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801417565

*是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伟大的军事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和指挥者。*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认真借鉴了中外历史上许多著名军事家的经验。*对古今军事将领多有评述。《*看八大名将》我们选择了孙膑、周瑜、吕蒙、司马懿、关羽、张飞、韦睿、岳飞等八位古代名将分别予以介绍。*对古今名将的评论,是*军事思想和军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对这些古今名将的分析评价,加以借鉴,对建设革命化、现代化、信息化的人民军队,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书由毕桂发著。
古往今来,一些卓越的军事家,凭借战争这个舞台,上演了一幕幕气壮山河的动人活剧,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留下了可供后人借鉴的宝贵经验。
为了缅怀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开国元勋*和他的战友及广大革命者,我们编写了本书,共收入*对古代8位名将的评论。
本书中的八个人物都是在战争领域成就非凡,声名赫赫。本书由毕桂发著。
“千古高手”孙膑
一、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
(一)将门之后
(二)师出有名
(三)((孙膑兵法》
二、“以弱当强,以少数兵力佯攻敌诸路大军”
(一)出道之路
(二)驷马之法
(三)见齐威王
三、“这就是‘围魏救赵’的办法”
(一)围魏救赵
(二)马陵之战
“后起之秀“”周瑜一、周瑜是个“青年团员”(一)周郎故事(二)股肱之臣(三)折节容下二、“后起之秀”周瑜(一)举贤荐能(二)气度恢弘(三)非凡才干三、“周瑜是政治家”(一)反对送质(二)巧用连环计(三)赤壁大战(四)巧施苦肉计(五)战后有远虑四、少年新进(一)新进少年成大业(二)自古英雄出少年五、为周瑜正名(一)谁人草船借箭(二)周瑜是不是主战派(三)周瑜之死(四)“曲有误,周郎顾”“行伍出身”的吕蒙一、“吕蒙是行伍出身的”(一)“不探虎穴,安得虎子”(二)屡立战功二、他接受了劝告,勤学苦读(一)孙权劝学(二)吕蒙献策(三)白衣渡江三、老粗吕蒙主战(一)积极参战,不计私利(二)推荐贤能,无怨恨之心司马懿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一、“司马懿敌孔明之智”(一)诈病骗曹(二)拒敌孔明二、“多谋略,善权变,为魏国重臣” (一)佯装劝曹操称帝(二)屯田积谷(三)奇兵破孟达(四)征公孙渊(五)智赚曹爽(六)击灭王凌三、“我看有几手比曹操高明”(一)献计大破张鲁(二)劝曹操谋攻四川(三)联吴巧解樊围(四)劝曹勿移荆楚之民四、“司马氏一度完成了统一”五、司马懿三疑(一)祁山之战(二)空城计(三)杀曹爽“威震华夏”的武圣人关羽一、桃园三结义二、过五关,斩六将三、水淹七军,降于禁,擒庞德,“威震华夏”四、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万人之敌”的猛将张飞一、“张飞是涿郡富有家资的土地主”二、“张飞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三、张飞“粗中有细”四、张飞是有“高度原则性的”五、张飞的悲剧“劳谦君子”韦睿一、“有光武、周瑜之风”(一)“敢以数万敌百万”(二)“以少击众”(三)“为将当有怯弱时”======
有一次阖庐问孙武:分给战士土地,战士就都照顾自己的家庭,军队就失去了战斗力。那就只有坚守不出。如果敌人攻打我的小城镇,禁止百姓出城打柴,堵塞我军交通要道,等待我城中空虚,应该怎么办?孙武回答:敌人深入我国国都,大多背对城镇,士兵以军队为家,专心记着不要轻易出击。我们的军队在自己的国土,安心而怀着求生的希望。摆好阵势,则不坚固,出击则不能取胜,应当集合部队,积蓄粮食和布匹,保城备险,派遣轻便部队断绝敌人运粮的道路。敌军挑战而得不到回应,转运粮草又不能到达,到田野里抢掠又得不到什么,三军就要受困挨饿,因而引诱敌人,可以获得成功。如果和敌人野战,就必须根据地势依险设伏;无险可依,就靠天气,阴天昏暗,大雾迷漫,出其不意,袭其懈怠,可以成功。
阖庐问孙武:我军到了敌人占领区较浅的地方,才进入敌军防区,士兵都想回家,难进易退,又没有背靠险阻地势,三军十分害怕,大将要前进,士兵要后退,上下不同心。敌人坚守城垒,他们的战车战马很整齐,有的在前面挡我军去路,有的在后面袭击我军,又该怎么办呢?孙武回答:我军到了敌人占领区较浅的地方,士兵战斗力还不集中,以快速深入敌境为重要,不要因小的战斗而拖延,不要靠近敌人的名城,不要走敌人走的大路,设置疑惑,表示即将退去,于是选拔精锐骑兵、钳马衔枚先进入敌占区,抢夺敌人的牛马等六畜。大军看见获得战果,前进便不害怕了。再命我军的精锐部队,秘密地埋伏起来。敌人如果来攻,坚决打击,不要犹豫;如果敌人不来攻,就放弃这个机会撤兵而去。
阖庐问孙武:敌我争夺战略要地,敌人先抢占了,据险保持有利地位,挑选精锐士兵,或出击或坚守,防备我军出其不意的攻击,应该怎么办呢?孙武回答:争地的方法,退让的一方可以得到,争夺的一方一定失掉。
敌人得到有利地势,千万不要攻击。引领部队撤退,竖立旗帜,敲响战鼓,投其所好,拖着树枝扬起尘土,迷惑敌人耳目。分出我军一部分精锐部队,秘密地埋伏起来。敌人必然出来救援,敌人要抢夺的我军就给他;敌人放弃的我军就要。这是争先的办法。如果我军先到而敌军用这种办法,那就选拔我军的精锐士兵,固守阵地,轻兵追击敌人,分别埋伏在险要地段。敌人如果回来战斗,伏兵从旁边杀出。这是夺取全胜的办法。
阖庐问孙武:如果我军出境,驻扎在敌人占领区,大批敌军忽然冲来,把我军团团包围。我军想突围出去,则四塞不通。我想激励士兵,使他们拼命突围,应该怎么办呢?孙武回答:这时应深沟高垒,让敌人看到我军有防备;应该暂时安静不要行动,以隐藏我军的意图。再号令三军,说明情况是不得已。然后杀牛焚车,让士兵饱食一顿。接着便把剩余粮食全部烧掉,填平井灶;人人割发弃冠,断绝生还的念头。再使加固铠甲,磨利锋刃,齐心合力,攻敌侧翼。此时战鼓齐鸣,杀声震天,敌人闻声丧胆,不知如何抵抗。我军用精锐士兵,快速攻击后方,必能突围。这就是失误而求生的方法。
阖庐问孙武:如果我军围困敌人,那么又该怎么办呢?孙武回答:敌人在山谷险峻之处,难以逾越,这叫做“穷寇”。攻击它的方法是:隐蔽我军的士兵和营房,让开一条能走的路。敌人求生逃走,必无斗志,因而在半路加以袭击,敌人虽多必被打败。
阖庐问孙武:我军陷入被包围的境地,前有强敌,后有险阻,敌人又断绝我军粮道,迫使我军逃走,敌军又鼓噪不进,来观察我军的战斗力,那又该怎么办呢?孙武回答:包围好的办法,一定要堵上缺口,表示我军哪里也不去,就以军营为家,万众一心,三军合力,几天不吃饭,见不到烟火,故意造成混乱软弱的假象。敌人见我军这种情形,必然放松戒备。鼓励士兵,让他们愤怒起来,埋伏优良部队,从左右险阻之处,击鼓冲出。敌人如果阻挡,快速攻击,迅速突围,前面冲开一条道路,后面加以拓展,左右互为掎角。
阖庐问孙武:敌人被我军包围,埋伏而又很有谋略,表面看对我军有利,围绕我军的旗帜,好像很混乱,不知道向哪里去,怎么办?孙武回答:让一千人挥舞旗帜,分别堵塞要道,用轻捷的士兵挑战,列好阵势而不要发起攻击,交战而不退却,这是挫败敌人突围的办法。
这些问对,充分显示了孙武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表现出一个军事家的非凡智慧和卓越才能。
阖庐知道了孙武的才干,后来就任命他为将军,向西击破强大的楚国,并进入楚国的郢都;北面威慑齐国和晋国,扬名诸侯。在这些事情上,孙武可是出了大力啊!孙武的卓越战功,现存的史书记载并不详细。大致是这样的:周敬王八年(前512),孙武参加指挥了吴伐徐国和钟吾国的战争。徐国为西周初年徐戎所建,以今安徽泗县为中心,周穆王时率九夷抗周,攻自黄河南岸。周宣王时一度被周天子打败,这次被吴国一举击灭。徐国和钟吾国都是楚国的卫国,消灭了这两个小国,就等于剪掉了楚国的羽翼,为吴国下一步伐楚扫清了道路。
周敬王八年(前512),孙武被阖庐任命为将,指挥吴国军队,于周敬王十四年(前505)攻入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打败越王勾践;周敬王三十六年(前484),孙武在齐国的艾陵(今山东莱芜东北)重创齐军;周敬王三十八年(前482),吴王约定晋定公等诸侯国在黄池(今河南封丘南)会盟,取代晋国的霸主地位。孙武在吴国活动的 30年间,为吴国的强盛和称霸中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P7-9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