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0178943
01论香港深层次矛盾的根源
02公共政策的矛盾
03在中国荫下的成长路:历史回顾
04联系汇率下的外来震荡与价格稳定
05现行财政政策仍明智
06深层次人口问题
07经济竞争与结构转型
08全球经济整合与香港住宅财富的分布
09香港楼价缘何高企?
10多元与偶尔的无序:伟大城市的奥秘
11城市、人力资本和经济发展
12试论创意与创新型经济
13核心价值、功能组别与民主原则
14政治经济学浅说
15征税、规管与理性的政客
16为平等、成长而施教
17公共医疗的资助问题
18十年回报偏低强积金有待改进
19香港能否负担高龄社会保障计划?
20全民退休保障的经济后果
21如何摆脱房屋窘境?
22改革资助房屋有理
自从1949年后,香港经济备受中国内地际遇的影响。由朝鲜战争、“文化大革命”和其他各段时期直到1970年代后期,香港基本上与内地隔绝,经济上主要靠与西方和日本的贸易。香港因而成为一个纺织品和其他制成品主要的出口地,以及重要的旅游胜地。
1970年代后期,中国以农业改革作为起点对世界经济开放后,香港在全球经济中的角色也随之骤变。接着那二十年,制造业几乎全部由香港转移到劳动力远较便宜的珠江三角洲。香港公司雇用的这类内地劳动力以百万计。制造业的就业机会虽然大量转移出去,但香港的劳动市场如此灵活,除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那几年,失业率得以维持在相当低的水平。正如王于渐在书里说,香港劳动市场的灵活性和其他的自由市场政策承继自郭伯伟(John Cowperthwaite) 1961—1971 年在香港担任财政司时的经济观。
面对本身制造业衰落而珠三角成长,香港的回应是扩大服务部门。由于邻近的中国内地有成本较低的劳动力,香港很多领袖人物担心香港是否保得住高水准的生活。正如王于渐在书中《经济竞争与结构转型》一篇杰作里说,制造业雇用人数占全香港受雇总人数由1986年的35%下跌到2010年的不足4%。同期内,服务业由雇用全部劳动人口的55%扩大到超过88%。
当时担心,服务业雇用人数大部分的增长会集中在低增值工作,但事实并非如此。服务业的很多增长属于一些有助于迅速扩大珠三角产出的活动,这包括保险、融资和其他商业服务,运输、储存及通讯服务,以及进出口贸易。
在此书各文章里,王于渐探讨了上述及其他与香港内部经济和政治运作有关的课题,此外当然还有与香港因为和内地的经济关系改变而导致转型的课题。这些文章始见于香港的《信报财经新闻》,但远远比大多数报纸专栏写得好,心思深湛得多,讯息丰富得多。即使面向一般读者,每篇文章都注入了不少原创研究的心血。
任何想认真了解中国如何迅速和令人钦佩地崛起成为经济强势的努力,香港的角色都是重要的部分。此外,王于渐对这个城市在经济上如何回应各种正负大震荡的洞析,也在在激发我们大量的兴趣。香港如今得享高生活水准,但如果不是信靠灵活的竞争性市场,有工作勤奋兼具创意远见的企业家登场,纵有地利之便,也不可能发生。
我不仅对香港和中国内地的居民,以及世界各地的经济学者和其他社会科学学者强烈推荐此书,任何对中国崛起有兴趣的人士,我也同样强烈推荐此书。此书道出了一个由几个位于对华贸易和进出世界其余地区要冲的岛屿组成的城市,如何卓越地应变和演变的故事。
盖瑞·贝克 (Gary Becker)
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兼社会学教授
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Jane Jacobs(1916—2006)是美国作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笔者1975 年在芝加哥大学上Robert ELucas Jr教授的数理经济学课时,首次听到她的大名。教授讲述自己一篇相当抽象的论文“On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Business Firms” (《论商业公司的规模分布》)时,提到她对大城市经济生活的观察。
笔者没有想到,甚至不敢说Lucas教授当时是否想到,Jacobs的想法启发了大约十年后面世的新经济成长论,成为这项经济学新理论诞生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
Jacobs永久改变了世人对城市的看法。她观察敏锐、深谙世间的常理,善于用新颖而富有启发性的方式捕捉社会进程。本章会介绍她的研究,看看香港和其他东亚大城市能否从中得益,下章再谈谈经济学界如何从她的研究里获得启发。
街道是重要公共空间
Jane Jacobs 1916 年生于美国东部宾夕法尼亚州的产煤小镇斯克兰顿(Scranton),只有中学文凭(她其后修读了不同的大专课程,但没有正式毕业),在美国出兵越南期间,为免儿子当兵,因而北上移民,入籍加拿大。1968年,在一次有关纽约市兴建高速公路贯穿曼哈顿岛南部、将社区一分为二的公众集会上,涉嫌骚乱和刑事罪被捕。
那场保育战令Jacobs投入一宗以小斗大的划时代抗争。她面对的是世界大都会专横的官方规划师—— 纽约市城市规划总监Robert Moses。终反建方获胜。
Jacobs于1961年出版的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一书中,狠批当时的城市设计,可说是1950年代后期和1960年代美国城市(尤其是纽约市)几乎所有弊病的“起诉书”。
美国当时惯常把市区按功能分割为不同的地段,硬性划定为各种“分区”(zoning),然后铲平贫民窟以腾出空间,把拆迁户重新安置在法国大师Le Corboisieur 式“公园里的摩天大厦”,又或者是英国Ebenezer Howard 爵士理想中绿带环绕、自给自足的“花园城市”。香港麦理浩时代兴建的公共屋邨,可说是这项思维的延续。
Jacobs观察美国街道的运作和市内不同的小区,以此判断一个城市是否运作有方。她认为,当时的设计师对于城市如何运作,其实一无所知;反而只是炮制一些城市“应该”如何运作的理论,再以重建为名,以破而非立的手段来
付诸实践。
崇尚园中高楼的“radiant city”(辐射城市)派和主张城市散开广布的分散(decentralists)派看似相反,其实殊途同归。两派都不明白城市活力的所在,只是为居民打造个人的城堡,让他们不相往来。
Jacobs认为,街道是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要从早到晚都熙来攘往,人人你看我、我看你,才能确保治安和卫生。要由朝到晚都有不同来源和背景的顾客,临街的店铺才会兴旺。小公园会为小区增添光彩,但要与四周相衬。生
气蓬勃的街道让居民有健旺的交流,既有社区生活,又能保持私隐。这样的地区才有魅力,吸引区外人涌来分享。
正因此,Jacobs直斥美国很多二线城市大造文化区,借此证明我也有文化本钱,结果只在有节目上演时派点用场,其余时间渺无人烟,俨如死城。
一个城市如何才能行之有效,Jacobs总结出四个彼此扣连的原则:
一、用途要多。不论社区还是街道,要同时具备几种主要功能。让住宅、商店、办公室、小型工业和公共设施毗邻,相辅相成,增加城市的活力,让街道一天到晚都有人流。
二、街段要短。街口之间距离短,城市流通得快,才不会有街段变成死角。
三、新旧并存。要有一些旧楼,与新楼掺杂共生,还要有不同状况和用途、租用或自用的楼房。旧楼可保留地区的历史,形成地区的性格,楼价一般也较低,令区内的商住物业有广泛的层面。
四、人口要密。人口密度要达到临界点,才能维持文化和经济的活动。人口稠密曾经一度视为过度挤迫,但不同的建筑物本来就是设计予不同的居住密度使用的;人数超出设计密度,才构成过度挤迫的问题。由于把密度与挤迫混
为一谈,有人设计了各种“中庸”密度的建筑,但发觉无论市郊区还是城市,都不适合。
按功能划分可扼杀活力
Jacobs教晓我们,不同用途的建筑物并存,不但不是混乱,反而是高层次的秩序。这是一种有组织的复合体,不是简单的复合体或无组织的复合体可比。香港的湾仔即为明证,干诺道以北是人为的单一地区,以南是自成的多元地区。社区想要运作良好,主要靠市民的行动,单靠人为设计无法达成。
Jacobs的洞见在于,一些城市之所以伟大,正因为多元,甚至看似无序。香港需要鼓励多元,透过立法分区来“净化”某个地区之前,还宜三思。
一个社区太成功,有时候也会扼杀了多元化。人口和商业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争相利用区内的建筑物换取的收益,以致扼杀多元性。为免出现这种情形,要多发掘有魅力的社区,增加这方面的供应。至于靠分区来达致多元,问题在于任何人为的划分,终都难免僵化。
香港制造业北迁后,空置的工业大厦之所以未能改变用途以物尽其用,其中一个障碍就是当年订下的分区限制。更改地区规划的过程通常很缓慢,难以维持区内的经济活力。
灾变性的变革也可能扼杀城市的生命。贫民区是一些人落地生根之前的立足点,不少居民在那里成长,引以为傲。政府兴建住房来取代贫民区,反而造成毁灭性的后果。整个社区连根拔起,居民给扔进用途单一、缺乏生气的环境。
想要消除贫民区,只能静待有能力迁出的居民选择留低,循序渐进来达成;Jacobs很看重循序渐进。大兴土木和大型政策表面上是遵循她的原则,但采用灾变性的变革,失败的可能性更大,何况也未能做到新旧楼房并存。
Jacobs认为,一个城市想要成功,就要让不同楼龄的建筑物并存。虽然新楼通常较旧楼受欢迎,但推倒旧区代之以新楼,反会令城市死亡。原因显而易见:新楼租金较高,但租金低,新企业才能生存。以新代旧的重建方式容不下新企业,扼杀成长的动力,令区内的经济难以发展。
1950—196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公营房屋蔚然成风,也惯常以收入来厘定住户资格。换言之,公营房屋是为低收入人士而建,并由政府提供资助。但是,按收入分等不但间接孤立了社区,更形成标签效应,分化社会,造成你我有别,抑制阶层之间的交流和社区的多元性。
零售业要在多元环境下才能兴旺,现在面对公营屋邨的单一环境,觉得发展有限,从而不太热衷经营。再说公营房屋通常规定收入上限,住户日后若事业有成,也就必须迁出(香港的公屋富户可选择缴付双倍租金)。
Jacobs的看法很简单,但相当中肯:住户有归属感,愿意留下,帮忙改善环境,社区才会兴旺;但现在一富起来就要搬走,令区内少了更新的动力。基于其他论据,笔者也曾建议,将住户买断居屋和租住公屋的“补地价”差额,定在住户初迁入时,而不是在决定买断时的市价。
现在从Jacobs的论点,这方面又多了一个理据:选择买断单位、在公营屋邨生根的业主,有助于社区建设。反过来,选择迁出屋邨的市民也可以为新居所属的社区增添色彩。
一个城市要有活力,市区发展必然不停改变,要能跟上城市生活的潮流,以开放的态度来迎接变化,不能以一成不变的规划和准则作茧自缚。Jacobs相信,按功能划分地区和按收入分配房屋这类规划,看似打造“理想的城市”,但实际上是错误的,只会扼杀城市的活力。一些规划师不但未懂得这样理解自己的城市,也忽略了街头巷尾的平民智慧。
Jacobs说服我们,由政府主导的城市规划是失败的。市区发展政策牵涉极高的交易成本,对各方面的影响深远,实在无法单靠自发性的市场交易来处理。Jacobs认为城市是有组织的复合体,这个有机体内存在着众多彼此相连的因素,着手处理时,必须同时面对所有的因素,而不能够将各种因素分割斩件,便以为可逐一解决。
这也就需要改变决策方式,着重决策过程,而不是只看决策的后果;要善于归纳,而不仅是演绎,多从小处着眼,留心有启发性的线索,而不只是概括,急于推而广之。城市发展涉及不同持份者的利害,必须由整个社区和各路持份者参与,共同勾划;要找到各方都觉得合适的选择,这也许是的方法。
2009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Elinor Ostrom 教授研究过一些单靠政府和市场难以解决的政策议题。借着探讨市民之间如何形成各种自愿的集体互动交流平台,这位美国女学者逐步就如何管理集体资源的运用,总结出一套效益和公平兼备的规则。这也许是比较好的决策模式。
香港市区重建局近发挥创意,建议让遭到拆迁的居民以楼换楼,同时提供临时调迁的安排,此举不单保留,甚至加强了本区的多元性,有关的影响甚至可能超出拆迁的范围。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