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16开纸 张: 铜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1215506丛书名: 人类的思想百科丛书
全面解读103个经济学经典思想,涵盖超过150位有广泛影响力的经济学家的介绍,将诸多经济学术语化繁为简,灵动展现人类文明史上的经济学智慧。
平易近人的语言
活力四射的设计
全面解读人类文明史上的经典思想
精彩展现伟大人物们的智慧之光
《经济学百科》一书语言平实,以简练、精准的解释剖析经济学术语,用步骤图帮助读者理解晦涩的理论,借助经典名句为读者解读经济学思想,再配以诙谐的插图巩固读者对经济学的理解。
无论你是懵懂的初学者、热忱的学生,还是力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专业人士,相信你都将从这本书中得到诸多启发。
引言
人们常认为,经济学是一门既复杂又神秘的学科,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几乎没有关系,因此,没人会说自己懂经济学。人们普遍认为,只有商业、金融以及政府方面的专业人士才精通经济学。然而,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经济学对我们的经济收入和健康生活的重要影响,此外,人们对于经济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尤其是对日益增长的生活开支、税收,以及政府开支等方面颇有微词。他们的观点有时来自于各大新闻对某一事件的集中报道,有时,人们也会在餐桌或者工作场所讨论这些话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确实都对经济学感兴趣。我们用来论述对某一事件看法的论点,经济学家同样也会引用。因此,多懂一些经济学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那些在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经济原则。
新闻中的经济学
当今的世界陷入了明显的经济混乱中,在这种环境下,了解一些经济学的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经济新闻不仅是在报纸中开辟一个专栏,或者出现在电视新闻中的某一部分,它们甚至会经常出现在各大媒体的头条。早在1997年,美国共和党政治活动策略家罗伯特·蒂特(Robert Teeter)就意识到了它的重要地位。他认为,“电视对政治的报道越来越少,对选举的报道也越来越少,因为推动一个国家发展的是经济学和经济新闻,而不是政治。”
然而,当我们看到越来越严重的失业率、通货膨胀、股票市场危机以及贸易赤字等字眼的时候,我们又真的懂得多少呢?当我们不得不削减开支,或者被要求缴纳更多税费的时候,我们知道其中的缘由吗?当那些热衷于挑战风险的银行和大公司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时候,我们知道为什么他们的影响那么大,为什么他们能够出现并长期存在吗?经济学原理就能够解答这些问题。
管理学研究
经济学不仅非常重要,还是一门严肃的学科,而人们通常会带着怀疑的眼光来看待这门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学科。由于经济学涉及大量的数据、图表以及公式,所以,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术性学科。19世纪苏格兰的历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Thomas Carlyle)将经济学描述为一门“沉闷、空洞、低贱、恼人”的“乏味学科”。另一个对经济学的常见误解则是, 经济学“ 都是关于钱的”,尽管这或多或少有一些道理,但绝不是对经济学的正确理解。
那么,经济学到底是什么呢?经济学(economics)一词来源于希腊语Oikonomia,意思是“家务管理”。后来,它的含义逐渐扩展到研究我们对资源的管理,即商品及服务的生产和交易。毋庸置疑的是,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但是,对这一过程在现实世界中的运作机制的研究却相对较新。经济学的发展是缓慢的。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和政治学家就开始分析经济现象,但一直到19世纪末才出现位真正的经济学家。
当时的经济学,由政治哲学的一个分支演变而来,因此人们称之为“政治经济学”。然而,这些理论的研究者迅速意识到,应当把这门学科独立出来,于是他们称它为“经济科学”。后来,“经济科学”逐渐被简称为“经济学”。
软科学
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吗?19世纪的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当然是一门科学。卡莱尔也给经济学贴上科学的标签,即使他也认为经济学非常枯燥乏味。许多经济理论模型都以数学甚至物理学为模型(或许经济学、物理学和数学都以“学”字结尾,因此经济学也可以冠上科学的称号)。经济学阐述的是指挥经济运转的规则,就像科学家根据自然现象发现了物理定律一样。然而,经济学是人为制定的,与人类的理性或者是非理性行为有很大关系。因此,经济学与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政治学等软科学的共同点更多。
英国经济学家莱昂内尔·罗宾斯(Lionel Robbins)给经济学下了好的定义。1932年,他在他的《论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一书中将经济学定义为“系统研究各种目的与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手段之间关系的人类行为的科学”,这一宽泛的定义至今仍是经济学常用的基本定义。
然而,经济学和其他科学之间重要的区别在于,经济学所研究的系统是不确定的。经济学家不仅要描述和解释经济及其运作机制,还要为构建和改善经济体系提出指导意见。
位经济学家
18世纪,尤其是在1776年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国富论》出版之后,现代经济学才作为独立的学科出现。然而,激发人们对这一学科产生兴趣的,不是这位伟大的苏格兰思想家和经济学家的作品,而是随着工业革命而发生的巨大的经济变化。之前的思想家们在社会范围内对商品和服务的管理进行评价,认为由此产生的问题属于道德和政治哲学的范畴。但是,随着工厂的出现和商品的批量生产,经济组织关注的范围越来越广。所谓的市场经济开始了。
斯密对这个新体系的分析,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设立了竞争性市场的标准,奠定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斯密认为,市场是由一只“看不见的手”来进行调控的。他认为,当经济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追逐自己的利益时,整个社会的利益也就实现了化。斯密是一个哲学家,他的书主要讨论的是“政治经济”,他将经济学延展开来,把政治学、历史学、哲学以及人类学都涵盖在内。在斯密之后又出现了一批只关注研究经济的新的经济思想家,他们每个人都以我们所理解的经济(经济怎样运转以及我们该怎样管理经济)为基础,为不同的经济学流派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随着经济学学科的发展,经济学家们开始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经济学。一种观点是将经济看作一个整体,从国家或者国际的角度来讨论,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宏观经济学”。它的主题包括增长与发展、一国财政收支的衡量、国际贸易政策、税收以及对通货膨胀和失业的调控。相反,我们现在所说的“微观经济学”,则主要讨论在经济范畴内的个人与厂商之间的关系:需求与供给、买方和卖方、市场与竞争等。
新的思想流派
经济学家们一般都有与众不同的观点,并且他们分属于不同的流派。许多经济学家对现代工业经济带来的经济繁荣持肯定的观点,提倡不干预的、放任自由的政策,允许市场通过竞争创造财富,促进技术革新。而其他经济学家则对市场造福社会的能力持保守的态度,认为这个体系终将瓦解,而国家的干预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他们认为,政府在提供某些产品和服务,以及在控制生产者权利等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德国哲学家卡尔·马克思(Karl Marx)的观点尤为著名,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有着致命的缺陷,终必将灭亡。
斯密等早期古典经济学家的观点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到了19世纪末期,受过科学教育的经济学家们开始从数学、工程学以及物理学理论的角度来研究经济学。这些“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们用图表和公式来描述经济,并且提出了操纵市场运作的规律及证明规律正确性的方法。
19世纪末期,经济学开始打上国家的烙印:随着大学部门的建立,经济思想的核心开始拓展,奥地利、英国以及瑞士的各大经济学学派的观点出现了明显的分歧,尤其是在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这一点上,不同学派之间的分歧很大。
到了20世纪,由于苏联和中国的革命,世界的三分之一都处于共产党的统治下,他们都实行计划经济,而不是具有竞争性的市场经济,这就使这些区别变得更加明显。而其他国家,则一直在关心市场能否独自担起创造社会财富这一使命。欧洲大陆和英国就国家干预程度这一话题争论不休;1929年华尔街股灾后,美国经济出现大萧条,一场经济思想的战争在美国也随之兴起。
20世纪后半叶,经济思想的中心从欧洲转向美国。主张不干预、放任自由政策的美国成为了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正如斯密曾预言的那样,自由市场经济似乎成为了通向经济繁荣的康庄大道。尽管大多数经济学家都对市场的稳定、高效以及合理性持信任和支持的态度,但并非所有人都赞成这一看法,仍然有一些经济学家对此持怀疑的态度,新的研究方法也随之产生。
可供选择的方法
20世纪末期,新的经济学领域将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融入到经济理论中,除此之外,数学和物理学也有了新的进展,如博弈论和混沌理论。这些理论学家们也提出了同样的警告: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有很多缺陷。21世纪初,经济危机越来越严重,越来越频繁,更加强化了这一观点: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里有一些基础性的不合理。同时,科学家们总结道,我们在经济方面取得的前所未有的繁荣,是以损害环境为代价的,灾难性的气候变化正日益逼近。
随着欧洲和美国开始着手应付他们面临的可能是严重的经济问题,新的经济体开始形成,尤其是在东南亚和所谓的BRIC(巴西、俄罗斯、印度以及中国)。经济中心又一次开始转移,这毫无疑问将有新的经济思想产生,以解决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我们稀缺的资源这一问题。
近一次重大的经济危机发生在希腊。希腊是经济学的发源地,也是“经济学”(economics)这个词的起源之地。2012年,雅典人游行示威,指出在寻求解决债务危机方法的过程中,同样起源于希腊的民主将成为牺牲品,民主将不复存在。
世界经济将怎样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我们拭目以待。但是,本书这些经济学知识,将帮助我们了解我们的经济是怎样发展到现在这个局面的,此外,或许我们还可以由此得到启示,找到走出这个困境的方法。
《经济学百科》一书,图文并茂,运用形象通俗的语言解读了经济学科领域的经典思想和智慧,同时全面介绍了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是一部可以了解经济生活、洞察经济本质,可读性强的经济学入门读本。
——于然,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人类的思想”百科丛书》通过诙谐灵动的插图和简洁平实的语言,对高深的思想和杰出的智慧予以精准的诠释,让你在阅读与学习中体验一场盛大的视觉盛宴。
——美国观察者网站(Examiner.com)
本从书的精妙之处在于将专业深奥的知识和理论化为形象易懂的语言传递给读者,同时配有思想导图、示意图和插图,以易看易读易理解的方式,完美呈现了人类伟大智慧的结晶。
——美国《Booklist》杂志
每本书都展现了超过100个世界上*有影响力的思想以及它们的缔造者为人类所做的贡献。本丛书内容简洁有力,形式多样,可读性很强,超越了普通教科书的平铺直叙、枯燥乏味,能让青少年在轻松阅读的同时,享受一场人类智慧的饕餮盛宴。
——美国《青年之声》杂志
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文明与现代化的是那些走在我们认知水平前列的先知先觉的思想家。他们的智慧和思想或者产生于千百年以前,或者正指导着当代的思想运动。相信,这套丛书会带给我们一抹抹人类*耀眼的智慧之光。
——罗先勇,中国报道杂志社副总编辑
如果阅读是一种风景,那么,《“人类的思想”百科丛书》就是浩瀚海洋。如果阅读是一种习惯,那么就请不要遗忘这套书。它以独特视角,诠释了人类的*尺度。
——张小强,《商务财经网》执行主编,资深平面媒体人
让贸易开始吧
(公元前400年–1770年)
随着古代世界文明的发展,为人类提供货物和服务的系统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着。这些早期的经济体系自然而然地演变成为各种各样的贸易和手工业,生产可供交换的物品。人类开始进行交易,首先是以物换物,后来逐渐用贵金属硬币作为交换的媒介。贸易开始变成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货物的买卖持续了几个世纪之后,人们才开始想到去思考这个系统是如何运转的。
这些古希腊哲学家是先著书讨论这些问题的人,后来,研究这些问题的学问被统称为经济学。在《理想国》一书中,柏拉图描述一个理想国家的政治和社会构成,通过由专业的生产者为公众提供产品,这一理想国将发挥经济功能。然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私有财产也可以进入市场交易。这些争论一直持续到现在,仍未达成共识。作为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从道德哲学方面阐述经济学,认为不应该去分析经济体系怎样运作,而应该去思考它应该如何运作。这种方法被认为是规范法——既主观又关注事情应该如何。
由于中世纪的哲学家,如阿奎那等尝试界定私人财产和市场交易的道德伦理规范,因此这种经济学的规范方法一直持续多年。阿奎那强调了有关价格的道德问题,认为价格的公正性非常重要,商人不得赚取过多的利益。
古代社会的劳动力绝大部分由奴隶构成,
而中世纪的欧洲处于封建社会, 地方地主保护农民,农民则为地主劳动或服军役。因此这些哲学家们关于道德问题的争论显得学术性较强。
城邦的兴起
随着欧洲城市(城邦)的发展和国际贸易带来的经济繁荣,15世纪的欧洲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新兴的资产阶级与为他们的贸易和远洋探索之旅提供资金的银行联手,取代了曾在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封建地主阶级。
新的贸易团体代替了小规模的封建经济,经济思想的关注点开始转向如何地控制国与国之间的商品和金钱的交易。这一时期的主流思想是重商主义,它主要涉及贸易平衡——一个国家花在进口货物上的钱和通过出口货物赚取的钱之间的差额。出口货物可以带来收入,因此被认为是有益的,而进口货物则由于货币外流而被认为是具有破坏性的。为了防止贸易赤字和帮助国内生产商应对国际竞争,重商主义者积极倡导提高进口关税。随着贸易的增加,贸易活动不再局限于个体商人和他们的支持者。由政府支持的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开始对大型的贸易活动进行监管。这些公司又被分成若干股份,这样就可以由多个投资者投资。17世纪末期,购买股份的利润迅速增长,这就导致了大量股份公司的成立和股票交易的出现。
新科学
贸易的大规模增长也使人们对经济产生了新的兴趣,并由此促进了经济学学科的出现。18世纪初开始的启蒙运动,推崇理性高于一切,用一种科学的方法来看待政治经济学。经济学家们开始尝试衡量经济活动并对经济体系的运作进行描述,而不仅是关注其道德意义。
在法国,一群著名的重农主义思想家分析了经济领域里的货币流通,并由此产生了个宏观经济(整体经济)
模型。他们将农业放在经济的中心地位,而不是商业或者金融业。与此同时,英国的政治哲学家们则将重心从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转移到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商品的价值和实用性上。从此,现代经济学研究的框架体系开始出现。
财产应为私人所有
财产权
背景介绍
聚焦:社会与经济
主要人物: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
此前:
公元前423–公元前347年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指出,统治者应该为了公众利益集中管理财产。
此后:
1–250年,在古罗马法律里,个人对事物的权利和权力统称为所有权(dominium)。
1265–1274年,阿奎那认为,拥有财产是理所当然的,这是一件好事,但是公共利益比私有财产更重要。
1689年,约翰·洛克(John Locke)认为,个人通过劳动获得的财产应该归个人所有。
1848年,马克思著成《共产党宣言》,提倡彻底废除私有财产。
童年时代,我们会跟同伴争抢玩具,由此了解到所有权和个人财产。人们通常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然而,这一观点也并非必然。私有财产是资本主义的基础。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创造的财富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商品”,这些商品都为个人所拥有,它们可以被用来交易以赚取更大的利润。同样,在自由市场里,企业归私人所有,并自负盈亏。若不存在私有财产,也就不可能有个人利益——更没有进入市场的可能,事实上,将根本不会有市场存在。
财产的分类
财产(property)包括各种各样的东西,物质的、智力的(如专利、文本等)。支持自由市场的经济学家们不会为财产这一领域辩护,即使是奴隶也同样被看作是有价值的商品。
历史上,物质财产有三种组织方式。种,在信任和尊重的条件下,任何东西都可以共同拥有,每一个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所有的公共物品。我们可以在部落经济里找到痕迹。现在,亚马孙地区的华欧拉尼人(Huaorani)仍然实行这一体制。第二种,财产归集体所有和使用——共产主义体系的核心。第三种,财产可以为个人所有,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支配自己的财产。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核心理念。
现代经济学家们尝试从实用主义的角度证明,如果不进行资源分配,市场就根本无法运作。而早期的思想家们则更多地从道德层面来看待个人财产。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财产应归个人所有”。他指出,当财产为公众所有时,没有人来负责保护财产安全,更没有人会考虑使这些财产增值的问题。此外,只有当人们手里有个人财产可以赠送给他人时,他们才可能更加慷慨。
财产权
在17世纪的欧洲,所有的土地和房屋都归统治者所有。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则站在个人权利的一方,他说,上帝给予了我们支配自己身体的权利,就同样允许我们支配自己生产的东西。随后,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提出,私有财产是自我的合法表达。
然而,另一位德国哲学家则坚决反对这一观点。马克思坚持认为,私有财产这一概念是资本家用来剥夺无产阶级劳动力的借口,资本家们借此使无产阶级永远为奴,永远将他们排除在外。无产阶级则永远被挡在了控制所有财富和权力的既得利益群体之外。
私有化的程度?
在每一个现代社会,都有集体财产,如街道和公园,其他财产,如车辆等,则为个人所有。财产权,即法定所有权,一般情况下是指个人拥有的对某一特定资源的独一无二的所有权,但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在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地区,一栋房子的屋主不能随意拆掉这所房子,重新修建一座工厂或者高楼,甚至不能改变这栋房屋目前的用途。必要时,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可能凌驾于个人权利之上,这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国家安全的需要等。即使是美国这样一个坚决拥护资本主义的国度,政府也有可能强迫一个业主放弃他的权利。然而,14世纪的宪法修正案就这一规定做出让步,规定受影响的业主必须获得与市场等价的赔偿。
评论
还没有评论。