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9901900
就这样,她从1932年的处女作《不幸的她》一直写到1994年的*后一本《对照记》。她用六十多年的时间和文字热恋,并将这恋爱经历毫无遗漏地印刻在纸丘上,任路过的人取阅评说。
一切都会过去,但张爱玲不会过去,她甚至从未离去:她用瑰丽的文字和痴绝的真情蒙起我们每个读者的眼睛,成了我们身边无所不在的,*清澈温暖的秘密。
序1
上篇
她是海上吹不停的风
精致,心是一首妥帖的诗
孤傲,给美丽一种特权
另类,有所贪恋才可爱
苦恋,只为不负好时光
下篇
爱是一场蒙眼的远行
童年·旧事
雕琢·砥砺
绝代·芳华
倾城·绮恋
痴缠·告别
寻觅·天涯
附录
张爱玲语录
张爱玲大事年表
著名导演李安曾这样评价张爱玲:“张爱玲是个没有爱的人。有时候我们会奇怪,她既然那么了解男女关系的本质,为何还要飞蛾扑火?张爱玲是个有心理疾病的人,这是几乎所有经历童年阴影、不得父母疼爱的人都有的问题。”
李安所说的“童年阴影”指的是张爱玲幼时的家庭不幸。父亲是一个不思上进的贵族遗少,母亲则是一位美丽勇敢的现代女性,这两者的结合,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个悲剧。只是这悲剧的最大受害者不是两位当事人,而是他们的女儿:张爱玲。
张爱玲很小时,母亲为了离开这个迂腐没有生气的家,便偷偷跑去英国留学,张爱玲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父亲娶进门的姨太太负责的。等她十岁时,长期分离的父母终于选择了离婚,张爱玲继续和父亲一起生活。等她十四岁时,一个梦魇般的女人出现了:父亲迎娶了孙宝琦的女儿孙用蕃。孙用蕃性格乖戾,常常在言语和生活上折磨张爱玲姐弟,父亲又总是站在后母那边,这让张爱玲的性格愈发敏感内向。一次,张爱玲因为和她发生激烈的争执,竟被父亲拘禁半年之久,期间甚至差点死于疾病。最终,她在佣人的帮助下逃了出来,从此再也没有回过父亲的家。
这就是李安口中的张爱玲的“问题”根源。我们当然不否认童年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但就张爱玲而言,这条规律真的适用吗?张爱玲真的是个病态的,没有爱的人吗?著名学者巴特夫妇曾说过:“历史大部分靠猜测,剩下的则是偏见。”对张爱玲的种种,每个人都只能尽量摒除错误信息和私心杂念的干扰,做出一个符合自己逻辑的“猜测”。
李安猜张爱玲没有爱,我却猜她有。而且,她的爱,比这世上绝大部分人都要来得深沉厚重。
首先是对文字的爱。张爱玲幼时兴趣颇多,音乐、绘画、英文样样拿手,她还曾在《天才梦》里幻想自己将来要在金色的大厅中开钢琴演奏会。但真正让她心心念念的却是魅力无穷的文字。文字是她慰藉家庭苦闷的挚友,也是疗愈她性格缺漏的良医。
在圣玛利亚女校时,她就因为突出的文采被国文老师赏识,将其几篇文章发表在校刊上,她还因为文学的关系结识了好友张如谨。若没有文字,她的苦闷便没有疏泄的渠道,她的自尊便没有赞美的填补,她的生活也将失去友情的丰富。正是因为文字给了她这么多,所以她将一生都交给文字,无论命运舒皱晦明,她都矢志不渝。
她用亲身经历写《不幸的她》,用一本正经的“孩子气的认真”写《论卡通画之前途》,用无拘无束的幻想写《天才梦》,用细腻的观察记录写《沉香屑》,用精致瑰丽的才情写《倾城之恋》,用对往事的豁达写《童言无忌》,用对文字的虔诚写《自己的文章》……
就这样,她从1932年的处女作《不幸的她》一直写到1994年的最后一本《对照记》。她用六十多年的时间和文字热恋,并将这恋爱经历毫无遗漏地印刻在纸丘上,任路过的人取阅评说。
其次是对亲人的爱。张爱玲敏感内向,从不轻易表露感情,但她却清楚地记得每个人对自己的恩情。她从父亲家里逃出后在母亲和姑姑那居住了一段时间,那段时间母亲为她的花费她一一记在心里,等后来写作拿了稿费,便存了二两金子打算还给她。姑姑对她的长期照顾她也牢记心中,1980年,远在美国的张爱玲得知姑姑境况不佳,便将自己在国内的著作版权交由其丈夫李开第先生处置,所得稿费也一并赠予这两位老人。
最后是对恋人的爱。在爱情的密林里,张爱玲就像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女孩,原本顺着大路走得很顺畅,却突然被一个迷幻动人的声音所吸引,便循声而去,渐渐迷失在丛林深处。路上纵有千般阻隔,途中管他万种绞割,她亦无怨无尤。这是因为:她早已主动将自己的眼睛蒙起,只是定定地听着那段迷人的旋律。所以,伤痛不再是问题,距离也不再是困扰。至此,除了找到那个花开成海的伊甸园,她唯一的结局只能是:堕入永远无法逃离的深渊。这是痴爱,也是愚爱,但不论如何,她的爱是真的,没有分厘的利益计较,也没有丝毫的怨尤悔恨。
当然,蒙起眼睛的过程中,张爱玲也免不了对周遭的一切感到莫名地没有把握,时而敏感多疑,时而恐惧不安。对胡兰成的不敢信任,对桑弧的不够勇敢,都像普通女人一样。但张爱玲终究是个传奇的女人,她的犹豫和恐惧只会短暂地占据心神,天明时,当爱人出现在她面前,她依然会坚定地握住他的手,让他牵引自己——无论哪里是目的地。
蒙起眼睛的人生究竟是怎样的,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张爱玲让人唏嘘的一生,在她自己眼中,却并没有那么不堪。正如她在《传奇》再版序言中写的那样:“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然而现在还是清如水明如镜的秋天,我应当是快乐的。”一切都会不可避免地过去,但现在应该快乐。这就是张爱玲的人生哲学。
一切都会过去,但张爱玲不会过去,她甚至从未离去:她用瑰丽的文字和痴绝的真情蒙起我们每个读者的眼睛,成了我们身边无所不在的,最清澈温暖的秘密。
张爱玲的一生,就是一个苍凉的手势,一声重重的叹息。
张爱玲当然是不世出的天才,她的文字风格很有趣,像是绕过了五四时期的文学,直接从《红楼梦》、《金瓶梅》那一脉下来的,张爱玲的小说语言更纯粹,是正宗的中文,她的中国传统文化造诣其实很深。
离开中国的土地后,张爱玲在遥远的大洋彼岸遇到了“一生中最爱”——赖雅。
很多人兴许认为赖雅不过是张爱玲在美国人生地不熟时随便找的一个依靠,但事实却不是这样。赖雅是一位颇有才华的剧作家,年轻时的传奇经历更是不比张爱玲逊色。所以,当一位传奇的西方绅士与一位传奇的东方淑女在麦克道威尔艺术营相遇时,他们几乎是宿命般闪电相爱了。而且,相比和胡兰成初见时的窘迫,张爱玲与赖雅在艺术营大厅聚会上的初遇,要更像她在《爱》里写的那样:“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那天,被人群簇拥的赖雅发现了落寞的张爱玲,便上前去打招呼:“你好,我以前好像从没见过你!”张爱玲礼貌地回答:“我刚从中国来。”就这简短的一问一答,将两个人的余生紧紧拴在了一起。
虽然在一起的日子里,他们因为经济拮据和赖雅的身体不佳常常过得比较困苦,但苦中亦有快乐和满足。张爱玲清晰地记得他们在彼得堡松树街租的那间61美元的公寓:他们精心地布置着不大的房间,墙是张爱玲亲自粉刷的,是浪漫的蓝色。他们每天一起读书、写作,有时去地摊上淘一些便宜的“宝贝”回来,有时一起喝一点香槟、红酒……
有人奇怪精明的张爱玲为何不选择一位有身份有地位的男人做自己在美国的归宿。他们并不明白,这样的生活,才是张爱玲心中渴慕已久的“现世安稳”。
不幸的是,赖雅的身体每况愈下,后来干脆瘫痪在床,一切家务都落到了张爱玲身上,她还要负责写稿赚钱,那无疑是她一生中最劳顿的时光。但她的恋爱哲学从来就是“若还有爱,我便永远与你同在”。她绝不会在爱人最需要自己时离开。想当初,她对胡兰成早已心灰意冷,但依然坚持等他度过逃难生涯最困难的时期才和他分手,并寄去巨额稿费。这都说明张爱玲不是那种会因伤生恨的女人,她更不会因为负累过重而放弃心爱之人。
1967年,赖雅去世。从此,张爱玲终生未嫁,并一直以赖雅为姓,自称赖雅夫人。
张爱玲的三段爱情各有各的苦处,旁人在提起时总免不了唏嘘,替这位绝世才女惋惜。但这样的惋惜,真的契合张爱玲在那些爱恋中的温柔心跳吗?那些我们避之不及的苦恋,有多少是张爱玲甘之如饴的呢?爱是一场蒙眼的远行,你可能远远注意到了张爱玲磕磕绊绊的身影。只是,走近一些,再近一些,你才会看见她满足的微笑,幸福的神情。
所以,从灰烬中看到绝望的是俗众,从灰烬中总结经验的是聪明人,从灰烬中发现爱情本来面目,并甘之如饴、赤诚如一的,才是张爱玲。
如果没有《小团圆》里的“自白”,不知我们还要误解张爱玲多久;如果没有对她的美国往事的细心挖掘,我们不知还要为她的择偶标准贴上怎样生硬的标签。当然,这误解和生硬不仅来自旁观者的臆测,也源自当事人的沉默。张爱玲一直很避讳谈个人隐私,对自己的爱情经历更是讳莫如深。
《羞怯》中的一句话是对张爱玲的这种沉默的注脚:“所以我要缄默,不让原野上经过的人知道我的幸福;所以我要缄默,不让知道我幸福的人看见我的战栗与无助。”不论幸福还是无助,张爱玲对自己的爱情在很长时间里都选择了缄默,甚至这部记录了太多“秘密”的《小团圆》,张爱玲也曾想到要销毁。
的确,爱是一场蒙眼的远行,谁也看不清途中的风景。聪明人在惶恐中偷偷摘下眼罩,痴情人只是兀自握紧手里的那个人。但这些痛并快乐着的美丽心情,哪里能轻易向第三者说起呢?如果真有人如吴梅村描述的那样“侬似衣上花,春风吹不去”,那也只需安安心心地守在他/她身边,轻轻给 他/她讲述心底清澈的秘密和唇边暖暖的情话,哪里有空四处招摇晾晒呢?
所幸的是,沉默的张爱玲终究没有忍心销毁《小团圆》。那些原本清澈的秘密历经波折,终于为世人所知。
时光辜负了张爱玲,张爱玲却没有辜负时光,和我们。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