自于身体,也全都得到了心灵的同意。这就是完美,接受自己的状态,认同并尊重人性。原始而纯净的绵延沙丘!水之庆典从晨间的如许漆黑,变成正午的如许清朗,再化为傍晚的温煦和金黄。漫长的上午,就徜徉在沙丘上那些裸体之间,压垮人的正午,接下来还有一连串的动作要重复,讲那种人家已经说过的话。这曾经是青春。如今这仍然是青春,而年届30 的我,只渴望这样的青春可以一直持续下去。但是……
死刑。一般认为杀人者当死,因为这种罪行会让一个人完全丧失活下去的权利。他若杀了人,就表示他已经活完了。可以死了。谋杀已将他的生命完全填满。
19 世纪以后的文学,尤其是20 世纪的,究竟和古典时期的文学有何不同呢?它仍然喜欢说教,因为毕竟还是法国的文学。但古典时期的说教是一种批判式的说教(除了高乃伊之外)──用的是负面手法。相反地,20 世纪的说教则是正面的:它会去界定某些生活形态。瞧瞧那些浪漫派的英雄,司汤达(他就是因为这点而完全属于他的时代)、巴雷斯、蒙泰朗、马尔罗、纪德等等。
孟德斯鸠:“有些蠢话已经蠢到还不如一句更蠢的话来得有价值。”
“永恒轮回”也许没有那么难懂,如果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某些重要的时刻会一再重复──仿佛一切都是为了复制或提醒大家不要忘记那些人性的最高表现。意大利原始画派或圣约翰受难曲,全都在无边无际地重现、模仿,评论当年圣山上的那句“成了”。所有的失败,都和雅典被罗马蛮族攻破有点类似,所有胜利都会让人想起萨拉米斯之役等等 。
布鲁拉:“我的创作就像我的感情世界一样,一直让我有种难以启齿的感觉。”
前引书。“那种八到十人的沙龙聚会,座中每一位女性都曾经有过情夫,谈话的内容尽是些奇闻轶事,气氛融洽,晚上十二点半一到,大家还会来点薄薄的潘趣酒,这样的场合是这世上最能让我放松的地方。”
被捕焦虑:他寄月钱给儿子的时候,决定多寄一百法郎。因为他被逼得不得不慈悲,不得不慷慨。焦虑让他成了一位利他主义者。
于是这两位在城里躲躲藏藏一整天的人,一旦有说话的机会,就会变得多愁善感。其中一个在哭,说他和妻子已经两年没见了。有些城市里的亡命之徒是单独行动的,想想他们天黑之后的心情。
致J.T. 关于《局外人》。
这本书常被拿来讨论,而那种调性……是故意的。不可否认中间曾有四五次的转折,但那是为了避免单调,增加它的艺术性。面对监狱里的神父,我的《局外人》不愿为自己辩护。他还发起脾气来,这个就很不一样了。您说这样一来都是我在解释?是的,而且关于这点我还考虑了很久。我后来下定决心这么做,是因为我想通过日常事件让我的人物自然而然地来到唯一的大问题前面。这个重要的时刻必须凸显出来。不过我要强调我的人物性格并未因此而前后矛盾。他无论在这一章或书中其余的任何一处,都只是一直在回答问题。之前,是一些我们每天都会被人问到的问题──此刻,则是监狱神父提出的问题。我就是用这样的否定法在描绘这个人物。
当然,这些都只是写作技巧,而非目的。小说前后两个部分的高度相似性,是全书精义所在。结论:社会需要的是那些会在他们母亲丧礼上哭泣的人。或者:用来判我们刑的,永远不是我们自己认定的那个罪名。我还可以做出其他十个可能的结论。
拿破仑名言。“快乐就是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
在厄尔巴岛前:“活着的无赖比死掉的皇帝来得有价值。”
“一个真正伟大的人总是能在自己引起的事件中占到优势。”
“人除了要有求生意志,还要懂得死。”
对《局外人》的批评。“假道学”肆虐。那些笨蛋,把否定当成放弃,然而这却是一种选择(鼠疫的作者指出了否定的英雄面)。对一个失去上帝的人──其实这也是所有人的写照──来说,没有别的可能性了。还自以为在那些先知的煽动里看到力量,而爱着信仰就是伟大的表现!但这种用诗及其隐喻去进行的斗争,这种虚假的精神抗争是最不费劲的。它也没有用,这一点每一个独裁者都晓得。
没有明天
“我在思索的那种重要性超过自己,但我对它只能体认却无法加以定义的东西是什么?锲而不舍地迈向否认行动之神圣性──一种没有上帝的英雄主义──终于是纯粹的人了。所有的人类美德,包括面对上帝时的孤独。
基督教那典型(唯一)的优越性是怎么来的?基督和基督教的圣徒们──追求一种生活方式。这个作品所包含的形式,和它在徒劳地追求完美的路上所历经的阶段一样多。《局外人》是原点。同上:《神话》。《鼠疫》向前踏出了一步,并非从零到无限,而是迈向一个更深沉,有待界定的复杂体。最后出现在终点上的将是那个圣人,但他有他的算术值──像人一样可以测量。”
关于批评
三年写一本书,五行字即可加以丑化──而且引用的句子还是错的。
给文学批评家A. R. 的一封信(注定不会寄出)。
……您的评论中有个句子让我感到很惊讶:“我不会去考量……”一个见多识广,对任何艺术作品中的精心布局皆了然于心的批评家,在解读一幅人物的画像时,怎么可能对该人物唯一对读者说出心事的告白时刻视而不见?而且您怎么可能会没有感觉到这样的结局同时也是一种收束,一个让我笔下那原先如此松散的人物,终于可以汇聚起来的理想点……
……您认为我有写实的野心。写实主义是个空洞的字眼(《包法利夫人》和《群魔》都是写实小说,但两者毫无相同之处)。对此我根本毫不在意。如果一定要说我有什么野心,我倒认为是在象征上的。这点您其实也发现了。只是您赋予了该象征一个它所不具备的意义,更有甚者,您还无中生有地把一种可笑的哲学套在我头上。您认为我相信的是自然人,说我将人比成植物并主张人类的本性和道德无关等等,老实说,这些论点在书中根本找不出任何证据。书中主角从来不会主动。您没有发现他永远仅满足于回答问题,无论是关于人生或人情的问题。所以他从来不会去肯定什么。我所给出的只是一张关于此人的负片。对于他真正的想法,您根本无从判断,除非是在您恰巧“不会去考虑”的最后一章中。
这种“尽量少说”的用意所为何来,在此我就不对您赘言了。但我至少可以对您未经深思熟虑就把那种实在令人无法接受的吧台哲学套在我身上,表达遗憾。如果我接着指出您文章中唯一的引述竟是错的(指出来并加以修正),而且还由此而衍生出一些谬误的推断,您对我所说的一定就更能体会了。也许当您写下“无人性”一词时,您的脑际还曾经掠过另外一种哲学主张。只是去揪出这个有何用?
您也许会觉得我太大惊小怪,这不过是个没听过的作者写的一本小书。只是我认为这事已经超出我的理解范围。因为您把自己摆在一种道德观点上,这让您无法用您那公认的才气和洞察力来做出判断。这一类的立场实在不可忍受,对此您比任何人都要了然于心。然而您的批评,和人们即将在一种专看这部或那部作品道不道德的文学风气(前车之鉴犹未远)下所会做出的那些批评,两者之间并无大不同。此话我是心平气和地对您说的,但这实在很令人生厌。无论是您或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去评断一本书在现下或未来是否对国家有用或产生妨碍。事实上,只要不是在如此狭隘的精神下所做出的批评,即使更严厉我亦能坦然接受,这点您若能理解,敝人定铭感五内。
无论如何我都希望这封信不要再引起新的误会。我给您写这封信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要抱怨。我要请求您莫将此信中的任何内容公之于世。您不常在今天那些其实不是那么难进去的杂志里见到我的名字。这是因为我既然在那上头没什么好说的,就不想为了打知名度而牺牲。我现在出版的这些书,都是花了许多年才写出来的,我唯一的理由是我要完成它们,然后继续写下去。我不会去期待它们为我带来什么物质上的好处或声望。我只希望它们能引起注意,人们会拿对待任何良心事业的同样耐性来看我的作品。但似乎这样的要求还是太过分了。无论如何,先生,还请接纳我对您诚挚的敬意。
《局外人》的组成中包含了三个人物:两个男人(其中一个是我)和一个女人。
书摘3(第三卷)
凌晨两点。两个最常做的梦,好几年了,其中一个,尽管形式会有变化,但总是和死刑有关。这个夜里,我是被惊醒的,还记得不少细节。
我要走去刑场。史考托· 拉维那(Scotto
Lavina)(一个阿尔及尔的朋友,我难得见他一面但很喜欢他)陪在我旁边。他附在我耳边说(我们一群人同行,速度加快):“我太太昨天又跟我提到某某和某某。”我:“不要专有名词,尤其不要专有名词。”他口气非常和缓地,像对着一个病患:“噢!对不起。”
同行的(里头有些是守卫但我感觉不太到他们的存在,A 则是一下出现一下又不见)有人问我为什么,我说,一面来到一座巨大的阶梯底下:“我想要待在一般名词之中。”并一直对自己重复这句话,感到一股静定。我儿子女儿就在我要爬上去的这座阶梯顶端,我依然受到人群簇拥,移动速度还是那么快,而且我想我的双手也被上了铐(另外一个印象是被推着走,整个被推着走甚至是──大家移动时身体都向前倾)。我看到让 。朝着一个角落走去,便说(不过不完全是这种心情,而是比较像看到曙光时那种又惊又喜的感觉):“之后他还可以卷土重来。”我亲吻他们并哭了出来,这是第一次。印象中他们似乎跟往常一样向我道别。我们离开阶梯,经过一处像是车站的地方,出来的时候我身边只剩下A. 和薇拉。薇拉陪我走了好些时候──我在梦里没认出是她,但醒来之后我想到她和S.。她穿着农村妇女的衣服,大约是中欧样式,和我周围其他人穿的差不多。景物是现代化的车站、工地,这是一个微风吹拂的夜晚。出了车站以后,我继续坚定地往刑场方向走去,越来越升高的焦虑感变得令人无法忍受。但我猜到薇拉身上有枪,旧式的那种,她在车站里偷的(从谁那边?)。我一知道自己猜对了,不禁兴奋得大喊:“啊!薇拉我就知道……(意思就是:你会想尽办法弄到这个)。我是多么地爱你啊。”我把手枪接过来,又重新上路。我们走近一群正在干活的人。我记得自己有些迟疑,似乎我还想等一等,再多活一会。但其他人已略微超前了我。而且我不太晓得如何将手枪对准我的太阳穴,它太长了。我很快地扣下扳机,一面想着自己尚未向A.,也未向任何人诀别。我脑袋里发出一声巨响。然后我听见有人说话,好像是那群干活的其中一个(那个带队的,我想)在抱怨,但那句话我梦醒时便忘了。
恶汉小说。记者──从非洲到全天下。
爱情剧。
你们的道德不是我的道德。你们的良知不再是我的良知。
V.。“今天如果有人发明了一种不死药,我也不会接受。除非我也必须到那边去,否则我的痛苦(双亲俱亡)和幸福(有所爱)就没有任何意义。”
小说。德军占领期间,一个冬天夜晚,从圣艾蒂安开往迪尼耶尔的火车。车上挤满乘客,其中两个车厢却只保留给德军。车子快到菲尔米尼站时,一个德国士兵发现有人趁他上厕所时偷了他的刺刀。怒吼。两个收工回家的工人正要下车时被拿住。火车重新开动,他们仍被拘在车厢过道里。两人发出微弱的抗议,一看便知是冤枉的。到了下一站,士兵将两人带下车。大家看着他们在寒雾中渐行渐远,认命地走向最坏的结局。
那目击者也下了车,觉得很悲哀。他不能跟着他们去。亦不知如何相救。他在那候车室里过了一夜,想着他们。要让这不再重演,唯一能做的是继续下去。只是在事成之前,他们全会被击垮,丧命都有可能。
他们是反抗,骄傲,是面对奴性高涨的世潮而屹立不摇的高墙。他们霸占着这样一个角色──至于那些想用其他方式反抗的人都会被逐出教门。
结果现在呢?其中一个正等着看一份这些年来周知最公正、由数百人的牺牲和奋斗所创建起来的报纸,我说,他等着这份报纸落入一个狡狯的金融家手中,等着那些自由人士一旦求去后上前出卖他的劳务2 。另外一个,过去甚至当他的老友杠上我而他在一旁叫好喝彩时都还曾写信给我要我别太在乎这老诗人的言语,这会儿突然心生恐惧,又写来求我别将他的信件以及他那不足挂齿的背叛行径公之于世。还有另外一个,来拜托我帮忙,目的也达成了,回去之后则写了一篇骂我的文章,还为此来信想缓和一下杀伤力。又另外一个,因曾长期主管一家欺骗过我的出版社而担心留下不良印象,要求跟我当面解释,却在收一封纯粹基于宽宏大量而拒绝将他和他的老板混为一谈的回函后,毫不迟疑地为文感叹说像我这一类的道德人士最后都会以警察自居。
这就是我们那些受到诅咒的,那些遁隐在厄运那顶舒适帐篷之下,为了使诈才会出洞的精英。我们的自由都靠他们在维护,而他们也信誓旦旦地保证绝对不会让旗帜在越来越狂暴的风雨中倒下。算了吧,执勤的警察只要一个巴掌打下去,他们就会跪地求饶了。
亲爱的P. B.
我必须先为星期五的事向您道歉。原来那不是一场跟荷兰有关的研讨会,而我是临时被动员,为了要捐款给那些难民所以去签书。这是我第一次这么做,我认为自己不应当推辞,而且我想您一定能够谅解这一类的意外状况。不过问题也不在此,而是在于那些您称之为“困难的”关系上头。关于这点,我想说的一言以蔽之就是:如果您对我的过去,以及我该尽到的众多义务有起码的了解的话,您就不会给我写那样的信了。但您无法知道这些而我不能也没有必要对您多作解释。那种让您,以及其他许多不见得有您这样素质的人士皆感到不满的“高傲的孤独”,如果真有其事,对我而言无论如何都还是有利的。但将我分发到这样的乐园里其实很不公平。事实上我每一个可以工作的时辰,都是我去向光阴以及人们争取来的,何况大部分的时候都争取失败。我也不会抱怨这个。我的生活是自己造成的,有没有重心或步调缓急,我自己才是主因。不过当我收到您的来信,没错我会想抱怨,至少是拜托大家不要这么容易就对我发动攻击。今天如果要让所有人都满意,我必须有三条命和好几颗心脏。然而我只有一颗大家可能会觉得──而且我自己也常常认为──不怎么够力的心脏。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尤其是没有那个闲情逸致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朋友见面(您可以问问和我情同手足的夏尔,我们一个月能见上几次面)。我没有时间给期刊写文章,没时间写雅斯贝尔斯,也没时间写突尼西亚,连和萨特见招拆招的时间也没有。您如果愿意的话,就会相信我连生病的时间和闲情逸致都没有。万一病了,我的生活就会乱成一团,然后还得花好几个礼拜来赶上进度。但最严重的,是我没有时间,也没有那个闲情逸致来写我自己的书,一本在有空的状态下一两年内可以写出来的书,如今得花上四年。况且这几年来,我非但无法借由创作得到解放,反而为其所奴役。如果我坚持下去,那是因为我克制不了自己,因为我爱它胜过其余一切,胜过自由、胜过智慧或真正的丰饶,我爱它甚至胜过,是的,胜于友谊。说真的,我尽量安排自己的时间,希望能通过一个更有效率的行事历、更有组织的日程表,让自己的精力和“参与度”得以加倍地发挥。我想让大家都满意,但愿有这么一天。眼下,我是办不到的,每写一信必要衍生出其他三封,每一个人之后还会跟来十位,出一本书则是一百封信和二十个记者,同时我还有日子要过,还有工作要做,生活里还有人要爱、要照顾。日子一天天过去,有时候我早上起来,被噪音弄得疲惫不堪,面对有待完成却永远也写不完的作品而心灰意冷,受够了一起床就要受到报纸上的那个疯狂世界攻击,总之就是知道自己力有未逮,无法让全世界都感到满意,于是我只想坐在那边,等着夜晚来临。我有这样的渴望,偶尔也会向它屈服。
您可以明白这些吗,B. ?当然,您是一个值得尊敬,值得交谈的人。当然,您的朋友跟我的朋友(他们其实没有您认为的那么精通文法)一样有水平。虽然我很难想象(这不是在装模作样)有谁会真的那么在乎我的看法,但我是真的敬重您。然而若要化敬重为热络的友谊,那就真的需要空闲,以及长时间的往来。我这辈子有幸,见过不少优秀的人士。而我的不幸就在于没有办法和他们每一个人都变成朋友,这注定有人要被我辜负,我知道。我可以理解有人无法接受这个,我自己就不行。但也只能如此了,如果有人因此而不喜欢我,那我变得形只影单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您看,我的孤独其实并不像您说的那么高傲。
我在这里并没有任何酸腐地对您的酸腐做出回应。像这样的来信,出自于像您这样的人士之手,只会让我更加难过,更有理由逃离这个城市以及我在城里过的日子。尽管这是我在世上最想要做的,但目前尚无可能。我必须继续这种局外人的人生,我也不得不把您对我说的话,当成应该要付出代价,虽然觉得有些昂贵,但谁叫我要让自己被逼进这样的生活里呢。
最后,请原谅我无法令您满意并请接纳我始终如一的思想。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