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旅游/地图城市自助旅游指南风物中国志·震泽

风物中国志·震泽

頔塘西去路 蚕事胜耕田 与太湖同名的丝绸小镇 千年未了的丝贸盛事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探访“吴头越尾” 追寻古典丝路延伸的新方向

作者:王砚、于威达主编,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 出品 出版社:湖南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ISBN: 9787535799586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38.99

类别: 城市自助旅游指南 SKU:5c239c46421aa985877a5b6d 库存: 缺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5799586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頔塘西去路 蚕事胜耕田

与太湖同名的丝绸小镇 千年未了的丝贸盛事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探访“吴头越尾” 追寻古典丝路延伸的新方向

 

内容简介

《风物中国志·震泽》是一本关于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历史、地理、经济产业、宗教文化、古代建筑、特色物产的图文著作。震泽于南宋年间建镇,其名取自于古太湖名。

它位于江浙交界——“吴头越尾”处,与浙江南浔相邻。頔塘河穿镇而过,流入运河,东至上海,地理位置优越,又得南浔“湖丝”的利好,当地的种桑养蚕传统悠久,到明朝已成全国重要的蚕丝产区和生丝集散中心。上世纪20年代,凭借丝和丝经两大产业,震泽成为吴江县第二大镇和江南著名丝市。在上海,南浔和震泽的丝商联手经营,结成了著名的“浔震帮”。1921年,万国丝绸博览会在美国召开,“浔震帮”是展出的主力军,代表江浙丝经同业公会参加,辑里丝的高品质成为展会焦点、亮点。蚕丝贸易的兴盛带动了金融业,中国近代*家民营股份制银行——江丰农工银行就出现在震泽。

从震泽还走出了乐善好施、以仁义声闻海内外的施氏家族,其中施则敬、施肇曾、施肇基三人对中国红十字会的创建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慈善、外交、实业、交通、教育等各个领域,带来巨大影响。如今,随着我国“东桑西移”政策的施行,震泽的蚕桑产业也逐渐迁移到广西、云南、四川等地,这个行业却并未自此停顿或消失,当地人使用了一辈子的、只在婚嫁喜事中作为礼品赠送的蚕丝被,逆流而上,衍化出新的形态,迅速占据市场,为震泽的蚕桑业开创了一个新的品类。这个行业中的许多人仍在探索这个古老产业在新时代中发展的各种可能性,新的丝路已经从水乡小镇延伸到了国境之外。

作者简介

王砚(主编)

曾任《潇湘晨报》副刊《湖湘地理》首席记者、资深编辑,现为地道风物内容主编,人文地理写作者。

 

于威达(主编)

原地道风物编辑,现自由撰稿人。

目  录

序言:水乡丝路长

 

地

震泽:蚕丝业的百科全书

 

道

从江南小镇延伸而出的新丝路

震泽施氏:百年慷慨家国梦

师俭堂:还原一座江南宅院的气质与家风

 

风

震泽蚕事

因塔成寺:慈云古刹的劫后新生

凝一座古镇的美景与光阴

 

物

震泽家宴里流转的四季

古镇糕饼,中有情意

桑田馈我以糕酒

前  言

序言:水乡丝路长 

撰文/王砚

 

“三万六千顷”浩渺烟波的太湖,还有个古老的名字,震泽。它早见于《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底定”,说的就是这片茫茫大泽,“冲决震荡”而难定,于是才有大禹治水的一段传奇。北宋郏亶在其《水利书》中,曾对此做出了一个合乎历史情境的解释:禹凿断了震泽东面的堽阜,大水流为三江,向东入海,震泽始定。

这个带着“定风波”意味的名字,在唐开元二十九年(741)被赋予太湖边的一个水乡小镇,算来已有1200余年了。

1200余年间,太湖不算平静,位于江浙交界、吴头越尾处的震泽小镇,也自是几番风雨浮沉,曾经富庶繁华,亦难逃兵燹浩劫。但小镇格局大体未变,如一面斜坡,随穿镇而过的頔塘河自西向东倾斜,河港和漾荡纵横交织,20% 以上的面积都在水中。水串联起了城乡生活,航船不仅是重要的交通工具,还维系着大部分家庭的生计。人们将蚕丝和米粮装载上船,运送到城里,又从杂货店、酱园等处换回生活必需品。当年上百条航船都有或长或短的航线,航线的一头都落在了震泽,另一头则牵连着广大的乡村,当地人把乡村称为“乡脚”。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通过观察这些航船,敏锐地意识到了乡脚的意义所在,若无乡脚,小镇将会枯竭;若无小镇,乡村经济也会僵化而亡。这个非常有味道的概念,生动刻画了小城镇的空间结构和时间意义,以往划分小城镇,往往是以人口数量多少为标准,但费先生却以“乡脚”的大小为依据,每一种商品都有自己的“乡脚”(流通范围),它们构成了许多半径大小不等的同心圆,圆心就是小城镇,圆周越大,表示小城镇等级越高。

而更大的流通发生在頔塘河上。

震泽气候温暖湿润,历来有种桑养蚕的传统,早在唐朝,本地所产蚕丝织成的吴绫便是贡品。宋元两代相继进献绸、绢、丝、纩等物,至明朝,震泽已然成为全国蚕丝的重要产区。元代以前,丝绸仅限于权贵阶层享用,但明代之后渐趋松弛,民间穿绸着锦的普通百姓越来越多,连“庶人之妻多用命服”,生丝的需求量日增。于是,太湖沿岸桑园遍布,春夏时节绿荫弥望,家家养蚕缫丝。震泽本是桑蚕产区中心,又在水路要冲,頔塘河流经市中,东通运河,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成了生丝集散中心。当是时,镇上丝行林立,河中各乡各村售丝的航船往来不息,河道时常拥塞,生意火爆时,丝行的伙计跳上船头,吆喝拉客,好不热闹。

震泽丝市的兴起,与辑里湖丝的问世也有极大关系。震泽和浙江南浔紧密相依,頔塘如带,串起两个小镇,交界处,水质纯净,宜于制丝,这一带农家多有娴熟手艺,缫出来的丝洁白润泽,富于拉力,称经丝,可为“缎经”。震泽及附近的庙港、吴溇所产的丝历来都是丝中上品。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辑里湖丝转道上海出口,数量巨大。震泽丝商携手南浔同行,在上海创建了跨省行会组织“江浙丝经业同业总公会”(又名丝业会馆)。在同业公会的努力下,两地蚕丝的销售都达到了高峰。震泽除了集散本地丝外,还连通浙江乌镇、菱湖等地,将蚕丝装载到震泽丝业公会特备的湖丝船后运往上海。

除丝之外,震泽当地早先还将两根丝合二为一,摇成小条,以若干条为一经,专销苏州,称为苏经,用于织缎。此后,震泽双杨村的村民又创造了土丝复摇的新方法,改善了土丝的纤度和匀度,复摇所得的经叫“辑里干经”,西方称之为“再缫丝”。干经的价格远高于土丝,丝农受惠良多,摇一个经抵得上五斗黄(冬舂米)加五斗青(蚕豆)。摇经的道工序是“拍丝”,要求水质澄清,所以长漾周围以及麻漾西岸北岸一带水网交错地区富集此业。

20 世纪20 年代,凭借丝和丝经两大产业,震泽成为吴江县第二大镇和江南著名丝市,镇上所有经济活动都围绕着一根蚕丝而展开。为了推广新法养蚕,镇上还专门设立了蚕种公卖处(推销改良蚕种),数量占了全县一半。费孝通先生的姐姐、蚕丝专家费达生一生都在致力蚕桑丝绸科学技术的推广,1924年春天,她深入吴江农村,创建蚕业指导所,帮助农民改进养蚕制丝技术,组织蚕丝合作社。当时日本已对制丝技术作出重大改进,他们所使用的立缫车禁止出口,费达生便同制丝教师张复升一起研制自己的立缫车,获得成功,属国内首创。他们租借了吴江震丰丝厂,改名为震泽制丝所,与周围的蚕业合作社建立业务关系,使当地既有广布的农村蚕桑基地,又有先进的乡镇缫丝厂,吴江丝绸产品的出口和内销,处于全国领先位置。可惜,这座带着行业领先标志的厂房毁于1937 年的日军炮火。

如今,航行在頔塘河上,还能看到在震丰丝厂原址上重建的原国营吴江震丰缫丝厂的砖楼,它和慈云禅寺的塔影、师俭堂门前米行的河埠头、禹迹桥弯拱如大鱼脊背的桥洞……构成了当年蚕桑业兴盛之下的繁华图景。而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变,如此深刻地影响着小镇,工业化、城镇化的浪潮汹涌而来,将旧有的生活习惯和劳作方式一并改变。更大的背景下,是全世界的丝绸产地都在向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迁徙,中国也概莫能外。然而,当震泽的蚕桑产业也逐渐迁移到广西、云南、四川等地之后,这个行业却并未自此停顿或消失,当地人使用了一辈子的,只在婚嫁喜事中作为礼品赠送的蚕丝被,逆流而上,衍化出新的形态,迅速占据市场,为震泽的蚕桑业开创了一个新品类。

如今,震泽的许多行业中人仍在探索这个古老产业在新时代中发展的各种可能性。他们甚至将丝路延伸到国境之外,乌干达、缅甸和塔吉克斯坦;他们将中国的桑叶和蚕种带到异乡繁衍,建工厂、培训工人、与当地政府打交道,都不是容易的事。由此看到一个中国小镇将自己的未来,努力纳入世界丝绸产业格局中是一场多么大的变迁、融合,并要为此付出多少勇气、心血,一切都只因背后那根百转千回、无法割舍的细丝。

抢先评论了 “风物中国志·震泽”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目击者家庭旅游系列——家庭游伦敦

EUR €44.99
加入购物车

飞乐鸟的手绘旅行笔记:成都

EUR €28.99
评分 5.00 / 5
阅读更多
缺货

丽江的柔软时光(第3版)

EUR €25.99
加入购物车

南京好吃好玩真好买

EUR €28.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