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748978
内容简介
基金业在我国金融业中还属于新兴行业,借鉴国外基金业的成功经验,有利于行业的规范和发展。该守则提供了一个基础性规则体系,即可以作为基金管理人进行自我评估的工具,同时也有助于指引和规范基金管理人提高运营管理能力,更好地履行对投资者责任,妥善处理突发的市场事件。本书包括对冲基金业界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反思,以及有关国际组织和美国针对对冲基金持续经营所提出的新要求。值得学习和借鉴。
目 录
引 言
第一章 信息披露与投资者保护(守则一~守则十一)
信息披露规则体系
发行文件中的重要信息披露
对投资者的责任
潜在利益冲突——个别协议和平行管理账户
投资者的参与
面向对手方的信息披露
第二章 估值(守则十二~守则二十三)
估值框架
估值治理机制
估值规则的执行
估值规程
第三章 风险管理框架(守则二十四~守则四十五)
风险管理框架
对冲基金管理人风险管理的总体方法
风险类别
第四章 交易与业务运作(守则四十六~守则六十一)
交易与业务运作框架
对手方
现金、保证金和抵押品管理
关键服务提供商的选择和监控
核心基础设施和操作准则
其他基础设施和操作规范
核心会计流程
核心信息技术流程
第五章 合规,冲突与业务运作框架(守则六十二~守则七十五)
合规,冲突与业务运作框架
合规文化
道德准则
合规手册
合规职能
第六章 反洗钱(守则七十六~守则八十八)
反洗钱框架
高级管理人员
投资者甄别规程
高风险投资者
受限投资者
基于风险的投资者监督
可疑行为报告
OFAC合规
第三方对反洗钱程序的执行
额外的《银行保密法》要求
员工培训计划
独立审计
记录留存
第七章 业务持续性灾难恢复原则(守则八十九~守则九十九)
总体原则
应急计划,危机管理和灾难恢复
附 件
附件一 关于对冲基金管理人风险监控操作的补充信息
概述:对冲基金管理人所面对的风险
市场风险
资金流动性风险
杠杆
对手方信用风险
附件二 对冲基金投资者尽职调查问卷样本
关于MFA
投资管理人概览
Ⅰ.业务持续性
Ⅱ.投资管理人行为概览
Ⅲ.基金信息
第一章 信息披露与投资者保护(守则一~守则十一)
信息披露规则体系
发行文件中的重要信息披露
对投资者的责任
潜在利益冲突——个别协议和平行管理账户
投资者的参与
面向对手方的信息披露
第二章 估值(守则十二~守则二十三)
估值框架
估值治理机制
估值规则的执行
估值规程
第三章 风险管理框架(守则二十四~守则四十五)
风险管理框架
对冲基金管理人风险管理的总体方法
风险类别
第四章 交易与业务运作(守则四十六~守则六十一)
交易与业务运作框架
对手方
现金、保证金和抵押品管理
关键服务提供商的选择和监控
核心基础设施和操作准则
其他基础设施和操作规范
核心会计流程
核心信息技术流程
第五章 合规,冲突与业务运作框架(守则六十二~守则七十五)
合规,冲突与业务运作框架
合规文化
道德准则
合规手册
合规职能
第六章 反洗钱(守则七十六~守则八十八)
反洗钱框架
高级管理人员
投资者甄别规程
高风险投资者
受限投资者
基于风险的投资者监督
可疑行为报告
OFAC合规
第三方对反洗钱程序的执行
额外的《银行保密法》要求
员工培训计划
独立审计
记录留存
第七章 业务持续性灾难恢复原则(守则八十九~守则九十九)
总体原则
应急计划,危机管理和灾难恢复
附 件
附件一 关于对冲基金管理人风险监控操作的补充信息
概述:对冲基金管理人所面对的风险
市场风险
资金流动性风险
杠杆
对手方信用风险
附件二 对冲基金投资者尽职调查问卷样本
关于MFA
投资管理人概览
Ⅰ.业务持续性
Ⅱ.投资管理人行为概览
Ⅲ.基金信息
免费在线读
译者序
经常有朋友问我,对冲基金是什么?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从字面理解,对冲基金是指那些进行对冲操作以规避市场风险的基金。比如20世纪60年代红极一时的琼斯基金,就是典型的对冲基金。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和大量创新型金融工具的出现,许多基金的投资策略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冲操作,但是这些基金仍然自称为对冲基金。它们的组织形式庞杂,投资策略迥异,各国法律或者金融监管规则中也没有对冲基金的正式定义。不过业界对于对冲基金的几个特征,似乎并没有太多异议:(1)它以私募方式募集;(2)投资者以高资产净值的个人和机构为主;(3)基本不受监管;(4)信息高度不透明;(5)管理人根据投资业绩提取报酬。此外,还有某些特征虽然不是全部对冲基金都具备,但至少大部分基金具备,比如:采用合伙制,经常使用杠杆和进行卖空,交易频率较高,投资者须遵守某些赎回限制等。根据这样一些特征来考量,那么我国大部分活跃在金融市场中的私募基金,都可以划入对冲基金的范畴。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对冲基金并没有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中的重要角色。是著名对冲基金经理索罗斯在国际外汇市场上的一系列操作,使他及其管理的量子基金进入人们的视野,对冲基金作为一个行业,逐渐受到各国金融业界和监管机构的重视。时至今日,全球对冲基金资产已经接近2.5万亿美元,活跃的对冲基金数量突破了8000只。为什么对冲基金发展如此之快?经过多年研究,我总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英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为多元化机构投资者的崛起创造了条件。各国鼓励金融市场投资的政策,降低了投资者进入市场的门槛,也为大型金融机构开展针对对冲基金的专业金融服务扫清了障碍。第二,全球金融一体化趋势加快,苏联解体、东欧国家政治转向、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以及欧元区诞生等重大经济和政治事件,为各国金融市场融入国际金融体系提供了契机。在此过程中,各国的货币和金融政策自主性降低,国际市场波动对本国金融体系的影响渐深,市场中出现大量套利机会。以短期套利见长的对冲基金,有了一显身手的空间。在整个90年代,对冲基金对于英镑危机、拉美货币危机,以及东亚金融危机都有参与。当然,与此有关的指责也频频出现,马来西亚前总统马哈蒂尔就曾指出,以索罗斯为首的对冲基金应为东亚金融危机承担责任。第三,西方金融业强大的资金实力和服务能力,为对冲基金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产业基础。常见的对冲基金的管理团队一般只由少数几个人组成,主要负责基金募集、投资策略的制订实施、风险管理和投资者关系等核心业务。至于基金的日常营销、资产稽核、技术支持、合规检查甚至办公室管理等业务大多采取外包方式解决。这种运营模式可以大幅度削减基金运营成本,将管理团队的主要精力集中到投资业绩上来。但其必要条件是承接外包服务的第三方有相应的专业服务能力。此外,担任对冲基金交易对手方的金融机构还需要有较强的资金和证券调动能力,并且能够较好地管理同对冲基金交易所产生的相关风险。英美国家金融业的总体经营能力较强,监管环境相对宽松,这也是对冲基金往往聚集在上述国家的根本原因。第四,迅速发展的国际金融市场,为对冲基金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基础。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金融市场整合步伐加快,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大宗商品市场、衍生品市场和外汇市场的规模迅速扩大,证券品种、投资工具的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为对冲基金多元化投资策略的制订和实施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和想象空间。综合以上分析,所谓“时势造英雄”,全球对冲基金业是在国际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以及全球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旨在满足部分投资者规避系统性风险、追求更高投资收益的需求,尽管这条道路并不平坦(对冲基金是平均生命周期最短的投资工具),但是却有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从业者和投资者开始关注这一高风险行业。
一位金融学界的前辈曾经总结说,一家金融机构只有经历了高峰期和低谷期,才算是完整地经历了一个轮回;在繁荣时期过早地总结所谓“成功经验”,不仅表露了好大喜功的浅薄,而且很难全面掌握行业运行的客观规律,为应对未来的困难做好准备。2008年金融危机为全球对冲基金业提供了一次在低谷期历练的机会。这次危机中对冲基金没有受到更多诟病,它们总体上以受害者的形象接受了洗礼(当然也有少数对冲基金经理如华尔街的约翰?保尔森以卖空方式大赚一笔)。对冲基金遭遇资产贬值、债务违约和投资者大规模赎回等事件,大批对冲基金因而难以维继,被迫清盘倒闭,基金经理甚至另谋出路。全球对冲基金管理的资产在危机最严重时曾降到了1.5万亿美元。市场经济法则在对冲基金身上以略显残酷的方式展现了威力。然而,似乎为了证明这一行业与生俱来的强大生命力,在危机尚未结束之时,对冲基金业即开始迅速回暖,基金的总体业绩回升幅度超过了市场,一批新基金带着新的投资者和资本加入进来。
对冲基金具有独特的组织结构、投资策略、风险结构和监管环境,其管理人的操作模式自然也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投资工具。在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事件发生以后,美国政府和金融界迅速开始重视对冲基金的监管和风险管理问题。作为美国对冲基金行业组织,美国管理基金协会(MFA)自2000年起就开始发布对冲基金管理人操作守则,旨在为对冲基金稳健和持续运营提供可行的操作建议。本书所依据的是该操作守则的2009年版,该版本在以往各版的基础上,吸收了对冲基金业界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反思,以及有关国际组织和美国针对对冲基金持续经营所提出的新要求。此操作守则共分七章,分别从投资者保护、估值、风险管理、业务运作、合规、反洗钱和业务持续性等方面,提出了对冲基金管理人在设计基金运作框架和处理具体业务时所应当遵守的基本准则。这些守则是美国对冲基金业界在实践中逐步总结和提炼出来的,反映了对冲基金运营管理的一般性规律。当然,由于美国和中国的法律环境和金融监管环境不同,因此并非每一项守则都适合中国的基金管理人。相信读者对此会有充分的鉴别力。
虽然中国还没有成型的对冲基金行业,甚至共同基金行业也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但是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国内越来越多的私募基金实际上已经具备了对冲基金的雏形,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迅速发育和对外开放,特别是金融衍生产品的不断推出以及融资融券业务的开展,国内金融市场正在变得越来越适合对冲基金生存。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本土的对冲基金行业很快就会粗具规模。在此之前,私募基金经理们和准备从事对冲基金业的金融从业人员,需要为此做好相关知识准备。我们不必在国外同行已经付出惨痛代价之后,继续走他们的老路。阅读和学习MFA的这本操作守则,会让大家在实践中节约大量时间和成本。此外,目前正在从事共同基金管理的人士也有必要看一看这本书,毕竟共同基金业还没有提炼出自己的行业行为规范,而对冲基金的业务操作,特别是在内部管理方面,与共同基金有颇多相似之处,如投资者保护、估值、持续经营、灾难应对、技术支持等。对冲基金那些已经被证明行之有效的业务操作准则,足以作为共同基金从业人士的借鉴。
作为多年研究国际对冲基金的一名研究人员,我深深体会到我国金融体系的总体发展水平和监管能力,尚不足以应对大规模国外对冲基金进入。但随着金融业和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留给我们的时间越来越少。任务如此紧迫,这本小书权作抛砖之作,真诚希望有更多人士关注这一研究领域。本人承担了全书的翻译工作。感谢我的学生耿嘉良担任第一读者,他细心地指出了译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其得以及时纠正;感谢中国滨海金融协同创新中心为本书的翻译所提供的资助;感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恽薇女士的大力支持,使这本书得以顺利出版。最后,要感谢我的家人,特别感谢我的女儿张为宁,她的出生让我体会到生命的真谛。
张跃文于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2013年6月
经常有朋友问我,对冲基金是什么?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从字面理解,对冲基金是指那些进行对冲操作以规避市场风险的基金。比如20世纪60年代红极一时的琼斯基金,就是典型的对冲基金。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和大量创新型金融工具的出现,许多基金的投资策略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冲操作,但是这些基金仍然自称为对冲基金。它们的组织形式庞杂,投资策略迥异,各国法律或者金融监管规则中也没有对冲基金的正式定义。不过业界对于对冲基金的几个特征,似乎并没有太多异议:(1)它以私募方式募集;(2)投资者以高资产净值的个人和机构为主;(3)基本不受监管;(4)信息高度不透明;(5)管理人根据投资业绩提取报酬。此外,还有某些特征虽然不是全部对冲基金都具备,但至少大部分基金具备,比如:采用合伙制,经常使用杠杆和进行卖空,交易频率较高,投资者须遵守某些赎回限制等。根据这样一些特征来考量,那么我国大部分活跃在金融市场中的私募基金,都可以划入对冲基金的范畴。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对冲基金并没有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中的重要角色。是著名对冲基金经理索罗斯在国际外汇市场上的一系列操作,使他及其管理的量子基金进入人们的视野,对冲基金作为一个行业,逐渐受到各国金融业界和监管机构的重视。时至今日,全球对冲基金资产已经接近2.5万亿美元,活跃的对冲基金数量突破了8000只。为什么对冲基金发展如此之快?经过多年研究,我总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英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为多元化机构投资者的崛起创造了条件。各国鼓励金融市场投资的政策,降低了投资者进入市场的门槛,也为大型金融机构开展针对对冲基金的专业金融服务扫清了障碍。第二,全球金融一体化趋势加快,苏联解体、东欧国家政治转向、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以及欧元区诞生等重大经济和政治事件,为各国金融市场融入国际金融体系提供了契机。在此过程中,各国的货币和金融政策自主性降低,国际市场波动对本国金融体系的影响渐深,市场中出现大量套利机会。以短期套利见长的对冲基金,有了一显身手的空间。在整个90年代,对冲基金对于英镑危机、拉美货币危机,以及东亚金融危机都有参与。当然,与此有关的指责也频频出现,马来西亚前总统马哈蒂尔就曾指出,以索罗斯为首的对冲基金应为东亚金融危机承担责任。第三,西方金融业强大的资金实力和服务能力,为对冲基金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产业基础。常见的对冲基金的管理团队一般只由少数几个人组成,主要负责基金募集、投资策略的制订实施、风险管理和投资者关系等核心业务。至于基金的日常营销、资产稽核、技术支持、合规检查甚至办公室管理等业务大多采取外包方式解决。这种运营模式可以大幅度削减基金运营成本,将管理团队的主要精力集中到投资业绩上来。但其必要条件是承接外包服务的第三方有相应的专业服务能力。此外,担任对冲基金交易对手方的金融机构还需要有较强的资金和证券调动能力,并且能够较好地管理同对冲基金交易所产生的相关风险。英美国家金融业的总体经营能力较强,监管环境相对宽松,这也是对冲基金往往聚集在上述国家的根本原因。第四,迅速发展的国际金融市场,为对冲基金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基础。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金融市场整合步伐加快,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大宗商品市场、衍生品市场和外汇市场的规模迅速扩大,证券品种、投资工具的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为对冲基金多元化投资策略的制订和实施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和想象空间。综合以上分析,所谓“时势造英雄”,全球对冲基金业是在国际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以及全球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旨在满足部分投资者规避系统性风险、追求更高投资收益的需求,尽管这条道路并不平坦(对冲基金是平均生命周期最短的投资工具),但是却有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从业者和投资者开始关注这一高风险行业。
一位金融学界的前辈曾经总结说,一家金融机构只有经历了高峰期和低谷期,才算是完整地经历了一个轮回;在繁荣时期过早地总结所谓“成功经验”,不仅表露了好大喜功的浅薄,而且很难全面掌握行业运行的客观规律,为应对未来的困难做好准备。2008年金融危机为全球对冲基金业提供了一次在低谷期历练的机会。这次危机中对冲基金没有受到更多诟病,它们总体上以受害者的形象接受了洗礼(当然也有少数对冲基金经理如华尔街的约翰?保尔森以卖空方式大赚一笔)。对冲基金遭遇资产贬值、债务违约和投资者大规模赎回等事件,大批对冲基金因而难以维继,被迫清盘倒闭,基金经理甚至另谋出路。全球对冲基金管理的资产在危机最严重时曾降到了1.5万亿美元。市场经济法则在对冲基金身上以略显残酷的方式展现了威力。然而,似乎为了证明这一行业与生俱来的强大生命力,在危机尚未结束之时,对冲基金业即开始迅速回暖,基金的总体业绩回升幅度超过了市场,一批新基金带着新的投资者和资本加入进来。
对冲基金具有独特的组织结构、投资策略、风险结构和监管环境,其管理人的操作模式自然也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投资工具。在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事件发生以后,美国政府和金融界迅速开始重视对冲基金的监管和风险管理问题。作为美国对冲基金行业组织,美国管理基金协会(MFA)自2000年起就开始发布对冲基金管理人操作守则,旨在为对冲基金稳健和持续运营提供可行的操作建议。本书所依据的是该操作守则的2009年版,该版本在以往各版的基础上,吸收了对冲基金业界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反思,以及有关国际组织和美国针对对冲基金持续经营所提出的新要求。此操作守则共分七章,分别从投资者保护、估值、风险管理、业务运作、合规、反洗钱和业务持续性等方面,提出了对冲基金管理人在设计基金运作框架和处理具体业务时所应当遵守的基本准则。这些守则是美国对冲基金业界在实践中逐步总结和提炼出来的,反映了对冲基金运营管理的一般性规律。当然,由于美国和中国的法律环境和金融监管环境不同,因此并非每一项守则都适合中国的基金管理人。相信读者对此会有充分的鉴别力。
虽然中国还没有成型的对冲基金行业,甚至共同基金行业也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但是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国内越来越多的私募基金实际上已经具备了对冲基金的雏形,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迅速发育和对外开放,特别是金融衍生产品的不断推出以及融资融券业务的开展,国内金融市场正在变得越来越适合对冲基金生存。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本土的对冲基金行业很快就会粗具规模。在此之前,私募基金经理们和准备从事对冲基金业的金融从业人员,需要为此做好相关知识准备。我们不必在国外同行已经付出惨痛代价之后,继续走他们的老路。阅读和学习MFA的这本操作守则,会让大家在实践中节约大量时间和成本。此外,目前正在从事共同基金管理的人士也有必要看一看这本书,毕竟共同基金业还没有提炼出自己的行业行为规范,而对冲基金的业务操作,特别是在内部管理方面,与共同基金有颇多相似之处,如投资者保护、估值、持续经营、灾难应对、技术支持等。对冲基金那些已经被证明行之有效的业务操作准则,足以作为共同基金从业人士的借鉴。
作为多年研究国际对冲基金的一名研究人员,我深深体会到我国金融体系的总体发展水平和监管能力,尚不足以应对大规模国外对冲基金进入。但随着金融业和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留给我们的时间越来越少。任务如此紧迫,这本小书权作抛砖之作,真诚希望有更多人士关注这一研究领域。本人承担了全书的翻译工作。感谢我的学生耿嘉良担任第一读者,他细心地指出了译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其得以及时纠正;感谢中国滨海金融协同创新中心为本书的翻译所提供的资助;感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恽薇女士的大力支持,使这本书得以顺利出版。最后,要感谢我的家人,特别感谢我的女儿张为宁,她的出生让我体会到生命的真谛。
张跃文于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2013年6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