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8608148
中国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装饰》主编、编辑部主任、审稿编辑讲解设计研究新视角、新方法、新路径,介绍如何写学术论文更易被承认和发表
精选发表于中国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中的50篇优秀论文
审稿编辑认真点评论文,给读者带来启发和收获
轻松了解和掌握艺术、设计领域新的研究角度、方法和写作技巧
内附核心期刊投稿要求和方法
史论空间
论18 世纪晚期至19 世纪中叶中日瓷器交流─以景德镇与肥前瓷器装饰为例
延伸中的设计与“含义制造”时新花样尽涂黄─辽代契丹女性“佛妆”考
论元代江浙文人圈的形成与湖笔兴起
分型图谱量化法与元代陶瓷类高足杯形制研究
易木为铅─聚珍仿宋体的开发及其周边
“旗袍”和“祺袍”称谓考证
鲁迅所作《国学季刊》封面新证─兼析汉画像对鲁迅封面设计的影响
建筑及其构件的时代特征在界画断代中的意义─以栏杆形制、
做法在《唐僧取经图册》时代属性探讨中的作用为例
南洋劝业会与现代陈列装饰的启蒙
个案点击
增强现实在品牌接触点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深圳平面设计产业的跨界转型:从单一设计到网络体系
引入“试玩”的MDA 模型游戏设计初探
再论“关联的容器”─美国当代艺术博物馆叙事空间的个案分析
混杂型历史街区自组织更新现象及其启示─以武昌旧城昙华林街区为例
在传统制造型企业中引入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策略
形面生成视角下的设计师与数模师沟通模式与思维方式研究
伦敦步行计划的公共设计战略
折叠设计与街道─香港小贩生活与日常实践
城市艺术博物馆规划中的社区化及其时间性─德国慕尼黑艺术区的案例研究
设计实践
压褶服装设计中的折叠艺术
由公厕改造展开的尿激酶产业链公益项目
服装设计图人体动态造型模板的研发与运用
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中乡土材料应用的社会性考量─新会陈皮村大型竹建筑设计实践及思考
节约型设计实践与探索─南京地铁2 号线公共空间概念设计
敦煌飞天帔帛动画表现研究
视觉文献的视觉化设计─全国美展获奖油画作品视觉化工具AwardPuzzle设计探索
1949 年以来农村住宅内部空间格局的演化─以陕南涧池为例
冥想坐具:一件基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技术的家具
五邑侨乡文创产品设计─以碉楼生铁壶设计实践为例
民俗民艺
近代民间女袄的衣袖形制与结构研究─以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相关馆藏为例
对两种民间泥塑白色颜料工艺和属性的考辨
器以载艺─四川夹江手工造纸技艺工具和生产空间价值研究
深耕易耨─云南红河传统农具哈尼族耖耙设计研究
从汇源过山瑶还家愿仪式中“换装”看信仰双重性
云南新华村银茶壶工艺变迁研究
贵州白水河地区布依聚落的“坉”及防御体系
昭平盘瑶与南丹白裤瑶娃崽背带装饰特征比较研究
血缘与技艺:传统手工艺家族产业代际传承的常态类型及特征分析
清代江华瑶族神像画中大小海幡的图像研究
教学档案
还原以阅读为本的书籍设计课程教学
具象与抽象:设计思维基础课程新感悟
照明设计教学中显与隐的转化训练
法英俄三校插画专业教学模式比较研究
活化景观设计实践教学的新路径─台湾辅仁大学与闽高校景观专业参与式设计的启示
出入:明代北京城市空间的图像学分析
基于建构的艺术造型教学探索─同济大学建筑专业“砖雕·木雕”课程实践
挖掘数据之美─信息可视化课程在艺术院校中的教学实践
形式的转译─苏州园林传统花格元素在室内设计课程中的转换与应用
以设计工作流程为导向的项目式界面设计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附录 投稿那些事
方晓风
设计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其源头可以追溯到远古,说设计与人类同龄并不为过。甚至随着对动物世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发现很多动物似乎也具备设计的意识与能力,简单的例子可以看鸟巢,复杂的则有蚁穴。然而,设计作为独立的学科,其历史十分短暂,短暂到只有百年左右的时间。这两个事实之间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分裂或者说落差,这种落差在其他学科十分罕见,新兴学科往往与新兴实践紧密关联。那么分析与理解这一现象,或许是一个有趣,也有价值的切入点。设计从朴素的层面来理解,就是造物(做事)之前的预先谋划,不同于一般的谋事,对造物的谋划通常需要以视觉化的方式进行,要落实到具体的形态上,使之便于理解和实施。中文中的“设计”一词出现可谓不晚,但不是现在通行的语义,而是使用计谋的意思,是动宾结构的复合词。以现在通行的语义来使用“设计”已是“民国”时期的事了。英文中的Design,一般认为是脱胎于意大利语的Designo,早的使用者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瓦萨里,意思是艺术家在从事创作时的谋划,对构图、比例和色彩等问题的预先思考和安排,其行为接近于当下的语境,但内涵远非今日所指这么丰富。从中西词源的溯源来看,中文“设计”一词的使用应是受西方的影响,其确切的传播路径至今仍是学者们研究的一个话题,而在西方的语境里不难体会到设计与美术的亲缘关系。日本的学者认为,在其文化传统中与现代设计对应的本土词汇应是“意匠”,而在中文的传统词汇中,似乎难以找到这样的对应关系。虽然,意匠两字在中文里不乏其例,但也没有得到普遍的使用,并且针对性没那么强。在中国传统的道器不相同论的环境里,造物属于形而下的“器用”层面,在等级序列中没有优越的地位。历史上虽有大匠、哲匠的称谓,细究起来,这种称谓本身就包含着对“匠”的歧视或贬抑。也因此,历史上对于各类造物有记载的文献遗存并不多,被传诵的“设计师”也寥若晨星。这属于文化比较的话题了,暂且打住。无论如何,设计与造物的关联是确切的,设计的兴起正是随造物发展的结果。现代设计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之一,在大工业生产之前的历史阶段,设计之所以不能独立发展,原因在于彼时对物的需求受到压抑,而物的形态也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虽然从较大的时间尺度去观察,造物技艺和风格形态始终都在变化,但在一个较短的时间段内的感受,却近乎静止。受制于物的形态和需求,包括生产能力,设计只能是从属于制造、生产的一个环节,而不可能分化出独立的职业地位,更不可能成为一门学科。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佛罗伦萨已经产生了以艺术家为核心的手工工业体系,大量创作、生产艺术品,Designo这样的词汇产生正是由于当时艺术工业的发展,杰出的艺术家、大师已可摆脱大量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专注于更有创造性的那部分工作。当社会未进入大规模制造和消费社会的时代,产品类型远不如现在丰富,产品的设计需求更多来自形式创造,不难理解实用美术、美术工艺、工艺美术这样的名词,在当时的语境里表达的就是“设计”的意思,也反映了当时的设计观。在这样的语境里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设计与美术的亲缘关系。出于这种强烈的感受,也就很容易理解早期的设计史研究会以英雄史观来书写,代表人物和代表作的体系同样也是美术史研究的经典范型。美术与设计的亲缘关系造就了美术史与设计史的亲缘关系。当然,设计与美术并非单向的影响——接受关系,而是一路相互激荡,既彼此启发又各走各路。现代主义的审美转向是由设计与美术两个领域共同推动的,并且深受工程技术进步的影响。现代建筑的先驱人物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批评当时的美国建筑师,因为尽管他们有技术兴建摩天大楼,但审美仍是保守的,哥特复兴以及拼凑各种古典符号的折衷主义大行其道,柯布西耶建议美国的建筑师要向工程师学习,举的例子是当时的大型客轮,无论是整体形象还是客舱的细节,工程师都展现了新的审美范式的可能性。这其实已经揭示了一个事实:设计创新并不是英雄人物主导的,当然先驱人物的倡导也发挥了巨大作用。20世纪的60年代,美国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一个展览“没有建筑师的建筑”(Architecture without Architect),后有伯纳德•鲁道夫斯基的同名书籍出版,这个展览在建筑界影响深远。展览主要展出的是各个不同地区、民族的聚落建筑,展现了这些建筑与各自地域的和谐关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合理构造,其中蕴含着朴素而感人的实践智慧。
《史论空间》栏目,前身为《艺术设计论坛》,2008 年之后固定为现在的名称,至今已有十年,主要刊登国内外工艺美术、设计、装饰艺术方面的历史与理论研究文章,侧重切入点小、学术视野宽广,是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文章。这十年来,尤其是近五年来,史论栏目的投稿作者身份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两个重要趋势:一、越来越多设计实践专业的学者参与到设计史研究之中;二、越来越多历史学、考古学、美术史等人文科学领域的学者开始以设计造物作为研究对象。从研究方法、规范而言,后者撰写的文章当然更加成熟,具有更明显的优势;而从研究的视角、发现与切入问题的角度而言,前者也具有不可忽视的特色。这两种趋势的出现,当然有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却也不能因为这些因素而对这一现象予以忽视。在这一趋势的背后,也许能发现未来设计史研究更多的可能性。
那么,究竟何为设计史?毋庸置疑,设计史研究脱胎于美术史研究,前身为工艺美术史研究,它既从属于大的历史学范畴,又身处设计学一级学科之内,身份可谓复杂之极。遵循历史学的基本研究态度、路径与方向,是设计史研究的不二之选,但其研究对象、方法以及目的是否应与其他艺术学科的史学研究保持一致,却大有可商榷之处。首先,从研究对象来看,从属于一级学科设计学的设计史研究,其研究对象自然是设计。而与其他艺术门类不同,设计是一个动词,所指向的是过程,而非产物。因此,设计史的研究对象,应该是设计思考、策略、计划等人类造物之行为本身。换言之,设计史关注的是人类造物之因,而非果。
其次,从研究方法来看,正因为设计史研究的是人类造物之行为,而人类行为的复杂性难以在设计成果中单一地呈现出来,故而美术史研究中的形式分析、图像学,历史学中的文献分析,考古学中的实物考证等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只是重要手段而非手段,同时还必须大量借鉴经济学、社会学、传播学、管理学、心理学甚至统计学等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这也对研究者的跨学科视野提出了更高要求。
后,从研究目标来看,设计史的研究,除了传统历史学“求真”的重使命(作为历史研究的设计史)之外,更承担了服务于设计实践的“求解”的第二重任务—作为设计研究的设计史。近年来,随着“日常生活实践”概念进入史学研究的视野,更进一步刺激了新史学“致用”的目标方面。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设计史的第二重任务理应在传统史学界给予更多的关注。
当然,以上所谈仅仅是一种希望,年轻的设计史研究在未来任重道远。但可喜的是,国内有许多青年学者已经开拓了许多新视角,摸索出许多新方法。本书中所呈现的五年来优选出的十篇论文,或许放在整个历史学科中显得还不成熟,但已经在探索设计史研究新范式的历程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