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4734311丛书名: 大象人物聚焦书系
《大象人物聚焦书系》采用了文图结合,图文并茂的形式,以简洁的文字来阐释图片,以丰富的图片来注解文字。那一帧帧名人的生活存照,那一张张旧时的珍贵老照片,正蕴藏着用再多文字也难以描述的内涵。如果光有图片而无文字,这就成了“无声电影”,正是通过这些简洁的文字来帮助解读图片,更能诱发读者去想象,也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对人物有一种立体感,使人物更真实、更生动,更丰满。有句话说得好:图片是文字的眼睛,文字是图片的心声。本“书系”正达到了这种效果,文字因图片而真实,图片因文字而生动,两者互为映照,相得益彰。
在写作上,作者也摆脱了按人物成长为序的一般传记式写法的藩篱。借“聚焦”的形式,抓住人物生命中*精彩、*关键的镜头来凸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并结合内容需要,穿插传主的有关言论和他人的评述,使人物多侧面、多层次,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如读《丁聪——画卷就这样展开》,作者以诗的意境先写他与丁聪在深秋的一个雨天,到丁聪八、九岁时住过的老房子——上海老弄堂而引起的回忆为镜头,以电影蒙太奇回溯的形式,把我们带入到丁聪老的人生世界中去。读着文字,看着图片,仿佛他们从书中走了出来,走入到你、我中间。我发现读这套书感觉不错,既可提高人们的素养和生活质量,又比较轻松且有兴趣。
时代在飞跃。穿越历史的长河,当我们回望世纪的家园,发现此“书系”中人物:黄永玉、梁思成、邓拓、老舍、巴金、杨宪益、王世襄、丁聪等均为20世纪知识分子中的出色代表人物,均为时代文化的精英,“审视他们,实际上也就是在审视现实中的知识分子本身。”“都是为了凸现历史场景中不同人物的生存状态。”(《总序》)本书能引起人们对历史的反思,加强对现实的深思,以及对当代知识分子,特别是时代知识精英的关照。纵观这些时代产儿一生的思想、生活和对艺术、对真理的追求,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归结点:他们均世事坎坷,一路风险,历经磨难,但他们却微笑面对,以一个智者的积极态势和一颗平常心来迎接这些人生的苦难和艰蹇,在炼狱中化解痛苦,以一种艺术的快活方式适意生活,幽默达观地挥洒自己绚丽多彩的人生。从中使我们顿悟出生命的真谛,吸收到一股新鲜的空气,保持吾生一份安然和洒脱。特别是在我们阅读那些珍藏几十年的珍贵“老照片”时,正像看到一朵朵怦然跳动的生命火花。这些“老照片”是他们的生命中*生动、*精彩的部分,给人一种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这使我们在读懂这些人物所表达出的生命意义时会产生出特殊效果,会给人以深邃的时代追思、历史的反思,生存的启思,给人留下非常真实生动的深刻印象,从中清晰地看到了这些时代文化名人那种非常注重气节、品行、学风、立身、做人的多姿多彩的魂灵和身影。也使我们更深层、更真实地窥视到他们那些于人、于学、于家、于国忠心耿耿、一腔热血的内心世界。
读“大象人物聚焦书系”,定会给你以大启迪、大感悟、大智慧、大裨益。
相关推荐:
都说眼下属于图像时代。此话颇有道理。且不说电视、电影、光盘等主导着文化消费和阅读走向,单单老照片、老漫画、老插图等历史陈迹的异军突起,便足以表明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在文字里感受生活、感受历史,他们越来越愿意从历史图片中阅读人物、阅读历史。的确,一个个生活场景,一张张肖像,乃至一页页手稿,往往能蕴含比文字描述更为丰富更为特别的内容,因而也更能吸引读者的兴趣,诱发读者的想像。
《凌叔华-古韵精魂》文字简练、图片丰富并且两者相得益彰,深受读者的欢迎和行家的好评。
1
童年经历对作家日后创作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大,凌叔华亦不例外。她的英文自传体小说《古韵》(Ancient Melodies)就是以她的童年生活为题材创作的。甚至到了晚年,经常泛际于她脑海的仍是十岁以前的童年。
凌叔华的父亲凌福彭是典型的旧式文人,清光绪年间,曾与维新派领袖康有为同榜中进士,并点翰林,家中一时是盛友如云。社会名流辜鸿铭、齐白石、王竹林、陈寅恪等,常到凌府聊天。她因嘴馋,常围着边吃茶点边高谈阔论的他们打转,耳濡目染中学了很多东西。
齐白石、陈半丁教她画画,并送了她一箱子画稿。辜鸿铭像私塾先生似的教她背诗,学英文。“那短短的一年,对我学英文的基础确放了几块扎实的石头,学诗,也多少给我一点健康的启蒙。”
凌叔华出生在一个旧式文人的大家庭,父亲共娶过四房太太。所以,凌叔华打小就见惯了姨太太为争宠幸、地位而争风吃醋。她的母亲是三太太,生了四个女儿。姐妹们为不让母亲总受其他姨太太欺负,就立志要强。
对于女孩子读书,父亲初只是抱着顺其自然的态度。但当凌叔华的绘画天赋显露出来以后,父亲开始视她为掌上明珠了。到凌叔华结婚时,父亲居然把一个有着九十九间房舍大宅院的后花园和其中的二十八间房分给她做陪嫁。
因为凌叔华的外曾祖父是广东的国画大家,父亲总巴望家里能有人继承衣钵。这样,家中惟一喜欢画画的凌叔华七岁时就正式开始拜师学画了。她始终忘不她的任老师、专画山水兰竹的王竹林教她初学山水时所说的:“你学画山水,得懂得山水的性情脾气,等到你懂得它的性情脾气到了家,你就会猜到什么时候它要笑,什么时候它发愁,什么时候它打扮起来,什么时候它就像生气,什么时候它会假装正经不理人。到你真的懂得山的脾气,你就会笔潇洒自然了。就算是画的不照古人画法,你也可以自成一家的。”随着年龄、阅历和画技的增长,灵慧的她慢慢懂得,竹林师这“好玩”的话里,竟蕴涵着中国古代画论的精髓论道。
凌叔华还先后拜过专山水的宫廷女画师缪素筠和郝漱玉学画。她记得郝漱玉师似乎是怀才不遇,学问很不错,惟终日郁郁寡欢。但训徒极认真,每天都让她至少画两幅山水。有一回,凌叔华画烦了,随口说:“我看到过的山水全都画完J,怎么办呢?”郝漱玉慢条斯理却意味深长地说:“哪会画得完呢?”后来,凌叔华慢慢领会到“一山而兼数十百山之意态”的妙谛,并养成了爱山的癖好。即便到了抗战时期,叔华随武汉大学迁校四川乐山,尚有闲情雅致在面临岷江的万佛寺山上,自盖了一座小楼。虽空中不时有口机轰鸣飞来,她却能每日坐在小楼上对着入画的山川,悠然地看书作诗作画。“浩劫余生草木亲,看山终日不忧贫”当时川中物价飚升,敌人逼境,人心惶惶。而凌叔华却能终日看香山,心境坦然,这该感激那多情的山水在危难中的殷勤相伴。
凌叔华在写于1943年11月的一篇散文《作家生活自述》里,描述过这种惬然自得的心境。
开篇便是一幅村舍俨然的现实水墨景致:“早晨坐灶下烧粥,偶然望到外面朝雾笼着远近山头,篱笆外的竹丛不知何时长出不少高高低低的新枝,已高出我们的房檐。篱外一片湿翠,暮着乳色的雾衣,另有一番可喜的景色。这时我不禁悠然吟哦石涛的诗‘新长龙荪过屋檐,晓云涂处露峰尖,山中四月如十月,乌帽凭栏冷翠沾’。这诗句好像为我此时作的。”望着朝雾初消的远山近水,她会生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绪,忘掉操作的疲劳及物价高涨不已的忧惧。“我觉得享福的是午后沏一壶茶,坐在万绿丛中自由自在地读我心爱的书;,写我所要写的画,这是神仙帝皇该嫉妒的意境。我在这时常不禁油然漫诵石涛:年来踪迹罕人世,半在山乡半水乡……我是个生有山水癖的人,战争原是该诅咒的,但这次神圣抗战却于我这样幸福,使我有机会与山水结缘,我该感谢谁呢?”她这份对山的情感的依恋和寄托,在几篇散文里十分精彩的描写,像《登富土山》、《泰山曲阜纪游》,而为人称道的是她任教新加坡南洋大学时写成的名篇《爱山庐梦影》,它分明是一篇爱山者的誓言。
对于凌叔华来说,“只要它有草木,以足令我心折了”历数起来,她曾漫游或居住过的名山或不知名的山实在不少。P2-7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