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25065321
◎贯彻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理念,让国人的阅读、教育与世界接轨!
通识教育兴起于哈佛大学,后被全球*大学、欧美中学奉为主要教育理念;
国民教育通识读本,无论你是中学生、大学生,还是职场人,都是提高自身素质、自我充电的不二之选!
哲学篇:
◎接轨欧美中学、法国高考指定阅读书目,提前开启大学教育!
23篇名家名作,兼具思想深度和辐射广度,培养逻辑思维和国际视野。
◎白领自我充电,读出思考力,打造全新思维方式!
22位哲学巨匠思想,透析生活、未来、自由、正义等意义,让你成为一个会思考的人。
文学篇:
◎独具一格的文学选篇,学生升学考试和扩展阅读双管齐下!
22篇名家名作,兼具文学素养和观点态度,打破常规语文教育的刻板定势!
语文知识积累之必需,文学思维培养之捷径,文思飞扬、下笔如有神指日可待!
◎自媒体写作,职业白领充电日常,成为一个既会写又会思考的人!
自媒体时代的写作圣经,让你成为一个真正会写的人!
换一种眼光看待世界,让品鉴文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科技篇:
◎向爱因斯坦、牛顿、霍金、图灵等大师学习如何向“硬实力”“软实力”俱佳的π型人才发展!
他们不仅是科技创新史上的天才,还是思维大师,更是人文导师,教你如何在充实自己“硬件”的同时,更具有人文精神的“软实力”,让你完成一个大写的“人”的历练。
◎经典传世名作 *科技发明解读 全视角的阅读理念!
除了大师们的巨作外,更有对其进行的审读分析和相关著作的延伸推荐,在传承经典的同时,更能与时俱进,去粕取精,开拓视野,拒绝做一个“只听不思”的庸才。
◎编写体例全面严谨,全方位“VR实景”品读经典名作!
精彩快读、背景介绍、名家名篇、编后絮语、延伸阅读,搜遍文章周边,荡清知识死角。
◎知名教育学者、一线杰出教师、2011年中国教师报“非常教师”扈永进精心选编!
经典选篇,兼具深度和广度的解读,直击你的知识短板,无须犹豫,去读就是!
《国民教育通识读本》由知名教育学者、2011年中国教师报“非常教师”扈永进主编,包括《天下哲思》《文学的意义》《科技之光》,介绍并专业解读哲学、文学、科技3个领域的伟大思想,衔接中学与大学教育,国内与国际教育,让白领日常充电,了解世界。
通识教育思想兴起于哈佛大学,后风靡于世界,本套书正是秉承这一思想,向国民传达那些历经时间洗礼仍旧璀璨的伟大思想。
《天下哲思》:书中选取23篇文章展现柏拉图、康德、尼采等巨匠的重要观点,周国平、王蒙等学者的专业解读;文后附有兼具深度与广度的编后絮语,另设精彩快读、背景介绍和延伸阅读,让你全方位、多角度认识每一位学者、每一种思想!
《文学的意义》:本书用透彻的眼光和独特的视角呈现了莎士比亚、卡夫卡、曹雪芹等文学巨匠的优秀作品,以及《荷马史诗》《安娜•卡列尼娜》《诗经》等文学巨著的独特内涵。另外,文中附有兼具深度与广度的编后絮语、精彩快读、背景介绍和延伸阅读等拓展版块,全面品读经典名作,打破传统语文的复刻教育,开启全新的思维方式!
《科技之光》:本书选取了包括爱因斯坦、牛顿、霍金、图灵及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多篇著作,更有相关领域专家的精彩解读,让读者能够以开拓性的思维重新认识人类科技发明!
大师巨作:从爱因斯坦“相对论”、牛顿“运动定律”,到霍金“宇宙起源”……
专家新解:从中国“四大发明”“薛定谔之猫”,到“虚拟现实(VR)”……
23篇精彩文章,博古通今、贯穿东西!你也可以像天才大师及*大学学生一样,成为一个真正懂思考、会思考的人,充分发挥你的创新精神!
《文学的意义》
《天下哲思》
《科技之光》
过去一个世纪是科学改变世界的世纪,未来一个世纪是人与知识结合得更加紧密的世纪,这个融合需要从中学时代开始。
——李
淼(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院院长,科普作家)
中学生处在充满好奇、睁大眼睛看世界的年龄,这套书让我们站在一个十字路口,科学和人文,历史和未来……
——林
达(著名美籍华人作家夫妇)
“我们要为未来世界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可能是天底下父母们*为重要的思考。通识教育,领袖课程,引领光明、开阔、幸福与自由。
——张文质(知名教育学者)
泰戈尔说,教育就是向孩子传递“生命的气息”,而通识教育,则意味着这种“气息”的丰富性和完整性;没有这种完整,人的“文明”程度和“现代性”就不足,不仅思想力和知识结构有缺损,心灵和精神也是浅薄的。
——王开岭(央视一套《看见》节目主编,知名作家)
通识阅读:自由阅读新概念
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其本质在于自由阅读,其形式在于自助阅读,且应该尽早开始,贯穿中学、大学及职业生涯等全部历程。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
每一个中学生都想上好大学。世界上好的大学是哪家大学呢?脱口而出,便是哈佛大学。哈佛大学好在哪里呢?普遍的共识之一在于,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就是从1945
年哈佛大学发布《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后蓬勃发展起来的。
《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指出:“广义地说,教育可以被分成两个部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而专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将来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能力”。两者不可割裂,共同构成高等教育的目的。这一思想被国际高等教育界普遍接受,成为20
世纪后半叶全球大学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1996 年哈佛大学通识课课程菜单枚举:
伊斯兰国家的宗教与文化;法国社会的讽刺幽默;1850
年以来的现代非洲;20 世纪的科学与社会;十字军东征以来的中东和欧洲:关系与洞察;中世纪的骑士浪漫;悲剧与人类冲突;中世纪法庭;现代主义与主义;公正;孔子的人本主义:自我修习与道德共享;美国社会与公共政策;儿童与他们的社会世界;达尔文进化论;相对论与量子物理学;人类行为生物学……
2009 年哈佛大学通识课课程菜单枚举:
翅膀的进化;细菌的历史;疾病的话语;美国的儿童医疗卫生政策;应然:道德判断的本质;医药公司与全球健康;传染病对历史的影响;关于意识的科学研究;俄罗斯小说中的爱情;怀疑主义与知识;黑人作家笔下的白人;香蕉的文化历史;乌托邦与反乌托邦;怎样读中国的诗歌;美国的70
年代;60 年代的青春文学;全球变暖与公共政策;公共健康与不平等;公墓的历史;烟草的历史;酷刑与现代法律……
哈佛大学规定:全体学生必修的文学名著、西方思想和制度、物理科学或生命科学导论课,以及属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其他课程各一门。另外还建议要求学生修习说明文写作、数学推理及其应用、非西方文明与文化、政治与道德哲学、现代社会五方面的课程,并学习一年西方艺术、文学、思想方面的课程。同时哈佛全校开设三百多门课,学生可以跨系科选修。
英语有一句谚语叫吃什么饭长什么身体(You
are what you eat)。对大学来讲,开什么样的课程就会造就什么样的毕业生。对学生来讲,修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也就有什么样的创新潜力。
二
那么,通识教育只是大学的事吗?换句话说:中学生也需要接受通识教育吗?
《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第四章题为“中学的通识教育”,所用篇幅占去了整本书的四分之一强。书中强调指出,“我们推导出了这样一种教育理念:对所有人而言,除了早期的教育阶段,其他阶段的教育都既包括通识教育又包括专业教育。教育的这两方面应该被视为相互联系的,专业教育永远来自通识教育,并永远要回归和丰富通识教育”。接下来,它分别从人文学科、社会学课程、科学与数学、教育与人等四个领域,详尽而深入地探讨了在中学进行通识教育的可能的路径、方法与要点。
以科学教育为例,书中指出:“科学教学应该在中学低年级就开始,不能晚于七年级。”建议中学的科学教学应该注重“大型综合单元课”的讨论,指出,“对这些单元的学习将打破科学各分支学科的传统边界”,建议中学“应该开一门对科学做一个整体介绍的严谨而高度综合的课程”。关于课程内容的具体指引是,“这门课应该含有有关科学发现的历史的内容,还有关于主要科学概念和假说的一些讨论”。关于课程意义,书中指出,“这样一门课如果设计得当的话,不仅可以给那些将不再继续学业的学生提供一门理想的课程,而且也可以给那些要在专门的科学领域内继续研究的学生做一次好的科学介绍”。
美国既如此,欧洲又如何呢?在这里,我们不妨浏览一下2007年法国的全国统一的中学毕业会考(BAC)作文题。BAC
成绩在法国就是申请大学的依据,其作文题也可以被视作“高考”作文题。
文学类:①若有所悟是否就是对于思想桎梏的解脱?②艺术品是否与其他物品一样属于现实?③解释亚里士多德在《尼格马科论伦理》中有关“责任”的论述。
科学类:①欲望是否可以在现实中得到满足?②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比较有什么意义?③解释休谟在《道德原则研究》中有关“正义”的论述。
经济社会类:①人们是否可以摆脱成见?②我们可以从劳动中获取什么?③解释尼采在《人性的,太人性的》中有关“德行”的论述。
在这里,我想提请我国中学生朋友们注意的,是他们的作文题所涉及的概念与范畴。应该说,法国“高考”要求他们的中学生所面对和解读的命题,在我国,却是几乎所有中学生闻所未闻、想所未想的。命题中提及的亚里士多德、休谟、尼采三位哲学家,我们的中学生里,有几个人读过他们的原著呢?哪怕一篇。差距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的中学教育的局促与肤浅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一个确定的事实在于,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肯定要和他们发生联系,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舞台上对话并博弈。
三
接下来,说说职业人。一个人中学毕业之后,无论上大学还是直接就业,迟早都会是一个职业人。怎样才能够在漫长的职业生涯和人生道路上游刃有余呢?请看国内一间大型基金公司的副总经理读《圣经》的一段心得:
我曾经深读《圣经》,在尝试一种宗教体验的同时,我是把它当作寓言来读的,思考这些寓言你会发现丰富的人性,包括人的自私、贪婪、恐惧和傲慢等。大家都知道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上帝用亚当的一根肋骨创造出夏娃的时候,亚当称夏娃是“我的骨中骨、肉中肉”,也许是经典的肉麻情话。但是当夏娃受到蛇的诱惑并劝亚当一起偷吃了伊甸园树上的智慧果被上帝发现时,亚当就立刻举报并将责任推给夏娃。这些《圣经》故事很好地展示了人性中本质的一面——人的肉体是软弱的,是经不起诱惑的。《圣经》是很好的人性寓言,读了《圣经》你也许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几乎每过十年股市和债市就会爆发一次金融风暴,花旗银行就要被拯救一次(尽管它有的风险分析工具和完备的风险控制机制),真正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性中的贪婪和恐惧,再好的风险控制手段在对利益的贪婪追逐面前也全崩溃了。
这位基金经理是一位基督徒吗?似乎,并不是。对一个证券投资行业的职业人来讲,读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与沃伦•
巴菲特的《致股东的信》均属分内之事,但仅限于此,却是不足够的。这位跨界阅读者,从神的故事中读出了人,读出了K 线图上的与深谷。
良好的教育不是让人穷尽知识,而是让学习成为一个人生活方式的有机组成,成为他工作与生活的一部分。如此,尽管岁月在流逝,但持续的阅读却会不断丰富他的知识与经验。如此,他将拥有比别人更足够的资源来应对纷至沓来的各类挑战。
四
《国民教育通识读本》系列丛书,是我们为自由阅读者进行通识阅读而提供的一个读本。
本系列丛书一套7册。哲学卷:天下哲思;文学卷:文学的意义;科技卷:科技之光;社会卷:走出丛林;经济卷:市场与自由;文化卷:文化的德性;艺术卷:爱与美的历程。
本系列丛书的价值设定与编辑思路是:为读者呈现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等多个领域的广博知识和原典文本,帮助读者了解人类知识的主要领域,认识造就现代世界的重要社会力量、历史力量和思想力量。
我们坚信,在通识教育尚未能够全面进入中学、大学课程表之前,学生群体的优秀者们完全可以凭借通识阅读这样一种“自助型”的学习方式,使自己接受到良好的通识教育。
“不是要学生像博士研究生那样精通荷马、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的某一个方面,让学生接触他们的作品,为的是借此机会让他们接触改变了我们的世界的那些至关重要的思想。”
真正改变世界的人,从来,就是那些尽早开始通识阅读的人。
“读得懂读不懂都是收获!”《时间简史》广告词如是说。
无须犹豫,去读就是。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