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802143616
编辑推荐
聚焦现代中国的传奇人物,透视桂系军阀的形成演变。
李宗仁是现代中国的传奇人物,他生在清朝光绪十七年(1891年),是广西桂林人,1969年死在北京,活了79岁。李宗仁一生的**特色,就是他以杂牌军的军头地位,与黄埔系一路分分合合二十多年,而始终没被“吃”掉。他与蒋介石一路纠缠,但在翻云覆雨之中,蒋介石始终未能完全斗垮他,他们*后在“国破山河在”时劳燕分飞。他在生命晚年,还以两件“武器”发挥了“限别鸟惊心”的作用;一件是回归大陆,把他的“剩余价值”别有所赠:一件是藏诸名山,把他的《李宗仁回忆录》完成出版。这两件“武器”,是他一生*好的收尾,真令人拍案叫绝。
——李敖
李宗仁是现代中国的传奇人物,他生在清朝光绪十七年(1891年),是广西桂林人,1969年死在北京,活了79岁。李宗仁一生的**特色,就是他以杂牌军的军头地位,与黄埔系一路分分合合二十多年,而始终没被“吃”掉。他与蒋介石一路纠缠,但在翻云覆雨之中,蒋介石始终未能完全斗垮他,他们*后在“国破山河在”时劳燕分飞。他在生命晚年,还以两件“武器”发挥了“限别鸟惊心”的作用;一件是回归大陆,把他的“剩余价值”别有所赠:一件是藏诸名山,把他的《李宗仁回忆录》完成出版。这两件“武器”,是他一生*好的收尾,真令人拍案叫绝。
——李敖
内容简介
李宗仁的一生,是在风雨磨难中度过的。在他的生命旅程中,即有过辉煌时光,亦有过黯淡岁月。他出身微寒,切身体会过平民之苦,而他又曾位极人臣,做过人民的统治者;他镇压过共产党,又与共产党携手抗日,为中华民族立下过显赫战功;他指挥过与共产党争夺江山的战争,曾被列为共产党通辑的二号战犯,而最后他又成了共产党的座上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享有殊荣;他是蒋介石的把兄弟,又曾与蒋介石枪炮相向;他曾是国民党中央政府通辑的要犯,又曾坐过国民党中央政府的头把交椅;他热爱自己的祖国,却曾经离开中国,既没有留在祖国大陆,也没有跑到台湾,而是远渡重洋在美国当了多年的寓公;他娶过3位妻子,却一直有两位太太与他并存于世……
目 录
第一章 走上军人之路
一 故乡与家世
二 少年时代
三 军校生活
四 初涉军旅
第二章 新桂系的崛起
一 自立门户
二 养精蓄锐
三 李、黄、白联盟
四 讨伐陆荣廷
五 平定广西
第三章 参加北伐战争
一 投靠广东革命政府
二 赴穗策动北伐
三 转战湘、鄂、赣
四 卷入反共逆流
第四章 争夺中枢权力
一 逼蒋下野
二 柄政南京
三 讨伐唐生智
四 排汪得手,拒蒋未逞
第五章 内战中的沉浮
一 倒程夺湘
二 裁兵风波
三 蒋桂战争
四 流亡香港、西贡
五 联盟反蒋失败
第六章 建立广西独立王国
一 老巢新筑
二 西南开府
三 整顿广西
四 “围剿”红军
第七章 竖立抗日大旗
一 观望与游移
二 两广事变
三 首倡“焦土抗战”
四 参加抗日统一战线
第八章 八年烽火岁月
一 北上抗日
二 奏捷台儿庄
三 转战中原
四 坚持抗日立场
五 推行“新政”
第九章 内争与内战
一 韬晦北平行辕
二 卷人反共内战
三 竞选风波
四 代理总统
第十章 梦幻的最后破灭
一 勉力收拾残局
二 无奈主持“和谈”
三 赴险陷入绝境
四 绝望出走美国
第十一章 最后的归宿
一 走下“元首”宝座
二 寂寞的流亡生活
三 海外归来
四 人生旅途的终点
一 故乡与家世
二 少年时代
三 军校生活
四 初涉军旅
第二章 新桂系的崛起
一 自立门户
二 养精蓄锐
三 李、黄、白联盟
四 讨伐陆荣廷
五 平定广西
第三章 参加北伐战争
一 投靠广东革命政府
二 赴穗策动北伐
三 转战湘、鄂、赣
四 卷入反共逆流
第四章 争夺中枢权力
一 逼蒋下野
二 柄政南京
三 讨伐唐生智
四 排汪得手,拒蒋未逞
第五章 内战中的沉浮
一 倒程夺湘
二 裁兵风波
三 蒋桂战争
四 流亡香港、西贡
五 联盟反蒋失败
第六章 建立广西独立王国
一 老巢新筑
二 西南开府
三 整顿广西
四 “围剿”红军
第七章 竖立抗日大旗
一 观望与游移
二 两广事变
三 首倡“焦土抗战”
四 参加抗日统一战线
第八章 八年烽火岁月
一 北上抗日
二 奏捷台儿庄
三 转战中原
四 坚持抗日立场
五 推行“新政”
第九章 内争与内战
一 韬晦北平行辕
二 卷人反共内战
三 竞选风波
四 代理总统
第十章 梦幻的最后破灭
一 勉力收拾残局
二 无奈主持“和谈”
三 赴险陷入绝境
四 绝望出走美国
第十一章 最后的归宿
一 走下“元首”宝座
二 寂寞的流亡生活
三 海外归来
四 人生旅途的终点
在线试读
第一章 走上军人之路
一 故乡与家世
中国的许多地名,是以方位来命名的。除了中国意为天下之中外,还有以山为界的山东、山西;以河为界的河北、河南;以湖为界的湖北、湖南;不知以何为界的广东、广西。此外,方位不仅用以确定地理的自然物状,也用以确定地理的人文状况。如称天子教化之地为中土,中土之外,有东夷、西狄、南蛮、北胡。由此可见,所谓方位,里面也夹杂了名位的含义。在同样的心理作用下,中国人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很看重人的出身地域。早在魏晋至隋唐时,就开始盛行郡望的风气。凡达官贵人,必考其世居何郡而为当地所仰望。这种风气,一直影响到中国近代。如清末北洋大臣李鸿章,出身安徽合肥,被称之为李合肥;两广总督张之洞,出身直隶(今河北)南皮,人称南皮张;戊戌变法的首领康有为,出:身广东南海,人称康南海;民国初年窃国大盗袁世凯,出身河南项城,号称袁项城;广西军阀陆荣廷,出身广西武鸣,自称陆武鸣……另外,还有那些为霸一方的大小枭雄,大家也往往以他们起家的地名来称呼,如老军阀中有所谓直系、皖系、奉系等称呼,新军阀中有所谓粤系、桂系、滇系、川系、晋系等称呼。即使他们有人曾问鼎中原,权握中央,但在人们的心目中,标明他们出身地域的名称却是不会改变的。
本书的主人翁是桂系首脑,他自然是在广西起家的。既然他是广西人士,就不能不首先介绍一下他的故乡,看看广西的自然环境、社会人文,对他的生长和后来的发迹,是否产生过影响。
广西在中国的正南部,从地图的形状看,它恰好位于鸡足处。准确地说,它位于东经104-112度、北纬20-26度之间。它南临北部湾,有1500余公里的海岸线;它东部与广东贯通,南部与越南交界,西部与云南毗邻,北部和东北部与贵州、湖南相接。
在广西来宾县的麒麟山和柳江县通天岩,曾发现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因而考古学中有“麒麟山人”和“柳江人”的名字。在南宁豹子头贝丘和桂林甑皮岩洞穴,又曾发现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出土的石制工具,反映出人类生产活动已经有了农业与手工业的初步分工。这些发现说明,早在远古时代,广西就是中华民族祖先生息繁衍的地方。
但由于中国的中央政权最早是建立在黄河流域的,因此,包括广西在内的岭南地区,长期被视为南蛮化外之地。这也许正是以两广为主的岭南地区,在历史上经常与中央产生离心力的一个原因。第一个建立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秦始皇,就已经敏锐地注意到了岭南地区与中央政权离心的危险。公元前214年,他派尉屠睢率领大军统一岭南百粤,设立了桂林、南海、象郡。桂林郡全部,象郡一部及南海郡小部,即为今日广西地。广西称“桂”,亦由桂林郡的设置始。
为了平定岭南,防范当地人民“作乱”,秦始皇还采取了后来对广西政治、经济、军事产生长远影响的两个重要措施:
第一是开凿灵渠。岭南两广,广西比广东通向中原的交通更加困难。秦始皇发兵岭南时,即令史禄在广西东北部的兴安县境开凿运河,建立珠江水系与长江水系间的水上通道,以通湘桂。经过五六年的艰苦开凿,灵渠终于凿通。这条运河全长30余公里,贯通了漓江与湘江。开凿灵渠,首先是出于军事上的需要,它便利了人马与粮草的运送,使得中央武力可以随时进出广西。但开凿灵渠的结果,也促进了广西经济的发展。灵渠竣工后,方便了来往商旅,也使湘漓两江的水量得到调节,为农业灌溉与防止旱涝提供了有利条件。
另外,据本书的主人翁李宗仁自己回忆,他的家世渊源似乎也与秦始皇开凿灵渠沾些关系。相传,李宗仁的祖先原是陇西人。秦始皇派史禄开凿灵渠时,史禄手下有两位李姓将军,灵渠修成后,他们没有返回陇西,而是在新辟的桂林郡落户了。他们就是桂林李氏的始祖。
当然,李宗仁还提到了另外一种传说,是说他的先祖最初自陇西迁入关东(今河南省),再迁湖南,三迁而入广西定居。至于年代,一说在汉朝,一说在唐朝,或者是经历了汉、唐两代才迁入广西的也未可知。
第二是迁徙人口。古代,广西是百粤各民族聚居的地区,春秋之前为荆州南徼地,战国时期属楚国。直到秦朝以前,广西少有汉人居住。秦始皇统一岭南后,除设置桂林等三郡外,还从中原地区迁徙50万汉族人戍五岭,与当地百粤民族杂居。由于广西东部自然地理环境比西部要好,通往中原的交通也相对方便,所以,广西东部是汉人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秦始皇迁徙汉人人桂的本意,在军事上是为了戍边,防止当地人民的异动;在政治上是为了教化百粤民族,使之对中央产生向心力;在经济上是为了传播先进的技术,促进生产发展。他的目的基本上达到了。
但是,广西毕竟是一贫瘠地区,境内山多石多,可以耕作的平原相对较少。大量人口的迁入,造成了生存空间的拥挤。为了争夺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域,部族之间、汉人与粤人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械斗风气由此而起。加之迁徙入桂的汉人,本来就是亦军亦民,所以,广西民风彪悍,好勇斗狠,历史上多出武人。李宗仁的桂系军队特别能打仗,这也许算得上是一个原因吧?
秦始皇以后,广西一直属中央政权管辖。后虽有自立国号于广西者,但为时都不很长。宋朝时,在全国推行路、州(府)、县三级政制,广西划在广南西路,广西之称自是始。桂林当时名为桂州,因路治设于兹而成为当时的广西首府。南宋,桂州改称静江府。元朝,置广西两江道宣慰使司和岭南广西道肃正廉访司,宣慰司设于静江路(今桂林)。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置广西行中枢省,是为广西设省始。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静江路为桂林府,为桂林正式定名始。元、明、清三代,桂林均为广西首府。中华民国初年,广西省治仍为桂林,1913年迁省治于南宁,1936年又迁回桂林。
桂林屡为广西首府,说明了它于广西的重要地位。
桂林位于广西的东北部,与湖南接壤。漓江由北向南贯流其中,早在2100多年前灵渠筑成后,桂林就成了“南连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溯漓江北上通湘江,再顺湘江而下,经长沙汇洞庭而入长江,可与中原与东部沿海地区贯通;漓江经桂林向南下游称桂江,桂江顺流而下至梧州与西江汇合,再沿西江可直达广东境内。
所以,自秦以来,桂林就是四达地区,为中国西南的军事要冲。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桂林在历史上多有兵事发生。这里不仅是中国历代统治者攻略岭南的必经要道,也是南方起义军挺进中原的发源地。
唐末的庞勋起义,就是从桂林发端的。起义军沿漓湘北上进人中原,直达东海之滨、黄河南岸。庞勋起义虽然最终失败,但它沉重地打击了唐王朝。统治者惊魂甫定,黄巢起义接踵而至。起义军攻占岭南后,又是由桂林誓师北伐,数十万众乘大筏沿漓湘北上,终于造成了唐朝的覆灭。庞、黄起义均由桂林北上,因而史书记述:“唐亡于黄巢,而祸于桂林。”
近代中国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一次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起义,是由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端的。起义军亦经桂林北上,经水路至全州改由陆路进入湖南,沿长江而下,攻长沙、克武昌、占南京,建立了与清廷对抗的农民政权。
孙中山发动革命,视广西为武装起义的基地之一,曾先后发动过钦州、镇南关起义。1921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后决定取道湖南北伐,并率3万人众开赴桂林,在桂林原明靖江王府内设立了北伐大本营。可见,孙中山是重视桂林的军事战略地位的。
桂林不仅是扼守西南与中原交通门户的军事重镇,也是一座景色秀丽的文化名城。李宗仁曾不无骄傲地描述他的家乡:
这湘、漓二水都蜿蜒于奇峰原野间,平时江水碧清见底,游鱼可数。有时水流缓慢,山光水影,一平如镜,显得秀美绝伦。偶逢峰回江转,顷刻间又波翻湍啸,水陡滩高——自桂林到梧州号称三百六十五滩——却又显得雄峻险绝。木船通行其中,两岸猿啼,江山如绘,真使人如置身画中,所以就风景来说,桂林府的全境都可说是山明水秀,而省会所在地的桂林城区,更是自古就以“桂林山水甲天下”一语而闻名海内。
清末时的桂林府包括7个县、两个州和一个厅。李宗仁就出生在距桂林城约60里的临桂县西乡。按照李宗仁的说法说,临桂县西乡的景色,似可称桂林之最。他说:
以前游桂林的人更有许多特别欣赏阳朔县的风景的,因而又有“阳朔山水甲桂林”的佳话。其实桂林城郊和阳朔的风景远较我乡为逊色。因为阳朔山水固称奇特美丽,可是峰峦过于密集,而乏阡陌桑田,及纵横河流的陪衬,正如一个少女生得五官毕聚,纵然明眉皓齿,也难免美中不足。所以就风景优美而论,桂林、阳朔均不如临桂县西乡的纤浓适度,只可惜该处地非要津,旅客少到,不为外人所知,所以就不如桂林、阳朔的享盛名了。
桂林的山水之美,吸引来了文人骚客,这又使桂林比广西其他地方多了些文化气息。这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各朝才俊名士的题咏随处可见。据计,至今保存完好的摩崖石刻共有2000余件,遍布于桂林的名山巨洞之中。熏染其问,桂林人自然也平添了几分儒雅。所以,李宗仁自己虽是武人出身,却认为他的家乡文风极盛,一般习俗比较重文轻武。他回忆说:
虽然当时我乡农民未受教育的多至百分之六十,然多数男子在重年都曾启蒙识字,少的数月,多的三年五载不等……历来民风淳朴,逊清一代,文风极盛,雍正年间的陈宏谋,便以进士及第,历任巡抚、总督,拜东阁大学士,为朝野所称羡,其后代也有名儒,科甲鼎盛。所以在科举时代,我们广西有句谚语说:“广西考桂林,桂林考两江。”意思是科举考试中,桂林实为全省第一;而两江又为桂林第一。所谓两江,即是我的故乡两江圩一带。
可以看出,李宗仁对自己的家乡是很赞美的。但桂林的自然环境、社会风情以及它经受历代战争风雨冲刷的种种痕迹,到底对李宗仁产生过多少影响?仅凭他那充满感情色彩的回忆,是得不出结论的。为了使读者能够有更充分的依据来作出自己的判断,让我们再来看看李宗仁的家世。
清朝光绪十七年辛卯阴历七月初九日,即公元1891年8月13日,李宗仁出生于广西桂林府临桂县西乡两江圩林头村。李宗仁为三子,因长兄早夭,故实行二,上有一兄,下有3个弟弟和3个妹妹。同辈以“宗”字排名,父母为其取名宗仁,字德邻。村里同族却不称他的名字,多喊他老九,这是因为,按族谱李宗仁在本房男性中行九。
与许多村庄名字的来源一样,林头村也是以地貌特点而取的名字。“林”有树木茂盛意,它大概反映出了这个小村子的地貌特点。林头村在两江圩镇西7里处,这里土地肥沃,人口稠密,在平旷的田野中,姿态各异的小山峰稀疏罗列,峻峭秀美。在小村四周的山峰中,有两座特别显眼,一座在南面,如平地拔起玉柱,气势雄伟;一座在北面,有两个并列的峰头似马鞍的两端一样翘起。当地人根据两山形状,称其为“旗山”和“鼓山”。旗鼓为军旅之物,用以为峰名,颇见豪迈。另有一种解释,说两峰如一人一马,是武人出征的征兆。无论哪种解释,足见当地人孔尚勇武,这与李宗仁所说的家乡人重文轻武,似不尽相合。
梱头村聚居的李姓族人,男女约有200丁口。李氏是否为秦朝李将军之后,已无谱牒可考。李宗仁家这一房,据说自曾祖父以上都是单传,人丁不旺。不过那时李家家境殷实,生活优裕,尚称小康。到了李宗仁祖父时,李家中道衰落。据说这有两个原因:一是洪杨革命后,桂林迭遭兵燹,他家故宅致被焚毁;二是其曾祖遭强人绑票,家被勒赎。也许李家注定不能人财两旺,李家破落之时,也正是丁口兴盛之始。李家单传至李宗仁祖父,生育二子,到了李宗仁这辈,李家已无绝嗣之忧了。
李宗仁的祖父,名印廷,字如玺。据李宗仁说:
先祖如玺公不但乐善好施,而且豪侠好义,专喜结交各方豪杰。中年时曾往四方游历,下三江、渡洞庭,远至武汉访察长江形势,中原民俗。后又越南岭下广州,在珠海留连。晚年研究医术,精于小儿科。其时因我家尚称宽裕,不靠行医过活,所以先祖为人治病都是义务性质,为我乡的一位知名儒医。
李宗仁对其祖父的政治倾向是这样描述的:
先祖少年时,曾被过境的清兵拉夫,中途急智逃脱,几为追者所获,所以他毕生对满清的苛政,和军队的扰民,最为痛恨。加以目睹乡间土豪劣绅的鱼肉小民,使他头脑里充满了抗暴的思想。在他的晚年正值清廷最弱,外祸最烈的时期……先祖耳闻目睹,至为真切。因之,他对清廷的颟顸,洋人的猖獗,深为痛心疾首。
李宗仁还透露,其祖父晚年吸食鸦片。其实,这也应该是李家中道衰落的一个原因。不过李宗仁却不是这样解释的。他认为其祖父染上烟毒,或许是因为无从发泄对世事的愤懑。他还说,其祖父常在烟榻上把自己闻见的真实故事说给孩子们听,而这些故事对他的一生都有极大的影响。
李宗仁的父亲,名春荣,号培英。据李宗仁说:
培英公承先祖家教,也是一位个性倔犟、行侠好义的人。先父不但豪爽,同时也极端勤勉好学。他生在文风极盛的临桂西乡,耳濡目染已足胜人一筹,而他又投拜于名师门下,进步自更不待言……所以先父在当时科第中,很有前途。然他老人家原不以功名为意,一试未酬之后……遂未再试。从此也就无心仕途,以其余生在家设馆授徒……
李宗仁对其父的政治思想以及对他的影响是这样说的:
在先父壮年时期的中国,已与祖父当年迥然不同。清廷腐败日甚,外患有增无减,瓜分大祸迫在眉睫。这时革命热流已极澎湃,戊戌前后的维新思潮,尤风靡一时。在这种风气激荡之下,培英公也成为我乡革命派激烈分子领袖之一。尤其是他的破除迷信,毁庙宇、兴学堂的主张,引起了当地守旧派的剧烈反对……所以经常受到地方上恶势力的攻击,而先父对他们亦不稍让……这对我童年心理的影响,决定了我后来统兵治政的整个作风。
李春荣有新颖的思想,还有丰富的阅历。他曾应募出洋,在马来西亚做过劳工。据说,他因卷入当地华工的抗暴斗争,被英国资本家解雇了,因而他对洋人痛恨入骨。李宗仁当广西将领时,接他去上海避战乱,他曾因见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一气之下不再入公园。这是后话了。其实,李春荣虽有见识,但因子女众多,家境每况愈下,回乡后以课馆为生,一生并无大作为。
在李宗仁的长辈中,他的母亲似乎对他的影响更要大些。从他的回忆中也可看出,他对母亲的感情也是最深的。
李宗仁母家姓刘,是距梱头村不远的古定村的富裕农户。刘氏先祖无考,但古定村曾为古代屯军的处所,由此而推,刘氏大约也是古时中原入桂移民的后代。
与李家相比,当时刘家境况要好得多。据李宗仁说,他的外祖父是克勤克俭兴家的,每年都有余粮。而实际上,其外祖家所获,与放高利贷不无关系。尤其李的外婆,虽然聪明干练,但生性极为吝啬。关于她的吝啬,李宗仁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记得有一年粮食歉收,新谷登场尚需月余,而家里谷仓颗粒无存,米坛子又已见底,情形严重极了。于是母亲要我也挑了箩筐和她同去外婆家借谷。去后,外公外婆留我们午餐,却故意装作不知来意的样子。饭后,我们应该回家了,母亲才不得已说出想借粮食的事。外婆脸上顿时就有不愉快的表情,并埋怨我们不该常来借贷。她说现在市上利息很高,借给我们的当然不好意思要息,不过损失未免太大了。母亲却说,每年不够吃,实因食口太多,非好吃懒做所致。外婆和母亲因为是亲生母女,说话当然不太避忌,互不相让,遂吵起嘴来。母亲一气之下,便流着眼泪,索性不借了。我们母子两人挑着空担子回家,当时母亲心头的辛酸,实无法形容。在路上,她勉励我长大后必须努力作事,不可依赖别人。她说自己亲生爹娘尚且不能借贷济急,何况他人?言下实有无限感慨。这年,我们终于典掉两亩田,才把难关渡过。计当时一担(一百二十斤)谷子,价值不过两块毫洋,而且还有借有还,竞弄得母女反目,真可谓一叹。
由上看出,刘氏嫁到李家后,与娘家关系比较疏远,因而李宗仁的成长与母家无大牵扯,唯李母对他的影响颇深。
广西农村妇女,素以吃苦耐劳而著称。她们大多天足,不唯与男人一样上山采樵,下田种地,入晚男人休息,她们还要煮饭、洗衣、纺织、缝纫,辛苦更倍于男人。而李家情况又有不同,虽有二十余亩田地,但李父毕竟是个书生,终日以课馆为务,无暇田间劳作,因而李母劳作之艰辛更甚。
刘氏生产子女11人,长成5男3女。她嫁来时李家已不富裕,随着子女的相继出世,生活愈加困难。李父不惯劳作,纵为人豪爽,结交了一些朋友,但其中似无富贵者。于是,一大家子的吃穿,就全靠李母一个人来维持了。她除了下田农作,还兼作粜米生意。除两江圩外,附近还有一个山口圩,李母经常是三天赶两圩。挑担本已十分辛苦,她还随身携带针线,挑米到圩,坐落不是纳鞋底,就是搓麻绳,没有一刻清闲。
一 故乡与家世
中国的许多地名,是以方位来命名的。除了中国意为天下之中外,还有以山为界的山东、山西;以河为界的河北、河南;以湖为界的湖北、湖南;不知以何为界的广东、广西。此外,方位不仅用以确定地理的自然物状,也用以确定地理的人文状况。如称天子教化之地为中土,中土之外,有东夷、西狄、南蛮、北胡。由此可见,所谓方位,里面也夹杂了名位的含义。在同样的心理作用下,中国人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很看重人的出身地域。早在魏晋至隋唐时,就开始盛行郡望的风气。凡达官贵人,必考其世居何郡而为当地所仰望。这种风气,一直影响到中国近代。如清末北洋大臣李鸿章,出身安徽合肥,被称之为李合肥;两广总督张之洞,出身直隶(今河北)南皮,人称南皮张;戊戌变法的首领康有为,出:身广东南海,人称康南海;民国初年窃国大盗袁世凯,出身河南项城,号称袁项城;广西军阀陆荣廷,出身广西武鸣,自称陆武鸣……另外,还有那些为霸一方的大小枭雄,大家也往往以他们起家的地名来称呼,如老军阀中有所谓直系、皖系、奉系等称呼,新军阀中有所谓粤系、桂系、滇系、川系、晋系等称呼。即使他们有人曾问鼎中原,权握中央,但在人们的心目中,标明他们出身地域的名称却是不会改变的。
本书的主人翁是桂系首脑,他自然是在广西起家的。既然他是广西人士,就不能不首先介绍一下他的故乡,看看广西的自然环境、社会人文,对他的生长和后来的发迹,是否产生过影响。
广西在中国的正南部,从地图的形状看,它恰好位于鸡足处。准确地说,它位于东经104-112度、北纬20-26度之间。它南临北部湾,有1500余公里的海岸线;它东部与广东贯通,南部与越南交界,西部与云南毗邻,北部和东北部与贵州、湖南相接。
在广西来宾县的麒麟山和柳江县通天岩,曾发现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因而考古学中有“麒麟山人”和“柳江人”的名字。在南宁豹子头贝丘和桂林甑皮岩洞穴,又曾发现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出土的石制工具,反映出人类生产活动已经有了农业与手工业的初步分工。这些发现说明,早在远古时代,广西就是中华民族祖先生息繁衍的地方。
但由于中国的中央政权最早是建立在黄河流域的,因此,包括广西在内的岭南地区,长期被视为南蛮化外之地。这也许正是以两广为主的岭南地区,在历史上经常与中央产生离心力的一个原因。第一个建立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秦始皇,就已经敏锐地注意到了岭南地区与中央政权离心的危险。公元前214年,他派尉屠睢率领大军统一岭南百粤,设立了桂林、南海、象郡。桂林郡全部,象郡一部及南海郡小部,即为今日广西地。广西称“桂”,亦由桂林郡的设置始。
为了平定岭南,防范当地人民“作乱”,秦始皇还采取了后来对广西政治、经济、军事产生长远影响的两个重要措施:
第一是开凿灵渠。岭南两广,广西比广东通向中原的交通更加困难。秦始皇发兵岭南时,即令史禄在广西东北部的兴安县境开凿运河,建立珠江水系与长江水系间的水上通道,以通湘桂。经过五六年的艰苦开凿,灵渠终于凿通。这条运河全长30余公里,贯通了漓江与湘江。开凿灵渠,首先是出于军事上的需要,它便利了人马与粮草的运送,使得中央武力可以随时进出广西。但开凿灵渠的结果,也促进了广西经济的发展。灵渠竣工后,方便了来往商旅,也使湘漓两江的水量得到调节,为农业灌溉与防止旱涝提供了有利条件。
另外,据本书的主人翁李宗仁自己回忆,他的家世渊源似乎也与秦始皇开凿灵渠沾些关系。相传,李宗仁的祖先原是陇西人。秦始皇派史禄开凿灵渠时,史禄手下有两位李姓将军,灵渠修成后,他们没有返回陇西,而是在新辟的桂林郡落户了。他们就是桂林李氏的始祖。
当然,李宗仁还提到了另外一种传说,是说他的先祖最初自陇西迁入关东(今河南省),再迁湖南,三迁而入广西定居。至于年代,一说在汉朝,一说在唐朝,或者是经历了汉、唐两代才迁入广西的也未可知。
第二是迁徙人口。古代,广西是百粤各民族聚居的地区,春秋之前为荆州南徼地,战国时期属楚国。直到秦朝以前,广西少有汉人居住。秦始皇统一岭南后,除设置桂林等三郡外,还从中原地区迁徙50万汉族人戍五岭,与当地百粤民族杂居。由于广西东部自然地理环境比西部要好,通往中原的交通也相对方便,所以,广西东部是汉人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秦始皇迁徙汉人人桂的本意,在军事上是为了戍边,防止当地人民的异动;在政治上是为了教化百粤民族,使之对中央产生向心力;在经济上是为了传播先进的技术,促进生产发展。他的目的基本上达到了。
但是,广西毕竟是一贫瘠地区,境内山多石多,可以耕作的平原相对较少。大量人口的迁入,造成了生存空间的拥挤。为了争夺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域,部族之间、汉人与粤人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械斗风气由此而起。加之迁徙入桂的汉人,本来就是亦军亦民,所以,广西民风彪悍,好勇斗狠,历史上多出武人。李宗仁的桂系军队特别能打仗,这也许算得上是一个原因吧?
秦始皇以后,广西一直属中央政权管辖。后虽有自立国号于广西者,但为时都不很长。宋朝时,在全国推行路、州(府)、县三级政制,广西划在广南西路,广西之称自是始。桂林当时名为桂州,因路治设于兹而成为当时的广西首府。南宋,桂州改称静江府。元朝,置广西两江道宣慰使司和岭南广西道肃正廉访司,宣慰司设于静江路(今桂林)。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置广西行中枢省,是为广西设省始。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静江路为桂林府,为桂林正式定名始。元、明、清三代,桂林均为广西首府。中华民国初年,广西省治仍为桂林,1913年迁省治于南宁,1936年又迁回桂林。
桂林屡为广西首府,说明了它于广西的重要地位。
桂林位于广西的东北部,与湖南接壤。漓江由北向南贯流其中,早在2100多年前灵渠筑成后,桂林就成了“南连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溯漓江北上通湘江,再顺湘江而下,经长沙汇洞庭而入长江,可与中原与东部沿海地区贯通;漓江经桂林向南下游称桂江,桂江顺流而下至梧州与西江汇合,再沿西江可直达广东境内。
所以,自秦以来,桂林就是四达地区,为中国西南的军事要冲。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桂林在历史上多有兵事发生。这里不仅是中国历代统治者攻略岭南的必经要道,也是南方起义军挺进中原的发源地。
唐末的庞勋起义,就是从桂林发端的。起义军沿漓湘北上进人中原,直达东海之滨、黄河南岸。庞勋起义虽然最终失败,但它沉重地打击了唐王朝。统治者惊魂甫定,黄巢起义接踵而至。起义军攻占岭南后,又是由桂林誓师北伐,数十万众乘大筏沿漓湘北上,终于造成了唐朝的覆灭。庞、黄起义均由桂林北上,因而史书记述:“唐亡于黄巢,而祸于桂林。”
近代中国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一次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起义,是由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端的。起义军亦经桂林北上,经水路至全州改由陆路进入湖南,沿长江而下,攻长沙、克武昌、占南京,建立了与清廷对抗的农民政权。
孙中山发动革命,视广西为武装起义的基地之一,曾先后发动过钦州、镇南关起义。1921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后决定取道湖南北伐,并率3万人众开赴桂林,在桂林原明靖江王府内设立了北伐大本营。可见,孙中山是重视桂林的军事战略地位的。
桂林不仅是扼守西南与中原交通门户的军事重镇,也是一座景色秀丽的文化名城。李宗仁曾不无骄傲地描述他的家乡:
这湘、漓二水都蜿蜒于奇峰原野间,平时江水碧清见底,游鱼可数。有时水流缓慢,山光水影,一平如镜,显得秀美绝伦。偶逢峰回江转,顷刻间又波翻湍啸,水陡滩高——自桂林到梧州号称三百六十五滩——却又显得雄峻险绝。木船通行其中,两岸猿啼,江山如绘,真使人如置身画中,所以就风景来说,桂林府的全境都可说是山明水秀,而省会所在地的桂林城区,更是自古就以“桂林山水甲天下”一语而闻名海内。
清末时的桂林府包括7个县、两个州和一个厅。李宗仁就出生在距桂林城约60里的临桂县西乡。按照李宗仁的说法说,临桂县西乡的景色,似可称桂林之最。他说:
以前游桂林的人更有许多特别欣赏阳朔县的风景的,因而又有“阳朔山水甲桂林”的佳话。其实桂林城郊和阳朔的风景远较我乡为逊色。因为阳朔山水固称奇特美丽,可是峰峦过于密集,而乏阡陌桑田,及纵横河流的陪衬,正如一个少女生得五官毕聚,纵然明眉皓齿,也难免美中不足。所以就风景优美而论,桂林、阳朔均不如临桂县西乡的纤浓适度,只可惜该处地非要津,旅客少到,不为外人所知,所以就不如桂林、阳朔的享盛名了。
桂林的山水之美,吸引来了文人骚客,这又使桂林比广西其他地方多了些文化气息。这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各朝才俊名士的题咏随处可见。据计,至今保存完好的摩崖石刻共有2000余件,遍布于桂林的名山巨洞之中。熏染其问,桂林人自然也平添了几分儒雅。所以,李宗仁自己虽是武人出身,却认为他的家乡文风极盛,一般习俗比较重文轻武。他回忆说:
虽然当时我乡农民未受教育的多至百分之六十,然多数男子在重年都曾启蒙识字,少的数月,多的三年五载不等……历来民风淳朴,逊清一代,文风极盛,雍正年间的陈宏谋,便以进士及第,历任巡抚、总督,拜东阁大学士,为朝野所称羡,其后代也有名儒,科甲鼎盛。所以在科举时代,我们广西有句谚语说:“广西考桂林,桂林考两江。”意思是科举考试中,桂林实为全省第一;而两江又为桂林第一。所谓两江,即是我的故乡两江圩一带。
可以看出,李宗仁对自己的家乡是很赞美的。但桂林的自然环境、社会风情以及它经受历代战争风雨冲刷的种种痕迹,到底对李宗仁产生过多少影响?仅凭他那充满感情色彩的回忆,是得不出结论的。为了使读者能够有更充分的依据来作出自己的判断,让我们再来看看李宗仁的家世。
清朝光绪十七年辛卯阴历七月初九日,即公元1891年8月13日,李宗仁出生于广西桂林府临桂县西乡两江圩林头村。李宗仁为三子,因长兄早夭,故实行二,上有一兄,下有3个弟弟和3个妹妹。同辈以“宗”字排名,父母为其取名宗仁,字德邻。村里同族却不称他的名字,多喊他老九,这是因为,按族谱李宗仁在本房男性中行九。
与许多村庄名字的来源一样,林头村也是以地貌特点而取的名字。“林”有树木茂盛意,它大概反映出了这个小村子的地貌特点。林头村在两江圩镇西7里处,这里土地肥沃,人口稠密,在平旷的田野中,姿态各异的小山峰稀疏罗列,峻峭秀美。在小村四周的山峰中,有两座特别显眼,一座在南面,如平地拔起玉柱,气势雄伟;一座在北面,有两个并列的峰头似马鞍的两端一样翘起。当地人根据两山形状,称其为“旗山”和“鼓山”。旗鼓为军旅之物,用以为峰名,颇见豪迈。另有一种解释,说两峰如一人一马,是武人出征的征兆。无论哪种解释,足见当地人孔尚勇武,这与李宗仁所说的家乡人重文轻武,似不尽相合。
梱头村聚居的李姓族人,男女约有200丁口。李氏是否为秦朝李将军之后,已无谱牒可考。李宗仁家这一房,据说自曾祖父以上都是单传,人丁不旺。不过那时李家家境殷实,生活优裕,尚称小康。到了李宗仁祖父时,李家中道衰落。据说这有两个原因:一是洪杨革命后,桂林迭遭兵燹,他家故宅致被焚毁;二是其曾祖遭强人绑票,家被勒赎。也许李家注定不能人财两旺,李家破落之时,也正是丁口兴盛之始。李家单传至李宗仁祖父,生育二子,到了李宗仁这辈,李家已无绝嗣之忧了。
李宗仁的祖父,名印廷,字如玺。据李宗仁说:
先祖如玺公不但乐善好施,而且豪侠好义,专喜结交各方豪杰。中年时曾往四方游历,下三江、渡洞庭,远至武汉访察长江形势,中原民俗。后又越南岭下广州,在珠海留连。晚年研究医术,精于小儿科。其时因我家尚称宽裕,不靠行医过活,所以先祖为人治病都是义务性质,为我乡的一位知名儒医。
李宗仁对其祖父的政治倾向是这样描述的:
先祖少年时,曾被过境的清兵拉夫,中途急智逃脱,几为追者所获,所以他毕生对满清的苛政,和军队的扰民,最为痛恨。加以目睹乡间土豪劣绅的鱼肉小民,使他头脑里充满了抗暴的思想。在他的晚年正值清廷最弱,外祸最烈的时期……先祖耳闻目睹,至为真切。因之,他对清廷的颟顸,洋人的猖獗,深为痛心疾首。
李宗仁还透露,其祖父晚年吸食鸦片。其实,这也应该是李家中道衰落的一个原因。不过李宗仁却不是这样解释的。他认为其祖父染上烟毒,或许是因为无从发泄对世事的愤懑。他还说,其祖父常在烟榻上把自己闻见的真实故事说给孩子们听,而这些故事对他的一生都有极大的影响。
李宗仁的父亲,名春荣,号培英。据李宗仁说:
培英公承先祖家教,也是一位个性倔犟、行侠好义的人。先父不但豪爽,同时也极端勤勉好学。他生在文风极盛的临桂西乡,耳濡目染已足胜人一筹,而他又投拜于名师门下,进步自更不待言……所以先父在当时科第中,很有前途。然他老人家原不以功名为意,一试未酬之后……遂未再试。从此也就无心仕途,以其余生在家设馆授徒……
李宗仁对其父的政治思想以及对他的影响是这样说的:
在先父壮年时期的中国,已与祖父当年迥然不同。清廷腐败日甚,外患有增无减,瓜分大祸迫在眉睫。这时革命热流已极澎湃,戊戌前后的维新思潮,尤风靡一时。在这种风气激荡之下,培英公也成为我乡革命派激烈分子领袖之一。尤其是他的破除迷信,毁庙宇、兴学堂的主张,引起了当地守旧派的剧烈反对……所以经常受到地方上恶势力的攻击,而先父对他们亦不稍让……这对我童年心理的影响,决定了我后来统兵治政的整个作风。
李春荣有新颖的思想,还有丰富的阅历。他曾应募出洋,在马来西亚做过劳工。据说,他因卷入当地华工的抗暴斗争,被英国资本家解雇了,因而他对洋人痛恨入骨。李宗仁当广西将领时,接他去上海避战乱,他曾因见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一气之下不再入公园。这是后话了。其实,李春荣虽有见识,但因子女众多,家境每况愈下,回乡后以课馆为生,一生并无大作为。
在李宗仁的长辈中,他的母亲似乎对他的影响更要大些。从他的回忆中也可看出,他对母亲的感情也是最深的。
李宗仁母家姓刘,是距梱头村不远的古定村的富裕农户。刘氏先祖无考,但古定村曾为古代屯军的处所,由此而推,刘氏大约也是古时中原入桂移民的后代。
与李家相比,当时刘家境况要好得多。据李宗仁说,他的外祖父是克勤克俭兴家的,每年都有余粮。而实际上,其外祖家所获,与放高利贷不无关系。尤其李的外婆,虽然聪明干练,但生性极为吝啬。关于她的吝啬,李宗仁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记得有一年粮食歉收,新谷登场尚需月余,而家里谷仓颗粒无存,米坛子又已见底,情形严重极了。于是母亲要我也挑了箩筐和她同去外婆家借谷。去后,外公外婆留我们午餐,却故意装作不知来意的样子。饭后,我们应该回家了,母亲才不得已说出想借粮食的事。外婆脸上顿时就有不愉快的表情,并埋怨我们不该常来借贷。她说现在市上利息很高,借给我们的当然不好意思要息,不过损失未免太大了。母亲却说,每年不够吃,实因食口太多,非好吃懒做所致。外婆和母亲因为是亲生母女,说话当然不太避忌,互不相让,遂吵起嘴来。母亲一气之下,便流着眼泪,索性不借了。我们母子两人挑着空担子回家,当时母亲心头的辛酸,实无法形容。在路上,她勉励我长大后必须努力作事,不可依赖别人。她说自己亲生爹娘尚且不能借贷济急,何况他人?言下实有无限感慨。这年,我们终于典掉两亩田,才把难关渡过。计当时一担(一百二十斤)谷子,价值不过两块毫洋,而且还有借有还,竞弄得母女反目,真可谓一叹。
由上看出,刘氏嫁到李家后,与娘家关系比较疏远,因而李宗仁的成长与母家无大牵扯,唯李母对他的影响颇深。
广西农村妇女,素以吃苦耐劳而著称。她们大多天足,不唯与男人一样上山采樵,下田种地,入晚男人休息,她们还要煮饭、洗衣、纺织、缝纫,辛苦更倍于男人。而李家情况又有不同,虽有二十余亩田地,但李父毕竟是个书生,终日以课馆为务,无暇田间劳作,因而李母劳作之艰辛更甚。
刘氏生产子女11人,长成5男3女。她嫁来时李家已不富裕,随着子女的相继出世,生活愈加困难。李父不惯劳作,纵为人豪爽,结交了一些朋友,但其中似无富贵者。于是,一大家子的吃穿,就全靠李母一个人来维持了。她除了下田农作,还兼作粜米生意。除两江圩外,附近还有一个山口圩,李母经常是三天赶两圩。挑担本已十分辛苦,她还随身携带针线,挑米到圩,坐落不是纳鞋底,就是搓麻绳,没有一刻清闲。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